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78518A - 发动机增压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增压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78518A CN102678518A CN2012101544390A CN201210154439A CN102678518A CN 102678518 A CN102678518 A CN 102678518A CN 2012101544390 A CN2012101544390 A CN 2012101544390A CN 201210154439 A CN201210154439 A CN 201210154439A CN 102678518 A CN102678518 A CN 1026785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way valve
- air
- cylinder
- sp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增压系统,设有泵体,其内部设有相互贯通的进气孔、出气孔及气体吞吐孔;第一单向阀,其与进气孔连接;第二单向阀,其与出气孔连接;往返活塞机构,其与气体吞吐孔连接。本发明将空气预先压缩后供入气缸,以提高空气密度和增加进气量,增加循环供油量,从而可增加发动机功率,得到良好的加速性、改善燃油经济性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压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增压系统。
背景技术
面对日趋严峻的环境和能源危机,提高功率密度,降低油耗和减少排放成为发动机发展的主要方向。
众所周知,发动机产生的输出功率取决于空气质量以及相应的燃料量。
如果要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则必须供应更多的助燃工期及更多的助燃工质。
增压的类型分为机械增压、气波增压、涡轮增压和复合增压。
受涡轮增压器压气机流动特性的影响,对于传统的单涡单压系统,压气机只能在较窄的高效率区工作,限制了涡轮增压技术的大范围推广。
如果发动机需要运行高压比工况,单级涡轮增压系统也很难满足要求,往往需要通过复杂的两级增压系统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发动机增压系统,将空气预先压缩后供入气缸,以提高空气密度和增加进气量,增加循环供油量,从而可增加发动机功率,得到良好的加速性、改善燃油经济性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发动机增压系统,设有泵体,其内部设有相互贯通的进气孔、出气孔及气体吞吐孔;第一单向阀,其与进气孔连接;第二单向阀,其与出气孔连接;往返活塞机构,其与气体吞吐孔连接。
所述泵体,其进气孔外端设有第一单向阀安装孔,出气孔外端设有第二单向阀安装孔,气体吞吐孔外端设有缸体安装孔。
所述往返活塞机构由与缸体安装孔连接的缸体,设于缸体内做往返运动的活塞,和与活塞连接的活塞杆组成。
所述第一单向阀由设于第一单向阀安装孔内且中间带锥形孔的第一阀体,紧密贴合于锥形孔内的第一密封钢珠,设于锥形孔内第一密封钢珠上端的第一弹簧,和螺牙连接于第一单向阀安装孔内、一端贴合于第一阀体及第一弹簧且中心带穿孔的进气嘴组成。
所述第二单向阀由设于第二单向阀安装孔内且中间带锥形孔的第二阀体,紧密贴合与锥形孔内的第二密封钢珠,设于锥形孔内第二密封钢珠上端的第二弹簧,和螺牙连接于第二单向阀安装孔内、一端贴合于第二阀体及第二弹簧且中心带穿孔的出气嘴组成。
进一步,所述进气嘴与第一阀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出气孔与第二阀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活塞杆通过发动机中的斜盘式传动机构提供动力。
进气过程:当活塞在活塞杆作用力下往右移动时,缸体内形成负压,第二单向阀在第二弹簧的作用力下处于密封状态,第一单向阀在负压作用力下使第一密封钢珠朝第一弹簧方向移动,此时气体自进气嘴流进缸体内部。
出气过程:当活塞在活塞杆作用力下往左移动时,缸体内形成高压,第一单向阀在第一弹簧的作用力下处于密封状态,第二单向阀在高压作用力下使第二密封钢珠朝第二弹簧方向移动,此时气体自缸体内部从出气嘴流出。
在活塞往返移动的过程中,将气体自进气嘴泵进缸体内部,从出气嘴流出,从而达到增压效果。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将空气预先压缩后供入气缸,以提高空气密度和增加进气量,增加循环供油量,从而可增加发动机功率,得到良好的加速性、改善燃油经济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图。
图2为图1中从A-A方向剖切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泵体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从A-A方向剖切且活塞往右移动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从A-A方向剖切且活塞往左移动的示意图。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发动机增压系统,设有泵体1,其内部设有相互贯通的进气孔12、出气孔13及气体吞吐孔16;第一单向阀2,其与进气孔12连接;第二单向阀3,其与出气孔13连接;往返活塞机构4,其与气体吞吐孔16连接。
所述泵体1,其进气孔12外端设有第一单向阀安装孔15,出气孔13外端设有第二单向阀安装孔14,气体吞吐孔16外端设有缸体安装孔17。
所述往返活塞机构4由与缸体安装孔17连接的缸体41,设于缸体41内做往返运动的活塞42,和与活塞42连接的活塞杆组成。
所述第一单向阀2由设于第一单向阀安装孔15内且中间带锥形孔的第一阀体22,紧密贴合于锥形孔内的第一密封钢珠23,设于锥形孔内第一密封钢珠23上端的第一弹簧24,和螺牙连接于第一单向阀安装孔15内、一端贴合于第一阀体22及第一弹簧24且中心带穿孔的进气嘴21组成。
所述第二单向阀3由设于第二单向阀安装孔14内且中间带锥形孔的第二阀体32,紧密贴合与锥形孔内的第二密封钢珠33,设于锥形孔内第二密封钢珠33上端的第二弹簧34,和螺牙连接于第二单向阀安装孔14内、一端贴合于第二阀体32及第二弹簧34且中心带穿孔的出气嘴31组成。
进一步,所述进气嘴21与第一阀体2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35。
进一步,所述出气孔31与第二阀体3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25。
进一步,所述活塞杆通过发动机中的斜盘式传动机构提供动力。
当活塞42在活塞杆作用力下往右移动时,缸体41内形成负压,第二单向阀3在第二弹簧34的作用力下处于密封状态,第一单向阀2在负压作用力下使第一密封钢珠23朝第一弹簧24方向移动,此时气体自进气嘴21流进缸体41内部。
当活塞42在活塞杆作用力下往左移动时,缸体41内形成高压,第一单向阀2在第一弹簧24的作用力下处于密封状态,第二单向阀3在高压作用力下使第二密封钢珠33朝第二弹簧34方向移动,此时气体自缸体41内部从出气嘴31流出。
在活塞42往返移动的过程中,将气体自进气嘴21泵进缸体41内部,从出气嘴31流出,从而达到增压效果。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将空气预先压缩后供入气缸,以提高空气密度和增加进气量,增加循环供油量,从而可增加发动机功率,得到良好的加速性、改善燃油经济性的优点。
以上说明并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凡是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5)
1.发动机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泵体,其内部设有相互贯通的进气孔、出气孔及气体吞吐孔;第一单向阀,其与进气孔连接;第二单向阀,其与出气孔连接;往返活塞机构,其与气体吞吐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其进气孔外端设有第一单向阀安装孔,出气孔外端设有第二单向阀安装孔,气体吞吐孔外端设有缸体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往返活塞机构由与缸体安装孔连接的缸体,设于缸体内做往返运动的活塞,和与活塞连接的活塞杆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由设于第一单向阀安装孔内且中间带锥形孔的第一阀体,紧密贴合于锥形孔内的第一密封钢珠,设于锥形孔内第一密封钢珠上端的第一弹簧,和螺牙连接于第一单向阀安装孔内、一端贴合于第一阀体及第一弹簧且中心带穿孔的进气嘴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阀由设于第二单向阀安装孔内且中间带锥形孔的第二阀体,紧密贴合与锥形孔内的第二密封钢珠,设于锥形孔内第二密封钢珠上端的第二弹簧,和螺牙连接于第二单向阀安装孔内、一端贴合于第二阀体及第二弹簧且中心带穿孔的出气嘴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544390A CN102678518A (zh) | 2012-05-18 | 2012-05-18 | 发动机增压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544390A CN102678518A (zh) | 2012-05-18 | 2012-05-18 | 发动机增压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78518A true CN102678518A (zh) | 2012-09-19 |
Family
ID=46810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544390A Pending CN102678518A (zh) | 2012-05-18 | 2012-05-18 | 发动机增压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78518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30572A (zh) * | 2018-08-15 | 2018-11-02 | 安徽宝立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高压单向阀体组件 |
CN108799247A (zh) * | 2018-08-15 | 2018-11-13 | 安徽士必达液压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高压气缸装置 |
CN108825459A (zh) * | 2018-06-15 | 2018-11-16 | 深圳市欧力克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输送高粘度流体的增压泵及增压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182599A (en) * | 1963-05-27 | 1965-05-11 | American Can Co | Two-stage pump with internal washing system |
CN201149008Y (zh) * | 2008-01-07 | 2008-11-12 | 扬州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 气体增压器 |
CN201209546Y (zh) * | 2008-07-01 | 2009-03-18 | 陈人德 | 空气压缩机的单泵活塞式双作用泵气装置 |
CN101566175A (zh) * | 2009-05-20 | 2009-10-28 | 杨德君 | 气体增压装置 |
KR20110042512A (ko) * | 2009-10-19 | 2011-04-27 | 주식회사 영일인덱스 | 공압식 자동 피스톤 펌프 |
CN102032145A (zh) * | 2010-10-22 | 2011-04-27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差压动力增压机 |
CN102278193A (zh) * | 2011-05-10 | 2011-12-14 | 浙江大学 | 一种内燃机辅助增压系统 |
CN202673630U (zh) * | 2012-05-18 | 2013-01-16 | 中山市亚泰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 发动机增压系统 |
-
2012
- 2012-05-18 CN CN2012101544390A patent/CN10267851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182599A (en) * | 1963-05-27 | 1965-05-11 | American Can Co | Two-stage pump with internal washing system |
CN201149008Y (zh) * | 2008-01-07 | 2008-11-12 | 扬州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 气体增压器 |
CN201209546Y (zh) * | 2008-07-01 | 2009-03-18 | 陈人德 | 空气压缩机的单泵活塞式双作用泵气装置 |
CN101566175A (zh) * | 2009-05-20 | 2009-10-28 | 杨德君 | 气体增压装置 |
KR20110042512A (ko) * | 2009-10-19 | 2011-04-27 | 주식회사 영일인덱스 | 공압식 자동 피스톤 펌프 |
KR101105630B1 (ko) * | 2009-10-19 | 2012-01-18 | 주식회사 영일인덱스 | 공압식 자동 피스톤 펌프 |
CN102032145A (zh) * | 2010-10-22 | 2011-04-27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差压动力增压机 |
CN102278193A (zh) * | 2011-05-10 | 2011-12-14 | 浙江大学 | 一种内燃机辅助增压系统 |
CN202673630U (zh) * | 2012-05-18 | 2013-01-16 | 中山市亚泰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 发动机增压系统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25459A (zh) * | 2018-06-15 | 2018-11-16 | 深圳市欧力克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输送高粘度流体的增压泵及增压方法 |
CN108825459B (zh) * | 2018-06-15 | 2020-05-08 | 深圳市欧力克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输送高粘度流体的增压泵及增压方法 |
CN108730572A (zh) * | 2018-08-15 | 2018-11-02 | 安徽宝立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高压单向阀体组件 |
CN108799247A (zh) * | 2018-08-15 | 2018-11-13 | 安徽士必达液压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高压气缸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00213B (zh) | 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压缩空气回收及补气系统及其方法 | |
CN209293985U (zh) | 一种气动增压泵 | |
CN102678518A (zh) | 发动机增压系统 | |
CN102392808A (zh) | 一种高压气泵 | |
CN201013445Y (zh) | 活塞四冲程发动机 | |
CN103953411A (zh) | 两级增压气阀式排气机构 | |
CN201502405U (zh) | 一种气动发动机 | |
CN202673630U (zh) | 发动机增压系统 | |
CN202746002U (zh) | 叶轮压气气体压缩机 | |
CN202789149U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 | |
CN101907083A (zh) | 往返双程压缩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 |
CN202718842U (zh) | 一种两级式空气压缩机组 | |
CN103470363B (zh) | 旋转式排气总管喉口面积可变的增压系统 | |
CN207111231U (zh) | 一种单增压器双缸发动机 | |
CN202117759U (zh) | 发动机泵压式增压进气装置 | |
CN201916157U (zh) | 液体补偿气体压缩机 | |
CN205117540U (zh) | 新型摩托车化油器补气系统 | |
CN205207062U (zh) | 一种高效泵浦动力单元 | |
CN103089403A (zh) | 排气压力调节式进排气串联系统 | |
CN202417605U (zh) | 压缩空气驱动的旋转发动机 | |
CN202756232U (zh) | 一种三缸活塞泵 | |
CN107218119A (zh) | 一种单增压器双缸发动机 | |
CN203362517U (zh) | 一种双腔空气压缩机 | |
CN202165245U (zh) | 电冰箱压缩机排气消音结构 | |
CN202707434U (zh) | 一种两级空气压缩机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