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1167B - 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 - Google Patents
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41167B CN102641167B CN201110040417.7A CN201110040417A CN102641167B CN 102641167 B CN102641167 B CN 102641167B CN 201110040417 A CN201110040417 A CN 201110040417A CN 102641167 B CN102641167 B CN 10264116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ing device
- fixing head
- thoracolumbar
- external fixing
- connect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包括纵长形的固定板及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弹性的弧形的支撑部,弧形的支撑部与固定板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可调节高度的调节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调节的外固定器可以恢复和维持椎体高度,巩固治疗效果,减少脊柱僵硬、肌肉萎缩、胸腰段后突畸形、腰部隐痛等后遗症的产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折复位固定用的医疗器械,尤其一种用于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复位时进行复位或固定治疗的医用器械。
背景技术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常见发生的一种严重损伤,其多由间接暴力使脊柱胸腰椎过度前屈,对椎体产生挤压所致。如从高处坠堕,足跟或臀部先着地,或弯腰工作时,重物由高处落下而冲击肩部、背部,均可使胸腰椎骤然过度屈曲,造成椎体前部被压缩成楔形的屈曲型骨折。骨折部位多发生于活动范围较大胸腰段,以第12胸椎、第1腰椎为多见。暴力强大者,椎体可被压成碎块,后部的附件(包括椎板、椎弓根、关节突、横突与棘突)可发生撕脱、断裂、脱位或交锁,严重者甚至椎体脱位而造成脊髓损伤。
临床应用中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整复方法一般有两种:1.垫枕法,患者仰卧硬板床,骨折处置软枕,垫枕逐渐加高,使脊柱过伸。此法配合练功活动,效果更好,使前纵韧带由皱缩变为紧张,附着于韧带的椎体前部及椎间盘有可能膨胀,恢复其压缩前的外形;2.双踝悬吊法患者俯卧,两踝部衬上棉垫后用绳缚扎,将两足徐徐吊起,使身体与床面约成45°角;术者可用手掌在患处适当按压,以矫正后突畸形。此法适用于屈曲型稳定骨折,且体格健壮者。但是长期医疗实践表明:垫枕法及腰背肌锻炼时患者难以保持过伸体位,以促进压缩椎体骨折的复位,治疗或护理不当还会致使椎体再次压缩,很难维持整复初期的理想状态。胸腰椎压缩骨折后, 压缩椎体高度的恢复和维持是保守治疗的难点,是决定患者功能恢复和影响愈后的重要因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医疗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恢复和维持胸腰椎骨折患者椎体高度的外固定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包括纵长形的固定板及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的支撑件,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弹性的弧形的支撑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弹性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所述弹性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弧形的支撑部与固定板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中设有高度可调节的调节器,所述调节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板、另一端支撑于所述支撑部的内壁,并且调节器可沿所述固定板的纵长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平行于所述固定板并与所述固定板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沿纵长方向设有滑槽,所述固定器连接于所述滑槽并可沿所述滑槽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空间中还设有一连接板,所述固定器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槽并可沿所述滑槽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沿纵长方向设有若干调节孔,所述固定器连接于所述调节孔。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空间中还设有一连接板,所述固定器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调节的外固定器可以恢复以及维持椎体高度,巩固治疗效果,减少脊柱僵硬、肌肉萎缩、胸腰段后突畸形、腰部隐痛等后遗症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最佳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最佳实施方式的仰视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第二实施方式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图1至图3所示,分别为本发明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最佳实施例的侧视图、最佳实施例的仰视图以及第二实施例的仰视图。本发明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包括纵长形的固定板10、与固定器10连接的支撑件20以及设于固定板10和支撑件20之间的调节器30。
固定板10为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矩形的板体,其四个角及纵长形侧边设有可系有固定带的带孔11,带孔11上可对应于身体位置分别系有肩部固定带、胸部固定带、腰腹部固定带、臀部固定带等。
支撑件20由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其置于固定板10上,包括弧形的支撑部21、第一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23以及弹性部24。其中,第一连接部22和第二连接部23为与固定板10平行的平板,弹性部24与固定板10呈一角度且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连接部23和支撑部21,第一连接部22相对第二连接部23位于支撑部21的另一侧且与支撑部21相连。支撑件20可通过螺栓和螺母分别将第一连接部22和第二连接部23固定于固定板10上,从而实现支撑件20与固定板10的固定。
支撑部21和固定板10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40,调节器30位于该容 置空间中,该调节器30的一端固定于连接板30上,另一端支撑于弧形支撑部21的内壁,通过转动调节调节器30的高度,可控制弧形支撑部21的弧度,同时对支撑部21起到支撑作用。容置空间40中还可设置磁疗装置50,进一步提高治疗的疗效。
连接板30连接于固定板10上,同时可以相对固定板10沿纵长方向移动。参图2所示,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中,固定板10沿纵长方向设有滑槽12,优选地,本发明的滑槽12平行设置为两个,连接板30可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于该滑槽12上,同时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沿着滑槽12调节连接板的位置,从而改变调节器30的位置。参图3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固定板10沿纵长方向设有若干调节孔13,优选地,本发明的调节孔13平行设置为两排,连接板30可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于调节孔13,同时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选择不同位置的调节孔13,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使用本发明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时,先将支撑部21一侧面向患者背部,弧形的支撑部21对应在患者骨折的过伸部位,将各固定带分别系于患者的肩、胸、腰、臀等部位,然后将调节器30通过滑槽12或调节孔13移动调整进行定位,最后调节调节器30的高度以最终完成固定器的使用。本发明可调节的外固定器可以恢复和维持椎体高度,巩固治疗效果,减少脊柱僵硬、肌肉萎缩、胸腰段后突畸形、腰部隐痛等后遗症的产生。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包括纵长形的固定板及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弹性的弧形的支撑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弹性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所述弹性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弧形的支撑部与固定板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中设有高度可调节的调节器,所述调节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板、另一端支撑于所述支撑部的内壁,并且调节器可沿所述固定板的纵长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平行于所述固定板并与所述固定板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沿纵长方向设有滑槽,所述固定器连接于所述滑槽并可沿所述滑槽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中还设有一连接板,所述固定器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槽并可沿所述滑槽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沿纵长方向设有若干调节孔,所述固定器连接于所述调节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中还设有一连接板,所述固定器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40417.7A CN102641167B (zh) | 2011-02-18 | 2011-02-18 | 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40417.7A CN102641167B (zh) | 2011-02-18 | 2011-02-18 | 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41167A CN102641167A (zh) | 2012-08-22 |
CN102641167B true CN102641167B (zh) | 2015-01-28 |
Family
ID=46654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40417.7A Active CN102641167B (zh) | 2011-02-18 | 2011-02-18 | 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4116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37173A (zh) * | 2017-06-01 | 2017-09-08 | 成都贝施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扎带的腰椎骨折的复位固定装置 |
CN110101493A (zh) * | 2019-06-04 | 2019-08-09 | 谢志进 | 防滑可调节胸腰支具 |
CN114053015A (zh) * | 2020-08-10 | 2022-02-18 | 衡水欧尼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护理器械用支撑板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40724Y (zh) * | 1992-10-08 | 1993-08-25 | 陈新民 | 气垫加压式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 |
CN2489740Y (zh) * | 2001-07-03 | 2002-05-08 | 杨文宝 | 颈椎康复枕 |
CN2678601Y (zh) * | 2004-02-20 | 2005-02-16 | 江志东 | 前置式脊柱骨折复位固定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U1732971A1 (ru) * | 1989-07-12 | 1992-05-15 | Московский медицинский стомат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им.Н.А.Семашко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репозиции компрессионных переломов позвоночника |
CN101589973B (zh) * | 2008-05-30 | 2012-05-02 | 陈敢峰 | 胸腰椎骨折新型复位矫形气囊 |
CN201286783Y (zh) * | 2008-10-23 | 2009-08-12 | 张华� | 胸腰椎骨折复位器 |
CN201968881U (zh) * | 2011-02-18 | 2011-09-14 | 孟祥奇 | 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 |
-
2011
- 2011-02-18 CN CN201110040417.7A patent/CN10264116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40724Y (zh) * | 1992-10-08 | 1993-08-25 | 陈新民 | 气垫加压式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 |
CN2489740Y (zh) * | 2001-07-03 | 2002-05-08 | 杨文宝 | 颈椎康复枕 |
CN2678601Y (zh) * | 2004-02-20 | 2005-02-16 | 江志东 | 前置式脊柱骨折复位固定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41167A (zh) | 2012-08-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ang et al. | Effect of scapular stabilization exercise on neck alignment and muscle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forward head posture | |
EP2301489B1 (en) | Spinal three-dimensional orthopaedic equipment | |
CN106510921A (zh) | 一种可调式脊柱压缩性骨折矫形器 | |
CN102641167B (zh) | 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 | |
CN101400410B (zh) | 运动器械 | |
KR101458714B1 (ko) | 척추견인 장치 | |
KR20190082234A (ko) | 요추 및 흉추의 치료 및 예방을 위한 기형교정 베개 | |
EP2842535A1 (en) | Gravity scoliosis correction device | |
CN201968881U (zh) | 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 | |
Lee | Effect of fascial distortion model on the cobb's angle in adolescents with idiopathic scoliosis | |
KR20120131671A (ko) | 침대형 염부제의료기 | |
CN201414859Y (zh) | 腰椎康复背心 | |
CN206228591U (zh) | 一种肌筋膜结构整合康复床 | |
CN213099233U (zh) | 一种骨科用术后康复锻炼装置 | |
CN208339644U (zh) | 一种背椎矫正机 | |
CN111938995A (zh) | 一种脊柱治疗用按摩仪 | |
KR20170092215A (ko) | 국부, 전신지압 및 척추교정기 | |
CN218739277U (zh) | 一种复位脊柱压缩性骨折的胸腰支撑装置 | |
WO2014190805A1 (zh) | 一种颈椎牵引床 | |
CN2824880Y (zh) | 医用颈椎支撑架 | |
CN111603230A (zh) | 一种骨科用腰椎峡部重建内固定器 | |
CN213372789U (zh) | 一种脊柱滑脱复位装置 | |
CN109549767A (zh) | 一种老年病临床治疗装置 | |
CN104814854A (zh) | 一种用于辅助腰背部肌肉群放松的装置 | |
CN2150837Y (zh) | 脊椎弹力过伸支撑牵引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