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9455A - 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及其工作方法、供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及其工作方法、供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29455A CN102629455A CN2011102259159A CN201110225915A CN102629455A CN 102629455 A CN102629455 A CN 102629455A CN 2011102259159 A CN2011102259159 A CN 2011102259159A CN 201110225915 A CN201110225915 A CN 201110225915A CN 102629455 A CN102629455 A CN 1026294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xel
- pixel electrode
- pairing
- semi
- liquid crys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及其工作方法、供电装置,涉及液晶显示器领域,为克服由于波长色散效应而导致反射区的对比度下降的问题同时有效降低成本而发明。所述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的工作方法,所述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包括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包括:为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起偏电压,以使所述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内的液晶分子偏转初始角度;为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工作电压,以实现画面的正常显示。本发明可用于进行液晶显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及其工作方法、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Crystal Display)领域,半透半反式TFT-LCD具有广视角、低色差、穿透率高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半透半反式TFT-LCD同时使用了穿透式和反射式的设计,设置有反射区和透射区,因此,既可以使用背光源进行显示,也可以使用外在环境光源进行显示,使使用者可以在强光下或者是昏暗处观看到良好品质的画面。
现有技术中,在半透半反式TFT-LCD的反射区,设置有光延迟片,光线经过延迟片进入液晶层,入射至反射区的反射电极,反射电极将光线反射回去,反射光线经过液晶层和延迟片入射至使用者眼睛。而由于延迟片的波长色散效应,光线两次经过液晶层,将导致反射区的对比度下降。现有技术中,可采用光取向OA(Photo Alignment)技术解决由于波长色散效应而导致反射区的对比度下降的问题,但是,OA光照技术所需设备的成本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及其工作方法、供电装置,能够有效克服由于波长色散效应而导致反射区的对比度下降的问题同时有效降低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的工作方法,所述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包括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包括:
为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起偏电压,以使所述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内的液晶分子偏转初始角度;
为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工作电压,以实现画面的正常显示。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的供电装置,所述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包括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包括:
第一供电单元,为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起偏电压,以使所述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内的液晶分子偏转初始角度;
第二供电单元,用于为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工作电压,以实现画面的正常显示。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所述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中设置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的工作方法、供电装置和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通过在施加工作电压前,给所述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的每种颜色的像素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起偏电压,能够使每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液晶分子获得初始角度进而消除波长色散效应,因此,画面正常显示时,能够有效克服由于波长色散效应而导致反射区的对比度下降的问题,而且,不需采用OA光照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半透半反式TFT-LCD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作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作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作方法的供电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作方法的一种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首先对半透半反式TFT-LCD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
半透半反式TFT-LCD和常规TFT-LCD相似,由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对盒形成,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如图1所示,半透半反式TFT-LCD阵列基板上设有栅线10,垂直于栅线10设有数据线20,栅线10和数据线20之间限定有像素区域30,像素区域30内设有反射区和透射区,反射区包括反射电极(图中未示出)和反射区像素电极40,透射区包括透射区公共电极(图中未示出)和透射区像素电极50。像素区域30内还设有TFT,所述TFT的栅极(图中未示出)和栅线10连接,源极S和数据线20连接,漏极D和透射区像素电极50连接,透射区像素电极50和反射区像素电极40连接。其中,栅线10用于提供所述TFT的开启电压,而数据线20用于提供像素区域30的工作电压,以使像素区域30的液晶分子进行偏转从而进行画面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仅为半透半反式TFT-LCD阵列基板的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半透半反式TFT-LCD阵列基板包括多个图1所示的部分构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的工作方法,该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包括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101,为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起偏电压,以使所述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内的液晶分子偏转初始角度;
步骤102,为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工作电压,以实现画面的正常显示。
其中,所述画面为需要在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的内容。
步骤101中所施加的起偏电压的目的在于,在所述画面显示之前,使得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各像素区域的液晶分子偏转至一定的初始角度,以使在画面正常显示之前,各像素区域都能显示出较好的黑态,这样,在步骤102施加工作电压后,工作电压非零的像素区域的液晶分子偏转至正常显示所需要的角度,而工作电压为零的像素区域的液晶分子由于起偏电压的缘故,保持在所述初始角度,即这部分像素区域显示出较好的黑态,因此,有效提高了画面正常显示时的对比度。而且,不需采用OA光照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改善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反射区对比度,在未施加工作电压前时使得各像素区域需要实现较好的黑态显示。在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中,液晶实质上相当于控制光的光阀,当液晶的偏转角度使得像素区域的漏光为零或接近于零,像素区域实现理想黑态显示,其中,像素区域的漏光为零为完全黑态显示。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在未施加工作电压之前,各像素区域能够达到完全黑态,这样,显示器的对比度会得到明显提高。
基于此,优选的,在步骤101中施加给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的起偏电压的大小可设置为等于或接近于使得所述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的液晶分子偏转至使所述像素区域达到完全黑态时所需的角度时,分别施加给所述像素区域所对应的像素电极的电压。其中,接近于表示两者之差不大于后者的10%。
这时,各像素区域的液晶所偏转的初始角度使得像素区域透光为零或者接近于零,各像素区域将显示为完全黑态或接近于完全黑态,之后,在步骤102中施加工作电压,进行画面的正常显示,工作电压非零的像素区域的液晶分子偏转至正常显示所需要的角度,而工作电压为零的像素区域的液晶分子由于起偏电压的缘故,保持在所述初始角度,即这部分像素区域显示接近完全黑态或完全黑态,从而有效提高显示对比度。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01中,通过所述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的数据线为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起偏电压,以使所述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内的液晶分子偏转初始角度;然后,在步骤102中,通过所述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的数据线为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工作电压,以实现画面的正常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进行显示时,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是逐行扫描的,即栅线电压是逐行施加的,因此,数据线所施加的电压作用于当前施加栅线电压的像素区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作方法针对于当前施加栅线电压的像素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包括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例如单色像素、双色像素、三色像素、四色像素以及四色以上像素等,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当所述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的像素时,由于不同光波的延迟量各不相同,要使每种颜色的像素区域的显示达到相同的理想黑态,不同光波所对应的液晶的初始角度不同,即每种颜色的像素区域所需要的起偏电压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步骤101中,将分别为所述至少两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不同的起偏电压,以使所述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的液晶分子分别偏转不同的初始角度;之后在步骤102中,分别为所述至少两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工作电压,以实现画面的正常显示。
下面以传统的R(红)、G(绿)、B(蓝)三色像素的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为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工作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结合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工作方法,包括:
步骤201,通过数据线分别为R、G、B三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不同的起偏电压VR、VG、VB,以使R、G、B三种像素区域的液晶分子分别偏转不同的初始角度;
步骤202,通过数据线分别为R、G、B三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各像素所对应的工作电压,以实现画面的正常显示。
本实施例中,为了改善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反射区对比度,在未施加工作电压前时各像素区域需要实现理想黑态显示,要使R、G、B各波长的光线都能达到理想的延迟量,即漏光为零或接近于零,如图5所示,R、G、B光波的的波长各不相同,要使各像素区域的显示达到相同的理想黑态,不同光波的延迟量也各不相同,不同光波所对应的液晶的初始角度不同,当不同波长的光对应的液晶偏转到相应的角度时,可达到漏光为零即显示完全黑态的效果。
因此,在步骤101时,首先通过数据线分别为R、G、B三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不同的起偏电压VR、VG、VB,以使R、G、B三种像素区域的液晶分子分别偏转不同的初始角度,以使液晶显示器达到画面显示前的理想黑态。之后,在步骤102中施加工作电压,进行画面的正常显示,工作电压非零的像素区域的液晶分子偏转至正常显示所需要的角度,而工作电压为零的像素区域的液晶分子由于起偏电压的缘故,保持在所述初始角度,即这部分像素区域显示理想黑态,从而有效提高显示对比度。
优选的,VR、VG、VB的大小可以设置为等于或接近于使得所述R、G、B三种像素区域的液晶分子分别偏转至使所述R、G、B三种像素区域达到完全黑态时所需的角度时,分别施加给所述R、G、B三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的电压。其中,接近于表示两者之差不大于后者的10%。这时,各像素区域的液晶所偏转的初始角度使得像素区域透光为零或者接近于零,各像素区域将显示为理想的黑态。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的供电装置,所述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包括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如图6所示,包括:
第一供电单元10,用于为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起偏电压,以使所述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内的液晶分子偏转初始角度;
第二供电单元11,用于为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工作电压,以实现画面的正常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的供电装置,通过在施加工作电压前,给所述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的每种颜色的像素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起偏电压,能够使每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液晶分子获得初始角度进而消除波长色散效应,因此,画面正常显示时,能够有效克服由于波长色散效应而导致反射区的对比度下降的问题,而且,不需采用OA光照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成本。
优选的,第一供电单元10施加给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的起偏电压等于:使得所述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的液晶分子偏转至使所述像素区域达到完全黑态时所需的角度时,分别施加给所述像素区域所对应的像素电极的电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供电单元10具体用于通过数据线为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起偏电压,以使所述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内的液晶分子偏转初始角度;第二供电单元11具体用于通过数据线为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工作电压,以实现画面的正常显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的像素,这时,第一供电单元10具体用于分别为所述至少两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不同的起偏电压,以使所述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的液晶分子分别偏转不同的初始角度;第二供电单元11具体用于分别为所述至少两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工作电压,以实现画面的正常显示。
以所述至少两种颜色的像素为R、G、B三种颜色的像素为例,第一供电单元10具体用于通过数据线分别为R、G、B三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不同的起偏电压,以使R、G、B三种像素区域的液晶分子分别偏转不同的初始角度;第二供电单元11具体用于通过数据线分别为R、G、B三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工作电压,以实现画面的正常显示。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所述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中设置有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通过给每种颜色的像素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不同的起偏电压,能够使每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液晶分子获得不同的初始角度进而消除波长色散效应,因此,画面正常显示时,能够有效克服由于波长色散效应而导致反射区的对比度下降的问题,而且,不需采用OA光照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的工作方法,所述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包括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其特征在于,包括:
为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起偏电压,以使所述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内的液晶分子偏转初始角度;
为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工作电压,以实现画面的正常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为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起偏电压,以使所述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内的液晶分子偏转初始角度包括:
通过数据线为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起偏电压,以使所述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内的液晶分子偏转初始角度;
所述为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工作电压,以实现画面的正常显示包括:
通过数据线为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工作电压,以实现画面的正常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为红、绿、蓝三种像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加给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的起偏电压等于:
使得所述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的液晶分子偏转至使所述像素区域达到完全黑态时所需的角度时,分别施加给所述像素区域所对应的像素电极的电压。
5.一种用于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的供电装置,所述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包括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供电单元,用于为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起偏电压,以使所述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内的液晶分子偏转初始角度;
第二供电单元,用于为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工作电压,以实现画面的正常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数据线为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起偏电压,以使所述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内的液晶分子偏转初始角度;
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数据线为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工作电压,以实现画面的正常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单元施加给所述至少一种颜色的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极的起偏电压等于:
使得所述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的液晶分子偏转至使所述像素区域达到完全黑态时所需的角度时,分别施加给所述像素区域所对应的像素电极的电压。
8.一种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中设置有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供电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259159A CN102629455A (zh) | 2011-08-08 | 2011-08-08 | 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及其工作方法、供电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259159A CN102629455A (zh) | 2011-08-08 | 2011-08-08 | 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及其工作方法、供电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29455A true CN102629455A (zh) | 2012-08-08 |
Family
ID=46587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259159A Pending CN102629455A (zh) | 2011-08-08 | 2011-08-08 | 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及其工作方法、供电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29455A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32237A (en) * | 1987-07-28 | 1989-02-02 | Alps Electric Co Ltd | Driving method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
US20030184695A1 (en) * | 2002-03-28 | 2003-10-02 | Ching-Yih Chen | Transflective LCD |
JP2003329998A (ja) * | 2002-05-13 | 2003-11-19 | Seiko Instruments Inc | 液晶表示装置 |
CN1138173C (zh) * | 1998-04-08 | 2004-02-1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晶装置及电子装置 |
CN1729505A (zh) * | 2002-12-19 | 2006-02-01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在待机模式中具有减小的功率消耗的液晶显示器件 |
CN1740853A (zh) * | 2004-08-25 | 2006-03-0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 |
CN101315748A (zh) * | 2007-05-31 | 2008-12-03 |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器的驱动装置与其驱动方法 |
CN101377584A (zh) * | 2007-08-30 | 2009-03-04 |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 透反射lcd单元 |
CN100476539C (zh) * | 2005-06-30 | 2009-04-08 |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 透反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1625469A (zh) * | 2008-07-09 | 2010-01-13 |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 以纵向电场模式驱动的液晶显示单元 |
CN101645254A (zh) * | 2008-05-09 | 2010-02-10 |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 |
-
2011
- 2011-08-08 CN CN2011102259159A patent/CN10262945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32237A (en) * | 1987-07-28 | 1989-02-02 | Alps Electric Co Ltd | Driving method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
CN1138173C (zh) * | 1998-04-08 | 2004-02-1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晶装置及电子装置 |
US20030184695A1 (en) * | 2002-03-28 | 2003-10-02 | Ching-Yih Chen | Transflective LCD |
JP2003329998A (ja) * | 2002-05-13 | 2003-11-19 | Seiko Instruments Inc | 液晶表示装置 |
CN1729505A (zh) * | 2002-12-19 | 2006-02-01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在待机模式中具有减小的功率消耗的液晶显示器件 |
CN1740853A (zh) * | 2004-08-25 | 2006-03-0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 |
CN100476539C (zh) * | 2005-06-30 | 2009-04-08 |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 透反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1315748A (zh) * | 2007-05-31 | 2008-12-03 |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器的驱动装置与其驱动方法 |
CN101377584A (zh) * | 2007-08-30 | 2009-03-04 |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 透反射lcd单元 |
CN101645254A (zh) * | 2008-05-09 | 2010-02-10 |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 |
CN101625469A (zh) * | 2008-07-09 | 2010-01-13 |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 以纵向电场模式驱动的液晶显示单元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00881B (zh) | 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20210333657A1 (en) | Display devi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ntrast | |
US20200355951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US9785017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US9477119B2 (en) | Array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US7161649B2 (en) | Method for aligning polarizer and rubbing axes in a fringe field switch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US20140055716A1 (en) | Liquid-crystal-lens type light-modula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 |
JP5771453B2 (ja) |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CN109283756B (zh) | 多畴液晶显示器 | |
US7800570B2 (en) | LCD device capable of controlling a viewing angl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 |
US10928687B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4865750A (zh) | 光阀及显示装置 | |
CN104166268A (zh) | 一种镜面显示装置 | |
CN105093623A (zh)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
CN110275353A (zh) | 显示面板母板及其配向装置 | |
CN105511187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10131552A1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CN106200070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
CN102789093A (zh) | 一种液晶显示器 | |
CN103676383A (zh) | 兼容2d与3d显示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方法 | |
US20160139462A1 (en) | Curv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CN112327530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1281043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10613373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2629048A (zh)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