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2853B - 用于连接模式下的系统信息捕获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连接模式下的系统信息捕获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12853B CN102612853B CN201080050123.6A CN201080050123A CN102612853B CN 102612853 B CN102612853 B CN 102612853B CN 201080050123 A CN201080050123 A CN 201080050123A CN 102612853 B CN102612853 B CN 1026128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ystem information
- block type
- information block
- nonessential
-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41000760358 Enode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1150096310 SIB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894007 speci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0268 Thioredox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6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70 gener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038252 nme9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ZRBFEDMQRDRUDG-UHFFFAOYSA-N silicon hexaboride Chemical compound B12B3[Si]45B3B2B4B51 ZRBFEDMQRDRUD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5—Transfer to or from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下从小区捕获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所述非必需的系统信息是在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下不需要的系统信息。所述方法包括从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转换到所述小区上的无线资源控制空闲状态而不捕获所述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文件概括而言涉及通信系统,具体而言,涉及连接模式下的系统信息捕获。
背景技术
广泛部署了无线通信系统以提供诸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传递和广播之类的各种通信服务。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使用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进行通信的多址技术。这些多址技术的实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以及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
这些多址技术已经被采用在各种通信标准中,以提供使不同无线设备能够在城市、国家、地区以及甚至全球水平上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最新的通信标准的一个实例是长期演进(LTE)。LTE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所颁布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移动标准的一组增强版本。LTE被设计为通过改进频谱效率来更好地支持移动宽带因特网接入、降低成本、改进服务、使用新频谱,以及与在下行链路(DL)上使用OFDMA、在上行链路(UL)上使用SC-FDMA并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的其它开放标准更好地结合。然而,随着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持续增加,存在进一步改进LTE技术的需求。优选地,这些改进应该适合于其它多址技术和使用这些技术的通信标准。
在LTE中,用户设备(UE)应用系统信息捕获过程来捕获通过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广播的接入层(AS)和非接入层(NAS)系统信息。该过程应用于RRC_IDLE状态下的UE和RRC_CONNECTED状态下的UE。在支持CDMA2000时,当UE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时,UE必须确保其具有合法版本的MasterInformationBlock(MIB,主信息块)、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1(SIB1,系统信息块类型1)、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2(SIB2)和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8(SIB8)。该系统信息的极小集对于UE在RRC_CONNECTED状态下保持在小区上是足够的。当UE处于RRC_IDLE状态时,UE需要确保其具有合法版本的MIB、SIB1、SIB2和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3(SIB3)~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8(SIB8)。在相同小区上从RRC_CONNECTED状态转换到RRC_IDLE状态时捕获RRC_IDLE状态的必需系统信息可能潜在地会造成不必要的延迟,该延迟可能会导致呼叫失败和错过寻呼以及失去服务的可能性增加。因此,需要减少由于在相同小区上在RRC_CONNECTED状态和RRC_IDLE状态之间转换期间的系统信息捕获而产生的延迟的装置和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文件的一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下从小区捕获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所述非必需的系统信息是在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下不需要的系统信息。所述方法包括从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转换到所述小区上的无线资源控制空闲状态而不捕获所述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
根据本公开文件的一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用于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下从小区捕获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的模块。所述非必需的系统信息是在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下不需要的系统信息。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从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转换到所述小区上的无线资源控制空闲状态而不捕获所述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的模块。
根据本公开文件的一方面,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下从小区捕获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的代码。所述非必需的系统信息是在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下不需要的系统信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从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转换到所述小区上的无线资源控制空闲状态而不捕获所述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的代码。
根据本公开文件的一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被配置为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下从小区捕获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所述非必需的系统信息是在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下不需要的系统信息。所述处理系统还被配置为从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转换到所述小区上的无线资源控制空闲状态而不捕获所述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利用处理系统的装置的硬件实现实例的概念图。
图2是示出网络体系架构的一个实例的概念图。
图3是示出接入网络的一个实例的概念图。
图4是示出在接入网络中使用的帧结构的一个实例的概念图。
图5是示出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体系架构的一个实例的概念图。
图6是示出接入网络中的演进节点B和UE的一个实例的概念图。
图7是示出无线资源控制层中的系统信息捕获的图。
图8是示出当UE在相同小区上从RRC_CONNECTED状态转换到RRC_IDLE状态时潜在的延迟的图。
图9是示出对结合图8描述的延迟进行处理的示例性方法的图。
图10是示出关于小区重选的示例性方法的图。
图11是示出示例性装置的功能的概念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要作为对各种配置的描述,而不是要表示可以实施本申请所描述概念的唯一配置。详细说明包括目的是为了提供对各种概念的透彻理解的具体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明显的是,这些概念的实施可以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例子中,以框图形式示出公知结构和组件,以避免使这些概念难于理解。
下面将参考各种装置和方法来给出通信系统的多个方面。这些装置和方法将在详细说明中进行描述,并在附图中通过各种框、模块、组件、电路、步骤、过程、算法等(统称为“特征”)来示出。可以使用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这些特征。至于这些特征是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依赖于具体应用以及施加于整体系统上的设计约束。
举例来说,可以采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处理系统”来实现特征、特征的任一部分或者特征的任意组合。处理器的实例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状态机、门控逻辑、分立硬件电路以及其它配置为执行本公开文件描述的各种功能的适当的硬件。处理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执行软件。软件应该宽泛地解释为表示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程序、执行的线程、过程、函数等等,而不论其被称为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或其它。软件可以位于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举例来说,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带)、光盘(例如,压缩光盘(CD)、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智能卡、闪存器件(例如,卡、棒、钥匙驱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寄存器、移动磁盘、载波、传输线以及任何其它用于存储或传输软件的适当的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处于处理系统中,或处于处理系统外部,或分布在包括处理系统的多个实体之间。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实现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举例来说,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封装材料中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根据具体应用以及施加于整体系统上的整体设计约束,如何最佳地实现本公开文件中描述的功能。
图1是示出利用处理系统114的装置100的硬件实现实例的概念图。在该实例中,处理系统114可以采用总线架构来实现,其中,总线架构一般地由总线102来表示。根据处理系统114的具体应用和整体设计约束,总线102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连总线和桥。总线102将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一般地由处理器104来表示)的各种电路和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一般地由计算机可读介质106来表示)连接起来。总线102还可以将诸如时钟源、外围设备、电压调节器以及功率管理电路之类的各种其它电路连接起来,这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并且因此下面将不再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108提供总线102和收发机110之间的接口。收发机110提供了用于通过传输介质与各种其它装置进行通信的模块。根据装置的性质,还可以提供用户接口112(例如,小键盘、显示装置、扬声器、麦克风、游戏杆)。
处理器104负责管理总线102和一般的处理,其中,所述一般的处理包括执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106上的软件。当由处理器104执行时,软件使处理系统114执行前面针对任何具体装置描述的各种功能。计算机可读介质106还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104在执行软件时操作的数据。
下面将参照图2中示出的LTE网络体系架构来给出使用各种装置的通信系统的一个实例。所示LTE网络体系架构200具有核心网络202和接入网络204。在这个实例中,核心网络202为接入网络204提供分组交换服务,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明白的是,在本公开文件的全文中给出的各种概念可以扩展到提供电路交换服务的核心网络。
所示接入网络204具有单个装置212,该装置212在LTE应用中被统称为演进节点B,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称之为基站、基站收发机、无线基站、无线收发机、收发机功能体、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或某个其它合适术语。演进节点B 212为移动装置214提供到核心网络202的接入点。移动装置的实例包括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膝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多媒体设备、视频设备、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照相机、游戏控制台、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的功能设备。移动装置214在LTE应用中统称为用户装备(UE),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称之为移动站、用户站、移动单元、用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用户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某个其它合适术语。
所示核心网络202具有包括分组数据节点(PDN)网关208和服务网关210的若干装置。PDN网关210提供接入网络204到基于分组的网络206的连接。在这个实例中,基于分组的网络206是因特网,但是在本公开文件的全文中给出的概念不限于因特网应用。PDN网关208的主要功能是为UE 214提供网络连接。通过服务网关210,在PDN网关208和UE 214之间传送数据分组,其中,当UE 214在接入网络204中漫游时,服务网关210用作本地移动锚点(anchor)。
下面将参照图3来给出LTE网络体系架构中的接入网络的一个实例。在这个实例中,接入网络300被划分为多个蜂窝区域(小区)302。演进节点B 304被分配给小区302,并且被配置为向小区302中的所有UE 306提供到核心网络202(参见图2)的接入点。在接入网络300的这个实例中没有集中式控制器,但是在替换配置中可以使用集中式控制器。演进节点B304负责所有与无线相关的功能,包括无线承载控制、接纳控制、移动性控制、调度、安全、以及到核心网络202中的服务网关210的连接(参见图2)。
接入网络300所使用的调制和多址方案可以根据部署的特定通信标准而改变。在LTE应用中,在DL上使用OFDM以及在UL上使用SC-FDMA,以支持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两者。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将容易明白的是,本申请中给出的各种概念非常适合于LTE应用。然而,这些概念也容易扩展到使用其它调制和多址技术的其它通信标准。举例来说,这些概念可以扩展到演进数据优化(EV-DO)或超移动宽带(UMB)。EV-DO和UMB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作为CDMA2000标准族的一部分提出的空中接口标准,并且使用CDMA来为移动站提供宽带因特网接入。这些概念还可以扩展到使用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它变型(比如TD-SCDMA)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使用TDMA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以及演进型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以及使用OFDMA的Flash-OFDM。在3GPP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UMTS、LTE和GSM。在3GPP2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和UMB。所使用的实际无线通信标准和多址技术将取决于施加到系统上的具体应用和整体设计约束。
演进节点B 304可以具有支持MIMO技术的多个天线。使用MIMO技术使得演进节点B 304能够使用空间域来支持空间复用、波束成形和发射分集。
可以使用空间复用来在相同的频率上同时发送不同的数据流。可以将这些数据流发送到单个UE 306以增加数据速率,或者将这些数据流发送到多个UE 306以增加整体系统容量。这可以通过对每个数据流进行空间预编码并且然后通过不同的发射天线在下行链路上发送每个经过空间预编码的流来实现。这些经过空间预编码的数据流以不同的空间特征(signature)到达UE 306,这使得每个UE 306能够恢复目的地为该UE 306的一个或多个数据流。在上行链路上,每个UE 306发送经空间预编码的数据流,这使得演进节点B 304能够识别出每个经过空间预编码的数据流的源。
当信道状况好时,通常使用空间复用。当信道状况不利时,可以使用波束成形来将传输能量集中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这可以通过对利用多个天线发送的数据进行空间预编码来实现。为了在小区的边缘实现良好覆盖,可以将单个流波束成形传输与发射分集结合使用。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将参照在下行链路上支持OFDM的MIMO系统,描述接入网络的各个方面。OFDM是一种扩频技术,其在OFDM符号内的多个子载波上调制数据。这些子载波以精确的频率间隔开。该间隔提供“正交性”,该“正交性”使得接收机能够从子载波中恢复出数据。在时域中,将保护间隔(例如,循环前缀)添加到每个OFDM符号,以抵抗OFDM符号间干扰。上行链路可以使用DFT扩展的OFDM信号形式的SC-FDMA,来补偿高的峰均功率比(PARR)。
可以使用各种帧结构来支持DL传输和UL传输。下面将参照图4来给出DL帧结构的一个实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明白的是,取决于任何数目的因素,任何特定应用的帧结构可以不同。在这个实例中,帧(10ms)被划分为10个相同大小的子帧。每个子帧包括两个连续的时隙。
可以使用资源网格来表示两个时隙,每个时隙包括一个资源块。资源网格被划分为多个资源单元。在LTE中,一个资源块在频域中包括12个连续子载波,以及对于每个OFDM符号的标准循环前缀,一个资源块在时域中包括7个连续OFDM符号,或者一个资源块包括84个资源单元。由每个资源单元携带的比特的数目取决于调制方案。因此,UE接收到的资源块越多以及调制方案越高级,则UE的数据速率越高。
取决于特定应用,无线协议体系架构可以采用各种形式。下面将参照图5来给出LTE系统的一个实例。图5是示出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体系架构的一个实例的概念图。
转到图5,所示的UE和演进节点B的无线协议体系架构具有三层:层1、层2和层3。层1是最底层,并且层1实现各种物理层信号处理功能。层1在本申请中将被称为物理层506。层2(L2层)508在物理层506之上,并且负责物理层506上UE和演进节点B之间的链路。
在用户平面中,L2层508包括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510、无线链路控制(RLC)子层512和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子层514,这些子层在网络侧上在演进节点B处终止。尽管未示出,UE仍然可以在L2层508之上具有若干上层,该若干上层包括网络层(例如,IP层)以及应用层,其中,该网络层在网络侧上在PDN网关208(参见图2)处终止,该应用层在该连接的另一端(例如,远端UE、服务器等)终止。
PDCP子层514提供不同无线承载和逻辑信道之间的复用。PDCP子层514还可以为上层数据分组提供报头压缩以降低无线传输开销,通过对数据分组进行加密来提供安全性,以及提供在演进节点B之间针对UE的切换支持。RLC子层512提供对上层数据分组的分段和重组,提供对丢失的数据分组的重传,以及提供对数据分组的重新排序来补偿由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而导致的乱序接收。MAC子层510提供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复用。MAC子层510还负责在UE之间分配一个小区中的各个无线资源(例如,资源块)。MAC子层510还负责HARQ操作。
在控制平面中,除了不存在控制平面的报头压缩功能之外,UE和演进节点B的无线协议体系架构基本上与物理层506和L2层508相同。控制平面在层3中还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子层516。RRC子层516负责获得无线资源(即,无线承载)以及负责使用演进节点B和UE之间的RRC信令来配置下层。
图6是接入网络中与UE通信的演进节点B的方框图。在DL中,将来自核心网络的上层分组提供给发射(TX)L2处理器614。TX L2处理器614实现前面结合图5A和图5B描述的L2层的功能。具体而言,TX L2处理器614压缩上层分组的报头,对该分组进行加密,对加密后的分组进行分段,对分段后的分组进行重新排序,在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对该数据分组进行复用,以及基于各种优先级度量来将无线资源分配给UE 650。TXL2处理器614还基于来自TX无线资源控制器612的控制,负责HARQ操作、对丢失分组的重传以及发信号给UE 650。
TX数据处理器616实现针对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这些信号处理功能包括编码和交织以有助于UE 650处的前向纠错(FEC),以及基于各种调制方案(例如,二相相移键控(BPSK),四相相移键控(QPSK),M相相移键控(M-PSK),M-正交幅度调制(M-QAM))来向信号星座图进行映射。然后,将编码和调制后的符号分为多个并行流。然后,将每个流映射到OFDM子载波,在时域和/或频域内与参考信号(例如,导频)进行复用,并且随后使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组合在一起,以生成携带时域OFDM符号流的物理信道。对OFDM流进行空间预编码,以生成多个空间流。可以使用来自信道估计器674的信道估计来确定编码和调制方案,以及用于空间处理。可以根据由UE 650发送的参考信号和/或信道状况反馈来推导出信道估计。然后,经由独立的发射机618TX,将各个空间流提供给不同的天线620。每个发射机618TX采用用于传输的相应空间流对RF载波进行调制。
在UE 650处,每个接收机654RX通过其各自的天线652接收信号。每个接收机654RX恢复被调制到RF载波上的信息,并且将该信息提供给接收机(RX)数据处理器656。
RX数据处理器656实现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RX数据处理器656对信息执行空间处理,以恢复目的地为UE 650的任何空间流。如果多个空间流的目的地为UE 650,则可以利用RX数据处理器656将这些空间流组合为单个OFDM符号流。然后,RX数据处理器656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该OFDM符号流从时域转换到频域。频域信号包括与OFDM信号的每个子载波对应的单独的OFDM符号流。通过确定由演进节点B 610发送的最可能的信号星座点,来恢复和解调每个子载波上的符号以及参考信号。这些软判决可以基于由信道估计器658计算出的信道估计。然后,对这些软判决进行解码和解交织,以恢复由演进节点B 610在物理信道上初始发送的数据和控制信号。然后,将数据和控制信号提供给RX L2处理器660。
RX L2处理器660实现前面结合图5A和图5B描述的L2层的功能。具体地,RX L2处理器660提供传输信道和逻辑信道之间的解复用,将数据分组重组为上层分组,对上层分组进行解密,解压缩报头以及处理控制信号。然后,将上层分组提供给数据宿662,该数据宿662表示L2层之上的所有协议层。RX L2处理器660还负责使用确认(ACK)和/或否认(NACK)协议来进行错误检测,以支持HARQ操作。将控制信号提供给RX无线资源控制器661。
在UL中,数据源667用于向发射(TX)L2处理器664提供数据分组。数据源667表示L2层(L2)之上的所有协议层。类似于结合由演进节点B610进行的DL传输来描述的功能,TX L2处理器664实现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L2层。后者是对TX无线资源控制器665的响应。TX数据处理器668实现物理层。TX数据处理器668可以使用信道估计来选择合适的编码和调制方案,以及有助于空间处理,其中,所述信道估计是由信道估计器658根据由演进节点B 610发送的参考信号或反馈来推导出的。经由不同的发射机654TX将TX数据处理器668生成的空间流提供给不同的天线652。每个发射机654TX采用用于传输的相应空间流对RF载波进行调制。
按照与结合UE 650处的接收机功能描述的方式相类似的方式,在演进节点B 610上处理UL传输。每个接收机618RX通过它的相应天线620接收信号。每个接收机618RX恢复出被调制到RF载波上的信息,并且将该信息提供给RX数据处理器670。RX数据处理器670实现物理层,RX L2处理器672实现L2层。可以将来自RX L2处理器的上层分组提供给核心网络,并且可以将控制信号提供给RX无线资源控制器676。
图7是示出RRC层516中由RX无线资源控制器661进行的系统信息捕获的图700。在LTE中,UE 702捕获AS和NAS系统信息,AS和NAS系统信息由E-UTRAN 704通过系统信息捕获过程进行广播。该过程在下述动作以后应用于RRC_IDLE状态中的UE:(1)开机后、从覆盖范围外返回时以及从另一无线接入技术(RAT)进入E-UTRA之后的小区选择;(2)小区重选;(3)系统信息已经被改变的通知;以及(4)最大有效持续时间到期。该过程在下述动作以后应用于RRC_CONNECTED状态中的UE:(1)切换完成;(2)小区选择(在T311到期以前在无线链路失败之后恢复);以及(3)系统信息已经被改变的通知。
如图7中所示,由E-UTRAN 704在多个系统信息消息中发送系统信息。下面的表1列出了LTE中的系统信息消息:
表1-系统信息消息
当UE 702处于RRC_IDLE状态中时,根据对于有关的RAT的支持,UE 702必须确保其具有合法版本的MIB、SIB1和SIB2~SIB8。具体地,当处于RRC_IDLE状态中时,UE 702当支持WCDMA时必须捕获MIB、SIB1~SIB5、SIB6,当支持GSM时必须捕获SIB7,当支持CDMA2000时必须捕获SIB8。当UE 702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时,如果支持CDMA2000,则UE 702必须确保其具有合法版本的MIB、SIB1、SIB2和SIB8。
图8是示出当UE 702在相同小区上从RRC_CONNECTED状态转换到RRC_IDLE状态时潜在的延迟的图800。当UE 702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并且需要捕获系统信息时(由于切换成功完成、系统信息改变、或者无线链路失败(RLF)恢复),UE 702仅必需收集MIB、SIB1、SIB2和SIB8(假定支持CDMA2000)。对于UE 702以RRC_CONNECTED状态留在小区中而言,该“必需的”系统信息的极小集是足够的。然而,当UE在相同小区上从RRC_CONNECTED状态转换到RRC_IDLE状态时,UE需要捕获非必需的系统信息SIB3~SIB7以满足RRC_IDLE状态下最少的系统信息要求。在转换期间捕获系统信息SIB3~SIB7会增加如图8中所示的UE 702转换到RRC_IDLE状态的过程的不必要的延迟。在T1之前,UE 702驻扎在小区A上。在T1时,UE 702成功完成了从小区A到小区B的切换。UE702发起并收集小区B上的MIB、SIB1、SIB2和SIB8。UE捕获并存储这些信息块。在T2时,释放RRC连接,并且UE 702试图转换到小区B上的RRC_IDLE状态。到T3时,UE 702捕获到小区B上的SIB3~SIB7。UE 702在T3时成功转换到RRC_IDLE状态的驻扎状态。捕获SIB3~SIB7的时间期间(即,T2和T3之间的时间期间)造成RRC_CONNECTED和RRC_IDLE状态之间转换的延迟。根据系统信息的调度,该中断可以长达数秒,这潜在地导致呼叫建立的延迟、错过寻呼、以及如前面所述的失去服务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延迟可能降低UE 702的可靠性。
图9是示出对结合图8描述的延迟进行处理的示例性方法的图900。如图9所示,在T1以前,UE 702驻扎在小区A。在T1时,UE 702成功完成从小区A到小区B的切换。UE 702发起并收集小区B上必需的系统信息MIB、SIB1、SIB2和SIB8。另外,UE 702发起并收集小区B上非必需的系统信息SIB3~SIB7。UE捕获并存储这些信息块。在T2时,释放RRC连接,并且UE 702试图转换到小区B上的RRC_IDLE状态。因为UE 702已经具有RRC_IDLE状态所有必需的系统信息,所以UE 702在T3’时成功转换到RRC_IDLE状态的驻扎状态。在此情形下,延迟(T3’和T2之间的差)得以充分减小(即,使由于不得不捕获非必需的系统信息而产生的延迟最小化)。相应地,该示例性方法消除了在相同小区的RRC_CONNECTED和RRC_IDLE状态之间转换的不必要的延迟,从而在呼叫建立失败、错过的寻呼以及失去服务的可能性减小方面得到了更好的UE性能。
图10是示出关于小区重选的示例性方法的图1000。UE在RRC_CONNECTED状态下捕获非必需的系统信息有助于UE在RRC_CONNECTED状态期间从无线链路失败中恢复。另外,在RRC_CONNECTED状态下捕获非必需的系统信息通过在RRC_IDLE状态下时进行小区重选而减小(或最小化)了失去服务的可能性。如图10中所示,UE在RRC_CONNECTED状态下捕获必需的和非必需的系统信息,并且,如果UE在T4时接近于失去服务,则UE可以在RRC_IDLE状态下进行小区重选来使失去服务的可能性最小化或者以其它方式来减小该可能性。UE能够在T4时执行小区重选,是因为UE已经具有UE执行小区重选所需要的非必需的系统信息。要是UE在RRC_CONNECTED状态期间未获得非必需的系统信息,则UE将不能执行小区重选,直到T3之后为止,如前面关于图8所描述的。小区重选可以是到小区的相同载波上的不同频率的频率内重选,到小区上的不同载波的频率间重选,或者到不同小区的RAT间重选。如果小区重选是频率内重选,则基于表1中示出的系统信息块类型3和系统信息块类型4来执行小区重选。如果小区重选是频率间重选,则基于表1中示出的系统信息块类型3和系统信息块类型5来执行小区重选。如果小区重选是RAT间的,则基于表1中示出的系统信息块类型6和系统信息块类型7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系统信息块类型3来执行小区重选。
图11是示出示例性UE装置100的功能的概念框图1100。装置100包括模块1102,模块1102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下从小区捕获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非必需的系统信息是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下不必要的系统信息。装置100还包括模块1104,模块1104从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转换到所述小区上的无线资源控制空闲状态,而不捕获所述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在一种配置中,捕获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使从RRC连接状态转换到RRC空闲状态的转换时间最小化或减小该转换时间。在一种配置中,通过基于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进行小区重选,装置100使用该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以使失去服务的可能性最小化或者以其它方式来减小该可能性。在转换到RRC空闲状态之后执行小区重选。小区重选可以是频率内重选、频率间重选或者RAT间重选。在一种配置中,RRC连接状态是RRC_CONNECTED状态,RRC空闲状态是RRC_IDLE状态。如果支持CDMA2000,则“必需的”系统信息包括MIB、SIB1、SIB2和SIB8。“非必需的”系统信息包括SIB3~SIB7和系统信息块类型9(即,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9),但还可以包括另外的SIB。
在一种配置中,无线通信装置100包括用于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下从小区捕获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的模块。非必需的系统信息是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下不需要的系统信息。另外,装置100包括用于从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转换到该小区上的无线资源控制空闲状态而不捕获所述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的模块。前述模块是配置为执行通过前述模块记载的功能的处理系统114。
如前面所述,示例性方法和装置在RRC连接状态下捕获非必需的系统信息,并从RRC连接状态转换到RRC空闲状态而不捕获先前捕获的非必需的系统信息。示例性方法允许示例性装置减小RRC连接状态和空闲状态之间的转换时间。另外,示例性方法允许示例性装置通过基于在RRC连接状态期间获得的非必需的系统信息进行小区重选(在RRC空闲状态下)来减小失去服务的可能性。
应该理解,所公开的过程中步骤的具体次序或层次只是示例性方法的一个例子。应该理解,根据设计偏好,可以重新排列过程中步骤的具体次序或层次。附带的方法权利要求给出了按照示例性次序的各种步骤的要素,但并不意味着限制于所给出的具体次序或层次。
提供了前述描述,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申请所述的各个方面。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将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清楚的,并且本申请所定义的总原则可以应用于其它方面。因此,权利要求不是意图局限于本申请所示的方面,而是与语言权利要求的总范围一致,其中,若非具体说明,所提及的单数元件不是意图意味着“一个并且仅有一个”,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若非具体说明,术语“一些”是指一个或多个。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或以后将要知道的、与整个本公开内容所述的各种方面的元素等效的全部构造和功能等效物被作为参考明确并入本申请并且意图被权利要求所涵盖。并且,不管权利要求中是否明确地叙述了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都不意图奉献给公众。
Claims (20)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从第二演进节点B向第一演进节点B的切换之后,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下从所述第一演进节点B捕获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所述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是在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下不必要而在无线资源控制空闲状态下必要的系统信息;以及
从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转换到所述无线资源控制空闲状态而不捕获所述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的捕获使从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转换到所述无线资源控制空闲状态的转换时间最小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所述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述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包括:通过基于所述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进行小区重选来使失去服务的可能性最小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小区重选是到小区中的相同载波上的不同频率的频率内重选,所述非必需的系统信息包括系统信息块类型3和系统信息块类型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小区重选是到小区中的不同载波的频率间重选,所述非必需的系统信息包括系统信息块类型3和系统信息块类型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小区重选是到不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间重选,所述非必需的系统信息包括系统信息块类型3、系统信息块类型6和系统信息块类型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是RRC_CONNECTED状态,并且所述无线资源控制空闲状态是RRC_IDLE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非必需的系统信息包括:系统信息块类型3、系统信息块类型4、系统信息块类型5、系统信息块类型6、系统信息块类型7、以及系统信息块类型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系统信息块类型3是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3,
所述系统信息块类型4是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4,
所述系统信息块类型5是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5,
所述系统信息块类型6是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6,
所述系统信息块类型7是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7,以及
所述系统信息块类型9是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9。
1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在从第二演进节点B向第一演进节点B的切换之后,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下从所述第一演进节点B捕获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的模块,所述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是在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下不必要而在无线资源控制空闲状态下必要的系统信息;以及
用于从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转换到所述无线资源控制空闲状态而不捕获所述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的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捕获所述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的模块使从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转换到所述无线资源控制空闲状态的转换时间最小化。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使用所述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的模块。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使用所述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的模块包括:用于通过基于所述至少一个非必需的系统信息进行小区重选来使失去服务的可能性最小化的模块。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小区重选是到小区中的相同载波上的不同频率的频率内重选,所述非必需的系统信息包括系统信息块类型3和系统信息块类型4。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小区重选是到小区中的不同载波的频率间重选,所述非必需的系统信息包括系统信息块类型3和系统信息块类型5。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小区重选是到不同小区的无线接入技术间重选,所述非必需的系统信息包括系统信息块类型3、系统信息块类型6和系统信息块类型7。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是RRC_CONNECTED状态,所述无线资源控制空闲状态是RRC_IDLE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非必需的系统信息包括:系统信息块类型3、系统信息块类型4、系统信息块类型5、系统信息块类型6、系统信息块类型7、以及系统信息块类型9。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系统信息块类型3是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3,
所述系统信息块类型4是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4,
所述系统信息块类型5是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5,
所述系统信息块类型6是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6,
所述系统信息块类型7是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7,以及
所述系统信息块类型9是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9。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2/614,339 US8976740B2 (en) | 2009-11-06 | 2009-11-06 | System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in connected mode |
US12/614,339 | 2009-11-06 | ||
PCT/US2010/055493 WO2011057001A1 (en) | 2009-11-06 | 2010-11-04 | System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in connected mod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12853A CN102612853A (zh) | 2012-07-25 |
CN102612853B true CN102612853B (zh) | 2015-02-25 |
Family
ID=43425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50123.6A Active CN102612853B (zh) | 2009-11-06 | 2010-11-04 | 用于连接模式下的系统信息捕获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976740B2 (zh) |
EP (1) | EP2497325B1 (zh) |
JP (2) | JP2013510515A (zh) |
KR (1) | KR101354653B1 (zh) |
CN (1) | CN102612853B (zh) |
TW (1) | TWI478599B (zh) |
WO (1) | WO201105700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942713B2 (en) * | 2005-02-08 | 2015-01-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a multicast/broadcast communications system |
CN102215531B (zh) * | 2010-06-03 | 2014-05-21 | 开曼群岛威睿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降低信号负担的方法以及装置 |
CN102158924B (zh) * | 2011-04-01 | 2013-04-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ps连接态重选的方法及终端 |
EP2695477A1 (en) | 2011-04-01 | 2014-02-12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onnectivity to a network |
US9241302B2 (en) | 2011-06-17 | 2016-01-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search |
US8989742B2 (en) | 2011-06-17 | 2015-03-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rat cell reselection |
CN103581991B (zh) * | 2012-08-09 | 2019-04-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测量参数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
CN104782185A (zh) * | 2012-09-13 | 2015-07-1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获取系统信息的操作方法及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
US10075903B2 (en) | 2012-09-19 | 2018-09-1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5009097B (zh) * | 2013-02-07 | 2018-01-30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一种消息发射装置及方法 |
US9338700B2 (en) * | 2013-03-20 | 2016-05-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RAT transitioning utilizing system information messaging |
US20140315548A1 (en) * | 2013-04-22 | 2014-10-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 class barring for voip calls |
US20140348146A1 (en) * | 2013-05-21 | 2014-11-27 | Nokia Corporation | Transition period for dual connectivity |
WO2015046944A1 (ko) | 2013-09-26 | 2015-04-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d2d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
KR101385049B1 (ko) * | 2013-09-27 | 2014-04-14 | 주식회사 이노와이어리스 | Lte 펨토셀 기반의 콘텐츠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구동 방법 |
US10129802B2 (en) * | 2013-12-06 | 2018-11-13 | Idac Holdings, Inc. | Layered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systems |
WO2016163735A1 (en) * | 2015-04-08 | 2016-10-1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lay support ind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7135547B (zh) * | 2016-02-26 | 2020-07-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连接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KR102380990B1 (ko) * | 2016-07-22 | 2022-04-01 | 소니그룹주식회사 | 온 디맨드 시스템 정보를 송신하기 위한 이동 전기통신 시스템 방법, 사용자 장비 및 기지국 |
CN112514421B (zh) * | 2018-05-04 | 2022-03-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系统信息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WO2023226053A1 (zh) * | 2022-05-27 | 2023-11-3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无线连接的保持方法、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43146A (zh) * | 2004-04-19 | 2007-04-04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下行链路信道的引用 |
CN101005711A (zh) * | 2007-01-19 | 2007-07-25 | 重庆重邮信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缩短用户终端从连接模式返回空闲模式时延的方法 |
EP1909523A1 (en) * | 2006-10-02 | 2008-04-0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Improved acquisition of system information of another cell |
CN101557617A (zh) * | 2008-04-11 | 2009-10-14 | 上海摩波彼克半导体有限公司 |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接收与维护系统信息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766078B2 (ja) * | 2003-07-16 | 2006-04-12 | 株式会社東芝 | 移動通信端末装置の間欠受信方法、移動通信端末装置の発呼方法及び移動通信端末装置 |
GB0619409D0 (en) * | 2006-10-02 | 2006-11-08 | Vodafone Plc |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
EP1909520A1 (en) | 2006-10-02 | 2008-04-0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system information upon changing connectivity or point of attachment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4740306B2 (ja) * | 2008-10-31 | 2011-08-03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局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
KR101708707B1 (ko) * | 2009-09-29 | 2017-02-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펨토 기지국에 등록된 단말의 펨토 기지국 측정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2009
- 2009-11-06 US US12/614,339 patent/US8976740B2/en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11-04 KR KR1020127014628A patent/KR101354653B1/ko active Active
- 2010-11-04 CN CN201080050123.6A patent/CN102612853B/zh active Active
- 2010-11-04 WO PCT/US2010/055493 patent/WO2011057001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11-04 JP JP2012537995A patent/JP2013510515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11-04 EP EP10782738.8A patent/EP2497325B1/en active Active
- 2010-11-05 TW TW099138152A patent/TWI478599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5
- 2015-05-19 JP JP2015101935A patent/JP5944555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43146A (zh) * | 2004-04-19 | 2007-04-04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下行链路信道的引用 |
EP1909523A1 (en) * | 2006-10-02 | 2008-04-0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Improved acquisition of system information of another cell |
CN101005711A (zh) * | 2007-01-19 | 2007-07-25 | 重庆重邮信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缩短用户终端从连接模式返回空闲模式时延的方法 |
CN101557617A (zh) * | 2008-04-11 | 2009-10-14 | 上海摩波彼克半导体有限公司 |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接收与维护系统信息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944555B2 (ja) | 2016-07-05 |
EP2497325B1 (en) | 2018-09-26 |
TW201138499A (en) | 2011-11-01 |
US20110110327A1 (en) | 2011-05-12 |
JP2015201859A (ja) | 2015-11-12 |
WO2011057001A1 (en) | 2011-05-12 |
TWI478599B (zh) | 2015-03-21 |
US8976740B2 (en) | 2015-03-10 |
JP2013510515A (ja) | 2013-03-21 |
EP2497325A1 (en) | 2012-09-12 |
CN102612853A (zh) | 2012-07-25 |
KR101354653B1 (ko) | 2014-01-21 |
KR20120091311A (ko) | 2012-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12853B (zh) | 用于连接模式下的系统信息捕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256142B (zh) | 用于频率间和rat间测量的ue能力的动态更新 | |
JP6356110B2 (ja) | 拡張された帯域幅におけるリソース割り当て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CN102612848B (zh) | 无线网络中每小区定时和/或频率捕获及其在信道估计中的使用 | |
US9521644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network-assisted end-to-end paging between LTE devices | |
US2015000341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hd voice (volte) calls over cs voice calls | |
EP2995118B1 (en) | Parallel registration to offload plmn with single sim | |
US20160088676A1 (en) | Support blacklisting devices on wlan access | |
CN104106294B (zh) | 用于优化在LTE网络中对新eMBMS会话的监视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335632A (zh) | 用于将保证比特率业务承载排除在lte ul流量控制之外的方法和装置 | |
JP6538065B2 (ja) | より高いスループットを達成するためのslte対応モデムにおけるプロアクティブなランクインデックス管理 | |
CN111901843B (zh) | 常规和专用核心网络之间的重新选择 | |
US20110044248A1 (en) | Reliable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ore network tunnel | |
CN107409302B (zh) | 漫游时的增强型系统捕获 | |
JP6426148B2 (ja) | 送信制限および効率的なシグナリング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EP3123780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system selection among a set of nodes | |
US20130196631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network-assisted end-to-end paging between lte devices tracked by different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ies | |
CN105191481B (zh) | 建立可靠的始终开启的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24120138A1 (zh)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