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0500A - 具有多个电梯组的群管理电梯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多个电梯组的群管理电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30500A CN102730500A CN2012100964205A CN201210096420A CN102730500A CN 102730500 A CN102730500 A CN 102730500A CN 2012100964205 A CN2012100964205 A CN 2012100964205A CN 201210096420 A CN201210096420 A CN 201210096420A CN 102730500 A CN102730500 A CN 1027305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vator
- group
- elevators
- floor
- group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66B1/18—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即使在更为大型化的超高层综合性大楼等的场合,也能消除乘客的不满,提高电梯服务性能,提高电梯运行效率及节省能源。一种具有多个电梯组的群管理电梯,所述多个电梯组包括直达电梯组和区间电梯组,所述直达电梯组具有在主厅楼层和中转楼层之间运行的电梯,所述区间电梯组具有多台为包括中转楼层在内的上方楼层提供服务的电梯,在所述具有多个电梯组的群管理电梯中设置有多个区间电梯组,该群管理电梯根据直达电梯的乘坐率判断是否处于拥挤状态,在判断为处于拥挤状态时,将表示判断结果的拥挤检测信号发送到多个区间电梯组,在直达电梯的乘客到达中转楼层时,由接收到拥挤检测信号的区间电梯组中的至少任一电梯组的多台电梯为中转楼层提供服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多台电梯进行高效率的分配控制的群管理电梯,尤其适用于在具有多个电梯组的大型综合性大楼中消除电梯中转时的拥挤状况以及提高运行效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出现了大量商业设施和办公楼并存的大型综合性大楼。在上述大型综合性大楼中,商业设施大多设置在低层,而办公楼则大多设置在低层以上的楼层。并且,在办公楼所占的楼层数较多时,将为设置在上部楼层的办公楼提供服务的电梯例如划分成前往中区楼层的电梯组和前往高区楼层的电梯组等多个电梯组,由此来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在上述场合,前往办公楼的乘客乘坐不停靠设置在低层的商业设施的直达电梯(只在特定楼层之间进行往返运行的电梯)从主厅楼层(1层)直达中转楼层,并在中转楼层乘坐前往中区楼层的电梯(在各个楼层停靠的区间电梯)或者前往高区楼层的电梯(在各个楼层停靠的区间电梯)。此外,在将电梯设置成前往中区楼层的电梯和前往高区楼层的电梯以主厅楼层(1楼)为起点的情况下,前往办公楼的乘客从主厅楼层乘坐前往中区楼层的电梯或者前往高区楼层的电梯而到达目的地楼层。
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方案,其能够在特定楼层发生了交通需求临时性增加的情况下,为了尽早地解除交通需求的不平衡,由多台电梯为电梯门厅呼叫提供服务(集中服务运行)。
此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方案,其设置有在主厅楼层和中转楼层之间进行直达运行的直达电梯组和为包括中转楼层在内的上方楼层提供服务的区间电梯组,为了使乘客能够在直达电梯和区间电梯之间顺利地转乘电梯,使直达电梯与区间电梯之间的运行互相关联,当直达电梯和区间电梯中的一方的电梯的负载达到了规定值以上时,也就是电梯出现了满载时,将另一方的多台电梯呼叫到中转楼层,或者推迟在中转楼层待机的电梯的出发时间。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昭50-371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特开昭48-449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近年来,随着城市和地区等的再开发,以购物中心为首并且饮食店和电影院等娱乐设施以及其它各种设施并存的建筑物、综合性商业设施以及集办公楼、住宅、酒店、商铺和会议室等各种功能于一身的超高层综合性大楼等出现了进一步朝大型化发展的趋势,而在该等大型建筑物内,需要设置多组区间电梯。此时,如果仅仅依靠专利文献1和2中所述的方案,则很难满足乘客对电梯的需求。例如,在乘客乘上直达电梯后,如果仅仅使多组电梯进行集中服务运行或者推迟电梯的出发时间,则无法使得乘客顺利地转乘电梯,反而在电梯的数量增加后,会出现电梯整体的运行效率下降的情况,并且也不利于节省能源。
尤其是推迟在中转楼层待机的电梯的出发时间的方案,随着电梯台数的增加以及建筑物的大型化,乘客在电梯组之间移动所需的时间变长,导致不仅需要大幅度地加长延迟时间,而且因为各个乘客之间在电梯间移动所需的时间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可能会使得已经乘入电梯的乘客长时间地等待。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使得即使在更大型的超高层综合性大楼等的场合,也能消除乘客的不满,提高电梯的服务性能,从而能够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以及节省能源。
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个电梯组的群管理电梯,所述多个电梯组包括直达电梯组和区间电梯组,所述直达电梯组具有多台在主厅楼层和中转楼层之间运行的电梯,所述区间电梯组具有多台为包括所述中转楼层在内的上方楼层提供服务的电梯,在所述具有多个电梯组的群管理电梯中设置有多个所述区间电梯组,所述群管理电梯根据所述直达电梯的乘坐率来判断是否处于拥挤状态,并在判断为处于拥挤状态时,将表示判断结果的拥挤检测信号发送到多个所述区间电梯组中,在所述直达电梯的乘客到达所述中转楼层时,由接收到所述拥挤检测信号的所述区间电梯组中的至少任一电梯组的多台电梯为所述中转楼层提供服务。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直达电梯出现了拥挤状态的情况下,在直达电梯的乘客到达所述中转楼层时,由区间电梯组中的至少任一电梯组的多台电梯为中转楼层提供服务,由此,即使在更大型的超高层综合性大楼等的场合,也能消除乘客的不满,提高电梯的服务性能,从而能够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以及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各台电梯的设置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控制部分的整体方块图。
图3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拥挤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中服务运行指令的流程图。
图5是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中服务运行指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表示大楼内的电梯配置情况,在超高层综合性大楼等中,为了扩大低层的租赁空间,将前往中区楼层的电梯和前往高区楼层的电梯的起点设置在大楼的中区楼层(在图1中设置在10楼,以下称为“中转楼层”),并且设置了以直达运行的方式在主厅楼层(1楼)与中转楼层(10楼)之间提供服务的直达电梯。
在办公楼层的乘客前往设置在商业设施以上楼层的办公楼层时,从主厅楼层(1层)乘坐1~8号电梯机中的任意一台直达电梯,在中转楼层(10层)下电梯后转乘前往中区楼层的区间电梯(9~16号电梯)或者前往高区楼层的区间电梯(17~24层)。
以下以上班时间段为例对根据低层的直达电梯的拥挤状况使中区楼层和高区楼层的区间电梯实施集中服务运行时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像午饭时间的前半时间那样的下行高峰的交通流的场合,与上述情况相反,根据中区楼层和高区楼层的区间电梯的拥挤状况使低层的直达电梯实施集中服务运行。
以下以26层高的综合性大楼为例对各台电梯的服务楼层进行说明。1层至9层为商业设施,11层至26层为办公区域。10层为中转楼层,在该综合性大楼中共设置有在1层(主厅楼层)和10层(中转楼层)之间进行直达运行的8台直达电梯(1~8号电梯),为10层和18层之间的各个楼层提供服务的8台前往中区楼层的区间电梯(9~16号电梯)以及为10层以及18层至26层之间的各个楼层提供服务的8台前往高区楼层的区间电梯(17~24号电梯)。前往中区楼层的区间电梯(9~16号电梯)以及前往高区楼层的区间电梯(17~24号电梯)分别组成一个电梯组,从而设置有多个从中转楼层开始运行的电梯组。
图2表示对各台电梯的运行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分的整体方块图,直达电梯用群管理控制装置10对8台电梯的控制装置11~18进行控制。各台控制装置11~18中分别设置有乘坐率测定单元111~118,在测定乘坐率时,通过设置在电梯地板处的秤重装置来检测负载,并与基准值进行比较,由此来测定乘坐率。由乘坐率测定单元111~118测得的乘坐率的信号被传递到直达电梯用群管理控制装置10中,在拥挤判断单元200中将其与预先设定的乘坐率的基准值进行比较,生成拥挤检测信号,该拥挤检测信号表示判断的结果为拥挤状态。
拥挤检测信号被发送到前往中区楼层的区间电梯用群管理控制装置20以及前往高区楼层的区间电梯用群管理控制装置30中。因此,在直达电梯从1层(主厅)出发时,各个电梯组就已经知道区间电梯是否处于拥挤状态。此外,前往中区楼层的区间电梯用的群管理控制装置20对8台电梯的控制装置21~28进行控制,前往高区楼层的区间电梯用的群管理控制装置30对8台电梯的控制装置31~38进行控制。
前往中区楼层的区间电梯用群管理控制装置20和前往高区楼层的区间电梯用群管理控制装置30中分别设置有集中服务运行指令300,301,该等群管理控制装置根据拥挤检测信号生成集中服务运行指令信号,在直达电梯从1层(主厅楼层)出发时,如果处于拥挤状态,可以立即开始进行将多台电梯分配给中转楼层的集中服务,或者为进行集中服务做好准备。此外,为了应对下行高峰交通流,在区间电梯的各个控制装置21~28,31~38中也分别设置了乘坐率测定单元121~128,131~138。电梯门厅呼叫按钮401,501,601的操作输入到对应的群管理控制装置10,20,30中,并且作为电梯门厅呼叫被登录。
图3表示拥挤判断单元200的处理流程图。
(1)设定循环处理的初始值(n=1,F1=0,F2=0)(步骤201)
(2)在乘坐率超过了第一乘坐率(60%)时,设定拥挤判断用信号F1(F1=1)(步骤211~213)
(3)在乘坐率超过了第二乘坐率(50%)时,设定拥挤解除判断用信号F2(F2=1)(步骤214~215)
(4)对全部电梯进行处理,在设定了拥挤判断用信号F1的情况下,判断为处于拥挤状态。
如上所述,分别对8台直达电梯(1~8号电梯)的从1层出发时的乘坐率进行监视。拥挤判断被设定成在一旦判断为处于拥挤状态后,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该拥挤判断,并且在拥挤得到一定缓和且缓和持续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能够解除该拥挤判断。
此外,事先将第一乘坐率设定为60%,将第二乘坐率设定为50%,并且将第一时限设定为5分钟,将第二时限设定为5分钟,在任一台电梯超过了第一乘坐率(60%)时,一直到第一时限的5分钟结束为止,设定拥挤检测信号(判断为处于拥挤状态)(步骤221)。
并且,在经过了第一时限(5分钟)后,在当前时刻到第二时限为止的期间(5分钟),如果没有一台电梯超过第二乘坐率(50%),则使拥挤检测信号复位(步骤222)。
如上所述,在一旦判断为处于拥挤状态后,在规定的条件下使该拥挤判断保持有效,由此,即使不采取为了考虑步行时间而延迟出发时间的措施,也能够适当地实现多台电梯的分配。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集中服务运行指令300,301的处理流程图。在接收到从直达电梯用群管理控制装置10发出的拥挤检测信号的状态下,如果在作为中转楼层的10层中出现了电梯门厅呼叫登录,进行集中服务运行(步骤301~303)。
图5表示在图2所示的集中服务运行指令300,301的处理流程图中,如果超过了区间电梯的乘坐率(规定值50%),指令开始执行集中服务运行。也就是说,在图4中,将出现了电梯门厅呼叫登录作为集中服务运行的开始条件,而在图5中,将区间电梯的乘坐率作为集中服务运行的开始条件。
通过图4和图5所示的处理,能够针对预计会出现拥挤状态的电梯组,在适当的时间适当地开始集中服务运行,从而能够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集中服务运行的有效时限优选例如按照乘坐率进行调整。此外,通过对图4和图5的处理流程进行组合,具体来说是例如将图4和图5的开始条件组合为“在作为中转楼层的10层出现了电梯门厅呼叫登录时,或者在乘坐率超出了区间电梯的乘坐率(规定值50%)时”,则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应对拥挤情况的发生。
此外,为了使所选择的第二台以后的电梯尽早地返回中转楼层,优先为特定楼层的电梯门厅呼叫提供服务,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
如上所述,在根据直达电梯的拥挤状态来指令中转的区间电梯进行集中服务运行时,能够使多组区间电梯中最为适当的电梯组进行集中服务运行,并且不会受到存在个人差的移动时间的影响,从而能够实现使包括已经乘入电梯的乘客在内的所有乘客顺利地转乘电梯。
符号说明
10直达电梯用群管理控制装置
20前往中区楼层的区间电梯用群管理控制装置
30前往高区楼层的区间电梯用群管理控制装置
11~18,21~28,31~38控制装置
111~118,121~128,131~138乘坐率测定单元
200拥挤判断单元
300,301集中服务运行指令
Claims (6)
1.一种具有多个电梯组的群管理电梯,所述多个电梯组包括直达电梯组和区间电梯组,所述直达电梯组具有在主厅楼层和中转楼层之间运行的电梯,所述区间电梯组具有多台为包括所述中转楼层在内的上方楼层提供服务的电梯,所述具有多个电梯组的群管理电梯的特征在于,
设置有多个所述区间电梯组,根据所述直达电梯的乘坐率判断是否处于拥挤状态,并在判断为处于拥挤状态时,将表示判断结果的拥挤检测信号发送到多个所述区间电梯组中,在所述直达电梯的乘客到达所述中转楼层时,由接收到所述拥挤检测信号的所述区间电梯组中的至少任一电梯组的多台电梯为所述中转楼层提供服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个电梯组的群管理电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达电梯的乘坐率超过了第一规定值时生成所述拥挤检测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个电梯组的群管理电梯,其特征在于,在生成了所述拥挤检测信号后,在第一时限期间使所述拥挤检测信号保持有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个电梯组的群管理电梯,其特征在于,在根据第一乘坐率生成了所述拥挤检测信号后,如果乘坐率不超过第二乘坐率的状态持续了第二时限时,使所述拥挤检测信号复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个电梯组的群管理电梯,其特征在于,当在任意一个区间电梯组中出现了电梯门厅呼叫的登录时,所述多台电梯开始响应而前往所述中转楼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个电梯组的群管理电梯,其特征在于,在任一个区间电梯组中,当所述中转楼层的乘坐率超过了规定值时,所述多台电梯开始响应而前往所述中转楼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87851 | 2011-04-12 | ||
JP2011087851A JP5771431B2 (ja) | 2011-04-12 | 2011-04-12 | 複数バンクの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ー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82867.5A Division CN104401824B (zh) | 2011-04-12 | 2012-04-01 | 具有多个电梯组的群管理电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30500A true CN102730500A (zh) | 2012-10-17 |
CN102730500B CN102730500B (zh) | 2014-09-24 |
Family
ID=4698691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82867.5A Active CN104401824B (zh) | 2011-04-12 | 2012-04-01 | 具有多个电梯组的群管理电梯 |
CN201210096420.5A Active CN102730500B (zh) | 2011-04-12 | 2012-04-01 | 具有多个电梯组的群管理电梯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82867.5A Active CN104401824B (zh) | 2011-04-12 | 2012-04-01 | 具有多个电梯组的群管理电梯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771431B2 (zh) |
CN (2) | CN104401824B (zh) |
HK (1) | HK1205087A1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84783A (zh) * | 2015-02-15 | 2016-10-05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6103327A (zh) * | 2014-04-09 | 2016-11-09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
CN107108149A (zh) * | 2014-11-13 | 2017-08-29 | 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 | 通过电梯控制装置处理呼叫输入的方法和用于执行该方法的电梯设备 |
CN109415181A (zh) * | 2016-07-08 | 2019-03-0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及组群管理控制方法 |
CN110342354A (zh) * | 2019-07-09 | 2019-10-18 |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调度方法、装置、电梯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13213283A (zh) * | 2021-05-27 | 2021-08-06 | 姚志勇 | 高楼电梯系统 |
US12116240B2 (en) | 2018-08-09 | 2024-10-15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Destination calls across multiple elevator groups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866275B2 (ja) * | 2017-10-30 | 2021-04-28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外部システム連携配車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CN108128674B (zh) * | 2017-12-24 | 2019-09-27 | 广西南宁英凡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按钮的控制方法 |
CN109160395B (zh) * | 2018-10-30 | 2021-06-01 | 三峡大学 | 一种电梯动态调度的群控方法 |
CN110304503B (zh) * | 2019-07-24 | 2021-05-25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换乘系统 |
AU2021477279A1 (en) * | 2021-12-07 | 2024-06-13 | Kone Corporation | Management of passenger flow with elevator system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202A (zh) * | 1992-05-15 | 1993-12-08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系统 |
JPH06305649A (ja) * | 1993-04-27 | 1994-11-01 | Hitachi Ltd | エレベータの運行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
JPH07157209A (ja) * | 1993-12-07 | 1995-06-20 | Hitachi Ltd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JP2003335461A (ja) * | 2002-05-16 | 2003-11-25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
CN1576221A (zh) * | 2003-06-27 | 2005-02-09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用于控制分区运行的电梯设备的方法和电梯设备 |
US20070039785A1 (en) * | 2005-08-19 | 2007-02-22 | Thyssen Elevator Capital Corp. | Twin elevator systems |
CN101857156A (zh) * | 2009-04-08 | 2010-10-13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414379B2 (zh) * | 1971-10-06 | 1979-06-06 | ||
JPS5430168B2 (zh) * | 1971-12-29 | 1979-09-28 | ||
JPS5211553A (en) * | 1975-07-07 | 1977-01-28 | Hitachi Ltd | Apparatus of controlling elevator operation |
US5024296A (en) * | 1990-09-11 | 1991-06-18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traffic "filter" separating out significant traffic density data |
FI112350B (fi) * | 2001-10-29 | 2003-11-28 | Kone Corp | Hissijärjestelmä |
-
2011
- 2011-04-12 JP JP2011087851A patent/JP5771431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4-01 CN CN201410482867.5A patent/CN104401824B/zh active Active
- 2012-04-01 CN CN201210096420.5A patent/CN102730500B/zh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6-16 HK HK15105702.1A patent/HK1205087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202A (zh) * | 1992-05-15 | 1993-12-08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系统 |
JPH06305649A (ja) * | 1993-04-27 | 1994-11-01 | Hitachi Ltd | エレベータの運行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
JPH07157209A (ja) * | 1993-12-07 | 1995-06-20 | Hitachi Ltd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JP2003335461A (ja) * | 2002-05-16 | 2003-11-25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
CN1576221A (zh) * | 2003-06-27 | 2005-02-09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用于控制分区运行的电梯设备的方法和电梯设备 |
US20070039785A1 (en) * | 2005-08-19 | 2007-02-22 | Thyssen Elevator Capital Corp. | Twin elevator systems |
CN101857156A (zh) * | 2009-04-08 | 2010-10-13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系统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03327A (zh) * | 2014-04-09 | 2016-11-09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
CN106103327B (zh) * | 2014-04-09 | 2020-06-1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
CN107108149A (zh) * | 2014-11-13 | 2017-08-29 | 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 | 通过电梯控制装置处理呼叫输入的方法和用于执行该方法的电梯设备 |
CN107108149B (zh) * | 2014-11-13 | 2021-09-14 | 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 | 通过电梯控制装置处理呼叫输入的方法和用于执行该方法的电梯设备 |
CN105984783A (zh) * | 2015-02-15 | 2016-10-05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9415181A (zh) * | 2016-07-08 | 2019-03-0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及组群管理控制方法 |
CN109415181B (zh) * | 2016-07-08 | 2020-09-1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及组群管理控制方法 |
US12116240B2 (en) | 2018-08-09 | 2024-10-15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Destination calls across multiple elevator groups |
CN110342354A (zh) * | 2019-07-09 | 2019-10-18 |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调度方法、装置、电梯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13213283A (zh) * | 2021-05-27 | 2021-08-06 | 姚志勇 | 高楼电梯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2218908A (ja) | 2012-11-12 |
CN104401824A (zh) | 2015-03-11 |
HK1205087A1 (zh) | 2015-12-11 |
CN104401824B (zh) | 2016-06-08 |
CN102730500B (zh) | 2014-09-24 |
JP5771431B2 (ja) | 2015-08-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01824B (zh) | 具有多个电梯组的群管理电梯 | |
JP5582142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装置 | |
EP2621847B1 (en) | Elevator system | |
CN111377311A (zh) | 一种电梯群控模式智能调度方法及系统 | |
CN101873985A (zh) | 电梯系统 | |
JP2010150013A (ja) | 乗り場行先階予約式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 |
CN101980943A (zh) | 电梯系统 | |
CN101613043A (zh) | 电梯群管理系统 | |
CN103086214A (zh) | 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1154862Y (zh) | 群控电梯控制装置 | |
JPH0725491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 |
JP2007284180A5 (zh) | ||
CN103508280A (zh) | 电梯群管理系统 | |
CN112141833A (zh) | 一种基于电梯拥挤度的电梯控制方法 | |
US8997940B2 (en) | Elevator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 |
CN118723735A (zh) |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设备的自学习优化电梯调度方法 | |
CN111931128A (zh) | 基于伯努利模型的电梯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
JPH06171845A (ja) | エレベータ運行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 |
CN113371562A (zh) | 用于乘客分流的电梯运载控制方法及系统 | |
JPH07157209A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CN110937478B (zh) | 一种人流高峰期的厅外呼梯控制方法 | |
CN201102838Y (zh) | 群控电梯控制装置 | |
JPS6150874B2 (zh) | ||
JPS6054225B2 (ja) | エレベ−タの休止管理装置 | |
Siikonen | Effect of control systems on elevator energy consump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172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7172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