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4597B - 双缸式旋转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双缸式旋转压缩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44597B CN102644597B CN201110044857.XA CN201110044857A CN102644597B CN 102644597 B CN102644597 B CN 102644597B CN 201110044857 A CN201110044857 A CN 201110044857A CN 102644597 B CN102644597 B CN 1026445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gas channel
- cylinder chamber
- suction port
- pist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缸式旋转压缩机,包括内压为高压侧压力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压缩机构和电动机,压缩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以及划分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中隔板,第一气缸内设置有第一活塞以及与第一活塞的外周抵接的第一滑片,第二气缸内设置有第二活塞以及与第二活塞的外周抵接的第二滑片,曲轴分别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相接,主轴承和副轴承分别设置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侧面,第一气缸上设置有第一气缸腔入口,第二气缸上设置有第二气缸腔入口,主轴承或副轴承的轴承法兰内设置有吸气孔,外部吸气管的一端开孔于吸气孔内,还包括加长第一气缸腔入口与第二气缸腔入口之间距离的防吸气干扰装置。本发明具有压缩效率高和制冷量大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压缩机,特别是一种双缸式旋转压缩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缸式旋转压缩机的气缸分别具有独立的吸气管。但是,近年来,为改善制造性及降低成本,省略其中一根吸气管,仅使用一根吸气管的方法被采用。但是,在省略一根吸气管的设计上,制冷量大的机种,或运转速度快的条件下,制冷量及效率低下的问题已凸显出来。如图1所示,如果开孔于两个气缸腔的第一气缸腔入口34a与第二气缸腔入口34b之间的距离很近,两个气缸间将发生吸入气体的干扰。在双缸式旋转压缩机上,由于各活塞的相对位置有180度的相位差,各活塞每旋转1次,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气缸腔内的吸气压力会产生差异。也就是说,根据滚动活塞的旋转角度,第一气缸腔从第二气缸腔补充一部分吸入气体,相反,第二气缸腔从第一气缸腔补充一部分吸入气体,这种现象在滚动活塞每旋转一次便发生一次。如此,因两个气缸腔发生吸入气体的干扰现象,导致储液器向两个气缸供给的总气体量减少。其结果是,整个压缩机的制冷量及运转效率降低。这些问题在制冷量大的机种,及使用变频电机的双缸式旋转压缩机的高速旋转阶段尤其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压缩效率高、制冷量大、适用范围广的双缸式旋转压缩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双缸式旋转压缩机,包括内压为高压侧压力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压缩机构和电动机,压缩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以及划分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中隔板,第一气缸内设置有第一活塞以及与第一活塞的外周抵接的第一滑片,第二气缸内设置有第二活塞以及与第二活塞的外周抵接的第二滑片,曲轴分别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相接,主轴承和副轴承分别设置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侧面,第一气缸上设置有第一气缸腔入口,第二气缸上设置有第二气缸腔入口,其结构特征是主轴承或副轴承的轴承法兰内设置有吸气孔,外部吸气管的一端开孔于吸气孔内,还包括加长第一气缸腔入口与第二气缸腔入口之间距离的防吸气干扰装置。
所述防吸气干扰装置包括设置在中隔板上的连通管,主轴承上设置有与吸气孔相通的第一气体通道,第一气体通道与第一气缸腔入口相通,连通管的一端穿过第一气缸及第一气体通道后开孔于吸气孔内,连通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气缸腔入口相通;
或者,防吸气干扰装置包括设置在中隔板上的连通管,副轴承上设置有与吸气孔相通的第一气体通道,第一气体通道与第二气缸腔入口相通,连通管的一端穿过第二气缸及第一气体通道后开孔于吸气孔内,连通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气缸腔入口相通。
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横向流通面积>连通管的最大截面积。
所述连通管在吸气孔内的开孔位置,与第一气体通道在吸气孔内的开孔位置,分别位于不同的高度。
所述连通管为圆柱管、弹力管或弹簧线圈管。
所述防吸气干扰装置包括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第一气体通道的一端开孔于吸气孔内,第二气体通道的一端开孔于吸气孔内,该两个开孔间隔设置;第一气体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一气缸腔入口相通,第二气体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二气缸腔入口相通。
本发明针对具有一根外部吸气管的双缸式旋转压缩机,从该外部吸气管吸入的气体的分流点在连通管的入口,故可以看作是对两个气缸腔:第一气缸腔和第二气缸腔,分别构成独立的内部吸气管,从而可以加长第一气缸腔入口及第二气缸腔入口之间的距离,从吸气孔来的气体能分别流入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而不会发生吸入气体的相互干扰,从而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和制冷量。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压缩效率高、制冷量大、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双缸式旋转压缩机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双缸式旋转压缩机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X-X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双缸式旋转压缩机,2为壳体,3为排气管,4为冷凝器,5为膨胀阀,6为蒸发器,7为储液器,8为外部吸气管,11为压缩机构,12为电动机,13a为第一气缸,13b为第二气缸,14为中隔板,15a为第一气缸腔,15b为第二气缸腔,16a为第一活塞,16b为第二活塞,17a为第一滑片,21为主轴承,22为副轴承,23为上消音器,24为下消音器,25为曲轴,26为吸气孔,28为轴承法兰,32a为第一气体通道,32b为第二气体通道,34a为第一气缸腔入口,34b为第二气缸腔入口,35为圆柱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下面按照图纸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具体结构。
参见图2-图3,显示了双缸式旋转压缩机1内部结构的概要和冷冻循环。密闭壳体2的内压为高压侧压力,从排气管3排出的高压气体经过冷凝器4、膨胀阀5以及蒸发器6后成为低压气体,并到达安装在壳体2上的储液器7。然后,从与储液器7相通的外部吸气管8吸入的气体,经过设置于主轴承21轴承法兰28的吸气孔26,吸入压缩机构11进行压缩。
双缸式旋转压缩机1在壳体2的下部配置了压缩机构11,在壳体2的上部配置了电动机12,压缩机构11和电动机12的外周都固定于壳体2的内壁上。
压缩机构11具有两个气缸:第一气缸13a及第二气缸13b,这两个气缸通过中隔板14将其上下面划分,分别构成第一气缸腔15a及第二气缸腔15b。该实施例1中,将构成压缩机构11的主轴承21的轴承法兰28的外周固定于壳体2上,第一气缸13a及第二气缸13b的排量相同。
第一气缸腔15a及第二气缸腔15b分别内含第一活塞16a和第二活塞16b。其先端部分别与第一活塞16a和第二活塞16b的外周滑动接触的两个滑片:第一滑片17a及第二滑片,配置于第一气缸13a及第二气缸13b的滑片运动槽里。
第一气缸13a的上部及第二气缸13b的下部分别配置了主轴承21及副轴承22。主轴承21及副轴承22分别具有上消音器23及下消音器24,并且,在上消音器23及下消音器24的内部配置了排气装置(无图示)。曲轴25与主轴承21及副轴承22的内壁相对滑动接触,曲轴25的两个偏心部分别对第一活塞16a和第二活塞16b进行偏心驱动。
焊接于壳体2侧面的外部吸气管8的另一端连接于储液器7上。外部吸气管8的一端与吸气孔26相通。
第一气缸13a上设置有第一气缸腔入口34a,第二气缸13b上设置有第二气缸腔入口34b。第一气缸腔入口34a与第二气缸腔入口34b之间设置有加长距离的防吸气干扰装置。
防吸气干扰装置包括设置在中隔板14上的连通管,主轴承21上设置有与吸气孔26相通的第一气体通道32a,第一气体通道32a与第一气缸腔入口34a相通,连通管的一端穿过第一气缸13a及第一气体通道32a后开孔于吸气孔26内,连通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气缸腔入口34b相通。
第一气体通道32a的横向流通面积>连通管的最大截面积。连通管在吸气孔26内的开孔位置,与第一气体通道32a在吸气孔26内的开孔位置,分别位于不同的高度。连通管为圆柱管35、弹力管或弹簧线圈管。
开孔于吸气孔26的第一气体通道32a连通第一气缸腔入口34a。安装于中隔板14的圆柱管35从第一气体通道32a的内部开孔至吸气孔26。内部空心的圆柱管35的下端连通第二气缸腔入口34b。
于是,通过在第一气缸腔15a及第二气缸腔15b的内部旋转的第一活塞16a及第二活塞16b的作用,从外部吸气管8吸入到吸气孔26的吸入气体在圆柱管35的入口分流,分别流到第一气缸腔15a及第二气缸腔15b。
进入到吸气孔26的吸入气体,一部分通过连通管以及第二气缸腔入口34b,进入第二气缸13b;另一部分从连通管的外壁与第一气体通道32a之间形成的间隙进入到第一气体通道32a内,再通过第一气缸腔入口34a进入第一气缸腔15a。因此,解决了在两个气缸处吸入气体的干扰问题。
在两个气缸中,被各个活塞压缩的高压气体从排气阀装置经由上部消声器23及下部消声器24排出至压缩机壳体内部。
这样,第一气缸腔入口34a及第二气缸腔入口34b之间的距离变长。圆柱管35可以看作是从第一气体通道32a至第一气缸腔15a的回路分离出来的吸气回路。从一个外部吸气管8吸入的气体经过两个独立的回路,分别流到各个气缸腔里。
如上所述,通过于中隔板14处安装一个圆柱管35,第一气缸腔入口34a及第二气缸腔入口34b之间的距离变长了,而且吸入气体经由独立的回路流到各个气缸腔里,从而可以解决两个气缸:第一气缸13a及第二气缸13b产生的吸入气体的干扰问题。结果可提高各个气缸腔的吸气效率,降低制冷量和运转效率的损耗,可防患于未然。
如上所述,通过安装于中隔板14处的圆柱管35,使两个往气缸吸入气体的回路分离这种方式,不拘泥于上述所公开的构成,当然也可以在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做各种变形。
参见图4,为图3中的X-X剖视图。圆柱管35一般由壁厚为0.3mm左右的板厚较薄的钢管或者弹力钢管制成,或者由0.5mm左右线径的密着弹簧线圈等构成,安装于中隔板14处。所谓的密着弹簧线圈是指弹簧的各线圈密着在一起时,该弹簧就构成一条管子了,所以叫弹簧线圈管。
为使两个气缸的压缩效率发挥至最大,可以根据两个气缸的排量优化第一气体通道32a的直径和圆柱管35的内径。
以上是以主轴承21的轴承法兰内设置有吸气孔26为例进行的说明,当在副轴承22的轴承法兰内设置有吸气孔26时,外部吸气管8的一端开孔于吸气孔26内,第一气缸腔入口34a与第二气缸腔入口34b之间设置有加长距离的防吸气干扰装置。防吸气干扰装置包括设置在中隔板14上的连通管,副轴承22上设置有与吸气孔26相通的第一气体通道32a,第一气体通道32a与第二气缸腔入口34b相通,连通管的一端穿过第二气缸13b及第一气体通道32a后开孔于吸气孔26内,连通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气缸腔入口34a相通。其余未述部分同上所述,该后一个技术方案也能获得同前一个技术方案相同的技术效果。
当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延及采用上述双缸式旋转压缩机所构成的冷冻循环或空调循环系统。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的技术能简单地导入到工业中,并实现批量生产。
实施例2
参见图5,防吸气干扰装置包括第一气体通道32a和第二气体通道32b,第一气体通道32a的一端开孔于吸气孔26内,第二气体通道32b的一端开孔于吸气孔26内,该两个开孔间隔设置;第一气体通道32a的另一端与第一气缸腔入口34a相通,第二气体通道32b的另一端与第二气缸腔入口34b相通。
作为将吸入气体分流至两个气缸的的方式,将独立的第一气体通道32a和第二气体通道32b设置于吸气孔26处,将吸入气体分别供给第一气缸腔15a与第二气缸腔15b。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得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效果。
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
Claims (5)
1.一种双缸式旋转压缩机,包括内压为高压侧压力的壳体(2),壳体(2)内设置有压缩机构(11)和电动机(12),压缩机构(11)包括第一气缸(13a)、第二气缸(13b)以及划分第一气缸(13a)和第二气缸(13b)的中隔板(14),第一气缸(13a)内设置有第一活塞(16a)以及与第一活塞(16a)的外周抵接的第一滑片(17a),第二气缸(13b)内设置有第二活塞(16b)以及与第二活塞(16b)的外周抵接的第二滑片,曲轴(25)分别与第一活塞(16a)和第二活塞(16b)相接,主轴承(21)和副轴承(22)分别设置在第一气缸(13a)和第二气缸(13b)侧面,第一气缸(13a)上设置有第一气缸腔入口(34a),第二气缸(13b)上设置有第二气缸腔入口(34b),其特征是主轴承(21)或副轴承(22)的轴承法兰内设置有吸气孔(26),外部吸气管(8)的一端开孔于吸气孔(26)内,还包括加长第一气缸腔入口(34a)与第二气缸腔入口(34b)之间距离的防吸气干扰装置;
所述防吸气干扰装置包括设置在中隔板(14)上的连通管,主轴承(21)上设置有与吸气孔(26)相通的第一气体通道(32a),第一气体通道(32a)与第一气缸腔入口(34a)相通,连通管的一端穿过第一气缸(13a)及第一气体通道(32a)后开孔于吸气孔(26)内,连通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气缸腔入口(34b)相通;
或者,防吸气干扰装置包括设置在中隔板(14)上的连通管,副轴承(22)上设置有与吸气孔(26)相通的第一气体通道(32a),第一气体通道(32a)与第二气缸腔入口(34b)相通,连通管的一端穿过第二气缸(13b)及第一气体通道(32a)后开孔于吸气孔(26)内,连通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气缸腔入口(34a)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缸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气体通道(32a)的横向流通面积>连通管的最大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缸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连通管在吸气孔(26)内的开孔位置,与第一气体通道(32a)在吸气孔(26)内的开孔位置,分别位于不同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缸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连通管为圆柱管(35)、弹力管或弹簧线圈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缸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防吸气干扰装置包括第一气体通道(32a)和第二气体通道(32b),第一气体通道(32a) 的一端开孔于吸气孔(26)内,第二气体通道(32b)的一端开孔于吸气孔(26)内,该两个开孔间隔设置;第一气体通道(32a)的另一端与第一气缸腔入口(34a)相通,第二气体通道(32b)的另一端与第二气缸腔入口(34b)相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44857.XA CN102644597B (zh) | 2011-02-16 | 2011-02-16 | 双缸式旋转压缩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44857.XA CN102644597B (zh) | 2011-02-16 | 2011-02-16 | 双缸式旋转压缩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44597A CN102644597A (zh) | 2012-08-22 |
CN102644597B true CN102644597B (zh) | 2014-09-24 |
Family
ID=46657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44857.XA Active CN102644597B (zh) | 2011-02-16 | 2011-02-16 | 双缸式旋转压缩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44597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06975A (zh) * | 2013-06-19 | 2013-09-18 | 西安东方康普斯制冷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微型制冷压缩机 |
EP3597923A4 (en) * | 2017-03-17 | 2021-01-20 | Daikin Industries, Ltd. | ROTARY COMPRESSOR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21424B (zh) * | 2015-11-02 | 2017-12-12 |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热泵系统 |
JP7539372B2 (ja) * | 2019-04-25 | 2024-08-23 |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ロータリ圧縮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42831A (en) * | 1995-05-04 | 1996-08-06 | Carrier Corporation | Twin cylinder rotary compressor |
CN1620554A (zh) * | 2001-12-20 | 2005-05-2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旋转式压缩机的吸入机构 |
JP2009235984A (ja) * | 2008-03-27 | 2009-10-15 | Toshiba Carrier Corp | 2気筒回転式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JP2010150949A (ja) * | 2008-12-24 | 2010-07-08 | Daikin Ind Ltd | 回転式圧縮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062930A (ja) * | 2007-09-07 | 2009-03-26 | Toshiba Carrier Corp | 2気筒回転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2011
- 2011-02-16 CN CN201110044857.XA patent/CN10264459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42831A (en) * | 1995-05-04 | 1996-08-06 | Carrier Corporation | Twin cylinder rotary compressor |
CN1620554A (zh) * | 2001-12-20 | 2005-05-2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旋转式压缩机的吸入机构 |
JP2009235984A (ja) * | 2008-03-27 | 2009-10-15 | Toshiba Carrier Corp | 2気筒回転式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JP2010150949A (ja) * | 2008-12-24 | 2010-07-08 | Daikin Ind Ltd | 回転式圧縮機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06975A (zh) * | 2013-06-19 | 2013-09-18 | 西安东方康普斯制冷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微型制冷压缩机 |
EP3597923A4 (en) * | 2017-03-17 | 2021-01-20 | Daikin Industries, Ltd. | ROTARY COMPRESSO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44597A (zh) | 2012-08-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87298B (zh) | 双缸回转式压缩机及使用其的冷冻循环装置 | |
CN101765715B (zh) | 二级旋转式压缩机 | |
CN102900669B (zh) | 旋转式双级压缩机 | |
CN203272136U (zh) | 单缸多级压缩机 | |
CN102644597B (zh) | 双缸式旋转压缩机 | |
CN104781553B (zh) | 用于制冷压缩机的气体排放系统以及制冷压缩机 | |
US12123632B2 (en) |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device | |
CN102251964B (zh) | 旋转压缩机 | |
CN102094821A (zh) | 回转压缩机 | |
KR101679860B1 (ko) | 압축기 | |
CN220227188U (zh) |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 |
CN203335407U (zh) | 单缸双级压缩泵体及压缩机 | |
CN202900660U (zh) | 双转子两级增焓压缩机、空调器和热泵热水器 | |
CN102562594A (zh) | 变容旋转式压缩机 | |
CN110966196B (zh) | 气缸、压缩机构、旋转式压缩机及热泵装置 | |
CN112412786B (zh) | 一种高效压缩机排气结构 | |
CN206221281U (zh) | 卧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 |
CN203098283U (zh) | 多级变容组件及双缸多级变容量压缩机 | |
CN101158354A (zh) | 多气缸压缩机 | |
CN105909498B (zh) | 二级冲程式旋转压缩机 | |
KR101587174B1 (ko) | 로터리 압축기 | |
CN203717345U (zh) | 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
CN102644594A (zh) | 双缸式旋转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2086869B (zh) | 回转压缩机 | |
CN102644593A (zh) | 双缸旋转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