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600125A - 一种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00125A
CN102600125A CN201210000246XA CN201210000246A CN102600125A CN 102600125 A CN102600125 A CN 102600125A CN 201210000246X A CN201210000246X A CN 201210000246XA CN 201210000246 A CN201210000246 A CN 201210000246A CN 102600125 A CN102600125 A CN 1026001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litaxel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application
oral bioavailability
impr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02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大可
黄民
金晶
毕惠嫦
古练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00024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001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00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01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是针对申请号为201110004638.9,申请日为2011年1月11日,名称为“一种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上述复方药物组合物和紫杉醇单体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复方药物组合物可以用于提高紫杉醇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用于制备抗癌药物时,可以提高紫杉醇的抗癌效果。本发明复方药物组合物中,紫杉醇为抗癌的主要成分,中药提取单体化合物通过抑制紫杉醇的首关效应,从而提高紫杉醇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抗癌效果。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复方药物组合物制备成口服药,可以提高口服后的紫杉醇血药浓度和抗肿瘤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是针对申请号为201110004638.9,申请日为2011年1月11日,名称为“一种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本发明涉及药物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紫杉醇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机制的化疗抗癌药物,在临床上运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例如卵巢癌、子宫颈癌、乳腺癌、喉癌、食道癌等。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紫杉醇制剂为注射剂,由于紫杉醇在水中溶解度很低,现在使用的注射剂大部分采用聚氧乙烯蓖麻油/无水乙醇(1:1,v/v)作为辅料来提高紫杉醇的溶解度,使用前用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溶液稀释(杨涛,吴宗群.抗肿瘤紫杉醇的实验与临床应用进展.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7,29(2):197-199、唐福山,焦海胜,原凌燕等.紫杉醇制剂用进展. 兰州大学学报,2005,31(2):97-99)。但是这种注射剂因含有较大量的聚氧乙烯蓖麻油,在体内降解时释放组胺会引起较严重的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度过敏反应、严重过敏反应、超敏反应(即过敏性休克)以及其他症状。轻度过敏反应一般表现为皮肤潮红、荨麻疹、皮疹,全身蚁走感;严重过敏反应一般表现为低血压、心动过速、胸闷、哮喘、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大汗淋漓、四肢湿冷、无法测得血压及脉搏甚至心跳、呼吸停止等症状;此外,还有血管肿痛、胸部和四肢疼痛等其他症状(刘朝晖; 曾聪彦; 79例紫杉醇注射液致过敏反应文献分析.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0,7(2):100-102)。紫杉醇注射液的过敏反应阻碍其临床应用。
紫杉醇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是阻碍紫杉醇口服制剂的开发研究的重要原因。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原因除了其水溶性差之外,紫杉醇作为肠道一种运转外排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底物是降低其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P-gp的外排泵作用使紫杉醇吸收入血减少。因此,运用P-gp抑制剂提高紫杉醇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已经被广泛运用,但是目前所用的P-gp抑制剂均为药效的化合物单体,对于癌症病人的运用具有局限性。例如,环孢素A(CsA)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同时为P-gp的底物,能够有效提高紫杉醇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但是由于CsA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限制其作为P-gp抑制剂的应用。所以,筛选多种具有临床用途的、可供选择性的、低毒副作用的P-gp抑制剂是突破该技术瓶颈的重要科研工作。
同时,细胞色素P450(CYP)是紫杉醇的代谢酶,其中 CYP2C,3A亚型为主要的代谢酶(Jennifer Spratlin, Michael B. Sawyer; Pharmacogenetics of paclitaxel metabolism. Oncology/Hematology, 2007,(61)222-229)。在口服吸收过程中,被胃肠道和肝脏的CYP代谢成6α-羟基紫杉醇、3’-p-羟基紫杉醇 和6α,3’-p-羟基紫杉醇,Rahman 等[9]研究表明细胞色素P450 2C8 (CYP2C8)主要将紫杉醇代谢成6α-羟基紫杉醇,Cresteil等(Cresteil T, Monsarrat B, Alvinerie P, Treluyer JM, Vieira I, Wright M. Taxol metabolism by human liver microsomes: identification of cytochrome P450 isozymes involved in its biotransformation. Cancer Res 1994;54(2):386–92)细胞色素P450 3A4 (CYP3A4)主要对应3’-p-羟基紫杉醇的代谢,Harris等(Harris JW, Rahman A, Kim BR, Guengerich FP, Collins JM. Metabolism of taxol by human hepatic microsomes and liver slices: participation of cytochrome P450 3A4 and an unknown P450 enzyme. Cancer Res 1994;54(15):4026–35)发现细胞色素P450 3A4 (CYP3A4)仅参与3’-p-羟基紫杉醇的代谢,并没有参与6α-羟基紫杉醇的代谢过程。虽然其代谢产物各异,但是均为羟基化代谢产物。3种主要代谢产物对于肿瘤细胞没有细胞毒性,但是对于人类骨髓细胞具有细胞毒性(Henningsson A, Karlsson MO, Vigano L, Gianni L, Verweij J, Sparreboom A. Mechanism-based pharmacokinetic model for paclitaxel. J Clin Oncol 2001;19(20):4065–73)。
Baker SD等(Baker SD, Verweij J, Rowinsky EK, et al. Role of body surface area in dosing of investigational anticancer agents in adults, 1991–2001. J Natl Cancer Inst 2002;94(24):1883–8)报道,紫杉醇代谢主要由氧化代谢和胆汁排泄,只有5-10%的紫杉醇是通过肾脏消除的。
综上所述,口服吸收紫杉醇的主要问题集中在P-gp介导的外排和细胞色素P450的氧化代谢,换言之,首关效应中的胃肠道、肝脏和胆是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相关器官。所以有效提高紫杉醇生物利用度,关键在于有效抑制肠道、肝脏和胆中相关的P-gp亚型和CYP亚型。所以运用细胞吸收模型和整体动物实验研究有效低毒的抑制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紫杉醇口服吸收的问题。随着中药在临床方面研究的深入,中药单体作为P-gp、CYP抑制剂或者诱导剂的运用,具有其低毒副作用的特点,有利于与紫杉醇配伍组合成单体复方口服制剂。但是未见中药单体与紫杉醇配伍制成机理明确的复方制剂(药物组合物)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的口服吸收紫杉醇中存在的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减少首关效应时对紫杉醇代谢的、具有低毒副作用的、可提高血药浓度的复方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含有上述可以复方药物组合物的紫杉醇药物。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复方药物组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包括中药提取单体化合物,所述中药提取单体化合物为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醇乙和胡椒碱、柚皮素、芹菜素、染料木素、鹰嘴豆素、黄芩素、山奈酚、儿茶素、姜黄素、水飞蓟素、大黄素、绿原酸、甘草酸、补骨脂素、淫羊藿苷元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一种含有上述复方药物组合物和紫杉醇单体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紫杉醇单体化合物和中药提取单体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1~100,加工成为口服制剂。
紫杉醇的分子式:C47H51NO14
化学名::5β,20-环氧-1,2α,4,7β,10β,13α-六羟基紫杉烷-11-烯-9-酮-4,10-二乙酸酯-2-苯甲酸酯-13[(2’R,3’S)-N-苯甲酰-3-苯基异丝氨酸酯]
理化性质:白色结晶体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
本发明通过MDR1-MDCKⅡ细胞模型筛选具有P-gp抑制作用的中药单体,并通过ATPase的表达初步阐明其作用机理,通过大鼠在体实验研究其药物两两组合后的血药浓度,最后进行裸鼠实验研究药物组合的抗肿瘤药效筛选;最终,经过多次筛选确定以下具有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和抗肿瘤活性的药物: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胡椒碱、柚皮素、芹菜素、染料木素、鹰嘴豆素、黄芩素、山奈酚、儿茶素、姜黄素、水飞蓟素、大黄素、绿原酸、甘草酸、补骨脂素、淫羊藿苷元等。
本发明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可以用于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还可以用于提高紫杉醇的抗癌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上述复方药物组合物与紫杉醇单体化合物结合,制备成为抗癌药,可以用于预防或治疗癌症疾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不但通过中药单体组合有效提高紫杉醇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而且提高其抗肿瘤活性。
首先,经过双向转运方法研究中药单体在P-gp高表达的MDR1-MDCKⅡ细胞模型的活性,并通过western blot 技术测定P-gp ATPase的表达,根据其对ATPase活性将中药单体分类为P-gp抑制或者调控剂;再通过其在体大鼠实验研究其抑制首关效应,在研究中发现,与口服紫杉醇对照组相比,中药单体配伍后,紫杉醇的Cmax、AUC等药动学指标均显著提高,说明其具有抑制首关效应的作用,增加紫杉醇的口服吸收。在证实其具有首关效应抑制作用后,运用负瘤裸鼠实验研究组合物的药效,结果表明,紫杉醇配伍中药单体后,比单独口服紫杉醇具有更显著的抑制肿瘤作用。
毒性研究表明,与紫杉醇注射剂对比,组合物(紫杉醇配伍中药单体)的死亡率、体重等指标具有显著优势,说明药物组合的毒副作用低。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可以通过2个或以上的中药单体配伍紫杉醇或者其提取物增强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本发明的口服制剂可以是口服液、片剂、胶囊剂、颗粒,本发明的药物的原料药(紫杉醇及上述各种活性物质)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如崩解剂、粘合剂、润滑剂、助流剂等制备成口服制剂。
本发明筛选不同的药物组合,由于其作用机理相对明确和组合的多样性,能够灵活根据不同癌症和相关症候选择适合的药物组合,有利于本发明在临床运用的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  药效实验
MDR1-MDCKⅡ细胞模型实验结果:
用UPLC-MS/MS测定在不同浓度中药单体的作用下,浓度为lμM的紫杉醇经MDRI-MDCKII单层细胞转运至AP面的浓度。BL-AP转运表观渗透系数Papp值见表1。实验结果表明,各种中药单体具有一定的抑制紫杉醇外排。
表1 各种中药单体的渗透系数
Figure 450161DEST_PATH_IMAGE001
中药成分联合紫杉醇口服给药对人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瘤重的影响:
给药结束后,各用药组瘤重均低于对照组,结果见表2、3。除紫杉醇混悬液灌胃组外,其余各组的瘤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表2 裸鼠实验肿瘤肿瘤及抑制率
Figure 429618DEST_PATH_IMAGE002
表3 裸鼠给药前后体重变化
实施例2  胶囊剂的制备
各原料药的比例:
紫杉醇10克    甘草酸10克
制备方法:
药物组合混合均匀后,采用“递加混合法”与1980克淀粉混合的加入适量淀粉搅拌,添加适量滑石粉,混匀,装胶囊制成胶囊剂,共制成胶囊2000粒。
实施例3  颗粒的制备
各原料药的比例:
紫杉醇10克    甘草酸10克
制备方法:
药物组合混合均匀后,采用“递加混合法”与1980克淀粉混合的加入适量淀粉搅拌,制粒,干燥,制成颗粒,分装成2000袋。
实施例4  片剂的制备
各原料药的比例:
紫杉醇10克    甘草酸10克
制备方法:
步骤1)~3)同实施例1;
药物组合混合均匀后,采用“递加混合法”与1980克淀粉混合的加入适量淀粉搅拌,添加适量滑石粉、硬脂酸镁,压片机压片,制成4000片。
实施例5  胶囊剂的制备
将实施例1中的甘草酸的用量调整为20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胶囊剂的制备
将实施例1中的甘草酸的用量调整为200克,其余同实施例1。

Claims (8)

1.一种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为丹皮酚的提取单体化合物。
2.一种包含紫杉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紫杉醇单体化合物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药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含紫杉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紫杉醇单体化合物和中药提取单体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1~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含紫杉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通过常规方法,加上辅料,制备成为口服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含紫杉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剂型为片剂、(软)胶囊剂、丸剂、口服液体制剂、糖浆剂、颗粒剂、散剂、膏剂、滴丸剂、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
6.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在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中的应用。
7.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在提高紫杉醇的抗癌率中的应用。
8.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含紫杉醇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癌症疾病中的应用。
CN201210000246XA 2011-01-11 2011-01-11 一种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26001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0246XA CN102600125A (zh) 2011-01-11 2011-01-11 一种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0246XA CN102600125A (zh) 2011-01-11 2011-01-11 一种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046389A Division CN102091085A (zh) 2011-01-11 2011-01-11 一种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00125A true CN102600125A (zh) 2012-07-25

Family

ID=46518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00246XA Pending CN102600125A (zh) 2011-01-11 2011-01-11 一种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00125A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4057A (zh) * 2006-09-01 2008-03-05 中山大学 含紫杉醇的天然植物提取物的复方药物及其抗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4057A (zh) * 2006-09-01 2008-03-05 中山大学 含紫杉醇的天然植物提取物的复方药物及其抗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慧君等: "丹皮酚对MDR逆转作用的研究", 《解剖科学进展》, vol. 6, no. 1, 31 December 2000 (2000-12-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62108A1 (zh) 一种柱芳烃类复合物、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CN102091085A (zh) 一种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JP2013505233A (ja) 3,3’−ジインドリルメタンの経口投与用医薬組成物
CN102552908B (zh) 含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衍生物和Bcl-2抑制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Jiang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f carrier-free antitumor nanoparticles based on phytochemicals
WO2012034540A1 (zh) 抗肿瘤药物组合物
CN103142457B (zh) 一种白藜芦醇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1257921A (zh) 使用卡奇霉素-抗体偶联物与zosuquidar的组合治疗癌症患者
CN102688493B (zh) 含有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类衍生物和Bc1-2抑制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441168B (zh) 含芹菜素及芹菜素类衍生物和Bcl-2抑制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2219772A (zh) 具有生物活性的土槿皮酸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85777B (zh) 蟾毒它灵在制备治疗肺部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01229175A (zh) 一对原人参二醇衍生物和它们混合体的医药用途
CN102552240A (zh) 一种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A3079031C (en) Formulation containing a-decarbonized-5-alpha androstane compound for increasing white blood cell and use thereof
CN102600125A (zh) 一种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600193A (zh) 一种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614169A (zh) 一种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535003A (zh) 金盏花苷e在制备治疗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CN102579423A (zh) 一种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KR20100099290A (ko) 수용성의 양이온성 양친매성 제약학적 활성 물질의 투여를 위한 약물 전달 시스템
CN106474097B (zh) 抗癌剂
CN102319260A (zh) 顺铂联合伊曲康唑异构体在制备治疗肺癌药物中的应用
Aloqbi Recent Updates on Unravelling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Ginger Bioactive Compounds in Cancer Management.
Tiwary et al. Exploring the Role of Curcumin in Cancer: A Long Road Ahea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