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692987A -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92987A
CN102692987A CN2012100356341A CN201210035634A CN102692987A CN 102692987 A CN102692987 A CN 102692987A CN 2012100356341 A CN2012100356341 A CN 2012100356341A CN 201210035634 A CN201210035634 A CN 201210035634A CN 102692987 A CN102692987 A CN 1026929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usb
voltage
situation
u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356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92987B (zh
Inventor
雨村树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92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2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92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29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6Arrangements to supply power to external peripherals either directly from the computer or under computer control, e.g. supply of power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port, computer controlled power-str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依照USB规格且增加可供给的电力的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系统。电子设备(100)具备:DCDC转换器(107),其向经由USB3.0主连接器(108)连接的外部器件供给电力;和器件判定部(106),其对经由USB3.0主连接器(108)的一个端子与USB3.0主连接器(108)连接的外部器件进行判定。在通过器件判定部(106)判定出连接有USB兼容器件(200)的情况下,DCDC转换器(107)向USB兼容器件(200)供给电力。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USB连接器的电子设备和具备该电子设备的电子设备系统。
背景技术
在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或平板式便携端末等电子设备中,有具备USB(Universal Serial Bus)接口的电子设备,通过使具备USB接口的外部器件与该电子设备连接,能够在电子设备上追加功能。在这种外部器件中,有打印机等的印刷装置、数码相机等的影像装置、USB存储器等的存储装置、无线LAN那样的通信装置等各种各样的器件。
USB,除数据的传输方法之外,关于外部器件的电力供给方法也在USB的规格中有规定。因此,在外部器件内不具备电源的情况下,也能够经由USB接口从电子设备向外部器件供给电力,如果是USB存储器等的耗电少的外部器件,则具有不需要准备另外的电源的优点。另外,作为USB接口的规格,例如有USB2.0、USB3.0等(参照日本实用新型注册商标第31514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USB规格上,由于能够从电子设备供给的电流(电力)的规格值已确定,因此在将需要超过规格值的电流(电力)的外部器件连接于电子设备进行使用的情况下,不能够单独地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准备另外的电源并向外部器件供给需要的电力。另外,虽然进行从USB2.0向USB3.0的规格扩展,电流的规格值也从500mA增加到900mA,但在使用显示器等需要大的电力的外部器件的情况下,仍未改变必须准备另外的电源的状况。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依照USB规格且增加可供给的电力的电子设备和具备该电子设备的电子设备系统。
本发明涉及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多个端子的USB连接器;电力供给部,其向经由上述USB连接器连接的外部器件供给电力;和器件判定部,其判定上述外部器件为USB2.0器件、USB3.0器件或USB兼容器件中的哪一个,上述电力供给部构成为:在通过上述器件判定部判定出上述外部器件为USB兼容器件的情况下,向该USB兼容器件供给电力。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上述USB连接器用于具有第一端子至第九端子的USB3.0接口,上述器件判定部构成为通过第七端子判定外部器件。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在流经上述第七端子的电流为电流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上述器件判定部判定连接有上述USB兼容器件,上述电力供给部的构成为:经由第五端子、第六端子、第八端子或第九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端子供给电力。
本发明涉及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元件,其安装在上述电力供给部的输出端与上述第七端子之间;和电压检测部,其检测使上述第七端子的电压反转而得的反转电压,上述器件判定部,在通过上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压为电压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上述连接有USB兼容器件,上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源控制部,其在通过上述器件判定部判定出连接有上述USB兼容器件的情况下,进行如下控制:将上述开关元件导通,并向上述第七端子供给来自上述电力供给部的电力。
本发明涉及的电子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发明的任意一个涉及的电子设备;和USB2.0器件、USB3.0器件或USB兼容器件中的至少一个外部器件。
在本发明中,具备:向经由USB连接器连接的外部器件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部;和判定外部器件为USB2.0器件、USB3.0器件或USB兼容器件中的哪一个的器件判定部。USB连接器例如为USB3.0规格的USB连接器,具有端子1至端子9的9个端子。端子1至端子4对应USB2.0规格,端子5至端子9为用于USB3.0规格的扩展部分。USB连接器的一个端子例如能够使用端子7。在外部器件的类别中,例如有依照USB2.0规格的USB2.0器件(电流的规格值为依照USB2.0规格的值)、依照USB3.0规格的USB3.0器件(电流的规格值为依照USB3.0规格的值)、USB2.0或USB3.0以外的USB兼容器件(电流的规格值为超过USB2.0规格或USB3.0规格的值)。
在通过器件判定部判定出外部器件为USB兼容器件的情况下,电力供给部向USB兼容器件供给电力。在向USB兼容器件供给电力的情况下,能够使用除去由USB2.0和USB3.0规格决定功能的端子1~4以外的其它端子。由此,在连接有USB2.0器件的情况下,进行依照USB2.0规格的数据传送和电力供给,在连接有USB3.0器件的情况下,进行依照USB3.0规格的数据传送和电力供给,并且在连接有USB兼容器件的情况下,能够从电力供给部供给所需要的电力,能够依照USB规格且增加可供给的电力。
在本发明中,USB连接器用于具有第一至第九端子的USB3.0接口,器件判定部经由第七端子判定外部器件。在USB3.0接口的情况下,例如,端子1(第一端子)为VBUS(5V电源供给线),端子2和3(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为USB2.0用的差分信号线,端子4(第四端子)为接地线,端子5和6(第五端子和第六端子)为USB3.0用的发送用的差分信号线,端子7(第七端子)为第二接地线,端子8和9(第八端子和第九端子)为USB3.0用的接收用差分信号线。为了进行依照USB2.0和USB3.0规格的数据传送和供电,端子1~6、端子8、9是必须的,因此将作为第二接地线的端子7作为用于判定外部器件的信号线来使用。由此,能够依照USB2.0和USB3.0规格且判定外部器件。
在本发明中,在流经第七端子的电流为电流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器件判定部判定连接有USB兼容器件。在USB2.0器件的情况下,使用端子1(第一端子)至端子4(第四端子),端子5(第五端子)至端子9(第九端子)都未被连接,因此例如端子7(第七端子)为开放(断开)的状态,变为高阻抗。于是,向USB兼容器件的端子7预先施加有规定的电压(例如5V左右)。通过检测从USB连接器的端子7输入的电流,能够判定外部器件。例如,能够在检测出规定值以上的电流的情况下判定外部器件为USB兼容器件,能够在未检测出规定值以上的电流的情况下判定外部器件为USB2.0器件。
电力供给部经由第五、第六、第八或第九中的至少一个端子供给电力。在USB2.0器件的情况下,不使用第五至第九端子。于是,在连接有USB2.0器件的情况下,经由第一端子(VBUS)供给电力,在连接有USB兼容器件的情况下,经由第一端子,和第五、第六、第八或第九中的至少一个端子供给电力,由此将USB2.0器件设为可连接,并且在连接有USB兼容器件的情况下,能够增加供给电力。
在本发明中,具备:安装于电力供给部的输出端与第七端子之间的开关元件;和检测使第七端子的电压反转而得的反转电压的电压检测部。开关元件例如为FET。反转电压的检测的方法是:例如经由电阻将第七端子连接于电压源(提升到所谓的电压源),并且还将第七端子连接于用于使第七端子的电压反转的电压反转元件(例如晶体管)的输入端(例如基极),将电压反转元件的输出端提升到电压源,并且检测输出端的电压。
在通过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压为电压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器件判定部判定连接有USB兼容器件。例如USB3.0器件将第七端子设为接地电平,因此在连接有USB3.0器件的情况下,第七端子的电压电平变为接地电平,作为电压判定元件的晶体管变为断开,反转电压变为高电平(电压源的电压)。另一方面,向USB兼容器件的第七端子预先施加规定的电压(例如5V左右)。在连接有USB兼容器件的情况下,第七端子的电压电平变为规定的电压(例如5V左右),作为电压判定元件的晶体管变为导通,反转电压变为低电平(电压阈值以下的接地电平的电压)。
在通过器件判定部判定连接有USB兼容器件的情况下,电源控制部进行以下控制:将开关元件导通,并向第七端子供给来自电力供给部的电力。在USB3.0器件的情况下,第五端子、第六端子、第八端子、第九端子被使用于数据传送。于是,在连接有USB3.0器件的情况下,经由第一端子(VBUS)供给电力,在连接有USB兼容器件的情况下,经由第一端子和第七端子供给电力,由此将USB3.0器件设为可连接,并且在连接有USB兼容器件的情况下,能够增加供给电力。
根据本发明,能够依照USB规格且增加可供给的电力。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系统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块图;
图2为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3为表示实施方式2的电子系统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块图;
图4为表示实施方式2的电子设备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0、110电子设备
102微计算机(电源控制部)
103USB2.0接口
104、114外部输入端子
105、115外部控制端子
106、116器件判定部
107DCDC转换器(电力供给部)
108USB3.0主连接器(USB连接器)
113USB3.0接口(USB连接器)
50电压检测部(电压检测部、电源控制部)
51、52电压源
53、54、57、58、59、60电阻
55、56晶体管
71电源部(电力供给部)
72FET
200、210USB兼容器件
201USB3.0器件连接器
202、203电压源
204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基于表示实施方式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系统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块图。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系统具备电子设备100、USB兼容器件200等。电子设备100和USB兼容器件200例如经由具有端子1(第一端子)~端子9(第九端子)的依照USB3.0规格的连接器形状的USB连接器相互连接。另外,在图1中虽未例示,但也能够代替USB兼容器件200,而将USB2.0器件连接于电子设备100。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USB2.0器件是指能够进行依照USB2.0规格的数据传送,并且在由USB2.0规格决定的电流规格值(500mA)内动作的器件。另外,后述的USB3.0器件是指能够进行依照USB3.0规格的数据传送,并且在由USB3.0规格决定的电流规格值(900mA)内动作的器件。另外,USB兼容器件是指能够进行依照USB2.0规格的数据传送,并且需要超过由USB2.0规格决定的电流规格值(500mA)的电流的器件(依照USB2.0规格的USB兼容器件),或者能够进行依照USB3.0规格的数据传送,并且需要超过由USB3.0规格决定的电流规格值(900mA)的电流的器件(依照USB3.0规格的USB兼容器件)。
USB兼容器件200为依照USB2.0规格的USB兼容器件,具备USB3.0器件连接器201(USB连接器)、电压源202等。电压源202与USB3.0器件连接器201的端子7连接。另外,关于实现USB兼容器件200的器件本身的功能的结构,为了简化而省略。
电子设备100的USB3.0主连接器108和USB兼容器件200的USB3.0器件连接器201,都是具备端子1至端子9的端子的USB连接器。端子1至端子4为USB2.0部,端子5至端子9为USB3.0扩展部。
USB3.0主连接器108与USB3.0器件连接器201通过电缆30相连接。另外,也可以设为不经过电缆30而将USB3.0器件连接器201直接连接于USB3.0主连接器108的结构。
电缆30依次与端子1到端子9相对应,具有VBUS31(例如5V电源供给线)、USB2.0用差分信号线32、33、接地线34、USB兼容器件200用电力供给线35、36、用于判定外部器件的类别(USB2.0器件、USB3.0器件或USB兼容器件的区别)的信号线37、USB兼容器件200用电力供给线38、39。
电子设备100,在USB2.0器件与电子设备100连接的情况下,使用端子1至端子4,进行依照USB2.0规格的数据传送和电力供给。另外,电子设备100,在USB兼容器件200与电子设备100连接的情况下,使用端子1至端子9,进行依照USB2.0规格的数据传送和超过USB2.0规格的规格值的电流(电力)的供给。
USB总线开关101经由端子1(VBUS31)向USB2.0器件或USB兼容器件200供给规定的电压(5V程度)。
在连接有USB兼容器件200的情况下,DCDC转换器107,在微计算机102的控制下,经由端子5、6、8、9(电力供给线35、36、38、39)向USB兼容器件200供给超过USB2.0规格的规格值的电流(电力)。
微计算机102由进行电子设备100的控制的集成电路构成。微计算机102具有USB2.0主控制器。
USB2.0接口103在USB2.0器件与USB兼容器件200之间进行依照USB2.0规格的数据传送。
外部输入端子104连接有USB3.0主连接器108的端子7。外部输入端子104在微计算机102的内部经由电阻降低至接地电平。
器件判定部106判定经由外部输入端子104流过USB3.0主连接器108的端子7的电流是否为规定的电流阈值以上。在流过端子7的电流、即流过外部输入端子104的电流为电流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器件判定部106判定为连接有USB兼容器件200。
在USB2.0器件的情况下,使用端子1(第一端子)至端子4(第四端子),因为端子5(第五端子)至端子9(第九端子)都未被连接,所以例如端子7(第七端子)为开放(断开)状态,变为高阻抗。在连接有USB2.0器件的情况下,因为电流未流过端子7,所以能够在不能够检测电流阈值以上的电流的情况下判定为USB2.0器件。另外,在连接有USB兼容器件200的情况下,因为来自电压源202的电流流过端子7,所以能够在检测到电流阈值以上的电流的情况下判定外部器件为USB兼容器件200。
在连接有USB兼容器件200的情况下,微计算机102经由外部控制端子105使DCDC转换器107的动作开始。DCDC转换器107经由端子5、6、8、9向USB兼容器件200供给电力。
如上所述,在USB2.0器件不使用端子5到9。于是,在连接有USB2.0器件的情况下,经由端子1(VBUS31)供给电力,在连接有USB兼容器件200的情况下,经由端子1和端子5、6、8、9供给电力,因此能够将USB2.0器件设为可连接,并且在连接有USB兼容器件200的情况下能够增加供给电力。
在图1中,DCDC转换器107是使用端子5、6、8、9的全部的结构,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使用端子5、6、8、9中的至少一个的结构。另外,在经由多个端子5、6、8、9供给电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改变根据端子供给的电压值。
在图1的例子中,作为具有USB主控制器的部件安装有微计算机102,但不限定于此,在SOC(System On a Chip,片上系统)或南桥芯片组等上安装具有USB主控制器的零件的情况,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100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处理的主体设为微计算机102以进行说明。微计算机102判定流过外部输入端子104(端子7)的电流值是否为电流阈值以上(S11)。
在电流值为电流阈值以上的情况(S11中的“是”)下,微计算机102判定为连接有USB兼容器件200(S12),将DCDC转换器107的输出导通(S13),并结束处理。
在电流值不为电流阈值以上的情况(S11中的“否”)下,微计算机102判定为连接有USB2.0器件(S14),将DCDC转换器107的输出维持为断开(S15),并结束处理。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100,是判定连接有USB2.0器件和USB兼容器件200中的哪一个,并能够进行USB2.0规格的数据传送,且能够对USB兼容器件200供给超过USB2.0规格的规格值的电流(电力)的电子设备,但不限定于USB2.0器件,也能够对USB2.0器件和USB3.0器件双方的外部器件,扩展判定功能和电力供给功能。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电子设备系统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块图。如图3所示,实施方式2的电子设备系统具备电子设备110、USB兼容器件210等。电子设备110和USB兼容器件210,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例如经由具有端子1(第一端子)至端子9(第九端子)的依照USB3.0规格的连接器形状的USB连接器相互连接。另外,虽然在图3中未例示,但也能够代替USB兼容器件210而将USB2.0器件或USB3.0器件连接于电子设备110。
USB兼容器件210为依照USB3.0规格的USB兼容器件,具备USB3.0器件连接器201(USB连接器)、电压源203、提升用的电阻204等。电压源203经由电阻204与USB3.0器件连接器201的端子7相连接。另外,USB兼容器件210能够经由端子7向内部供给电力。另外,关于实现USB兼容器件210的器件自身的功能的结构,为了简化而省略。
USB3.0主连接器108与USB3.0器件连接器201通过电缆40相连接。另外,也能够设为不经由电缆40而将USB3.0器件连接器201直接连接于USB3.0主连接器108的结构。
电缆40依次与端子1到端子9相对应,具有:VBUS41(例如、5V电源供给线);USB2.0用的差分信号线42、43;接地线44;USB3.0用的发送用差分信号线45、46;判定外部器件的类别(USB2.0器件、USB3.0器件或USB兼容器件的区别),并且向USB兼容器件210供给电力的供电线47;和USB3.0用的接收用差分信号线48、49。
在USB2.0器件与电子设备110连接的情况下,电子设备110使用端子1至端子4,进行依照USB2.0规格的数据传送和电力供给。另外,在USB3.0器件与电子设备110连接的情况下,电子设备110使用端子1至端子9,进行依照USB3.0规格的数据传送和电力供给。并且,在USB兼容器件210与电子设备110连接的情况下,电子设备110使用端子1至端子9进行依照USB3.0规格的数据传送和超过USB3.0规格的规格值的电流(电力)的供给。
USB3.0主连接器108的端子7(供电线47),与作为开关元件的FET(场效应晶体管)72的源极连接,FET72的漏极与电源部71的输出端连接,FET72的栅极与外部控制端子115连接。
另外,USB3.0主连接器108的端子7(供电线47),经由电阻54与电压源52连接,并且经由电阻59与晶体管56的基极连接。在晶体管56的基极、发射极间,连接有偏压用的电阻60。晶体管56的集电极与外部输入端子114连接,且经由电阻53与电压源51连接,并且经由电阻57与晶体管55的基极连接。在晶体管55的基极、发射极间,连接有偏压用的电阻58。晶体管55的集电极与USB3.0主连接器108的端子7连接。
根据上述的结构,电压检测部50,使USB3.0主连接器108的端子7的电压反转,并将反转而得的电压(反转电压)输出向外部输入端子114,由此,具有作为检测使USB3.0主连接器108的端子7的电压反转而得的反转电压的电压检测部的功能。换言之,电压检测部50具有进行USB3.0主连接器108的端子7的电压的电平转移的功能。
以下,对当连接有外部器件时的通过电压检测部50检测的电压进行说明。另外,电压源52的电压设为比电压源51的电压先上升,在初始状态下,FET72为断开,晶体管55为断开,晶体管56为导通。即,在初始状态下,电压源52的电压施加在晶体管56的基极,且晶体管56为导通,晶体管56的集电极的电压为接地电平,因此晶体管55为断开。
在未连接有外部器件的情况或连接有USB2.0器件的情况下,USB3.0主连接器108的端子7与外部没有任何连接,因此端子7为开放(断开)状態,变为高阻抗状态。端子7经由电阻54提升到电压源52,因此端子7的电压变为高电平,晶体管56维持导通状态,外部输入端子114的电压维持接地电平(电压阈值以下的电压)。
在USB3.0器件中,因为USB3.0器件连接器201的端子7在内部连接为接地电平,所以在连接有USB3.0器件的情况下,USB3.0主连接器108的端子7的电压为接地电平。因此,晶体管56从导通变为断开,电压源51的电压施加于晶体管55的基极,晶体管55从断开变为导通。在该情况下,因为在外部输入端子114上施加有电压源51的电压,所以外部输入端子114的电压变为电压阈值以上的电压。另外,电压阈值能够设为电压源51的电压与接地电平之间的电压。
在USB互换器件210中,因为USB3.0器件连接器201的端子7被提升到电压源203,所以在连接有USB互换器件210的情况下,USB3.0主连接器108的端子7的电压变为高电平,晶体管56变为导通,外部输入端子114的电压变为接地电平(电压阈值以下的电压)。
即,外部输入端子114的电压,在连接有USB互换器件210的情况下,变为电压阈值以下,在连接有USB3.0器件的情况下,变为超过电压阈值的值。在运用上,如果将连接的外部器件限定为USB互换器件210和USB3.0器件,则仅通过检测外部输入端子114的电压,就能够判定是连接有USB互换器件210还是连接有USB3.0器件。
另外,与外部器件的连接可以通过具有USB主控制器的微计算机102来进行检测,另外还能够检测有无依照USB2.0规格的通信,因此通过组合使用微计算机102的USB主控制器的检测和外部输入端子114的电压检测,能够进一步判定是否连接有USB2.0器件以及外部器件是否未连接。
器件判定部116,根据外部输入端子114的电压电平,判定连接有USB互换器件210还是连接有USB3.0器件。另外,器件判定部116,基于外部输入端子114的电压电平和通过USB主控制器的检测结果,对外部器件未连接、USB2.0器件的连接、USB3.0器件的连接和USB互换器件210的连接进行判定。
微计算机102,在通过器件判定部116判定出连接有USB互换器件210的情况下,将外部控制端子115变更为高电平并将FET72导通。另外,在FET72不是N沟道型而是P沟道型的情况下,只要将外部控制端子115变更为低电平并将FET导通即可。
当FET72变为导通时,来自电源部71的电力经由FET72、USB3.0主连接器108的端子7供给到USB互换器件210。另外,在连接有USB互换器件210的情况下,晶体管55变为断开,因此来自电源部71的电力经由FET72供给向端子7。即,电压检测部50具有一部分电源控制部的功能。
USB3.0接口113,在其与USB2.0器件、USB3.0器件及USB互换器件210之间进行依照USB2.0规格或USB3.0规格的数据传送。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2的电子设备110中,具备:安装在电源部71(电力供给部)的输出端与端子7(第七端子)之间的FET72(开关元件);和检测使端子7的电压反转而得的反转电压(电压电平的转移)的电压检测部50。器件判定部116,在通过电压检测部50检测出的电压(外部输入端子114的电压)为电压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连接有USB互换器件210。作为电源控制部的微计算机102,在通过器件判定部116判定出连接有USB互换器件210的情况下,进行如下控制:将外部控制端子115设为高电平并将FET72导通,向端子7供给来自电源部71(电力供给部)的电力。
在USB3.0器件的情况下,端子5、6、8、9(第五、六、八、九端子)使用于数据传送。于是,在连接有USB3.0器件的情况下,经由端子1(VBUS)供给电力,在连接有USB互换器件210的情况下,经由端子1和端子7供给电力,由此将USB3.0器件设为可连接,并在连接有USB兼容器件210的情况下,能够增加供给电力。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电子设备110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处理的主体作为微计算机102以进行说明。微计算机102,判定外部输入端子114的电压值是否为电压阈值以下(S21),在电压值为电压阈值以下的情况(S21中的“是”)下,判定有无外部器件的连接(S22)。
在不与外部器件连接的情况(S22中的“否”)下,微计算机102进行步骤S21的处理。在与外部器件连接的情况(S22中的“是”)下,微计算机102,判定有无USB2.0规格的通信(S23),在没有USB2.0规格的通信的情况(S23中为NO)下,判定连接有USB兼容器件210(S24)。
微计算机102,将外部控制端子115变更为高电平(S25),将FET72导通,对USB兼容器件210开始供给电力(S26),并结束处理。
在电压值不为电压阈值以下的情况(S21中的“否”)下,微计算机102判定连接有USB3.0器件(S27),将外部控制端子115照原样地维持为低电平(S28),不进行步骤S26的处理,并结束处理。
在有USB2.0规格的通信的情况(S23中的“是”)下,微计算机102判定连接有USB2.0器件(S29),并进行步骤S28的处理。
另外,在运用上,在不使用USB2.0器件的情况下,能够省略步骤S23、S29的处理。
即使是USB连接器的端子的功能与例如图1或图3的例子不同的情况,也能够如实施方式1那样地利用未使用的端子进行外部器件的类别的判定和电力供给的供电,或者如实施方式2那样地,在存在两个以上的接地线的情况下,能够利用一个接地线进行外部器件的判定和电力供给的供电。
如实施方式1、2,电子设备100、110具备:向经由USB连接器连接的外部器件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部(DCDC转换器107、电源部71);对与USB连接器连接的外部器件进行判定的器件判定部106、116。在通过器件判定部106、116判定外部器件为USB兼容器件200、210的情况下,电力供给部(DCDC转换器107、电源部71)向USB兼容器件200、210供给电力。在向USB兼容器件200、210供给电力的情况下,能够使用除通过USB2.0和USB3.0规格决定功能的端子1~4以外的其它端子。
由此,在连接有USB2.0器件的情况下,进行依照USB2.0规格的数据传送和电力供给,在连接有USB3.0器件的情况下,进行依照USB3.0规格的数据传送和电力供给,并且在连接有USB兼容器件200、210的情况下,能够从电力供给部(DCDC转换器107、电源部71)供给所需要的电力,从而能够依照USB规格且增加可供给的电力,能够供给超过USB规格的大的电力。
另外,器件判定部106、116经由端子7(第七端子)判定外部器件。在USB3.0接口的情况下,例如:端子1(第一端子)为VBUS(5V电源供给线),端子2和3(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为USB2.0用的差分信号线,端子4(第四端子)为接地线,端子5和6(第五端子和第六端子)为USB3.0用的发送用差分信号线,端子7(第七端子)为第二个接地线,端子8和9(第八端子和第九端子)为USB3.0用的接收用差分信号线。为了进行依照USB2.0和USB3.0规格的数据传送和供电,端子1~6、端子8、9是必须的,因此将作为第二个接地线的端子7作为用于判定外部器件的信号线来使用。由此,能够依照USB2.0和USB3.0规格且判定外部器件的类别。

Claims (5)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多个端子的USB连接器;
电力供给部,其向经由所述USB连接器连接的外部器件供给电力;和
器件判定部,其判定所述外部器件为USB2.0器件、USB3.0器件或USB兼容器件中的哪一个,
所述电力供给部构成为:在通过所述器件判定部判定出所述外部器件为USB兼容器件的情况下,向该USB兼容器件供给电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USB连接器用于具有第一端子至第九端子的USB3.0接口,
所述器件判定部构成为通过第七端子判定外部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流经所述第七端子的电流为电流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器件判定部判定连接有所述USB兼容器件,
所述电力供给部的构成为:经由第五端子、第六端子、第八端子或第九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端子供给电力。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关元件,其安装在所述电力供给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七端子之间;和
电压检测部,其检测使所述第七端子的电压反转而得的反转电压,
所述器件判定部,在通过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压为电压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连接有所述USB兼容器件,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源控制部,其在通过所述器件判定部判定出连接有所述USB兼容器件的情况下,进行如下控制:将所述开关元件导通,并向所述第七端子供给来自所述电力供给部的电力。
5.一种电子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和
USB2.0器件、USB3.0器件或USB兼容器件中的至少一个外部器件。
CN201210035634.1A 2011-02-16 2012-02-16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系统 Active CN1026929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31031A JP5283719B2 (ja) 2011-02-16 2011-02-16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JP2011-031031 2011-02-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2987A true CN102692987A (zh) 2012-09-26
CN102692987B CN102692987B (zh) 2015-04-29

Family

ID=46637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5634.1A Active CN102692987B (zh) 2011-02-16 2012-02-16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77870B2 (zh)
JP (1) JP5283719B2 (zh)
CN (1) CN102692987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0541B (zh) * 2013-02-01 2015-09-21 Icm Inc Vehicle Diagnostic Interface
CN105677604A (zh) * 2014-11-20 2016-06-15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Usb识别电路
TWI550414B (zh) * 2015-05-22 2016-09-21 鴻富錦精密工業(武漢)有限公司 主機板
CN107710167A (zh) * 2015-10-26 2018-02-16 株式会社东芝 电子设备
CN110471521A (zh) * 2018-05-11 2019-11-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子单元
CN110912218A (zh) * 2018-09-14 2020-03-24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控制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CN110989812A (zh) * 2019-11-05 2020-04-10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加密设备、系统及加密设备控制方法
CN111742459A (zh) * 2018-02-21 2020-10-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根据在连接到外部电子装置的信号端处检测到的电压大小来控制输出到外部电子装置的电压的方法和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67030B2 (ja) * 2011-08-10 2013-12-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US9244511B2 (en) 2012-03-28 2016-01-26 Echostar Uk Holdings Limited Transient electrical load decoupling for a direct current power supply
CN103577366B (zh) * 2012-07-19 2016-09-14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TWI497299B (zh) * 2012-09-14 2015-08-21 Giga Byte Tech Co Ltd 電腦周邊裝置及其運作方法
CN103699505B (zh) * 2012-09-28 2017-03-0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周边装置及其运作方法
US9070199B2 (en) 2012-10-02 2015-06-30 Apple Inc. Sharing a graphics-processing-unit display port
JP5506895B1 (ja) * 2012-11-22 2014-05-28 技嘉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コンピュータ周辺装置及びその操作方法
US8688888B1 (en) 2012-12-31 2014-04-01 Giga-Byte Technology Co., Ltd. Computer peripheral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US20140280960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llocating devices between multiple controllers
TWI501085B (zh) * 2013-05-17 2015-09-2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通用序列匯流排介面偵測裝置
US9081705B2 (en) 2013-06-11 2015-07-14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liable detection and enumeration of devices
MY187683A (en) * 2013-09-27 2021-10-11 Intel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change current limit
WO2017204130A1 (ja) * 2016-05-24 2017-11-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充電システム
JP2021092861A (ja) * 2019-12-06 2021-06-17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12164449B2 (en) * 2021-08-24 2024-12-10 Snap Inc. Eyewear with a system on a chip with simultaneous USB communication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7965A (zh) * 2005-11-17 2007-05-23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usb接口的电子设备的充电电路及方法
US20080201583A1 (en) * 2007-02-16 2008-08-21 Fujitsu Limited Power supply control circuit
CN201402849Y (zh) * 2008-08-13 2010-02-10 邹利明 一种内置锂聚合物电池的移动电源充电器
CN101685974A (zh) * 2008-09-28 2010-03-31 徐建华 一种移动电源
US20100174835A1 (en) * 2009-01-08 2010-07-08 Chen-Yao Chung Signal Converter for an All-In-One USB Connector
US20110064023A1 (en) * 2009-09-16 2011-03-17 Akio Yamamot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8822B2 (ja) 1989-11-07 1995-07-26 近畿アルミニューム工業株式会社 枠部材の取り付け方法
JP2003195985A (ja) * 2001-12-26 2003-07-11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システム、電子機器、周辺装置及び電源制御方法
JP2005050194A (ja) * 2003-07-30 2005-02-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機器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KR100630123B1 (ko) * 2005-08-31 2006-09-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멀티미디어 방송 데이터를 수신 및 재생하기 위한이동 단말기 액세서리 장치 및 방법
JP2008146419A (ja) * 2006-12-12 2008-06-26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Usbデバイス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の周辺デバイス
JP5152785B2 (ja) 2008-01-28 2013-02-27 ソニーオプティアーク株式会社 周辺機器、周辺機器の動作方法、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TWI334546B (en) * 2009-03-13 2010-12-11 Via Tech Inc Integrated circuits
JP2010282574A (ja) * 2009-06-08 2010-12-16 Funai Electric Co Ltd 電子機器
JP2011015539A (ja) 2009-07-02 2011-01-20 Funai Electric Co Ltd 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7965A (zh) * 2005-11-17 2007-05-23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usb接口的电子设备的充电电路及方法
US20080201583A1 (en) * 2007-02-16 2008-08-21 Fujitsu Limited Power supply control circuit
CN201402849Y (zh) * 2008-08-13 2010-02-10 邹利明 一种内置锂聚合物电池的移动电源充电器
CN101685974A (zh) * 2008-09-28 2010-03-31 徐建华 一种移动电源
US20100174835A1 (en) * 2009-01-08 2010-07-08 Chen-Yao Chung Signal Converter for an All-In-One USB Connector
US20110064023A1 (en) * 2009-09-16 2011-03-17 Akio Yamamot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0541B (zh) * 2013-02-01 2015-09-21 Icm Inc Vehicle Diagnostic Interface
CN105677604A (zh) * 2014-11-20 2016-06-15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Usb识别电路
TWI550414B (zh) * 2015-05-22 2016-09-21 鴻富錦精密工業(武漢)有限公司 主機板
CN106292847A (zh) * 2015-05-22 2017-01-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主板
CN106292847B (zh) * 2015-05-22 2019-03-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主板
CN107710167A (zh) * 2015-10-26 2018-02-16 株式会社东芝 电子设备
CN107710167B (zh) * 2015-10-26 2020-12-15 株式会社东芝 电子设备
CN111742459A (zh) * 2018-02-21 2020-10-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根据在连接到外部电子装置的信号端处检测到的电压大小来控制输出到外部电子装置的电压的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10471521A (zh) * 2018-05-11 2019-11-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子单元
CN110471521B (zh) * 2018-05-11 2023-01-0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子单元
CN110912218A (zh) * 2018-09-14 2020-03-24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控制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CN110989812A (zh) * 2019-11-05 2020-04-10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加密设备、系统及加密设备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10143A1 (en) 2012-08-16
JP5283719B2 (ja) 2013-09-04
JP2012168878A (ja) 2012-09-06
US8977870B2 (en) 2015-03-10
CN102692987B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2987A (zh)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系统
CN102437623B (zh) 一种适配器、终端设备、usb连接设备及充电基站
CN108123520B (zh) 高电压专用充电端口
CN101901201B (zh) 一种在电子设备上实现usb otg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US20130335010A1 (en) Connector and control chip
US1057407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supply
CN102810880B (zh) 一种供电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055223A (zh) Usb专用充电器识别电路
CN102929821B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系统
CN104756352A (zh) 高电压专用充电端口
CN102577021B (zh) 便携终端设备、电力供给系统以及用于便携终端设备的电力供给方法和电力供给程序
US2013004968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0659238A (zh) 数据通信系统
CN106445858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1989751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相关判断方法
CN105162213A (zh) Usb控制装置及设备
CN105071484B (zh) 一种具有数据交换功能的终端的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04267781A (zh) 扩展坞可复用的移动终端及其扩展坞复用的方法
CN113572622B (zh) Poe供电系统以及poe供电方法
CN110190650A (zh) 一种充电器的识别系统、充电器、智能终端及识别方法
US20150185817A1 (en) Charging circuit for usb interface
CN102035250B (zh) 半导体装置、电压比较电路、电源管理电路及电子仪器
US2018030719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connection control
CN101420480A (zh) 检测电路以及相关检测方法
CN103218278A (zh) 自动检测控制装置及其自动检测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