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7996A - 双塔低压补获烟气中co2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塔低压补获烟气中co2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57996A CN102657996A CN2012101678573A CN201210167857A CN102657996A CN 102657996 A CN102657996 A CN 102657996A CN 2012101678573 A CN2012101678573 A CN 2012101678573A CN 201210167857 A CN201210167857 A CN 201210167857A CN 102657996 A CN102657996 A CN 1026579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ue gas
- purifying column
- adsorbent
- valve
- adsorp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51—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e.g. CO2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烟气净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塔低压补获烟气中CO2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烟气中的CO2吸附、真空解吸、升压等工程,本方法能耗低,设备投资少,烟气中二氧化碳收率高以及解吸出的二氧化碳浓度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塔低压补获烟气中CO2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是造成全球气侯变暧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的能源供应目前仍以燃煤为主,其中80%用于火电、冶金、建材等行业。随着“京都议定书”和“后京都议定书”出台,我国积极应对气侯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在“十一五”期间把温室气体控制排放作为国家目标,2007年发布了《中国应对气侯变化国家方案》,明确提出了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任务。
目前主要的CO2捕集分离方法主要有吸收/吸附法、膜分离法、烟气循环燃烧法、改变煤气化联合循环法等几类,工业上采用较多的是胺基化学吸收剂,如一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三乙醇胺(TEA),甲基二乙醇胺(MEDA)等,其中一乙醇胺MEA被认为最合适燃煤烟气CO2分离,其优势为“分子量小、吸收酸性气体能力强”对捕集燃烧后烟气中低浓度的CO2最具优势;其缺点为CO2负荷能力低,设备腐蚀率高,胺类会被其他烟气成分降解、吸收剂再生时能耗高,这样造成CO2分离成本高。
WO2009/073928,CN101301562A,CN102448578A,CN101274752A等专利中都涉及到烟气中CO2的补获。但目前的方法采用加压后进入吸附塔、吸附塔个数较多(个数≥3),经过多次均压过程需要更多的自动控制阀门,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电耗成本,更增加了设备投入。也有采用多级膜分离与变压吸附(PSA)组合进行烟气脱碳的报道,虽然效果较好,但运行成本和投入更高,不易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设备简单、投资少、能耗低、吸附剂性能好的双塔低压补获烟气中CO2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塔低压补获烟气中CO2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除尘过滤后含有10~20%(Vol)CO2浓度的烟气,直接通过管道输送至装有特殊吸附剂的净化塔底部,烟气中的CO2被选择性地吸附在吸附剂孔表面上,烟气中的氮气直接从吸附剂孔径中或吸附剂颗粒之间通过床层,从净化塔顶部排出,净化塔压力为3~50Kpa,吸附时间为5~10分钟;当任一净化塔中的CO2浓度接近饱和时停止对该净化塔进气;
(2)关阀吸附饱和的净化塔顶部出口阀门,同时烟气切换到另一个净化塔中继续进行吸附,打开吸附饱和的净化塔底部与真空泵进口连接的阀口,进行抽真空解吸吸附剂上面吸附的CO2,以使吸附剂再生,循环使用;
(3)完成再生的吸附塔压力为-0.01~~-0.1Mpa,在另一净化塔快结束吸附过程前关阀与真空泵连接的阀门,打开完成再生的吸附塔顶部阀门,使两个净化塔项相连通,完成再生的吸附塔压力回升至常压,进入第二次操作过程。
所述净化塔个数为2-4个,最低不少于2个。所述的特殊吸附剂,包括载体、活性组份和助剂,其载体为焦炭、活性炭、炭纤维(CMS)、木炭、含碳固体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活性组分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四亚乙基五胺、五亚乙基六胺中的一种或多种;助剂为K2CO3和碳纳米管(CNTs)中的一种或多种,该吸附剂中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载体:80.1~88.8%,活性组份:10.1~17.6%,助剂:1.0~4.5%。
该吸附剂的制备过程包括下述步骤:
1)选择载本:称取8.0~10.0g活性炭,要求活性碳烧失率:50~70%,比表面积>800m2/g,以中孔为主;
2)配制溶液:用1000ml的量筒量取600~800ml的去离子水倒入2000ml的烧杯中,加入200~300ml一乙醇胺,然后称取K2CO3:35.2~39.2g、CNTs:3.8~7.6g,一起加入到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入恒温水浴中,控制温度为65~75℃;
3)浸渍过程:待烧杯中的温度达到70℃时,将(1)中称取的载体加入到烧杯中,间隔手动搅拌即可,浸渍时间为1~2小时;
4)过滤干燥:将浸渍后的活性炭经滤去溶液后,放入氢气氛围条件下于110~130℃条件下干燥4~6小时,即得产品吸附剂;
本方法补获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可进一步加压、净化、换热、提纯制备工业二氧化碳或者食品级二氧化碳,也可进行液态封存作为它用,净化塔顶部排出的气体可进一步处理制备工业氮气或高纯度氮气。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本发明方法,在低压条件下5~50Kpa,完成烟气中CO2的补获过程,不需要增压,降低了生产能耗。
2、该方法采用两个净化塔交错吸附-解吸,即一个塔在吸附CO2,另外一个塔解吸CO2,当吸附饱和时,两个塔互换,如此循环进行,节约了设备的投入。
3、该方法采用专用吸附剂,对烟气中的CO2与N2系离系数大,可将烟气中98%以上的CO2进行补获回收,些外该吸附剂对烟气中微量的硫化物和氮氧化合物也有吸附作用,对于环保和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4、该方法补获的气体中,CO2含量大于90%(干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塔低压补获烟气中CO2的方法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
(1)、除尘过滤后的烟气组份(mol%)为:CO2 13.75、H2O 13.64、N2 72.61、总硫52mg/Nm3、氮氧化合物<40mg/Nm3,气量2233kmol/h,常温,压为7Kpa;
(2)烟气直接通过程序控制阀1a进入装有吸附剂的净化塔A底部,烟气中的CO2和微量的酸性气体被选择性地吸附在吸附剂孔表面上,烟气中的氮气直接从吸附剂孔径中或吸附剂颗粒之间通过床层,净化后的烟气从净化塔顶部排出,此时顶部压力为2Kpa,气体组份(mol%)为:N2 99.61,CO2 0.39,气量为:1595Kmol/h,吸附时间为7分钟;;
(3)A塔吸附时间结束后,打开程序控制阀1b和2b,同时关闭程序控制阀1a和2a,烟气进入B塔开始吸附;
(4)打开程序控制阀3a,真空泵P1开始对A塔进行抽真空再生,将吸附在吸附剂上面的CO2、H2O、小量的N2和微量的硫化物、氮氧化合物进行解吸出来,A塔再生后的压力:-0.085Mpa,再生气体组份(干气mol%):CO2 90.27,N2 9.73,气量(干气):333Kmol/h。
(5)A塔再生完成后,关阀程序控制阀3a,打开2a,使B塔顶出口气经过2a阀进入到A塔,使A塔压力回升至常压,以使A塔进入第二次吸附过程,如此循环完成烟气中CO2的补获。
步骤(2)中所用的吸附剂包括载体、活性组份和助剂,其载体为焦炭、活性炭、炭纤维(CMS)、木炭、含碳固体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活性组分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四亚乙基五胺、五亚乙基六胺中的一种或多种;助剂为K2CO3和碳纳米管(CNTs)中的一种或多种,该吸附剂中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载体:80.1~88.8%,活性组份:10.1~17.6%,助剂:1.0~4.5%。
工艺过程中的能耗为真空泵工作时的电耗,其消耗为:450Kw/h,二氧化碳的收率:98%。
实施例2
(1)、除尘过滤后的烟气组份(mol%)为:CO2 14.23、H2O 11.73、N2 74.04、总硫38mg/Nm3、氮氧化合物<42mg/Nm3,气量1785kmol/h,常温,压为21Kpa;
(2)烟气直接通过程序控制阀1a进入装有吸附剂的净化塔A底部,烟气中的CO2和微量的酸性气体被选择性地吸附在吸附剂孔表面上,烟气中的氮气直接从吸附剂孔径中或吸附剂颗粒之间通过床层,净化后的烟气从净化塔顶部排出,此时顶部压力为10Kpa,气体组份(mol%)为:N2 99.71,CO2 0.29,气量为:1298Kmol/h,吸附时间为6.5分钟;;
(3)A塔吸附时间结束后,打开程序控制阀1b和2b,同时关闭程序控制阀1a和2a,烟气进入B塔开始吸附;
(4)打开程序控制阀3a,真空泵P1开始对A塔进行抽真空再生,将吸附在吸附剂上面的CO2、H2O、小量的N2和微量的硫化物、氮氧化合物进行解吸出来,A塔再生后的压力:-0.085Mpa,再生气体组份(干气mol%):CO2 90.45,N29.55,气量(干气):277Kmol/h。
(5)A塔再生完成后,关阀程序控制阀3a,打开2a,使B塔顶出口气经过2a阀进入到A塔,使A塔压力回升至常压,以使A塔进入第二次吸附过程,如此循环完成烟气中CO2的补获。
步骤(2)中所用的吸附剂包括载体、活性组份和助剂,其载体为焦炭、活性炭、炭纤维(CMS)、木炭、含碳固体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活性组分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四亚乙基五胺、五亚乙基六胺中的一种或多种;助剂为K2CO3和碳纳米管(CNTs)中的一种或多种,该吸附剂中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载体:80.1~88.8%,活性组份:10.1~17.6%,助剂:1.0~4.5%。
工艺过程中的能耗为真空泵工作时的电耗,其消耗为:315Kw/h,二氧化碳的收率:98.5%。
实施例3
(1)、除尘过滤后的烟气组份(mol%)为:CO2 17.23、H2O 10.56、N2 72.21、总硫38mg/Nm3、氮氧化合物<42mg/Nm3,气量1785kmol/h,常温,压为32Kpa;
(2)烟气直接通过程序控制阀1a进入装有吸附剂的净化塔A底部,烟气中的CO2和微量的酸性气体被选择性地吸附在吸附剂孔表面上,烟气中的氮气直接从吸附剂孔径中或吸附剂颗粒之间通过床层,净化后的烟气从净化塔顶部排出,此时顶部压力为23Kpa,气体组份(mol%)为:N2 99.61,CO2 0.39,气量为:941Kmol/h,吸附时间为6分钟;;
(3)A塔吸附时间结束后,打开程序控制阀1b和2b,同时关闭程序控制阀1a和2a,烟气进入B塔开始吸附;
(4)打开程序控制阀3a,真空泵P1开始对A塔进行抽真空再生,将吸附在吸附剂上面的CO2、H2O、小量的N2和微量的硫化物、氮氧化合物进行解吸出来,A塔再生后的压力:-0.085Mpa,再生气体组份(干气mol%):CO2 92.15,N2 7.85,气量(干气):243Kmol/h。
(5)A塔再生完成后,关阀程序控制阀3a,打开2a,使B塔顶出口气经过2a阀进入到A塔,使A塔压力回升至常压,以使A塔进入第二次吸附过程,如此循环完成烟气中CO2的补获。
步骤(2)中所用的吸附剂包括载体、活性组份和助剂,其载体为焦炭、活性炭、炭纤维(CMS)、木炭、含碳固体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活性组分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四亚乙基五胺、五亚乙基六胺中的一种或多种;助剂为K2CO3和碳纳米管(CNTs)中的一种或多种,该吸附剂中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载体:80.1~88.8%,活性组份:10.1~17.6%,助剂:1.0~4.5%。
工艺过程中的能耗为真空泵工作时的电耗,其消耗为:250Kw/h,二氧化碳的收率:98.4%。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发明。
Claims (4)
1.一种双塔低压补获烟气中CO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除尘过滤后含有10~20%(Vol)CO2浓度的烟气,直接通过管道输送至装有特殊吸附剂的净化塔底部,烟气中的CO2被选择性地吸附在吸附剂孔表面上,烟气中的氮气直接从吸附剂孔径中或吸附剂颗粒之间通过床层,从净化塔顶部排出,净化塔压力为3~50Kpa,吸附时间为5~10分钟;当任一净化塔中的CO2浓度接近饱和时停止对该净化塔进气;
(2)关阀吸附饱和的净化塔顶部出口阀门,同时烟气切换到另一个净化塔中继续进行吸附,打开吸附饱和的净化塔底部与真空泵进口连接的阀口,进行抽真空解吸吸附剂上面吸附的CO2,以使吸附剂再生,循环使用;
(3)完成再生的吸附塔压力为-0.01~-0.1Mpa,在另一净化塔快结束吸附过程前关阀与真空泵连接的阀门,打开完成再生的吸附塔顶部阀门,使两个净化塔项相连通,完成再生的吸附塔压力回升至常压,进入第二次操作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塔低压补获烟气中CO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塔个数为2-4个,最低不少于2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塔低压补获烟气中CO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殊吸附剂,包括载体、活性组份和助剂,其载体为焦炭、活性炭、炭纤维(CMS)、木炭、含碳固体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活性组分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四亚乙基五胺、五亚乙基六胺中的一种或多种;助剂为K2CO3和碳纳米管(CNTs)中的一种或多种,该吸附剂中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载体:80.1~88.8%,活性组份:10.1~17.6%,助剂:1.0~4.5%。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双塔低压补获烟气中的CO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净化塔顶部排出的气体可进一步处理制备工业氮气或高纯度氮气,净化塔底排解吸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进一步加压、净化、换热、提纯制备工业二氧化碳或者食品级二氧化碳,也可进行液态封存作为它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678573A CN102657996A (zh) | 2012-05-28 | 2012-05-28 | 双塔低压补获烟气中co2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678573A CN102657996A (zh) | 2012-05-28 | 2012-05-28 | 双塔低压补获烟气中co2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57996A true CN102657996A (zh) | 2012-09-12 |
Family
ID=46767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678573A Pending CN102657996A (zh) | 2012-05-28 | 2012-05-28 | 双塔低压补获烟气中co2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57996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28143A (zh) * | 2018-04-28 | 2018-11-16 | 淮阴师范学院 | 碳捕获能力计算检测方法 |
CN110156016A (zh) * | 2019-06-14 | 2019-08-23 | 林千果 | 烟气中二氧化碳、氮气和氧气的联合回收装置及方法 |
CN114262041A (zh) * | 2021-12-22 | 2022-04-01 | 湖南汉华京电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超临界水氧化尾气回收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354A (zh) * | 1988-08-16 | 1990-03-14 | 化学工业部西南化工研究院 | 变压吸附法从混合气中提取二氧化碳 |
CN101543762A (zh) * | 2008-03-24 | 2009-09-30 | 黄梓旻 | 二氧化碳吸附剂及其制造方法 |
-
2012
- 2012-05-28 CN CN2012101678573A patent/CN10265799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354A (zh) * | 1988-08-16 | 1990-03-14 | 化学工业部西南化工研究院 | 变压吸附法从混合气中提取二氧化碳 |
CN101543762A (zh) * | 2008-03-24 | 2009-09-30 | 黄梓旻 | 二氧化碳吸附剂及其制造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李天成等: "二氧化碳处理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化学工业与工程》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28143A (zh) * | 2018-04-28 | 2018-11-16 | 淮阴师范学院 | 碳捕获能力计算检测方法 |
CN110156016A (zh) * | 2019-06-14 | 2019-08-23 | 林千果 | 烟气中二氧化碳、氮气和氧气的联合回收装置及方法 |
CN114262041A (zh) * | 2021-12-22 | 2022-04-01 | 湖南汉华京电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超临界水氧化尾气回收方法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173167B2 (en) | Composite method of trapping carbon dioxide in gas mixture | |
Bajamundi et al. | Capturing CO2 from air: Technical performance and process control improvement | |
Drage et al. | Materials challeng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lid sorbents for post-combustion carbon capture | |
CN101745288B (zh) | 一种真空变压变温耦合吸附捕集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 | |
CN101596391B (zh) | 一种低浓度瓦斯变压吸附分级浓缩的方法 | |
CN102658085A (zh) | 一种补获烟气中co2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975950B (zh) | 一种化学法和psa法同步回收烟道气中二氧化碳和氮气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1628198A (zh) | 煤层气直接富集甲烷的变压吸附方法 | |
CN102389686B (zh) | 一种含co2混合气的分离方法 | |
CN103071364B (zh) | 一种多级捕集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5032113B (zh) | 基于湿法再生技术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 | |
CN107500307B (zh) | 一种沸石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3920365A (zh) | 变频变压吸附回收焙烧硫铁矿炉气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硫的方法 | |
CN106902617A (zh) | 一种高浓度voc气体净化回收装置及方法 | |
CN101301999A (zh) | 从空气中富集氧气的方法 | |
CN103894160A (zh) | 一种二氧化碳固体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861422A (zh) | 一种提浓含氧煤层瓦斯气中甲烷的新工艺方法 | |
CN102657996A (zh) | 双塔低压补获烟气中co2的方法 | |
Wang et al. | Carbon dioxide capture | |
CN111821812A (zh) | 一种co2的吸收剂及其合成与应用 | |
CN104772021B (zh) | 多元醇‑乙二胺水溶液捕集工业气中co2的方法 | |
CN210332252U (zh) | 一种对水泥窑尾烟气中co2的捕集提浓与利用系统 | |
CN102327725B (zh) | 一种使用位阻效应吸附捕集co2的方法 | |
JP2012071290A (ja) | 二酸化炭素回収方法及び二酸化炭素回収装置 | |
CN207158788U (zh) | 三个二位五通先导电磁阀控制八个气动管道阀制氮机动管道阀制氮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