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04670A - 油田驱油用石油磺酸盐原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油田驱油用石油磺酸盐原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04670A CN102604670A CN2012100342279A CN201210034227A CN102604670A CN 102604670 A CN102604670 A CN 102604670A CN 2012100342279 A CN2012100342279 A CN 2012100342279A CN 201210034227 A CN201210034227 A CN 201210034227A CN 102604670 A CN102604670 A CN 1026046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furfural
- raw material
- distillate
- sulfon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磺酸盐原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油田驱油用石油磺酸盐原料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使磺化反应过程易于控制、转化率高、酸渣生成量少,提高了石油磺酸盐产品的质量稳定性的方法。以石油馏分油为原料进行糠醛抽提,馏分油为原油260~520℃馏分油或其中某一段馏分油,首先原料油与糠醛进入一次抽提塔,直接进入二次抽提塔,抽余液从塔顶进入,糠醛从塔底进入,二次抽提塔下部得到的抽出液,蒸发除去糠醛之后,得到的抽出油即为石油磺酸盐生产原料。采用本发明技术的原料油保留了原料中利于石油磺酸盐生产的主要组分,界面性能提高,可采用气相膜式磺化方式原料转化率提高、副反应产物减少、产品稳定能力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磺酸盐原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油田驱油用石油磺酸盐原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三次采油的深入开展,对驱油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石油磺酸盐原料广、价格低,且与原油配伍性好、界面活性强,石油磺酸盐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油田驱油剂产品。以石油馏分油为原料制备石油磺酸盐的方法已经有了较多报导。CN102190605A在-10~-20℃条件下磺化150~550℃石油馏分油的方法,CN101955451A通过在原料油中加入溶剂对350~500℃石油馏分油进行膜式磺化的方法,CN1472199A串联2~8磺化反应罐,利用150~580℃原料油连续制备石油磺酸盐方法,CN101318112A磺化200~550℃石油馏分油方法,但这些方法都是直接使用原油馏分油为原料,磺化过程容易出现结焦、过磺化显现,且磺化产品活性物低、稳定性差。CN102190604A采用石蜡基、中间基、环烷基或芳香基的减二线、减三线、减四线石油馏分,经加氢处理后得到磺化产品。但是,对原料油进行加氢处理,设备投入高、工艺控制过程复杂。CN101811999A柱层析法进行石油馏分油处理,制备不同馏分油族组分的方法,采用柱层析法处理石油馏分油,不但需要大量的洗脱溶剂,且处理量小,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使磺化反应过程易于控制、转化率高、酸渣生成量少,提高了石油磺酸盐产品的质量稳定性的油田驱油用石油磺酸盐原料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是以石油馏分油为原料进行糠醛抽提馏分油为原油260~520℃馏分油或其中某一段馏分油。首先原料油与糠醛进入一次抽提塔,一次抽提条件为:糠醛与馏分油的质量比为1∶1~1∶3;塔顶温度50~80℃、塔底温度30~50℃。将塔上部得到的抽余液收集后,直接进入二次抽提塔,抽余液从塔顶进入,糠醛从塔底进入,抽提条件为:抽余液与糠醛的质量比为1∶1.8~1∶4.8;塔顶温度90~120℃、塔底温度50~80℃。二次抽提塔下部得到的抽出液,蒸发除去糠醛之后,得到的抽出油即为石油磺酸盐生产原料。采用本发明技术的原料油保留了原料中利于石油磺酸盐生产的主要组分,处理后生产的石油磺酸盐界面性能提高,可采用气相膜式磺化方式、也可以采用釜式液相磺化方式生产石油磺酸盐,原料转化率提高、副反应产物减少、产品稳定能力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石油馏分油为原料进行糠醛抽提馏分油为原油260~520℃馏分油或其中某一段馏分油。首先原料油与糠醛进入一次抽提塔,一次抽提条件为:糠醛与馏分油的质量比为1∶1~1∶3;塔顶温度50~80℃、塔底温度30~50℃。将塔上部得到的抽余液收集后,直接进入二次抽提塔,抽余液从塔顶进入,糠醛从塔底进入,抽提条件为:抽余液与糠醛的质量比为1∶1.8~1∶4.8;塔顶温度90~120℃、塔底温度50~80℃。二次抽提塔下部得到的抽出液,蒸发除去糠醛之后,得到的抽出油即为石油磺酸盐生产原料。
实施例2
炼油厂320~530℃馏分油,芳烃含量42.6%,胶质沥青质含量12.4%,进行一次抽提条件为塔底温度45℃,塔顶温度70℃,糠醛与馏分油质量比1∶2。抽余液进入二次抽提塔,塔底温度60℃,塔顶温度110℃,抽余液与糠醛质量比1∶2.8,得到抽出液蒸出糠醛后,得到二次抽出油,分析其中芳烃含量68.9%,胶质沥青质含量3.3%。取300g馏分油加入磺化反应釜中,再加入200二氯乙烷,搅拌均匀,温度在20℃以下后,滴加液体三氧化硫95g,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釜内温度低于20℃,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min,然后用25%氨水在50~70℃中和至PH值7~9,70℃保温静置30min,脱出下层水,得到的石油磺酸盐在80℃条件下脱出溶剂,得到石油磺酸盐产品。在同样条件下,对处理后的原料油进行磺化,制得石油磺酸盐产品。
原料 | 产品活性物含量,% | 单磺酸含量,% | 胜二区界面张力 |
未处理原料油 | 41.2 | 72 | 4.2×10-3mN/m |
处理后原料油 | 67.5 | 93 | 1.5×10-3mN/m |
实施例3
炼油厂260~450℃馏分油,芳烃含量43.1%,胶质沥青质含量11.3%,进行一次抽提条件为塔底温度35℃,塔顶温度60℃,糠醛与馏分油质量比1∶2。抽余液进入二次抽提塔,塔底温度60℃,塔顶温度100℃,抽余液与糠醛质量比1∶3,得到抽出液蒸出糠醛后,得到二次抽出油,分析其中芳烃含量72.3%,胶质沥青质含量2.7%。取300g馏分油加入磺化反应釜中,再加入200二氯乙烷,搅拌均匀,温度在20℃以下后,滴加液体三氧化硫95g,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釜内温度低于20℃,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min,然后用25%氨水在50~70℃中和至PH值7~9,70℃保温静置30min,脱出下层水,得到的石油磺酸盐在80℃条件下脱出溶剂,得到石油磺酸盐产品。在同样条件下,对处理后的原料油进行磺化,制得石油磺酸盐产品。
原料 | 产品活性物含量,% | 单磺酸含量,% | 胜二区界面张力 |
未处理原料油 | 43.2 | 73 | 3.7×10-2mN/m |
处理后原料油 | 74.5 | 97 | 2.6×10-3mN/m |
实施例4
炼油厂减四线410~500℃馏分油,芳烃含量31.2%,胶质沥青质含量8.3%,进行一次抽提条件为塔底温度40℃,塔顶温度70℃,糠醛与馏分油质量比1∶3。抽余液进入二次抽提塔,塔底温度70℃,塔顶温度110℃,抽余液与糠醛质量比1∶2.8,得到抽出液蒸出糠醛后,得到二次抽出油,分析其中芳烃含量67.1%,胶质沥青质含量1.6%。取300g馏分油加入磺化反应釜中,再加入200二氯乙烷,搅拌均匀,温度在20℃以下后,滴加液体三氧化硫95g,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釜内温度低于20℃,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min,然后用25%氨水在50~70℃中和至PH值7~9,70℃保温静置30min,脱出下层水,得到的石油磺酸盐在80℃条件下脱出溶剂,得到石油磺酸盐产品。在同样条件下,对处理后的原料油进行磺化,制得石油磺酸盐产品。
原料 | 产品活性物含量,% | 单磺酸含量,% | 胜二区界面张力 |
未处理原料油 | 38.3 | 68 | 5.3×10-2mN/m |
处理后原料油 | 70.1 | 95 | 4.7×10-2mN/m |
实施例5
炼油厂减三线330~450℃馏分油,芳烃含量45.3%,胶质沥青质含量10.6%,进行一次抽提条件为塔底温度40℃,塔顶温度70℃,糠醛与馏分油质量比1∶2。抽余液进入二次抽提塔,塔底温度70℃,塔顶温度110℃,抽余液与糠醛质量比1∶2.6,得到抽出液蒸出糠醛后,得到二次抽出油,分析其中芳烃含量70.7%,胶质沥青质含量2.8%。取300g馏分油加入磺化反应釜中,再加入200二氯乙烷,搅拌均匀,温度在20℃以下后,滴加液体三氧化硫95g,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釜内温度低于20℃,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min,然后用25%氨水在50~70℃中和至PH值7~9,70℃保温静置30min,脱出下层水,得到的石油磺酸盐在80℃条件下脱出溶剂,得到石油磺酸盐产品。在同样条件下,对处理后的原料油进行磺化,制得石油磺酸盐产品。
原料 | 产品活性物含量,% | 单磺酸含量,% | 胜二区界面张力 |
未处理原料油 | 47.4 | 77 | 8.6×10-3mN/m |
处理后原料油 | 78.2 | 98 | 5.9×10-3mN/m |
Claims (1)
1.一种油田驱油用石油磺酸盐原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石油馏分油为原料进行糠醛抽提,馏分油为原油260~520℃馏分油或其中某一段馏分油,首先原料油与糠醛进入一次抽提塔,一次抽提条件为:糠醛与馏分油的质量比为1∶1~1∶3;塔顶温度50~80℃、塔底温度30~50℃;将塔上部得到的抽余液收集后,直接进入二次抽提塔,抽余液从塔顶进入,糠醛从塔底进入,抽提条件为:抽余液与糠醛的质量比为1∶1.8~1∶4.8;塔顶温度90~120℃、塔底温度50~80℃;二次抽提塔下部得到的抽出液,蒸发除去糠醛之后,得到的抽出油即为石油磺酸盐生产原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342279A CN102604670A (zh) | 2012-02-10 | 2012-02-10 | 油田驱油用石油磺酸盐原料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342279A CN102604670A (zh) | 2012-02-10 | 2012-02-10 | 油田驱油用石油磺酸盐原料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04670A true CN102604670A (zh) | 2012-07-25 |
Family
ID=46522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342279A Pending CN102604670A (zh) | 2012-02-10 | 2012-02-10 | 油田驱油用石油磺酸盐原料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04670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513271B2 (zh) * | 1975-03-18 | 1980-04-08 | ||
CN1084099A (zh) * | 1993-07-12 | 1994-03-23 | 安徽新源石油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以催化裂化回炼油溶剂抽出物重质芳烃为原料的短侧链稠环芳烃混合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 |
CN1468849A (zh) * | 2002-07-15 | 2004-01-21 | �����ι�˾ | 一种弱碱化烷基苯磺酸盐的制备方法 |
CN101597513A (zh) * | 2009-07-14 | 2009-12-09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一种环保橡胶油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955450A (zh) * | 2009-07-20 | 2011-01-26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石油磺酸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2012
- 2012-02-10 CN CN2012100342279A patent/CN10260467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513271B2 (zh) * | 1975-03-18 | 1980-04-08 | ||
CN1084099A (zh) * | 1993-07-12 | 1994-03-23 | 安徽新源石油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以催化裂化回炼油溶剂抽出物重质芳烃为原料的短侧链稠环芳烃混合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 |
CN1468849A (zh) * | 2002-07-15 | 2004-01-21 | �����ι�˾ | 一种弱碱化烷基苯磺酸盐的制备方法 |
CN101597513A (zh) * | 2009-07-14 | 2009-12-09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一种环保橡胶油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955450A (zh) * | 2009-07-20 | 2011-01-26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石油磺酸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12889B (zh) | 煤焦油制取轻质芳烃的方法 | |
CN103695036B (zh) | 中低温煤焦油加工处理方法 | |
CN102465033A (zh) | 一种中低温煤焦油的加工方法 | |
CN101870886A (zh) | 一种环保橡胶油的生产方法 | |
TW201430116A (zh) | 將含三酸甘油酯之油變爲噴射引擎燃料等級烴類之轉化技術 | |
CN102452886A (zh) | 一种由费托合成油品中提纯1-辛烯的方法 | |
CN107365241A (zh) | 一种粗苯加氢精制工艺 | |
CN101143805A (zh) | 一种从含酚原料油中分离酚类化合物的方法 | |
CN102766479B (zh) | 一种润滑油基础油脱色精制方法 | |
CN102676212A (zh) | 一种提高环保橡胶填充油芳烃含量的原料油优化方法和设备 | |
CN103073383A (zh) | 一种异己烷、正己烷和苯的分离方法及设备 | |
CN103450939A (zh) | 一种中低温煤焦油延迟焦化装置提取粗酚的方法 | |
TWI510608B (zh) | 含三酸甘油酯之油之轉化技術 | |
CN104945327B (zh) | 一种抽提分离柴油馏分中芳烃和烷烃的溶剂及方法 | |
CN102604670A (zh) | 油田驱油用石油磺酸盐原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3923690A (zh) | 一种萃取催化油浆芳烃的方法 | |
CN103102932B (zh) | 一种烃类改质分离的方法 | |
CN102676215B (zh) | 一种提高变压器油抗析气性能的方法及生产变压器油的设备 | |
CN115044392B (zh) | 一种提高乙烯裂解劣质焦油综合利用附加值的工艺及装置 | |
CN103450056A (zh) | 石油开采用石油磺酸盐制备方法 | |
CN103044385B (zh) | 一种用离子液萃取焦化苯中噻吩的方法 | |
CN102220154A (zh) | 一种糠醛抽提溶剂回收系统含醛水的利用方法 | |
Deshpande et al. | Hydrocarbon liquid from castor oil | |
CN204151301U (zh) | 以芳烃为导向的低温煤焦油多级深加工装置 | |
CN103087764A (zh) | 一种生产高级油基钻井液基油并联产石油磺酸盐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