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04682A - 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04682A CN102604682A CN2011103263984A CN201110326398A CN102604682A CN 102604682 A CN102604682 A CN 102604682A CN 2011103263984 A CN2011103263984 A CN 2011103263984A CN 201110326398 A CN201110326398 A CN 201110326398A CN 102604682 A CN102604682 A CN 10260468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condensation
- outlet
- utilization
-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20—Waste processing or separation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热解设备、供气装置、多功能热交换设备和余温供热装置,多功能热交换设备的气体通道分别与热解设备和供气装置连接,冷凝水通道与余温供热装置连接;其方法是,将生物质废弃物原料送入热解设备高温热解成含有可燃气体、焦油气、醋酸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将混合汽体吸入多功能热交换设备进行热量交换,热交换后分离出可燃气、焦油醋酸混合液,并得到热水,热水和可燃气分别被余温供热装置和供气装置利用,给居民集中供气、供暖、供热水;醋酸可作为生物叶面肥或生物杀虫剂或生物杀菌剂,焦油作为工业原料利用。生物质废弃资源综合转化收集利用率100%,不产生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有机固态废弃物、农业生物质废弃物等废弃资源的利用系统及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为主的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及方法,也是一种工有机固态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中产生了大量的农作物秸秆、糠渣等生物质资源。传统的利用方式主要用作家庭能源、饲料、肥料、工业原料和建筑材料。 随着农业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水平大幅的提高和生活生产方式的突变,农村家庭选择商品能源的比例在不断提高,将农作物秸秆用作能源的数量不断下降,商品能源(如煤、液化气等)已成为主要炊事用能。养殖所用以生物质秸秆,野草饲料被商品饲料替代,农业生产所需的生物质有机肥料被无机化肥替代,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所用秸秆急剧下降。同时,农作物秸秆产量随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产量的增加而急速增加。农作物秸秆的供过于求导致秸秆被弃于田间地头、房屋院落,甚至在田间被直接焚烧。遗弃在房屋院落和田间的秸秆会影响环境和引发火灾,导致水源污染。在露天焚烧秸秆会污染空气,危害人民健康,特别在机场、公路附近燃烧会影响交通安全,造成飞机停飞,高速公路汽车追尾相撞,行道树被烧毁等不良后果。尽管目前各地政府都已经出台了禁止秸秆露天焚烧的法规,但是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仍然屡禁不止,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给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在秸秆等生物质资源被浪费的同时,我国工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燃气、燃油、热能、煤炭、石油、等目前的主要石化能源正在日益减少,严重缺乏,能源危机已经成为世界和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人多地少、特别是农业的可耕地已接近红线在农业生产中为提高粮食需要大量的农药、无机化肥被长期使用,达到防治病虫害,提高粮食产量之目的。由于农药、无机化肥的长期使用,利用率低,导致在土壤和农作物中的残留。造成土壤、水源、粮食、蔬菜、水果污染。粮食、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已经危害到了人身健康安全。影响着农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加重视,不断寻求使用新的能源,治理大气污染,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效应。以农作物秸秆、粪便、糠渣等生物质废弃资源综合转化为可利用资源的技术已引起政府各级部门的高度关注。
生物质的热裂解是指生物质(包括锯木、木柴、野草、松针树叶、作物秸秆、食用菌渣)在完全缺氧或有限供氧的条件下的热降解,最终形成可燃气体、焦油、醋酸、和热量的过程。生物质的热裂解方法包括限氧气化热解法、限氧炭(气)化热解法、绝干馏热解法,根据反应条件和产物的不同,生物质热解设备又分为限氧的生物质热解气化炉、生物质热解炭(气)化炉和绝氧干馏热解炭(气)化炉等。
生物质热解技术是目前比较成熟的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技术,但是现有的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中的热解转化物净化、分离、收集设备还不够完善,转化物收集利用率不高。例如现有的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中的热解转化物净化、分离、收集设备大都采用湿(洗淋)法净化分离。例如专利号为200720013160.5的中国专利,其中即采用内部装有水的冷却过滤器进行冷却和过滤,并且在在进入冷却过滤器之前还要经过净化器内喷淋器的淋洗。焦油、醋酸、随洗淋用水一同排放,既得不到有效利用,又导致了水源和土壤污染。在生物质热解的同时,伴随着大量热量的产生,携带热量的高温可燃气体需要降温后才能使用,在洗淋降温过程中,热量往往随洗淋用水一同排放,得不到有效利用而被浪费掉了。因此,设计一种全新的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利用系统及方法,代替传统的能源利用模式,是目前所要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农业废弃物转换利用所存在的缺陷和弊端,提供一种能够完全、充分利用工业有机固态废弃物、农业生物质废弃物资源的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及方法,具有转化利用完全、成本低、效果好的优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包括热解设备和供气装置,还设有多功能热交换设备和余温供热装置,在多功能热交换设备外表面设有保温绝热层,其内设有气体通道和冷凝水通道,多功能热交换设备中的气体通道进口通过固气分离装置与热解设备的燃气输出管连接,气体通道出口经过引风设备连接至供气装置;在固气分离装置以及固气分离装置的连接管路外表面设有保温绝热层;余温供热装置包括蓄水缓冲罐、管道泵Ⅰ、锅炉和供热管网,多功能热交换设备中的冷凝水通道进口通过控制阀A与蓄水缓冲罐的出水口连接,冷凝水通道出口与蓄水缓冲罐的进水口连接;蓄水缓冲罐的出水口依次经过锅炉和供热管网与多功能热交换设备中的冷凝水通道进口连接,管道泵Ⅰ设置在余温供热装置的通水管路上;在供热管网与冷凝水通道进口的连接管路上设有控制阀B;在多功能热交换设备底部设有凝结液出口,气体通道通过凝结液出口与静置分离装置连接。
所述的多功能热交换设备的外部也设有保温绝热层。
所述的静置分离装置包括静置分离室,在静置分离室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重质油出口、醋酸出口和轻质油出口。
所述的多功能热交换设备由一组多功能热交换器构成,或者由两组以上多功能热交换器并联构成;其中每组多功能热交换器均由一个多功能热交换器或两个以上串联的多功能热交换器组成;串联方式为:前一个多功能热交换器的气体通道出口连接后一个多功能热交换器的气体通道进口,前一个多功能热交换器的冷凝水通道进口连接后一个多功能热交换器的冷凝水通道出口;并联方式为:各组第一个多功能热交换器中的气体通道进口和冷凝水通道出口分别并接,各组最后一个多功能热交换器中的气体通道出口和冷凝水通道进口分别并接。
所述的多功能热交换器,其冷凝水通道进口设置在下部,冷凝水通道出口设置上部。
本系统还设有二级冷凝装置,多功能热交换设备的气体通道出口经过二级冷凝装置的气体通道与引风设备连接,二级冷凝装置的冷凝水通道进口通过管道泵Ⅱ与水源连接,二级冷凝装置的冷凝水通道出口连接至水源。
所述的引风设备与供气装置的连接管路上还设有净化提纯设备。
所述的引风设备,其出风管道和进风管道间通过带有调节阀门和试火器的气流回馈管道连接,气流回馈管道上设有试火器。
所述的引风设备,其出风管道还通过阀门与气体排空组件连接,气体排空组件的顶部设有放空管,在气体排空组件内设有淋水喷头。
采用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进行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首先将生物质原料送入热解设备并点燃,利用引风设备在热解设备和多功能热交换设备中产生的负压将空气吸入热解设备以提供反应所需的气化剂,生物质原料在热解设备内利用氧化形成的高温热解产生含有可燃气体、焦油气、醋酸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
二、利用引风设备产生的负压将热解设备内可燃气体、焦油气、醋酸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汽体一同吸入多功能热交换设备的气体通道;混合汽体进入气体通道后与冷凝水通道内的冷凝水进行热量交换,将热量传递至冷凝水,形成热水;混合汽体降温后,焦油气、醋酸气和水蒸气冷却凝结成焦油、醋酸混合液;
三、(1)、可燃气体的利用:利用引风设备将可燃气体送入供气装置,通过供气装置向燃气用户和余温供热装置的锅炉提供燃气;
(2)、焦油、醋酸的利用:气体通道内的焦油醋酸混合蒸汽冷却后凝结成混合液体,焦油、醋酸混合液从多功能热交换设备底部设置的凝结液出口进入静置分离装置;焦油、醋酸混合液在静置分离装置内进行静置沉淀,由于各成分的互不相容和比重的不同,焦油醋酸混合液沉淀分层后得到重质油、醋酸和轻质油被收集利用;
(3)、热量的利用:冷凝水在冷凝水通道内吸收热量后进入蓄水缓冲罐,使蓄水缓冲罐内的水温升高,利用管道泵Ⅰ将蓄水缓冲罐内的热水送至锅炉进行加温后再送至供热管网为用户提供暖气;利用蓄水缓冲罐向热水管网提供热水供应;在供热管网中散热后的冷凝水重新送入多功能热交换设备进行下一次余热循环。
采用本发明的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实现了农业生产中秸秆的就地转化利用,通过热解产生可燃气体和热量作为农村居民炊事、洗浴、取暖使用;焦油可转化成生物汽柴油,醋酸可作为农作物杀虫剂或杀菌剂或叶面肥供农业生产使用;这样既能解决农作物秸秆过剩导致的污染问题,又转化成新的资源利用方式。本发明的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还同时适用于工业固态有机废弃物(如,塑料袋、塑料瓶、塑料编织袋)的转化利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中热解设备产生的高温可燃气体和焦油醋酸混合蒸汽在多功能热交换设备中将热量传递至冷凝水通道内的冷凝水,焦油醋酸混合蒸汽降温后凝结成液体从底部流入静置分离装置,在完成降温的同时即完成了焦油醋酸混合蒸汽的分离。采用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有效彻底的将焦油醋酸分离出来,而且由于采用的是干法分离,分离出的焦油和醋酸可以充分回收利用。传递至冷凝水的热量可以通过供热管网给用户供暖,供暖方式包括暖气和热水等,充分利用了生物质资源中的能量。将多功能热交换设备中的冷凝水通道进口通过控制阀A与蓄水缓冲罐的出水口连接,并在供热管网与冷凝水通道进口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控制阀B,通过控制阀A和控制阀B的切换即可实现余温供热装置的接入或切除,以适应不同的季节需要。热水的供应可以通过将热水管网接入蓄水缓冲罐,通过蓄水缓冲罐供应热水。本技术方案采用的多功能热交换设备由多个多功能热交换器串联组成,并且多功能热交换设备中气体的流向与冷凝水的流向相反,能够使气体充分冷却,也能保证可凝结气体(焦油醋酸混合蒸汽)全部冷凝和沉降,从而将可凝结气体彻底从燃气中分离出来,保证燃气的纯度。在本技术方案中,为了同时保证余热供暖的温度和气体的冷却温度,还可以设置二级冷凝装置,二级冷凝装置只在气体温度达不到降温要求时使用,保证冷却效果。将引风设备的出风口和进风口通过带有阀门的气流回馈管道连接,能够在输送风量达不到要求时将输出的气流通过气流回馈管道反馈回引风设备的进风口,从而保证引风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气流输送系统的稳定性。为了净化燃气,可以在热解设备的燃气输出管与多功能热交换设备中气体通道进口的连接管路上设置固气分离装置,产生的气体经过固气分离装置后进入多功能热交换设备,通过固气分离装置将气体中的固体悬浮物分离出。在引风设备与供气装置的连接管路上设置净化提纯设备,通过净化提纯设备可以防止粉尘颗粒或焦油蒸汽异常增多导致过滤不完全,并且在净化提纯设备中可以设置水浴式除尘过滤组件,能够在过滤的同时起到水封的作用,防止燃气回流。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简单、实用的系统既完成了生物质资源热解气化的燃气利用,又彻底分离并收集了焦油和醋酸,实现了生物质油和生物质木醋酸的有效利用;并且有效的利用了热解过程中的余热,达到了完全转化和利用生物质资源的目的。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优点:
1、对农作物的秸秆、柴草、稻壳等农林废弃物几乎不需要做预处理进行热解,得到秸秆炭、燃气、焦油、木醋酸,热能。通过对秸秆炭、燃气、木醋酸、焦油再组合利用,制成肥料、燃气和燃油,热能。使农业废弃物利用率达到l00%。
2、设备简单,可连续运行,维护费用低,制造成本相对减少,从而可以大幅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使用的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确实完全符合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相当具有产业发展利用价值。
3、开辟了农村新的能源渠道,解决农林生产和生活中用肥料,燃气,燃油,热能严重缺乏的问题。缓解了使用常规传统能源对环境污染的巨大压力。
4、解决了秸秆焚烧,人畜禽粪便乱堆乱放,长期施用化肥给空气、水源、土壤造成的残留和污染严重影响农业粮食、蔬菜、瓜果安全生产和人身健康安全的瓶颈问题,改善了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了对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吃干榨净”的目的,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发展。可形成巨大的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多功能热交换设备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是二级冷凝装置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4是气流回馈管道和气体排空组件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5是静置分离装置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热解设备,2、供气装置,3、多功能热交换设备,4、多功能热交换器,5、二级冷凝装置,6、气体通道进口,7、气体通道出口,8、冷凝水通道进口,9、冷凝水通道出口,10、凝结液出口,11、引风设备,12、蓄水缓冲罐,13、静置分离装置,131、静置分离室,132、重质油出口,133、醋酸出口,134、轻质油出口,14、管道泵Ⅰ,15、锅炉,16、供热管网,17、管道泵Ⅱ,18、水源,19、固气分离装置,20、净化提纯设备,21、气流回馈管道,22、气体排空组件,221、放空管,222、淋水喷头,23、控制阀A,24、控制阀B,25、试火器,26、用户,27、制肥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包括热解设备1和供气装置2。热解设备1可以采用目前在秸秆等生物质资源的热解气化领域中的各种常用结构形式。生物质资源在热解设备1中发生热解,产生高温CO、CH4、H2等可燃气体并伴随有高温CO2、N2不可燃气体和高温焦油气、醋酸气、水蒸汽等可凝结气体。供气装置2用于收集储存制得的燃气,并向燃气管网提供燃气供应。本系统还设有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和余温供热装置,在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外表面设有保温绝热层,其内设有气体通道和冷凝水通道。气体通道设置在冷凝水通道内,或者冷凝水通道设置在气体通道内,以使两个通道内的流体物质进行热量交换。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中的气体通道进口6通过固气分离装置19与热解设备1的燃气输出管连接,气体通道出口7经过引风设备11连接至供气装置2;在固气分离装置19以及固气分离装置19的连接管路外表面设有保温绝热层;在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的外层也可以设置保温绝热层,保证热量不散失,最大限度的利用热能。保温绝热层可以采用保温棉等常规保温材料,也可采用其它保温材料。混合气体进入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之前需要进行保温,一方面减少高温混合气体热量散失,另一方面使混合气体保持较高的恒定温度,防止焦油、醋酸、蒸汽凝结后与气体中的灰尘结合并附着在设备及管道的内壁上,导致设备及气体通道堵塞,利于灰尘与气体分离。固气分离装置19可以是过滤器、布袋除尘器、旋风除尘器、惯性除尘器等一种或多种形式的组合,其设置位置也可以是多种形式,例如设置在设备的连接管道之间或设置在管道内部,只要能够达到除尘目的的形式均可采用。
余温供热装置包括蓄水缓冲罐12、管道泵Ⅰ14、锅炉15和供热管网16。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中的冷凝水通道进口8通过控制阀A 23与蓄水缓冲罐12的出水口连接,冷凝水通道出口9与蓄水缓冲罐12的进水口连接;打开控制阀A 23后,冷凝水在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和蓄水缓冲罐12之间循环。蓄水缓冲罐12的出水口依次经过锅炉15和供热管网16与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中的冷凝水通道进口8连接,管道泵Ⅰ14设置在余温供热装置的通水管路上;在供热管网16与冷凝水通道进口8的连接管路上设有控制阀B24。蓄水缓冲罐12为储水容器,可采用单个或多个并联使用,在水循环通路中起到中转缓冲、储存热水的作用。在此技术方案中,冷凝水有两种循环路径。当控制阀A 23打开,控制阀B 24关闭时,冷凝水在蓄水缓冲罐12和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内循环流动;当需要供暖时将控制阀A 23关闭,控制阀B 24和管道泵Ⅰ14打开,使冷凝水在管道泵Ⅰ14的作用下在蓄水缓冲罐12、锅炉15、供热管网16和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组成的循环通路中流动,即可通过供热管网16为用户供暖。在供暖时,如果热水达不到供暖的温度要求,可以利用锅炉15进行加热提高温度。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可以通过热水管网将蓄水缓冲罐12内的热水引入住户或浴池,以实现热水供应,热水供应时需要控制蓄水缓冲罐12内的水位,及时补充水量。水量的补充可以采用任何可行的方式,例如设置一条连接管道,利用管道泵Ⅱ将水源的水抽入蓄水缓冲罐12内,也可以将蓄水缓冲罐12与自来水管连接。
在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底部设有凝结液出口10,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的气体通道通过凝结液出口10与静置分离装置13连接;冷凝水在流动过程中将气体通道中高温气体的热量不断吸收并带走,使气体温度降低,焦油气、醋酸气、水蒸汽等可凝结气体凝结成混合液体,从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底部的凝结液出口10进入静置分离装置13。静置分离装置13可以是一个储存容器或一个沉淀池,凝结的焦油和醋酸在静置分离装置13中可进行静置沉淀,由于各成分互不相容和比重不同,凝结混合液经过静置后分层得到重质油、醋酸和轻质油。降温后的燃气由引风设备的作用送入供气装置2进行储存。
如图5所示,所述的静置分离装置13包括静置分离室131,在静置分离室131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重质油出口132、醋酸出口133和轻质油出口134。凝结的焦油和醋酸进入静置分离室131后进行静置沉淀,由于各成分的比重不同,从而分成底部的重质油、上部的轻质油和中间的醋酸,通过在静置分离室131上相应的位置设置出口,将重质油、醋酸和轻质油导出收集利用。为了便于肥料生产,可以将醋酸出口133连接至制肥设备27,分离出的醋酸送至可制肥设备27以作为制肥原料,直接用于制肥生产。重质油出口132和轻质油出口134连接至储存容器,分别进行收集储存。
所述的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由一组多功能热交换器构成,或者由两组以上多功能热交换器并联构成。其中每组多功能热交换器均由一个多功能热交换器4或两个以上串联的多功能热交换器4组成。在每一个多功能热交换器4中均设有气体通道和冷凝水通道,在多功能热交换器4的底部还设有凝结液出口10。通过多功能热交换器4既完成了高温混合气体与冷凝水的热量交换,又完成了高温混合气体中焦油、醋酸、水蒸汽的冷凝分离,集多功能于一体,简单实用。
图2的实施例为三个多功能热交换器串联成一组的设置方式。串联方式为:前一个多功能热交换器的气体通道出口与后一个多功能热交换器的气体通道进口连接,前一个多功能热交换器的冷凝水通道进口与后一个多功能热交换器的冷凝水通道出口连接。多功能热交换设备中气体的流向与冷凝水的流向相反,保证进行热量交换的冷凝水与高温气体始终有较大的温差,从而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采用多个多功能热交换器4串联的方式可以根据燃气的降温需求调整接入个数,当需要将燃气降到较低的温度时,只需增加串接的多功能热交换器4的个数即可。采用多组多功能热交换器4并联的连接方式,可以适应不同规模的产气量需求。并联方式在图中为画出,其连接方式为:各组第一个多功能热交换器中的气体通道进口和冷凝水通道出口分别并接,各组最后一个多功能热交换器中的气体通道出口和冷凝水通道进口分别并接。当产气量大时,将两组多功能热交换器4并联使用,即可使处理混合气体的能力成倍增加。采用多个多功能热交换器4串联或并联的方式可以将多功能热交换器4当作标准件使用,只需根据系统的产气量和燃气降温需求调整多功能热交换器4的接入个数即可适应不同规模的气化利用系统。因此,对于不同规格的气化利用系统,其设备结构和设置方式不需另行设计,只要简单的调整接入个数即可满足需要,系统的适应性强。多功能热交换器4的冷凝水通道进口8设置在多功能热交换器的下部,冷凝水通道出口9设置在多功能热交换器的上部。在设备停止运行并停止供水后,多功能热交换器4的冷凝水通道内能够保存一定水量,避免冷凝水通道与空气接触而发生氧化生锈。
由于供暖和供热水的需要,对蓄水缓冲罐12内的水温具有一定的要求,在蓄水缓冲罐12内水温较高时,单靠蓄水缓冲罐12与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之间的循环水可能无法达到使混合气体达到降温、分离的标准要求,这时需要另外采用不参与供暖、供热水的循环水进行降温。如图3所示,本系统还设有二级冷凝装置5,二级冷凝装置5的结构与多功能热交换器4结构相同。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的气体通道出口经过二级冷凝装置5的气体通道与引风设备11连接,二级冷凝装置5的冷凝水通道进口通过管道泵Ⅱ17与水源18连接,二级冷凝装置5的冷凝水通道出口连接至水源18。通过二级冷凝装置5和水源18之间的循环水进行降温,以保证混合气体达到降温、分离的标准要求。
由于热解设备1中采用的原料的多样性,在气化热解过程中,产生高温CO、CH4、、H2等可燃气体并伴随有高温CO2、N2不可燃气体和高温焦油气、醋酸气、水蒸汽等可凝结气体和灰尘,在混合气体中杂质较多的状况下,为保证可燃气的清洁度,本系统设有净化提纯设备20。如图6所示,在引风设备11与供气装置2的连接管路上设有净化提纯设备20,净化提纯设备20可采用现有的空气过滤设备,可采用浴洗、淋洗、冲洗,空气过滤、空气分离等技术方法,并且在净化提纯设备中设置水浴组件、气体过滤组件,空气分离组件。通过净化提纯设备,能够在水浴、过滤、分离过程中除去可燃气中醋酸、焦油残留或CO2、N2不可燃气体,同时起到水封的作用,防止燃气回流,保证系统运行安全。
在系统运行中,原料在热解设备内原料厚度、密集度变化,导致空气引入量、热解气体产出量、进入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中的混合气体流量、引风设备11的负荷发生变化,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严重的情况下会损坏引风设备11。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系统设有气流回馈管道21,如图4所示,将引风设备11的出风管道和进风管道通过带有调节阀门的气流回馈管道21连接,打开阀门将引风设备11输出的气流返回进风管道,适当补偿引风设备11的进风量,即可保证引风设备11的正常稳定运行。并且采用这种气流回馈方式避免了从外部补充气流导致的燃气浓度降低的问题。
在系统开始运作的初期,热解设备1输出的混合气体中可燃气体的含量很低,达不到燃烧的要求,因此不能将这种气体送入供气装置2。为解决此问题,如图4所示,将引风设备11的出风管道通过阀门与气体排空组件22连接,气体排空组件22的顶部设有放空管221,在气体排空组件22内设有淋水喷头222,系统运作初期产生的气体进入气体排空组件22后,由淋水喷头222喷出的水除去残留的烟尘和焦油后,通过放空管221排出。
为观察系统运行是否正常,在引风设备11的气流回馈管道21上设置试火器25,通过观察试火器25流出气体的燃烧情况即可判断燃气质量和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图6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的服务对象为一个自然村,供气装置2同时为多个用户26提供燃气,并且锅炉15的加热装置也通过供气装置2提供燃料。供热管网接入用户26,在用户26的室内设置暖气散热片。从锅炉15输出的热水送入供热管网后,在用户26室内散热,为用户提高暖气。经过供热管网散热降温后的重新流入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参与热量交换。
采用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进行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首先将生物质原料送入热解设备1并点燃,利用引风设备11在热解设备1和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中产生的负压将空气吸入热解设备以提供反应所需的气化剂,生物质原料在热解设备1内利用氧化形成的高温热解产生含有可燃气体、焦油气、醋酸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
二、利用引风设备11产生的负压将热解设备1内可燃气体、焦油气、醋酸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汽体一同吸入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的气体通道;混合汽体进入气体通道后与冷凝水通道内的冷凝水进行热量交换,将热量传递至冷凝水,形成热水;混合汽体降温后,焦油气、醋酸气和水蒸气冷却凝结成焦油、醋酸混合液;
三、高温混合汽体经降温后,冷却凝结的焦油、醋酸混合液和传递至冷凝水的热量以及降温后的燃气进行分别利用;
(1)、可燃气体的利用:利用引风设备11将可燃气体送入供气装置2,通过供气装置2向燃气用户和余温供热装置的锅炉15提供燃气;或者将燃气提纯后用于燃气发电或作为汽车燃料。
(2)、焦油、醋酸的利用:气体通道内的焦油醋酸混合蒸汽冷却后凝结成混合液体,焦油、醋酸混合液从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底部设置的凝结液出口10进入静置分离装置13;焦油、醋酸混合液在静置分离装置13内进行静置沉淀,由于各成分的互不相容和比重的不同,焦油醋酸混合液沉淀分层后得到重质油、醋酸和轻质油被收集利用;重质油和轻质油可以提炼成生物燃油和生物沥青,醋酸送至制肥设备27制肥,也可直接作为农作物杀虫剂或杀菌剂或叶面肥供农业生产使用。
(3)、热量的利用:冷凝水在冷凝水通道内吸收热量后进入蓄水缓冲罐12,使蓄水缓冲罐12内的水温升高,利用管道泵Ⅰ14将蓄水缓冲罐12内的热水送至锅炉15进行加温后再送至供热管网16为用户提供暖气;利用蓄水缓冲罐12向热水管网提供热水供应;在供热管网16中散热后的冷凝水重新送入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进行下一次余热循环。
本发明可以将秸秆等生物质就地转化,产生热水和可燃气分别被余温供热装置和供气装置利用,给居民集中供气供暖,醋酸可作为生物叶面肥或生物杀虫剂或生物杀菌剂,焦油作为工业原料利用。农业废弃资源中的菌渣、果渣、污泥、粪便等废弃物也可以与本系统产生的醋酸混合制备生物肥料,充分利用各种生物质废弃资源,生物质废弃资源综合转化收集利用率100%,不产生二次污染。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最优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特定形式,任何对本发明技术特征的等效变换,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包括热解设备(1)和供气装置(2),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和余温供热装置,在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外表面设有保温绝热层,其内设有气体通道和冷凝水通道,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中的气体通道进口(6)通过固气分离装置(19)与热解设备(1)的燃气输出管连接,气体通道出口(7)经过引风设备(11)连接至供气装置(2);在固气分离装置(19)以及固气分离装置(19)的连接管路外表面设有保温绝热层;余温供热装置包括蓄水缓冲罐(12)、管道泵Ⅰ(14)、锅炉(15)和供热管网(16),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中的冷凝水通道进口(8)通过控制阀A(23)与蓄水缓冲罐(12)的出水口连接,冷凝水通道出口(9)与蓄水缓冲罐(12)的进水口连接;蓄水缓冲罐(12)的出水口依次经过锅炉(15)和供热管网(16)与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中的冷凝水通道进口(8)连接,管道泵Ⅰ(14)设置在余温供热装置的通水管路上;在供热管网(16)与冷凝水通道进口(8)的连接管路上设有控制阀B(24);在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底部设有凝结液出口(10),气体通道通过凝结液出口(10)与静置分离装置(13)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置分离装置(13)包括静置分离室(131),在静置分离室(131)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重质油出口(132)、醋酸出口(133)和轻质油出口(13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由一组多功能热交换器构成,或者由两组以上多功能热交换器并联构成;其中每组多功能热交换器均由一个多功能热交换器(4)或两个以上串联的多功能热交换器(4)组成;串联方式为:前一个多功能热交换器的气体通道出口连接后一个多功能热交换器的气体通道进口,前一个多功能热交换器的冷凝水通道进口连接后一个多功能热交换器的冷凝水通道出口;并联方式为:各组第一个多功能热交换器中的气体通道进口和冷凝水通道出口分别并接,各组最后一个多功能热交换器中的气体通道出口和冷凝水通道进口分别并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热交换器(4),其冷凝水通道进口(8)设置在下部,冷凝水通道出口(9)设置在上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二级冷凝装置(5),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的气体通道出口经过二级冷凝装置(5)的气体通道与引风设备(11)连接,二级冷凝装置(5)的冷凝水通道进口通过管道泵Ⅱ(17)与水源(18)连接,二级冷凝装置(5)的冷凝水通道出口连接至水源(1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风设备(11)与供气装置(2)的连接管路上还设有净化提纯设备(2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风设备(11),其出风管道和进风管道间通过带有调节阀门的气流回馈管道(21)连接,气流回馈管道(21)上设有试火器(25 )。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风设备(11),其出风管道还通过阀门与气体排空组件(22)连接,气体排空组件(22)的顶部设有放空管(221),在气体排空组件(22)内设有淋水喷头(222)。
9.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进行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首先将生物质原料送入热解设备(1)并点燃,利用引风设备(11)在热解设备(1)和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中产生的负压将空气吸入热解设备以提供反应所需的气化剂,生物质原料在热解设备(1)内利用氧化形成的高温热解产生含有可燃气体、焦油气、醋酸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
二、利用引风设备(11)产生的负压将热解设备(1)内可燃气体、焦油气、醋酸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汽体一同吸入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的气体通道;混合汽体进入气体通道后与冷凝水通道内的冷凝水进行热量交换,将热量传递至冷凝水,形成热水;混合汽体降温后,焦油气、醋酸气和水蒸气冷却凝结成焦油、醋酸混合液;
三、(1)、可燃气体的利用:利用引风设备(11)将可燃气体送入供气装置(2),通过供气装置(2)向燃气用户和余温供热装置的锅炉(15)提供燃气;
(2)、焦油、醋酸的利用:气体通道内的焦油醋酸混合蒸汽冷却后凝结成混合液体,焦油、醋酸混合液从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底部设置的凝结液出口(10)进入静置分离装置(13);焦油、醋酸混合液在静置分离装置(13)内进行静置沉淀,由于各成分的互不相容和比重的不同,焦油醋酸混合液沉淀分层后得到重质油、醋酸和轻质油被收集利用;
(3)、热量的利用:冷凝水在冷凝水通道内吸收热量后进入蓄水缓冲罐(12),使蓄水缓冲罐(12)内的水温升高,利用管道泵Ⅰ(14)将蓄水缓冲罐(12)内的热水送至锅炉(15)进行加温后再送至供热管网(16)为用户提供暖气;利用蓄水缓冲罐(12)向热水管网提供热水供应;在供热管网(16)中散热后的冷凝水重新送入多功能热交换设备(3)进行下一次余热循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26398.4A CN102604682B (zh) | 2011-10-25 | 2011-10-25 | 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26398.4A CN102604682B (zh) | 2011-10-25 | 2011-10-25 | 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04682A true CN102604682A (zh) | 2012-07-25 |
CN102604682B CN102604682B (zh) | 2014-07-30 |
Family
ID=46522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2639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04682B (zh) | 2011-10-25 | 2011-10-25 | 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04682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74118A (zh) * | 2011-10-25 | 2013-05-01 | 洛阳骏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农业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
CN110307582A (zh) * | 2019-06-19 | 2019-10-08 | 西安石油大学 | 一种生物质耦合碳五副液的燃气与热水联供系统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713911A (en) * | 1952-08-26 | 1954-08-18 | Permutit Co Ltd | Improvements in the purification of the effluents from gas-producing plants |
CN2709803Y (zh) * | 2003-06-22 | 2005-07-13 | 管志平 | 高效节能煤气锅炉 |
CN101017022A (zh) * | 2007-02-08 | 2007-08-15 | 商丘三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 生物质炭化气体直接用作锅炉燃料新工艺 |
CN101225316A (zh) * | 2008-01-31 | 2008-07-23 | 徐东平 | 农林生物质气化方法及其应用 |
CN201198470Y (zh) * | 2008-03-11 | 2009-02-25 | 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系统 |
CN201285099Y (zh) * | 2008-07-24 | 2009-08-05 | 丁磊 | 生物质气化供暖装置 |
KR100946379B1 (ko) * | 2009-07-16 | 2010-03-08 | (주)창신기업 | 목질계 바이오매스 가스화 장치 |
CN103074119A (zh) * | 2011-10-25 | 2013-05-01 | 洛阳骏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
CN103074118A (zh) * | 2011-10-25 | 2013-05-01 | 洛阳骏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农业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
-
2011
- 2011-10-25 CN CN201110326398.4A patent/CN10260468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713911A (en) * | 1952-08-26 | 1954-08-18 | Permutit Co Ltd | Improvements in the purification of the effluents from gas-producing plants |
CN2709803Y (zh) * | 2003-06-22 | 2005-07-13 | 管志平 | 高效节能煤气锅炉 |
CN101017022A (zh) * | 2007-02-08 | 2007-08-15 | 商丘三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 生物质炭化气体直接用作锅炉燃料新工艺 |
CN101225316A (zh) * | 2008-01-31 | 2008-07-23 | 徐东平 | 农林生物质气化方法及其应用 |
CN201198470Y (zh) * | 2008-03-11 | 2009-02-25 | 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系统 |
CN201285099Y (zh) * | 2008-07-24 | 2009-08-05 | 丁磊 | 生物质气化供暖装置 |
KR100946379B1 (ko) * | 2009-07-16 | 2010-03-08 | (주)창신기업 | 목질계 바이오매스 가스화 장치 |
CN103074119A (zh) * | 2011-10-25 | 2013-05-01 | 洛阳骏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
CN103074118A (zh) * | 2011-10-25 | 2013-05-01 | 洛阳骏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农业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74118A (zh) * | 2011-10-25 | 2013-05-01 | 洛阳骏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农业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
CN110307582A (zh) * | 2019-06-19 | 2019-10-08 | 西安石油大学 | 一种生物质耦合碳五副液的燃气与热水联供系统 |
CN110307582B (zh) * | 2019-06-19 | 2021-01-19 | 西安石油大学 | 一种生物质耦合碳五副液的燃气与热水联供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04682B (zh) | 2014-07-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04681B (zh) | 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碳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 |
CN103060008A (zh) | 生物质综合转化装置及其方法 | |
CN202054794U (zh) | 用秸秆制炭、气及副产品回收装置 | |
CN103074118A (zh) | 农业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 |
CN104861997A (zh) | 生物质热解反应系统及热解方法 | |
CN202415489U (zh) | 农业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 | |
CN103074119A (zh) | 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 |
CN102604682B (zh) | 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 |
CN105087070A (zh) | 一种农村生态能源利用系统 | |
CN102504884B (zh) | 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系统中的净化提纯设备 | |
CN102418995B (zh) | 多功能生物质反烧式热水炉 | |
CN202415490U (zh) | 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 | |
CN102517095B (zh) | 一种高温生物混合气体多功能分离设备 | |
CN106590723B (zh) | 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制生物炭的高温油气冷却分离工艺及装置 | |
CN202415488U (zh) | 生物质综合转化装置 | |
CN102504844B (zh) | 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炭气化综合转化系统的热解设备 | |
CN103074120A (zh) | 农业废弃资源热解碳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 |
CN103074121A (zh) | 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碳气化综合转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 |
CN202322762U (zh) | 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系统中的净化提纯设备 | |
CN100419042C (zh) | 池式秸秆综合利用炭化装置 | |
CN102517092B (zh) | 一种反烧式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气化设备 | |
CN209685697U (zh) | 一种用于环保使用的低浓度木醋液的制备系统 | |
CN102517055B (zh) | 多功能生物质转化炉 | |
CN102434895B (zh) | 多功能生物质转化反烧式供暖系统 | |
CN102424762B (zh) | 一种反烧式生物质废弃资源热解炭气化供暖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