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3791A - 收集用于协作文档开发的社群反馈 - Google Patents
收集用于协作文档开发的社群反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13791A CN102713791A CN201080061912XA CN201080061912A CN102713791A CN 102713791 A CN102713791 A CN 102713791A CN 201080061912X A CN201080061912X A CN 201080061912XA CN 201080061912 A CN201080061912 A CN 201080061912A CN 102713791 A CN102713791 A CN 1027137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edback
- document
- user
- project
- meta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06F40/169—Annotation, e.g. comment data or footnot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1—Collaborative creation, e.g. joint development of products or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万维网的社群反馈收集工具。该基于万维网的社群反馈收集工具被编程为建立传统文档编辑工具(例如,MS Word、Powerpoint)与基于万维网的社群反馈收集工具之间的链接。作者可在经由该传统文档编辑工具打开文档时直接取得从读者/万维网社群产生的经概述的反馈。读者亦可在经由该文档编辑工具读取该文档时直接提供反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制作文档的协作系统,更特别地,涉及在开发文档时用于支持收集和汇总来自读者社群的文档检阅反馈以供作者检阅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开发文档以促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文档为具有人通过文档或图形编辑工具(例如:Microsoft 等)可读取的格式的文件。在许多情况下或在文档开发过程的特定阶段中,作者(例如,制作者)将希望收集来自其共同作者及例如目标读者的反馈。该反馈可为文档级别的一般评论或特定建议。收集该反馈并由作者用于例如:在文档正式发行/发布之前对其进行润饰(polish)和修订;在与读者面对面交流之前理解读者的反应;以及基于从反馈收集到的建议来计划动作。
面对面会议及电话会议是收集反馈的最有效方式,但它们极为昂贵,因为在同一时间及同一地点将人们汇集在一起是极为困难的。另外,面对面及电话会议不可扩大范围至收集来自读者社群的反馈。最广泛使用的反馈收集方法为电子邮件。作者经由电子邮件附件而将文档发送至读者群组,读者写回带有他们的反馈的电子邮件。此方法起作用,但具有以下问题:筛选/追踪来自电子邮件收件箱的反馈电子邮件是耗时的任务,且需要大量努力来概述来自诸多电子邮件(数十或甚至数百封电子邮件)的所有反馈。读者使用电子邮件来编写反馈,但使用其他工具(例如,MS)来读取文档,因此需要以与文档的内容环境(例如,页面、幻灯片)相关联的复杂方式来编写反馈。对于读者及作者而言,这需要额外的努力。
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的新近方法包括例如:维基(Wiki)(例如,http://en.wikipedia.org/wiki/)向社群用户提供对共享于万维网(web)上的文档编写评论的能力,且藉由使用户能够到万维网上的集中地点处读取及评论文档而支持经授权的读者直接编辑文档。
其他基于万维网的文档共享工具(例如,slideshare.net;authorstream.com;show.zoho.com)使用户能够到万维网上的集中地点处读取及评论文档。这些方法擅长于使社群用户能够读取对文档的评论。它们需要文档的作者及读者使用浏览器/万维网作为工具。但这些基于万维网的工具适合于共享及读取。它们需要因特网连接,且不提供足够良好的编辑能力。大多数用户,尤其是作者(制作者),仍倾向于使用传统文档编辑工具,如MS及这要求用户需在不同工具间进行切换以用于收集/提供反馈及编辑/读取文档。
非常需要提供一种藉由提供基于万维网的社群反馈收集工具而解决常规的基于万维网的文档共享工具的缺点的系统及方法,该基于万维网的社群反馈收集工具使文档作者能够在作者通过文档编辑工具打开文档时直接获得自(多个)读者/万维网社群产生的经概述的反馈。读者亦可在经由文档编辑工具读取文档时直接提供反馈。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用于提供传统文档编辑工具(例如,MS )与基于万维网的社群反馈收集工具之间的链接的系统及方法。基于该链接,作者可在经由该文档编辑工具打开文档时直接取得从读者/万维网社群产生的经概述的反馈。读者亦可在经由该文档编辑工具读取文档时直接提供反馈。为了实现此情形,向该文档编辑工具提供一组扩展,且提供集中反馈管理工具以在该文档环境中将读者与作者链接在一起。
更特别地,在一方面中,提供一种执行协作文档开发的方法,包括:将由第一用户经由文档编辑工具制作的文档储存于记忆体储存装置中;由至少两个第二用户经由各自的客户端装置来存取所储存的文档;由每个第二用户经由各自的客户端装置来输入与所存取的文档或该文档的一个或多个子部分相关的反馈内容;将由每个第二用户输入的反馈内容作为个体反馈项目储存于该记忆体储存装置中;由该第一用户指定针对该文档或其子部分的特定反馈内容;以及作为响应,汇总针对所指定的文档或其子部分的任何所储存的反馈项目;经由该第一编辑工具向该第一用户呈现包括与所指定的文档或其子部分相关联的所汇总的个体反馈项目的该文档,其中该第一用户在该文档中直接获得从该至少两个第二用户产生的反馈以用于经由该文档编辑工具来进行编辑,其中处理器装置执行该储存、存取、汇总以及呈现中的至少一个。
在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文档反馈管理系统,包括:记忆体储存装置,其用于储存由第一用户经由文档编辑工具制作的文档;至少两个客户端装置,分别至少两个第二用户可经由该至少两个客户端装置来存取所储存的文档,且输入与所存取的文档或该文档的一个或多个子部分相关的反馈内容;反馈管理器装置,其接收由每个第二用户输入的反馈内容,且将所输入的反馈内容作为个体反馈项目储存于该记忆体储存装置中,该反馈管理器将所述个体反馈项目与特定文档或文档子部分相关联;浏览器装置,其与该文档编辑工具相关联,第一用户经由该浏览器装置来指定针对该文档或其子部分的特定反馈内容,作为响应,该反馈管理器汇总所指定的任何所储存的个体反馈项目,且经由该文档编辑工具而向该第一用户呈现包括与该指定的文档或其子部分相关联的所汇总的个体反馈项目的该文档,其中该第一用户在该文档中直接获得从该至少两个第二用户产生的反馈以用于经由该第一文档编辑工具来进行编辑。
根据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执行协作文档开发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储存介质,其可由处理电路读取,且储存用于由该处理电路处理以执行一方法的指令,该方法包含:经由文档编辑工具将由第一用户制作的文档储存于记忆体储存装置中;由至少两个第二用户经由各自的客户端装置来存取所储存的文档;由每个第二用户经由各自的文档编辑工具来输入与所存取的文档或该文档的一个或多个子部分相关的反馈内容;将由每个第二用户输入的该反馈内容作为个体反馈项目储存于该记忆体储存装置中;由该第一用户经由该第一编辑工具来指定针对该文档或其子部分的特定反馈内容;以及作为响应,汇总针对该指定的文档或其子部分的任何所储存的反馈项目;经由该第一编辑工具向该第一用户呈现包括与该指定的文档或其子部分相关联的所汇总的个体反馈项目的该文档,其中该第一用户在该文档中直接获得从该至少两个第二用户产生的反馈以用于经由该文档编辑工具来进行编辑。
附图说明
考虑到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变得显然,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用于提供协作文档开发的系统架构10;
图2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包括扩展文档编辑器工具的服务器侧反馈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3A示出由图1及图2的系统实施的用于登录待经受检阅/反馈的文档的过程200;
图3B示出由图1及图2的系统实施的提供使用户能够提供并发布文档反馈的功能性的过程240;
图3C示出用于经由万维网接口而连接至系统的文档读者的示例性服务器侧反馈管理器过程250;
图3D示出用于经由万维网接口而连接至系统的文档读者的示例性客户端侧反馈管理器过程275;
图3E示出用于使客户端能够将反馈发布至服务器侧反馈管理器的示例性过程290;
图3F示出用于使客户端能够从服务器侧反馈管理器取回反馈的示例性过程230;
图3G示出用于使客户端能够将所有反馈标记为已被服务器侧反馈管理器读取的又一示例性过程215;
图3H示出用于产生反馈元数据的又一示例性过程260;
图4示出展示编辑工具界面98的示例性反馈浏览器100',用户可使用编辑工具界面98来键入与文档或子部分例如幻灯片相关联的反馈内容;
图5示出在一实施例中产生的反馈元数据内容400及属性的示例;以及
图6示出执行和/或实施所述实施例的方法的计算系统410的示例性硬件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提供协作文档开发的系统10。在系统10中,提供诸如万维网服务器的计算装置,其提供万维网服务接口20,万维网服务接口20使多个用户能够以更有意义且更有效的方式在文档开发活动中经由常规工具来协作。万维网服务器提供该万维网服务接口,该万维网服务器配置为实施服务器侧反馈管理系统10以用于建立必要的链接来收集用于协作文档开发的社群反馈。
用户通过基于万维网的接口20经由万维网浏览器(诸如,基于MS的浏览器,或例如Internet)在例如所附接或外部连接的计算装置(客户端装置,诸如桌上型、膝上型、移动计算装置或普遍数字装置等)上进行互动,在基于万维网的接口20背后,为至少两种用户类型提供万维网服务接口(网页):1)文档作者25,及2)文档读者26。对于文档作者25,系统针对作者的客户端上的万维网浏览器显示而产生文档编辑工具,提供编辑工具功能性(例如,MS 及其变体、Adobe Acrobat专业版、及其变体,等等),其已经增强有扩展功能性以使用户能够根据下文详细描述的程序来协作地创建/编辑文档75,包括经由常规编辑工具来提供接收协作反馈的能力。对于文档读者26,经由实现他们的客户端装置与万维网接口20之间的通信的基于万维网的(网络)连接36(例如,HTTP会期(session)连接),系统针对客户端万维网浏览器上的显示而产生待检阅的文档75',且将针对文档75'根据下文中详细描述的程序来输入反馈42。万维网服务接口20特定地包含应用程序接口(API),该API为文档共享工具或万维网浏览器(例如,Internet或Firefox)提供将反馈自动地发布至远程服务器侧上的反馈管理器的机制。这些API被文档工具或万维网浏览器隐藏,且可由例如代表性状态传送(REST)或简单对象存取协议(SOAP)实施。
在一替代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文档读者27可经由自其客户端装置(例如,桌上型、膝上型、移动计算装置或普遍数字装置等)至文档共享工具35的直接(例如,本端有线或无线)连接33而直接存取待检阅的文档。在该实施例中,可针对读者27的显示器来呈现文档以提供经由客户端(编辑工具)的直接反馈输入且避开了万维网接口20。因此,存在两种类型的读者:一种为使用他/她的如Firefox的万维网浏览器来读取文档并提供反馈的用户26。另一种为使用安装有反馈浏览插件的文档编辑工具(例如,Word)来读取文档并提供反馈的用户27。
如图1所示,服务器侧反馈管理系统10调用功能性以建立传统文档编辑工具与基于万维网的社群反馈收集服务之间的链接,从而为文档作者25提供基于万维网的社群反馈浏览器100,该基于万维网的社群反馈浏览器100配置用户接口来呈现给作者(或制作者),当制作者或作者经由文档编辑工具打开文档75时,该用户接口直接提供自(多个)读者或基于万维网之“社群”而产生(且储存)的经概述的反馈91。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文档作者25经由至万维网接口20的基于万维网的网络连接37(例如,HTTP会期连接)而能够登录由作者25制作的(多个)文档,可随后或立即存取该文档以供一个或多个读者26、27经由其万维网浏览器进行检阅,且由此接收来自读者的反馈。
如图1所示,服务器侧反馈管理系统提供万维网服务接口20,及包括文档登录系统32、文档共享工具35及文档反馈管理器38的互连组件,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这些组件的功能性。亦即,包括文档登录32、文档共享35及文档反馈管理器38组件的服务器侧反馈管理系统10使作者25能够经由其反馈浏览器100来登录著作者所创建的文档或作品,将统一文档识别符(UID)与文档相关联以用于建立链接及促进文档反馈管理,且将文档储存于记忆体/数据储存装置数据库(例如,数据库390)中,该记忆体/数据储存装置数据库可包含记忆体(例如,RAM、ROM、CD-ROM、DVD-ROM)及其它半导体、光学及/或磁记忆体储存装置。
图1所示的服务器侧反馈管理系统使文档读者27能够直接提供对已创作文档的立即反馈96,对于不具有网络连接或(例如)藉由使用文档编辑软件或反馈浏览器插件而脱机工作的人员而言,用户可以脱机方式存取或评论文档,或者替代地,当其经由因特网浏览器(例如,Mozilla)打开文档75'以存取该文档时,使读者26能够经由连接在线网络的客户端而提供反馈42,且使用户能够提供对所发布文档的反馈内容(例如,对所发布文档进行批注)。为了实现此情形,服务器侧反馈管理系统10在文档环境中将读者26与作者25链接在一起。对文档编辑工具提供一组扩展,且服务器侧反馈管理在文档环境中将读者与作者链接在一起。
如图2中进一步展示,(图1的)文档登录组件32包含其他组件,包括:文档登录处理组件321,其为经调用以将文档ID指派给待经受社群反馈的文档的万维网服务。特定地,如图2所示,服务器侧反馈管理系统10的文档登录处理组件320万维网服务提供使文档作者能够在文档数据库350中以UID登录他/她的文档的API(万维网服务应用程序接口)。特定地,文档ID产生器322为软件模块,可经由万维网服务来调用以产生UID,用户可藉由该UID来指示存取任何特定文档以达成任何目的,例如,作者发布文档以供检阅、作者检阅社群反馈,等等。另外,文档存放库管理器325提供与经受社群检阅的文档相关的所有管理存取及储存功能。举例而言,文档作者将他/她的文档登录于与统一ID相关联的文档数据库350中。可经由接口来上传该文档且亦将其放入“文档数据库”中。随后由作者使用文档统一ID来取回与特定文档相关的所有反馈。所有读者的反馈亦由统一文档ID来管理。
如图2中进一步展示,(图1的)文档反馈管理器组件38包含其他组件,包括:服务API(万维网服务应用程序接口)382,其使用户能够指示与反馈输入/取回相关的反馈管理功能;及基于万维网的组件385,其使读者能够提供反馈及/或执行基于万维网的输入/浏览功能。服务API 382及基于万维网的反馈输入/浏览功能385两者都操作上与反馈管理器组件388互动,反馈管理器组件388提供与储存于记忆体/数据储存装置(例如,反馈数据库360)中的所有用户的反馈项目相关的所有管理存取及储存功能。举例而言,反馈“操纵器(handler)”382提供API(例如,万维网服务接口)以供读者发布/取回对文档的反馈,反馈管理器模块388负责执行诸如(但不限于)添加/删除/查询/列出储存于“反馈数据库”360中的反馈的功能。应理解,在替代实施例中,反馈数据库存取360及文档数据库350可包含单一独立数据库390,如图1所示。
如图2中进一步展示,(图1的)文档共享工具35包含其他组件,包括:基于万维网的文档读取器352,其使读者能够使用基于万维网的工具来读取文档。其由“文档读取器”组件355及“文档格式转换器”组件358构成,这些组件提供将文档呈现给用户以用于检阅及反馈的远程录入的工具。“文档读取器”及“文档格式转换器”组件可包含现有现成组件。所有读者的反馈通过文档统一ID来管理。
在图2中,基于社群的反馈输入/取回组件382为用户提供如下能力:使用单一较佳工具来读取/制作文档以及提供对文档的反馈;向文档制作者提供获得对其所制作的文档的特定部分(例如,页面、章节、段落)的特定反馈的能力;向文档制作者提供收集来自读者社群的反馈的能力,即使制作者可能不知晓读者确切地将会是谁。因此,在一方面中,读者及作者进行互动而无需在编辑工具之间进行切换,且除了读取/编辑文档之外,其各自亦可使用传统编辑工具来取得或提供反馈,藉此改善作者及读者两者的工作效率。
如图2中进一步展示,文档编辑器45自身经增强以提供“扩展”文档编辑器50,其促进用于读者26的反馈产生功能。“扩展文档编辑器”包括指示为文档编辑器45的常规文档编辑器工具(例如,MSPresentation等)。对编辑器构建的扩展包括:“文档登录”模块52,其负责与服务器侧的登录服务进行互动以获得文档统一ID;“反馈输入”模块54,其提供诸如基于万维网的批注工具的工具以供用户对编辑器内的文档添加评论或提出建议;“反馈发布器”模块56,其负责将编辑器内所有的评论/建议输入上传至服务器侧反馈管理服务中;及“反馈取回”模块58,其负责与服务器侧反馈管理服务10进行互动以将关于特定文档或其子部分的所有反馈信息下载至文档编辑器中以供显示于用户的浏览器处。这里描述的扩展文档编辑器50功能进一步提供“反馈浏览器”100以供用户(例如,作者)浏览所有反馈。扩展编辑器内的“反馈管理器”模块70将所有扩展组件与该编辑器链接。下文中将关于图3B及图3D来更详细地展示关于客户端的反馈管理器70的操作的细节。
图3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由图1及图2的系统实施的用于登录待经受检阅/反馈的文档的过程200。在过程200中,首先在202处经由扩展文档编辑器来执行对文档(其可包括文字、图形、对象、URL或超链接、及/或可构成文档的其他信息)的起草。然后,在205处用户(作者)使用服务器侧管理系统来登录该文档以建立服务器侧能力。此动作包括将一请求发送至文档登录万维网服务,该文档登录万维网服务接着获取结果。特定地,在此步骤处调用图2中所展示的具有服务器侧反馈管理功能性的文档登录操纵器320以将唯一文档识别符(文档ID,或者替代地称为统一ID)指派给文档,且将文档储存于数据库350中以供作者或读者存取(如所展示)。也就是说,作为登录过程的一部分,在212处将文档ID指派给文档以用于由服务器侧反馈管理系统来链接用户和追踪文档使用。继续,在步骤220处作出决策以判定起草者(作者)是否要发布文档,即,使文档对于不确定的用户及/或订阅者群组(例如,雇员、合作人、朋友、客户、同级者或同事)为可用的。若要发布文档,则提供一动作以将请求发送至文档登录万维网服务,文档登录万维网服务接着获取结果以使得在步骤225处使用常规发布/订阅(pub/sub)技术来发布文档,过程进行至步骤228,在步骤228处将URL与待共享的文档相关联。应注意,可实施现成的发布软件组件来将反馈立即推送至作者。在一实施例中,URL表示与读者共享的文档的位置(如在图3A的步骤229处所指示),过程结束。替代地,若决策步骤220指示尚未作出发布文档的决策,则文档档案可与检阅者(读者)共享,在此状况下,可在222处将文档直接以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传达至可用选定检阅者,且过程结束。
图3B示出由图1及图2的系统实施的提供使用户能够提供对文档的反馈的功能性的过程240。在过程240中,首先在242处执行打开起草的文档。应理解,作为此步骤的一部分,用户(读者)已经由其浏览器接口而键入了文档ID(统一ID)以确保存取正确的文档以用于检阅,且从而使得服务器侧反馈管理器可协调用于实现经由该用户的浏览器对文档进行批注的所有连接。在存取了指定文档之后,在245处用户(读者)读取该文档,且以任意细微度提供对文档内容(例如,章节、页面、段落、幻灯片、行、图等)的任何反馈。在步骤246处,作出关于读者是否有更多反馈要键入的判定。若存在更多反馈要键入,则过程继续进行至步骤247,在步骤247处,用户键入额外的反馈内容,且过程返回至步骤245。否则,若在246处判定读者已无反馈要键入,则过程继续进行至步骤248,在步骤248处,系统自动地产生反馈元数据,且在步骤249处发布反馈。
图4示出展示编辑工具界面的示例性反馈浏览器100',其呈现框架或界面部分98,用户可使用该框架或界面部分98来键入与文档或子部分(例如,MS幻灯片76)相关联的反馈内容42。由编辑工具提供的常规编辑功能由读者使用以键入反馈。
在一实施例中,如可根据美国专利No.7,299,407的教导输入的那样,文档反馈由读者26、27以对这些文档进行批注的形式提供,该专利的全部内容及公开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其涉及对电子文档进行标记及批注,其中用户可高亮显示文字且提供随附注解。替代地,诸如可根据美国专利No.6,859,909的教导输入的那样,可由读者26、27以批注形式提供反馈,该专利的全部内容及公开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其涉及用于对基于万维网的文档进行批注的系统及方法。经由此教导,计算机用户可将任何批注(包括墨迹(ink)、荧光笔、基于文字之备注及音频)直接集成到由反馈浏览器显示的基于万维网的文档(WBD)中。替代地,可藉由提供类似于Notate 2.0网站(http://beta2.textensor.com/)的万维网服务来由读者26、27提供反馈,该Notate 2.0网站是提供基于万维网的工具以用于对文档内的词及短语进行批注及加标签的网站。替代地,诸如可根据美国专利No.6,950,982的教导输入的那样,可由读者26、27以批注形式提供反馈,该专利的全部内容及公开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其涉及用于文档管理系统的有效批注机制,其中可检测到对文档的批注,该批注可为行中(in-line)批注及带外(out-of-band)批注的形式且可经由多种输入设备而输入。此外,另一实施例实施诸如当前在维基(www.wikipedia.com)中可用的功能性,因为该技术为社群用户提供编写对共享于万维网上的文档的评论的能力,且支持授权读者直接编辑该文档。
图5示出在图3B的步骤248处产生的反馈元数据内容400。如图5所示,元数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属性:文档信息402,诸如文档类型402a或文档版本402b;时间戳信息403,其包括反馈产生的日期403a及时间403b;及实际反馈项目404,其包括项目404a、…、404n,其中每个反馈项目404a、…、404n包括(但不限于):反馈项目ID 405a;评论者信息405b,诸如用户ID、名称、电子邮箱地址等;反馈目标405c,其用于指示反馈所针对的文档及/或其任何子部分(例如,文档、页面、章节、图、段落、句子、幻灯片等);反馈类型405d,其用于指示反馈的结构,例如是评论、建议、还是错误报告等形式;反馈状态405e,其用于指示反馈的状态,亦即,其是新的还是已检阅的,其构成已采取还是待采取的动作等;及反馈内容405f。此元数据信息经由基于万维网服务的反馈输入/取回(API)382及反馈管理器388元件而储存于图2所示的反馈信息数据库360中。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图3H所示的过程260来产生反馈元数据。如图3H所示,第一步骤包括:在261处,在文档中选择位置或内容(例如,词),将针对该所选位置或内容来产生用户反馈;及在262处,指示相关联的文档(文档ID)及时间戳值,该时间戳值指示何时提供反馈以供记录。在263处,用户额外地指示“反馈目标”,其为文档中作为反馈的目标的词的位置。如所提及,反馈目标405c指示反馈所针对的文档及/或其任何子部分。在步骤264处,接着提示用户选择反馈类型,该反馈类型指示反馈的结构,且在265处,用户键入反馈内容。一旦键入了反馈内容,就提示用户是否发布反馈。若作出发布决策,则键入用户名及密码(267)且将反馈发送至服务器侧的反馈管理器(268)。服务器侧反馈管理器接着在269处为待发布的反馈指示反馈项目ID以用于识别特定反馈项目,且在270处将反馈项目(元数据及内容)储存于相关数据库中。应理解,每一反馈项目将分配有唯一ID。因此,在操作中,对反馈的元数据中的项目进行索引以促进取回(例如)文档ID及用户名。
图3C示出用于经由万维网接口而连接至系统的文档读者的示例性服务器侧反馈管理器过程250。该过程类似于如结合客户端侧反馈管理器而描述的过程,然而,在252处执行的第一步骤涉及基于由用户指示的文档ID而自文档数据库取回起草的文档以确保存取正确的文档以供检阅。服务器侧反馈管理器协调用于实现经由用户的浏览器而对文档进行评论键入或批注的所有连接。在存取了指定文档之后,在255处用户(读者)读取该文档,且以任意细微度提供对文档内容(例如,章节、页面、段落、幻灯片、行等)的任何反馈,诸如结合图4所描述的,以及结合图3H所产生的反馈元数据及所储存的反馈。在步骤256处,作出关于读者是否有更多反馈要键入的判定。若存在更多反馈要键入,则过程继续进行至步骤257,在步骤257处,用户键入反馈,且过程返回至步骤255。否则,如果在257处,判定读者已无反馈要键入,则过程继续进行至步骤258,在步骤258处,用户产生反馈元数据,该反馈元数据经传送以用于在步骤259处经由与万维网服务通信的反馈发布器模块54(图2)而储存于反馈数据库360中。
在根据这里所描述的技术对文档作出反馈内容(例如,批注)之后,系统的客户端侧反馈管理器元件70(图2)用来将社群反馈显示给文档的作者。在一实施例中,藉由使用现成的pub/sub技术,服务器侧反馈管理器可(例如)通过实施HTTP COMET而将反馈立即推送给作者;然而,亦可包含其他标准pub/sub接口。也就是说,服务器侧反馈管理器能够将检阅者所提供的最近更新的反馈实时地推送给文档作者。
图3D示出用于经由万维网接口而连接至系统的文档读者的示例性客户端侧反馈管理器过程275。如图3D的步骤277所示,过程开始于使作者例如响应于选择文档而打开文档文件,该文档由经由万维网服务接口而键入的文档ID指示。然后,与反馈取回元件56(图2)合作,特定地经由服务器侧反馈管理器元件388及万维网服务382而自服务器获取未被读取的反馈。过程继续进行至步骤279,在步骤279处,根据所储存的元数据来对相关反馈进行分组,以使得向用户呈现未被读取的有关反馈。在此情形下,举例而言,作者可能仅想要针对文档或(例如)特定子部分(诸如,正在检阅的文档的段落)的反馈信息。在此情形下,由作者建立一查询以取回(亦即,排序及汇总(分组))针对该文档或文档子部分(例如,页面、段落、幻灯片、图、概要部分)的所有反馈项目。如步骤280处所示,向作者显示经汇总的反馈项目及反馈内容中的每一个以供检阅。在步骤282处做出一决策以判定是否已检阅了所有的社群反馈。若已检阅了所有的社群反馈,则过程继续进行至步骤285,在步骤285处,在服务器侧将所有反馈标记为已读取。否则,在步骤282处,若一些社群反馈仍未被读取,则过程继续进行至步骤286,在步骤286处,向作者显示更多反馈来检阅,且过程返回至步骤279以汇总任何额外反馈以供显示。
因此,根据此实施例,在一示例性情境中,用户(作者)可经由用户界面而输入或指定反馈筛选器,该反馈筛选器用于促进作者读取反馈,且包含任何标准以在显示时组织或隐藏某一反馈。举例而言,筛选器可经指定为取回“仅来自读者A的反馈”,系统将藉由仅对自用户A键入的反馈项目进行分组且向用户(作者)仅显示那些项目而进行响应。举例而言,若筛选器由作者指示为“仅针对第一幻灯片的反馈”,则将仅由已键入了关于该第一幻灯片的反馈的那些用户键入的关于第一幻灯片的反馈项目进行分组以供显示。举例而言,若筛选器指示“以时间戳来排序反馈”,则对所有反馈进行分组以用于(例如)以按时间戳升序的方式进行显示。
图3E示出用于使客户端能够将反馈发布至服务器侧反馈管理器的示例性过程290。特定地,如图3E所示,服务器侧反馈管理器388(图2)执行步骤292,步骤292判定识别待检阅文档的所键入文档ID是否为有效文档ID。若所键入的文档ID不匹配储存有相关联的反馈的任何文档ID,则请求失败,且过程终止于步骤294处。否则,过程继续至步骤295,在步骤295处,判定针对该文档ID而产生的反馈元数据是否有效。在用户名称为有效用户时且在时间戳、反馈目标及反馈内容被设定时,反馈元数据为有效的。
若所产生的反馈元数据并非有效的,则请求失败,且过程终止于步骤296处。否则,过程继续至步骤298,在步骤298处,将反馈及相关联的反馈元数据储存于反馈数据库360处(图2)。
图3F示出用于使用户能够自服务器侧反馈管理器取回反馈的示例性过程230。如第一步骤231所示,判定识别待检阅文档的所键入文档ID是否为有效文档ID。若所键入的文档ID不匹配储存有相关联的反馈的任何文档ID,则请求失败,且过程终止于步骤232处。否则,若所键入的文档ID匹配储存有相关联的反馈的文档ID,则过程继续至步骤233,在步骤233处,自反馈数据库DB 360取回反馈。接着,在235处,作出关于用户是否指定了反馈筛选器的判定。举例而言,筛选器向反馈管理器组件指示包括哪些特定项目以呈现给文档作者。举例而言,在一实施例中,筛选器可包括用于指定或指示对于正存取的特定所识别文档或文档子部分而言不包括与个别反馈项目(例如,批注或其他反馈内容)相关联的反馈元数据的键入字段。替代地,筛选器可包括用于指定或指示对于特定所识别文档或文档子部分而言包括与个别反馈项目相关联的反馈元数据的键入字段。在步骤235处,若判定用户尚未指定反馈筛选器,则将与文档相关联的所有反馈项目发送至用户(如236处所示)。否则,若在235处用户已指定了反馈筛选器,则过程继续至步骤238,在步骤238处,将由该筛选器所指定的反馈元数据指示的个别反馈项目筛除。接着,在239处,自反馈数据库取回剩余的反馈(未筛除的反馈),且将其发送至用户以供检阅。
在另一实施例中,服务器侧反馈管理器不处理反馈筛选器。所有反馈被推送至客户端侧插件/万维网浏览器,其强制对数据进行筛选,且接着判定向用户显示哪些反馈项目。也就是说,将反馈筛选器图形用户界面(GUI)以客户端侧反馈插件的形式应用于客户端侧,其接收来自服务器侧的所有反馈,且接着基于反馈筛选器而判定应在GUI上显示哪一反馈。对于万维网浏览器,浏览器侧的java脚本(javascript)代码将负责客户端侧反馈,且将在客户端侧执行筛选以便在用户改变筛选器时取得实时响应。
反馈筛选器GUI的一实施在客户端浏览器上提供为单一文字键入框,用户在该文字键入框中输入所请求的反馈文字,例如指定读者或检阅者,在此情况下,例如,GUI将仅显示来自该读者或检阅者的反馈。在客户端执行的java脚本是基于反馈元数据的简单文字搜寻工具。存在实施此的其他方式,例如作为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全文搜寻,或如在万维网搜索引擎中的文字索引。
在一实施例中,反馈数据库360可配置为关系型数据库以使得可经由标准查询命令来搜寻反馈元数据及相关联的反馈内容。因此,可将从元数据的角度而言具有一定相似度的反馈“分组”在一起,以便于作者阅览反馈。因此,举例而言,可基于元数据分类功能性(亦即,筛选器)对来自同一用户的反馈或对同一文档或子部分(例如,段落)的反馈进行分组。换言之,用户可按用户名称或其他背景信息(指定的元数据属性)对反馈进行分类以供立即阅览。
图3G示出用于使客户端能够将所有反馈标记为已被服务器侧反馈管理器10读取的又一示例性过程215。如第一步骤216所示,判定识别待检阅的文档的所键入文档ID是否为有效文档ID。若所键入的文档ID不匹配储存有相关联的反馈的任何文档ID,则请求失败,且过程终止于步骤218处。在图3G的步骤219处,自反馈DB取回根据文档ID指定的反馈。接着,在221处,将该反馈标记为已读取,且在步骤223处将其储存回至反馈数据库。随后,在步骤227处将所有反馈已被读取的结果发送至用户。
因此,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在各种水平的文档细微度下(例如,在页面、片段或行水平下)从已知读者(也就是,预定义读者集合(其名称、电子邮箱地址))及未知读者(例如,社群中的不同人)产生/接收反馈,文档作者可将该反馈映射至文档的特定区域。进一步储存由多个读者产生或自多个读者获得的大量反馈内容,且反馈管理工具将反馈与可经由数据库查询命令(例如,SQL)而搜寻的元数据相关联。以此方式,在任何水平的文档细微度下来自许多用户的文档反馈可经汇总以一次性呈现给用户。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系统10建立传统文档编辑工具(MS Word、Powerpoint)与基于万维网的社群反馈收集工具之间的链接,从而(例如)当作者经由文档编辑工具打开文档时,作者可直接取得自读者/万维网社群产生的经概述的反馈。读者亦可在经由文档编辑工具读取文档时直接提供反馈。需要对文档编辑工具作出一组扩展(诸如图2所示),需要提供集中反馈管理工具以在文档环境中将读者与作者链接在一起。
图6示出执行及/或实施图3A至图3G中的方法步骤的计算系统410(诸如万维网服务器装置)的示例性硬件配置。计算系统410优选地具有至少一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单元(CPU)411。CPU 411经由系统总线412而与以下各项互连:随机存取存储器(RAM)414、只读存储器(ROM)416、输入/输出(I/O)适配器418(其用于将诸如盘单元421及带驱动器440的周边装置连接至总线412)、用户接口适配器422(其用于将键盘424、鼠标426、扬声器428、麦克风432及/或其他用户接口装置连接至总线412)、通信适配器434(其用于将系统410连接至数据处理网络、因特网、企业内部网络、局域网络(LAN)等)及显示适配器436(其用于将总线412连接至显示设备438及/或打印机439(例如,数字打印机等))。
虽然已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应理解,可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的情况下对其作出各种改变及置换。针对本发明而描述的变化能以每一特定应用所需要的任何组合方式来实现。因此,本文中所描述的对特定应用可具有特定优点的特定限制及/或实施例增强无需用于所有应用。此外,无需在包括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概念的方法、系统及/或设备中实施所有限制。
本发明能以硬件、软件或硬件与软件的组合的方式来实现。硬件与软件的典型组合可为具有计算机程序的通用计算机系统,该计算机程序在加载并执行时控制计算机系统以使得其进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本发明亦可体现于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能够实施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的所有特征,且在经加载于一计算机系统中时能够进行此等方法。
本文中的计算机程序构件或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集合的呈任何语言、程序代码或标记的形式的任何表示,该指令集合旨在使系统具有执行特定功能的信息处理能力,无论是直接执行,或是转换为另一语言、程序代码或标记之后执行,及/或以不同材料形式进行再现。
因此,本发明包括一包含计算机可用介质的制品,其中体现有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构件以用于促成上文所描述的功能。该制品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构件包含用于使计算机实行本发明的方法步骤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构件。类似地,本发明可经实施为包含计算机可用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体现有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构件以用于促成上文所描述的功能。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构件包含用于使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构件。此外,本发明可经实施为可由机器读取的程序储存装置,其以有形方式体现具有可由机器执行以执行用于促成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方法步骤的指令的程序。
本发明可经实施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光盘、磁盘、硬盘、光学盘片、固态驱动器、数字多功能盘),其体现由处理器(例如,CoreTM、)执行以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发明的方法步骤的程序计算机指令(例如,C、C++、Java、汇编语言、Net、二进制代码)。本发明可包括部署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方法,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指令程序以实现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其中当该指令程序由处理器执行时,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执行本发明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功能。
应注意,前面已概括了本发明的较相关目标及实施例中的一些。本发明可用于许多应用。因此,虽然该描述是针对特定配置及方法进行的,但本发明的主旨及概念适合于且适用于其他布置及应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清楚的是,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的情况下实现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应被解释为仅是本发明的较突出特征及应用中的一些的示范。可藉由以不同方式应用所公开的本发明或以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已知的方式修改本发明来实现其他有益结果。
Claims (25)
1.一种执行协作文档开发的方法,包括:
将由第一用户经由文档编辑工具制作的文档储存于记忆体储存装置中;
由至少两个第二用户经由各自的客户端装置来存取所储存的文档;
由每个所述第二用户经由各自的所述客户端装置来输入与所存取的文档或者所述文档的一个或多个子部分相关的反馈内容;
将由每个所述第二用户输入的所述反馈内容作为个体反馈项目储存于所述记忆体储存装置中;
由所述第一用户来指定针对所述文档或其子部分的特定反馈内容;以及作为响应,
汇总针对所指定的文档或其子部分的任何所储存的反馈项目;
经由所述第一编辑工具向所述第一用户呈现包括与指定的所述文档或其子部分相关联的汇总的所述个体反馈项目的所述文档,
其中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文档中直接获得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用户产生的反馈以用于经由所述文档编辑工具来进行编辑,
其中处理器装置执行所述储存、存取、汇总和呈现中的至少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由第一用户进行制作的所述文档编辑工具和用于由各个第二用户输入反馈内容的所述各自的客户端装置实施相同的文字或图形编辑程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储存所述个体反馈项目之前,该方法包括:
产生与所输入的反馈项目相关联的元数据;
在所述记忆体储存装置中发布所述个体反馈项目以及相关联的元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汇总所储存的反馈项目包括:
在存取之前将相关所储存的反馈项目按其相关联的元数据进行分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与反馈项目相关联的所发布相关联的元数据包括相关联的元数据的属性,该指定包括:
实施筛选器以指定元数据的属性从而能够从所述文档筛除特定反馈项目,该筛选器致使能够基于所指定的元数据属性而对具体反馈项目进行所述分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元数据属性包括:反馈项目识别符(ID);关于提供所述反馈评论的第二用户的信息;包括文档或其子部分的反馈目标;反馈类型;反馈状态;以及反馈内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文档子部分包括:文档页面、文档段落、一个或更多文本行、幻灯片、或所述文档的图。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储存由第一用户制作的文档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藉由反馈管理系统来登录由该第一用户制作的该文档,该反馈管理系统将文档识别符(ID)指派给所储存的文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经由与所述第一用户或所述第二用户相关联的浏览器装置来指定相关联的文档识别符(ID)以用于存取所储存的文档。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馈管理系统实施:
跟踪由该第一用户存取的反馈项目以及尚待由该第一用户存取的反馈项目;
向用户提供关于仍待存取的反馈项目的指示。
11.一种文档反馈管理系统,包括:
记忆体储存装置,用于储存由第一用户经由文档编辑工具制作的文档;
至少两个客户端装置,分别至少两个第二用户经由该至少两个客户端装置能存取所储存的文档,且输入与所存取的文档或该文档的一个或多个子部分相关的反馈内容;
反馈管理器装置,接收由每个所述第二用户输入的所述反馈内容,且将所输入的反馈内容作为个体反馈项目储存于所述记忆体储存装置中,该反馈管理器将所述个体反馈项目与该特定文档或文档子部分相关联;
浏览器装置,与所述文档编辑工具相关联,第一用户经由该浏览器装置来指定针对所述文档或其子部分的特定反馈内容,作为响应,所述反馈管理器汇总所指定的任何所储存的个体反馈项目,且经由所述文档编辑工具而向所述第一用户呈现包括与指定文档或其子部分相关联的所汇总的个体反馈项目的所述文档,
其中该第一用户在该文档中直接获得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用户产生的反馈以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文档编辑工具来进行编辑。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用于由第一用户进行制作的该文档编辑工具及用于由该第二用户输入反馈内容的客户端装置实施相同的文字或图形编辑程序。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在储存所述个体反馈项目之前,该反馈管理器产生与所输入的反馈项目相关联的元数据,且在所述记忆体储存装置中发布所述个体反馈项目及相关联的元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由该反馈管理器执行的对所储存的反馈项目的所述汇总包括:在存取之前将相关所储存的反馈项目按其相关联的元数据进行分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与反馈项目相关联的所发布的元数据包括相关联的元数据的属性,该反馈管理器装置给出筛选器以使用户能够指定元数据属性以用于从所述文档筛除特定反馈项目,该筛选器致使能够基于用户指定的元数据属性而对具体反馈项目进行所述分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元数据属性包括:反馈项目识别符(ID);关于提供所述反馈评论的第二用户的信息;包括文档或其子部分的反馈目标;反馈类型;反馈状态;以及反馈内容。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文档子部分包括:文档页面、文档段落、一个或更多文本行、幻灯片、或所述文档的图。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
文档登录操纵器,用于使该第一用户能够藉由该系统来登录由该第一用户制作的该文档,且用于将文档识别符(ID)指派给所储存的文档。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经由与该第一用户或该第二用户相关联的浏览器装置来指定文档识别符(ID)以用于存取相关联的所储存的文档。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反馈管理器装置还跟踪由该第一用户存取的反馈项目和尚待由该第一用户存取的反馈项目;且向用户提供关于仍待存取的反馈项目的指示。
2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执行协作文档开发,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储存介质,能由处理电路读取,且储存用于由该处理电路处理以执行一方法的指令,该方法包括:
将由第一用户经由文档编辑工具制作的文档储存于记忆体储存装置中;
由至少两个第二用户经由各自的客户端装置来存取所储存的文档;
由每个所述第二用户经由各自的所述文档编辑工具来输入与该所存取的文档或该文档的一个或多个子部分相关的反馈内容;
将由每个所述第二用户输入的所述反馈内容作为个体反馈项目储存于所述记忆体储存装置中;
由该第一用户经由该第一编辑工具来指定针对该文档或其子部分的特定反馈内容;且作为响应,
汇总针对所指定的文档或其子部分的任何所储存的反馈项目;
经由该第一编辑工具向该第一用户呈现包括与指定的所述文档或其子部分相关联的所汇总的个体反馈项目的所述文档,
其中该第一用户在该文档中直接获得从该至少两个第二用户产生的反馈以用于经由该文档编辑工具来进行编辑。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在储存所述个体反馈项目之前,该方法包括:
产生与所输入的反馈项目相关联的元数据;
在该记忆体储存装置中发布所述个体反馈项目以及相关联的元数据。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汇总所储存的反馈项目包括:
在存取之前将相关所储存的反馈项目按其相关联的元数据进行分组。
24.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与反馈项目相关联的所发布的相关联的元数据包括相关联的元数据的属性,所述指定包括:
实施筛选器来指定元数据属性从而使得能够从该文档筛除特定反馈项目,该筛选器致使能够基于所指定的元数据属性而对具体反馈项目进行所述分组。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元数据的属性包括:反馈项目识别符(ID);关于提供所述反馈评论的第二用户的信息;包括文档或其子部分的反馈目标;反馈类型;反馈状态;以及反馈内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2/691,494 US20110178981A1 (en) | 2010-01-21 | 2010-01-21 | Collecting community feedback for collaborative document development |
US12/691,494 | 2010-01-21 | ||
PCT/US2010/056641 WO2011090538A1 (en) | 2010-01-21 | 2010-11-15 | Collecting community feedback for collaborative document development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13791A true CN102713791A (zh) | 2012-10-03 |
Family
ID=44278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61912XA Pending CN102713791A (zh) | 2010-01-21 | 2010-11-15 | 收集用于协作文档开发的社群反馈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10178981A1 (zh) |
JP (1) | JP2013519129A (zh) |
CN (1) | CN102713791A (zh) |
GB (1) | GB2490067A (zh) |
TW (1) | TW201202972A (zh) |
WO (1) | WO2011090538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91653A (zh) * | 2016-07-19 | 2019-05-21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内容协作的自动推荐 |
CN110069760A (zh) * | 2019-03-15 | 2019-07-30 | 天津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文档问题反馈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
CN110546662A (zh) * | 2017-04-17 | 2019-12-06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协作审阅工作流图 |
CN111277487A (zh) * | 2020-01-16 | 2020-06-12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
CN112181243A (zh) * | 2019-07-05 | 2021-01-05 | 奥多比公司 | 使用基于设计的反馈的增强型设计协作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779347B2 (en) * | 2005-09-02 | 2010-08-17 | Fourteen40,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llaboratively annotating electronic documents |
US20110184723A1 (en) * | 2010-01-25 | 2011-07-28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Phonetic suggestion engine |
EP2558959A1 (en) | 2010-04-12 | 2013-02-20 | Google, Inc. | Collaborative cursors in a hosted word processor |
CA2795917A1 (en) | 2010-04-12 | 2011-10-20 | Google Inc. | Real-time collaboration in a hosted word processor |
EP2466538A1 (en) * | 2010-12-20 | 2012-06-20 | Alcatel Lucent | Media asset management system |
US8700986B1 (en) | 2011-03-18 | 2014-04-15 | Google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a document containing footnotes |
US8566708B1 (en) | 2011-01-13 | 2013-10-22 | Google Inc. | Merging electronic document redraws |
CN102651721B (zh) * | 2011-02-28 | 2016-02-17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反馈方法和设备 |
US8510266B1 (en) | 2011-03-03 | 2013-08-13 | Google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online data management services |
US20120266063A1 (en) * | 2011-04-13 | 2012-10-18 | Bushnell Christopher G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and Maintaining a Customized Version of a Master Document |
US8484561B1 (en) | 2011-09-02 | 2013-07-09 | Google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an object instance based on instructions received from multiple devices |
US9336137B2 (en) | 2011-09-02 | 2016-05-10 | Google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data management in a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
JP5911262B2 (ja) * | 2011-10-27 | 2016-04-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8738706B1 (en) | 2011-11-16 | 2014-05-27 | Google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llaborative document editing |
US9348479B2 (en) | 2011-12-08 | 2016-05-24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Sentiment aware user interface customization |
US9378290B2 (en) | 2011-12-20 | 2016-06-28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Scenario-adaptive input method editor |
US9286276B2 (en) * | 2012-06-11 | 2016-03-15 | Google Inc. | System and method of document embedding in collaborative editors |
EP2864856A4 (en) | 2012-06-25 | 2015-10-14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SEIZURE METHOD EDITOR APPLICATION PLATFORM |
US8959109B2 (en) | 2012-08-06 | 2015-02-17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Business intelligent in-document suggestions |
KR101911999B1 (ko) | 2012-08-30 | 2018-10-25 | 마이크로소프트 테크놀로지 라이센싱, 엘엘씨 | 피처 기반 후보 선택 기법 |
JP6082210B2 (ja) * | 2012-08-30 | 2017-02-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US9852215B1 (en) * | 2012-09-21 | 2017-12-26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Identifying text predicted to be of interest |
US10956667B2 (en) | 2013-01-07 | 2021-03-23 | Google Llc | Operational transformations proxy for thin clients |
US9462037B2 (en) | 2013-01-07 | 2016-10-04 | Google Inc. | Dynamically sizing chunks in a partially loaded spreadsheet model |
US9311622B2 (en) | 2013-01-15 | 2016-04-12 | Google Inc. | Resolving mutations in a partially-loaded spreadsheet model |
CN104111921B (zh) * | 2013-04-16 | 2018-11-09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获取网络反馈的方法及设备 |
US10372764B2 (en) | 2013-04-30 | 2019-08-0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Extending document editors to assimilate documents returned by a search engine |
WO2014204216A1 (en) * | 2013-06-18 | 2014-12-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for managing media contents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
EP3030982A4 (en) | 2013-08-09 | 2016-08-03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INPUT PROCESSORS EDITOR WITH LANGUAGE SUPPORT |
US9880984B2 (en) | 2013-10-18 | 2018-01-3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Revision of a portion of a document via social media |
US11336648B2 (en) | 2013-11-11 | 2022-05-17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Document management and collaboration system |
US9542391B1 (en) | 2013-11-11 | 2017-01-10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Processing service requests for non-transactional databases |
US10540404B1 (en) | 2014-02-07 | 2020-01-21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Forming a document collection in a document management and collaboration system |
US10599753B1 (en) | 2013-11-11 | 2020-03-24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Document version control in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 |
EP4365803A3 (de) | 2013-11-28 | 2024-07-31 | Faulwetter, Patrick | Plattform-vorrichtung zur bereitstellung qualitativen schwarm-wissens |
CN105874490B (zh) | 2013-11-28 | 2019-11-12 | 帕特里克·弗尔韦特 | 用于提供定量的集群知识的平台设备 |
US9372858B1 (en) * | 2013-12-12 | 2016-06-21 | Google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to present automated suggestions in a document |
US10691877B1 (en) | 2014-02-07 | 2020-06-23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Homogenous insertion of interactions into documents |
US20150379887A1 (en) * | 2014-06-26 | 2015-12-31 | Hapara Inc. | Determining author collaboration from document revisions |
US10620783B2 (en) | 2014-08-11 | 2020-04-1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Using social data to assist editors in addressing reviewer feedback in a document review workflow |
US9807073B1 (en) | 2014-09-29 | 2017-10-31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Access to documents in a document management and collaboration system |
US10776742B2 (en) | 2015-10-12 | 2020-09-15 | Reflektive,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acting with a client device |
US10692036B2 (en) | 2015-10-12 | 2020-06-23 | Reflektive,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acting with a client device |
US10649623B2 (en) | 2015-11-16 | 2020-05-12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File activity feed for smartly grouping activities into distinct modules |
US10176155B2 (en) | 2016-08-09 | 2019-01-08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Modifying a document graph to reflect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a document it represents |
US10740407B2 (en) | 2016-12-09 | 2020-08-11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Managing information about document-related activities |
US10061755B2 (en) | 2016-12-22 | 2018-08-28 | Marketo, Inc. | Document editing system with design editing panel that mirrors updates to document under creation |
US10831812B2 (en) * | 2018-03-20 | 2020-11-10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Author-created digital agents |
US11232145B2 (en) * | 2018-03-20 | 2022-01-25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Content corpora for electronic documents |
CN110866193B (zh) * | 2019-11-20 | 2023-05-02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在线文档评论的反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US11822599B2 (en) * | 2020-12-16 | 2023-11-2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Visualization resonance for collaborative discourse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06452A (en) * | 1995-12-06 | 1998-01-06 | Ivanov; Vladimir I.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ructuring and managing the participatory evaluation of documents by a plurality of reviewers |
US20040085354A1 (en) * | 2002-10-31 | 2004-05-06 | Deepak Massand | Collaborative document development and review system |
US20060282762A1 (en) * | 2005-06-10 | 2006-12-14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Collaborative document review system |
US7222156B2 (en) * | 2001-01-25 | 2007-05-22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Integrating collaborative messaging into an electronic mail program |
US20080228762A1 (en) * | 2006-04-20 | 2008-09-18 | Tittizer Abigail 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Data Associated with Computer Code |
WO2009005857A1 (en) * | 2007-07-03 | 2009-01-08 | Lunarr, Inc. | Providing document collaboration using a front and back framework |
US20090083710A1 (en) * | 2007-09-21 | 2009-03-26 | Morse Best Innovation,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collaborating, and presenting software demonstrations, and methods of marketing of the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43722B1 (en) * | 1997-11-24 | 2001-06-0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network-based document review tool utilizing comment classification |
US7194679B1 (en) * | 1998-10-20 | 2007-03-2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Web-based file review system utilizing source and comment files |
US6950982B1 (en) * | 1999-11-19 | 2005-09-27 | Xerox Corporation | Active annotation mechanism for 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s |
JP2001175650A (ja) * | 1999-12-21 | 2001-06-29 | Murata Mach Ltd | 文書管理システム |
US6859909B1 (en) * | 2000-03-07 | 2005-02-22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notating web-based documents |
JP3771831B2 (ja) * | 2001-11-01 | 2006-04-26 |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に付加されるアノテーション情報を共有す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2005293239A (ja) * | 2004-03-31 | 2005-10-20 | Fujitsu Ltd | 情報共有装置及び情報共有方法 |
JP4595400B2 (ja) * | 2004-06-25 | 2010-12-08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ドキュメント処理装置 |
US7299407B2 (en) * | 2004-08-24 | 2007-11-2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arking and annotating electronic documents |
US7885955B2 (en) * | 2005-08-23 | 2011-02-08 | Ricoh Co. Ltd. | Shared document annotation |
US7865815B2 (en) * | 2004-12-28 | 2011-01-0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Integ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current and historic versions of document and annotations thereon |
US7779347B2 (en) * | 2005-09-02 | 2010-08-17 | Fourteen40,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llaboratively annotating electronic documents |
WO2007103352A2 (en) * | 2006-03-03 | 2007-09-13 | Live Cargo,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ocument annotation |
JP5233505B2 (ja) * | 2008-03-17 | 2013-07-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共同作業支援装置、共同作業支援システム、共同作業支援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US20090249224A1 (en) * | 2008-03-31 | 2009-10-01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imultaneous collaborative review of a document |
US9159074B2 (en) * | 2009-03-23 | 2015-10-13 | Yahoo! Inc. | Tool for embedding comments for objects in an article |
-
2010
- 2010-01-21 US US12/691,494 patent/US2011017898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0-11-15 JP JP2012549986A patent/JP2013519129A/ja active Pending
- 2010-11-15 WO PCT/US2010/056641 patent/WO2011090538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11-15 GB GB1213199.1A patent/GB2490067A/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11-15 CN CN201080061912XA patent/CN102713791A/zh active Pending
-
2011
- 2011-01-05 TW TW100100384A patent/TW201202972A/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06452A (en) * | 1995-12-06 | 1998-01-06 | Ivanov; Vladimir I.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ructuring and managing the participatory evaluation of documents by a plurality of reviewers |
US7222156B2 (en) * | 2001-01-25 | 2007-05-22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Integrating collaborative messaging into an electronic mail program |
US20040085354A1 (en) * | 2002-10-31 | 2004-05-06 | Deepak Massand | Collaborative document development and review system |
US20060282762A1 (en) * | 2005-06-10 | 2006-12-14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Collaborative document review system |
US20080228762A1 (en) * | 2006-04-20 | 2008-09-18 | Tittizer Abigail 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Data Associated with Computer Code |
WO2009005857A1 (en) * | 2007-07-03 | 2009-01-08 | Lunarr, Inc. | Providing document collaboration using a front and back framework |
US20090013262A1 (en) * | 2007-07-03 | 2009-01-08 | Lunarr,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document collaboration using a front and back framework |
US20090083710A1 (en) * | 2007-09-21 | 2009-03-26 | Morse Best Innovation,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collaborating, and presenting software demonstrations, and methods of marketing of the same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91653A (zh) * | 2016-07-19 | 2019-05-21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内容协作的自动推荐 |
CN110546662A (zh) * | 2017-04-17 | 2019-12-06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协作审阅工作流图 |
CN110546662B (zh) * | 2017-04-17 | 2023-10-03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协作审阅工作流图 |
CN110069760A (zh) * | 2019-03-15 | 2019-07-30 | 天津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文档问题反馈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
CN112181243A (zh) * | 2019-07-05 | 2021-01-05 | 奥多比公司 | 使用基于设计的反馈的增强型设计协作 |
CN112181243B (zh) * | 2019-07-05 | 2025-01-24 | 奥多比公司 | 使用基于设计的反馈的增强型设计协作 |
CN111277487A (zh) * | 2020-01-16 | 2020-06-12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10178981A1 (en) | 2011-07-21 |
GB201213199D0 (en) | 2012-09-05 |
WO2011090538A1 (en) | 2011-07-28 |
TW201202972A (en) | 2012-01-16 |
JP2013519129A (ja) | 2013-05-23 |
GB2490067A (en) | 2012-10-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13791A (zh) | 收集用于协作文档开发的社群反馈 | |
US20230259956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and Modifying Web Content | |
US10963513B2 (en) | Data system and method | |
US8793324B1 (en) | Discussion-topic, social network systems | |
JP5003271B2 (ja) | 電子通信文書のコピーが格納されている電子通信文書を関係者に示す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電子通信文書が格納されていることを関係者と寄稿者とのうちの少なくとも一方に示す方法、システム、及び機器 | |
US8548997B1 (en) | Discove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 |
US9946722B2 (en) | Generating file usage information | |
AU2009238294B2 (en) | Data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a technical design document | |
US9507758B2 (en) | Collaborative matter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 |
CA2754422C (en) | Electronic process-driven collaboration system | |
US20080235339A1 (en) | Subject matter resource website | |
WO2018150244A1 (en) | Registering, auto generating and accessing unique word(s) including unique geotags | |
US8589433B2 (en) | Dynamic tagging | |
US8095574B2 (en) | Dynamically mapping and maintaining a customized method set of tags particular to an extention point | |
Khan et al. | Key features of digital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DLMS) for developing digital libraries: An investigation from LIS practitioners in Pakistan | |
CN108027825B (zh) | 在企业中暴露外部内容 | |
JP2012226777A (ja) | ワークフロー管理方法 | |
KR20130026558A (ko) | 외곽 공간을 이용한 댓글 통합 시스템 및 그 제공방법 | |
US9021373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ebpage creation and updating | |
JP2018005718A (ja) | 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管理プログラム | |
JP2019028784A (ja) | 名刺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名刺情報管理装置、名刺情報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4881485B1 (ja) | 情報通知システム、情報提示システム、情報通知方法、情報提示方法、情報通知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提示プログラム | |
US20150302065A1 (en) | Related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device,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method | |
US20160077727A1 (en) | Online Protocol Community | |
KR100909561B1 (ko) | 지역 정보 검색 결과 제공 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5 |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