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667043A - 装配具有集成绝缘玻璃面板的窗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装配具有集成绝缘玻璃面板的窗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67043A
CN102667043A CN2010800521189A CN201080052118A CN102667043A CN 102667043 A CN102667043 A CN 102667043A CN 2010800521189 A CN2010800521189 A CN 2010800521189A CN 201080052118 A CN201080052118 A CN 201080052118A CN 102667043 A CN102667043 A CN 102667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glass plate
glass
station
horizon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21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67043B (zh
Inventor
P·舒勒
S·凯默尔
U·伯格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stronic Lenhardt GmbH
Original Assignee
Bystronic Lenhard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stronic Lenhardt GmbH filed Critical Bystronic Lenhardt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667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7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67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70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66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 E06B3/673Assembling the units
    • E06B3/67365Transporting or handling panes, spacer frames or units during assemb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04Wing frame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 E06B3/06Single frames
    • E06B3/24Single fram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ouble glaz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54Fixing of glass panes or like plates
    • E06B3/56Fixing of glass panes or like plates by means of putty, cement, or adhesives on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54Fixing of glass panes or like plates
    • E06B3/64Fixing of more than one pane to a fram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66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 E06B3/673Assembling the units
    • E06B3/67365Transporting or handling panes, spacer frames or units during assembly
    • E06B3/67386Presses; Clamping means holding the panes during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装配具有集成绝缘玻璃面板的窗体的方法。所述窗体具有由塑料空心型材(21)构成的框架(51),所述框架具有内表面(23)、背对内表面(23)的外表面(22),以及两个连接内表面(23)和外表面(22)的侧面(24、25)。所述框架(51)在其内表面(23)上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腹板(26、27),该腹板(26、27)用于限制窗体的窗扇打开的最大范围,并粘结固定于由其把持并间隔开的两块玻璃板(52、53)上。

Description

装配具有集成绝缘玻璃面板的窗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权利要求前序特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6286288B1和美国专利7097724B2介绍了制造推拉窗的方法。这些说明书公开了使用推拉窗的窗体及其制造方法,该方法被称之为“sashlite”法。
在“sashlite”法中,首先由挤出的塑料空心型材制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框架,其中,框架的四条腿是从塑料空心型材上切割下来,通过超声波将其末端成对焊接在一起,形成了该框架的拐角。该框架内表面上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腹板。在两个腹板之间的空隙中注入含防潮成分的材料的,特别是粉状分子筛的糊状胶粘剂。在两个腹板的外侧四周,框架的四条腿处涂覆了线状的密封和胶粘剂,由此将两块玻璃板胶结固定到两个腹板上,该两个腹板用作为所述两块玻璃板的隔板。这种密封和胶粘剂在下文中称之为密封剂。该发明的目的是在框架内的腹板和玻璃板之间建立固定连接,并密封腹板和玻璃板之间的缝隙,以防止水分渗入和可能会填充到两块玻璃板之间空隙中的重气的损失。
放置预成型的框架到水平输送机轨道上,将其输送至处理站,在这里首先将含防潮成分材料的胶粘剂注入到框架四条腿处两个腹板之间的空隙中。所述的空隙分别朝着框架各自对面的腿开放。然后将密封剂以线状形式涂覆到两个中位于顶部,并与第一块玻璃板胶结固定的那个腹板上。随后将框架倒转过来放置到水平输送机轨道上,这样胶结固定着第一块玻璃板的腹板位于底部,而两个平行腹板中的第二个则位于顶部。随后对现在位于顶部的腹板四周涂覆上线状密封剂,并将第二块玻璃板胶结固定在该线状密封剂上。
在玻璃板所覆盖区域的外界,两个腹板中的一个具有与两块玻璃板之间的空隙相通的孔。当两块玻璃板压向腹板时,两块玻璃板之间的空隙通过该孔进行排气,从而缩小两块玻璃板之间的空隙。对玻璃板施加压力通常发生在,例如,当辊对位于两个腹板区域中的玻璃板施加作用力,玻璃板并因此压向腹板的情况下,这样,就会压平密封剂,从而密封两块玻璃板之间的空隙。众所周知,另一种可能将“sashlite”窗体中的两块玻璃板压向窗框两个腹板上的方法是,通过其中一个腹板上的孔抽吸出两块玻璃板之间空隙中的空气,这样空隙中就会产生一个将玻璃板拉向腹板的低压,从而压平密封剂。
在sashlite法中,另一个已知技术是将两根小管插入到窗框两个腹板其中一个开的孔中。通过其中的一根小管将重气,例如,氩,吹入到两块玻璃板之间的空隙中。通过另一根小管抽吸出两块玻璃板之间空隙中的空气或空气和重气的混合气体。由此两块玻璃板之间空隙中的部分空气被重气所取代,从而使得两块玻璃板之间的热量交换变得困难。气体交换完成之后,密封框架腹板上的孔。
最后,将用于覆盖玻璃板朝外边缘的覆盖带也插入到框架中。从而完成具有绝缘玻璃板窗体的装配。
对于大部分零部件,已知的“sashlite”法都是手工完成的。其缺点在于:人工成本高,并且质量缺陷不可避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这些缺点。
本发明方法即是权利要求的主题。该方法有利的改进之处在于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涉及装配具有集成绝缘玻璃面板的窗体的方法,所述窗体具有由塑料空心型材构成的框架,所述框架具有内表面,背对内表面的外表面,以及两个连接内表面与外表面的侧面,其中,在框架内表面上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腹板,该腹板用于限制窗体的窗扇打开的最大范围,并胶结固定于由所述的两个腹板把持并间隔开的两块玻璃板上,其操作步骤如下:
-将框架和玻璃板竖直放置或者与竖直方向倾斜若干度放置,
-用机器将含防潮成分材料的糊状胶粘剂注入到两个腹板之间的空隙中,
-用机器将密封剂以连续线状形式涂覆到腹板的两个相互背对的外表面上,
-用机器定位并把持两块玻璃板和框架,这样两块相对放置的玻璃板就可能相等或几乎相等,而且这样框架就竖立在两块玻璃板之间,并以玻璃板和两个腹板的边缘都位于对方中间位置的方式定位,以及
-用机器将两块玻璃板压向与其面对的腹板。
框架和玻璃板的竖直放置或者与竖直方向倾斜若干度的放置,优选也是通过机器来实现的。
该方法有很多优点:
-框架和玻璃板的竖直放置或者与竖直方向倾斜若干度的放置,以及随着操作步骤的进行,最终装配成一个窗体,这是装配方法相当合理的一个基本原则;
-节省人工成本;
-必须要进行的操作步骤不受操作人员的个人弱点和所犯错误控制;
-大幅度提高了窗体质量,并最终大幅度延长了窗体中绝缘玻璃面板的工作寿命。
-优选将玻璃板和框架放置在水平输送机上,并对其固定,以防脱落。在水平输送机上加工是获得高生产率的一个基本原则。
通过水平输送,玻璃板和框架优选首先进入一个位置,在该位置它们彼此相邻,并且在该位置玻璃板的竖直边缘和框架两个腹板的竖直边缘在输送方向上都位于彼此的中间位置,而玻璃板下边缘与框架的下边缘仍然处于同一平面上。只有这样,玻璃板才会相对于框架升高,而框架相对于玻璃板降低,直到玻璃板的水平边缘和框架两个腹板的水平边缘都位于彼此的中间位置。这样,整个准备工作中玻璃板和框架都在进行输送,直到实际装配的第一阶段,这时它们的下部边缘都位于同一高度,尽管在安装完成的窗体中玻璃板的下边缘必须高于框架的下边缘。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其有利于建立自动操作生产线,并缩短加工时间。
为了将框架腹板的水平边缘和玻璃板的水平边缘都定位于对方的相对中间位置,玻璃板特别优选由作用于玻璃板两个相互背对侧面的抽吸装置所把持。降低竖立着框架的水平输送机,使得玻璃板的高度恰好定位于窗体的框架。随即用粘合剂将玻璃板和框架连接起来,这样就不必再害怕出现定位错误。
在降低框架过程中,优选用调节装置通过框架横平的上部腿的内表面将其固定,在将玻璃板压向与其面对的框架腹板之前,调节装置可以用来调整框架上部腿的位置。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弥补框架上部腿松垂的缺陷,大型窗体尤其明显。优选地,玻璃板由第一水平输送机经过输出部输送至具有三个相互平行输送轨道的准备站中,这些输送轨道可以同时横向移动,其中的两个外部输送轨道用于两块玻璃板,其中的中间输送轨道用于窗体的框架。首先,将准备站中的两个外部输送轨道与输出部的输送轨道依次对齐,这样两块玻璃板就可以在准备站的两个外部输送轨道上进行输送。优选地,只有在这完成之后,窗体的框架才由与第一水平输送机相邻的第二水平输送机进行输送。在将玻璃板输送至准备站之后,输出部才将准备站连接到第二水平输送机上。随后输出部接收窗体的框架,并掉转回头与准备站中的水平输送机对齐,当输出部还没有掉转回头与第一水平输送机对齐时,通过横向移动,将准备站的中间输送轨道分别与输出部的传输送轨道或者第一水平输送机对齐。随后将框架输送至准备站两块玻璃板之间的空隙中。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密封剂,其优选是一种反应热溶胶,将其趁热涂覆到框架上,然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与两块玻璃板接触,这样就可以得到合适的附着力。将两块玻璃板和位于两者之间的框架从准备站中一起输送至准备站后面的装配站中,在该装配站中它们相互位于对方的中间位置,并将玻璃板压向框架腹板。
第一水平输送机优选将玻璃板的清洗机与输出部连接起来。玻璃板到达储存位置并将其切割成合适尺寸,然后将其放置到生产线上。它们只在该位置进行清洗,这样以清洁状态到达装配站的最好条件就唾手可得了。
第一站点优选放置于第二水平输送机上,在第一站点中将含防潮成分材料的糊状胶粘剂注入到框架两个腹板之间的空隙中。在一个站点中,将密封剂以连续线状形式涂覆到腹板两个相互背对的外表面上,该站点也放置到第二水平输送机上。优选,只在含防潮成分材料的糊状胶粘剂涂覆过之后才进行上述操作。这也有助于尽可能缩短从施加热密封剂到最终完成窗体装配之间的时间周期。基于同样原因,密封剂也会同时涂覆到两个腹板上。
通过输出部与准备站和装配站相连的两个独立水平输送机也有助于尽可能缩短从施加密封剂到实际完成窗体装配之间的时间周期。此外,生产线的生产能力也会大幅度提高。
当装配到窗体的绝缘玻璃面板中将要注入重气时,优选地在压向框架腹板之前,两块玻璃板中的一块背向框架弯曲,这样弯曲玻璃板和其对面腹板之间至少有一个与两块玻璃板之间的空隙相通的入口,在玻璃板已压向腹板之后仍保持敞开状态。然后将重气通过该入口注入到两块玻璃板之间的空隙里。随后将玻璃板的弯曲撤回,这样两块玻璃板之间的空隙就紧密地关闭。该操作过程可以在生产线上以一种非常便利的方式自动进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优点在于,用该种方法获得的填充程度要比已知的sashlite法高很多,而且其泄漏的危险要低于sashlite法,如果出现泄漏会导致重气的损失以及水分的渗入,因为在sashlite法中,框架上有一个用于填充气体的单独的孔,该孔必须接着关闭。这样的孔是一个永存的薄弱点。在本发明中,不存在该孔。
优选地,其中一个玻璃板背向框架弯曲以在其对角线上的两个拐角处填充气体。对于快速填充的工艺和较高程度的填充,该方法有其独特的优势。
优选地,玻璃板的弯曲是在位于该玻璃板外表面上的抽吸装置的帮助下完成的。该方法在对所述玻璃板在预期位置进行所需的固定时结合了缓和的操作模式。
玻璃板和框架的连接过程中,优选地,与抽吸装置相连的该两个构架更紧靠地移动到一起,将玻璃板压向该两个构架中的框架腹板。如果控制得当,玻璃板就有可能沿着限定的路径移动。此外,抽吸装置在装配过程中会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装配期间,优选使用受压力介质缸控制的止推板对玻璃板进行缓冲,这些止推板在玻璃板边缘区域同时对两块玻璃板施加作用。在这种方式下,压力介质缸可以作为气动弹簧来用,能防止玻璃破碎,并同时提供最佳的胶结连接,特别是为了得到均匀的压力,在止推板的压力介质缸上施加预选的压力时。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实施方案将进行详细说明。
图1给出了具有集成绝缘玻璃面板的窗体所用装配线第一段的俯视图。
图2给出了具有集成绝缘玻璃面板的窗体所用装配线第二段的俯视图。
图3给出了图1中准备站的横向视图;
图4给出了图3中准备站的侧视图,其观测方向与输送方向平行;
图5给出了图4中局部A的详细视图;
图6给出了图4中局部B的详细视图;
图7给出了图1中装配站的横向视图;
图8给出了装配站的侧视图,其观测方向与输送方向平行;
图9给出了图8中装配站后面部分的正视图;
图10给出了图8中装配站前面部分的视图,其是从该装置的后面部件向前看到的视图;
图11给出了具有窗框和两块相互平行玻璃板的装配站出口端的详细横向视图;
图12给出了装配站后面部分的一局部C的详细视图;
图13给出了装配站前面部分的一局部D的详细视图;
图14给出了图13中第一局部视图;
图15给出了图13中改变调整后的第二局部视图;
图16-18给出了窗体装配三个后续阶段的视图,图中是其上部边缘区域,以及
图19给出了带有玻璃板的已部分装配的窗体的局部视图,该玻璃板在该气体交换过程中背向弯曲。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以俯视图的形式表示出了窗体或具有集成绝缘玻璃面板的门翼的生产线。为了简化问题,本专利申请中只讨论了窗体。然而,该发明同样适用于门翼。门翼包含在本发明范围之内。术语“sash”包含可移动以及可转动的窗体。
图2中的插图可与图1中插图的右端连接。
生产线具有第一水平输送机1和横向移动到第一水平输送机1的第二水平输送机2,该第二水平输送机2引入到与第三水平输送机3相连的水平输送输出部4,第三水平输送机3与水平输送机1对齐。第一水平输送机1包含多个部件,从相继放置独立玻璃板52、53的部件5开始,其引入了用于清洗和烘干玻璃板的装置6,其中的部件7和8用于中间输送,并且如果必要,也可以放置玻璃板52、53。在部件7中,还可以对清洗过的玻璃板是否已经真的清洗干净进行进一步检查。在部件5到8中,第一水平输送机1上具有一横排同步驱动辊9,它们位于支撑墙10下部边缘处的部件5、7和8上,该支撑墙10向后倾斜,与竖直方向形成一个夹角,例如6度,其优选为一个气垫墙。输送时,玻璃板竖立在辊9上并靠着支撑墙10。玻璃板通过一排清洗刷和辊以一种固有的已知方式放置在清洗烘干机6中。
第二水平输送机2也具有多个部件11、12、13、14和15,其中在每种情况下,连续输送带16都包含一个在支撑墙17下部边缘进行水平运行的上位运行带,该支撑墙17向后倾斜,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和支撑墙10一致。有利地,上位运行带垂直于支撑墙10,这样其也向后倾斜若干度。第二水平输送机2用于输送由塑料空心型材构成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框架51(见图1)。将框架51的其中一根腿放置到输送带16上,并靠着支撑墙17,将带子以插入或胶结的方式与其固定连接,该带子优选用刚毛制成,特别优选用软的刚毛制成,其作用为减少摩擦。一排自由运行的导辊18位于输送带16的上方,相互之间靠的很近,其部分位于支撑墙17的下方,但会从中凸出一块,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一个运行方向与输送带16的上位运行带方向垂直的轴。优选提供距离支撑墙17更远的一排托辊19,其高度可以调节,并且,如果需要,其可以用来防止竖立在输送带16上的框架发生倾斜。
在第二水平输送机2的部件11中,将由塑料空心型材21构成的框架放置到水平输送机2上。
系统20位于第二水平输送机2的部件12上,该系统20用于将含干燥剂的胶粘剂注入到由塑料空心型材构成的两个腹板之间的空隙中,由此构成了窗体用框架51。这样的塑料空心型材的实施例在图16到19的局部图中进行了说明。图中的塑料空心型材21具有一个平的外表面22,一个构成的内表面23,两个侧面24和25,以及几个空心室。两个与侧面24和25平行,并且相互平行的腹板26和27放置于内表面23上,它们之间的空隙朝着框架51的内表面打开。腹板26和27在其自由端以一角度折起,由此形成了玻璃板52、53可能会碰到的突出部28,腹板26和27可用作为其隔板,见图18。将含干燥剂的胶粘剂29通过系统20注入到腹板26和27之间的空隙中。聚异丁烯特别适合用作胶粘剂29,分子筛特别适合用作干燥剂。有利地,胶粘剂29通过喷嘴30注入,该喷嘴30可沿着平行于支撑墙17的方向上下移动,而且可以绕着垂直于支撑墙17的轴进行转动。当由空心型材21构成的框架51保持静止时,为了将胶粘剂29注入到竖直腹板28之间的空隙中,喷嘴30要分别向上或向下移动。将粘胶粘剂29注入到水平腹板26和27之间的空隙中时,可以让喷嘴30保持静止,而让空心型材21构成的框架51分别在水平方向上向前或向后移动。
用于在腹板26和27相互背对的表面上涂覆线状35密封剂的系统31,放置于第二水平输送机2的部件14上。为此目的,第一喷嘴32放置于支撑墙17的前面,第二喷嘴33放置于支撑墙17的背面,在这里它们通过从顶部一直延伸到底部的狭槽34穿过支撑墙17相互啮合。喷嘴32和33的移动方式可以与喷嘴30相同,它们可以同时移动和启动,这样它们就可以同时在腹板26和27的外表面涂覆密封剂。图16至18对线状密封剂35给出了说明。
第二水平输送机2的部件13和15用于框架的中间输送。如有必要,可以在位于部件13上的框架51中插入格条。
图1所示的产品生产线段是从图1所示的两个位置之间来回摆动的输出部4开始的。输出部4有一个带部件组合的水平输送机,其与第二水平输送机2的部件相同或类似,这样可以将其看作为第二水平输送机2可转动的延续部分。在输出部4与第一水平输送机1相对齐的位置,其接收已输送至该位置的玻璃板52、53,并将它们输送至准备站36中。在输出部4与第二水平输送机2对齐的位置,其接收从所述第二水平输送机2输送过来的窗体框架51。为了能将框架51输送至准备站36中,输出部4必须首先转动到与准备站36和第一水平输送机1对齐的位置。
图3到6对准备站36进行了说明。具有两条向后倾斜轨道38的子框架37上设置有框形构架39。在其正面,构架39具有两根向后倾斜的柱40,其以垂直于轨道38的方式向上延伸。两条轨道38分别与第一和第三水平输送机的输送方向相垂直。所述柱40向后倾斜的角度与支撑墙10相同。横梁41、42和43由柱40支撑,以便其上下移动,因此横梁41、42和43的高度都是可调节的。在每种情况下,这三根横梁41、42和43支撑一横排的可自由运行托辊44,其可以围绕与柱40平行的轴旋转。三轨的水平输送机45与构架39在其下部区域相连,其包括用于三个连续输送带47、48和49的横向支撑46,该三个连续输送带47、48和49的上位运行带相互平行,并间隔一段距离,它们以与柱40相同的角度向后倾斜。两个外侧的输送带47和49用于输送玻璃板52、53,而比两个外侧输送带47和49宽的中间输送带用于输送窗体框架51。输送带47到49可以分别驱动。在支撑时,自由运行的托辊50放置于输送带47和49的两侧。其作用是对玻璃板和窗体框架的下边缘进行导向。其轴与辊44的轴平行,辊44与横梁41、42和43相连。
通过横向移动位于子框架37轨道38上的构架39,将三个输送带47、48和49都带到与输出部4的水平输送机对齐的位置。在图1所示的位置中,输出部4可以将窗体框架51输送至中间输送带48上;输出部4的托辊18与位于后方输送带49和中间输送带48之间、并以与柱40相同的角度向后倾斜的托辊50相对齐。为了将玻璃板53输送至后方输送带49上,后者通过横向移动支撑46来进行定位,这样,放置于输送带49的后方的托辊50就与输出部4上的托辊18相对齐。为了能将玻璃板52输送至前方的输送带47上,后者通过横向移动支撑46来进行定位,这样,放置于前方输送带47和中间输送带48之间的托辊50就与输出部4上的托辊18相对齐。
在准备站36中,优选地,框架51以及两块玻璃板52和53在放置时,它们的前垂直边要彼此近乎相邻,并与后面的装配站54毗邻。
图7至15中对装配站54进行了说明。其具有子框架55,子框架55包括轨道56,轨道56的倾斜与准备站36中轨道38的倾斜相对应。构架57与子框架55相连,该构架57与准备站36的构架39类似,并且与后者一样,其安装有三根横梁58、59和60,在每种情况下,都连接一横排的托辊61,托辊61的轴向近乎为竖直方向,即与轨道56垂直。与准备站36中横梁41至43的安装情况一样,横梁58至60都以高度可调的方式安装在构架57的柱上。与准备站36中的可移动构架39相反,构架57固定在子框架55上,目的是为了不让其移动。设计与准备站36中的三轨水平输送机45一致的三轨水平输送机62放置于子框架55上,从而使水平输送机62高度可调。
可以在成对轨道56上移动的前构架63放置于固定构架57的前方。也可以在成对轨道56上移动的后构架64放置于固定构架57的后方。图2给出的是后构架64的视图。在它们的下部末端,后构架64的两个横向柱65具有与轨道56相啮合的倒凹的导向部件66。横向隔板67与柱65相连,并可通过由电机69驱动的齿轮皮带68在柱65上上下移动。止推板70与横向隔板67相连,该止推板70可以通过压力介质缸71,特别是气缸来启动,这在图7和8中进行了说明,但在图9中没有给出,这是因为它们位于横向隔板67的背面。每个止推板70的上方都安装了包含气缸73的调节装置72,见图16,气缸73的活塞杆74具有顶端75,其与平行引导到活塞杆74的可伸缩杆76相连。所述调节装置72用于框架51上部腿的定位,并用于消除框架51上部腿可能出现的松垂缺陷,见图16到18。
止推板70也是分别由压力介质缸单独启动,另外,一排抽吸装置78与后构架64的下部隔板77相连。另有一个抽吸装置78与隔板68相连。抽吸装置78以及止推板70都可以在压力介质缸89,特别是气缸的作用下单独移动。与柱65平行的竖直隔板80与后构架64的下部隔板77及上部隔板79相连,以使其可以沿着水平方向移动。竖直隔板80穿过横向隔板67,并放置于后者的背面。竖直隔板80的移动与横向隔板67移动的方式相同,都是通过两条由电机82驱动的齿轮皮带81完成的。另外,也是由压力介质缸单独启动的止推板70和70a与竖直隔板80和柱65相连,柱65与竖直隔板80平行。在每一情况下,大多数止推板70都在滑块83上与隔板67、77和80以及柱65相连,滑块83拉动较小的止推板70a,其与可滑动的格栅84相连,由此,由可移式格栅84连接的止推板70和70a的之间的距离是可变的。由可移式格栅84实现的长度调整考虑了止推板70和70a的位置,以便能以最佳的方式配合框架51的高度和宽度。隔板67和80的可移动性也用于配合窗体框架51的高度和宽度。
此外,图9还给出了两种比抽吸装置78大的抽吸装置85和86。参看图9,下部抽吸装置85位于隔板67、77、68和柱65所限定区域的左下角,并与下部隔板77相连。上部抽吸装置86位于该区域的斜对角处。然而下部的抽吸装置85只能维持在其位于下部隔板77的位置上来回移动,此外,上部抽吸装置86能随着隔板67和80的移动而移动,这样,就能将其维持在隔板67和80所限定区域的角落处。通过抽吸装置85和86,由隔板76、70、68和柱65横跨形成区域中的抽吸装置78所把持的玻璃板53可以在斜对角处向后弯曲。除此之外,较大抽吸装置85、86用于固定玻璃板52、53,这种固定必须在三轨水平输送机62降低之前完成。较大抽吸装置85和86可以在压力介质缸,特别是气缸89的作用下,以与较小抽吸装置78相同的方式移动。
在较大抽吸装置85和86的帮助下,装配窗体过程中,基于气体交换的目的窗体两块玻璃板52、53之间空隙的入口可暂时保持打开状态。气体交换过程中,玻璃板52和53之间空隙里的空气被重气所替换。有利地,重气从下部抽吸装置85附近的下部角落区域进入,并通过位于其斜对角处的上部抽吸装置86区域中的开口对空气进行替换。因此,重气不会再次通过由下部抽吸装置85保持其打开状态的入口排出,在该位置设置了两条腿的密封垫87,其覆盖住框架51和框架51下部角落中的后玻璃板53之间的空隙,从而密封玻璃板52和53之间空隙的入口。密封垫87可以是一种模制件,例如,由泡沫橡胶或类似材料制成。所需重气的给气管线88延伸穿过密封垫87。通过引导穿过密封垫87的该给气管线88的端部闭合的末端部件优选是一种多孔管件,其可由例如烧结塑料制成,重气从该末端部件以扩散方式逸出,流动到玻璃板52和53之间的空隙中,并在更高位置处与空气交换,这样空气就通过上部抽吸装置86所提供的开口处离开该空隙。
图10给出了装配站中放置于三轨水平输送机62前方的前构架63的视图,其与图9相对应。前构架63实际上是后构架64的镜像,因此,其结构细节可以参考对后构架64的说明。但是,前构架63没有较大抽吸装置85、密封垫87,也没有用于提供重气的给气管线88。
窗体是根据下列方法在所述的生产线中进行装配的。
将窗体所需的玻璃板52和53放置在第一水平输送机1的部件5上。将窗体所需的由塑料空心型材预成型的框架51放置在第二水平输送机2的部件11上。玻璃板52和53陆续输送穿过清洗烘干机6,其可以在第一水平输送机1的部件7中进行清洁程度检查,到达第一水平输送机1的部件8,如果其随后要到达的输出部4或准备站36还没有准备好,必要的话可以在这里储存。当输出部4与第一水平输送机1对齐并空置时,输出部4就准备好接收玻璃板52和53。这种情况下,两块玻璃板52和53就被陆续输送至输出部4上。当准备站36准备好时,其通过横向移动定位,使得位于后输送带49的后方的或者位于前输送带47和中间输送带48之间的托辊50与输出部4的托辊18对齐。在最后提到的这种情况中,随后将第一块玻璃板52输送至前输送带47上,由其输送至准备站36出口端的前方,并停在那里。通过构架39的横向移动,用于输送第二块玻璃板53、具有后输送带49的输送轨道随后将其位置移动到与输出部4对齐,输出部4将第二块玻璃板53输送至后输送带49上,由其将第二块玻璃板53输送至准备站36的出口端,并停在那里。随后对三轨水平输送机62进行定位,使得其包含较宽输送带48的中间输送轨道与第一水平输送机1相对齐。
玻璃板52和53在水平输送机1上的输送时间上是重叠的,当框架51位于第二水平输送机2的部件12中时,将含有干燥剂的胶粘剂注入到其两个腹板26和27之间的空隙里。如果需要,当框架51位于第二水平输送机2的部件13中时,将格条插入到框架51中。在第二水平输送机2的下一个部件14中,将密封剂以连续线状35形式涂覆到两个腹板26和27的外表面上,中间没有间断。已制备好,并用该方式涂覆过的框架51可以储存在第二水平输送机2的下一个部件15中,直到输出部4空置并旋转到与第二水平输送机2对齐的其位置上为止。随后将框架51输送至输出部4上。框架51一输送至输出部4上,立即将输出部4转回与第一水平输送机1对齐。如果框架51还没有输送至输出部4上,通过在子框架37上的横向转移,准备站36中的构架39具有放置于中间输送带48和后输送带49之间的成排托辊50,构架39构架与输出部4中的托辊18对齐。一旦对齐,立即将框架51输送至中间输送带48上,并进一步由其输送至准备站36的出口端。如果随后的装配站54已做好准备接收,框架51可以不做停留,直接输送至装配站54中,与此同时,玻璃板52和53也从准备站36输送进入装配站54中。但是,如果装配站54还没有做好准备,则将框架51停留在准备站36中。这时框架51及玻璃板52和53就在图1所给出的假定位置。一旦装配站54已做好准备,将框架51及两块玻璃板52和53同时输送至装配站54中,到达其出口端附近区域,它们在这里停止,这步操作可以通过例如位置传感器来控制,从而使得两块玻璃板52、53的竖直边缘在输送方向上位于框架51两个腹板26和27竖直边缘的中间位置。由于输送带47、48和49的上位运行带位于同一平面上,玻璃板52和53在高度方向上仍然没有在图11所示框架51中的假定位置处恰当定位。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通过启动气缸89,在任何情况下,抽吸装置78都与其活塞杆相连,并靠该活塞杆启动,将装配站54中两个构架63和64上的抽吸装置78分别推进到与其相邻的玻璃板52或53处,从而将两块玻璃板吸入并固定在其位置上。只有那些分别用于玻璃板52和53的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的抽吸装置78被向前推动并激活。玻璃板52和53的尺寸可以从生产计划中得知,它们的尺寸要受到装配站54的约束,或者由装配站54中的位置传感器来确定。在这种方式下,隔板67和80可以自动调节,以分别与玻璃板52、53的当前尺寸,或对应的框架51相适应。隔板67和80针对当前框架51尺寸的调节包括止推板70、70a的定位,为此目的,将滑块83移动到与玻璃板52和53的边缘相对,止推板70、70a间隔放置的位置处,该位置应尽可能平滑。只启动抽吸装置78,其位于底面左侧由隔板66、67、80以及柱65所限定的区域中,参看图9。除此之外,将较大抽吸装置85和86背对着玻璃板52和53向前推进,并启动。
止推板70、70a与所述的抽吸装置78同时在气缸71的作用下延伸,并与玻璃板52、53接触,见图16。另外,立即启动调节装置72。基于此目的,杆76在启动的气缸73作用下伸长,以使它们到达框架51上部腿侧面24和25的下方,见图16。
现在降低装配站54中的三轨水平输送机62。通过这步操作,框架51的上部腿放置到了杆76的上方,见图17,并且解决了框架51上部腿可能出现的松垂问题。降低该三轨水平输送机62,直到玻璃板52和53的水平边缘位于腹板26和27水平边缘的中间位置。这时线状35密封剂位于玻璃板52、53的对立面,并靠近其边缘。
接下来,升高横梁58、59和60,以便托辊61从玻璃板52、53中脱离。然后让前构架63和后构架64都朝着对方移动,从而使得玻璃板52和53压向位于腹板26和27上的线状35密封剂。构架63和64的移动被止推板70、70a的气缸71所缓冲,这确保了玻璃板52、53以预先确定的压力施加在框架51的腹板26和27上,见图18。
这样窗体就装配完成。止推板70、70a和调节装置72的气缸再次收回它们的活塞杆,关停并拉回抽吸装置78、85和86,将三轨水平输送机62升高回与准备站36中水平输送机的高度相对应的初始位置,将窗体输送出装配站54,到达出口输送装置90。如有必要,用已知方式将覆盖在玻璃板52和53边缘的覆盖带插入到框架51中。
将集成到窗体的绝缘玻璃面板中填充重气,填充重气是在将其中一块玻璃板53压向框架51之前,后玻璃板53在抽吸装置85和86作用下于其两个斜对角处向外弯曲之后进行,见图19,其中重气通过已由抽吸装置85形成的入口引入,并通过已由抽吸装置86形成的开口,将两块玻璃板52和53之间空隙中的空气替换。一旦重气已达到足够高的填充程度,就停止抽吸装置85和86,这样,在玻璃板52和53的回弹性作用下,开口很容易关闭,关闭是在气体启动的止推板70、70a的作用力下完成的。图19详细显示了窗体下部角落处的入口91,还显示了与该窗体相连的密封垫87,供重气进入的多孔给气管线88的一部分,以及介于密封垫87和玻璃板53之间的抽吸装置85的弹性吸板的一部分。
数字涵义:
1.第一水平输送机                    12.第二水平输送机2的部件
2.第二水平输送机                    13.第二水平输送机2的部件
3.第三水平输送机                    14.第二水平输送机2的部件
4.输出部                            15.第二水平输送机2的部件
5.部件                              16.输送带
6.清洗烘干机                        17.支撑墙
7.部件                              18.导辊
8.部件                              19.导辊
9.辊                                20.注射胶粘剂的系统
10.支撑墙                           21.塑料空心型材
11.第二水平输送机2的部件            22.塑料空心型材21的外表面
23.塑料空心型材21的内表面                58.梁
24.塑料空心型材21的侧面                  59.梁
25.塑料空心型材21的侧面                  60.梁
26.腹板                                  61.托辊
27.腹板                                  62.三轨水平输送机
28.突出部                                63.前构架
29.含干燥剂的胶粘剂                      64.后构架
30.喷嘴                                  65.分别为前构架63或后构架64的柱
31.应用密封剂的系统                      66.导向部件
32.喷嘴                                  67.隔板
33.喷嘴                                  68.齿轮皮带
34.狭槽                                  69.电机
35.线状密封剂                            70.止推板
36.准备站                                70a.止推板
37.子框架                                71.压力介质缸(气缸)
38.轨道                                  72.调节装置
39.构架                                  73.气缸
40.柱                                    74.活塞杆
41.梁                                    75.活塞杆74的顶端
42.梁                                    76.杆
43.梁                                    77.下隔板
44.托辊                                  78.抽吸装置
45.三轨水平输送机                        79.上隔板
46.支撑                                  80.竖直隔板
47.输送带                                81.齿轮皮带
48.输送带                                82.电机
49.输送带                                83.滑块
50.托辊                                  84.可移式格栅
51.框架                                  85.下抽吸装置
52.后玻璃板                              86.上抽吸装置
53.前玻璃板                              87.密封垫
54.装配站                                88.喂料管线
55.子框架                                89.气缸
56.轨道                                  90.出口输送装置
57.固定构架                              91.入口

Claims (15)

1.一种装配具有集成绝缘玻璃面板的窗体的方法,所述窗体具有一个由塑料空心型材构成的框架(51),所述框架(51)有一个内表面(23),一个背对内表面(23)的外表面(22),以及两个连接内表面(23)和外表面(22)的侧面(24、25),其中,所述框架(51)在内表面(23)上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腹板(26、27),所述腹板(26、27)用于限制窗体的窗扇打开的最大范围,并胶结固定于由其把持并间隔开的两块玻璃板(52、53)上,其操作步骤如下:
-将框架(51)和玻璃板(52、53)竖直放置或者与竖直方向倾斜若干度放置;
-用机器将含防潮成分材料的糊状胶粘剂(29)注入到两个腹板(26、27)之间的空隙中;
-用机器将密封剂以连续线状(35)形式涂覆到腹板(26、27)的两个相互背对的外表面(22)上;
-用机器定位并把持两块玻璃板(52、53)和框架(51),以使两块相对放置的玻璃板(52、53)相等或几乎相等,而且使框架(51)竖立在两块玻璃板(52、53)之间,并以玻璃板(52、53)和两个腹板(26、27)的边缘都位于对方中间位置的方式定位,和
-用机器将两块玻璃板(52、53)压向其面对的腹板(26、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板(52、53)和框架(51)放置在水平输送机(1、2、3)上,并对玻璃板(52、53)和框架(51)固定以防脱落;
通过水平输送,玻璃板(52、53)和框架(51)首先进入一个位置,在该位置玻璃板(52、53)和框架(51)彼此相邻,并且在输送方向上,玻璃板(52、53)的竖直边缘和框架(51)的两个腹板(26、27)的竖直边缘都位于彼此的中间位置,而玻璃板(52、53)的下边缘与框架(51)的下边缘仍然处于同一平面上,
以及随后将玻璃板(52、53)相对于框架(51)升高,或者框架(51)相对于玻璃板(52、53)降低,直到玻璃板(52、53)的水平边缘和框架(51)的两个腹板(26、27)的水平边缘在高度方向上都位于彼此的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将玻璃板(52、53)的水平边缘和框架(51)的腹板(26、27)的水平边缘都定位于对方的相对中间位置,玻璃板(52、53)特别由作用于所述玻璃板(52、53)相互背对侧面的抽吸装置(78、85、86)所把持,随后降低竖立着框架(51)的水平输送机(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降低过程中,框架(51)的横平的上部腿由调节装置(72)固定,在将玻璃板(52、53)压向与其面对的框架(51)的腹板(26、27)之前,用所述调节装置(72)来调整框架(51)上部腿的位置。
5.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玻璃板(52、53)由第一水平输送机(1)经过输出部(4)输送至具有三个相互平行的输送轨道(47、48、49)的准备站(36)中,所述输送轨道(47、48、49)可以同时横向移动,其中的两个外部输送轨道(47、49)用于两块玻璃板(52、53),其中的中间输送轨道(48)用于窗体的框架(51),
首先将准备站(36)中的两个外部输送轨道(47、49)与输出部(4)的输送轨道(16)依次对齐,以使两块玻璃板(52、53)在准备站(36)的两个外部输送轨道(47、49)上进行输送,
窗体的框架(51)由与第一水平输送机(1)相邻的第二水平输送机(2)进行输送,
将玻璃板(52、53)输送至准备站(36)之后,输出部(4)才将准备站(36)连接到第二水平输送机(2)上,
随后,输出部(4)接收窗体的框架(51),并掉转回头与准备站(36)中的水平输送机(45)对齐,通过横向移动,将其中间输送轨道(48)分别与输出部(4)的输送轨道(16)或者第一水平输送机(1)对齐,
将框架(51)输送至准备站(36)中两块玻璃板(52、53)之间的空隙中,
将两块玻璃板(52、53)和位于两者之间的框架(51)一起输送至准备站(36)后面的装配站(54)中,在所述装配站(54)中玻璃板(52、53)和框架(51)相互位于对方的中间位置,并将玻璃板(52、53)压向框架(51)的腹板(26、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水平输送机(1)把用于玻璃板(52、53)的清洗机(6)连接到输出部(4)。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站点(12)和其下游的第二站点(14)放置于第二水平输送机(2)上,在其中的第一站点(12),将含防潮成分材料的糊状胶粘剂注入到框架(51)两个腹板(26、27)之间的空隙中,在其中的第二站点(14),将密封剂以连续线状(35)形式涂覆到腹板(26、27)的两个相互背对外表面(2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剂同时涂覆在两个腹板(26、27)上。
9.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向框架(51)的两个腹板(26、27)之前,所述两块玻璃板(52、53)中的一块背向框架(51)弯曲,使得弯曲玻璃板(53)和其对面的腹板(27)之间至少有一个与两块玻璃板(52、53)之间的空隙相通的入口(91),在两块玻璃板(52、53)已压向腹板(26、27)之后仍保持敞开状态,并在撤回玻璃板的弯曲以将两块玻璃板(52、53)之间的空隙紧密关闭之前,通过该入口(91),将重气注入到两块玻璃板(52、53)之间的空隙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那块玻璃板(53)在对角线上的两个拐角处背向框架(51)弯曲。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板的弯曲是在位于玻璃板(53)外表面(22)上的抽吸装置(85、86)的帮助下完成的。
12.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抽吸装置(78、85、86)相连的两个构架(63、64)紧靠地移动到一起,将所述的玻璃板(52、53)压向两个构架(63、64)中的框架(51)的腹板(26、27)。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玻璃板(52、53)的施压通过受气缸(71)控制的止推板(70、70a)进行缓冲,所述止推板(70、70a)在玻璃板(52、53)的边缘区域同时对该两块玻璃板(52、53)施加作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止推板(70、70a)的气缸(71)施加预选的压力以得到均匀的施压。
15.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51)和玻璃板(52、53)的竖直设置,或与竖直方向倾斜若干度的设置是通过机器完成的。
CN201080052118.9A 2009-09-30 2010-09-11 装配具有集成绝缘玻璃面板的窗体的方法 Active CN1026670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9048641.0 2009-09-30
DE102009048641.0A DE102009048641B4 (de) 2009-09-30 2009-09-30 Verfahren zum Zusammenbauen eines Fensterflügels mit integrierter Isolierglasscheibe
PCT/EP2010/005577 WO2011038831A1 (de) 2009-09-30 2010-09-11 Verfahren zum zusammenbauen eines fensterflügels mit integrierter isolierglasscheib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7043A true CN102667043A (zh) 2012-09-12
CN102667043B CN102667043B (zh) 2015-08-26

Family

ID=43302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2118.9A Active CN102667043B (zh) 2009-09-30 2010-09-11 装配具有集成绝缘玻璃面板的窗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9290985B2 (zh)
EP (1) EP2483503B1 (zh)
JP (1) JP5791614B2 (zh)
CN (1) CN102667043B (zh)
CA (1) CA2774447C (zh)
DE (1) DE102009048641B4 (zh)
PL (1) PL2483503T3 (zh)
RU (1) RU2549320C2 (zh)
WO (1) WO201103883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8029A (zh) * 2020-12-28 2021-03-19 湖南亘晟门窗幕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玻璃灌装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08477A1 (de) * 2012-01-13 2014-12-03 Plus Inventia AG Vorrichtung zum Zusammenbau von Isolierglasscheiben
US9656356B2 (en) 2013-01-22 2017-05-23 Guardian Ig, Llc Window unit assembly station and method
US10113354B2 (en) 2013-12-31 2018-10-30 Cardinal Ig Company Multiple-pane insulating glazing unit assembly, gas filling, and pressing machine
KR101572783B1 (ko) 2015-07-17 2015-11-27 함영수 샤시 윈도우 조립 설비 및 조립 방법
CN109249214B (zh) * 2016-07-21 2019-12-17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能够精准套杆的拐杖头的自动组装机
CN110170834B (zh) * 2019-06-07 2021-03-12 丽水新贝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湿器的超声波雾化器自动组装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0013A (zh) * 1996-12-05 1999-12-29 约翰·S·弗朗斯 整体多层窗户单元和窗框
CN1280552A (zh) * 1997-09-15 2001-01-17 安德森公司 一种整体式隔热玻璃部件及制造方法
WO2003014511A1 (de) * 2001-08-03 2003-02-20 Lenhardt Maschinenbau Gmbh Vorrichtung zum zusammenbauen von isolierglasscheiben
US20050166491A1 (en) * 2002-10-21 2005-08-04 Sashlite, Llc Assembly of insulating glass structures on an integrated sas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22185A1 (de) * 1990-07-13 1992-01-16 Lenhardt Maschinenbau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zusammenbauen von isolierglasscheiben, die mit einem von luft verschiedenen gas gefuellt sind
ATE166421T1 (de) 1994-03-24 1998-06-15 Peter Lisec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mit schwergas gefüllten isolierglasscheiben
US6286288B1 (en) 1996-12-05 2001-09-11 Vertical Ventures V-5, Llc Integrated multipane window unit and sash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0013A (zh) * 1996-12-05 1999-12-29 约翰·S·弗朗斯 整体多层窗户单元和窗框
CN1280552A (zh) * 1997-09-15 2001-01-17 安德森公司 一种整体式隔热玻璃部件及制造方法
WO2003014511A1 (de) * 2001-08-03 2003-02-20 Lenhardt Maschinenbau Gmbh Vorrichtung zum zusammenbauen von isolierglasscheiben
US20050166491A1 (en) * 2002-10-21 2005-08-04 Sashlite, Llc Assembly of insulating glass structures on an integrated sas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8029A (zh) * 2020-12-28 2021-03-19 湖南亘晟门窗幕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玻璃灌装工艺
CN112518029B (zh) * 2020-12-28 2022-07-22 湖南亘晟门窗幕墙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灌装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05033A1 (en) 2012-08-16
JP5791614B2 (ja) 2015-10-07
WO2011038831A1 (de) 2011-04-07
EP2483503B1 (de) 2014-12-17
US9290985B2 (en) 2016-03-22
PL2483503T3 (pl) 2015-06-30
JP2013506769A (ja) 2013-02-28
EP2483503A1 (de) 2012-08-08
CA2774447A1 (en) 2011-04-07
RU2549320C2 (ru) 2015-04-27
RU2012116223A (ru) 2013-11-10
CN102667043B (zh) 2015-08-26
DE102009048641A1 (de) 2011-03-31
DE102009048641B4 (de) 2014-02-06
CA2774447C (en) 2018-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7043B (zh) 装配具有集成绝缘玻璃面板的窗体的方法
CA1263223A (en) Apparatus for joining two panes of glass to form a fused space window pane
US9021687B2 (en) Device for assembling a window sash having an integrated insulating glass pane
CN102959172B (zh) 装配具有三个互相平行玻璃板的中空玻璃窗格的方法
US4911779A (en) Apparatus for a slipless conveyance of two plates
US967731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assembly of insulating glass panes that are filled with a gas different from air
CN106467366A (zh) 用于将玻璃板组装成绝缘玻璃片的方法和装置
US11828104B2 (en) High speed parallel process insulated glass manufacturing line
US8522831B2 (en) Automatic device for filling insulating glazing units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7537804A (zh) 一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阀板密封面清洁装置
CA2555828C (en) Method for positioning glass sheets in a vertical assembly and pressing device for insulating glass panes
US5876554A (en) Apparatus for sealing the corners of insulated glass assemblies
US783337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ssembling insulating glass panes filled with a gas different from air
CN208717169U (zh) 一种多层玻璃自动贴合装置
CN109760255B (zh) 一种床垫生产工艺
CN209306456U (zh) 复合板材制造设备及制造系统
JPH10158040A (ja) 複層ガラスの製造装置
CN215970570U (zh) 一种多列式金属彩钢板复合生产线
CN215940474U (zh) 一种自动双面打胶机
CN113877767A (zh) 冷藏车侧板型材的粘接设备
CN120004204A (zh) 一种洗衣液产品自动传输装置
KR20070033614A (ko) 조립식 저온창고용 우레탄패널 제조장치
CN118769559A (zh) 一种错位推进装置
MXPA99010228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aling the corners of insulated glass assembl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