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5472B - 拉链用拉头 - Google Patents
拉链用拉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65472B CN102665472B CN201080058936.XA CN201080058936A CN102665472B CN 102665472 B CN102665472 B CN 102665472B CN 201080058936 A CN201080058936 A CN 201080058936A CN 102665472 B CN102665472 B CN 10266547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le
- mentioned
- slider
- pulling
-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97 Zn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513 dentiti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346 tooth eru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44B19/30—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 A44B19/305—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in the form of a locking prong protuding from the pull memb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5—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 Y10T24/2561—Slider having specific configuration, construction, adaptation, or materia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5—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 Y10T24/2561—Slider having specific configuration, construction, adaptation, or material
- Y10T24/2566—Slider having specific configuration, construction, adaptation, or material including position locking-means attached thereto
- Y10T24/257—Slider having specific configuration, construction, adaptation, or material including position locking-means attached thereto having surface engaging element shifted by reorientation of pull tab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5—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 Y10T24/2561—Slider having specific configuration, construction, adaptation, or material
- Y10T24/2586—Slider having specific configuration, construction, adaptation, or material including pull tab attaching mean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拉头(1、2、3)具有拉头躯体(10、70)以及拉片(30、50、60、90),拉头躯体(10、70)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76、77)可转动地保持拉片(30、50、60、90)的安装轴部(33、53、63、93)。另外,在拉头躯体(10、70)的上翼板(11、71)上固定着至少包覆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76、77)的罩体(20、80)。据此,由于该拉头(1、2、3)能够得到良好的手感感觉,且外观也好,所以,能够构成品质优异的拉链。另外,在拉头(1、2、3)具有停止机构的情况下,由于能够由罩体(20、80)保护该停止机构,所以,能够防止停止机构的故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拉链的拉头,尤其涉及具备具有停止爪,且能够保持相对于拉链的牙列的停止状态的停止机构的拉头。
背景技术
以往,拉链被用于衣类、包类等各种各样的制品,另外,因使用它的制品的不同,要求各种各样的功能。例如,就作为拉链的构成零件之一的拉头而言,存在要求具备在相对于拉链的牙列使滑动停止时,将拉头保持在该牙列的停止位置的功能(停止机构)的情况。
具备这样的停止机构的拉头的一例例如被日本实公昭63-1854号公报(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0/070744号(专利文献2)等公开。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的拉头通过将具有停止爪的板簧部件装配在拉头躯体上而具备停止机构。
具体地进行说明,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记载的拉头具有拉头躯体、可转动地被保持在拉头躯体上的拉片、被装配在拉头躯体上的板簧部件。
拉头躯体具有上下翼板、将该上下翼板的一端部间连结的连结柱、被配置在上下翼板的左右侧部的法兰。另外,该拉头躯体具有被配置在连结柱的左右两侧的肩口和被配置在另一端的后口,在上下翼板之间,形成将左右的肩口和后口连结的Y字形的链牙引导路。
再有,在拉头躯体的上翼板上具有可转动地保持拉片的一端的左右的拉片安装柱和被配置在上翼板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将板簧部件插入的插入槽。
上翼板的拉片保持部具有被突出地设置在插入槽的左右两侧的前后一对柱部,通过在拉片的后述的安装轴部被插入前后柱部之间后,向使前后的柱部相互接近的方向铆接,拉片的安装轴部可转动地被保持在拉片安装柱上。
上翼板的插入槽具有与板簧部件的宽度尺寸相同的大小以上的槽宽,以能够将板簧部件稳定地插入的方式被形成。另外,在插入槽的后端部贯穿设置在将板簧部件配置在插入槽内时,能够使该板簧部件的后述的停止爪插通的爪孔。
拉片具有拉片主体部、从拉片主体部的一端平行地延伸设置的左右的臂部、将左右的臂部的前端部连结的安装轴部,在该拉片的安装轴部设置具有凸轮形状的截面的凸轮部。例如,在为专利文献1的情况下,通过将安装轴部的截面形成从圆形切掉一部分圆弧的形状来设置凸轮部,在专利文献2的情况下,通过使突起部从安装轴部的中央部向拉片主体部侧突出来设置凸轮部。
板簧部件具备弹性,以从上方覆盖拉片的安装轴部以及凸轮部的方式被装配在拉头躯体上。另外,在板簧部件的一端部配置能够经拉头躯体的爪孔可进退于链牙引导路内的停止爪。
在安装由上述那样的拉头躯体、拉片以及板簧部件构成的拉头的情况下,首先,将拉片的安装轴部组装在被配置在拉头躯体上的左右的拉片安装柱上。具体地说,在将拉片的安装轴部插入到拉片安装柱中的前后的柱部之间的状态下,使前后的柱部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屈曲,进行铆接。据此,拉片能够相对于拉头躯体以安装轴部为中心转动地被保持。
此时,拉片通过缩小被配置在拉片上的左右臂部之间的间隔和被配置在拉头躯体上的左右的拉片安装柱的外侧面之间的间隔的差,防止拉片的位置相对于拉头躯体在拉头宽度方向大幅错开,且使拉片的凸轮部与适当的位置相吻合。
接着,将板簧部件向保持了拉片的拉头躯体组装。在这种情况下,使板簧部件从上方覆盖拉片的安装轴部以及凸轮部,且使该板簧部件的停止爪插通拉头躯体的爪孔,将板簧部件向拉头躯体装配。据此,拉头被安装。
这样被安装的拉头例如在拉片倒伏在后口侧的状态时,板簧部件的停止爪经拉头躯体的爪孔向链牙引导路内突出。据此,由于停止爪与拉链的牙列卡合,所以,防止拉头沿牙列滑动,拉头的停止状态得以保持。
另一方面,由于在使拉片相对于拉头躯体竖起时、倒伏在拉头的前端侧时,板簧部件被设置在拉片的安装轴部上的凸轮部抬起,所以,该板簧部件的停止爪从链牙引导路脱出(退避)。据此,停止爪卡合在牙列上的状态被解除,能够使拉头沿牙列圆滑地滑动。
另外,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记载的拉头中,如上所述,拉片的安装轴部通过对配置在拉头躯体上的左右的拉片安装柱进行铆接而被保持在该拉片安装柱上。因此,能够将拉片的安装轴部牢固地固定在拉头躯体的规定位置。
因此,拉片难以从拉头躯体脱开,且能够切实地构成拉头的停止机构,使之圆滑地发挥功能。再有,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记载的拉头中的停止机构由于能够比铆接加工后的拉片安装柱的竖立地设置高度低地构成,所以,还能够得到能够使拉头整体的厚度薄的效果。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63-18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0/070744号
在具备上述那样的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记载的停止机构的拉头中,左右的拉片安装柱显露在外部,且由于具有停止爪的板簧部件从上方覆盖拉片的安装轴部以及凸轮部,被装配在拉头躯体上,所以,板簧部件也显露在拉头的外部。
在使用在拉链的拉头中,若拉片安装柱、板簧部件显露成能够从外部看到,则存在使拉头的外观品质、还有拉链的外观品质降低,且手感感觉不佳的问题。
再有,在板簧部件显露在外部的情况下,板簧部件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等的可能性升高。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在板簧部件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等时,容易产生板簧部件的变形、破损,导致拉头的停止机构故障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的拉头中,由于像上述那样,被配置在拉片上的左右臂部之间的间隔和被配置在拉头躯体上的左右的拉片安装柱的外侧面之间的间隔的差变小,所以,拉片的位置难以相对于拉头躯体在拉头宽度方向大幅错开。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拉片相对于拉头躯体的定位手段,利用了拉片上的左右臂部之间的间隔和拉头躯体上的左右的拉片安装柱的外侧面之间的间隔。因此,存在从外部直接目视的拉片的左右臂部和拉头躯体的拉片安装柱上的大小、位置关系被必然地决定,拉头的设计自由度、设计的幅度受到限制的缺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的课题做出的发明,其具体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拉头、拉链的外观品质以及手感感觉的降低,且保护停止机构不受来自外部的冲击等,停止机构难以故障的拉链用拉头,进而,提供一种能够在不会从外部看到的部分进行拉片相对于拉头躯体的定位,对拉头圆滑地进行安装的拉链用拉头。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由本发明提供的拉链用拉头作为基本的结构,是具有由引导柱连结上下翼板,并在上述上翼板的上表面竖立地设置了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的拉头躯体、将拉片主体和安装轴部用一对臂部连结的拉片,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在插入上述拉片的上述安装轴部的状态下被铆接,可转动地保持上述安装轴部的拉链用拉头,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至少包覆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的罩体被固定在上述上翼板上。
尤其是在有关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中,优选在上述上翼板的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之间配置爪孔,构成借助停止爪的停止机构,该停止爪被配置为通过上述拉片的操作,经上述爪孔,可相对于上述上下翼板之间的链牙引导路进退,上述停止机构由被固定在上述上翼板上的上述罩体包覆。
另外,在有关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中,优选限制上述拉片相对于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在上述安装轴部的轴方向移动,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的外侧面和上述拉片的上述臂部之间确保能够收容上述罩体的侧壁部的间隙的移动限制部被配置在上述安装轴部上。
尤其是优选上述移动限制部从上述安装轴部向相对于该安装轴部的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伸出。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上述移动限制部被配置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之间。尤其优选上述移动限制部在上述安装轴部的轴方向上的尺寸被设定为上述第一与第二拉片安装柱之间的间隔的80%以上。
另外,在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中,也可以是上述移动限制部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的外侧各配置一个。
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停止爪被配置在装配于上述拉头躯体的板簧部件上,上述拉片的上述安装轴部具有通过上述拉片的操作,上推上述板簧部件使上述停止爪从上述链牙引导路退出的突起部。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上述停止爪从上述拉片的上述安装轴部突出地形成。
发明效果
有关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具有在上翼板上竖立设置了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的拉头躯体、配置了安装轴部的拉片、罩体,拉片的安装轴部可转动地被保持在拉头躯体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上。再有,罩体至少包覆被配置在上翼板上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并被固定在上翼板上。
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发明的拉头由于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拉片的安装轴部的至少一部分被罩体包覆,所以,能够得到良好的手感感觉。另外,由于该拉头因罩体而不会从外部被看到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所以,外观良好,通过使用该拉头,能够构成品质(尤其是外观品质)优异的拉链。
尤其是在有关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中,在上翼板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之间配置爪孔,构成借助停止爪的停止机构,该停止爪被配置为通过拉片的操作,经爪孔,可相对于上下翼板之间的链牙引导路进退。另外,该停止机构由被固定在上翼板上的罩体包覆。
据此,由于不仅是拉头躯体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拉头的停止机构也被罩体包覆,所以,能够得到更良好的手感感觉,且使拉头的外观进一步提高。再有,由于拉头的停止机构被罩体包覆、保护,所以,即使拉头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等,也能够相对于该冲击等稳定地保护停止机构,能够防止拉头的停止机构的故障。
在这样的有关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中,在上述拉片的安装轴部配置对拉片相对于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在安装轴部的轴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并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的外侧面和拉片的臂部之间确保能够收容罩体的侧壁部的间隙的移动限制部。
例如,在将拉片的安装轴部可转动地保持在拉头躯体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后,在向拉头躯体的上翼板组装并固定罩体时,若在第一拉片安装柱和拉片的臂部之间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和拉片的臂部之间不设置能够将罩体的侧壁部插入的间隙,则罩体与拉片干涉,不能将罩体组装在拉头躯体的上翼板上。因此,在第一拉片安装柱和拉片的臂部之间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和拉片的臂部之间有必要设置规定的间隙。
但是,在将上述那样的间隙设置在第一拉片安装柱和拉片的臂部之间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和拉片的臂部之间的情况下,由于这些间隙的存在,相对于拉头躯体,拉片的位置容易在拉片的安装轴部的轴方向(拉头宽度方向)错开。在这种情况下,若拉片的位置在拉头宽度方向错开,则第一拉片安装柱和拉片的臂部之间的间隙或者第二拉片安装柱和拉片的臂部之间的间隙的间隔变窄,产生在将罩体向拉头躯体的上翼板组装时,罩体与拉片干涉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本发明中,将上述那样的移动限制部配置在拉片的安装轴部。据此,在将拉片的安装轴部保持在拉头躯体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上时,能够相对于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轻易地进行拉头宽度方向上的拉片的定位,且限制拉片在安装轴部的轴方向移动,防止拉片的位置在拉头宽度方向错开。
因此,在将拉片的安装轴部保持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上时,能够在第一拉片安装柱的外侧面和拉片的臂部之间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的外侧面和拉片的臂部之间切实地确保能够将罩体的侧壁部插入的适当的间隙。因此,在向拉头躯体的上翼板组装罩体时,能够将罩体向上翼板圆滑地组装并固定,而不存在罩体与拉片干涉的情况。
另外,在本发明的拉头中,由于能够将拉片的移动限制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以不会从外部直接目视的方式隐蔽在被固定在上翼板上的罩体的内部,所以,能够扩大拉头的设计自由度、设计的幅度。
在本发明的拉头中,上述移动限制部从上述安装轴部向相对于该安装轴部的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伸出。尤其是,上述移动限制部被配置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之间。据此,拉片相对于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被切实地定位,且在将该拉片保持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上时,通过移动限制部抵接第一拉片安装柱以及/或者第二拉片安装柱,能够切实地防止拉片的位置在拉头宽度方向错开。另外,若移动限制部被配置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之间,则在安装拉头时,能够将该移动限制部切实地隐蔽在罩体的内部。
在这种情况下,移动限制部的在安装轴部的轴方向上的尺寸被设定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之间的间隔的80%以上,优选被设定在85%以上。据此,能够相对于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对拉片更切实地进行定位。另外,在本发明中,虽然移动限制部的在安装轴部的轴方向上的尺寸若比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之间的间隔小(即、若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之间的间隔不足100%)也可以,但是,若考虑拉头躯体以及拉片的零件尺寸精度、拉片相对于拉头躯体的组装容易程度,则优选设定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之间的间隔的95%以下。
另外,在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中,也可以是上述移动限制部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的外侧各配置一个。即使通过以这样的方式设置移动限制部,也能够相对于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对拉片切实地进行定位,且能够在将拉片保持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上后,切实地防止相对于拉头躯体,拉片的位置在拉头宽度方向错开。
另外,在本发明中,构成停止机构的停止爪配置在被装配于拉头躯体的板簧部件上。再有,拉片的安装轴部具有通过拉片的操作,将板簧部件上推,使停止爪从链牙引导路退出的突起部。
若为具有这样的构造的本发明的拉头,则能够在罩体内简单地构成稳定发挥功能的停止机构。因此,能够用罩体切实地保护停止机构,还能够防止停止机构显露在外部。
在这种情况下,移动限制部的伸出方向和突起部的突出方向之间的角度被设定为比90°大,优选被设定成移动限制部的伸出方向和突起部的突出方向成为相互相反朝向(移动限制部的伸出方向和突起部的突出方向之间的角度成为180°)。
例如,在像上述那样,对拉头躯体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进行铆接加工,将拉片的安装轴部可转动地保持在该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上的情况下,存在在第一拉片安装柱上的一对柱部的前端部之间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上的一对柱部的前端部之间,形成拉片的移动限制部能够进入的大小的空间部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存在若在因拉片的操作,形成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上的上述的空间部的位置和拉片的移动限制部的位置重叠时,拉片在拉头宽度方向运动,则拉片的移动限制部进入上述的空间部,拉片钩挂在第一或者第二拉片安装柱,不能转动的担心。
为了克服这样的问题,在本发明中,将移动限制部的伸出方向和突起部的突出方向之间的角度像上述那样设定为比90°大。据此,由于在被保持在拉头躯体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上的拉片的可转动范围内,该拉片的移动限制部不会与形成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上的上述的空间部的位置重合,所以,能够防止拉片不可转动。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构成停止机构的停止爪从拉片的安装轴部突出地形成。在这样的拉头中,由于也能够在罩体内简单地构成稳定发挥功能的停止机构,所以,能够用罩体切实地保护停止机构,还能够防止停止机构显露在外部。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移动限制部在与臂部平行的方向伸出。通过将这样的移动限制部配置在拉片的安装轴部,能够切实地进行拉片的定位。在此基础上,该移动限制部在抵接到拉头躯体的上翼板时,能够发挥作为使拉片的转动停止的止码的功能,还能够通过该移动限制部设定拉片的转动界限。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拉头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该拉头的装配板簧部件以及罩体前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拉头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该拉头的装配板簧部件以及罩体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该拉头的装配板簧部件以及罩体前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该拉头的装配板簧部件以及罩体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有关实施例2的变形例的拉头的装配板簧部件以及罩体前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拉头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从里面侧看该拉头的罩体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该拉头的停止爪进入链牙引导路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该拉头的停止爪从链牙引导路退出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列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合适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被限定为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只要具有与本发明实质上相同的结构,且发挥同样的作用效果,就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
实施例1
图1是有关本实施例1的拉头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该拉头的装配板簧部件以及罩体前的状态的俯视图。
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拉头的前后方向指与拉头的滑动方向平行的方向(拉头的长度方向),在拉链中,将使左右的牙列啮合时滑动的方向作为前方,将使左右的牙列分离时滑动的方向作为后方。另外,拉头的上下方向是指拉头的高度方向,相对于拉头躯体将安装拉片的一侧的方向作为上方,将其相反侧的方向作为下方。再有,拉头的左右方向指拉头的宽度方向。
有关本实施例1的拉链用拉头1具有拉头躯体10、被固定在拉头躯体10上的罩体20、可转动地被保持在拉头躯体10上的拉片30、在一端部具备停止爪42的板簧部件40。
在该拉头1中,拉头躯体10、罩体20以及拉片30通过对铝合金、锌合金等金属材料进行压铸成形或冲压成形而被制造。另外,板簧部件40通过从不锈钢等连续的长形的金属制板材冲裁出规定形状的金属片,对该得到的金属片实施弯曲加工而形成。
该拉头1中的拉头躯体10具有上翼板11、从上翼板11离开并平行地配置的下翼板12、将上下翼板11、12的前端部彼此连结的引导柱、被配置在上下翼板11、12的左右侧缘的法兰14。在该拉头躯体10的前端形成将引导柱夹在其间而形成的左右的肩口,在拉头躯体10的后端形成后口。另外,在上下翼板11、12之间,形成将左右的肩口和后口连通的Y字形状的链牙引导路15。
在该拉头躯体10中的上翼板11的上表面,具有铆接固定罩体20的前方固定柱11a以及后方固定柱11b、被配置在上翼板11的拉头长度方向(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对拉片30的后述的安装轴部33进行保持的左右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被配置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之间,收容板簧部件40的收容槽11d、被配置在上翼板11的前端部,铆接固定板簧部件40的左右一对铆接部11e。
前方固定柱11a在上翼板11的前端部隔着收容槽11d,在左右各竖立设置一个。在左右的前方固定柱11a的前面部,形成用于嵌装在固定罩体20时,因罩体20的铆接加工而使罩体20凹陷的部分(内壁面侧的凸部)的未图示出的嵌装孔部。
后方固定柱11b被竖立设置在拉头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在该后方固定柱11b的后面部,形成用于嵌装在铆接固定罩体20时,罩体20因铆接而凹陷的部分的嵌装孔部11f。另外,左右的前方固定柱11a和后方固定柱11b被构成为在罩体20以覆盖上翼板11的上表面侧的方式覆盖在拉头躯体10上时,抵接罩体20的前后壁部以及左右侧壁部的内面,能够进行罩体20的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对位。再有,在上翼板11的后端部,配置将罩体20向上翼板11固定时,使罩体20的后述的突出部22嵌入的嵌入凹部11h。
左侧的第一拉片安装柱16和右侧的第二拉片安装柱17将收容槽11d夹在其间对称地被竖立设置,分别具有前柱部16a、17a和后柱部16b、17b。前柱部16a、17a以及后柱部16b、17b以随着高度升高(朝向上方)而前后方向的截面尺寸渐渐减小的方式被竖立设置,且在前柱部16a、17a和后柱部16b、17b之间设置能够将拉片30的安装轴部33插入的间隙。
这样的左右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将拉片30的安装轴部33插入前柱部16a、17a和后柱部16b、17b之间的间隙,然后,将前后柱部16a、16b、17a、17b的上端部彼此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推压,进行铆接加工,据此,能够在规定的位置可转动地保持拉片30的安装轴部33。
收容板簧部件40的收容槽11d在拉头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从配置着左右的前方固定柱11a的位置一直配置到相比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为后方的位置。另外,在收容槽11d的后端部形成从上翼板11的上表面贯通链牙引导路15的爪孔11c。再有,在收容槽11d的前端部设置被板簧部件40的后述的钩部41插入的凹陷部11g。
本实施例1中的罩体20具有上表面部、前壁部、后壁部以及左右的侧壁部,俯视时呈矩形状。罩体20上的左右的侧壁部的内面之间的间隔被设定成与拉头躯体10中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的外侧面之间的宽度尺寸相同的大小,或比该宽度尺寸大。另外,罩体20中的左右的侧壁部的外面之间的间隔被设定成比拉片的后述的臂部之间的间隔小。
罩体20的从前壁部的外面到后壁部的外面为止的尺寸(即、罩体2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被设定成与上翼板1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相同的大小。另外,罩体20的高度方向的尺寸被设定成在将罩体20覆盖到上翼板11时,罩体20的上表面部内面不与拉头躯体10的前方以及后方固定柱11a、11b、铆接后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干涉的大小。
另外,在该罩体20的左右侧壁部形成使拉片30的安装轴部33插通的插通孔部21,在罩体20的后壁部的下端,垂吊地设置嵌入在上翼板11上设置的嵌入凹部11h的突出部22。在本实施例1中,由于拉片30的安装轴部33由配置在拉头躯体10上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在规定的位置可转动地保持,所以,安装轴部33本身并不在前后方向、上下方向移动。因此,形成在罩体20上的插通孔部21若具有能够使拉片30的安装轴部33插通的大小,则能够将插通孔部21形成得小。
本实施例1中的拉片30具有成为捏手部的拉片主体31、从拉片主体31延伸设置的左右的臂部32、将左右的臂部32的前端部之间连结的安装轴部33。该拉片30上的左右的臂部32之间的间隔(左右的臂部32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隔)如上所述,被设定得比罩体20上的左右的侧壁部的外面之间的间隔大。
另外,在安装轴部33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配置向拉片主体31侧突出的突起部33a,该突起部33a的突出方向相对于安装轴部33的轴方向(拉片30的宽度方向)正交。
本实施例1中的板簧部件40具有被配置在该板簧部件40的一端部,并能够插入上翼板11的凹陷部11g的钩部41、被配置在该板簧部件40的另一端部的停止爪42、被配置在钩部41和停止爪42之间,纵截面为倒U字状的罩部43。
在将该板簧部件40收容在拉头躯体10的收容槽11d的情况下,以板簧部件40的钩部41被收容在拉头躯体10的凹陷部11g,另外,板簧部件40的停止爪42经拉头躯体10的爪孔11c进入链牙引导路15的状态被保持。
接着,对安装具有上述那样的构成零件的本实施例1的拉头1的顺序进行说明。
首先,向拉头躯体10的左右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安装拉片30的安装轴部33。具体地进行说明,将拉片30的安装轴部33插入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的前后柱部16a、16b、17a、17b之间,然后,将前后柱部16a、16b、17a、17b的上端部彼此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推压,进行铆接。据此,如图2所示,拉片30的安装轴部33被左右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可转动地保持在规定的位置。另外,存在此时在被铆接加工的前后柱部16a、16b、17a、17b的上端部之间形成小的空间部的情况。
接着,在使将安装轴部33保持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上的拉片30向后口侧倾倒的状态下,从拉头躯体10的上方将板簧部件40收容在收容槽11d。此时,板簧部件40的罩部43跨过拉片30的包括突起部33a在内的安装轴部33的中央部分,将板簧部件40从上方插入收容槽11d并进行收容。
通过像这样将板簧部件40收容在收容槽11d,板簧部件40的停止爪42经拉头躯体10的爪孔11c进入链牙引导路15内。另外,板簧部件40的钩部41被收容在拉头躯体10的凹陷部11g。
在将板簧部件40收容在收容槽11d后,通过以使配置在上翼板11的前端部的左右的铆接部11e向内侧屈曲的方式进行铆接加工,将板簧部件40的一端部固定在上翼板11上。
接着,将罩体20覆盖在固定了板簧部件40的拉头躯体10的上翼板11上。此时,将配置在上翼板11上的左右的前方固定柱11a以及后方固定柱11b收容在罩体20内,将罩体20覆盖在上翼板11上,使罩体20的内壁面抵接左右的前方固定柱11a和后方固定柱11b。进而,使设置在罩体20的后壁部的突出部22嵌入设置在上翼板11上的嵌入凹部11h。据此,能够一面进行罩体20的对位,一面将该罩体20载置在上翼板11的上表面。
在将罩体20载置到上翼板11后,从外侧局部地推压与形成在前方固定柱11a以及后方固定柱11b上的嵌装孔部11f对应的罩体20的部分,使之向内部凹陷。据此,在罩体20的内壁面形成凸部,且在该凸部嵌装在形成于前方固定柱11a以及后方固定柱11b上的嵌装孔部11f,因此,罩体20在左右的前方固定柱11a以及后方固定柱11b被铆接固定,本实施例1的拉头1被安装。
这样地安装的本实施例1的拉头1中,例如在使拉片30向后口侧或者肩口侧倾倒的状态时,配置在板簧部件40上的停止爪42经拉头躯体10的爪孔11c进入链牙引导路15。据此,该拉头1在被用于拉链的情况下,能够在使拉头1相对于拉链的牙列停止了的位置进行保持的停止机构发挥功能。
另一方面,在使拉片30转动,例如使拉片30在相对于拉头躯体10的上翼板11正交的方向竖起的情况下,配置在拉片30的安装轴部33的突起部33a抵抗板簧部件40的弹压力,向上方上推板簧部件40的罩部。据此,停止爪42从拉头躯体10的链牙引导路15退避,拉头1的停止机构被解除,因此,能够使拉头1沿牙列自由地滑动。
另外,在解除了拉头1的停止机构后,通过使拉片30再次向后口侧或者肩口侧倾倒,板簧部件40进行弹性恢复,板簧部件40的停止爪42进入拉头1的链牙引导路15,因此,能够使拉头1的停止机构发挥功能。
另外,在本实施例1的拉头1中,罩体20包覆配置在上翼板11上的第一拉片安装柱16、第二拉片安装柱17、前方固定柱11a、后方固定柱11b、收容槽11d、铆接部11e以及拉片30的安装轴部33和突起部33a,被固定在上翼板11上。
据此,由于上翼板11上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等突起物、因收容槽11d而产生的凹凸被隐蔽,所以,能够使拉头1的上表面侧平滑化。因此,拉头1的上表面侧的手感感觉良好,且外观也好,通过使用该拉头1,能够得到品质优异的拉链。
再有,由拉片30的突起部33a以及板簧部件40等构成的拉头1的停止机构被罩体20包覆、保护。因此,即使拉头1受到外部的冲击等,也能够稳定地保护停止机构不受该冲击等,能够有效地防止拉头1的停止机构故障。
另外,在本实施例1的拉头1中,由配置在拉片30上的突起部33a、板簧部件40以及设置在上翼板11上的爪孔11c等构成拉头1的停止机构,但在本发明,若是罩体以将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包覆的方式被固定在上翼板上,则相对于不具备停止机构的拉头,也能够应用。
实施例2
图3是有关本实施例2的拉头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4、图5以及图6分别是表示该拉头的装配板簧部件以及罩体前的状态的立体图、俯视图、剖视图。
有关本实施例2的拉链用拉头2中,替代上述的实施例1的拉头1中的拉片30,使用在安装轴部53配置了移动限制部53b的拉片50,除该拉片50以外的结构与上述的实施例1的拉头1实质上相同。因此,在本实施例2的拉头2中,对具有与上述实施例1的拉头1同样的结构的零件以及部件使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因此,省略这些零件以及部件的说明。
有关本实施例2的拉链用拉头2具有拉头躯体10、被固定在拉头躯体10上的罩体20、可转动地被保持在拉头躯体10上的拉片50、一端部具备停止爪42的板簧部件40。
本实施例2中的拉片50具有成为捏手部的拉片主体51、从拉片主体51延伸设置的左右的臂部52、将左右的臂部52的前端部之间连结的安装轴部53。该拉片50中的左右的臂部52之间的间隔(左右的臂部52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隔)被设定成比罩体20中的左右的侧壁部的外面之间的间隔大。
另外,在安装轴部53上的轴方向的中央部配置向拉片主体51侧突出的突起部53a、向与该突起部53a相反一侧的方向伸出的移动限制部53b,突起部53a的突出方向以及移动限制部53b的伸出方向相对于安装轴部53的轴方向正交。
移动限制部53b以在拉片50的安装轴部53被保持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上时,位于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之间的方式被配置。
在这种情况下,安装轴部53的轴方向上的移动限制部53b的尺寸被设定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的内面之间的间隔的80%以上,优选被设定在85%以上。通过像这样设定移动限制部53b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在将拉片50的安装轴部53保持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上时,通过将移动限制部53b插入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之间,能够相对于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进行拉片50的定位(对位)。
另外,由于移动限制部53b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之间限制拉片50在宽度方向(安装轴部53的轴方向)运动,所以,能够在第一拉片安装柱16的外侧面和拉片50的臂部52之间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7的外侧面和拉片50的臂部52之间确保能够收容罩体20的左右的侧壁部的间隙。
另外,在本实施例2中,安装轴部53的轴方向上的移动限制部53b的尺寸被设定成比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的内面之间的间隔小,优选被设定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的内面之间的间隔的95%以下。据此,能够在将拉片50的安装轴部53插入并保持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时,防止拉片50的移动限制部53b不能插入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之间。
另外,虽然本实施例2的移动限制部53b像上述那样向与突起部53a的突出方向相反一侧的方向伸出,但是,在本发明中,若移动限制部53b与安装轴部53的轴方向正交地被配置,则能够任意地设定移动限制部53b的伸出方向。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发明中,优选移动限制部53b被配置成移动限制部53b的伸出方向和突起部53a的突出方向之间的角度大于90°。
例如,在以保持拉片50的安装轴部53的方式被铆接加工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中,如上述的实施例1所说明的那样,存在在前后柱部16a、16b、17a、17b的上端部之间形成小的空间部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若形成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上的空间部具有拉片50的移动限制部53b能够进入的大小,例如,若在通过拉片50的操作,拉头2侧视时,形成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上的上述空间部的位置和拉片50的移动限制部53b的位置重叠时,拉片50在布带宽度方向运动,则可以认为拉片50的移动限制部53b进入上述的空间部。这样,若拉片50的移动限制部53b进入上述的空间部,则存在移动限制部53b钩挂在第一或者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上,产生拉片50不能转动的问题的担心。
但是,在像本实施例2这样,移动限制部53b被配置成移动限制部53b的伸出方向和突起部53a的突出方向之间的角度大于90°的情况(尤其是配置成移动限制部53b的伸出方向和突起部53a的突出方向之间的角度为180°的情况)下,由于在被保持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上的拉片50的可转动范围内,拉片50的移动限制部53没有与拉头2的侧视时形成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上的上述的空间部的位置重叠,所以,能够防止拉片50不能转动。
另外,在本实施例2中,由于在拉片50的安装轴部53配置移动限制部53b,所以,优选为了在拉片50转动时,移动限制部53b不与拉头躯体10干涉,而在拉头躯体10的收容槽11d设置使槽深度深的未图示出的凹部。
接着,对安装本实施例2的拉头2的顺序进行说明。
首先,向拉头躯体10的左右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安装拉片30的安装轴部33。具体地进行说明,将拉片30的安装轴部33插入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的前后柱部16a、16b、17a、17b之间。此时,在本实施例2的拉片50上,由于像上述那样,将移动限制部53b配置在安装轴部53,所以,通过将移动限制部53b插入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之间,能够相对于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稳定地进行拉头宽度方向上的拉片50的定位。
接着,将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的前后柱部16a、16b、17a、17b的上端部彼此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推压,进行铆接。据此,如图4~图6所示,拉片50的安装轴部53由左右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可转动地保持。
另外,由于通过像这样由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保持拉片50的安装轴部53,移动限制部53b能够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之间限制拉片50的拉头宽度方向(安装轴部53的轴方向)运动,所以,能够在第一拉片安装柱16的外侧面和拉片50的臂部52之间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7的外侧面和拉片50的臂部52之间稳定地确保能够收容罩体20的左右的侧壁部的间隙。
接着,在使拉片50向后口侧倾倒的状态下,将板簧部件40从拉头躯体10的上方收容在收容槽11d,以使配置在上翼板11的前端部的左右的铆接部11e向内侧屈曲的方式进行铆接加工,据此,将板簧部件40的一端部固定在上翼板11上。
在将板簧部件40固定在拉头躯体10上后,将罩体20覆盖在拉头躯体10的上翼板11。此时,将配置在上翼板11上的左右的前方固定柱11a以及后方固定柱11b收容在罩体20内,将罩体20覆盖在上翼板11上,使罩体20的前壁部以及后壁部的内面抵接左右的前方固定柱11a和后方固定柱11b。再有,使设置在罩体20的后壁部的突出部22嵌入设置在上翼板11上的嵌入凹部11h。据此,能够一面进行罩体20的对位,一面将该罩体20载置在上翼板11的上表面。
尤其是在本实施例2中,由于拉片50在拉头宽度方向的移动被移动限制部53b限制,所以,在第一拉片安装柱16的外侧面和拉片50的臂部52之间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7的外侧面和拉片50的臂部52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因此,在将罩体20向上翼板11覆盖时,能够将罩体20圆滑地且切实地载置在上翼板11的上表面,而不存在拉片50的臂部52和罩体20干涉的情况。
然后,在将罩体20载置在上翼板11上后,从外侧局部地推压与形成在前方固定柱11a以及后方固定柱11b上的嵌装孔部11f对应的罩体20的部分,使之向内部凹陷。据此,罩体20被铆接固定在左右的前方固定柱11a以及后方固定柱11b,本实施例2的拉头1被安装。
这样地安装的本实施例2的拉头2与上述的实施例1同样,在使拉片50向后口侧或者肩口侧倾倒的状态时,能够使停止机构发挥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在使拉片50在相对于拉头躯体10的上翼板11正交的方向竖起时,拉头2的停止机构被解除,所以,能够使拉头2沿拉链的牙列自由地滑动。
另外,在本实施例2的拉头2中,由于由罩体20隐蔽上翼板11上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收容槽11d,所以,拉头2的手感感觉良好,且外观也好,通过使用该拉头2,能够得到品质优异的拉链。再有,由于拉头2的停止机构被罩体20包覆、保护,所以,即使拉头2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等,也能够稳定地保护停止机构不受该冲击等,能够有效地防止停止机构的故障。
另外,在本实施例2中,对拉片50具有一个移动限制部53b,该移动限制部53b以夹在拉头躯体10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之间的方式被配置在安装轴部53的轴方向的中央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发明中的移动限制部的形态并不限定于此,若移动限制部在将拉片安装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上时,能够进行拉片的定位,且限制被保持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上的拉片的宽度方向的移动,则能够变更移动限制部的方式。
例如,也可以在拉片的安装轴部上的轴方向的中央部以被夹在拉头躯体10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之间的方式配置两个移动限制部。
另外,也可以像图7所示的实施例2的变形例那样,将两个移动限制部以在拉片60的安装轴部63被保持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上时,位于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的外侧的方式配置在拉片的安装轴部。
对有关该变形例的拉片60进行具体说明,该拉片60具有成为捏手部的拉片主体61、从拉片主体61延伸设置的左右的臂部62、将左右的臂部62的前端部之间连结的安装轴部63。另外,在安装轴部63上的轴方向的中央部配置向拉片主体61侧突出的突起部63a。再有,在从突起部63a向左右离开了规定的距离的安装轴部63的部位,各配置一个向拉片主体61侧与臂部62平行地伸出的移动限制部63b。
在这种情况下,突起部63a和两个移动限制部63b被平行地配置。据此,在将拉片60的安装轴部63保持在拉头躯体10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上时,拉片60的转动范围被设定。即、在拉片60向拉头后口侧倾倒的情况下以及向拉头肩口侧倾倒的情况下,移动限制部63b抵接在上翼板11上时的拉片60的位置成为拉片60的拉头后口侧的转动界限位置。另外,若在拉片60的转动范围内,则能够使拉片60自由地转动,不存在拉片60的转动被移动限制部63b妨碍的情况。
另外,两个移动限制部63b以在将拉片60的安装轴部63保持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上时,位于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的外侧的方式被配置。
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移动限制部63b上的内面之间的间隔被设定成与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的外侧面之间的间隔相同的大小,或者被设定成比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的外侧面之间的间隔略大。另外,两个移动限制部63b上的外侧面之间的间隔被设定成比罩体20上的左右的侧壁部的内面之间的间隔小。
即使是有关该变形例的拉片60,也与上述的实施例2的拉片50同样,在将拉片60的安装轴部63保持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上时,能够由两个移动限制部63b,相对于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稳定地进行拉片60的定位。
另外,在拉片60的安装轴部63被保持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上时,两个移动限制部63b在与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之间限制拉片60在拉头宽度方向(安装轴部63的轴方向)的移动。因此,此后,在将罩体20向上翼板11覆盖时,能够防止拉片60的臂部62和罩体20干涉,圆滑且切实地将罩体20载置固定在上翼板11的上表面。
再有,作为本发明中的移动限制部的其它方式,例如,也可以是在宽度方向(安装轴部的轴方向)扩大配置在拉片的安装轴部的突起部,将该突起部作为移动限制部利用。
另外,例如,也可以使拉片的安装轴部的直径比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上的前后柱部之间的间隔大,且仅使被保持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上的安装轴部的部分的直径与前后柱部之间的间隔相吻合。
通过以这样的方式构成移动限制部,能够稳定地进行拉片相对于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的定位,另外,在将拉片的安装轴部保持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上时,能够限制拉片向宽度方向的移动。
实施例3
图8是有关本实施例3的拉头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9是从里面侧看该拉头的罩体的立体图。
有关本实施例3的拉链用拉头3具有拉头躯体70、被固定在拉头躯体70上的罩体80、可转动地被保持在拉头躯体70上的拉片90。
该拉头3上的拉头躯体70具有上翼板71、离开上翼板71并平行地被配置的下翼板72、将上下翼板71、72的前端部彼此连结的引导柱73、被配置在上下翼板71、72的左右侧缘的法兰74。在该拉头躯体70的前端,形成将引导柱73夹在其间而形成的左右的肩口,在拉头躯体70的后端形成后口。另外,在上下翼板71、72之间,形成将左右的肩口和后口连通的Y字形状的链牙引导路75。
该拉头躯体70中的上翼板71具有俯视时矩形状。另外,在该上翼板71的上表面,具有铆接固定罩体80的前方固定柱71a以及后方固定柱71b、可转动地保持拉片90的安装轴部93的左右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76、77、被配置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76、77之间的爪孔71c、分别凸出设置在上翼板71的四个角部的附近的定位用凸部71e。
前方以及后方固定柱71a、71b被配置在上翼板71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被竖立设置在拉头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另外,在前方固定柱71a的前面部和后方固定柱71b的后面部,形成用于在铆接固定罩体80时,嵌装罩体80因铆接而凹陷的部分(内壁面侧的凸部)的嵌装孔部71f。
左侧的第一拉片安装柱76和右侧的第二拉片安装柱77将爪孔71c夹在其间地被配置,分别具有前柱部76a、77a和后柱部76b、77b。另外,前柱部76a、77a以及后柱部76b、77b以随着高度升高,前后方向的截面尺寸渐渐减小的方式被竖立设置,且在前柱部76a、77a和后柱部76b、77b之间设置能够将拉片90的安装轴部93插入的间隙。
被配置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76、77之间的爪孔71c被形成为从上翼板71的上表面贯通链牙引导路75。
被配置在上翼板71上的四个定位用凸部71e被构成为在罩体80以覆盖上翼板71的上表面侧的方式被覆盖在拉头躯体70上时,抵接罩体80的前后壁部的内面以及左右的侧壁部的内面,能够进行罩体80的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对位。
本实施例3中的罩体80被形成为在从上表面侧看时具有与上翼板71相同的尺寸的矩形状。另外,该罩体80中的高度方向的尺寸以在将罩体80覆盖在上翼板71上时,罩体80的上表面部的内面不与拉头躯体70的前方以及后方固定柱71a、71b、被铆接加工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76、77干涉的方式被设定。
在这种情况下,在罩体80的上表面部的内面,如图9所示,形成凹部83。该凹部83在将罩体80覆盖在上翼板71上时,与配置在拉片90上的后述的移动限制部93b的位置对应地被配置。通过形成该凹部83,即使使被保持在拉头躯体70上的拉片90转动,也能够防止拉片90的移动限制部93b与罩体80干涉。
另外,在该罩体80中的左右的侧壁部形成使拉片90的安装轴部93插通的插通孔部81。另外,在本实施例3中,由于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拉片90的安装轴部93可转动地被保持在配置于拉头躯体70上的左右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76、77上,所以,能够将插通孔部81形成得小。
本实施例3中的拉片90具有成为捏手部的拉片主体91、从拉片主体91延伸设置的左右的臂部92、将左右的臂部92的前端部之间连结的安装轴部93。另外,安装轴部93具有圆形截面,在该安装轴部93上的轴方向的中央部配置在相对于拉片主体91正交的方向突出设置的停止爪93a、与拉片主体91平行并且从安装轴部93向拉片主体91,与臂部92平行地伸出的移动限制部93b。
再有,在停止爪93a以及移动限制部93b的左右两侧,配置与拉片主体91平行,并且从安装轴部93向拉片主体91延伸设置的转动限制用突起93c。在这种情况下,停止爪93a的突出方向、移动限制部93b的伸出方向以及转动限制用突起93c的延展方向相对于安装轴部93的轴方向正交。
在本实施例3的拉片90中,通过在安装轴部93上以上述方式配置移动限制部93b以及转动限制用突起93c,来设定拉片90的转动范围。即、在拉片90向拉头后口侧倾倒的情况下,转动限制用突起93c抵接在上翼板71时的拉片90的位置成为拉片90的拉头后端侧的转动界限位置。
另外,在拉片90向拉头肩口侧倾倒的情况下,移动限制部93b以及转动限制用突起93c抵接在上翼板71时的拉片90的位置成为拉片90的拉头前端侧的转动界限位置。另外,若在拉片90的转动范围内,则能够使拉片90自由地转动,而不存在拉片90的转动被移动限制部93b以及转动限制用突起93c妨碍的情况。
本实施例3中的移动限制部93b以在将拉片90的安装轴部93保持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76、77上时,位于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76、77之间的方式被配置。
通过将这样的移动限制部93b配置在安装轴部93,能够在将拉片90的安装轴部93保持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76、77上时,通过将移动限制部93b插入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76、77之间来相对于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76、77进行拉片90的定位。
另外,由于移动限制部93b在与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76、77之间限制拉片90在宽度方向(安装轴部93的轴方向)移动,所以,能够防止此后在将罩体80向上翼板71覆盖时,拉片90的臂部92和罩体80干涉,将罩体80向上翼板71的上表面圆滑地载置并固定。
再有,在这种情况下,左右的转动限制用突起93c上的内面之间的间隔被设定成与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76、77的外侧面之间的间隔相同的大小,或者比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76、77的外侧面之间的间隔略大,据此,还能够将左右的转动限制用突起93c作为移动限制部来利用。
据此,在将拉片90的安装轴部93保持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76、77上时,能够更稳定地进行拉片90的定位,另外,保持了拉片60的安装轴部63后,能够更切实地限制拉片60在拉头宽度方向的移动。
接着,对安装本实施例3的拉头3的顺序进行说明。
首先,向拉头躯体70的左右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76、77安装拉片90的安装轴部93。具体地进行说明,将拉片90的安装轴部93插入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76、77的前后柱部76a、76b、77a、77b之间。
此时,在本实施例3的拉片90中,由于像上述那样将移动限制部93b配置在安装轴部93,所以,通过将移动限制部93b插入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76、77之间,能够相对于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76、77,稳定地进行拉头宽度方向上的拉片90的定位。
接着,将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76、77的前后柱部76a、76b、77a、77b的上端部彼此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推压并进行铆接。据此,拉片90的安装轴部93可转动地被保持在左右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76、77上。此时,拉片90的安装轴部93在停止爪93a以及移动限制部93b和左右的转动限制用突起93c之间的部分被保持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76、77上。
另外,通过以这样的方式将拉片90的安装轴部93保持在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76、77上,移动限制部93b以及转动限制用突起93c能够在与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76、77之间限制拉片90在宽度方向的移动。另外,此时,拉片90的停止爪93a被插入上翼板71的爪孔71c,或者被配置在能够被插入爪孔71c的位置。
接着,在使拉片90向后口侧倾倒的状态下,将罩体80向拉头躯体70的上翼板71覆盖。另外,拉片90在被保持在拉片安装柱76上的情况下,通过配置在该安装轴部93上的左右的转动限制用突起93c与上翼板71抵接来限制转动。因此,拉片90的转动限制用突起93c抵接在上翼板71的状态成为拉片90完全向拉头后端侧倒下的状态(转动界限位置的状态)。
此时,将配置在上翼板71上的前方以及后方固定柱71a、71b和四个定位用凸部71e收容在罩体80内,将罩体80覆盖在上翼板71,使罩体80的前后壁部以及左右侧壁部的内面分别抵接四个定位用凸部71e。据此,能够一面进行罩体80的对位,一面将该罩体80载置在上翼板71的上表面。
尤其是在本实施例3中,由于由移动限制部93b以及转动限制用突起93c限制拉片90在宽度方向的移动,所以,在第一拉片安装柱76的外侧面和拉片90的臂部92之间(尤其是在左侧的转动限制用突起93c的外侧面和拉片90的臂部92之间)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77的外侧面和拉片90的臂部92之间(尤其是右侧的转动限制用突起93c的外侧面和拉片90的臂部92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因此,在将罩体80向上翼板71覆盖时,能够防止拉片90的臂部92和罩体80干涉,圆滑且切实地将罩体80载置在上翼板71的上表面。
在将罩体80载置在上翼板71上后,从外侧局部地推压与形成在前方固定柱71a以及后方固定柱71b的嵌装孔部71f对应的罩体80的部分,使之向内部凹陷。据此,罩体80被铆接固定在前方固定柱71a以及后方固定柱71b,本实施例3的拉头3被安装。
这样地得到的本实施例3的拉头3中,在为例如像图10所示那样,使拉片90向后口侧倾倒的状态(使之转动到后端侧的转动界限位置的状态)的情况下,从拉片90的安装轴部93突出地形成的停止爪93a进入拉头躯体70的链牙引导路75。据此,该拉头3能够使停止机构发挥功能。
另一方面,在使拉片90转动,例如像图11所示那样,使拉片90在相对于拉头躯体70的上翼板71正交的方向竖起的情况下,停止爪93a随着拉片90的转动从拉头躯体70的链牙引导路75退避,因此,拉头3的停止机构被解除,能够使拉头3沿拉链的牙列自由地滑动。
另外,在本实施例3的拉头3中,罩体80如上所述,具有俯视时与上翼板71相同的尺寸的矩形状,该罩体80包覆上翼板71的上表面侧整体。因此,能够使拉头3的上表面在广大的范围平滑化。
再有,能够将罩体80上的前后左右的各面部配置在与上翼板71的各面部相同的平面上。因此,在该拉头3上的前后左右的各面部,不会在上翼板71和罩体80之间形成阶梯差,能够使上翼板71以及罩体80的侧面部平滑。
因此,本实施例3的拉头3能够得到良好的手感,且外观也好,另外,即使该拉头3被用于衣类、包类等制品,也能够防止其它的物品钩挂拉头3。再有,由于拉头3的停止机构被罩体80包覆、保护,所以,即使拉头3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等,也能够稳定地保护停止机构不受到该冲击等,能够有效地防止停止机构的故障。
符号说明
1:拉头;2:拉头;3:拉头;10:拉头躯体;11:上翼板;11a:前方固定柱;11b:后方固定柱;11c:爪孔;11d:收容槽;11e:铆接部;11f:嵌装孔部;11g:凹陷部;11h:嵌入凹部;12:下翼板;14:法兰;15:链牙引导路;16:第一拉片安装柱;16a:前柱部;16b:后柱部;17:第二拉片安装柱;17a:前柱部;17b:后柱部;20:罩体;21:插通孔部;22:突出部;30:拉片;31:拉片主体;32:臂部;33:安装轴部;33a:突起部;40:板簧部件;41:钩部;42:停止爪;43:罩部;50:拉片;51:拉片主体;52:臂部;53:安装轴部;53a:突起部;53b:移动限制部;60:拉片;61:拉片主体;62:臂部;63:安装轴部;63a:突起部;63b:移动限制部;70:拉头躯体;71:上翼板;71a:前方固定柱;71b:后方固定柱;71c:爪孔;71e:定位用凸部;71f:嵌装孔部;72:下翼板;73:引导柱;74:法兰;75:链牙引导路;76:第一拉片安装柱;76a:前柱部;76b:后柱部;77:第二拉片安装柱;77a:前柱部;77b:后柱部;80:罩体;81:插通孔部;83:凹部;90:拉片;91:拉片主体;92:臂部;93:安装轴部;93a:停止爪;93b:移动限制部;93c:转动限制用突起。
Claims (8)
1.一种拉链用拉头,所述拉链用拉头(1、2、3)具有由引导柱(73)连结上下翼板(11、12、71、72),并在上述上翼板(11、71)的上表面竖立地设置了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76、77)的拉头躯体(10、70)、将拉片主体(31、51、61、91)和安装轴部(33、53、63、93)用一对臂部(32、52、62、92)连结的拉片(30、50、60、90),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76、77)在插入上述拉片(30、50、60、90)的上述安装轴部(33、53、63、93)的状态下被铆接,可转动地保持上述安装轴部(33、53、63、93),
其特征在于,至少包覆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76、77)的罩体(20、80)被固定在上述上翼板(11、71)上,
限制上述拉片(30、50、60、90)相对于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76、77)在上述安装轴部(33、53、63、93)的轴方向移动,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76、77)的外侧面和上述拉片(30、50、60、90)的上述臂部(32、52、62、92)之间确保收容上述罩体(20、80)的侧壁部的间隙的移动限制部(53b、63b、93b)被配置在上述安装轴部(33、53、63、93)上,
上述罩体(20、80)中的左右的上述侧壁部的内面之间的间隔被设定成比拉头躯体(10)中的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76、77)的外侧面之间的宽度尺寸大,上述侧壁部的外面之间的间隔被设定成比拉片的臂部之间的间隔小,上述罩体(20、80)的侧壁部被收容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76、77)的外侧面与上述拉片(30、50、60、90)的上述臂部(32、52、62、92)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上翼板(11、71)的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76、77)之间配置爪孔(11c、71c),
构成借助停止爪(42、93a)的停止机构,该停止爪(42、93a)被配置为通过上述拉片(30、50、60、90)的操作,经上述爪孔(11c、71c),可相对于上述上下翼板(11、12、71、72)之间的链牙引导路(15、75)进退,
上述停止机构由被固定在上述上翼板(11、71)上的上述罩体(20、80)包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限制部(53b、63b、93b)从上述安装轴部(33、53、63、93)向相对于该安装轴部(33、53、63、93)的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伸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限制部(53b、93b)被配置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76、77)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限制部(53b)在上述安装轴部(53)的轴方向上的尺寸被设定为上述第一与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之间的间隔的80%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限制部(63b)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拉片安装柱(16、17)的外侧各配置一个。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停止爪(42)被配置在装配于上述拉头躯体(10)的板簧部件(40)上,
上述拉片(30、50、60)的上述安装轴部(33、53、63)具有通过上述拉片(30、50、60)的操作,上推上述板簧部件(40)使上述停止爪(42)从上述链牙引导路(15)退出的突起部(33a、53a、63a)。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上述停止爪(93a)从上述拉片(90)的上述安装轴部(93)突出地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PCT/JP2009/071664 | 2009-12-25 | ||
PCT/JP2009/071664 WO2011077566A1 (ja) | 2009-12-25 | 2009-12-25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PCT/JP2010/073420 WO2011078358A1 (ja) | 2009-12-25 | 2010-12-24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65472A CN102665472A (zh) | 2012-09-12 |
CN102665472B true CN102665472B (zh) | 2016-08-10 |
Family
ID=4419512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63121.5A Active CN102665474B (zh) | 2009-12-25 | 2009-12-25 | 拉链用拉头 |
CN201080058936.XA Active CN102665472B (zh) | 2009-12-25 | 2010-12-24 | 拉链用拉头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63121.5A Active CN102665474B (zh) | 2009-12-25 | 2009-12-25 | 拉链用拉头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966720B2 (zh) |
EP (2) | EP2517594B1 (zh) |
JP (1) | JP5318228B2 (zh) |
CN (2) | CN102665474B (zh) |
ES (2) | ES2598532T3 (zh) |
TR (1) | TR201808832T4 (zh) |
TW (1) | TWI401043B (zh) |
WO (2) | WO201107756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428951B1 (ko) * | 2010-09-06 | 2014-08-08 | 와이케이케이 가부시끼가이샤 | 슬라이드 파스너 및 슬라이드 파스너용 슬라이더 |
CN103501650B (zh) * | 2011-04-27 | 2015-12-16 | Ykk株式会社 | 拉链用拉头 |
WO2012172692A1 (ja) * | 2011-06-17 | 2012-12-20 | Ykk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WO2013001597A1 (ja) * | 2011-06-28 | 2013-01-03 | Ykk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CN104427901B (zh) * | 2012-07-13 | 2017-03-08 | Ykk株式会社 | 夹持具、拉头及拉链 |
WO2014064753A1 (ja) * | 2012-10-22 | 2014-05-01 | Ykk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WO2015004823A1 (ja) * | 2013-07-09 | 2015-01-15 | Ykk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スライダ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
WO2015004763A1 (ja) * | 2013-07-11 | 2015-01-15 | Ykk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CN107105830B (zh) * | 2015-02-25 | 2020-09-25 | Ykk株式会社 | 拉链用拉头 |
USD797601S1 (en) * | 2015-10-13 | 2017-09-19 | Lenzip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 Zipper pull |
EP3669691A1 (en) * | 2018-12-21 | 2020-06-24 | Riri S.A. | Slider for a slide fastener |
CN109889827B (zh) | 2019-04-11 | 2021-01-29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帧内预测编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3907493A (zh) * | 2021-10-13 | 2022-01-11 | 开易(广东)服装配件有限公司 | 拉链用自锁拉头及拉链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01420A (en) * | 1996-10-31 | 1999-05-11 | Ykk Corporation | Auto-lock slide fastener slider |
CN2403266Y (zh) * | 2000-01-18 | 2000-11-01 | 中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结构改良的拉链头 |
CN2409813Y (zh) * | 2000-02-18 | 2000-12-13 | 中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单向锁的拉链头拉片机构 |
CN2459939Y (zh) * | 2001-01-08 | 2001-11-21 | 陈淡明 | 具有定位效果的拉链头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661719A (en) * | 1949-05-31 | 1951-11-28 | Flex Fasteners Ltd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liders for sliding clasp fasteners |
JPS5717766Y2 (zh) * | 1976-10-26 | 1982-04-14 | ||
US4395891A (en) * | 1980-10-09 | 1983-08-02 | Presto Lock, Inc. | Zipper slider latching assembly |
JPS631854Y2 (zh) | 1981-02-25 | 1988-01-18 | ||
JPS631854U (zh) | 1986-06-23 | 1988-01-08 | ||
US4979702A (en) * | 1987-02-11 | 1990-12-25 | Franklin William L | Apparatus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a sealed slot |
JPH02213302A (ja) | 1989-02-13 | 1990-08-24 | Yoshida Kogyo Kk <Ykk>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ダー |
JP3330448B2 (ja) | 1994-05-26 | 2002-09-30 |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の自動停止機構付きスライダー |
JPH0810015A (ja) | 1994-06-30 | 1996-01-16 | Ykk Kk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の自動停止機構付きスライダー |
JP3621446B2 (ja) | 1994-11-30 | 2005-02-16 | Ykk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JP3369059B2 (ja) | 1996-09-30 | 2003-01-20 |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 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TW571649U (en) * | 2001-02-14 | 2004-01-11 | Dan-Ming Chen | Improved structure of zipper head |
JP3714534B2 (ja) * | 2001-04-23 | 2005-11-09 | Ykk株式会社 | 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JP3087434U (ja) * | 2002-01-22 | 2002-08-02 | 中傳企業股▲ふん▼有限公司 | 順調に引っ張り可能なファスナー引っ張りヘッド構造 |
US6647598B2 (en) * | 2002-03-29 | 2003-11-18 | Yu-Pau Lin | Needle locking structure of a zipper slide |
JP4244024B2 (ja) * | 2004-07-05 | 2009-03-25 | Ykk株式会社 | 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と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
TWM315036U (en) * | 2006-06-09 | 2007-07-11 | Swepo Co Ltd | Structure of sealed-type zipper head |
ES2589764T3 (es) | 2008-12-17 | 2016-11-16 | Ykk Corporation | Cursor para cierre de cremallera |
-
2009
- 2009-12-25 ES ES09852581.9T patent/ES2598532T3/es active Active
- 2009-12-25 CN CN200980163121.5A patent/CN102665474B/zh active Active
- 2009-12-25 EP EP09852581.9A patent/EP2517594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9-12-25 WO PCT/JP2009/071664 patent/WO201107756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
- 2010-06-01 TW TW099117634A patent/TWI401043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0-12-24 JP JP2011547664A patent/JP531822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12-24 CN CN201080058936.XA patent/CN102665472B/zh active Active
- 2010-12-24 WO PCT/JP2010/073420 patent/WO201107835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12-24 ES ES10839587.2T patent/ES2674566T3/es active Active
- 2010-12-24 US US13/502,782 patent/US896672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12-24 TR TR2018/08832T patent/TR201808832T4/tr unknown
- 2010-12-24 EP EP10839587.2A patent/EP2517591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01420A (en) * | 1996-10-31 | 1999-05-11 | Ykk Corporation | Auto-lock slide fastener slider |
CN2403266Y (zh) * | 2000-01-18 | 2000-11-01 | 中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结构改良的拉链头 |
CN2409813Y (zh) * | 2000-02-18 | 2000-12-13 | 中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单向锁的拉链头拉片机构 |
CN2459939Y (zh) * | 2001-01-08 | 2001-11-21 | 陈淡明 | 具有定位效果的拉链头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401043B (zh) | 2013-07-11 |
US20120204384A1 (en) | 2012-08-16 |
EP2517591A4 (en) | 2016-04-06 |
TW201121451A (en) | 2011-07-01 |
EP2517591B1 (en) | 2018-03-28 |
JPWO2011078358A1 (ja) | 2013-05-09 |
TR201808832T4 (tr) | 2018-07-23 |
US8966720B2 (en) | 2015-03-03 |
CN102665472A (zh) | 2012-09-12 |
WO2011077566A1 (ja) | 2011-06-30 |
ES2598532T3 (es) | 2017-01-27 |
ES2674566T3 (es) | 2018-07-02 |
CN102665474B (zh) | 2015-01-28 |
EP2517591A1 (en) | 2012-10-31 |
WO2011078358A1 (ja) | 2011-06-30 |
CN102665474A (zh) | 2012-09-12 |
EP2517594A1 (en) | 2012-10-31 |
JP5318228B2 (ja) | 2013-10-16 |
EP2517594A4 (en) | 2015-09-23 |
EP2517594B1 (en) | 2016-07-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65472B (zh) | 拉链用拉头 | |
JP5718931B2 (ja)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
US9271548B2 (en) | Slider for slider fasteners | |
JP5501252B2 (ja)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
CN103220932B (zh) | 带自动止动装置的拉链用拉头 | |
TWI507146B (zh) | Zipper with slider | |
EP2698073B1 (en) |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 |
JP7023242B2 (ja)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
JP5496301B2 (ja)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
TWI510201B (zh) | Zipper with slider | |
TWI531331B (zh) | Slider | |
WO2016139789A1 (ja)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スライダー | |
JP2010174582A (ja) | 安全機構付引き手 | |
JP5844386B2 (ja) | 停止機構付きスライダー | |
EP3009026B1 (en) |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 |
TWI483689B (zh) | Zipper with the slider | |
CN103584415A (zh) | 拉链用拉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