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647261A - 调度信令发送及应答反馈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调度信令发送及应答反馈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7261A
CN102647261A CN201110049742XA CN201110049742A CN102647261A CN 102647261 A CN102647261 A CN 102647261A CN 201110049742X A CN201110049742X A CN 201110049742XA CN 201110049742 A CN201110049742 A CN 201110049742A CN 102647261 A CN102647261 A CN 102647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wnlink
scheduling signaling
data packet
terminal
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97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7261B (zh
Inventor
林亚男
沈祖康
高雪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11004974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4726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2460 priority patent/WO201112412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647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72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72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72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度信令发送及应答反馈方法、系统和设备,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用于提高多载波聚合系统的传输效率。本发明中,基站将计数信息携带在下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将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携带在上行调度信令中发送给终端;终端根据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确定需要在上行子帧中发送的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序列的长度,根据计数信息确定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在ACK/NACK序列中的位置;根据确定的长度和位置信息生成ACK/NACK序列,并将该ACK/NACK序列发送给基站。采用本发明,能够提高多载波聚合系统的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调度信令发送及应答反馈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度信令发送及应答反馈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长期演进多载波系统,为支持比长期演进(LTE)系统更宽的系统带宽,比如100MHz,一种可能是直接分配100M带宽的频谱,如图1所示;一种可能是将分配给现有的系统一些频谱聚合起来,凑成大带宽供给长期演进多载波系统使用,此时系统中上下行载波可以不对称配置,即用户可能会占用N≥1个载波进行下行传输,M≥1个载波进行上行传输,如图2所示。当各个下行载波上的数据独立进行编译码时,用户将针对各个载波上的数据包分别进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即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信息)反馈。因此,用户可能在一个上行子帧中同时向基站反馈多个ACK/NACK信息。
LTE版本8(Rel 8)系统中,当终端(UE)要在同一子帧内同时传输上行数据和ACK/NACK反馈信息时,则ACK/NACK信息将占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特别资源进行传输。对于频分双工(FDD)系统,每次最多可反馈2比特信息,对于时分双工(TDD)系统,每次最多可反馈4比特信息。
在LTE版本10(Rel 10)系统中,可沿用Rel 8系统中的方法,使用PUSCH同时传输上行数据和ACK/NACK;也可在同一个子帧内同时传输PUSCH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此时可重用Rel 8系统中PUCCH format 2/2a/2b传输多比特ACK/NACK,同时也会引入新的PUCCH结构,以承载大容量的上行控制信息,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ACK/NACK等。
长期演进升级(LTE-A)系统目前确定最多可支持5个载波进行聚合。需要在同一个子帧内进行ACK/NACK反馈的多个下行载波及下行子帧,在下文中简称为“反馈窗口”。对于FDD系统,反馈窗口的大小L=UE聚合的下行载波数量N。对于TDD系统,反馈窗口的大小L=N×M,其中N为UE聚合的下行载波数,M对应在同一上行子帧进行反馈的下行子帧数量,对于不同的上下行配置及上行子帧,M的取值不同,即表1中每一栏K的数量。
Figure BDA0000048416720000021
表1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在多载波聚合系统中,当基站侧动态调度PUSCH与多比特ACK/NACK在同一个上行子帧内传输时,终端如何确定需要在该上行子帧内发送的ACK/NACK序列的比特数目还没有具体实现方案,使得多载波聚合系统的传输效率受到了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载波聚合系统中的调度信令发送方法和一种基站,用于解决多载波聚合系统中终端无法获得用于确定需要发送的ACK/NACK序列长度和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在ACK/NACK序列中位置的信息的问题。
一种多载波聚合系统中的调度信令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站需要在当前反馈窗口内调度终端接收下行数据包时,将计数信息携带在下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下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基站需要调度终端在当前反馈窗口对应的上行子帧中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将当前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携带在上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上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所述计数信息是终端用于确定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信息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ACK/NACK序列中位置的信息;所述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是用于终端确定所述ACK/NACK序列的长度的信息;所述当前反馈窗口包括终端支持的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上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进行ACK/NACK反馈的下行子帧。
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
下行调度信令发送单元,用于需要在当前反馈窗口内调度终端接收下行数据包时,将计数信息携带在下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下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上行调度信令发送单元,用于需要调度终端在当前反馈窗口对应的上行子帧中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将当前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携带在上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上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所述计数信息是终端用于确定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信息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ACK/NACK序列中位置的信息;所述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是用于终端确定所述ACK/NACK序列的长度的信息;所述当前反馈窗口包括终端支持的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上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进行ACK/NACK反馈的下行子帧。
本方案中,基站将计数信息携带在下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将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携带在上行调度信令中发送给终端。可见,采用本方案多载波聚合系统中的终端能够获得用于确定需要发送的ACK/NACK序列长度和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在ACK/NACK序列中的位置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载波聚合系统中的应答反馈方法、一种终端和一种LTE-A通信系统,用于提高多载波聚合系统的传输效率。
一种多载波聚合系统中的应答反馈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在当前反馈窗口内发来的调度本终端接收下行数据包的下行调度信令,以及基站发来的调度本终端在当前反馈窗口对应的上行子帧中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上行调度信令;所述下行调度信令中携带计数信息,所述上行调度信令中携带所述当前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
终端根据所述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序列的长度,根据所述计数信息确定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在所述ACK/NACK序列中的位置;
终端根据确定的长度和位置信息生成ACK/NACK序列,并将该ACK/NACK序列发送给基站。
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调度信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在当前反馈窗口内发来的调度本终端接收下行数据包的下行调度信令,以及基站发来的调度本终端在当前反馈窗口对应的上行子帧中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上行调度信令;所述下行调度信令中携带计数信息,所述上行调度信令中携带所述当前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
反馈序列长度位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序列的长度,根据所述计数信息确定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在所述ACK/NACK序列中的位置;
反馈序列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馈序列长度位置确定单元确定的长度和位置信息生成ACK/NACK序列,并将该ACK/NACK序列发送给基站。
一种长期演进升级LTE-A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
基站,用于需要在当前反馈窗口内调度终端接收下行数据包时,将计数信息携带在下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下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需要调度终端在当前反馈窗口对应的上行子帧中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将当前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携带在上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上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所述当前反馈窗口包括终端支持的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上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进行ACK/NACK反馈的下行子帧;
终端,用于接收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和下行调度信令,根据所述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序列的长度,根据所述计数信息确定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在所述ACK/NACK序列中的位置;根据确定的长度和位置信息生成ACK/NACK序列,并将该ACK/NACK序列发送给基站。
本方案中,终端能够根据上行调度信令中携带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确定需要在上行子帧中发送的接收反馈信息序列的长度,根据下行调度信令中携带的计数信息确定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在ACK/NACK序列中的位置,从而根据确定的长度和位置信息生成ACK/NACK序列并发送给基站,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单频谱系统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频谱聚合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PDSCH调度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ACK/NACK序列对应示意图;
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另一ACK/NACK序列对应示意图;
图4D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ACK/NACK序列对应示意图;
图4E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另一ACK/NACK序列对应示意图;
图4F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另一ACK/NACK序列对应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多载波聚合系统中的UE在同一上行子帧发送多个下行载波上的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时,能够确定承载这些ACK/NACK信息的ACK/NACK序列的长度和各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在ACK/NACK序列中的位置,从而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载波聚合系统中的调度信令的发送及应答反馈方法,本方法中,终端根据上行调度信令中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确定需要在上行子帧中发送的ACK/NACK序列的长度,根据下行调度信令中的计数信息确定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在ACK/NACK序列中的位置。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上行调度信令的发送及接收反馈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基站需要调度终端在当前反馈窗口对应的上行子帧中发送PUSCH时,确定当前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当前反馈窗口包括终端支持的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上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数据包接收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
这里,当前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是指当前反馈窗口所包含下行传输资源上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当前反馈窗口内所包含的下行传输资源由终端支持的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上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数据包接收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构成。需要在上行子帧中发送数据包接收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是指终端需要在该上行子帧中发送在该下行子帧中接收到的下行数据包的接收反馈信息。需要在某个上行子帧中发送在哪些下行子帧中接收到的下行数据包的接收反馈信息,可以根据表1确定。
对于FDD和TDD系统,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成员载波为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的多个下行成员载波或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处于激活状态的下行成员载波。
当前反馈窗口对应的上行子帧是指当前反馈窗口所包含的下行子帧对应的上行子帧,该对应关系已经进行了预先设定。
如果基站在一个下行子帧中向所述终端发送多个上行调度信令,则携带在每个上行调度信令中的所述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的取值是相同的。
步骤31:基站将确定的当前反馈窗口内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的信息携带在上行调度信令(UL grant)中,并将该上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步骤32:终端接收所述上行调度信令,根据所述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接收反馈信息序列的长度;
步骤33:终端向基站发送具有所述长度的接收反馈信息序列。
在基站侧:
步骤30中,基站确定当前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其具体实现可以采用如下两种:
第一种,基站确定当前反馈窗口内进行了下行数据包调度传输的下行子帧的总数目,将该下行子帧的总数目信息作为定当前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
第二种,基站确定当前反馈窗口内调度传输的下行数据包的总数目,将该下行数据包的总数目信息作为定当前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
较佳的,在上述第一种方式时,为了使得终端能够确定当前反馈窗口内发送的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接收反馈信息在接收反馈信息序列中的位置,基站还可以在需要在当前反馈窗口内调度终端接收下行数据包时,向终端发送携带计数信息的下行调度信令(DL grant),该计数信息表示发送该下行数据包的下行子帧是当前反馈窗口内进行下行数据包调度传输的第几个下行子帧。
下行调度信令的发送可以在上行调度信令的发送之前或与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在同一子帧中发送。
同样的,在上述第二种方式时,为了使得终端能够确定当前反馈窗口内发送的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接收反馈信息在接收反馈信息序列中的位置,基站还可以在需要在当前反馈窗口内调度终端接收下行数据包时,向终端发送携带计数信息的下行调度信令,该计数信息表示该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是所述反馈窗口内调度传输的第几个下行数据包。
下行调度信令的发送可以在上行调度信令的发送之前或与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在同一子帧中发送。
上述计数信息可以携带在下行调度信令的DAI域中。相应的,终端在从下行调度信令的DAI域获取计数信息。
步骤31中,基站可以将确定的当前反馈窗口内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的信息携带在上行调度信令的下行分配标识(Downlink Assignment Index,DAI)域中。相应的,终端在从上行调度信令的DAI域获取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
如果基站在一个下行子帧中向所述终端发送多个上行调度信令,则每个上行调度信令中的DAI域的取值是相同的。
在终端侧:
步骤32中,若上行调度信令中携带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为反馈窗口内进行了下行数据包调度传输的下行子帧的总数目,则终端根据该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接收反馈信息序列的长度,其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终端按照如下公式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序列包含的比特数目Q:
Q=C*N*M,其中C为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为1,多码字传输时C为2;N为网络侧为终端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或该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处于激活状态的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M为所述下行子帧的总数目;或,
Figure BDA0000048416720000091
其中Cn为载波n上的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n为1,多码字传输时Cn为2;N为网络侧为终端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或该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处于激活状态的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未激活载波上Cn为1;M为所述下行子帧的总数目。
相应的,步骤33中,终端向基站发送具有所述长度的接收反馈信息序列,其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终端接收反馈窗口内的下行子帧发来的下行调度信令,该下行调度信令中携带计数信息,该计数信息表示该下行子帧是所述反馈窗口内进行下行数据包调度传输的第几个下行子帧;终端可以在终端接收上行调度信令之前或在发送上行调度信令的下行子帧中接收下行调度信令。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各下行调度信令中的计数信息,确定各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在ACK/NACK序列中的比特位置。终端根据确定的比特位置以及各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的接收情况,生成比特数目为Q的ACK/NACK序列,并将该ACK/NACK序列发送给基站。
具体的,将ACK/NACK序列中的Q比特分为M部分;若所述计数信息的取值为P,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的下行子帧位于所述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上,当单码字传输时,则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占用所述M部分中第P部分的第I个比特位置;当多码字传输时,则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占用所述M部分中第P部分的第2*I-1和第2*I个比特位置。
例如,如图4A和图4B,反馈窗口内进行了下行数据包调度传输的下行子帧的总数目为2,终端据此确定的ACK/NACK序列的比特数目为6,在反馈窗口内的下行载波1的第一个下行子帧上接收到的下行调度信令中携带的计数信息值为1,在反馈窗口内的下行载波2的第一个下行子帧上接收到的下行调度信令中携带的计数信息值为1,在反馈窗口内的下行载波2的第三个下行子帧上接收到的下行调度信令中携带的计数信息值为2,则需要发送的6比特ACK/NACK序列{b0,b1,......,b5}中,b0用于承载在反馈窗口内的下行载波1的第一个下行子帧上接收到的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接收反馈信息,若终端正确接收该下行数据包,则b0可设置为表示ACK的0,若终端未正确接收该下行数据包,则b0可设置为表示NACK的1;b1用于承载在反馈窗口内的下行载波2的第一个下行子帧上接收到的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接收反馈信息,若终端正确接收该下行数据包,则b1可设置为表示ACK的0,若终端未正确接收该下行数据包,则b1可设置为表示NACK的1;由于未在反馈窗口内的下行载波3的第一个下行子帧上接收到下行数据包,则b2设置为表示NACK的1;由于未在反馈窗口内的下行载波1的第三个下行子帧上接收到下行数据包,则b3设置为表示NACK的1;b4用于承载在反馈窗口内的下行载波2的第三个下行子帧上接收到的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接收反馈信息,若终端正确接收该下行数据包,则b4可设置为表示ACK的0,若终端未正确接收该下行数据包,则b4可设置为表示NACK的1;由于未在反馈窗口内的下行载波3的第三个下行子帧上接收到下行数据包,则b5设置为表示NACK的1。
或,若所述计数信息的取值为P,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的下行子帧位于所述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上,则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占用所述M部分中第P部分的第
Figure BDA0000048416720000101
和第
Figure BDA0000048416720000111
个比特位置,其中Cn为载波n上的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n为1,多码字传输时Cn为。
步骤32中,若上行调度信令中携带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为反馈窗口内调度传输的下行数据包的总数目,则终端根据该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接收反馈信息序列的长度,其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终端按照如下公式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ACK/NACK序列包含的比特数目Q:
Q=C*M,其中C为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为1,多码字传输时C为2;M为所述下行数据包的总数目。
相应的,步骤33中,终端向基站发送具有所述长度的接收反馈信息序列,其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终端接收所述反馈窗口内的下行子帧发来的下行调度信令,该下行调度信令中携带计数信息,该计数信息表示该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是所述反馈窗口内调度传输的第几个下行数据包;终端可以在终端接收上行调度信令之前或在发送上行调度信令的下行子帧中接收下行调度信令。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各下行调度信令中的计数信息,确定各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信息在ACK/NACK序列中的比特位置。终端根据确定的比特位置以及所述各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的接收情况,生成比特数目为Q的ACK/NACK序列,并将该ACK/NACK序列发送给基站。
具体的,若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是在当前反馈窗口内接收到的第I个数据包,则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占用所述ACK/NACK序列的第I个比特位置。
例如,例如,如图4A和图4D,反馈窗口内调度传输的下行数据包的总数目为3,终端据此确定的ACK/NACK序列的比特数目为3,在反馈窗口内的下行载波1的第一个下行子帧上接收到的下行调度信令中携带的计数信息值为1,在反馈窗口内的下行载波2的第一个下行子帧上接收到的下行调度信令中携带的计数信息值为2,在反馈窗口内的下行载波2的第三个下行子帧上接收到的下行调度信令中携带的计数信息值为3,则需要发送的3比特ACK/NACK序列{b0,b1,b2}中,b0用于承载在反馈窗口内的下行载波1的第一个下行子帧上接收到的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接收反馈信息,若终端正确接收该下行数据包,则b0可设置为表示ACK的0,若终端未正确接收该下行数据包,则b0可设置为表示NACK的1;b1用于承载在反馈窗口内的下行载波2的第一个下行子帧上接收到的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接收反馈信息,若终端正确接收该下行数据包,则b1可设置为表示ACK的0,若终端未正确接收该下行数据包,则b1可设置为表示NACK的1;b2用于承载在反馈窗口内的下行载波2的第三个下行子帧上接收到的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接收反馈信息,若终端正确接收该下行数据包,则b2可设置为表示ACK的0,若终端未正确接收该下行数据包,则b2可设置为表示NACK的1。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进行多比特ACK/NACK复用反馈时,对于有UL grant调度的上行子帧,UE在该子帧内传输的ACK/NACK的比特数目将根据UL grant中的DAI确定。
方法一:UL grant中使用DAI指示反馈窗口内有数据包调度传输的下行子帧数目M,可重用R8 TDD UL grant中的2比特DAI,图4A所示的实例中M=2。UE将在对应的上行子帧中反馈C×N×M比特的ACK/NACK信息,其中C为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1,多码字传输时C=2),N为配置的下行载波集合中的载波数量或激活的载波数量。其中无数据传输的时频资源对应反馈NACK。
DL grant中的DAI则作为计数器,表示当前调度数据包传输的子帧是反馈传输内第几个调度该UE数据传输的子帧,如对于图4A中PDSCH1和PDSCH2所对应的DL grant中DAI=1,PDSCH3所对应的DL grant中DAI=2。
实施例一:
若UE进行单码字传输,其配置的下行载波集合为{下行载波1,下行载波2,下行载波3},其中激活的载波为下行载波1和下行载波2。
若N为配置的下行载波集合中的载波数量,则UE要反馈6比特ACK/NACK信息{b0,b1,......,b5},其中b2、b3、b5为NACK,如图4B所示。
若N为配置的下行载波集合中的激活载波数量,则UE要反馈4比特ACK/NACK信息{b0,b1,b2,b3},其中b2为NACK,如图4C所示。
方法二:UL grant中使用DAI指示反馈窗口内调度传输的数据包总数M,可用5比特DAI进行指示,图4A所示的实例中M=3。UE将在对应的上行子帧中反馈C×M比特的ACK/NACK信息,其中C为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1,多码字传输时C=2)。
DL grant中的DAI则作为计数器,表示当前调度数据包是反馈传输内属于该UE的第几个数据包,其记数顺序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顺序进行,如对于图4A中PDSCH1所对应的DL grant中DAI=1,PDSCH2所对应的DL grant中DAI=2,PDSCH3所对应的DL grant中DAI=3。UE按照DL grant中的DAI可确定对应数据包的ACK/NACK信息在反馈信息序列中所占的位置。若发现有数据包丢失,则反馈NACK。
实施例二:
若UE进行单码字传输,UL grant中的DAI=3,则UE向基站反馈3比特ACK/NACK信息{b0,b1,b2},如图4D所示。
方法三:UL grant中使用DAI指示反馈窗口内有数据包调度传输的下行子帧数目M,可重用R8 TDD UL grant中的2比特DAI,图4E所示的实例中M=2。UE将在对应的上行子帧中反馈
Figure BDA0000048416720000131
其中Cn为载波n上的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n为1,多码字传输时Cn为2;N为网络侧为终端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或激活的载波数量;未激活载波上Cn为1;其中无数据传输的资源对应反馈NACK。
DL grant中的DAI则作为计数器,表示当前调度数据包传输的子帧是反馈传输内第几个调度该UE数据传输的子帧,如对于图4A中PDSCH1和PDSCH2所对应的DL grant中DAI=1,PDSCH3所对应的DL grant中DAI=2。
实施例三:
若UE配置的下行载波集合为{下行载波1,下行载波2,下行载波3},其中激活的载波为下行载波1和下行载波2,且下行载波1上为单码字传输,下行载波2上为多码字传输。
若N为配置的下行载波集合中的载波数量,则UE要反馈8比特ACK/NACK信息{b0,b1,......,b7},其中b3、b4、b7为NACK,如图4E所示。
若N为配置的下行载波集合中的激活载波数量,则UE要反馈6比特ACK/NACK信息{b0,b1,......,b5},其中b3为NACK,如图4F所示。
对于上述三种方法,由于基站端确切知道哪些资源上无数据调度,即可知道反馈序列中哪些位置上对应的反馈信息为NACK,因此在接收、解调UE的反馈信息时,可以将对应的信息作为已知信息进行译码,从而可降低实际的编码速率,提高反馈信息的可靠性。
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LTE-A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
基站50,用于需要在当前反馈窗口内调度终端接收下行数据包时,将计数信息携带在下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下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需要调度终端在当前反馈窗口对应的上行子帧中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将当前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携带在上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上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所述当前反馈窗口包括终端支持的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上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进行ACK/NACK反馈的下行子帧;
终端51,用于接收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和下行调度信令,根据所述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序列的长度,根据所述计数信息确定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在所述ACK/NACK序列中的位置;根据确定的长度和位置信息生成ACK/NACK序列,并将该ACK/NACK序列发送给基站。
所述基站50用于:
将当前反馈窗口内进行了下行数据包调度传输的下行子帧的总数目携带在上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上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所述终端51用于:
按照如下公式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ACK/NACK序列包含的比特数目Q:
Q=C*N*M,其中C为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为1,多码字传输时C为2;N为网络侧为终端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或该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处于激活状态的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M为所述下行子帧的总数目;或,
Figure BDA0000048416720000151
其中Cn为载波n上的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n为1,多码字传输时Cn为2;N为网络侧为终端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或该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处于激活状态的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未激活载波上Cn为1;M为所述下行子帧的总数目。
所述基站50用于:
将表示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的下行子帧是所述反馈窗口内进行下行数据包调度传输的第几个下行子帧的计数信息携带在所述下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下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所述终端51用于:
将所述ACK/NACK序列中的Q比特分为M部分;
若所述计数信息的取值为P,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的下行子帧位于所述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上,当单码字传输时,则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占用所述M部分中第P部分的第I个比特位置;当多码字传输时,则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占用所述M部分中第P部分的第2*I-1和第2*I个比特位置。
或,若所述计数信息的取值为P,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的下行子帧位于所述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上,则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占用所述M部分中第P部分的第
Figure BDA0000048416720000161
和第
Figure BDA0000048416720000162
个比特位置,其中Cn为载波n上的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n为1,多码字传输时Cn为。
所述基站50用于:
将当前反馈窗口内调度传输的下行数据包的总数目携带在上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上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所述终端51用于:
按照如下公式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ACK/NACK序列包含的比特数目Q,并向基站发送比特数目为Q的ACK/NACK序列:
Q=C*M,其中C为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为1,多码字传输时C为2;M为所述下行数据包的总数目。
所述基站50用于:
将表示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是所述反馈窗口内调度传输的第几个下行数据包的计数信息携带在所述下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下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所述终端51用于:
若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是在当前反馈窗口内接收到的第I个数据包,则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占用所述ACK/NACK序列的第I个比特位置。
所述基站50用于:
在一个下行子帧中向所述终端发送多个上行调度信令时,携带在每个上行调度信令中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的取值是相同的。
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可以应用于上述LTE-A通信系统中,该基站包括:
下行调度信令发送单元60,用于需要在当前反馈窗口内调度终端接收下行数据包时,将计数信息携带在下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下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上行调度信令发送单元61,用于需要调度终端在当前反馈窗口对应的上行子帧中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将当前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携带在上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上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所述计数信息是终端用于确定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信息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ACK/NACK序列中位置的信息;所述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是用于终端确定所述ACK/NACK序列的长度的信息;所述当前反馈窗口包括终端支持的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上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进行ACK/NACK反馈的下行子帧。
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发送单元61用于:
将当前反馈窗口内进行了下行数据包调度传输的下行子帧的总数目或者当前反馈窗口内调度传输的下行数据包的总数目携带在上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上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发送单元61用于:
在一个下行子帧中向所述终端发送多个上行调度信令时,携带在每个上行调度信令中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的取值是相同的。
所述下行调度信令发送单元60用于:
在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发送单元将当前反馈窗口内进行了下行数据包调度传输的下行子帧的总数目携带在上行调度信令中时,将表示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的下行子帧是所述反馈窗口内进行下行数据包调度传输的第几个下行子帧的计数信息携带在下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下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所述下行调度信令发送单元60用于:
在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发送单元将当前反馈窗口内调度传输的下行数据包的总数目携带在上行调度信令中时,将表示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是所述反馈窗口内调度传输的第几个下行数据包的计数信息携带在下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下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发送单元61用于:
将确定的当前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携带在上行调度信令的下行分配标识DAI域中;
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发送单元61用于:
在一个下行子帧中向所述终端发送多个上行调度信令时,每个上行调度信令中的DAI域的取值是相同的。
所述下行调度信令发送单元60用于:
将所述计数信息携带在所述下行调度信令的DAI域中。
所述终端支持的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为:
网络侧为终端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的多个下行成员载波;或者,
网络侧为终端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多个下行成员载波。
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可以应用于上述LTE-A通信系统中,该终端包括:
调度信令接收单元70,用于接收基站在当前反馈窗口内发来的调度本终端接收下行数据包的下行调度信令,以及基站发来到调度本终端在当前反馈窗口对应的上行子帧中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上行调度信令;所述下行调度信令中携带计数信息,所述上行调度信令中携带所述当前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
反馈序列长度位置确定单元71,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序列的长度,根据所述计数信息确定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在所述ACK/NACK序列中的位置;
反馈序列发送单元72,用于根据所述反馈序列长度位置确定单元确定的长度和位置信息生成ACK/NACK序列,并将该ACK/NACK序列发送给基站。
所述反馈序列长度位置确定单元71用于:
在所述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为所述反馈窗口内进行了下行数据包调度传输的下行子帧的总数目时,按照如下公式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序列包含的比特数目Q:
Q=C*N*M,其中C为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为1,多码字传输时C为2;N为网络侧为终端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或该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处于激活状态的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M为所述下行子帧的总数目;或,
其中Cn为载波n上的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n为1,多码字传输时Cn为2;N为网络侧为终端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或该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处于激活状态的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未激活载波上Cn为1;M为所述下行子帧的总数目。
所述反馈序列长度位置确定单元71用于:
在所述计数信息表示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的下行子帧是所述反馈窗口内进行下行数据包调度传输的第几个下行子帧时,将所述ACK/NACK序列中的Q比特分为M部分;若所述计数信息的取值为P,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的下行子帧位于所述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上,当单码字传输时,则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占用所述M部分中第P部分的第I个比特位置;当多码字传输时,则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占用所述M部分中第P部分的第2*I-1和第2*I个比特位置
或,若所述计数信息的取值为P,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的下行子帧位于所述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上,则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占用所述M部分中第P部分的第
Figure BDA0000048416720000201
和第
Figure BDA0000048416720000202
个比特位置,其中Cn为载波n上的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n为1,多码字传输时Cn为。
所述反馈序列长度位置确定单元71用于:
在所述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为所述反馈窗口内调度传输的下行数据包的总数目时,按照如下公式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ACK/NACK序列包含的比特数目Q:
Q=C*M,其中C为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为1,多码字传输时C为2;M为所述下行数据包的总数目。
所述反馈序列长度位置确定单元71用于:
在所述计数信息表示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是所述反馈窗口内调度传输的第几个下行数据包时,若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是在当前反馈窗口内接收到的第I个数据包,则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占用所述ACK/NACK序列的第I个比特位置。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终端能够根据上行调度信令中携带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确定需要在上行子帧中发送的接收反馈信息序列的长度,根据下行调度信令中携带的计数信息确定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在ACK/NACK序列中的位置,从而根据确定的长度和位置信息生成ACK/NACK序列并发送给基站,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
使用本发明给出的LTE-A系统中UE根据UL grant中的DAI确定实际需要反馈的ACK/NACK序列的比特数目的方法,可有效提高系统中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效率,该方法同时适用于FDD系统和TDD系统。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2)

1.一种多载波聚合系统中的调度信令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基站需要在当前反馈窗口内调度终端接收下行数据包时,将计数信息携带在下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下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基站需要调度终端在当前反馈窗口对应的上行子帧中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将当前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携带在上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上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所述计数信息是终端用于确定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信息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ACK/NACK序列中位置的信息;所述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是用于终端确定所述ACK/NACK序列的长度的信息;所述当前反馈窗口包括终端支持的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上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进行ACK/NACK反馈的下行子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为:
当前反馈窗口内进行了下行数据包调度传输的下行子帧的总数目;或者,
当前反馈窗口内调度传输的下行数据包的总数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在一个下行子帧中向所述终端发送多个上行调度信令时,携带在每个上行调度信令中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的取值是相同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前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为所述下行子帧的总数目时,所述计数信息表示: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的下行子帧是所述反馈窗口内进行下行数据包调度传输的第几个下行子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前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为所述下行数据包的总数目时,所述计数信息表示: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是所述反馈窗口内调度传输的第几个下行数据包。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将所述当前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携带在所述上行调度信令的下行分配标识DAI域中;
基站将所述计数信息携带在所述下行调度信令的DAI域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在一个下行子帧中向所述终端发送多个上行调度信令时,每个上行调度信令中的DAI域的取值是相同的。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支持的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为:
网络侧为终端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的多个下行成员载波;或者,
网络侧为终端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多个下行成员载波。
9.一种多载波聚合系统中的应答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在当前反馈窗口内发来的调度本终端接收下行数据包的下行调度信令,以及基站发来的调度本终端在当前反馈窗口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中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上行调度信令;所述下行调度信令中携带计数信息,所述上行调度信令中携带所述当前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
终端根据所述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序列的长度,根据所述计数信息确定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在所述ACK/NACK序列中的位置;
终端根据确定的长度和位置信息生成ACK/NACK序列,并将该ACK/NACK序列发送给基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为所述当前反馈窗口内进行了下行数据包调度传输的下行子帧的总数目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ACK/NACK序列的长度包括:
终端按照如下公式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序列包含的比特数目Q:
Q=C*N*M,其中C为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为1,多码字传输时C为2;N为网络侧为终端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或该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处于激活状态的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M为所述下行子帧的总数目;或,
Figure FDA0000048416710000031
其中Cn为载波n上的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n为1,多码字传输时Cn为2;N为网络侧为终端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或该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处于激活状态的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未激活载波上Cn为1;M为所述下行子帧的总数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信息表示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的下行子帧是所述反馈窗口内进行下行数据包调度传输的第几个下行子帧,所述根据所述计数信息确定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在所述ACK/NACK序列中的位置包括:
将所述ACK/NACK序列中的Q比特分为M部分;
若所述计数信息的取值为P,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的下行子帧位于所述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上,当单码字传输时,则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占用所述M部分中第P部分的第I个比特位置;当多码字传输时,则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占用所述M部分中第P部分的第2*I-1和第2*I个比特位置;或,
若所述计数信息的取值为P,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的下行子帧位于所述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上,则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占用所述M部分中第P部分的第
Figure FDA0000048416710000041
和第
Figure FDA0000048416710000042
个比特位置,其中Cn为载波n上的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n为1,多码字传输时Cn为。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为所述反馈窗口内调度传输的下行数据包的总数目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ACK/NACK序列的长度包括:
终端按照如下公式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ACK/NACK序列包含的比特数目Q:
Q=C*M,其中C为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为1,多码字传输时C为2;M为所述下行数据包的总数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信息表示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是所述反馈窗口内调度传输的第几个下行数据包,所述根据所述计数信息确定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在所述ACK/NACK序列中的位置包括:
若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是在当前反馈窗口内接收到的第I个数据包,则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占用所述ACK/NACK序列的第I个比特位置。
1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包括:
下行调度信令发送单元,用于需要在当前反馈窗口内调度终端接收下行数据包时,将计数信息携带在下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下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上行调度信令发送单元,用于需要调度终端在当前反馈窗口对应的上行子帧中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将当前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携带在上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上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所述计数信息是终端用于确定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信息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ACK/NACK序列中位置的信息;所述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是用于终端确定所述ACK/NACK序列的长度的信息;所述当前反馈窗口包括终端支持的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上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进行ACK/NACK反馈的下行子帧。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发送单元用于:
将当前反馈窗口内进行了下行数据包调度传输的下行子帧的总数目或者当前反馈窗口内调度传输的下行数据包的总数目携带在上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上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发送单元用于:
在一个下行子帧中向所述终端发送多个上行调度信令时,携带在每个上行调度信令中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的取值是相同的。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调度信令发送单元用于:
在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发送单元将当前反馈窗口内进行了下行数据包调度传输的下行子帧的总数目携带在上行调度信令中时,将表示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的下行子帧是所述反馈窗口内进行下行数据包调度传输的第几个下行子帧的计数信息携带在下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下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调度信令发送单元用于:
在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发送单元将当前反馈窗口内调度传输的下行数据包的总数目携带在上行调度信令中时,将表示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是所述反馈窗口内调度传输的第几个下行数据包的计数信息携带在下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下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19.如权利要求14-18中任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发送单元用于:
将确定的当前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携带在上行调度信令的下行分配标识DAI域中;
所述下行调度信令发送单元用于:
将所述计数信息携带在所述下行调度信令的DAI域中。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发送单元用于:
在一个下行子帧中向所述终端发送多个上行调度信令时,每个上行调度信令中的DAI域的取值是相同的。
21.如权利要求14-18中任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支持的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为:
网络侧为终端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的多个下行成员载波;或者,
网络侧为终端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多个下行成员载波。
2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终端包括:
调度信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在当前反馈窗口内发来的调度本终端接收下行数据包的下行调度信令,以及基站发来的调度本终端在当前反馈窗口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中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上行调度信令;所述下行调度信令中携带计数信息,所述上行调度信令中携带所述当前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
反馈序列长度位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序列的长度,根据所述计数信息确定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在所述ACK/NACK序列中的位置;
反馈序列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馈序列长度位置确定单元确定的长度和位置信息生成ACK/NACK序列,并将该ACK/NACK序列发送给基站。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序列长度位置确定单元用于:
在所述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为所述反馈窗口内进行了下行数据包调度传输的下行子帧的总数目时,按照如下公式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序列包含的比特数目Q:
Q=C*N*M,其中C为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为1,多码字传输时C为2;N为网络侧为终端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或该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处于激活状态的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M为所述下行子帧的总数目;或,
Figure FDA0000048416710000071
其中Cn为载波n上的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n为1,多码字传输时Cn为2;N为网络侧为终端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或该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处于激活状态的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未激活载波上Cn为1;M为所述下行子帧的总数目。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序列长度位置确定单元用于:
在所述计数信息表示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的下行子帧是所述反馈窗口内进行下行数据包调度传输的第几个下行子帧时,将所述ACK/NACK序列中的Q比特分为M部分;若所述计数信息的取值为P,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的下行子帧位于所述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上,当单码字传输时,则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占用所述M部分中第P部分的第I个比特位置;当多码字传输时,则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占用所述M部分中第P部分的第2*I-1和第2*I个比特位置;或,
若所述计数信息的取值为P,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的下行子帧位于所述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上,则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占用所述M部分中第P部分的第
Figure FDA0000048416710000081
和第
Figure FDA0000048416710000082
个比特位置,其中Cn为载波n上的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n为1,多码字传输时Cn为。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序列长度位置确定单元用于:
在所述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为所述反馈窗口内调度传输的下行数据包的总数目时,按照如下公式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ACK/NACK序列包含的比特数目Q:
Q=C*M,其中C为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为1,多码字传输时C为2;M为所述下行数据包的总数目。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序列长度位置确定单元用于:
在所述计数信息表示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是所述反馈窗口内调度传输的第几个下行数据包时,若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是在当前反馈窗口内接收到的第I个数据包,则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占用所述ACK/NACK序列的第I个比特位置。
27.一种长期演进升级LTE-A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基站,用于需要在当前反馈窗口内调度终端接收下行数据包时,将计数信息携带在下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下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需要调度终端在当前反馈窗口对应的上行子帧中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将当前反馈窗口内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携带在上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上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所述当前反馈窗口包括终端支持的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上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进行ACK/NACK反馈的下行子帧;
终端,用于接收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和下行调度信令,根据所述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序列的长度,根据所述计数信息确定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在所述ACK/NACK序列中的位置;根据确定的长度和位置信息生成ACK/NACK序列,并将该ACK/NACK序列发送给基站。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用于:
将当前反馈窗口内进行了下行数据包调度传输的下行子帧的总数目携带在上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上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所述终端用于:
按照如下公式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ACK/NACK序列包含的比特数目Q:
Q=C*N*M,其中C为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为1,多码字传输时C为2;N为网络侧为终端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或该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处于激活状态的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M为所述下行子帧的总数目;或,
Figure FDA0000048416710000091
其中Cn为载波n上的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n为1,多码字传输时Cn为2;N为网络侧为终端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或该下行成员载波集合中处于激活状态的下行成员载波的个数;未激活载波上Cn为1;M为所述下行子帧的总数目。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用于:
将表示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的下行子帧是所述反馈窗口内进行下行数据包调度传输的第几个下行子帧的计数信息携带在所述下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下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所述终端用于:
将所述ACK/NACK序列中的Q比特分为M部分;
若所述计数信息的取值为P,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的下行子帧位于所述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上,当单码字传输时,则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占用所述M部分中第P部分的第I个比特位置;当多码字传输时,则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占用所述M部分中第P部分的第2*I-1和第2*I个比特位置;或,
若所述计数信息的取值为P,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的下行子帧位于所述多个下行成员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上,则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占用所述M部分中第P部分的第和第
Figure FDA0000048416710000102
个比特位置,其中Cn为载波n上的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n为1,多码字传输时Cn为。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用于:
将当前反馈窗口内调度传输的下行数据包的总数目携带在上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上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所述终端用于:
按照如下公式确定需要在所述上行子帧中发送的ACK/NACK序列包含的比特数目Q,并向基站发送比特数目为Q的ACK/NACK序列:
Q=C*M,其中C为码字数,单码字传输时C为1,多码字传输时C为2;M为所述下行数据包的总数目。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用于:
将表示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是所述反馈窗口内调度传输的第几个下行数据包的计数信息携带在所述下行调度信令中,并将该下行调度信令发送给终端;
所述终端用于:
若所述下行调度信令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包是在当前反馈窗口内接收到的第I个数据包,则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ACK/NACK信息占用所述ACK/NACK序列的第I个比特位置。
32.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用于:
在一个下行子帧中向所述终端发送多个上行调度信令时,携带在每个上行调度信令中的下行数据包传输情况信息的取值是相同的。
CN201110049742.XA 2010-04-06 2011-03-01 调度信令发送及应答反馈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Active CN1026472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9742.XA CN102647261B (zh) 2010-04-06 2011-03-01 调度信令发送及应答反馈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PCT/CN2011/072460 WO2011124127A1 (zh) 2010-04-06 2011-04-06 调度信令发送及应答反馈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41223 2010-04-06
CN201010141223.1 2010-04-06
CN201010555703.2 2010-11-22
CN201010555703 2010-11-22
CN201110044640 2011-02-23
CN201110044640.9 2011-02-23
CN201110049742.XA CN102647261B (zh) 2010-04-06 2011-03-01 调度信令发送及应答反馈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7261A true CN102647261A (zh) 2012-08-22
CN102647261B CN102647261B (zh) 2014-10-22

Family

ID=44762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9742.XA Active CN102647261B (zh) 2010-04-06 2011-03-01 调度信令发送及应答反馈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47261B (zh)
WO (1) WO2011124127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55628A1 (zh) * 2015-04-01 2016-10-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反馈信息的发送及其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7735977A (zh) * 2015-07-01 2018-02-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8463963A (zh) * 2016-01-13 2018-08-28 联想创新有限公司(香港)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确认
KR20190005956A (ko) * 2016-05-10 2019-01-16 차이나 아카데미 오브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테크놀로지 Harq의 피드백 정보 전송 방법, ue, 기지국과 시스템
WO2019028703A1 (zh) * 2017-08-09 2019-02-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应答信息的长度确定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19029652A1 (en) * 2017-08-10 2019-02-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TERAL BINDING FEEDBACK
CN109716695A (zh) * 2017-09-11 2019-05-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153898A1 (zh) * 2018-02-12 2019-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示方法,网络设备及用户设备
CN110784928A (zh) * 2016-11-03 2020-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0999158A (zh) * 2017-08-10 2020-04-10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4982154A (zh) * 2020-12-24 2022-08-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解调性能确定方法和装置、解调性能接收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1583B (zh) * 2012-05-10 2016-08-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传输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和基站设备
BR112018077369A2 (pt) * 2016-06-30 2019-04-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da informação de enlace ascendente, dispositivo relacionado, e sistema de comunicaçõe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7284A (zh) * 2008-04-25 2008-09-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进行确认信息反馈的方法
CN101499882A (zh) * 2008-11-05 2009-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半静态调度数据包的应答信息的反馈、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CN101547077A (zh) * 2008-03-24 2009-09-30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ack/nack信息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7077A (zh) * 2008-03-24 2009-09-30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ack/nack信息的方法
CN101267284A (zh) * 2008-04-25 2008-09-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进行确认信息反馈的方法
CN101499882A (zh) * 2008-11-05 2009-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半静态调度数据包的应答信息的反馈、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Cited B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512006A (ja) * 2015-04-01 2018-04-26 電信科学技術研究院 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の送信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WO2016155628A1 (zh) * 2015-04-01 2016-10-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反馈信息的发送及其控制方法及设备
US10555212B2 (en) 2015-04-01 2020-02-04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and controll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US10848291B2 (en) 2015-07-01 2020-11-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735977A (zh) * 2015-07-01 2018-02-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11652598B2 (en) 2015-07-01 2023-05-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121843B2 (en) 2015-07-01 2021-09-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088809B2 (en) 2015-07-01 2021-08-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735977B (zh) * 2015-07-01 2021-05-0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8463963A (zh) * 2016-01-13 2018-08-28 联想创新有限公司(香港)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确认
US11424867B2 (en) 2016-01-13 2022-08-23 Lenovo Innovations Limited (Hong Kong) Data acknowled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463963B (zh) * 2016-01-13 2022-03-08 联想创新有限公司(香港)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确认的设备及其方法
JP2019521558A (ja) * 2016-05-10 2019-07-25 チャイナ アカデミー オブ テレ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テクノロジー Harqの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の伝送方法、ue、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KR102255949B1 (ko) * 2016-05-10 2021-05-24 차이나 아카데미 오브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테크놀로지 Harq의 피드백 정보 전송 방법, ue, 기지국과 시스템
KR20190005956A (ko) * 2016-05-10 2019-01-16 차이나 아카데미 오브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테크놀로지 Harq의 피드백 정보 전송 방법, ue, 기지국과 시스템
CN110784928A (zh) * 2016-11-03 2020-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1233621B2 (en) 2017-08-09 2022-01-2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length of feedback response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product
CN111130711B (zh) * 2017-08-09 2021-1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应答信息的长度确定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1855926B2 (en) 2017-08-09 2023-12-2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otal number of bits of feedback response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product
CN111130711A (zh) * 2017-08-09 2020-05-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应答信息的长度确定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1115171B2 (en) 2017-08-09 2021-09-0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length of feedback response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product
WO2019028703A1 (zh) * 2017-08-09 2019-02-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应答信息的长度确定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999158B (zh) * 2017-08-10 2022-05-24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0999158A (zh) * 2017-08-10 2020-04-10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设备
WO2019029652A1 (en) * 2017-08-10 2019-02-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TERAL BINDING FEEDBACK
US11804939B2 (en) 2017-08-10 2023-10-3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delink feedback
US10931426B2 (en) 2017-08-10 2021-02-2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delink feedback
CN109716695A (zh) * 2017-09-11 2019-05-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166183A (zh) * 2018-02-12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示方法,网络设备及用户设备
US11431462B2 (en) 2018-02-12 2022-08-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d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WO2019153898A1 (zh) * 2018-02-12 2019-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示方法,网络设备及用户设备
CN114982154A (zh) * 2020-12-24 2022-08-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解调性能确定方法和装置、解调性能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14982154B (zh) * 2020-12-24 2024-07-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解调性能确定方法和装置、解调性能接收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24127A1 (zh) 2011-10-13
CN102647261B (zh) 2014-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7261B (zh) 调度信令发送及应答反馈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12133223B2 (e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U2021212111B2 (en)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equipment
CN107113096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ack/nack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EP3275255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ment for harq with channel repetitions
CN106060930B (zh) 一种增强载波聚合系统的harq-ack传输方法和设备
EP2880943B1 (en) Signaling and channel designs for d2d communications
US8797985B2 (en) Channel selection and 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collision handling
EP2188939B1 (en) Method for selective use of control channel element based implicit pointing
CN103370970B (zh) 具有载波聚合的下行链路的tdd系统中的harq-ack信息生成及harq-ack信号功率控制
US9730197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525512B1 (en) Transmission of PMI to terminals operating in SPS-mode.
CN103270803B (zh) 资源分配方法、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10568075B2 (e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03384183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2144865A2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9553685B2 (en) PHICH-less operation for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zero
EP2409539A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2568647B1 (en) Response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2469599B (zh) Ack/nack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13438059A (zh) 一种增强载波聚合系统的harq-ack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468945B (zh)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JP2018529264A (ja)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3051982A1 (en) Channel selection and 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collision handling
CN102469600B (zh) Ack/nack反馈信息的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2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