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4783B - 智能配线电子标签的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智能配线电子标签的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84783B CN102684783B CN201210140521.8A CN201210140521A CN102684783B CN 102684783 B CN102684783 B CN 102684783B CN 201210140521 A CN201210140521 A CN 201210140521A CN 102684783 B CN102684783 B CN 10268478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bel
- optical fiber
- active linker
- information
- fi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7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FVJPPEWHZCSTAC-UHFFFAOYSA-N meta-O-Dealkylated flecainide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OCC(F)(F)F)C(C(=O)NCC2NCCCC2)=C1 FVJPPEWHZCSTA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配线电子标签的修复方法,涉及光通信领域,本发明利用系统网管的链路管理能力,以现场操作计算机进行损坏标签光纤活动连接器所插入的光纤配线端口的传输链路分析,并与网络数据库中的存量信息进行比较,进而获知和论证存量信息的正确性,进而更换新的光纤活动连接器,并重新将新光纤活动连接器上的标签信息登录进数据库,从而实现标签信息与配线连接的修复。相对于常规的光纤路由探测和光纤整理,本发明能准确找出需要更换的光纤跳线进行更新与修复,且更新修复速度快、效率高、错误率低、劳动强度小、对网络影响小、降低网络维护成本、节省网络资源、提高网络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配线电子标签的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受FTTH(Fiber-To-The-Home,光纤到户)建设拉动,全球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配网)迎来爆发式增长。由于FTTH主要采用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技术,它将一个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分路给数十上百个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这就使得ODN网的用户端产生出巨量的光纤线路需要进行配线调度维护管理。
常规的光纤配线设备(ODF/MODF/OCC)最主要的部件就是光纤适配器阵列。为进行配线管理,配线架内有端口标识记录纸,用于记录和识别光纤适配器后连接光纤的纤芯序号或传输路序。而插入在光纤适配器中的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尾纤上常常粘贴上旗型标签,旗型标签上记录有识别此光纤活动连接器连接光纤的纤芯序号或传输路序信息。常规的光纤配线管理就是人工识别和管理光纤适配器和光纤活动连接器上的纤芯序号或传输路序信息,从而指导对光纤配线的调度与维护管理。
早期的光缆线路基本都是点对点线路,管理相对容易,而为FTTH服务的ODN网络则是点对多点的线路,继续沿用目前只能人工识别的字符标签进行光纤配线管理,其维护工作量和管理难度就会大幅上升。加上PON技术一对多的无源光网络特性,这就使得在一个光分支网络上,用户可以随意接入到任何一个支路上进行正常的信号传输,而不为网络管理者所感知。这一特性使得ODN的可管理性大幅下降。人工管理的漏洞就会使得网络数据与实际网络状况出现不相一致的错误,这对后续的网络维护工作就会带来很多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智能ODN的光配线管理技术,它以电子标签为基础,对每个光纤活动连接器赋予一个具有唯一编码的eID或RFID芯片,利用电子自动采集的方式对光纤配线进行管理,以杜绝人工管理可能产生的错误,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网络维护进行指导,从而可以迅速在密密麻麻的配线架适配器阵列中突出显示出需要进行操作的端口,以降低劳动强度。
虽然光纤配线的电子标签智能化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配线网络的可管理性,降低网络配置的出错率,提高网络服务质量,但由于电子标签是光纤配线端口或活动连接器的唯一身份携带装置,而且一般没有其它可供区别的标识,而且在成捆密布的光纤尾纤中难以分辨区别,一旦损坏就极易造成管理混乱,产生难以恢复的问题。
在ODN网络中引入电子标签技术进行配线管理虽然具有十分明显的技术优势,但它并不能保证绝对的可靠性,外界的静电损害,雷击损伤、强电感应击毁、短路影响,以及盐雾侵害等都会使电子标签失效。而失效的电子标签由于无法正确解读,在进行后续的配线管理时就无法对其进行正常的管理,若不能对其进行更新和修复,就必然会对后续的管理带来混乱,从而提高网络维护成本,延长网络维护时间,虚耗网络资源,降低网络服务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配线电子标签的修复方法,能准确找出需要更换的光纤跳线进行更新与修复,且更新修复速度快、效率高、错误率低、劳动强度小、对网络影响小、降低网络维护成本、节省网络资源、提高网络服务质量。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配线电子标签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现场操作计算机进行标签校验操作:读取设备上各端口所插入的光纤活动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并将它们与数据库中保存的存量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是否存在错误,以确定是否存在错误电子标签;现场操作计算机发现存在错误电子标签后,控制智能配线设备将插有错误电子标签的端口的指示灯点亮,并发出告警信息;现场操作计算机进行标签校验操作后,将告警端口上所插的光纤活动连接器拔出,并插入对纤器进行电子标签校验,以验证所述光纤活动连接器上的电子标签是否确实损坏;B、确认该电子标签确实损坏后,通过现场操计算机进行该损坏电子标签所插端口的标签复核,再从现场操作计算机中调出该端口的网络存量信息,显示该端口所接的原光纤活动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和光纤链路信息,并判断原光纤活动连接器属于光纤尾纤、光纤跳线、还是光纤分路器的一个端口;C、结合步骤B中原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判断结果,现场操作计算机指示出原光纤活动连接器所在光纤链路的器件另一端所处的位置;D、拆除损坏标签所在光纤活动连接器及其相关器件,然后安装新的器件,并按照光纤尾纤、光纤跳线或光纤分路器的安装程序,重新将新器件的配线信息通过现场操作计算机登录进网络数据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若步骤B中判定原光纤活动连接器是光纤跳线的一个端口,则步骤C中现场操作计算机指示出光纤跳线另一端光纤活动连接器所插入的配线端口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若步骤B中判定原光纤活动连接器是光纤尾纤的端口,则步骤C中现场操作计算机指示出与其相连光纤所在的光缆编码及其光纤序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若步骤B中判定原光纤活动连接器是光纤分路器的一个端口,则步骤C中现场操作计算机指示出该光纤分路器的编码和该光纤分路器其它端口光纤活动连接器所插配线端口的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C与D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网络路序关系,检查损坏标签光纤活动连接器所在光纤链路是否与网络路序互联关系相符,以验证步骤B中的判断结果和步骤C中指示出的信息是否正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检查的过程如下:检查损坏标签光纤活动连接器所在光纤链路所连接的源端设备与宿端设备是否与要求开通的线路目的相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A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采用两种电子标签对光纤活动连接器进行双重电子标签的标定,以一种标签为主用标签,另一种标签为备用标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以eID标签为主用标签,以射频身份识别RFID或快速响应矩阵码QR码为备用标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以RFID为主用标签,以QR码为备用标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C与D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难以利用网络路序关系验证损坏标签的信息时,通过备用标签来进行信息验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C与D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没有备用标签,也难以利用网络路序关系验证损坏标签的信息时,通过实际光纤链路测试的方式进行标签信息的验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利用系统网管的链路管理能力,以现场操作计算机进行损坏标签光纤活动连接器所插入的光纤配线端口的传输链路分析,并与网络数据库中的存量信息进行比较,进而获知和论证存量信息的正确性,进而更换新的光纤活动连接器(或标签、光纤跳线),并重新将新光纤活动连接器上的标签信息登录进数据库,从而实现标签信息与配线连接的修复。相对于常规的光纤路由探测和光纤整理,本发明能准确找出需要更换的光纤跳线进行更新与修复,且更新修复速度快、效率高、错误率低、劳动强度小、对网络影响小、降低网络维护成本、节省网络资源、提高网络服务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智能配线设备进行维护配线的过程中,若发现不可读电子标签或错误电子标签信息,应先进行错误判断,然后在进行错误标签的更新修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配线电子标签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现场操作计算机进行标签校验操作:读取设备上各端口所插入的光纤活动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并将它们与数据库中保存的存量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是否存在错误,以确定是否存在错误电子标签。现场操作计算机发现存在错误电子标签后,控制智能配线设备将插有错误电子标签的端口的指示灯点亮,并发出告警信息;现场操作计算机进行标签校验操作后,将告警端口上所插的光纤活动连接器拔出,并插入对纤器进行电子标签校验,以验证所述光纤活动连接器上的电子标签是否确实损坏。
B、确认该电子标签确实损坏后,通过现场操计算机进行该损坏电子标签所插端口的标签复核,再从现场操作计算机中调出该端口的网络存量信息,显示该端口所接的原光纤活动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和光纤链路信息,并判断原光纤活动连接器属于光纤尾纤、光纤跳线、还是光纤分路器的一个端口。
C、结合步骤B中原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判断结果,现场操作计算机指示出原光纤活动连接器所在光纤链路的器件另一端所处的位置,下面分三种情况分别进行说明:
(1)若步骤B中判定原光纤活动连接器是光纤跳线的一个端口,则步骤C中现场操作计算机指示出光纤跳线另一端光纤活动连接器所插入的配线端口位置;
(2)若步骤B中判定原光纤活动连接器是光纤尾纤的端口,则步骤C中现场操作计算机指示出与其相连光纤所在的光缆编码及其光纤序号;
(3)若步骤B中判定原光纤活动连接器是光纤分路器的一个端口,则步骤C中现场操作计算机指示出该光纤分路器的编码和该光纤分路器其它端口光纤活动连接器所插配线端口的位置。
再利用网络路序关系,检查损坏标签光纤活动连接器所在光纤链路是否与网络路序互联关系相符,检查的过程如下:检查损坏标签光纤活动连接器所在光纤链路所连接的源端设备与宿端设备是否与要求开通的线路目的相符,以验证步骤B中的判断结果和步骤C中指示出的信息是否正确。
D、拆除损坏标签所在光纤活动连接器及其相关器件,然后安装新的器件,并按照光纤尾纤、光纤跳线或光纤分路器的安装程序,重新将新器件的配线信息通过现场操作计算机登录进网络数据库。
为进一步提高电子标签的可靠性,可以在步骤A之前采用两种技术对光纤活动连接器进行双重电子标签的标定,并以一种标签为主用标签,另一种标签为备用标签。例如,以eID标签为主用标签,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身份识别)或QR码(QuickResponse,快速响应矩阵码)为备用标签;也可以RFID为主用标签,以QR码为备用标签。主备两个标签采用不同的技术,可以降低在一个标签损伤的同时另个标签一起损坏的几率,从而提高电子标签的可靠性。这样,当难以利用网络路序关系验证损坏标签的信息时,还可以通过备用标签来进行信息验证,从而提高标签信息的可修复能力。
在没有备用标签,也难以利用网络路序关系验证损坏标签的信息时,可以通过实际光纤链路测试的方式进行标签信息的验证。
当然也可以不经过信息验证,就直接进行损坏标签的光纤活动连接器更换与修复,但这样修复后的系统可靠性与正确性会较低,不利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提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1)
1.一种智能配线电子标签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现场操作计算机进行标签校验操作:读取设备上各端口所插入的光纤活动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并将它们与数据库中保存的存量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是否存在错误,以确定是否存在错误电子标签;现场操作计算机发现存在错误电子标签后,控制智能配线设备将插有错误电子标签的端口的指示灯点亮,并发出告警信息;现场操作计算机进行标签校验操作后,将告警端口上所插的光纤活动连接器拔出,并插入对纤器进行电子标签校验,以验证所述光纤活动连接器上的电子标签是否确实损坏;
B、确认该电子标签确实损坏后,通过现场操计算机进行该损坏电子标签所插端口的标签复核,再从现场操作计算机中调出该端口的网络存量信息,显示该端口所接的原光纤活动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和光纤链路信息,并判断原光纤活动连接器属于光纤尾纤、光纤跳线、还是光纤分路器的一个端口;
C、结合步骤B中原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判断结果,现场操作计算机指示出原光纤活动连接器所在光纤链路的器件另一端所处的位置;
D、拆除损坏标签所在光纤活动连接器及其相关器件,然后安装新的器件,并按照光纤尾纤、光纤跳线或光纤分路器的安装程序,重新将新器件的配线信息通过现场操作计算机登录进网络数据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线电子标签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步骤B中判定原光纤活动连接器是光纤跳线的一个端口,则步骤C中现场操作计算机指示出光纤跳线另一端光纤活动连接器所插入的配线端口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线电子标签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步骤B中判定原光纤活动连接器是光纤尾纤的端口,则步骤C中现场操作计算机指示出与其相连光纤所在的光缆编码及其光纤序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线电子标签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步骤B中判定原光纤活动连接器是光纤分路器的一个端口,则步骤C中现场操作计算机指示出该光纤分路器的编码和该光纤分路器其它端口光纤活动连接器所插配线端口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线电子标签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与D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网络路序关系,检查损坏标签光纤活动连接器所在光纤链路是否与网络路序互联关系相符,以验证步骤B中的判断结果和步骤C中指示出的信息是否正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配线电子标签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的过程如下:检查损坏标签光纤活动连接器所在光纤链路所连接的源端设备与宿端设备是否与要求开通的线路目的相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线电子标签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采用两种电子标签对光纤活动连接器进行双重电子标签的标定,以一种标签为主用标签,另一种标签为备用标签。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配线电子标签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以eID标签为主用标签,以射频身份识别RFID或快速响应矩阵码QR码为备用标签。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配线电子标签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以RFID为主用标签,以QR码为备用标签。
10.如权利要求7或8或9所述的智能配线电子标签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与D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难以利用网络路序关系验证损坏标签的信息时,通过备用标签来进行信息验证。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线电子标签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与D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没有备用标签,也难以利用网络路序关系验证损坏标签的信息时,通过实际光纤链路测试的方式进行标签信息的验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40521.8A CN102684783B (zh) | 2012-05-09 | 2012-05-09 | 智能配线电子标签的修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40521.8A CN102684783B (zh) | 2012-05-09 | 2012-05-09 | 智能配线电子标签的修复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84783A CN102684783A (zh) | 2012-09-19 |
CN102684783B true CN102684783B (zh) | 2014-10-08 |
Family
ID=46816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40521.8A Active CN102684783B (zh) | 2012-05-09 | 2012-05-09 | 智能配线电子标签的修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8478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11200A (zh) * | 2015-10-21 | 2017-05-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光纤电子标签的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
CN105915408A (zh) * | 2016-04-14 | 2016-08-31 |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利用加权实现网络链路信息管理的系统及其方法 |
WO2020037546A1 (zh) * | 2018-08-22 | 2020-02-27 | 南京续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纤网络智能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 |
CN113473273B (zh) * | 2021-07-02 | 2023-03-24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光纤网络管理系统及方法 |
CN114204988B (zh) * | 2021-11-15 | 2023-04-07 | 科大国创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对odf端口检测位置的矩阵化输出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42826A (zh) * | 2004-12-06 | 2008-03-12 | 北卡罗来纳科姆斯科普公司 | 使用rfid标签来检测和识别跳线互连的电信接线系统 |
CN101247532A (zh) * | 2008-03-20 | 2008-08-20 | 西课游学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电子化配线表信息管理系统 |
CN101632314A (zh) * | 2006-12-14 | 2010-01-20 | 康宁光缆系统有限公司 | 用于光纤网络部署和维护的rfid系统和方法 |
CN201957024U (zh) * | 2011-01-12 | 2011-08-31 | 沈启东 | 一种光纤网络的电子id标签识别装置及光纤连接器件 |
CN102346860A (zh) * | 2011-09-16 | 2012-02-08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电子和人工双重识别能力的光纤配线管理方法 |
-
2012
- 2012-05-09 CN CN201210140521.8A patent/CN10268478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42826A (zh) * | 2004-12-06 | 2008-03-12 | 北卡罗来纳科姆斯科普公司 | 使用rfid标签来检测和识别跳线互连的电信接线系统 |
CN101632314A (zh) * | 2006-12-14 | 2010-01-20 | 康宁光缆系统有限公司 | 用于光纤网络部署和维护的rfid系统和方法 |
CN101247532A (zh) * | 2008-03-20 | 2008-08-20 | 西课游学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电子化配线表信息管理系统 |
CN201957024U (zh) * | 2011-01-12 | 2011-08-31 | 沈启东 | 一种光纤网络的电子id标签识别装置及光纤连接器件 |
CN102346860A (zh) * | 2011-09-16 | 2012-02-08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电子和人工双重识别能力的光纤配线管理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84783A (zh) | 2012-09-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46860B (zh) | 具有电子和人工双重识别能力的光纤配线管理方法 | |
CN102340420B (zh) | 光纤配线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方法 | |
CN201957024U (zh) | 一种光纤网络的电子id标签识别装置及光纤连接器件 | |
CN103454736B (zh) | 一种智能光纤配线装置、配线方法以及管理系统 | |
US6968994B1 (en) | RF-ID for cable management and port identification | |
CN102684783B (zh) | 智能配线电子标签的修复方法 | |
CN105338432B (zh) | 一种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以及装置 | |
CN104717008B (zh) | 光纤线路路由查找方法、故障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 |
MX2009006455A (es) | Sistemas y metodos de identificacion por radiofrecuencia para el despliegue y mantenimiento de una red de fibra optica. | |
CN102752672B (zh) | 光纤配线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11130633B (zh) | 一种基于NB-IoT技术的电力沟道内光缆故障定位方法 | |
CN102684784A (zh) | 跳纤连接检测方法和跳纤连接检测装置 | |
CN107909131A (zh) | 智能odn设备及纤芯的自动化管控方法 | |
CN111082859B (zh) | 一种基于LoRa技术的电力沟道内光缆故障定位方法 | |
CN105245282A (zh) | 一种智能光纤管理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 |
CN102664680B (zh) | 以机盘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 | |
CN206741042U (zh) | 一种用于odn网络的智能光纤配线管理装置 | |
CN105281837A (zh) | 一种基于rfid的光纤尾纤智能配对方法 | |
KR102669638B1 (ko) | 스마트 선번관리형 광분배기 | |
CN106878835B (zh) | 智能光分配网络odn线卡及光分配网络odn设备 | |
CN102665143B (zh) | 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 | |
CN102546234B (zh) | 设备管理器 | |
CN105656648A (zh) | Odn资源梳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2710320B (zh) | 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 | |
CN208207859U (zh) | 智能odn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