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1991B - 直贴膜 - Google Patents
直贴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21991B CN102721991B CN201210226006.1A CN201210226006A CN102721991B CN 102721991 B CN102721991 B CN 102721991B CN 201210226006 A CN201210226006 A CN 201210226006A CN 102721991 B CN102721991 B CN 1027219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reflecting layer
- insnox
- transition bed
- adultera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贴膜,包括PET基材,PET基材上设有复合涂层,所述复合涂层为十三层复合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第一抗反射层、过渡层、第一近红外反射层、第二近红外反射层、过渡层、第二抗反射层、过渡层、第三近红外反射层、第四近红外反射层、过渡层、第三抗反射层、保护层和氖吸收粘合剂层,复合涂层上设有离型膜。本发明能有效的阻绝近红外线和橙色光,并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耐久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电视用滤光膜,具体涉及一种直贴膜。
背景技术
等离子电视属于平板电视的一个种类,尤其在大屏幕的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等离子电视的显示原理为在上下透明电极之间充入氖(Ne)等惰性气体,在下电极上涂上三色荧光粉。其中当向电极上施加电压时,惰性气体会放电,形成等离子;这些等离子体发出的紫外线与荧光物质碰撞发出三色光,从而产生图像。这种发光原理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显示图像的同时,也发出一些不需要的光。比如产生近红外线和590nm附近的橙黄色光线。近红外线会影响无绳电话或遥控器等设备,而橙色光会影响画面的颜色和对比度。因此,必须用滤光玻璃或滤光膜将这些有害的光线过滤掉。
滤光膜的制备方法是将染料和粘合剂的混合物涂布于透明基材上。所使用的粘合剂有聚碳酸酯,聚丙烯,三聚氰胺,聚乙烯,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聚苯乙烯,及其共聚物。
所述的染料,可以使用酞菁,萘菁,铵盐,醌,花青,金属络合物染料。其中,比较广泛使用的是酞菁或二硫酚金属络合物染料,这些染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等离子电视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要求这些染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但这些染料近红外吸收峰比较窄,不能覆盖800-1000nm这么宽的区域的近红外线,因而要增加染料的量以吸收较宽的近红外线。因此,染料的昂贵价格使滤光膜的成本居高不下。铵盐具有较宽的近红外线吸收峰,可见光透射率也比较高,价格便宜。但是,铵盐的高温和高湿稳定性较差,红外吸收能力也差,而且会影响可见光谱区的透射率。因为滤光玻璃和等离子显示屏之间还有一段空气层,温度的影响会比较小,但是在使用到滤光膜上时,由于滤光膜直接贴付在等离子电视表面上,将会经历更高的温度。花青染料同样在高温和高湿条件下的耐久性较差。
滤光玻璃对于染料的耐高温性能要求较低,但是由于等离子电视对于降低整机厚度和重量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等离子电视开始使用直接贴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上的滤光膜。
因此,开发成本较低,适合于直接贴在等离子电视面板上的,在高温和高湿条件下耐久性更好的滤光膜是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直贴膜,能有效的阻绝近红外线和橙色光,并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耐久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贴膜,包括PET基材,PET基材上设有复合涂层,所述复合涂层为十三层复合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第一抗反射层、过渡层、第一近红外反射层、第二近红外反射层、过渡层、第二抗反射层、过渡层、第三近红外反射层、第四近红外反射层、过渡层、第三抗反射层、保护层和氖吸收粘合剂层,复合涂层上设有离型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抗反射层为InSnOx膜层结构,InSnOx膜层厚度为20-40nm,InSnOx膜层中,0<x<3。
作为优选,所述过渡层均为TiOx膜层,厚度为1-5nm,TiOx膜层中,0<x<2。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近红外反射层和第三近红外反射层为金属Ag层,厚度为4-10nm。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近红外反射层和第四近红外反射层为金属Al层,厚度为4-10nm。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抗反射层包括掺杂铝的氧化锌、InSnOx或InSnOx膜层结构,InSnOx膜层厚度为40-80nm,掺杂铝的氧化锌膜层厚度为5-15n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抗反射层包括掺杂铝的氧化锌、InSnOx或InSnOx膜层结构,InSnOx膜层厚度为20-40nm,掺杂铝的氧化锌膜层厚度为5-15nm。
作为优选,所述掺杂铝的氧化锌膜层中,掺杂铝的重量不大于氧化锌重量的5%。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层为SiOx膜层,厚度为5-15nm,SiOx膜层中,0<x<2。
作为优选,氖吸收粘合剂层厚度为15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近红外反射层采用两层Ag结构,并添加Al层辅助,降低成本的同时,过滤近红外线的能力更强,可以达到在850nm小于7%,在950nm小于5%的近红外线透过率。保护层为SiOx膜层,这个膜层结构致密,可以捕捉氧而提高整个膜系的高温耐久性。过渡层均采用TiOx膜层,TiOx膜层具有良好的化学机械性能,能够提高膜层结构的耐高温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PET基材;2、第一抗反射层;3、过渡层;4、第一近红外反射层;5、第二近红外反射层;6、第二抗反射层;7、第三近红外反射层;8、第四近红外反射层;9、第三抗反射层;10、保护层;11、氖吸收粘合剂层;12、离型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直贴膜,包括PET基材1,PET基材1上设有复合涂层,所述复合涂层为十三层复合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第一抗反射层2、过渡层3、第一近红外反射层4、第二近红外反射层5、过渡层3、第二抗反射层6、过渡层3、第三近红外反射层7、第四近红外反射层8、过渡层3、第三抗反射层9、保护层10和氖吸收粘合剂层11,复合涂层上设有离型膜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抗反射层2为InSnOx膜层结构,InSnOx膜层厚度为20-40nm,InSnOx膜层中,0<x<3。作为优选,所述过渡层3均为TiOx膜层,厚度为1-5nm,TiOx膜层中,0<x<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近红外反射层4和第三近红外反射层7为金属Ag层,厚度为4-10nm。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近红外反射层5和第四近红外反射层8为金属Al层,厚度为4-10nm。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抗反射层6包括掺杂铝的氧化锌、InSnOx、掺杂铝的氧化锌或InSnOx膜层结构,InSnOx膜层厚度为40-80nm,掺杂铝的氧化锌膜层厚度为5-15nm。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抗反射层9包括掺杂铝的氧化锌、InSnOx或InSnOx膜层结构,InSnOx膜层厚度为20-40nm,掺杂铝的氧化锌膜层厚度为5-15nm。作为优选,所述掺杂铝的氧化锌膜层中,掺杂铝的重量不大于氧化锌重量的5%。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层10为SiOx膜层,厚度为5-15nm,SiOx膜层中,0<x<2。作为优选,氖吸收粘合剂层11厚度为15μm。
厚度为100μm的PET基材1经过电火花处理后,依次镀上厚度为30nm的InSnO膜作为第一抗反射层2,厚度为2nm的TiO膜层作为过渡层3,厚度为6nm的银层作为第一近红外反射层4,厚度为4nm的Al层作为第二近红外反射层5,厚度为2nm的TiO为过渡层3,厚度为60nm的InSnO为第二抗反射层6,厚度为2nm的TiO为过渡层3,厚度为6nm的银层作为第三近红外反射层7,厚度为4nm的Al层作为第四近红外反射层8,厚度为2nm的TiO作为过渡层3,厚度为30nm的InSnO膜层作为第三抗反射层9,厚度为10nm的SiO膜层作为保护层10。
将100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羟乙基酯(HEMA)共聚物溶液溶解于80重量份的乙酸乙酯中,将0.05重量份的卟啉染料和0.05重量份的异氰酸酯交联剂和0.05重量份的硅烷耦合剂加入50重量份的乙酮中,然后混合得到涂布溶液,将这种涂布液涂布到上述镀膜处理的基材上,厚度为15微米,这样就形成了氖吸收粘合剂层11。
Claims (1)
1.一种直贴膜,其特征在于:包括PET基材,PET基材上设有复合涂层,所述复合涂层为十三层复合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第一抗反射层、过渡层、第一近红外反射层、第二近红外反射层、过渡层、第二抗反射层、过渡层、第三近红外反射层、第四近红外反射层、过渡层、第三抗反射层、保护层和氖吸收粘合剂层,复合涂层上设有离型膜;所述第二抗反射层包括掺杂铝的氧化锌、InSnOx或InSnOx膜层结构,InSnOx膜层厚度为40-80nm,掺杂铝的氧化锌膜层厚度为5-15nm;所述第三抗反射层包括掺杂铝的氧化锌、InSnOx或InSnOx膜层结构,InSnOx膜层厚度为20-40nm,掺杂铝的氧化锌膜层厚度为5-15nm;所述掺杂铝的氧化锌膜层中,掺杂铝的重量不大于氧化锌重量的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26006.1A CN102721991B (zh) | 2012-07-03 | 2012-07-03 | 直贴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26006.1A CN102721991B (zh) | 2012-07-03 | 2012-07-03 | 直贴膜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21991A CN102721991A (zh) | 2012-10-10 |
CN102721991B true CN102721991B (zh) | 2015-11-11 |
Family
ID=46947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2600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21991B (zh) | 2012-07-03 | 2012-07-03 | 直贴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72199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18797B (zh) * | 2012-11-26 | 2015-06-17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 一种用于激光、红外双波段高反射膜的膜系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886068B (zh) * | 2015-12-16 | 2021-04-02 | 张家港康得新石墨烯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 滤光片、其制备方法与具有其的成像设备 |
CN110928036A (zh) * | 2019-12-25 | 2020-03-2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备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7105971A (zh) * | 1986-12-29 | 1988-08-31 | Ppg工业公司 | 高温过程的低辐射薄膜 |
CN1635952A (zh) * | 2002-02-11 | 2005-07-06 | Ppg工业俄亥俄公司 | 阳光控制涂层 |
CN2837865Y (zh) * | 2005-12-05 | 2006-11-15 | 力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膜结构 |
CN102272639A (zh) * | 2009-01-30 | 2011-12-07 |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 光学过滤器用膜及使用该膜的等离子体显示屏面板用光学过滤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433943B2 (ja) * | 2007-11-30 | 2014-03-0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光学部材、撮像系光学物品、撮像モジュール、カメラ、及び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 |
-
2012
- 2012-07-03 CN CN201210226006.1A patent/CN10272199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7105971A (zh) * | 1986-12-29 | 1988-08-31 | Ppg工业公司 | 高温过程的低辐射薄膜 |
CN1635952A (zh) * | 2002-02-11 | 2005-07-06 | Ppg工业俄亥俄公司 | 阳光控制涂层 |
CN2837865Y (zh) * | 2005-12-05 | 2006-11-15 | 力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膜结构 |
CN102272639A (zh) * | 2009-01-30 | 2011-12-07 |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 光学过滤器用膜及使用该膜的等离子体显示屏面板用光学过滤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21991A (zh) | 2012-10-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20898B (zh) | 一种纳米透明隔热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51757B (zh) | 用于节能门窗的水性透明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21991B (zh) | 直贴膜 | |
JP2005514669A (ja)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フィルタ | |
CN201809285U (zh) | 一种单银镀膜玻璃 | |
JP2011165469A (ja) | 半導体電極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気化学装置 | |
CN112117340A (zh) | 一种太阳能组件制备方法 | |
CN104076963B (zh) | 一种彩色触摸屏 | |
CN210110234U (zh) | 一种抗蓝光柔性显示屏及柔性显示终端 | |
CN202127021U (zh) | 薄膜太阳能电池用导电玻璃 | |
JP2011154988A (ja) | 半導体電極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気化学装置 | |
CN201639919U (zh) | 电加热减反射夹网镀膜电磁屏蔽玻璃 | |
JP2005014540A (ja) |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フィルター | |
CN103311332A (zh) | 太阳能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6725889U (zh) | 基于触控显示器在阳光下可视的组件 | |
JP6486768B2 (ja) | フタロシアニン化合物を含有して成るフィルタ | |
CN202794789U (zh) | 一种可用于玻璃窗的固态有机电致变色玻璃 | |
CN107217959A (zh) | 一种智能动态颜色可调节Low‑E玻璃 | |
CN202862692U (zh) | 一种隔热薄膜 | |
JP3889892B2 (ja) |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
CN206097082U (zh) | 高透手机触摸屏 | |
CN208101259U (zh) | 具有隔热节能作用的窗膜及包含其的玻璃制品 | |
CN105810833A (zh) | 一种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前电极的制备方法 | |
CN205450498U (zh) | 一种用于液晶屏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膜 | |
CN205264705U (zh) |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02 Address after: 610000 Pu River industrial area, Xindu town, Xindu District, Sichuan, Taixing, Chengdu Patentee after: Chengdu Sanli Asia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Eastern District, Xindu Industrial Zone, Sichuan, Chengdu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Shichuangda Technology Co., 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 Termination date: 2017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