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1386B - 钢构件装配孔孔径计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钢构件装配孔孔径计算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21386B CN102721386B CN201210192239.4A CN201210192239A CN102721386B CN 102721386 B CN102721386 B CN 102721386B CN 201210192239 A CN201210192239 A CN 201210192239A CN 102721386 B CN102721386 B CN 1027213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lerance
- hole
- circle
- diameter
- aper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484259 Lacun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23 batch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构件装配孔孔径计算方法,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钢构件(1)需要组对的装配孔(2)孔径的计算,根据现有的连接件的直径和使用的公差,分别计算出孔径,在使用圆公差φα时,=+α;使用方公差α2时,=+α。通过本发明计算出的钻孔径孔,避免了某些孔径选取不尽合理的现象,在保证公差的情况下,构件装配时即具有极高穿孔率,可改善以往因上述原因产生穿孔率较低,有时造成大量返工,还会带来大量损失的弊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钢构件装配孔孔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钢结构的安装装配联结、主要为螺栓联接和焊接,而其中以螺栓联接占有大部份比例。在工厂化的批量钢结构制作中,无论哪一种制孔工艺,因多种因素使加工出的成孔中心,与设计的孔位中心总会产生一定误差,必须以构件的X、Y轴直角坐标为基准,设计出孔的位置中心线及其公差。钻成孔的位置是否合格,一般以构件X、Y轴坐标为参照,对成孔中心距离的误差值进行测量、并与孔位的公差值进行比较来解读和判定,而所述的孔位公差包括两种孔位公差,即圆公差与方公差。
如图1所示,在孔中心线x、y轴座标中、设计给定的圆形公差为φ1.0,即图中打点部份。如图有任一直径为D1的孔中心点O1、落在φ1.0的圆形公差内,因而该孔应为合格孔,而其他孔的中心如O2、O3、O4落在圆形公差φ1.0的边缘上,其误差值均等于孔公差的极限偏差——单向的正或负偏差值,也应为合格孔。此孔位公差形式,一般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所标注的公差称为位置度。这里,将孔中心着点允许变动的圆形区域,参照公差“带”的形象命名,暂定义为“公差圆”。而公差方与公差圆方法类似,只不过其公差带为一个公差方,如图2所示,孔心O5、O6、O7、O8落在方形公差带内的孔,即为合格孔。
一般理想装配,为两构件相互配对的单孔完全重合,再穿入与孔公称直径相等的紧固件并紧固。因为存在加工误差或限定公差,如上述的圆公差或方公差,所以在构件的基准中心线x、y轴完全重合时,构件上的配对孔一般不可能完全重合,分别存在对孔中心的偏移,如图3所示的上层的钢构件(1)与下层的钢构件(1),它们的装配孔(2)存在与中心线的偏差,所以与装配孔(2)等直径的紧固件(3)(这里使用的是螺栓)很难连续穿过两个装配孔(2)。现有考虑上述情况,将螺孔增大,使螺杆易于穿过的作法,但未能进行系统科学的计算,使得构件安装时穿孔率较低,或安装错位太大,造成了大量的返工,有时还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在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钢构件装配孔计算方法,解决因孔径计算不科学,导致穿孔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钢构件装配孔孔径计算方法,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钢构件需要组对的装配孔孔径的计算,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紧固件的直径为 ,以及钻孔时应用的公差T;
b、所有钢构件的预定孔中心位置一致,根据步骤a的公差T可以得到一个公差带,该公差带的中心位置与预定孔中心位置重合;
c、根据钻孔要求,成孔的孔心必须要在公差带的范围内,才能算合格孔,所以所有钢构件的装配孔的孔心均落在公差带内;
d、将无限个钢构件进行叠合,根据步骤c得到的结论,因为装配孔的晃动,得到一个区域变小的实效孔;
e、使得紧固件能够穿过实效孔,即得到实效孔的最大内切圆的直径等于紧固件的直径;
f、根据计算出装配孔的孔径。
更进一步,上述的公差为圆公差φα或者方公差α2:
(1)当公差T为圆公差φα,即得到公差带为直径α的公差圆,所以装配孔的孔心在公差圆内晃动,任意两个装配孔的孔心偏差的最远距离等于公差圆的直径α,得到实效孔的最大内切圆的直径=-α,即可计算出装配孔的孔径与紧固件的直径的关系=+α。
(2)当公差T为方公差α2,即得到公差带为边长α的公差方,所以装配孔的孔心在公差方内晃动,任意两个装配孔的孔心偏差的最远距离等于公差方的对角线α,得到实效孔的最大内切圆的直径=-α,即可计算出装配孔的孔径与紧固件的直径的关系=+α。
上述的紧固件为螺栓、销钉或铆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系统科学地增大装配孔的孔径,避免了某些孔径选取不尽合理的现象,在保证公差的情况下,达到构件装配中具有极高穿孔率的效果;并揭示出公差园与公差方钻孔的不同之处,两种方法钻孔会形成不同的阻挡区,因此两钻孔方法不能混用。
附图说明
图1 为机械制造中的公差圆;
图2 为机械制造中的公差方;
图3 为钢构件装配中装配孔偏差示意图;
图4 为钢构件装配中装配时的孔位图;
图5 为按公差圆加工的装配孔在装配过程中形成的“孔晃小”现象示意图;
图6 为按公差圆加工的装配孔在装配过程中形成的“杆晃大”现象示意图;
图7 为按公差方加工的装配孔在装配过程中形成的“孔晃小”现象示意图;
图8 为按公差方加工的装配孔在装配过程中形成的“杆晃大”现象示意图;
图9 为按公差圆制孔形成的阻挡区;
图10 为按公差方制孔形成的阻挡区;
图中,1-钢构件,2-装配孔,3-紧固件,4-公差方,5-实效孔,6-公差圆,7-实效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首先我们讨论装配孔2的孔径与螺杆的直径一样大时,即使用公称螺杆和公称孔径,穿孔率很低的原因,我们分别依图5、图6中的圆公差φα定位,以及图7、图8中的方公差α2定位为例:
(1)依图5、图6中的圆公差φα定位,图中虚线为公差圆6,图6为上端钢构件上的孔,该孔首先穿入螺栓杆,代表螺杆直径,并设为螺杆孔。图5为下端构件上的配对孔,即设为被穿孔。且此两钢构件孔的大小相同、公差一致。图5中可见有一在公差圆6极限上、以O2为中心点的圆,其边缘线以双点线表示,代表上述孔。圆O2对基准中心线的偏差等于公差圆6的半径,圆O2的圆周边缘对其基准中心最小距离为ob, 最大距离为oa。由图中可见,在批量加工的构件中,还有如任一孔中心O1、及其它若干极限偏差上的孔中心点O3、O4…可能被加工出来,这些中心点都未超出公差圆6,并围绕基准点O“晃动”,动态地因批量件个体、时间和孔位变化总形成一孔边内包络圆,图5中实线即为内包络圆,无形中将相互组装配合的设计孔径缩小了。该批量组合装配的最小实际效果孔径即实效孔5,为内包络圆直径。这种现象,可称为“孔晃小”。实效孔5的孔径为:
=-α 其中:为公称孔直径,α为钻孔位置公差圆6直径。
另外,在图6中有与图5一样大小的装配孔,其中心点O5,在与图5相同的公差圆6极限位置上,此为上端构件板孔,前述该孔代表螺栓,孔的大小与螺栓等径。同样,图中还有任一孔中心O6、O7、O8 …可能被加工出来,这些中心点都未超出公差圆6,为合格孔。均围绕基准点O“晃动”,其极限位置的孔边缘到基准中心的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如图中的ob和oa。可见,这些若干孔边向外最大距离的晃动,动态地形成一外包络圆,图6中实线即为外包络圆,而孔边也即螺杆的圆柱面,无形中将螺杆直径变粗变大了,该装配的最大实际效果杆径即实效杆7,为其外包络圆的直径。这种现象,可称为“杆晃大”。其装配的实效杆7为:
D实效杆=+α
由上述分析可见:就组合装配的被穿孔和螺杆孔而言,当其钻孔孔径、孔位公差相同,并且均为公称螺杆和公称孔径时,即使检验孔均为合格。在将它们的中心线x、y轴完全重合后,因加工误差而存在孔晃小、杆晃大这一现象,图6中的最大螺杆,很难穿过图5中的最小孔。因而在批量制孔的装配中,以极值法推理,其穿孔率很小。
为了适应加工误差或孔位公差所引起的孔晃动,而保证螺栓杆与孔的绝对穿过,必须设计一定的孔间隙。上述最小实际效果孔径和最大实际效果杆径,也可称之最小动态孔和最大动态杆。要使最大杆穿过最小孔,必须将最小实际效果孔径增大到与最大实际效果杆径一致,方可消除阻挡区域,如图9所示,外包络圆与内包络圆之间阴影部位即为阻挡区域:
Δ圆阻区=D实效杆 - D实效孔=(+α)-(-α)
Δ圆阻区= 2α 1-1
如以公称被穿或螺杆与其实际效果孔径比较,则应同时增加其间隙为
δ圆间隙 = Δ圆阻区 / 2=α 1-2
因此,在理论上只要保证螺杆与孔之间有α的最小间隙,钻孔位置误差小于或等于α时,对批量装配的构件板孔,其装配的螺栓就能全部穿过,达到100%穿孔率。
因此δ圆间隙≥α,应为公差圆定位的装配间隙的主要依据。
(2)以及图7、图8中的方公差α2定位为例,图中虚线为公差方4,图7中为按公差方加工的被穿孔,图8为按公差方加工的螺杆孔,两图孔的大小和加工公差均一致。按公差方α2检测图7的若干被穿孔、及图8的若干螺杆孔均为合格孔。同样存在上述“孔晃小、杆晃大”的现象,所不同的是按方公差制检的合格孔晃动,与圆公差的比较,不仅引起孔的大小变化,还引起孔的形状变化。
在图7中的实线部分,即由孔公差许可的晃动形成的内包络线图形,是一弧边四边形,其装配时的最小实际效果孔径即实效孔5的孔径为:
=-α 其中:为公称孔直径,α为孔位置公差方α2的边长α。
而在图7中的实线部分,即由孔公差许可的晃动形成的方外包络线图形,是一圆角四边形,其装配时的最大实际效果杆径即实效杆7的直径为:
D′实效杆 = +α
为了适应加工误差或孔位公差所引起的孔晃动,要保证最大杆穿过最小孔,必须将最小实际效果孔径增大到与最大实际效果杆径一致,方可消除阻挡区域,如图9所示,外包络线和内包络线之间的阴影即为阻挡区,其最大宽度为
Δ′方阻区=D′实效杆 — D′实效孔=+α—-α
Δ′方阻区= 2α 2-3
如以公称被穿孔或螺杆孔与其实际效果孔径其比较,则应同时增加其间隙为
δ′方间隙=Δ′方阻区 / 2=α 2-4
因此,在理论上只要保证螺杆与孔之间有α的最小间隙,钻孔位置误差≤α公差,对批量装配的构件板孔,其装配的螺栓就能全部穿过,达到100%的穿孔率。
因而δ′方间隙≥α,应为公差方定位的装配间隙的主要控制依据。
由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到钢构件装配孔孔径计算方法,即两个或两个以上钢构件1需要组对的装配孔2孔径的计算,如图4、图5、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紧固件3的直径为,以及钻孔时应用的公差T,紧固件3可为螺栓、销钉或铆钉;
b、所有钢构件1的预定孔中心位置一致,根据步骤a的公差T可以得到一个公差带,该公差带的中心位置与预定孔中心位置重合;
c、根据钻孔要求,成孔的孔心必须要在公差带的范围内,才能算合格孔,所以所有钢构件1的装配孔2的孔心均落在公差带内;
d、将无限个钢构件1进行叠合,根据步骤c得到的结论,因为装配孔的晃动,得到一个区域变小的实效孔5;
e、使得紧固件3能够穿过实效孔5,即得到实效孔5的最大内切圆的直径等于紧固件的直径;
f、根据计算出装配孔的孔径。
更进一步,上述的公差T为圆公差φα或者方公差α2:
(1)当公差T为圆公差φα,即得到公差带为直径α的公差圆6,所以装配孔2的孔心在公差圆6内晃动,任意两个装配孔2的孔心偏差的最远距离等于公差圆6的直径α,得到实效孔5的最大内切圆的直径=-α,即可计算出装配孔2的孔径与紧固件的直径的关系≥+α。
(2)当公差T为方公差α2,即得到公差带为边长α的公差方4,所以装配孔2的孔心在公差方4内晃动,任意两个装配孔2的孔心偏差的最远距离等于公差方4的对角线α,得到实效孔5的最大内切圆的直径=-α,即可计算出装配孔2的孔径与紧固件的直径的关系≥+α。
Claims (2)
1.钢构件装配孔孔径计算方法,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钢构件(1)需要组对的装配孔(2)孔径的计算,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紧固件(3)的直径为 ,以及钻孔时应用的公差T,所述的公差T包括圆公差φα和方公差α2;
b、所有钢构件(1)的预定孔中心位置一致,根据步骤a的公差T可以得到一个公差带,该公差带的中心位置与预定孔中心位置重合,当公差T为圆公差φα时,公差带为为直径α的公差圆(6),当公差T为方公差α2,公差带为边长α的公差方(4);
c、根据钻孔要求,成孔的孔心必须要在公差带的范围内,才能算合格孔,所以所有钢构件(1)的装配孔(2)的孔心均落在公差带内;
d、将无限个钢构件(1)进行叠合,根据步骤c得到的结论,因为装配孔(2)的晃动,得到一个区域变小的实效孔(5),当公差T为圆公差φα时,所述的装配孔(2)的孔心在公差圆(6)内晃动,任意两个装配孔(2)的孔心偏差的最远距离等于公差圆(6)的直径α,得到实效孔(5)的最大内切圆的直径=-α,当公差T为方公差α2,所述的装配孔(2)的孔心在公差方(4)内晃动,任意两个装配孔(2)的孔心偏差的最远距离等于公差方(4)的对角线α,得到实效孔(5)的最大内切圆的直径=-α;
e、使得紧固件(3)能够穿过实效孔(5),即得到实效孔(5)的最大内切圆的直径等于紧固件的直径;
f、根据计算出装配孔的孔径,当公差T为圆公差φα时,装配孔(2)的孔径=+α,当公差T为方公差α2,装配孔(2)的孔径=+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构件装配孔孔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件(3)为螺栓、销钉或铆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92239.4A CN102721386B (zh) | 2012-06-12 | 2012-06-12 | 钢构件装配孔孔径计算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92239.4A CN102721386B (zh) | 2012-06-12 | 2012-06-12 | 钢构件装配孔孔径计算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21386A CN102721386A (zh) | 2012-10-10 |
CN102721386B true CN102721386B (zh) | 2014-08-20 |
Family
ID=46947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92239.4A Active CN102721386B (zh) | 2012-06-12 | 2012-06-12 | 钢构件装配孔孔径计算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72138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97269B (zh) * | 2018-12-24 | 2023-05-23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法兰式连接中计算所需最小螺栓孔直径的方法 |
CN112556626B (zh) * | 2020-12-04 | 2021-10-15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多钉孔配合定位的装配方法 |
CN113361026B (zh) * | 2021-05-17 | 2023-12-01 | 东南大学 | 基于参数空间包络的装配公差设计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49069A (zh) * | 1995-06-28 | 2004-11-24 | 波音公司 | 统计公差确定方法 |
CN2832413Y (zh) * | 2005-10-01 | 2006-11-01 | 扬动股份有限公司 | 快速装卸压紧装置 |
CN201461703U (zh) * | 2009-07-23 | 2010-05-12 | 吉林大学 | 防止螺纹紧固接触腐蚀的紧固装置 |
CN102454293A (zh) * | 2010-10-18 | 2012-05-16 | 上海洪铺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钢结构砼基预埋螺栓定位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625556A1 (de) * | 1996-06-26 | 1998-01-02 | Hans Dipl Ing Kuehl | Scharnier mit Schwenkbremse |
JP4340754B2 (ja) * | 2003-12-26 | 2009-10-07 | 独立行政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 | 高強度で且つ冷間圧造性に優れた鋼及び強度に優れたねじ及びボルト等の締結部品又は軸類等の成形品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
JP4797915B2 (ja) * | 2006-09-28 | 2011-10-19 |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 冷間鍛造用鋼線の製造方法 |
-
2012
- 2012-06-12 CN CN201210192239.4A patent/CN10272138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49069A (zh) * | 1995-06-28 | 2004-11-24 | 波音公司 | 统计公差确定方法 |
CN2832413Y (zh) * | 2005-10-01 | 2006-11-01 | 扬动股份有限公司 | 快速装卸压紧装置 |
CN201461703U (zh) * | 2009-07-23 | 2010-05-12 | 吉林大学 | 防止螺纹紧固接触腐蚀的紧固装置 |
CN102454293A (zh) * | 2010-10-18 | 2012-05-16 | 上海洪铺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钢结构砼基预埋螺栓定位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JP特开2005-194550A 2005.07.21 |
JP特开2008-80379A 2008.04.1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21386A (zh) | 2012-10-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21386B (zh) | 钢构件装配孔孔径计算方法 | |
CN104100027B (zh) | 一种安装穿孔铝板幕墙的四爪定位卡具及其实施方法 | |
CN104526758B (zh) | 一种控制pcb板钻孔定位精度的方法 | |
CN101758372A (zh) | 干熄焦本体框架结构高强螺栓钻模成型方法 | |
CN201532166U (zh) | 齿圈测量校正工具 | |
CN205147402U (zh) | 一种h型钢对接节点钻孔模板 | |
JP3194581U (ja) | ドリル誘導具 | |
CN108188676A (zh) | 一种换热器大厚度双管板制造工艺 | |
CN102862032B (zh) | 大负角螺栓球螺孔的一次性装夹加工方法 | |
CN102717114B (zh) | 钢构件装配孔公差混用钻孔方法 | |
CN202910346U (zh) | 一种大型圆筒工件外圆成组径向孔的分度钻模 | |
CN206754097U (zh) | 一种精制螺栓专用定位销 | |
CN205875198U (zh) | 一种快速设备基础改造安装结构 | |
CN107552855B (zh) | 一种铣床刀具准心校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3738419U (zh) | 销孔定位结构 | |
CN105952004B (zh) | 一种易于连接板安装的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 |
CN203961081U (zh) | 一种安装穿孔铝板幕墙的四爪定位卡具 | |
CN204486863U (zh) | 一种蜂窝板钻孔装置 | |
CN205380186U (zh) | 一种凹模套结构 | |
CN203772171U (zh) | 一种工程机械的检测设备 | |
CN204035576U (zh) | 一种旋转气爪装置 | |
CN206122750U (zh) | 用于紧固和拆卸钻头的工具 | |
CN204873621U (zh) | 一种可调节式塔吊附墙连接杆 | |
CN102873554A (zh) | 一种法兰盘打孔夹具 | |
CN204418378U (zh) | 一种屋架与工字钢梁的连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