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695632B - 保险杠组件 - Google Patents

保险杠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95632B
CN102695632B CN201080060744.2A CN201080060744A CN102695632B CN 102695632 B CN102695632 B CN 102695632B CN 201080060744 A CN201080060744 A CN 201080060744A CN 102695632 B CN102695632 B CN 1026956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bumper
main body
rib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07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95632A (zh
Inventor
伊藤敬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95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5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95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56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023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B60K1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adiators, radiator shutters, or radiator bli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8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1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4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ombined with, or convertible into, other devices or objects, e.g. bumpers combined with road brushes, bumpers convertible into be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1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 B60R2019/1893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comprising a multiplicity of identical adjacent shock-absorb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险杠组件,即使导流肋板在主体部上一体地形成,所述保险杠组件也能够抑制在主体部的各个部位上所得到的朝向碰撞体的反力的不均。保险杠组件(10)具备:主体部(16),其位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保险杠罩(12)和热交换器(14)之间,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多个纵肋板(18),其分别在主体部(16)的下表面上一体地形成,并朝向车辆下侧延伸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相互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而排列;导流肋板(20),其在主体部(16)的上表面上一体地形成且朝向车辆上侧延伸,并将来自车辆前方的冷却空气引导至热交换器(14),并且,所述导流肋板(20)的前端(20A)相对于多个纵肋板(18)的前端(18A)在车辆宽度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错开。

Description

保险杠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险杠组件。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汽车的车身前部结构,其形成有空气导管部,该空气导管部通过上侧罩部件、下侧罩部件、以及左右两侧的导流引导板,从而将来自车辆前侧的冷却空气导入至被搭载于散热器芯支架上的散热器中(例如,参照参考文献1)。在该结构中,为了确保刚性,而在下侧罩部件上于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而一体地形成有多个纵肋板壁。
在先技术文献
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060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结构中,导流引导板与下侧罩部件被分体构成。因此,部件数量将增加,从而成本将增加。
此处,为了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也可以考虑将导流引导板与下侧罩部件一体地形成。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导流引导板除具有导管功能之外,还同时具有下部减震器的功能。即,当在作为下部减震器而发挥功能的下侧罩部件上从车辆前侧作用有由碰撞体产生的碰撞载荷时,导流引导板将相对于该碰撞载荷而产生反力。
但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对碰撞体的碰撞载荷进行吸收,从而优选为,在下侧罩部件中的、导流引导板所处的部位上,朝向碰撞体的反力不会局部增高,换言之,在主体部的各个部位上所得到的朝向碰撞体的反力的不均较小。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保险杠组件,即,即使导流板与主体部一体地形成,也能够抑制在主体部的各个部位上所得到的朝向碰撞体的反力的不均。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保险杠组件具备:主体部,其位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保险杠罩和热交换器之间,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多个纵肋板,其分别在所述主体部的下表面上一体地形成,并朝向车辆下侧延伸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相互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而排列;导流肋板,其在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上一体地形成且朝向车辆上侧延伸,并将来自车辆前方的冷却空气引导至所述热交换器,并且,所述导流肋板的前端相对于所述多个纵肋板的前端在车辆宽度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错开。
根据该保险杠组件,导流肋板在主体部的上表面上一体地形成。因此,与导流肋板和主体部被分体构成的情况相比,由于能够抑制部件个数的增加,因此能够实现成本降低。
此外,该导流肋板的前端相对于多个纵肋板的前端在车辆宽度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错开。因此,例如和导流肋板的前端的位置与多个纵肋板中的某一个纵肋板的前端的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前后方向上一致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主体部中导流肋板的前端所处的部位的刚性。由此,即使在主体部上从车辆前侧作用有由碰撞体产生的碰撞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主体部中导流肋板的前端所处的部位处朝向碰撞体的反力局部性增高的情况。其结果为,能够抑制在主体部的各个部位处所得到的朝向碰撞体的反力的不均。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保险杠组件被构成为,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保险杠组件中,包括所述多个纵肋板和所述导流肋板在内的多个肋板的前端分别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以等间距而排列。
根据该保险杠组件,与包括多个纵肋板以及导流肋板在内的多个肋板的前端分别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以不等的间距而排列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主体部的各个部位处的刚性的不均。由此,能够更进一步地抑制在主体部的各个部位处所得到的朝向碰撞体的反力的不均。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保险杠组件被构成为,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所涉及的保险杠组件中,所述导流肋板具有:倾斜部,其随着趋向于车辆前侧而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前部,其被形成在所述倾斜部的车辆前侧。
根据该保险杠组件,即使在以使来自车辆前方的冷却空气顺利地引导至热交换器的方式对倾斜部的倾斜角度以及长度等进行设定的情况下,也能够仅通过对前部的延伸方向以及长度等进行变更,从而使导流肋板的前端相对于各个纵肋板的前端在车辆宽度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错开。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所涉及的保险杠组件被构成为,在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保险杠组件中,所述前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在俯视观察时,位于所述多个纵肋板中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邻的某一对纵肋板之间的中央部。
根据该保险杠组件,通过位于前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的一对纵肋板的一侧和另一侧,从而能够使刚性均匀化,进而能够使朝向碰撞体的反力均匀化。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所涉及的保险杠组件被构成为,在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四方式中的任意一个的保险杠组件中,所述多个纵肋板的前端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相比位于车辆后侧。
根据该保险杠组件,由于在各个纵肋板和前保险杠罩之间确保有缓冲区域,因此能够提高保险杠组件的冲击吸收性。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所涉及的保险杠组件被构成为,在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所涉及的保险杠组件中,所述导流肋板具有前部,所述前部在俯视观察时,与所述多个纵肋板的前端相比位于车辆前侧,并且朝向所述主体部的前端延伸。
根据该保险杠组件,能够缩窄导流肋板的前端和前保险杠罩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抑制穿过形成在前保险杠罩上的开口部而从车辆前方流入的冷却空气从导流肋板和前保险杠罩之间泄漏的情况。由此,能够提高空气动力性能,并且能够将冷却空气顺利地引导至热交换器。
发明效果
如以上所详细叙述,根据本发明的保险杠组件,即使导流肋板被一体地形成在主体部上,也能够抑制在主体部的各个部位上所得到的朝向碰撞体的反力的不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险杠组件、和前保险杠罩以及热交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保险杠组件的、去除了前侧壁部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保险杠组件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4为表示图1所示的保险杠组件的第一改变例的、去除了前侧壁部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视图。
图5为表示图1所示的保险杠组件的第二改变例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6为表示图1所示的保险杠组件的第三改变例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7为表示图1所示的保险杠组件的第四改变例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8为表示图1所示的保险杠组件的第五改变例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9为表示图1所示的保险杠组件的第六改变例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10为表示图1所示的保险杠组件的第七改变例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11为表示图1所示的保险杠组件的第八改变例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12为表示图1所示的保险杠组件的第九改变例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13为表示图1所示的保险杠组件的第十改变例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14为第一比较例所涉及的保险杠组件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15为第二比较例所涉及的保险杠组件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16为第三比较例所涉及的保险杠组件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各个图中所示的箭头标记UP、箭头标记FR、箭头标记LH分别表示车辆上下方向上侧、车辆前后方向前侧、车辆左右方向左侧。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险杠组件10被配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保险杠罩12和热交换器14之间,且被固定在前保险杠罩12和车身中的至少一方上。该保险杠组件10整体由树脂形成,且具备:主体部16、多个纵肋板18、以及一对导流肋板20。
主体部16在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且被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四边形的板状。在主体部16的前端16C上一体地形成有朝向车辆下侧延伸的前侧壁部22。该前侧壁部22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且对后文叙述的多个纵肋板18的前端进行连接。
多个纵肋板18分别在主体部16的下表面16A上一体地形成。该多个纵肋板18分别朝向车辆下侧延伸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此外,该多个纵肋板18从主体部16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跨至另一侧的端部,相互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而排列。另外,在图1中,为了易于理解,以夸大了多个纵肋板18的相互间的间隔、和纵肋板18以及后文叙述的导流肋板20的各自的宽度(厚度)的方式而进行了图示。
一对导流肋板20在主体部16的下表面16B上一体地形成。该一对导流肋板20朝向车辆上侧延伸,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此外,该一对导流肋板20位于热交换器14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且被构成为,将从形成在前保险杠罩12上的下侧开口部24以及上侧开口部26导入的、来自车辆前方的冷却空气引导至热交换器14。
另外,下侧开口部24以在俯视观察时被收纳在一对导流肋板20之间的大小而形成。在该下侧开口部24上设置有下部格栅28。此外,在上侧开口部26上设置有上部格栅30。该下部格栅28以及上部格栅30可以与上述的保险杠组件10一体地形成。
此外,如图2所示,在该保险杠组件10上形成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横肋板32。而且,多个纵肋板18中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一对纵肋板18通过该横肋板32而被连接在一起。
此外,如图3所示,导流肋板20相对于多个纵肋板18中的各个肋板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错开。即,换言之,导流肋板20位于多个纵肋板18中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一对纵肋板18之间。而且,该一对纵肋板18中的一个纵肋板与导流肋板20之间的间距P1、和一对纵肋板18中的另一个纵肋板与导流肋板20之间的间距P2被设定为不同。此外,多个纵肋板18以相等的间距而排列。
另外,此处,虽然对图1所示的一对导流肋板20中的一个导流肋板进行了说明,但保险杠组件10被形成为,以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为中心的面对称形状。因此,对于一对导流肋板20中的另一个导流肋板而言,由于为与一对导流肋板20中的一个导流肋板同样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说明。
此外,虽然上述的热交换器14为,用于对发动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的机构,但除此之外也可以为,例如电动汽车等中的空调装置用的空调冷却器等。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首先,为了明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效果,对比较例进行说明。而且,在各个比较例中,为了易于比较,使用了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
在图14所示的第一比较例中,导流肋板20在俯视观察时与某一个纵肋板18一致。该导流肋板20的前端20A的位置与某一个纵肋板18的前端18A的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前后方向上一致。
此外,在图15所示的第二比较例中,导流肋板20以随着趋向于车辆前侧而趋向于车辆外侧的方式,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而倾斜。但是,导流肋板20的前端20A的位置与某一个纵肋板18的前端18A的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前后方向上一致。
另外,在图16所示的第三比较例中,导流肋板20具有:倾斜部20B,其以随着趋向于车辆前侧而趋向于车辆外侧的方式,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而倾斜;前部20C,其被形成在倾斜部20B的车辆前侧,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但是,导流肋板20的前端20A的位置与某一个纵肋板18的前端18A的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前后方向上一致。
但是,当如以上的比较例那样,使导流肋板20的前端20A与某一个纵肋板18的前端18A的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前后方向上一致时,则存在以下的问题。即,当在作为下部减震器而发挥功能的主体部16上从车辆前侧作用有由碰撞体产生的碰撞载荷时,可能会在该主体部16中导流肋板20的前端20A所处的部位处,朝向碰撞体的反力局部性增高。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使主体部16的各个部位上所得到的朝向碰撞体的反力产生不均。
对此,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险杠组件10,包括前端20A在内的导流肋板20的整体相对于多个纵肋板18中的每一个纵肋板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错开。因此,与如上述的第一至第三比较例那样使导流肋板20的前端20A的位置与某一个纵肋板18的前端18A的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前后方向上一致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主体部16中导流肋板20所处的部位的刚性。由此,即使在主体部16上从车辆前侧作用有由碰撞体产生的碰撞载荷时,也能够抑制在主体部16中导流肋板20所处的部位处朝向碰撞体的反力局部性增高的情况。其结果为,能够抑制在主体部16的各个部位上所得到的朝向碰撞体的反力的不均。
此外,导流肋板20在主体部16的上表面16B上一体地形成。因此,与导流肋板20和主体部16被分体构成的情况相比,由于能够抑制部件个数的增加,因此能够实现成本降低。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改变例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包括多个纵肋板18以及导流肋板20在内的多个肋板可以各自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以等间距而排列。即,在该改变例中,导流肋板20位于多个纵肋板18中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邻的某一对纵肋板18的中央部。而且,该一对纵肋板18中的一个纵肋板与导流肋板20之间的间距P1、和一对纵肋板18中的另一个纵肋板与导流肋板20之间的间距P2被设定为相同。此外,多个纵肋板18中相对于导流肋板20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错开、并且相互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一对纵肋板18彼此之间的间距P3被设定为相同。
根据该改变例,与包括多个纵肋板18以及导流肋板20在内的多个肋板分别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以不等的间距而排列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主体部16的各个部位上的刚性的不均。由此,能够更进一步抑制在主体部16的各个部位处所得到的朝向碰撞体的反力的不均。
另外,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包括多个纵肋板18以及导流肋板20在内的多个肋板上,可以包括多个纵肋板18以及导流肋板20以外的肋板,例如,被形成在主体部16的上表面16B上并对来自车辆前侧的冷却空气进行整流的整流肋板、或被形成在主体部16的上表面16B上并对主体部16进行加强的加强肋板等。
此外,在图1至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以及图4所示的改变例中,导流肋板20的包括前端20A在内的整体相对于各个纵肋板18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错开。但是,为了抑制在主体部16的各个部位上所得到的朝向碰撞体的反力不均,可以至少使导流肋板20的前端20A相对于多个纵肋板18的前端18A在车辆宽度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错开。此外,可以使多个纵肋板18以及导流肋板20中与前端18A、20A相比更靠车辆后侧的部分相互成为某种位置关系。
以下,例示了导流肋板20的前端20A相对于多个纵肋板18的前端18A在车辆宽度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错开的改变例。另外,在以下的图5至图13所示的改变例中,为了易于理解,以缩短了导流肋板20以及纵肋板18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的状态进行图示,并且以夸大了导流肋板20或被形成在该导流肋板20上的倾斜部的倾斜角度的状态进行图示。
例如,图5所示的导流肋板20以随着趋向于车辆前侧而趋向于车辆外侧的方式,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而倾斜,且在俯视观察时与某一个纵肋板18交叉。此外,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该导流肋板20的前端20A相对于任意一个纵肋板的前端均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错开。
另外,在该图5所示的改变例中,导流肋板20在俯视观察时,既可以与其他的未图示的若干个纵肋板交叉,也可以不交叉。此外,如图6所示,导流肋板20可以在俯视观察时,不与上述的任何一个纵肋板18交叉。此外,如图6所示,导流肋板20的前端20A可以与纵肋板18的前端18A相比位于车辆后侧。
根据该图5、图6所示的改变例,在能够得到与上述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使导流肋板20倾斜,还能够得到如下效果,即,能够提高空气动力性能,并且能够将冷却空气顺利地引导至热交换器14。
此外,图7所示的导流肋板20具有:倾斜部20B,其随着趋向于车辆前侧而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前部20C,其被形成在倾斜部20B的车辆前侧。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倾斜部20B在俯视观察时,与若干个纵肋板交叉。另一方面,前部20C相对于任意一个纵肋板而均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错开。另外,虽然在该改变例中,前部20C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但也可以与倾斜部20B同样地被倾斜。此外,导流肋板20的前端20A可以与纵肋板18的前端18A相比位于车辆后侧。
根据该图7所示的改变例,在能够得到与上述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的基础上,还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即,根据该改变例,即使在以使来自车辆前方的冷却空气顺利地引导至热交换器14的方式对倾斜部20B的倾斜角度以及长度等进行了设定的情况下,也能够仅通过对前部20C的延伸方向以及长度等进行变更,从而使导流肋板20的前端20A相对于各个纵肋板18的前端18A而在车辆宽度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错开。
另外,在该图7所示的改变例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如图8所示,导流肋板20的前部20C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在俯视观察时,位于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邻的某一对纵肋板18之间的中央部。
根据该改变例,通过位于前部20C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的一对纵肋板18的一侧和另一侧,从而能够使刚性均匀化,进而能够使朝向碰撞体的反力均匀化。
此外,在图9至图11所示的改变例中,各个纵肋板18的前端18A与主体部16的前端16C相比位于车辆后侧。另一方面,导流肋板20的前部20C在俯视观察时与各个纵肋板18的前端18A相比位于车辆前侧,并且朝向主体部16的前端16C延伸。
另外,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如图9、图10所示,前部20C与倾斜部20B同样地,以随着趋向于车辆前侧而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式,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而倾斜。此外,前部20C可以如图11所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此外,导流肋板20的前端20A可以与主体部16的前端16C一致。
此外,导流肋板20既可以如图9所示,在俯视观察时不与纵肋板18交叉,也可以如图10、图11所示,在俯视观察时与纵肋板18交叉。此外,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如图10、图11所示,纵肋板18的前端18A位于在俯视观察时与导流肋板20重叠的位置。
根据该改变例,在能够得到与上述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的基础上,还能够获得以下效果。即,各个纵肋板18的前端18A与主体部16的前端16C相比位于车辆后侧。因此,由于在各个纵肋板18和前保险杠罩12之间,确保有缓冲区域34,因此能够提高保险杠组件10的冲击吸收性。
此外,导流肋板20具有前部20C,所述前部20C在俯视观察时,与各个纵肋板18的前端18A相比位于车辆前侧,并且朝向主体部16的前端16C延伸。当以这种方式构成时,由于能够缩窄导流肋板20的前端20A和前保险杠罩12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抑制穿过上述的下侧开口部24以及上侧开口部26(参照图1)而从车辆前方流入的冷却空气从导流肋板20和前保险杠罩12之间泄漏的情况。由此,能够提高空气动力性能,并且能够将冷却空气顺利地引导至热交换器14。
此外,例如,也可以采用图12、图13所示的改变例的方式,只要冷却空气从导流肋板20和前保险杠罩12之间的泄漏在容许的范围内,则导流肋板20的前端20A可以相对于各个纵肋板18的前端18A而位于车辆后侧。
另外,在图12、图13所示的改变例中,各个纵肋板18的前端18A靠近前保险杠罩12。另一方面,导流肋板20的前端20A与某一个纵肋板18的前端18A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一致。
根据该图12、图13所示的改变例,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另外,上述各个改变例中能够进行组合的改变例,可以被适当组合而实施。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除上述方式之外,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当然也可以进行各种改变而实施。

Claims (5)

1.一种保险杠组件,具备:
主体部,其位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保险杠罩和热交换器之间,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
多个纵肋板,其分别在所述主体部的下表面上一体地形成,并朝向车辆下侧延伸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相互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而排列;
导流肋板,其在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上一体地形成且朝向车辆上侧延伸,并将来自车辆前方的冷却空气引导至所述热交换器,并且,所述导流肋板的前端相对于所述多个纵肋板的前端在车辆宽度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错开,
所述导流肋板具有:
倾斜部,其随着趋向于车辆前侧而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
前部,其被形成在所述倾斜部的车辆前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组件,其中,
包括所述多个纵肋板和所述导流肋板在内的多个肋板的前端分别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以等间距而排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组件,其中,
所述前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在俯视观察时,位于所述多个纵肋板中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邻的某一对纵肋板之间的中央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险杠组件,其中,
所述多个纵肋板的前端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相比位于车辆后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险杠组件,其中,
所述导流肋板具有前部,所述前部在俯视观察时,与所述多个纵肋板的前端相比位于车辆前侧,并且朝向所述主体部的前端延伸。
CN201080060744.2A 2010-12-21 2010-12-21 保险杠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956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73035 WO2012086014A1 (ja) 2010-12-21 2010-12-21 バンパ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5632A CN102695632A (zh) 2012-09-26
CN102695632B true CN102695632B (zh) 2014-10-15

Family

ID=46313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074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95632B (zh) 2010-12-21 2010-12-21 保险杠组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39243B2 (zh)
EP (1) EP2657088B1 (zh)
JP (1) JP5196041B2 (zh)
KR (1) KR101443198B1 (zh)
CN (1) CN102695632B (zh)
WO (1) WO20120860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14602B2 (en) * 2012-03-16 2017-07-25 Honda Motor Co., Ltd. Airflow directing member for a vehicle engine compartment
US9327592B2 (en) * 2014-03-20 2016-05-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Bumper with integrated auxilliary cooler
JP6441002B2 (ja) * 2014-09-08 2018-12-19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導風板及び導風板一体型自動車用部品
KR20210056794A (ko) * 2019-11-11 2021-05-2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프론트엔드구조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69501A (en) * 1976-12-02 1979-10-02 Kabushiki Kaisha Komatsu Seisakusho Airflow regulating apparatus for radiator
CN101011955A (zh) * 2006-01-31 2007-08-0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前部结构
CN101209700A (zh) * 2006-12-28 2008-07-02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格栅件和带有格栅件的车辆前部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06532U (zh) * 1974-01-31 1975-09-01
GB1551362A (en) * 1975-04-28 1979-08-30 Komatsu Mfg Co Ltd Radiator assembly
JPS6135466Y2 (zh) * 1980-12-26 1986-10-15
JPH0378656U (zh) * 1989-12-04 1991-08-09
US6168226B1 (en) * 1994-05-19 2001-01-02 Henkel Corporation Composite laminate automotive structures
JP3508949B2 (ja) * 1994-08-31 2004-03-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導風構造
US5588482A (en) * 1994-09-26 1996-12-31 Ford Motor Company Ducted cooling system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JPH08132894A (ja) * 1994-11-02 1996-05-28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3750879B2 (ja) * 1996-03-19 2006-03-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の冷却装置
US6688424B1 (en) * 1997-10-24 2004-02-10 Komatsu Ltd. Noise absorbing device and device for taking air into engine room of a construction machine
JP3539214B2 (ja) * 1998-06-19 2004-07-0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衝撃吸収バンパー構造
US6019161A (en) * 1998-09-15 2000-02-01 Travis; Scott D. All terrain vehicle radiator air flow enhancing assembly
DE60009985T2 (de) * 1999-06-28 2004-09-02 Mazda Motor Corp. Kraftfahrzeug- Vorderwagenaufbau
US6405819B1 (en) * 1999-07-09 2002-06-18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cooling structure
JP2001277867A (ja) * 2000-04-03 2001-10-10 Denso Corp 車両のフロントエンド構造
US6622808B2 (en) * 2000-04-10 2003-09-23 Denso Corporation Resin molding for vehicle us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E10030355A1 (de) * 2000-06-21 2002-01-03 Modine Mfg Co Kühleinrichtung für Brennkraftmaschinen
GB2365390A (en) * 2000-08-08 2002-02-20 Lotus Car A grill for a land vehicle with elastically deformable mounting means
JP4025008B2 (ja) * 2000-11-29 2007-12-19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車両用ラジエータコアサポート構造
DE60109114T3 (de) * 2000-12-07 2015-01-08 Calsonic Kansei Corp. Tragstruktur für Kraftfahrzeugkühlerblock
JP3912479B2 (ja) * 2001-01-22 2007-05-09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グリル構造
JP2002274430A (ja) * 2001-03-15 2002-09-25 Fuji Heavy Ind Ltd 車体の前部構造
JP2002337636A (ja) * 2001-05-22 2002-11-27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のフロントバンパ構造
US6712410B2 (en) * 2001-08-21 2004-03-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xtruded aluminum bumper
JP4026465B2 (ja) * 2002-03-11 2007-12-2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の前端構造
JP4074122B2 (ja) * 2002-04-11 2008-04-09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FR2845060B1 (fr) * 2002-09-27 2005-07-29 Plastic Omnium Cie Piece d'extremite pour capot moteur d'un vehicule
JP3956845B2 (ja) * 2002-12-25 2007-08-0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バンパー構造
US7325861B2 (en) * 2003-12-09 2008-02-05 Decoma (Germany) Gmbh Structural component of a motor vehicle bumper arrangement
JP4444773B2 (ja) * 2004-09-21 2010-03-3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バンパ構造
JP2006103643A (ja) * 2004-10-08 2006-04-20 Calsonic Kansei Corp ラジエータコアサポート構造
FR2887211B1 (fr) * 2005-06-20 2007-09-07 Vallourec Vitry Voie basse guidee pour av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DE102005039469A1 (de) * 2005-08-20 2007-02-22 Hbpo Gmbh Frontendmodul mit einem Montageträger mit unterem Querträger
JP2007055543A (ja) * 2005-08-26 2007-03-08 Kojima Press Co Ltd 車両用歩行者保護装置
US7726428B2 (en) * 2005-10-12 2010-06-01 Chrysler Group Llc A/C condenser damage protection device
JP4171739B2 (ja) * 2005-10-19 2008-10-29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歩行者保護装置並びにかかる装置における荷重特性のチューニング方法
US20070138815A1 (en) * 2005-12-21 2007-06-21 Kojima Press Industry Co., Ltd. Pedestrian protection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7517006B2 (en) * 2006-01-31 2009-04-14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Front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JP4797726B2 (ja) * 2006-03-20 2011-10-1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JP4317203B2 (ja) * 2006-06-13 2009-08-19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歩行者保護装置
US7441828B2 (en) * 2006-06-14 2008-10-28 Kojima Press Industry Co., Ltd. Pedestrian protection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7887125B2 (en) * 2006-12-28 2011-02-15 Nissan Motor Co., Ltd. Grid member and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with the grid member
JP4908239B2 (ja) * 2007-01-12 2012-04-04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歩行者保護装置
DE102007001966A1 (de) * 2007-01-13 2008-07-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Stoßfänger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20080246289A1 (en) * 2007-04-05 2008-10-09 Russell Dale Skinner Vehicle radiator guard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4815387B2 (ja) * 2007-04-25 2011-11-16 株式会社イノアック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衝撃吸収部材
US7766112B2 (en) * 2007-06-18 2010-08-03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Front end module with breakaway radiator
US8042847B2 (en) * 2007-12-19 2011-10-25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Tray energy absorber and bumper system
JP2009227037A (ja) * 2008-03-21 2009-10-08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バンパ構造及びエネルギ吸収体
JP5078825B2 (ja) * 2008-03-26 2012-11-21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ラジエータコアサポート
JP5112160B2 (ja) * 2008-04-25 2013-01-09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歩行者保護装置
EP2423024B1 (en) * 2009-04-24 2014-06-25 Honda Motor Co., Ltd. Air guide duct structure for vehicle
FR2950584B1 (fr) * 2009-09-29 2011-12-09 Faurecia Bloc Avant Poutre d'absorption de chocs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ensemble et vehicule automobile correspondants
JP2011073537A (ja) * 2009-09-30 2011-04-14 Honda Motor Co Ltd 冷却装置のシュラウド構造
US8613338B2 (en) * 2010-06-18 2013-12-24 Cnh America Llc Flat plate front frame for a tractor having ballast, bumper, and tow cable connections
US8276699B2 (en) * 2010-09-30 2012-10-02 Deere & Company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tractor front grille to shroud
US8449021B2 (en) * 2010-12-17 2013-05-28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Vehicle lower-leg pro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EP2511119B1 (en) * 2011-04-12 2014-03-05 Fiat Group Automobiles S.p.A. Motor vehicle front end
JP5801122B2 (ja) * 2011-07-11 2015-10-28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歩行者保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69501A (en) * 1976-12-02 1979-10-02 Kabushiki Kaisha Komatsu Seisakusho Airflow regulating apparatus for radiator
CN101011955A (zh) * 2006-01-31 2007-08-0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前部结构
CN101209700A (zh) * 2006-12-28 2008-07-02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格栅件和带有格栅件的车辆前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57088A4 (en) 2014-05-07
KR20130020686A (ko) 2013-02-27
US8939243B2 (en) 2015-01-27
JPWO2012086014A1 (ja) 2014-05-22
US20130285397A1 (en) 2013-10-31
EP2657088A8 (en) 2014-02-12
EP2657088A1 (en) 2013-10-30
KR101443198B1 (ko) 2014-09-22
CN102695632A (zh) 2012-09-26
WO2012086014A1 (ja) 2012-06-28
EP2657088B1 (en) 2015-10-07
JP5196041B2 (ja) 2013-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59291B2 (en) Vehicle lower structure
JP5227063B2 (ja) 車両用吸気ダクト
KR101189244B1 (ko) 에어 덕트
JP4320907B2 (ja) 車両のフロントエンド構造
CN102729803A (zh) 车辆的冷却风导入装置
CN102695632B (zh) 保险杠组件
JP2016011049A (ja) 熱交換器ユニット
JP2008049935A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5884718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5630331B2 (ja) 冷却風導入構造
JP6336884B2 (ja) 自動車用導風部品並びにアンダーカバー及び導風ダクト
WO2017090395A1 (ja) 車両用冷却装置
JP2015123791A (ja) 車両のアンダーカバー構造
CN204674680U (zh) 用于带有后置发动机的车辆的构造以及保护栅
JP2014125132A (ja) 自動車用導風ダクト及び自動車用導風板並びに自動車前部の導風構造
JP2007290465A (ja) 車両の前端構造
JP5746542B2 (ja) 車両の冷却風導入装置
JP5786632B2 (ja) 車両前部構造
CN211641828U (zh) 车辆的导风结构
JP2018103800A (ja) 熱交換器の冷却構造
JP2015051656A (ja) 車両用導風構造
JP5732796B2 (ja) サブラジエータの搭載構造
JP5751122B2 (ja) 車両前部構造
JP4161820B2 (ja) 車両の熱交換器冷却構造
JP6763291B2 (ja) 車両前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

Termination date: 201512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