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619867B - 双轴铰链及具备该双轴铰链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双轴铰链及具备该双轴铰链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19867B
CN102619867B CN201210019527.XA CN201210019527A CN102619867B CN 102619867 B CN102619867 B CN 102619867B CN 201210019527 A CN201210019527 A CN 201210019527A CN 102619867 B CN102619867 B CN 1026198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unit
hinge axis
plate
click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195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19867A (zh
Inventor
田岛秀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19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9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19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98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3/00Hinges with pins
    • E05D3/02Hinges with pins with one p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10Arrangements for loc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提供双轴铰链及具备该双轴铰链的电子设备,部件少、成本低且小型化。具有:一对安装部件,具有轴承部和安装于第1壳体和第2壳体的一方的安装部;第1支承部件,具有支承板部和一对轴安装部,各轴安装部可旋转地安装于各轴承部;第2支承部件,安装于支承板部,朝与第1支承部件的旋转方向正交的方向在预定范围旋转,第2支承部件安装于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中的另一方,在将轴安装部连结于一方轴承部的第1铰链轴和该轴安装部之间设有具有固定凸轮和旋转凸轮的第1旋转控制机构,在将第2支承部件连结于支承板部的第2铰链轴和该支承板部之间设有第2旋转控制机构,第1铰链轴固定于任一安装部件的轴承部,第1铰链轴的凸缘部与固定凸轮卡合。

Description

双轴铰链及具备该双轴铰链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轴铰链及具备该双轴铰链的电子设备,该双轴铰链将电视摄像机、数字摄像机等摄像机设备、汽车导航装置等小型电子设备中的设备本体和显示器部以能够相互向两个方向转动的方式连结起来。
背景技术
周知在电视摄像机、数字摄像机等摄像机设备、汽车导航装置等小型电子设备中,将显示器部经由双轴铰链以能够向两个方向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设备本体。作为该双轴铰链,提出有如下的双轴铰链:其能够使显示器部相对于设备本体相对地进行纵方向的开闭,即能够使显示器部绕沿设备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1铰链轴进行起伏转动,并且在使显示器部相对于设备本体以第1铰链轴为轴打开至90°时,能够使该显示器部相对于设备本体相对地绕沿与第1铰链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第2铰链轴旋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71063号公报
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双轴铰链如下构成:在安装于设备本体的一对安装部件(托架)上,经由第1铰链轴(旋转轴)安装第1支承部件而使该第1支承部件能够绕所述第1铰链轴旋转,并经由第2铰链轴安装第2支承部件,该第2支承部件支承显示器部而使该显示器部能够旋转,所述第2铰链轴在与该第1铰链轴正交的方向上安装于该第1铰链轴,特别是在第1铰链轴安装固定凸轮时,要将第1铰链轴的轴部的外形沿轴方向切削,因此加工中耗费工时,并且在使固定凸轮卡合的组装作业中需要时间,成为双轴铰链及使用了该双轴铰链的电子设备的成本上升的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双轴铰链及具备该双轴铰链的电子设备,特别地通过对第1旋转控制机构的第1铰链轴与由该第1铰链轴限制旋转的固定凸轮的卡合机构进行精心设计,使构成简单而降低成本,并且能够确保必要的强度而实现小型化。
用于达成所述第1目的的本发明的双轴铰链,其特征在于,该双轴铰链具有:一对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具有安装部和从该安装部立起的轴承部,各所述安装部以设有预定间隔的方式安装于构成电子设备的第1壳体和第2壳体中的任意一方的壳体;第1支承部件,所述第1支承部件具有:支承板部;从该支承板部的两端侧折弯形成的一对轴安装部;在所述支承板部的长度方向折弯而设置的抵接板部;以及从该抵接板部向与所述支承板部相对的一侧折弯而设置的支承片,各所述轴安装部经由第1铰链轴和铰链销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各所述安装部件的各轴承部;被安装于该第1支承部件的截面呈角铁形状的罩部件;以及第2支承部件,所述第2支承部件被朝向该第1支承部件的所述支承板部、所述支承片和所述罩部件进行安装,并能够经由第2铰链轴朝向与该第1支承部件的旋转方向正交的方向在预定的范围内旋转,并且,所述第2支承部件安装于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中的任意另一方的壳体,在所述第1铰链轴和所述第1支承部件的所述轴安装部之间,设有使弹性机构发挥作用的由固定凸轮和旋转凸轮构成的第1旋转控制机构,在所述支承板部和所述支承片以及所述罩部件之间,以安装于所述第2铰链轴上的方式设有第2旋转控制机构,该第2旋转控制机构包括:调整板,所述第2铰链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贯穿插入该调整板而将该调整板设置于所述支承板部侧;咔哒弹簧板,该咔哒弹簧板与该调整板重叠,所述第2铰链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贯穿插入该咔哒弹簧板而将该咔哒弹簧板卡定于所述第1支承部件;咔哒板,该咔哒板与该咔哒弹簧板重叠并由所述第2铰链轴限制旋转地安装于该第2铰链轴,且该咔哒板利用所述第2铰链轴的左右方向的旋转角度而与所述抵接板部抵接;止动垫圈,该止动垫圈与该咔哒板重叠并安装于所述第2铰链轴,且该止动垫圈具有止动部,该止动部被设置为与所述咔哒板的止动部互相重叠,其中,所述咔哒板的止动部是利用所述第2铰链轴的左右方向的旋转角度而与所述第1支承部件的所述抵接板部抵接的部位;以及一对第1摩擦及第2摩擦板,它们与该止动垫圈相邻,由所述第2铰链轴的小变形轴部限制旋转地安装于该第2铰链轴,并夹着所述支承片和所述罩部件来设置,所述第2铰链轴构成为:通过对从所述第2摩擦板突出的所述小变形轴部的端部进行铆接,在所述支承片的两侧产生摩擦转矩。
该情况下,本发明能够在所述各安装部件还设置有加强部,该加强部从所述安装部折弯,进而向与所述轴承部重叠一侧折弯而与该轴承部重叠。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使所述第1旋转控制机构的所述固定凸轮位于所述第1铰链轴的凸缘部侧,并且所述固定凸轮中设有与所述凸缘部卡合的卡合凹部,在所述旋转凸轮设有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所述第1支承部件卡合的卡合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第1铰链轴的凸缘部一体地设有凸轮部。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第2支承部件具有从该第2支承部件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折弯而成的加强片,所述第1支承部件通过与设于所述咔哒板的止动部抵接而限制所述第2支承部件的旋转范围。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第1壳体为设备本体或显示器部,第2壳体为显示器部或设备本体。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电子设备的设备本体和以能够相对于该设备本体开闭的方式安装于该设备本体的显示器部之间设有上述双轴铰链。
如以上所说明,本发明中具有:一对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具有安装部和从该安装部立起的轴承部,所述安装部以设有预定间隔的方式安装于构成电子设备的第1壳体和第2壳体中的任意一方的壳体;第1支承部件,所述第1支承部件具有支承板部和从该支承板部的两端侧折弯形成的一对轴安装部,该各轴安装部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各轴承部;以及第2支承部件,所述第2支承部件安装于该第1支承部件的所述支承板部,并能够朝向与该第1支承部件的旋转方向正交的方向在预定的范围内旋转,并且,所述第2支承部件安装于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中的任意另一方的壳体,在将所述第1支承部件的轴安装部连结于所述一对安装部件的一方的轴承部的第1铰链轴和该轴安装部之间,设有使弹性机构发挥作用的由固定凸轮和旋转凸轮构成的第1旋转控制机构,在将所述第2支承部件连结于所述第1支承部件的支承板部的第2铰链轴和该支承板部之间,设有由咔哒弹簧板和咔哒板构成的第2旋转控制机构,使所述第1铰链轴固定于所述任意一方的安装部件的轴承部,并且使所述第1铰链轴的凸缘部与所述固定凸轮卡合,由此,能够廉价地提供部件数量少且小型的双轴铰链。
另外,通过使用以上构成的双轴铰链,能够实现以电视摄像机为首的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及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了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电视摄像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3是组装了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双轴铰链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双轴铰链的后视图。
图6是在图3的双轴铰链中使显示器部相对于设备本体闭合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双轴铰链中相对于设备本体打开显示器部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双轴铰链中使显示器部相对于设备本体旋转90°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示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安装部件5,(a)是其立体图,(b)是其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第1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图11示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凸轮,(a)是其固定凸轮的立体图,(b)是其旋转凸轮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咔哒弹簧板(click spring plate)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固定凸轮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旋转凸轮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其他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双轴铰链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图15所示的双轴铰链的第2旋转控制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18是图15所示的双轴铰链的第1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图19是图15所示的双轴铰链的罩部件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 双轴铰链
2 电视摄像机
2a 设备本体
3 显示器部
4 安装部件
4a 安装部
4b 轴承部
4c 加强部
5 安装部件
5a 安装部
5b 轴承部
5c 加强部
6 第1支承部件
6a 支承板部
6b 轴安装部
7a 凸缘部
8 第1铰链轴
8a 变形凸缘部
9 第1旋转控制机构
10 固定凸轮
10a 第1凸轮部
10c 卡合凹部
11 旋转凸轮
11a 第2凸轮部
11c 卡合部
12 弹性机构
13 第2支承部件
13d 加强片
14 第2铰链轴
14a 变形安装部
15 第2旋转控制机构
16 咔哒弹簧板
17 咔哒板
17c 止动部
19 双轴铰链
20 第2旋转控制机构
21 第1支承部件
21a 支承板部
21b 轴安装部
22 第2支承部件
23 支承片
24 第2铰链轴
24a 变形安装部
27 咔哒弹簧板
28 咔哒板
28c 止动部
29 止动垫圈
29b 止动部
30 第1摩擦板
31 第2摩擦板
32 罩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双轴铰链及电子设备的最佳实施方式。作为电子设备,没有特别限定,例如电视摄像机、数字摄像机等摄像机设备是代表性的电子设备,但除此以外还可举出汽车导航装置等小型电子设备。另外,本说明书中权利要求书或发明的摘要中所记载的第1壳体是指设备本体2a,第2壳体是指显示器部。这是为了方便而称呼的名称,也可以将设备本体称为第2壳体,将显示器部称为第1壳体。另外,显示器部不限于此,也可以包括盖体及其他部件,将其称为盖体,或简单称为开闭体。该情况下,盖体或开闭体成为第1壳体或第2壳体。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作为实施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一例的电视摄像机的图。图2~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一例的图。本发明的双轴铰链1例如是将显示器部3能够开闭地安装在电视摄像机2的设备本体2a的侧部的部件,对于双轴铰链1的安装位置没有限定。实施例中安装于设备本体的侧部的用双点划线表示的A视图的部分。
根据附图,用指示记号4和5表示的部件例如是对SUS(不锈钢)之类的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制作的一对安装部件。该安装部件4和5是结构相同的部件,由安装部4a、5a和从该安装部4a、5a的一个端部折弯而成的轴承部4b、5b构成,但本实施例中,特别是如图2和图9所示,通过使加强部4c、5c从安装部4a、5a的另一个端部折弯并进一步向轴承部4b、5b的外侧折弯而与该轴承部4b、5b重叠,从而实现加强。与轴承部4b、5b重叠的一侧也可以是该轴承部4b、5b的内侧,没有特别限定。在安装部4a、5a和加强部4c、5c分别设有安装孔4d、4d、4e及安装孔5d、5d、5e,并且在轴承部4b、5b和加强部4c、5c的与该轴承部4b、5b重叠的部分以共用轴芯的方式设有圆形的轴承孔4f和大致椭圆形状的变形轴承孔5f。安装部件4和5的结构相同,但其轴承孔4f和5f的形状不同。而且,安装孔4d、4d中的一个和安装孔5d、5d中的一个呈大致椭圆形状。
各安装部件4和5特别是如图1、6、7所示,使用未图示的安装螺钉将其安装部4a、5a和加强部4c、5c安装于设备本体2a的安装部2b,但也可以安装于显示器部3侧。
指示记号6示出的部件是对例如SUS之类的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制作的第1支承部件。该第1支承部件6由细长的支承板部6a、从该支承板部6a的两侧部折弯而成的轴安装部6b、6b、以及在支承板部6a的长度方向折弯而形成的抵接板部6c构成,在支承板部6a上,在其中央设有圆形的轴承孔6d,在该轴承孔6d的两侧设有一对矩形状的卡定孔6e、6e,并在该卡定孔6e、6e的两侧设有用于安装未图示的罩部件的一对安装孔6f、6f,并且在轴安装部6b、6b分别设有圆形的轴承孔6g、6g,所述轴承孔6g、6g共用轴芯。而且,在抵接板部6c上,在其大致中央部设有一对止动孔6h、6h,在一侧部侧设有细长的导向孔6k。而且,从抵接板部6c起向外侧突出设置有止动片6m、6m。
第1支承部件6的一个轴安装部6b经由带凸缘部7a的铰链销7能够转动地安装于安装部件4的轴承部4b,并且另一个轴安装部6b经由带变形凸缘部8a的第1铰链轴8能够旋转地安装于另一个安装部件5的轴承部5b。即,将铰链销7的轴部7b贯穿插入于相互的轴承孔4f和6g后,对轴部7b的端部进行铆接,由此将安装部件4和第1支承部件6能够转动地连结起来。另外,另一个轴安装部6b相对于另一个安装部件5,经由贯穿插入于彼此的轴承孔5f和6g的第1铰链轴8而能够相互转动地连结起来。并且,在第1铰链轴8的端部设有变形部8b,该变形部8b与设于安装部件5的轴承部5b的变形轴承孔5f卡合,通过对该变形部8b的端部进行铆接而将第1铰链轴8以不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安装部件5。
在该第1铰链轴8和支承部件6的轴安装部6b之间设有第1旋转控制机构9。该第1旋转控制机构9包括:固定凸轮10,在固定凸轮10的一侧面具有第1凸轮部10a,该固定凸轮10构成为使第1铰链轴8的轴部8c贯穿插入于沿固定凸轮10的中心部轴方向设置的贯穿插入孔10b,并使在固定凸轮10的另一端面设置的卡合凹部10c与第1铰链轴8的变形凸缘部8a卡合;旋转凸轮11,同样地在与固定凸轮10的第1凸轮部10a对置的面上设有第2凸轮部11a,并且该旋转凸轮构成为,使第1铰链轴8的轴部8c贯穿插入于在旋转凸轮11的中心部轴方向设置的贯穿插入孔11b,进而使在旋转凸轮11的侧部设置的卡合部11c与在支承部件6的抵接板部6c设置的导向孔6k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卡合;以及弹性机构12,该弹性机构12由卷绕于第1铰链轴8的外周并在支承部件6的一个轴安装部6b和旋转凸轮11之间弹性设置的螺旋弹簧构成。此外,固定凸轮10也可以一体地设于第1铰链轴8的变形凸缘部。在固定凸轮10和旋转凸轮11的各侧部也可以如图13和图14所示设置门设定面(ゲート設定面)10f、11f。
接着,由指示记号13表示的部件是对SUS之类的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制作的第2支承部件,呈细长的板状。在该第2支承部件13的大致中央部设有变形安装孔13a,并且在第2支承部件13的两端部侧通过凸起加工设有凸起部13b、13b。在该凸起部13b、13b的内侧设有显示器部3的安装孔13c、13c,并且从第2支承部件13的长度方向的端部起通过折弯而形成加强片13d。
该第2支承部件13经由第2铰链轴14安装成,能够相对于第1支承部件6向与该第1支承部件6的旋转方向正交的方向旋转。即,对于该第2支承部件13,通过使在第2铰链轴14的一端部设置的变形安装部14a插入并卡合于第2支承部件13的变形安装孔13a、然后对变形安装部14a的端部进行铆接,其中所述第2铰链轴1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第1支承部件6的轴承孔6d,从而第2支承部件13以能够相对于第1支承部件6转动的方式安装于第1支承部件6。第2铰链轴14由与变形安装部14a连续的大径轴部14b、小径轴部14c、变形小径部14d构成。
在该第2铰链轴14和第1支承部件6的支承板部6a之间设有第2旋转控制机构15。该第2旋转控制机构15包括:咔哒弹簧板16,使第2铰链轴14的变形小径部14d能够旋转地贯穿插入于沿咔哒弹簧板16的中心部轴方向设置的贯穿插入孔16a,并且该咔哒弹簧板16与第1支承部件6的下表面侧卡合固定而进行安装;和咔哒板17,该咔哒板17以与该咔哒弹簧板16重叠的方式固定设置于第2铰链轴14的变形小径部14d。即,咔哒弹簧板16通过例如对由弹簧用钢制成的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后进行淬火而构成,该咔哒弹簧板16具有弹性,特别是如图12所示,形成大致弓形的弯曲结构。通过使在该咔哒弹簧板16的两端部的对置位置折弯设置的卡定片16b、16b与在第1支承部件6设置的卡定孔6e、6e卡合,从而相对于第1支承部件6的旋转被限制,而与该第1支承部件6一起旋转。在该咔哒弹簧板16上,进一步在其外周部设有一对咔哒凸部16c、16c。而且,在咔哒板17设有与咔哒凸部16c、16c卡合的缺口部17b、17b和止动部17c。该咔哒板17也通过例如对由弹簧用钢制成的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后进行淬火而构成,且具有弹性。对于该咔哒板17,使在第2铰链轴14的端部设置的变形小径部14d插入于在该咔哒板17的中心部轴方向设置的变形安装孔17a后,以产生预定的转矩的方式对该变形小径部14d进行铆接,由此相对于第2铰链轴14的旋转被限制而与该第2铰链轴一起旋转,进而压接于咔哒弹簧板16。此外,该第2旋转控制机构15也可以在咔哒弹簧板16设置缺口部或凹部,在咔哒板17设置凸部。并且,在该第2支承部件13安装有电视摄像机2的显示器部3的端部。
接着,对作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1及使用了该双轴铰链1的电子设备的一例的电视摄像机2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电视摄像机2的设备本体2a和显示器部3相互重叠的状态的、第1支承部件6的旋转角度为0°的闭合状态下,第1旋转控制机构9的旋转凸轮11的凸部11d、11d和固定凸轮10的凸部10d、10d利用彼此的凹部11e、11e·10e、10e和倾斜部卡合,利用弹性机构12将旋转凸轮11向固定凸轮10侧压接,由此将该卡合状态锁定。当然,这里除了该第1旋转控制机构9以外还可以设置其他锁定机构。此外,该显示器部3相对于设备本体2a的闭合状态下的双轴铰链1的安装部件4和5、第1支承部件6及第2支承部件13的位置关系为图6所示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第2旋转控制机构15中,也是在第2支承部件13的旋转角度0°的状态下,咔哒板17的缺口部17b、17b与咔哒弹簧板16的咔哒凸部16c、16c卡合,并且咔哒板17处于与咔哒弹簧板16压接的状态,因此保持旋转角度0°的闭合状态。当然,这里也是除了该第2旋转控制机构15之外还可以设置其他锁定机构。另外,第2旋转控制机构15除了咔哒停止功能以外,也可以另外设置摩擦板等摩擦机构。但是,若如本发明这样构成,则由于咔哒弹簧板16和咔哒板17在相互压接的状态下彼此压接滑动,因此这里也能产生摩擦转矩。该第2旋转控制机构15中,在显示器部3相对于设备本体2a闭合的状态下,显示器部3不向与第1铰链轴8正交的方向进行旋转动作。
当为了使用显示器部3而将手指放在该显示器部3的前端侧、使显示器部3相对于设备本体2a向外侧打开时,显示器部3以铰链销7和第1铰链轴8为支点转动而打开。此时,显示器部3中,第1旋转控制机构9的旋转凸轮11的凸部11d、11d克服弹性机构12的按压力,越上固定凸轮10的凸部10d、10d,最初存在阻力,但当超过预定的打开角度(实施例中为大约8°)时,这次旋转凸轮11的凸部11d、11d再次落入固定凸轮10的凹部10e、10e,因此,借助弹性机构12的按压力而产生旋转转矩,显示器部3自动地打开。当该打开角度为90°时,第1支承部件6的止动片6m与安装部件4和5的侧部抵接,由此如图1所示,在该打开角度为90°处停止。该状态中的双轴铰链1的安装部件4和5、第1支承部件6及第2支承部件13的位置关系如图7所示。
接着,当使显示器部3向与铰链销7及第1铰链轴8正交的方向的一侧旋转时,该显示器部3能够朝向设备本体2a的下表面旋转至90°,并能够朝向设备本体2a的上表面侧旋转至180°。即,当使显示器部3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2铰链轴14一起旋转,固定于该第2铰链轴14的咔哒板17也旋转。此时,缺口部17b、17b从咔哒凸部16c、16c脱出,在咔哒板17和咔哒弹簧板16之间产生摩擦转矩。因此,显示器部3从0°朝向设备本体2a的下表面在自由停止、即自由停止状态下打开至90°,进而朝向设备本体2a的上表面在自由停止、即自由停止状态下打开至180°。当打开至180°时,咔哒板17的止动部17c的一端与在第1支承部件6设置的止动孔6h卡合而停止,不能进行进一步旋转。从该全打开状态起使显示器部3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该显示器部3向顺时针方向以自由停止方式旋转而闭合,止动部17c旋转至与另一个止动孔6h卡合的0°位置。此外,显示器部3相对于设备本体2a向与第1铰链轴8正交的方向旋转90°的状态如图8所示。
对于如上所述相对于设备本体2a向外侧打开90°的显示器部3,为了使其返回原来的闭合状态而关闭显示器部3时,最初,在该状态下处于锁定状态的显示器部3中,第1旋转控制机构9的旋转凸轮11的凸部11d、11d和固定凸轮10的凸部10d、10d克服弹性机构12的按压力而相互越上,因此虽然遇到些许阻力,但之后仅借助摩擦转矩而关闭,从闭合角度接近8°开始彼此的凸部11d、11d·10d、10d向彼此的凹部11e、11e·10e、10e落入,由此自动地关闭,在彼此的凸部11d、11d·10d、10d和凹部11e、11e·10e、10e利用各自的倾斜面卡合的闭合角度为0°处成为锁定状态。
这样,显示器部3相对于设备本体2a向外侧打开至90°为止,进而关闭。另外,在打开至90°的状态下,向与第1旋转控制机构的铰链销7及铰链轴8正交的方向以第2铰链轴14为支点能够朝向设备本体2a的下表面以自由停止的方式旋转90°并返回到原位置,能够朝向设备本体2a的上表面以自由停止的方式旋转180°并返回到原位置,因此,安装于该第2铰链轴14的显示器部3与第2铰链轴14一起相对于设备本体2a旋转。
【实施例2】
图15~图19表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其他实施例。根据附图,该第2实施例的双轴铰链19在第2旋转控制机构的结构和设有罩部件这点与实施例1不同,其他结构和功能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因此,与实施例1的部件的指示记号相同的部件已在实施例1中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根据附图,该实施例2的第2旋转控制机构20包括:第2铰链轴24,在第2铰链轴24的一端部固定第2支承部件22,且该第2铰链轴24能够旋转地贯通第1支承部件21,并且还能够旋转地轴支承于从第1支承部件21的一端部折弯而成的支承片23;以及咔哒摩擦机构25,其设于该第2铰链轴24与第1支承部件21及支承片23之间。
该第1支承部件21由细长的支承板部21a、从该支承板部21a的两侧部折弯而成的轴安装部21b、21b、以及在支承板部21a的长度方向上折弯而形成的抵接板部21c构成,在支承板部21a上,在其中央设有圆形的轴承孔21d,在该轴承孔21d的两侧设有一对矩形状的卡定孔21e、21e,并在该卡定孔21e、21e的两侧设有利用未图示的安装螺钉安装罩部件32的一对安装孔21f、21f,并且在轴安装部21b、21b上分别设置有圆形的轴承孔21g、21g,所述轴承孔21g、21g共用轴芯。而且,在抵接板部21c上,在其大致中央部设有一对止动孔21h、21h,在一侧部侧设有细长的导向孔21k。而且,从抵接板部21c向外侧突出设置有止动片21m、21m。
第2铰链轴24在其一端部具有变形安装部24a,通过使该变形安装部24a插入到设于第2支承部件22的变形安装孔22a中,并对该变形安装部24a的露出端部进行铆接而固定第2铰链轴24。第2铰链轴24具有与变形安装部24a连续的圆形轴部24b,而且,与该圆形轴部24b连续地设有小圆形轴部24c、大变形轴部24d、小变形轴部24e。并且,在第2铰链轴24上依次重叠有构成咔哒摩擦机构25的、调整板26、咔哒弹簧板27、咔哒板28、止动垫圈29、第1摩擦板30、支承片23、第2摩擦板31,使第2铰链轴24贯穿插入各个圆形贯穿插入孔26a、27a、23a及变形贯穿插入孔28a、29a、30a、31a而进行安装。
即,调整板26例如为SUS制,在调整板26的两端部具有卡定槽26b、26b,使第2铰链轴24的小圆形轴部24c能够旋转地贯穿插入于在调整板26的中心部设置的圆形贯穿插入孔26a,咔哒弹簧板27通过例如对由弹簧用钢制成的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后进行淬火而构成,该咔哒弹簧板27具有弹性,为大致弓形的弯曲结构,使第2铰链轴24的小圆形轴部24c能够旋转地贯穿插入于在咔哒弹簧板27的中心部设置的圆形贯穿插入孔27a。对于该咔哒弹簧板27,使在两端部的对置位置折弯设置的卡定片27b、27b与在调整板26的卡定槽26b、26b及在第1支承部件21设置的卡定孔21e、21e卡合,由此该咔哒弹簧板27相对于第1支承部件21的旋转被限制而与该第1支承部件21一起旋转。在该咔哒弹簧板27上,在其外周部还设有一对咔哒凸部27c、27c。咔哒板28也通过例如对由弹簧用钢制成的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后进行淬火而构成,且具有弹性。对于该咔哒板28,使在第2铰链轴24的端部设置的大变形轴部24d贯穿插入于在咔哒板28的中心部轴方向上设置的变形贯穿插入孔28a,并且在咔哒板28的外周的对置位置设有凹部28b、28b。而且,在该咔哒板28上,在其外周一侧部设有止动部28c。止动垫圈29例如为SUS制成的,与该咔哒板28重叠且在外周设有止动部29b,使第2铰链轴24的大变形轴部24d贯穿插入该止动垫圈29的变形贯穿插入孔29a。第1摩擦板30和第2摩擦板31例如都为SUS制成的,夹着支承片23和罩部件32,使第2铰链轴24的小变形轴部24e贯穿插入第1摩擦板30和第2摩擦板31的变形贯穿插入孔30a、31a。并且,通过以产生预定的转矩的方式对第2铰链轴24的从第2摩擦板31突出的小变形轴部24e的端部进行铆接,从而借助咔哒弹簧板27的弹力,在该咔哒弹簧板27与咔哒板28之间以及在支承片23与第1摩擦板30之间、还有罩部件32与第2摩擦板31之间产生压接力。而且,在各第1及第2摩擦板30、31上,设有积存润滑油用的小孔或凹部30b、31b。
另外,在第1支承部件21,利用未图示的安装螺钉安装有覆盖第1旋转控制机构9和第2旋转控制机构20的罩部件32。该罩部件32截面为角铁形状,在一个面设有方孔32a,在另一个面设有贯穿插入孔32b,并突出设置有例如利用安装螺钉安装于第1支承部件21的安装片32c、32c。此外,也可以在安装片32c、32c设置凸起部,将该凸起部嵌入安装孔21f、21f。
因此,当使安装于第2支承部件22的、未图示的例如显示器部旋转时,第2铰链轴24一起旋转,在0°和180°处,止动垫圈29的止动部29b与咔哒板28的止动部28c一起与在第1支承部件21的抵接板部21c设置的止动孔21h、21h卡合而停止,此时,咔哒弹簧板27的咔哒凸部27c、27c嵌入咔哒板28的凹部28b、28b而进行咔哒停止。第2铰链轴24旋转时,通过压接于支承片23的两侧的第1及第2摩擦板30、31,在与该支承片23之间产生摩擦转矩。此外,调整板26和止动垫圈29用于第1摩擦板30和第2摩擦板31在支承片23产生稳定的摩擦转矩。
并且,若如实施例2所示构成,则第2铰链轴在第1支承部件和支承片这两处被支承,因此在操作显示器部而使第2铰链轴进行倾斜动作的情况下,与如实施例1那样在1个部位支承第2铰链轴的情况相比,能够防止第2铰链轴向显示器部摆动,因此能够进行稳定的咔哒摩擦或摩擦动作。
如以上所说明,本发明的双轴铰链是部件数量少的简单且廉价的结构,相对于作为第1壳体或第2壳体的设备本体,能够使作为第2壳体或第1壳体的显示器部以第1铰链轴或铰链销为支点开闭至预定打开角度,使打开的显示器部经由第2铰链轴向与第1铰链轴或铰链销正交的方向旋转,因此特别是在小型电子设备中适宜用于电视摄像机、数字摄像机等摄像机设备或导航设备、或手机等。

Claims (7)

1.一种双轴铰链,其特征在于,
该双轴铰链具有:
一对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具有安装部和从该安装部立起的轴承部,各所述安装部以设有预定间隔的方式安装于构成电子设备的第1壳体和第2壳体中的任意一方的壳体;
第1支承部件,所述第1支承部件具有:支承板部;从该支承板部的两端侧折弯形成的一对轴安装部;在所述支承板部的长度方向折弯而设置的抵接板部;以及从该抵接板部向与所述支承板部相对的一侧折弯而设置的支承片,各所述轴安装部经由第1铰链轴和铰链销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各所述安装部件的各轴承部;
被安装于该第1支承部件的截面呈角铁形状的罩部件;以及
第2支承部件,所述第2支承部件被朝向该第1支承部件的所述支承板部、所述支承片和所述罩部件进行安装,并能够经由第2铰链轴朝向与该第1支承部件的旋转方向正交的方向在预定的范围内旋转,并且,所述第2支承部件安装于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中的任意另一方的壳体,
在所述第1铰链轴和所述第1支承部件的所述轴安装部之间,设有使弹性机构发挥作用的由固定凸轮和旋转凸轮构成的第1旋转控制机构,在所述支承板部和所述支承片以及所述罩部件之间,以安装于所述第2铰链轴上的方式设有第2旋转控制机构,该第2旋转控制机构包括:
调整板,所述第2铰链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贯穿插入该调整板而将该调整板设置于所述支承板部侧;
咔哒弹簧板,该咔哒弹簧板与该调整板重叠,所述第2铰链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贯穿插入该咔哒弹簧板而将该咔哒弹簧板卡定于所述第1支承部件;
咔哒板,该咔哒板与该咔哒弹簧板重叠并由所述第2铰链轴限制旋转地安装于该第2铰链轴,且该咔哒板利用所述第2铰链轴的左右方向的旋转角度而与所述抵接板部抵接;
止动垫圈,该止动垫圈与该咔哒板重叠并安装于所述第2铰链轴,且该止动垫圈具有止动部,该止动部被设置为与所述咔哒板的止动部互相重叠,其中,所述咔哒板的止动部是利用所述第2铰链轴的左右方向的旋转角度而与所述第1支承部件的所述抵接板部抵接的部位;以及
一对第1摩擦及第2摩擦板,它们与该止动垫圈相邻,由所述第2铰链轴的小变形轴部限制旋转地安装于该第2铰链轴,并夹着所述支承片和所述罩部件来设置,
所述第2铰链轴构成为:通过对从所述第2摩擦板突出的所述小变形轴部的端部进行铆接,在所述支承片的两侧产生摩擦转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铰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安装部件还设置有加强部,该加强部从所述安装部折弯,进而向与所述轴承部重叠一侧折弯而与该轴承部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旋转控制机构的所述固定凸轮位于所述第1铰链轴的凸缘部侧,并且所述固定凸轮中设有与所述凸缘部卡合的卡合凹部,在所述旋转凸轮设有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所述第1支承部件卡合的卡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铰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铰链轴的凸缘部一体地设有凸轮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支承部件具有从该第2支承部件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折弯而成的加强片,所述第1支承部件通过与设于所述咔哒板的止动部抵接而限制所述第2支承部件的旋转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壳体为设备本体或显示器部,第2壳体为显示器部或设备本体。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第1壳体和以能够相对于该第1壳体开闭的方式安装于该第1壳体的第2壳体之间设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铰链。
CN201210019527.XA 2011-01-28 2012-01-20 双轴铰链及具备该双轴铰链的电子设备 Active CN1026198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17152A JP5762018B2 (ja) 2011-01-28 2011-01-28 2軸ヒンジ並びにこの2軸ヒンジ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2011-017152 2011-0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9867A CN102619867A (zh) 2012-08-01
CN102619867B true CN102619867B (zh) 2015-08-05

Family

ID=46560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19527.XA Active CN102619867B (zh) 2011-01-28 2012-01-20 双轴铰链及具备该双轴铰链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762018B2 (zh)
KR (1) KR101453079B1 (zh)
CN (1) CN102619867B (zh)
TW (1) TWI5261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07285A (zh) * 2012-11-12 2014-05-21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转轴结构
JP6315799B2 (ja) * 2014-07-02 2018-04-25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二軸ヒンジ
CN104378464B (zh) * 2014-11-06 2018-03-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设备
CN104653595A (zh) * 2015-01-29 2015-05-27 柳州市潮林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铰链支座
US9557778B2 (en) * 2015-06-27 2017-01-31 Intel Corporation Hinge for a device
JP6657514B2 (ja) * 2018-06-27 2020-03-04 エスゼット ディージェイアイ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Sz Dji Technology Co.,Ltd 撮像装置
JP2020034011A (ja) * 2018-08-27 2020-03-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ヒンジ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55779A (ja) * 2003-11-26 2005-06-16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ヒンジ機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101113756A (zh) * 2006-07-24 2008-01-30 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铰链装置及图像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64381U (ja) * 1992-02-06 1993-08-27 ハードグラス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JP3220412B2 (ja) * 1997-05-12 2001-10-22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ヒンジ機構及びヒンジユニット
JP2005188641A (ja) 2003-12-25 2005-07-14 Sanko:Kk 二軸ヒンジ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折畳み式の携帯電話機
JP4018093B2 (ja) * 2004-08-11 2007-12-05 株式会社矢野製作所 ヒンジ機構
JP2006118178A (ja) 2004-10-20 2006-05-1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二軸ヒンジ
JP4325540B2 (ja) * 2004-11-12 2009-09-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開閉装置
JP4457992B2 (ja) * 2005-07-26 2010-04-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開閉装置
JP2007182942A (ja) * 2006-01-10 2007-07-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開閉装置
JP4591397B2 (ja) * 2006-03-31 2010-12-01 日本ケミコン株式会社 ヒンジ装置及びヒンジ装置を備える機器
JP5076702B2 (ja) * 2006-07-24 2012-11-21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ヒンジ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076703B2 (ja) * 2006-07-24 2012-11-21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ヒンジ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8089049A (ja) * 2006-09-29 2008-04-17 Nippon Chemicon Corp ヒンジ装置及びヒンジ装置を備える機器
JP4983344B2 (ja) * 2007-03-30 2012-07-25 日本ケミコン株式会社 ヒンジ装置及びその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機器
CN201177005Y (zh) * 2008-02-19 2009-01-07 陆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负载的枢轴
JP5148389B2 (ja) * 2008-07-01 2013-02-20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2軸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この2軸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携帯機器
TWM355541U (en) * 2008-11-20 2009-04-21 Shin Zu Shing Co Ltd Hin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hinge
CN101929502B (zh) * 2008-12-31 2013-03-1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及应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55779A (ja) * 2003-11-26 2005-06-16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ヒンジ機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101113756A (zh) * 2006-07-24 2008-01-30 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铰链装置及图像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9867A (zh) 2012-08-01
TWI526145B (zh) 2016-03-11
KR101453079B1 (ko) 2014-10-22
JP2012159095A (ja) 2012-08-23
KR20120087818A (ko) 2012-08-07
TW201233311A (en) 2012-08-01
JP5762018B2 (ja)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9867B (zh) 双轴铰链及具备该双轴铰链的电子设备
US7526835B2 (en) Stable hinge
CN100435607C (zh) 铰链装置和使用该铰链装置的电子设备
JP3719221B2 (ja) 信号中継用回動構造
JP4948576B2 (ja) からくり時計
US20160216744A1 (en) Hing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8429796B2 (en) Tilt hinge
JP2009168242A (ja) 2軸ヒンジ並びにこの2軸ヒンジ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2012159095A5 (zh)
CN102597549B (zh) 铰链装置
EP1445401A2 (en) Outside handle apparatus and connector mechanism
JP5148389B2 (ja) 2軸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この2軸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携帯機器
JP2010014158A5 (zh)
JP2009228314A (ja) 車両用ドアヒンジ装置
JP2010510444A (ja) バネ力が加えられたヒンジ機構
KR101432376B1 (ko) 2축힌지 및 이 2축힌지를 구비한 전자기기
CN102032266B (zh) 电子装置的开阖装置及电子装置
JP2001032823A (ja) チルトヒンジ
JP4983344B2 (ja) ヒンジ装置及びその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機器
JP4434505B2 (ja) ヒンジ装置
KR100805395B1 (ko) 탄성 힌지
JPH1025948A (ja) 開閉カバー用回動保持装置
JP2001173277A (ja)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KR200403684Y1 (ko) 휴대폰용 로터리 힌지 모듈
US8993911B2 (en) Switch lever device and open/close detec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