CN102731892B - 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以及使用该封装材料制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以及使用该封装材料制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31892B CN102731892B CN201210228901.7A CN201210228901A CN102731892B CN 102731892 B CN102731892 B CN 102731892B CN 201210228901 A CN201210228901 A CN 201210228901A CN 102731892 B CN102731892 B CN 10273189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lar cell
- olefin
- ethylene
- alpha
- cell pack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F—IN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F1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photovoltaic cell covered by group H10F10/00, e.g. photovoltaic modules
- H10F19/80—Encapsulations or containers for 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having photovoltaic cel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07—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only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L23/0815—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only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liphatic 1-olefins containing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F—IN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F1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photovoltaic cell covered by group H10F10/00, e.g. photovoltaic modules
- H10F19/80—Encapsulations or containers for 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having photovoltaic cells
- H10F19/804—Materials of encapsul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20—Applications use in electrical or conductive gadgets
- C08L2203/204—Applications use in electrical or conductive gadgets use in solar cel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3/00—Compositions of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Sealing Material Composi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形成太阳能电池组件且柔软性、耐热性、透明性等优异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以及使用该封装材料制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包含树脂组合物(C),所述树脂组合物(C)含有满足下述条件(a)的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和满足下述条件(b)的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其中,(a)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中,以10℃/分的加热速度测定的晶体熔化热为0~70J/g;(b)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中,以10℃/分的加热速度测定的结晶熔融峰温度为100℃以上,且晶体熔化热为5~70J/g。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0年7月16日、申请号为201080003236.0、发明名称为“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以及使用该封装材料制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封装材料、以及使用该封装材料制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更具体而言,涉及容易形成太阳能电池组件且具有优异的柔软性、耐热性、透明性等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以及使用该封装材料制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地球变暖等环境问题的意识日益提高,从清洁性以及无公害性的观点来看,特别期待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电池构成了将太阳光的能量直接转换成电力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核心部分。作为其结构,通常是将多个太阳能电池元件(单体(cell))以串联、并联接线,再进行各种封装用以保护单体,使其单元化。将这种组装在封装体内的单元称作太阳能电池组件,其通常具有如下的结构:用透明基体材料(玻璃/透光性太阳能电池片;前板(front sheet))作为上部保护材料将太阳光照射一侧的表面进行覆盖,用热塑性塑料(例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制成的封装材料(封装树脂层)包埋间隙,并使用背面密封片(背板)作为下部保护材料来保护其背面。
上述太阳能电池组件主要在户外使用,因此其结构和材质结构等需要具备各种特性。对于上述封装材料而言,主要要求其具有:用于保护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柔软性和耐冲击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发热时的耐热性、使太阳光有效地到达太阳能电池元件的透明性(全光线透射率等)、耐久性、尺寸稳定性、阻燃性、水蒸气阻隔性等。
作为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封装材料,从柔软性、透明性等观点来看,目前广泛使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以下简称为EVA)作为其材料(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以对EVA赋予耐热性为主要目的,使用有机过氧化物作为交联剂进行交联。因此,采用如下的工序:预先制备混合有交联剂(有机过氧化物)、交联助剂的EVA片,并使用制得的片对太阳能电池元件进行密封。在该片的制造阶段,需要在不使有机过氧化物分解的低温(通常为80~100℃左右)下进行成型,因此,难以提高挤出成型的速度,并且,在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密封阶段,需要经过下述两个工序:在层压装置中用几分钟~十几分钟的时间进行抽气及预粘接的工序;以及,在烘箱内以有机过氧化物分解的高温(通常为130~150℃左右)进行十几分钟~60分钟左右的正式粘接(交联)的工序。因此,在制造太阳能电池组件时,需要花费工数和时间,存在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
此外,使用EVA片的太阳能电池元件封装材料在长时间使用时,由于EVA的水解等产生乙酸,由此会使太阳能电池发生电路腐蚀或者存在使太阳能电池发生电路腐蚀的可能,进一步,由于交联剂、交联助剂、或者所产生的乙酸等原因,存在如下问题:在上述封装材料与太阳能电池元件的界面以及上述封装材料与前板的界面、或者在上述封装材料与背板的界面处有时会发生剥离等。
针对这些问题,作为不使用EVA片,而且可以省略交联步骤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由含有非晶性α-烯烃聚合物与结晶性α-烯烃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具体而言,其中使用了包含以丙烯为主成分的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
此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其是由至少一种聚烯烃类共聚物和至少一种结晶性聚烯烃形成的聚合物掺混物或聚合物合金,具体而言,专利文献3中使用了低熔点EVA和高熔点EVA的聚合物掺混物(参照实施例1)、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与通用的结晶性聚乙烯的聚合物掺混物(参照实施例2)、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与通用的结晶性聚丙烯的聚合物掺混物(参照实施例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8-6057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1090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3327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对于专利文献2中所使用的包含以丙烯为主成分的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而言,其透明性(全光线透射率:83.2%(参照实施例))仍不充分。另外,以丙烯为主成分的聚合物还存在脆化温度高、低温特性也不充分的问题。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所使用的聚合物掺混物的例子中,并不是所有的组合都具有良好的透明性,特别是在柔软性、耐热性及透明性的平衡化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即,基于上述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内容,不能得到同时满足柔软性、耐热性及透明性等所有要求品质的封装材料。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容易形成太阳能电池组件且具有优异的柔软性、耐热性、透明性等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以及使用上述封装材料制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经过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含有具有特定热特性的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和具有特定热特性的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可以同时满足柔软性、耐热性和透明性的要求,并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其包含树脂组合物(C),所述树脂组合物(C)含有满足下述条件(a)的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和满足下述条件(b)的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
(a)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中,以10℃/分的加热速度测定的晶体熔化热为0~70J/g;
(b)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中,以10℃/分的加热速度测定的结晶熔融峰温度为100℃以上,且晶体熔化热为5~70J/g。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是使用上述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制成的。
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可以提供容易形成太阳能电池组件且具有优异的柔软性、耐热性、透明性等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以及使用该封装材料制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此外,由于不存在由于产生乙酸而导致电路腐蚀等的担忧,还可以省略交联步骤,因此,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工序中的生产性。此外,对于制造设备而言,除了间歇式的制造设备,还可以使用辊对辊(roll-to-roll)式的制造设备,结果,可以期待大幅度降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一例的示意剖面图。
符号说明
10…透明基板
12A、12B…封装树脂层
14A,14B…太阳能电池元件
16…背板
18…接线盒
20…配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包含树脂组合物(C),所述树脂组合物(C)含有满足下述条件(a)的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和满足下述条件(b)的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a)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中,以10℃/分的加热速度测定的晶体熔化热为0~70J/g;
(b)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中,以10℃/分的加热速度测定的结晶熔融峰温度为100℃以上,且晶体熔化热为5~70J/g。
[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
本发明中使用的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只要满足上述条件(a)即可,并无特别限定,通常优选使用乙烯和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形成的无规共聚物。其中,作为与乙烯共聚的α-烯烃,可以列举: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3-甲基-1-丁烯,4-甲基-1-戊烯等。从工业上的获得容易程度及各种特性、经济性等观点来看,作为与乙烯共聚的α-烯烃,优选使用丙烯、1-丁烯、1-己烯、1-辛烯。与乙烯共聚的α-烯烃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此外,作为与乙烯共聚的α-烯烃的含量,只要满足上述的条件(a)即可,并无特别限定,将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中的全部单体单元作为100摩尔%时,α-烯烃的含量通常为2摩尔%以上,优选为4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3~30摩尔%,进一步优选为5~25摩尔%。在该范围内时,由于该共聚成分使得结晶性降低,从而使透明性提高,另外,还不易产生原料颗粒的结块等不良情况,因此优选。需要说明的是,与乙烯共聚的α-烯烃的种类和含量,可以按照公知的方法、例如采用核磁共振(NMR)测定装置以及其它仪器分析装置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只要能够满足上述的条件(a),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中也可以含有基于α-烯烃以外的单体的单体单元。作为该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环状烯烃、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苯乙烯等)、多烯化合物等。将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中的全部单体单元作为100摩尔%时,该单体单元的含量为20摩尔%以下,优选为15摩尔%以下。此外,对于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的立体结构、支化、支化度分布以及分子量分布而言,只要满足上述的条件(a)即可,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具有长支链的共聚物,通常具有良好的机械物性,此外还具有如下优点:成型片材时的熔融张力(melt tension)提高,从而使压延成型性提高等。对于使用单活性点催化剂(single-sitecatalysts)聚合得到的分子量分布窄的共聚物而言,其中的低分子量成分少,因此具有相对而言不易出现原料颗粒结块等优点。
本发明中使用的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的熔体流动速率(MFR)没有特别的限定,但通常使用MFR(JIS K7210,温度:190℃,载荷:21.18N)为0.5~100g/10min左右,更优选为2~50g/10min,进一步优选为3~30g/10min的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其中,MFR可以考虑成型片材时的成型加工性及对太阳能电池元件(单体)进行封装时的密合性、浸入(回り込み)状况等来进行选择。例如,对片材进行压延成型时,从将片材从成型辊上剥下时的操作性来看,优选MFR较低的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具体而言,优选MFR为0.5~5g/10min左右;此外,使用T型模头进行挤出成型时,从降低挤出负荷以提高挤出量的观点来看,优选使用MFR为2~50g/10min、更优选使用MFR为3~30g/10min的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进一步地,从对太阳能电池元件(单体)进行封装时的密合性及浸入容易程度的观点来看,优选使用MFR为2~50g/10min、更优选使用MFR为3~30g/10min的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
本发明中使用的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采用使用了公知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公知的聚合方法。可以列举例如:使用以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为代表的多活性点催化剂、或者以茂金属催化剂及新一代茂金属(post-metallocene)催化剂为代表的单活性点催化剂的淤浆聚合法、溶液聚合法、本体聚合法、气相聚合法等;以及使用自由基引发剂的本体聚合法等。在本发明中,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是比较柔软的树脂,因此从聚合后造粒(pelletize)容易程度及防止原料颗粒结块等观点来看,优选使用了单活性点催化剂的聚合方法,所述单活性点催化剂能够使低分子量成分少、分子量分布窄的原料聚合。
本发明使用的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需要满足条件(a):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中,以10℃/分的加热速度测定的晶体熔化热为0~70J/g,优选为5~70J/g,更优选为10~65J/g。只要上述晶体熔化热在该范围内,就可以确保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柔软性和透明性(全光线透射率)等,因此优选。此外,若晶体熔化热为5J/g以上,则不易出现原料颗粒结块等不良状况,因此优选。其中,作为该晶体熔化热的参考值,通用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170~220J/g左右,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DPE)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100~160J/g左右。
可以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按照JIS K7122的标准,以10℃/分的加热速度测定该晶体熔化热。
此外,本发明使用的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的结晶熔融峰温度没有特别的限定,但通常低于100℃以下,多数情况下为30~90℃。其中,作为该结晶熔融峰温度的参考值,通用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130~145℃左右,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DPE)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100~125℃左右。即,对于单独的本发明使用的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而言,其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中,以10℃/分的加热速度测定的结晶熔融峰温度为100℃以上,且晶体熔化热难以达到5~70J/g。
可以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按照JIS K7121的标准,以10℃/分的加热速度测定该晶体熔化热。
作为本发明使用的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陶氏化学(Dow Chemical)公司制造的商品名为“Engage”、“Affinity”的产品,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为“TAFMER A”、“TAFMER P”的产品,日本聚乙烯公司制造的商品名为“Karnel”的产品等。
[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
本发明使用的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只要满足上述条件(b)即可,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优选使用乙烯与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形成的嵌段共聚物。其中,作为与乙烯共聚的α-烯烃,可以列举: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3-甲基-1-丁烯、4-甲基-1-戊烯等。从工业上的获得容易程度及各种特性、经济性等观点来看,作为与乙烯共聚的α-烯烃,优选使用丙烯、1-丁烯、1-己烯、1-辛烯。与乙烯共聚的α-烯烃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另外,只要满足上述的条件(b),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还可以含有基于α-烯烃以外的单体的单体单元。作为该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环状烯烃、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苯乙烯等)、多烯化合物等。将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中的全部单体单元作为100摩尔%时,该单体单元的含量为20摩尔%以下,优选为15摩尔%以下。
只要满足上述的条件(b),则本发明使用的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的嵌段结构没有特别限定,但从柔软性、耐热性及透明性等的平衡化的观点来看,优选多嵌段结构,所述多嵌段结构含有2个以上、优选含有3个以上具有不同的共聚单体含有比例、结晶性、密度、结晶熔融峰温度(熔点Tm)或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链段或嵌段。具体而言,可以列举完全对称嵌段、不对称嵌段、递变嵌段(tapered block)结构(嵌段结构在主链中的比例逐渐增加的结构)等。关于该具有多嵌段结构的共聚物的结构及制造方法,可以采用国际公开第2005/090425号小册子(WO2005/090425)、国际公开第2005/090426号小册子(WO2005/090426)及国际公开第2005/090427号小册子(WO2005/090427)等中详细公开的内容。
下面,对本发明中的上述具有多嵌段结构的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具有多嵌段结构的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可以适用于本发明,优选以作为α-烯烃的1-辛烯为共聚成分的乙烯-辛烯多嵌段共聚物。作为该嵌段共聚物,优选为存在基本上非晶性的软链段和高结晶性的硬链段各2个以上的多嵌段共聚物,所述基本上非晶性的软链段是使含量高于(约15~20摩尔%)乙烯的辛烯成分与乙烯共聚而得到的;所述高结晶性的硬链段是使含量低于(约2摩尔%以下)乙烯的辛烯成分与乙烯共聚而得到的结晶熔融峰温度为110~145℃的高结晶性的硬链段。通过控制上述软链段和硬链段的链长及比例,可以同时实现柔软性和耐热性。
作为该具有多嵌段结构的共聚物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陶氏化学公司制造的商品名为“Infuse”的产品。
本发明中使用的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的熔体流动速率(MFR)没有特别的限定,但通常使用MFR(JIS K7210,温度:190℃,载荷:21.18N)为0.5~100g/10min左右、更优选为1~50g/10min、进一步优选为1~30g/10min、特别优选为1~10g/10min的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
其中,MFR可以考虑成型片材时的成型加工性及对太阳能电池元件(单体)进行封装时的密合性、浸入状况等来进行选择。具体而言,对片材进行压延成型时,从将片材从成型辊上剥离时的操作性来看,优选MFR较低的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具体而言,优选MFR为0.5~5g/10min左右;此外,使用T型模头进行挤出成型时,从降低挤出负荷以提高挤出量的观点来看,优选使用MFR为1~30g/10min的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进一步地,从对太阳能电池元件(单体)进行封装时的密合性及绕入容易程度的观点来看,优选使用MFR为3~50g/10min的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
本发明使用的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需要满足条件(b):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中,以10℃/分的加热速度测定的结晶熔融峰温度为100℃以上,且晶体熔化热为5~70J/g。优选结晶熔融峰温度为105℃以上,更优选为110℃以上,其上限通常为145℃。另外,优选晶体熔化热为10~60J/g,更优选为15~55J/g。结晶熔融峰温度及晶体熔化热的测定方法如上所述。
一般来说,太阳能电池组件会由于发电时的放热及太阳光的辐射热等升温至85~90℃左右,若结晶熔融峰温度在100℃以上,则可以确保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耐热性,因此优选,另一方面,若上限温度为145℃,则在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封装工序中,无需达到太高的温度即可实现封装,因此优选。此外,晶体熔化热在该范围内时,可以确保本发明中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柔软性和透明性(全光线透射率)等,并且不易出现原料颗粒的结块等不良情况,因此优选。
[树脂组合物(C)]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包含树脂组合物(C),所述树脂组合物(C)含有上述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和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其中,上述共聚物(A)和共聚物(B)各自使用的α-烯烃的种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相同的α-烯烃,其理由是:可以提高混合时的相容性及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透明性,即,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接着,从柔软性、耐热性及透明性等具有优异的平衡的观点来看,树脂组合物(C)中的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与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的含量分别优选为50~99质量%、1~50质量%,更优选分别为60~98质量%、2~40质量%,进一步优选分别为70~97质量%、3~30质量%。此外,对于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与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的混合(含有)质量比而言,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A)/(B)=99~50/1~50,更优选为98~60/2~40,进一步优选为97~70/3~30,更进一步优选为97~80/3~20,再进一步优选为97~90/3~10。但是,(A)和(B)的总量为100质量份。其中,所述混合(含有)质量比在上述范围内时,容易得到柔软性、耐热性、透明性等的平衡性优异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因此优选。
在不超出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为了进一步提高各物性(柔软性、耐热性、透明性、粘接性等)、成型加工性及经济性等,构成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树脂组合物(C)中可以混合上述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和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以外的树脂。作为该树脂,可以列举例如:其他聚烯烃类树脂及各种弹性体(烯烃类、苯乙烯类等),通过羧基、氨基、亚氨基、羟基、环氧基、唑啉基、硫醇基、硅烷醇基等极性基团改性的树脂及增粘树脂等。
作为所述增粘树脂,可以列举石油树脂、萜烯树脂、香豆酮-茚树脂、松香类树脂及它们的加氢衍生物等。具体而言,作为石油树脂,包括源自环戊二烯或其二聚体的脂环式石油树脂以及源自C9成分的芳香族石油树脂;作为萜烯树脂,可以列举源自β-蒎烯的萜烯树脂及萜烯酚树脂;此外,作为松香类树脂,可以列举脂松香(gum rosin)、木松香等松香树脂,由甘油或季戊四醇等改性过的酯化松香树脂等。此外,所述增粘树脂主要是根据分子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软化温度,从将上述共聚物(A)和共聚物(B)混合时的相容性、在封装材料中的经时渗出性(経時ブリ一ド性)、色调及热稳定性等观点来看,特别优选软化温度为100~150℃、更优选软化温度为120~140℃的脂环式石油树脂的加氢衍生物。混合上述共聚物(A)和共聚物(B)以外的树脂的情况下,将树脂组合物(C)作为100质量%时,上述共聚物(A)和共聚物(B)以外的树脂的含量通常优选为2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以下。
此外,根据需要,可以向构成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树脂组合物(C)中添加各种添加剂。作为该添加剂,可以列举例如:硅烷偶联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耐候稳定剂、光扩散剂、成核剂、颜料(例如白色颜料)、阻燃剂、变色防止剂等。在本发明中,由于后面所述的理由等,优选添加选自硅烷偶联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和耐候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添加剂。此外,在本发明中,树脂组合物(C)中不必添加交联剂或交联助剂,然而并不是排除添加交联剂或交联助剂的情况,例如,在需要高度耐热性的情况下,可以混合交联剂和/或交联助剂。
硅烷偶联剂对于提高封装材料与保护材料(玻璃、树脂制前板、背板等)或太阳能电池元件等的粘接性是有用的,作为其例子,可以列举例如:具有乙烯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这样的不饱和基团、氨基、环氧基等,并且具有烷氧基等能够水解的基团的化合物。作为硅烷偶联剂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例如: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从粘接性良好以及黄变等变色较少的观点来看,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树脂组合物(C),该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通常为0.1~5质量份左右,优选添加0.2~3质量份。此外,与硅烷偶联剂相同,还可以有效利用有机酞酸酯化合物等偶联剂。
作为抗氧剂,可以使用各种市售品,可以列举单酚类、双酚类、高分子型酚类、硫类、磷酸酯类等各种类型的抗氧剂。作为单酚类,可以列举:2,6-二叔丁基对甲酚、丁基化羟基苯甲醚、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等。作为双酚类,可以列举: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4,4’-硫联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4,4’-亚丁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3,9-双[{1,1-二甲基-2-{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乙基}-2,4,9,10-四氧杂螺]-5,5-十一碳烷等。
作为高分子酚类,可以列举: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双{(3,3’-二-4’-羟基-3’-叔丁基苯基)丁酸}乙二醇酯、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均三嗪-2,4,6-(1H,3H,5H)三酮、三元酚(维生素E)等。
作为硫类,可以列举: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醇酯、硫代二丙酸二肉豆蔻醇酯、硫代丙酸二硬脂醇酯等。
作为磷酸酯类,可以列举:三苯基磷酸酯、二苯基异癸基磷酸酯、苯基二异癸基磷酸酯、4,4’-亚丁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基二(十三烷基))磷酸酯、新环戊烷四基二(十八烷基磷酸酯)、三(单和/或二)苯基磷酸酯、二异癸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9,10-二氢-9-氧杂-10-膦菲-10-氧化物、10-(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9,10-二氢-9-氧杂-10-膦菲-10-氧化物、10-desiloxy-9,10-二氢-9-氧杂-10-膦菲、环新戊烷四基二(2,4-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环新戊烷四基二(2,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2,2-亚甲基二(4,6-叔丁基苯基)辛基磷酸酯等。
从抗氧剂的效果、热稳定性、经济性等观点来看,本发明中优选使用酚类及磷酸酯类抗氧剂,更优选将两者组合使用。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树脂组合物(C),该抗氧剂的添加量通常为0.1~1质量份左右,优选添加0.2~0.5质量份。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使用各种市售品,可以列举:二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三嗪类、水杨酸酯类等各种类型的紫外线吸收剂。作为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列举例如: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2’-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十二烷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十八烷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苄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5-磺基二苯甲酮、2-羟基-5-氯二苯甲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等。
作为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是羟基苯基取代的苯并三唑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甲基-4-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甲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等。此外,作为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列举:2-[4,6-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基]-5-辛氧基苯酚、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氧基苯酚等。作为水杨酸酯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列举:苯基水杨酸酯、对辛基苯基水杨酸酯等。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树脂组合物(C),该紫外线吸收剂的添加量通常为0.01~2.0质量份左右,优选添加0.05~0.5质量份。
作为除了上述紫外线吸收剂以外的赋予耐候性的耐候性稳定剂,优选使用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不会像紫外线吸收剂那样吸收紫外线,但通过与紫外线吸收剂组合使用,可以显示出显著的协同效果。除了受阻胺类以外,还存在其它作为光稳定剂发挥功能的物质,但多数情况下会发生着色,因此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中不优选使用。
作为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可以列举:琥珀酸二甲基-1-(2-羟基乙基)-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缩聚物、聚[{6-(1,1,3,3-四甲基丁基)氨基-1,3,5-三嗪-2,4-二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六亚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N,N-二(3-氨基丙基)亚乙基二胺-2,4-二[N-丁基-N-(1,2,2,6,6-五甲基-4-哌啶基)氨基]-6-氯-1,3,5-三嗪缩合物、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2-(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2-正丁基丙二酸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等。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树脂组合物(C),该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的添加量通常为0.01~0.5质量份左右,优选添加0.05~0.3质量份。
[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包含上述的树脂组合物(C)。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柔软性可以考虑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的形状、厚度及放置的场所等来适当调整,例如,优选在动态粘弹性测定中的振动频率10Hz、温度20℃下的储能模量(E’)为1~2000MPa。从保护太阳能电池元件的观点来看,储能模量(E’)优选更低值,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采用片状形状等的情况下,考虑到操作性和防止片状表面之间产生粘连等,更优选储能模量(E’)为3~1000MPa,进一步优选为5~500MPa,特别优选为10~100MPa。储能模量(E’)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得到:使用粘弹性测定装置,在振动频率10Hz以及在特定温度下进行测定,求出在温度20℃下的值。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耐热性受到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的各特性(结晶熔融峰温度、晶体熔化热、MFR、分子量等)以及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的各特性(结晶熔融峰温度、晶体熔化热、MFR、分子量等)的影响,特别是受到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的结晶熔融峰温度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由于发电时的放热以及太阳光的辐射热,太阳能电池组件通常会升温至85~90℃左右,若结晶熔融峰温度为100℃以上,则可以确保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耐热性,因此优选。本发明中,在厚度为3mm的玻璃白板(尺寸:纵向75mm,横向25mm)和厚度为5mm的铝板(尺寸:纵向120mm,横向60mm)之间叠合厚度为0.5mm的片状封装材料,使用真空压机,在150℃、15分钟的条件下叠层加压,制作试样,并将该试样在100℃的恒温槽中以倾斜60度放置,经过500小时后,观察其状态,将玻璃没有偏离初始基准位置的标记为○,将玻璃偏离初始基准位置或者片发生熔融的试样标记为×,对耐热性的优劣进行了评价。
在所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的种类为薄膜无定形硅型等、以及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用在不需遮挡入射到太阳能电池元件上的太阳光的部位时,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全光线透射率有时并不特别受重视,但是,考虑到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以及将各种部件进行叠合时的操作性等,优选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全光线透射率为85%以上,更优选为87%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柔软性、耐热性及透明性容易成为背反特性。具体而言,如果为了提高柔软性而过于降低所使用的树脂组合物(C)的结晶性,则耐热性降低,变得不充分。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耐热性而过于提高所使用的树脂组合物(C)的结晶性,则透明性降低,变得不充分。在本发明中,使用在振动频率10Hz、温度20℃的条件下通过动态粘弹性测定所测得的储能模量(E’)作为柔软性指标,使用以10℃/分的加热速度进行差示扫描量热测定测得的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的结晶熔融峰温度作为耐热性指标,以及使用全光线透射率作为透明性指标,在此情况下,考虑到柔软性、耐热性和透明性之间的平衡,所述3个指标优选:储能模量(E’)为1~2000MPa、结晶熔融峰温度为100℃以上、全光线透射率为85%以上,进一步优选:储能模量(E’)为5~500MPa、结晶熔融峰温度为105~145℃、全光线透射率为85%以上,特别优选:储能模量(E’)为10~100MPa、结晶熔融峰温度为110~145℃、全光线透射率为90%以上。
[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制造方法]
接着,对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使用厚度为0.05~1mm左右、优选为0.1~0.7mm的片状。作为片状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成膜方法,可采用公知的方法,例如采用单螺杆挤出机、多螺杆挤出机、班伯里混炼机、捏合机等具有熔融混合设备、且使用T型模头的挤出浇铸法或压延法等,对此并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发明中,从操作性和生产性等方面来看,优选使用采用T型模头的挤出浇铸法。在使用T型模头的挤出浇铸法中,成型温度可以根据所使用的树脂组合物(C)的流动特性及成膜性等进行适当调整,但通常为130~300℃、优选为150~250℃。对于硅烷偶联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耐候稳定剂等各种添加剂而言,可以预先与树脂干混后供给到料斗中,也可以预先将所有材料熔融混合制成颗粒后再供给,还可以预先仅将添加剂浓缩到树脂中制成母炼胶后再供给。另外,在将片制成卷状物时,为了防止片之间出现粘连、以及提高太阳能电池元件在封装工序中的操作性和抽气的容易程度,根据情况,还可以在本发明所得的片状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表面和/或背面进行压花加工或进行各种凹凸加工(圆锥、棱锥或半球状)。此外,在对片材进行制膜时,可以通过挤出层压或夹合层压(サソドラミ)等方法,与其它的基体材料膜(拉伸聚酯膜(OPET)、拉伸聚丙烯膜(OPP)等)进行叠层。
[太阳能电池组件]
接下来,使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并利用作为上下保护材料的前板和背板将太阳能电池元件进行固定,由此可以制造太阳能电池组件。作为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可以列举出各种类型,优选列举使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上部保护材料、太阳能电池元件以及下部保护材料制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具体可列举:上部保护材料/封装材料(封装树脂层)/太阳能电池元件/封装材料(封装树脂层)/下部保护材料这样的具有使用封装材料从两侧将太阳能电池元件夹住的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参照图1);具有在太阳能电池元件上形成有封装材料与上部保护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形成在下部保护材料的内周面上;以及,具有在太阳能电池元件上形成有封装材料与下部保护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形成在上部保护材料的内周面上,例如,通过溅射等在氟树脂类透明保护材料上形成无定形太阳能电池元件,然后在上述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元件上形成封装材料和下部保护材料而得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等等。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在2处以上的部位使用封装材料时,所有部位均可使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也可以仅在一个部位使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此外,在2处以上的部位使用封装材料时,构成各个部位所使用的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树脂组合物(C)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太阳能电池元件配置在封装树脂层之间并进行接线。可以列举例如:单晶硅型、多晶硅型、无定形硅型、镓-砷、铜-铟-硒、镉-碲等III-V族或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型、色素增感型、有机薄膜型等。
对于构成使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各部件而言,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上部保护材料,可以列举例如:玻璃、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聚酯、含氟树脂等的板材或薄膜的单层或多层保护材料。下部保护材料是金属或各种热塑性树脂膜等的单层或多层片,可以列举例如:锡、铝、不锈钢等金属、玻璃等无机材料、聚酯、无机物蒸镀聚酯、含氟树脂、聚烯烃等的单层或多层保护材料等。为了提高与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其它部件的粘接性,可以对上述上部和/或下部保护材料的表面实施底涂处理、电晕处理等公知的表面处理。
以上面叙述的使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制作的、上部保护材料/封装材料(封装树脂层)/太阳能电池元件/封装材料(封装树脂层)/下部保护材料这样的具有使用封装材料从两侧将太阳能电池元件夹住的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从太阳光受光侧起,依次叠层有:透明基板10、使用了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封装树脂层12A、太阳能电池元件14A、14B、使用了本发明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封装树脂层12B、背板16,此外,在背板16的下面粘接有接线盒18(连接用于将太阳能电池元件发出的电输送至外部的配线的端子盒)。太阳能电池元件14A和14B通过配线20连接,以使发电电流传输至外部。配线20通过设置于背板16上的贯穿孔(未图示)通至外部,并与接线盒18连接。
作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通常具有下述工序:按照上部保护材料、封装树脂层、太阳能电池元件、封装树脂层、下部保护材料的顺序进行叠层的工序;以及,将叠层后的结构体抽真空、并进行加热压合的步骤。此外,还可以使用间歇式制造设备或辊对辊式的制造设备。
使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制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根据所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类型及组件的形状,可以适用于移动设备为代表的小型太阳能电池、设置于房盖或房顶上的大型太阳能电池等户内或户外等各种用途。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本说明书中所表示的片材的各种测定值及评价按照下述进行。其中,将片材沿挤出机挤出的方向称为纵向,将与其垂直的方向称为横向。
(1)结晶熔融峰温度(Tm)
使用Perkin Elmer公司制造的商品名为“Pyris1 DSC”的差示扫描量热仪,按照JIS K7121标准,以10℃/分的加热速度将约10mg的试样由-40℃升温至200℃,并在200℃保持5分钟,然后以10℃/分的冷却速度降温至-40℃,再次以10℃/分的加热速度升温至200℃,由测得的热分析图(thermogram)求出结晶熔融峰温度(Tm)。
(2)晶体熔化热(△Hm)
使用Perkin Elmer公司制造的商品名为“Pyris1 DSC”的差示扫描量热仪,按照JIS K7122标准,以10℃/分的加热速度,将约10mg的试样由-40℃升温至200℃,并在200℃保持5分钟后,然后以10℃/分的冷却速度降温至-40℃,再次以10℃/分的加热速度升温至200℃,由测得的热分析图求出晶体熔化热(△Hm)(J/g)。
(3)柔软性
使用IT计测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为“粘弹性分光计(spectrometer)DVA-200”的粘弹性测定装置,在振动频率为10Hz、应变0.1%、升温速度3℃/分、夹具间距25mm的条件,对试样(纵向4mm、横向60mm)的横向进行测定,测定温度从-150℃至150℃,由得到的数据求出在20℃下的储能模量(E’)(MPa)。
(4)耐热性
在厚度3mm的玻璃白板(尺寸:纵向75mm、横向25mm)与厚度5mm的铝板(尺寸:纵向120mm、横向60mm)之间叠合厚度0.5mm的片状封装材料,使用真空压机,在150℃、15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叠层压制,制作试样,将该试样以60度倾斜放置在100℃的恒温槽中,观察经过500小时后的状态,按照下述标准进行评价。
(○)玻璃未从初始基准位置偏离
(×)玻璃偏离初始基准位置,片发生熔融
(5)全光线透射率
在2片厚度3mm的玻璃白板(尺寸:纵向75mm、横向25mm)之间叠合厚度0.5mm的片状封装材料,使用真空压机,在150℃、15分钟条件下进行叠层压制,制造试样,按照JIS K7105标准,测定全光线透射率,按照下述标准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所述。
(◎)全光线透射率为90%以上
(○)全光线透射率为85%以上且低于90%
(×)全光线透射率低于85%,或者出现明显的白浊的情况(未测定)
(实施例1)
使用具有T型模头的4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设定温度200℃的条件下对树脂组合物(C)进行熔融混炼,然后用20℃的浇铸辊进行骤冷制膜,得到厚度为0.5mm的片状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以下简称为片),所述树脂组合物(C)是由95质量份作为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的乙烯-辛烯无规共聚物(陶氏化学公司制造,商品名:Engage8200,辛烯含量:7.3摩尔%(24质量%),MFR:5,Tm:65℃,△Hm:53J/g)(以下简称为A-1)及5质量份作为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的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陶氏化学公司制造,商品名:Infuse D9100.05,辛烯含量:12.8摩尔%(37质量%),MFR:1,Tm:119℃,△Hm:38J/g)(以下简称为B-1)混合而成。使用得到的片进行评价,其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如表1所示,将实施例1中形成片的树脂组合物变更为80质量份(A-1)与20质量份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陶氏化学公司制造,商品名:infuseD9507.15,辛烯含量:16.4摩尔%(44质量%),MFR:5,Tm:123℃,△Hm:21J/g)(以下简称为B-2)形成的树脂组合物,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厚度为0.5mm的片。使用得到的片进行评价,其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如表1所示,将实施例1中形成片的树脂组合物中的(A-1)变更为乙烯-丙烯-己烯三元无规共聚物(日本聚乙烯公司制造,商品名:Kernel KJ640T,丙烯含量:7.4摩尔%(10质量%),己烯含量:4.4摩尔%(10质量%),MFR:30,Tm:53℃,△Hm:58J/g)(以下简称为A-2),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厚度为0.5mm的片。使用得到的片进行评价,其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1)
如表1所示,在实施例1中形成片的树脂组合物中,不使用(B-1),并将(A-1)变更为100质量份,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厚度为0.5mm的片。使用得到的片进行评价,其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2)
如表1所示,将实施例1中形成片的树脂组合物中的(B-1)变更为作为通用的结晶性聚乙烯树脂的乙烯-辛烯无规共聚物(普瑞曼聚合物(PrimePolymer)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Moretech 0238CN,辛烯含量:1摩尔%(4质量%),MFR:2.1,Tm:121℃,△Hm:127J/g)(以下简称为P-1),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厚度为0.5mm的片。使用得到的片进行评价,其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3)
如表1所示,在实施例1中形成片的树脂组合物中不使用(A-1)和(B-1),而是变更为100质量份(P-1),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厚度为0.5mm的片。使用得到的片进行评价,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以确认,对于由本发明规定的树脂组合物制得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而言,其柔软性、耐热性及透明性(全光线透射率)均优异(实施例1~3)。与此相反,可以确认到:对于不含本发明中规定的嵌段共聚物的封装材料而言,其柔软性、耐热性及透明性(全光线透射率)等特性中的1种以上特性不充分(比较例1~3)。具体而言,可以确认到:耐热性不充分(比较例1);在想要用通用的结晶性聚乙烯树脂来提高比较例1的耐热性时,虽然耐热性良好,但透明性(全光线透射率)变得不充分(比较例2)。
(实施例4)
使用真空层压机(NPC公司制造,商品名:LM30×30),在热板温度:150℃、加工时间:20分钟(详细内容,抽真空:5分钟,加压:5分钟,压力保持:10分钟)、加压速度为快速的条件下,从热板一侧开始,依次将作为上部保护材料的厚度3mm的玻璃白板(旭硝子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Solyte(ソラィト))、实施例1中采用的厚度0.5mm的片(封装材料)、厚度0.4mm的太阳能电池单体(Photowatt公司制造,型号:101×101MM)、实施例1中采用的厚度0.5mm的片(封装材料)、作为下部保护材料的厚度0.125mm的耐候性PET膜(东丽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Rumiller X10S)这样的5层进行真空压制,制作太阳能电池组件(尺寸:150mm×150mm)。得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透明性与外观等均优异。
Claims (14)
1.一种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其包含树脂组合物(C),所述树脂组合物(C)含有满足下述条件(a)的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和满足下述条件(b)的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将所述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中的全部单体单元作为100摩尔%时,α-烯烃的含量为2摩尔%以上且40摩尔%以下,
(a)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中,以10℃/分的加热速度测定的晶体熔化热为0~70J/g;
(b)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中,以10℃/分的加热速度测定的结晶熔融峰温度为100℃以上,且晶体熔化热为5~70J/g,
所述树脂组合物(C)中的所述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的含量为50~99质量%、所述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的含量为1~50质量%。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其中,将所述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中的全部单体单元作为100摩尔%时,α-烯烃的含量为3~30摩尔%。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其中,将所述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的全部单体单元作为100摩尔%时,α-烯烃的含量为5~25摩尔%。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其中,所述树脂组合物(C)中的所述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的含量为60~98质量%、所述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的含量为2~40质量%。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其中,所述树脂组合物(C)中的所述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的含量为70~97质量%、所述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的含量为3~30质量%。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其中,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的晶体熔化热为5~70J/g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其中,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的结晶熔融峰温度为105~145℃。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其中,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的晶体熔化热为10~60J/g。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其中,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为乙烯-辛烯多嵌段共聚物。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其中,构成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A)的α-烯烃与构成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B)的α-烯烃的种类相同。
11.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其中,树脂组合物(C)是添加了选自硅烷偶联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及耐候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添加剂而得到的。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其中,在测定动态粘弹性时,在振动频率10Hz、温度20℃时的储能模量(E’)为10~100MPa,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中,以10℃/分的加热速度测定的结晶熔融峰温度为110~145℃,且全光线透射率为90%以上。
13.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是使用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制造的。
14.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是使用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上部保护材料、太阳能电池元件和下部保护材料制造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68417/09 | 2009-07-17 | ||
JP2009168417 | 2009-07-17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032360A Division CN102217091B (zh) | 2009-07-17 | 2010-07-16 | 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以及使用该封装材料制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31892A CN102731892A (zh) | 2012-10-17 |
CN102731892B true CN102731892B (zh) | 2014-09-03 |
Family
ID=4344948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2890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1892B (zh) | 2009-07-17 | 2010-07-16 | 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以及使用该封装材料制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
CN20108000323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17091B (zh) | 2009-07-17 | 2010-07-16 | 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以及使用该封装材料制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0323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17091B (zh) | 2009-07-17 | 2010-07-16 | 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以及使用该封装材料制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65835B2 (zh) |
EP (1) | EP2455980B1 (zh) |
JP (1) | JP4634535B1 (zh) |
KR (1) | KR101097009B1 (zh) |
CN (2) | CN102731892B (zh) |
CA (1) | CA2759849A1 (zh) |
HK (1) | HK1162749A1 (zh) |
TW (1) | TW201122045A (zh) |
WO (1) | WO201100787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321291A (ja) * | 2006-05-31 | 2007-12-13 | Kao Corp | 伸縮性不織布 |
KR20110085863A (ko) * | 2010-01-20 | 2011-07-27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태양전지 모듈 |
KR102011615B1 (ko) * | 2010-07-28 | 2019-08-16 |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 태양 전지 봉지재 및 그것을 이용하여 제작된 태양 전지 모듈 |
WO2012029464A1 (ja) * | 2010-08-30 | 2012-03-08 |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封止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JP5927687B2 (ja) * | 2010-08-31 | 2016-06-01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用カバー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並びに太陽電池用カバー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WO2012029465A1 (ja) * | 2010-08-31 | 2012-03-08 |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用前面保護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WO2012029466A1 (ja) * | 2010-08-31 | 2012-03-08 |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用カバー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WO2012050093A1 (ja) * | 2010-10-12 | 2012-04-19 |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 透明性及び防湿性に優れた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それを成形してなるシート |
WO2012073971A1 (ja) * | 2010-11-30 | 2012-06-07 |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用多層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JP5830367B2 (ja) * | 2010-12-27 | 2015-12-09 |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保護用積層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JP5623325B2 (ja) * | 2011-03-30 | 2014-11-12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用保護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JP5714959B2 (ja) * | 2011-03-30 | 2015-05-07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用保護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JP2014512099A (ja) * | 2011-03-31 | 2014-05-19 | ダウ グローバ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エルエルシー | ダウンコンバージョン材料を含む光透過性熱可塑性樹脂および光起電モジュールにおけるそれらの使用 |
EP2804223A4 (en) * | 2012-01-13 | 2015-10-21 |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 SOLAR CELL MODULE WITH EXCELLENT APPEARAN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JP5801733B2 (ja) * | 2012-02-03 | 2015-10-28 | 三井化学東セロ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封止材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EP2814067B1 (en) * | 2012-02-06 | 2018-04-18 |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 Sealing sheet for solar cell |
KR20130096997A (ko) * | 2012-02-23 | 2013-09-02 |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 태양광모듈용 백시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JP2013232498A (ja) * | 2012-04-27 | 2013-11-14 | Mitsui Chemicals Tohcello Inc | 太陽電池封止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KR102000811B1 (ko) * | 2012-06-07 | 2019-07-16 |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 태양 전지 모듈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US20150144194A1 (en) * | 2012-07-03 | 2015-05-28 |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 Solar Cell Protective Sheet and Solar Cell Module |
JP6179243B2 (ja) * | 2012-07-31 | 2017-08-16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太陽電池用封止材 |
US9583669B2 (en) | 2012-08-16 | 2017-02-28 | Sun Chemical Corporation | Inkjet printable etch resist |
CN102850963A (zh) * | 2012-09-14 | 2013-01-02 | 宁波威克丽特功能塑料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
WO2014065251A1 (ja) | 2012-10-23 | 2014-05-01 | Jnc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封止材用樹脂組成物 |
JP2014093477A (ja) * | 2012-11-06 | 2014-05-19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の封止材組成物 |
JP6127562B2 (ja) * | 2013-02-13 | 2017-05-17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用封止材ロール |
JP6155680B2 (ja) * | 2013-02-14 | 2017-07-05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該製造方法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JP2014204090A (ja) * | 2013-04-09 | 2014-10-27 |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封止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US9806213B2 (en) | 2014-02-26 | 2017-10-31 | Lg Chem, Ltd. | Encapsulant for PV modul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PV module comprising the same |
JP6248700B2 (ja) * | 2014-02-27 | 2017-12-20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用封止材、こ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該モジュールの分離方法 |
CN103818079A (zh) * | 2014-03-07 | 2014-05-28 | 无锡市圣能光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封装的pet/poe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KR101742865B1 (ko) | 2015-04-09 | 2017-06-01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광전지 모듈용 봉지재 |
JP2017103410A (ja) * | 2015-12-04 | 2017-06-0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太陽電池用封止材の製造方法及び太陽電池用封止材製造用組成物 |
CN109244164B (zh) * | 2017-05-19 | 2020-07-10 | 温岭市中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防紫外老化太阳能电池背板膜的制备方法 |
JP7423262B2 (ja) * | 2019-11-01 | 2024-01-29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接着剤 |
CN111261537A (zh) * | 2020-02-19 | 2020-06-09 | 浙江祥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垂直蠕变测试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87842A (zh) * | 2004-12-28 | 2007-12-12 | 三井-杜邦聚合化学有限公司 | 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 |
CN101421346A (zh) * | 2006-04-13 | 2009-04-29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太阳能电池密封用片材及太阳能电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60579A (ja) | 1981-10-06 | 1983-04-11 | Du Pont Mitsui Polychem Co Ltd | 太陽電池用充填接着材シ−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接着方法 |
US6358577B1 (en) * | 1995-06-07 | 2002-03-19 | Pechiney Emballage Flexible Europe | Membrane permeable to aromatic products |
JP4336442B2 (ja) | 2000-05-23 | 2009-09-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JP5052714B2 (ja) * | 2001-02-09 | 2012-10-17 |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 接着性シート、太陽電池充填材用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 |
EP1727840B1 (en) | 2004-03-17 | 2012-10-24 |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Catalyst composition comprising shuttling agent for higher olefin multi-block copolymer formation |
KR101277095B1 (ko) | 2004-03-17 | 2013-06-20 | 다우 글로벌 테크놀로지스 엘엘씨 | 셔틀링제를 포함하는, 에틸렌 공중합체 형성용 촉매 조성물 |
US7858706B2 (en) | 2004-03-17 | 2010-12-28 |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 Catalyst composition comprising shuttling agent for ethylene multi-block copolymer formation |
JP5268227B2 (ja) | 2004-12-28 | 2013-08-21 | 三井化学東セロ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封止材 |
JP5366109B2 (ja) * | 2004-12-28 | 2013-12-11 | 三井化学東セロ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封止材 |
TWI388574B (zh) * | 2005-03-17 | 2013-03-11 |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由乙烯/α-烯烴之異種共聚物製成的黏著及標記組成物 |
JP5355087B2 (ja) | 2006-07-31 | 2013-11-27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封止用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太陽電池封止用シートおよび太陽電池 |
CN101517750B (zh) * | 2006-09-20 | 2011-06-29 |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包括乙烯多嵌段共聚物的电子器件模块 |
WO2008054637A1 (en) * | 2006-10-30 | 2008-05-08 |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 Adhesive films |
CN105778272A (zh) * | 2008-10-03 | 2016-07-20 |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乙烯/α-烯烃互聚物的聚合物共混物 |
MX2011003698A (es) * | 2008-10-06 | 2011-09-27 |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Composicion de revestimiento de lldpe con temperatura de funcionamiento alta, flexible. |
-
2010
- 2010-07-16 CA CA2759849A patent/CA275984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0-07-16 JP JP2010162104A patent/JP4634535B1/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7-16 KR KR1020117012173A patent/KR101097009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7-16 TW TW099123436A patent/TW201122045A/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0-07-16 US US13/143,803 patent/US886583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7-16 CN CN201210228901.7A patent/CN10273189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7-16 CN CN2010800032360A patent/CN10221709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7-16 WO PCT/JP2010/062074 patent/WO201100787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7-16 EP EP10799929.4A patent/EP2455980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2
- 2012-03-30 HK HK12103174.8A patent/HK1162749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87842A (zh) * | 2004-12-28 | 2007-12-12 | 三井-杜邦聚合化学有限公司 | 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 |
CN101421346A (zh) * | 2006-04-13 | 2009-04-29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太阳能电池密封用片材及太阳能电池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2-235048A 2002.08.2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455980B1 (en) | 2015-05-27 |
US8865835B2 (en) | 2014-10-21 |
US20110303264A1 (en) | 2011-12-15 |
CA2759849A1 (en) | 2011-01-20 |
TWI365894B (zh) | 2012-06-11 |
JP2011040735A (ja) | 2011-02-24 |
WO2011007871A1 (ja) | 2011-01-20 |
CN102217091A (zh) | 2011-10-12 |
HK1162749A1 (en) | 2012-08-31 |
KR20110069180A (ko) | 2011-06-22 |
JP4634535B1 (ja) | 2011-02-16 |
TW201122045A (en) | 2011-07-01 |
KR101097009B1 (ko) | 2011-12-20 |
CN102731892A (zh) | 2012-10-17 |
CN102217091B (zh) | 2012-11-21 |
EP2455980A1 (en) | 2012-05-23 |
EP2455980A4 (en) | 2013-1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31892B (zh) | 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以及使用该封装材料制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 |
CN103038893B (zh) | 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及使用其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 |
CN103081121B (zh) | 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及使用其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 |
KR102000811B1 (ko) | 태양 전지 모듈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
KR20140117403A (ko) | 외관이 양호한 태양 전지 모듈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
JP5654804B2 (ja) | 太陽電池封止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
JP2013165263A (ja) | 外観が良好な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5927687B2 (ja) | 太陽電池用カバー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並びに太陽電池用カバー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
JP5759875B2 (ja) | 太陽電池封止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
JP2013165264A (ja) | 外観が良好な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6155680B2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該製造方法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
JP6314535B2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
JP2016051772A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15093974A (ja) | 封止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1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Plastics Industries 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