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3769B - 腔体滤波器、双工器及合路器 - Google Patents
腔体滤波器、双工器及合路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83769B CN102683769B CN201110160755.4A CN201110160755A CN102683769B CN 102683769 B CN102683769 B CN 102683769B CN 201110160755 A CN201110160755 A CN 201110160755A CN 102683769 B CN102683769 B CN 10268376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onator
- cavity
- coupling
- wire jumper
- cavity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和在腔体内依次排布的第一、第二、第三谐振器,并形成第一谐振器经第二谐振器至第三谐振器的传输主路径,和第一谐振器至第三谐振器的传输次路径,还包括:耦合跳线,沿所述传输次路径设置于所述第一谐振器至第三谐振器之间,一端装配在所述第三谐振器上,另一端装配在所述腔体上。本发明实施例的腔体滤波器由于装配简单,节省了装配工时,对装配人员技能要求大大降低,从而减少装配人员出错概率。并且,此耦合跳线可以通过钣金冲压成型,一致性高,成本极低,相对于现有传输零点结构,特别是在批量生产中,可以使产品生产成本和原料采购成本降低40%左右,极大了提高了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腔体滤波器、双工器及合路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频段、各种制式的通信设备不断出现并投入使用。为了避免各种通信系统信号之间,包括自身设备之间的收发相互干扰,需要使用滤波器进行滤波。特别是在无线基站和直放站上,通常采用腔体滤波器,在不相邻的谐振腔间引入额外的交叉耦合,在阻带产生有限传输零点,以此来增加截止频率的陡度,提高滤波器的抗干扰性能。
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腔体滤波器1’,其包括腔体10’、谐振器11’、12’、13’、耦合探针2’以及介质卡座3’。介质卡座3’与腔体10’的底面相接。耦合探针2’包括探针本体和设于探针本体两端的耦合盘,大致呈“工”型。探针本体卡接在介质卡座3’上,从而使耦合探针2’固定在腔体10’内,与腔体10’无接触,两耦合盘分别平行于谐振器11’和13’,并保持有耦合间距S。
上述结构的腔体滤波器1’采用了电容性交叉耦合方式取代了次路径中电感性交叉耦合,谐振器11’和13’连接信号输入输出端。参见图2,当输入高于谐振频率的信号时,主路径11’→12’→13’的传输相位偏移量是-90°-90°-90°=-270°,次路径11’→13’的传输相位偏移量是+90°,两条路径信号相位差为0,所以在传输通带的右边(高端)不会产生传输零点。当输入低于谐振频率的信号时,主路径11’→12’→13’的传输相位偏移量是-90°+90°-90°=-90°,次路径11’→13’的传输相位偏移量为+90°,两条路径型号相位差为180°,反向叠加后等于0,从而使传输通带的左边(低端)产生一个传输零点。
为满足腔体滤波器1’设计所需传输零点的频率,可通过调节耦合间距S和耦合盘直径来实现。但发明人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上述结构的腔体滤波器1’存在以下缺陷:
1、耦合探针2’装配复杂,滤波器生产成本高。上述结构的腔体滤波器1’对耦合间距S的尺寸的精度要求很高,但是在批量生产中由于加工设备精度和装配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加上耦合探针2’几乎没有可调整性,导致耦合间距S的尺寸很难保持一致性,进而增加了滤波器的调试时间,有的甚至需要返工、重新装配或者更换不同长度的耦合探针以满足滤波器的整体指标,造成生产成本额外增加。
2、由于介质卡座原材料为PTFE(聚四氟乙烯,Poly Tetra Fluoro Ethylene),其采购价格相对昂贵,加上卡座的加工工艺复杂,导致介质卡座的价格居高不下,增加了物料成本。
3、由于受耦合探针2’的结构特点限制,对于梳状滤波器等“一”字排列的结构布局,传输零点很难实现,从而限制了交叉耦合方式在腔体滤波器中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装配简单、成本低廉、应用范围广的腔体滤波器、双工器及合路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和在腔体内依次排布的第一、第二、第三谐振器,并形成第一谐振器经第二谐振器至第三谐振器的传输主路径,和第一谐振器至第三谐振器的传输次路径,还包括:
耦合跳线,沿所述传输次路径设置于所述第一谐振器至第三谐振器之间;
跳线基座,位于所述腔体的底面,凸设在所述第三谐振器外缘;
所述耦合跳线一端通过所述跳线基座装配在所述第三谐振器上,另一端装配在所述腔体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前述腔体滤波器的双工器和合路器。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由于耦合跳线的耦合部长度可以预先设定,耦合跳线与腔体和谐振器的装配简单,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不断调节耦合间距S,节省了装配工时,对装配人员技能要求大大降低,从而减少装配人员出错概率。并且,此耦合跳线可以通过钣金冲压成型,一致性高,成本极低,相对于现有传输零点结构,特别是在批量生产中,可以使产品生产成本和原料采购成本降低40%左右,极大了提高了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腔体滤波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现有腔体滤波器的交叉耦合传输路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腔体滤波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腔体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腔体滤波器的交叉耦合传输路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腔体滤波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腔体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腔体滤波器的传输零点频率调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3、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腔体滤波器1,包括:腔体10、谐振器11、12、13和耦合跳线2。
谐振器11、12、13置于腔体10内,在本实施例中呈直角三角形排列,谐振器11和13分别位于直角三角形斜边两端,并分别连接信号输入输出端,形成谐振器11→12→13的传输主路径,以及谐振器11→13的传输次路径。
耦合跳线2进一步包括耦合部21和装配部22。耦合部21的长度为λ/4,λ表示设计所需传输零点频率对应的波长。λ/4波长终端开路相当于内导体的感性和分布电容的串联,也就相当于串联谐振电路,因此在谐振频率上阻抗为零,从而使此段信号传输处于短路状态;而λ/4波长终端短路,相当于内导体的感性直接接地(也就是外导体),而内外导体之间的分布电容依然存在,也就相当于并联谐振电路,因此在谐振频率上阻抗为无穷大,从而使此段信号传输处于开路状态,在谐振器11→13的传输次路径上形成电容耦合效应,使腔体滤波器1的传输通带左边(低端)产生所需的传输零点。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腔体滤波器1的交叉耦合传输路径示意图。当输入高于谐振频率的信号时,主路径谐振器11→12→13的传输相位偏移量是-90°-90°-90°=-270°,次路径谐振器11→13的传输相位偏移量是+90°,两条路径信号相位差为0,所以在传输通带的右边(高端)不会产生传输零点。当输入低于谐振频率的信号时,主路径谐振器11→12→13的传输相位偏移量是-90°+90°-90°=-90°,次路径谐振器11→13的传输相位偏移量为+90°,两条路径型号相位差为180°,反向叠加后等于0,从而使腔体滤波器的传输通带的左边(低端)产生一个传输零点。
耦合部21沿传输次路径设置在谐振器11和13之间的腔体底面,一端通过跳线基座3固定在谐振器13上,另一端和装配部22相连。耦合部21为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铝合金、铜合金等。耦合部21可以是多种形状,例如圆柱状、条状、线状等,在本实施例中为细长薄片,这样有利于开模冲压成型,提高生产效率。装配部22用于将耦合跳线2固定在腔体10上,对其形状和与耦合部21的位置关系均无特别要求,在本实施例中装配部22与耦合部21相互垂直,并平行于谐振器11。
跳线基座3位于腔体10的底面,凸设于谐振器13外缘。本实施例中跳线基座为一螺母。
装配时,耦合跳线2的耦合部21的一端通过紧固螺钉41固定在跳线基座3上,耦合跳线2的装配部22通过紧固螺钉42固定在腔体10上。
本实施例中的腔体滤波器1,由于耦合跳线2的耦合部21长度可以预先设定,耦合跳线2与腔体10和谐振器13的装配简单,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不断调节耦合间距S,节省了装配工时,对装配人员技能要求大大降低,从而减少装配人员出错概率。并且,此耦合跳线2可以通过钣金冲压成型,一致性高,成本极低,相对于现有传输零点结构,特别是在批量生产中,可以使产品生产成本和原料采购成本降低40%左右,极大了提高了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对于生产加工和装配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避免的误差,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调谐螺杆5来克服。调谐螺杆5装配在腔体滤波器1的腔体10的盖板(未图示)上,可以对滤波器传输零点进行精准调试。根据耦合效应原理公式调谐螺杆5调节L值,使其在一定范围内微变从而让传输零点趋近于需要的值。具体而言,顺时针旋转调谐螺杆5,实际传输零点频点向左偏移,反之,逆时针旋转调谐螺杆5,实际传输零点频点向右偏移。
实施例二:
对于梳状腔体滤波器,其谐振器呈“一”字型排列,现有技术中的耦合探针方式则无法实施。为此,请参照图6、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腔体滤波器6,包括:腔体60、谐振器61、62、63和耦合跳线7。
谐振器61、62、63置于腔体60内,在本实施例中呈“一”字型排列,谐振器61和63分别位于“一”字型两端,并连接信号输入输出端,形成谐振器61→62→63的传输主路径,以及谐振器61→63的传输次路径。
耦合跳线2进一步包括耦合部21和装配部22。耦合部21的长度为λ/4,λ表示设计所需传输零点频率对应的波长。和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中在谐振器61→63的传输次路径上形成电容耦合效应,使腔体滤波器6的传输通带左边(低端)产生所需的传输零点。本实施例腔体滤波器6的交叉耦合传输路径示意图可类似参照图5所示。
跳线基座8位于腔体60的底面,凸设于谐振器63外缘。本实施例中跳线基座为一螺母。由于本实施例中谐振器61、62、63为“一”字型排布,因此凸设于谐振器63外缘的跳线基座8非常便于连接耦合跳线7。
耦合部71沿传输次路径设置在谐振器61和63之间的腔体底面,并平行于谐振器61和63。耦合部71一端通过跳线基座8固定在谐振器63上,另一端和装配部72相连。耦合部71为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铝合金、铜合金等。耦合部71可以是多种形状,例如圆柱、条状、线状等,在本实施例中为细长薄片,这样有利于开模冲压成型,提高生产效率。装配部72用于将耦合跳线7固定在腔体60上,对其形状和与耦合部71的位置关系均无特别要求,在本实施例中装配部72与耦合部71相互垂直,并平行于谐振器61。
装配时,耦合跳线7的耦合部71的一端通过紧固螺钉91固定在跳线基座8上,耦合跳线7的装配部72通过紧固螺钉92固定在腔体60上。
与实施例一相似,为克服生产加工和装配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避免的误差,本实施例也设置有调谐螺杆5’,装配在腔体滤波器6的腔体60的盖板(未图示)上,此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腔体滤波器6,除了具有实施例一所列举的技术效果之外,由于耦合跳线7的简单结构,能应用在多种布局的腔体滤波器中,例如S型、L型、U型等腔体布局,使得本发明的适用性更加广泛,为研发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对比过程中提供更多的腔体布局选择,提高研发效率。
另外,本发明还分别提供包括前述腔体滤波器的双工器和合路器。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一和二所提供的腔体滤波器,在传输次路径上引入了电容性交叉耦合,使腔体滤波器的传输通带的左边(低端)产生一个传输零点。虽然通过控制耦合跳线(2、7)的耦合部(21、71)长度值,能够基本实现设计所需的传输零点频率,但考虑到生产加工和装配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避免的误差,为求更加精确地使传输零点频率满足设计要求,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传输零点频率调试方法,包括:
判断实际传输零点频率与设计传输零点频率差异;
通过升高跳线基座高度使实际传输零点频点右移;或者
降低跳线基座高度使实际传输零点频点左移。
根据耦合效应原理公式升高跳线基座高度将使电容效应降低,从而降低C值,使谐振频率f增大,传输零点频点右偏;反之降低跳线基座高度将使电容效应增强,C值增大,谐振频率f减小,传输零点频点左偏。
请参照图8所示,m2处所示为实际传输零点频率,如果较设计的传输零点频率低,则通过升高跳线基座高度,使传输零点频点右偏,得到m3;反之,使传输零点频点左偏,得到m1。
经过上述调试,使实际传输零点频率与设计传输零点频率偏差值非常微小时,再通过调谐螺杆微调,具体的:逆时针旋转调谐螺杆,使实际传输零点频点向右偏移;或者顺时针旋转调谐螺杆,使实际传输零点频点向左偏移。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调节耦合间距S,本实施例中调节跳线基座高度非常容易,跳线基座结构也较简单,材料价格低廉,也可通过更换不同高度的跳线基座来实现调节。加上调谐螺杆进行微调的操作也很简单,因此本实施例的传输零点频率调试方法非常便捷。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中,虽然对各部件、结构的名称、位置关系进行了详细说明,但这并不是对本发明做出的限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任何依本发明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和在腔体内依次排布的第一、第二、第三谐振器,并形成第一谐振器经第二谐振器至第三谐振器的传输主路径,和第一谐振器至第三谐振器的传输次路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耦合跳线,沿所述传输次路径设置于所述第一谐振器至第三谐振器之间;
跳线基座,位于所述腔体的底面,凸设在所述第三谐振器外缘;
所述耦合跳线一端通过所述跳线基座装配在所述第三谐振器上,另一端装配在所述腔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跳线进一步还包括:
耦合部,通过所述跳线基座装配在所述第三谐振器上;
装配部,一端和所述耦合部相连,另一端装配在所述腔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部和装配部相互垂直,所述装配部平行于所述第一谐振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部通过紧固螺钉装配在所述跳线基座上,所述装配部也通过紧固螺钉装配在所述腔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跳线为细长金属片或者金属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谐振器呈直角三角形排列,第一谐振器和第三谐振器分别位于直角三角形斜边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谐振器呈“一”字型排列,第一谐振器和第三谐振器分别位于“一”字型两端。
8.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腔体滤波器。
9.一种合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腔体滤波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60755.4A CN102683769B (zh) | 2011-06-15 | 2011-06-15 | 腔体滤波器、双工器及合路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60755.4A CN102683769B (zh) | 2011-06-15 | 2011-06-15 | 腔体滤波器、双工器及合路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83769A CN102683769A (zh) | 2012-09-19 |
CN102683769B true CN102683769B (zh) | 2014-08-20 |
Family
ID=46815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6075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3769B (zh) | 2011-06-15 | 2011-06-15 | 腔体滤波器、双工器及合路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8376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677950B1 (ko) * | 2015-04-13 | 2016-11-21 | 주식회사 에이스테크놀로지 | 크로스 커플링을 이용하는 캐비티 필터 |
CN109326858A (zh) * | 2018-11-27 | 2019-02-12 | 安徽阖煦微波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高抑制腔体滤波器 |
CN113131129A (zh) * | 2019-12-30 | 2021-07-16 |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
CN113497313B (zh) * | 2020-04-08 | 2023-06-20 | 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
CN113497314B (zh) * | 2020-04-08 | 2023-06-20 | 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
CN113540721B (zh) * | 2020-04-17 | 2023-06-20 | 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
CN113571857A (zh) * | 2020-04-28 | 2021-10-29 |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
CN113809494A (zh) * | 2020-06-17 | 2021-12-17 | 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
CN114335936B (zh) * | 2020-09-30 | 2022-12-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
CN114300822A (zh) * | 2021-12-31 | 2022-04-08 |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腔体滤波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067056A1 (en) * | 2007-11-20 | 2009-05-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 filter for us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CN101626101A (zh) * | 2009-08-11 | 2010-01-13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腔体介质滤波器及其带外抑制方法 |
CN201838698U (zh) * | 2010-11-04 | 2011-05-18 | 宁波泰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加强耦合结构的滤波器 |
US7956707B2 (en) * | 2008-10-21 | 2011-06-07 | Radio Frequency Systems, Inc. | Angled metallic ridge for coupling combline and ceramic resonators |
-
2011
- 2011-06-15 CN CN201110160755.4A patent/CN10268376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067056A1 (en) * | 2007-11-20 | 2009-05-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 filter for us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7956707B2 (en) * | 2008-10-21 | 2011-06-07 | Radio Frequency Systems, Inc. | Angled metallic ridge for coupling combline and ceramic resonators |
CN101626101A (zh) * | 2009-08-11 | 2010-01-13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腔体介质滤波器及其带外抑制方法 |
CN201838698U (zh) * | 2010-11-04 | 2011-05-18 | 宁波泰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加强耦合结构的滤波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83769A (zh) | 2012-09-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83769B (zh) | 腔体滤波器、双工器及合路器 | |
CN102694220B (zh) | 滤波装置 | |
CN106602185B (zh) | 一种基于非对称短路枝节加载谐振器的双通带滤波器 | |
CN103201897A (zh) | 一种腔体滤波器 | |
US20120161905A1 (en) | Resonant element and resonator filter with frequency-tunable layer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tuning frequency of resonator filter | |
CN103682535A (zh) | 基于阶跃阻抗结构的同轴腔体双频滤波器 | |
CN201450087U (zh) | 可控电磁耦合微带开口环谐振器滤波器 | |
CN103746158B (zh) | 波导多工器 | |
US9812751B2 (en) | Plurality of resonator cavities coupled by inductive apertures which are adjusted by capacitive parts | |
CN111509338B (zh) | 一种基于阶梯阻抗变换抽头的介质双工器及小型双工器 | |
CN101604783A (zh) | 紧凑型微波谐振腔 | |
CN102324598A (zh) | 一种可调带阻滤波器 | |
CN203644914U (zh) | 基于阶跃阻抗结构的同轴腔体双频滤波器 | |
Zhao et al. | Vertically integrated coaxial resonator-based multiband bandpass filters using SLA 3-D printing | |
CN112768855A (zh) | 一种高性能小型化基站天线内置腔体双工器 | |
CN202134639U (zh) | 一种可调带阻滤波器 | |
CN213959104U (zh) | 一种小型化基站天线内置腔体双工器 | |
CN203932260U (zh) | 波导多工器 | |
CN202616376U (zh) | 一种可调带阻滤波器 | |
CN102881966B (zh) | 一种带有天线口耦合结构的波导双工器 | |
CN101916891A (zh) | 一种具有带阻特性的超宽带带通滤波器 | |
CN105789750A (zh) | 基于e型谐振器与t型馈线的双模双带窄带滤波器 | |
CN105428763A (zh) | 一种滤波结构及带阻滤波器 | |
CN202178349U (zh) | 带有天线口耦合结构的波导双工器 | |
CN204333184U (zh) | 基于e型谐振器与t型馈线的紧凑双模微带滤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