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6740A - 易撕裂性卡扣带及带有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 - Google Patents
易撕裂性卡扣带及带有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96740A CN102596740A CN2010800472712A CN201080047271A CN102596740A CN 102596740 A CN102596740 A CN 102596740A CN 2010800472712 A CN2010800472712 A CN 2010800472712A CN 201080047271 A CN201080047271 A CN 201080047271A CN 102596740 A CN102596740 A CN 1025967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ick
- female
- shaped base
- male
- stri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1 ethylene glycol ester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2799 BoPET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5022 packag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5033 polyvinylidene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328 Polyvinylidene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6378 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27 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542 deterio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0 dry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ethylene glycol Natural products OCCO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684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02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40127554 medical product Drug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6 oriented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239 polyacrylonitril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673 polypropylene based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604 random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2239 silicon dioxid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40 vapo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GVNWZKBFMFUVNX-UHFFFAOYSA-N Adipamide Chemical compound NC(=O)CCCCC(N)=O GVNWZKBFMFUVN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219 Ethylene vinyl alcoho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576320 Homo sapiens Max-binding protein MNT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292 Nylon 6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02 Nylon 6,6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52 Poly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121 Polyxylylene adip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alumi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2].[O-2].[O-2].[Al+3].[Al+3]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79593 drug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51 engineering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UFRKOOWSQGXVKV-UHFFFAOYSA-N ethene;ethenol Chemical compound C=C.OC=C UFRKOOWSQGXVK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38 ethylene vinyl acet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15 ethylene vinyl alcoh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65 extrusion c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92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07 linear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284 nylon fil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oxo(oxoalumanyloxy)alumane Chemical compound O=[Al]O[Al]=O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85 plastic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207 poly(ethylene-2,6-na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00 poly(ethylene-vinyl acet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47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267 polyester fil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678 polyethylene based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12 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290 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fil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98 polyolef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672 polyolefin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629 polypropylene hom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51 slip fo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027 ternary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92 thermoplas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215 vagin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acks or ba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acks or bags
- B65D33/16—End- or aperture-clos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65D33/25—Riveting; Dovetailing; Screwing; using press buttons or slide fasteners
- B65D33/2508—Riveting; Dovetailing; Screwing; using press buttons or slide fasteners using slide fasteners with interlocking members having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section throughout the length of the fastener; Sliders therefor
- B65D33/2516—Riveting; Dovetailing; Screwing; using press buttons or slide fasteners using slide fasteners with interlocking members having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section throughout the length of the fastener; Sliders therefor comprising tamper-indicating means, e.g. located within the fastener
- B65D33/2533—Riveting; Dovetailing; Screwing; using press buttons or slide fasteners using slide fasteners with interlocking members having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section throughout the length of the fastener; Sliders therefor comprising tamper-indicating means, e.g. located within the fastener the slide fastener being located between the product compartment and the tamper indicat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acks or bags
- B65D33/16—End- or aperture-clos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65D33/25—Riveting; Dovetailing; Screwing; using press buttons or slide fasten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7/00—Packages formed by enclo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 preformed containers, e.g. boxes, cartons, sacks or bags
- B65D77/22—Details
- B65D77/30—Opening or contents-removing devices added or incorporated during filling or closing of cont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g Frames (AREA)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易撕裂性卡扣带及带有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在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切口部(7)中的第一厚壁部(612)与第二厚壁部(614)之间设有连接部(613)。此外,在该连接部(613)上设有应力可集中于一个部位的最薄壁部(66)。因此,当撕开袋体的基材薄膜(24)时,连接部(613)将切开线引导到最薄壁部(66),可将切开线定位在该最薄壁部(66)上,故能容易地进行开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撕裂性卡扣带及带有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对食品、药品、医疗品、杂货等各种物品进行包装的包装材,应用有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其在袋体的开口部配设有一对带状的卡扣带,一对带状的卡扣带由阳部件及阴部件形成并进行阴阳咬合,将这种咬合状态做成开闭自如。
这种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通过将开口部封住而被密封。当将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开封时,从形成于包装袋两侧的凹槽等切口或缺口等将袋体的基材薄膜撕开并去除密封部分就可开封。
在进行该开封时,由于在卡扣带附近断开基材薄膜,解除卡扣带的咬合,因而有这样的问题:不能确保抓住袋体的部分,开封作业繁杂。因此,谋求一种在规定位置将基材薄膜撕开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卡扣带在阳部件及阴部件的长度方向的一边缘分别设有切口部,该切口部在第一凸状部与第二凸状部之间,具有比第一凸状部及第二凸状部薄的薄壁部。利用该结构,在开封时,将薄壁部撕开,能确保用于解除卡扣带咬合的足够的抓住袋体的部分。
专利文献1:WO2008/035494号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的薄壁部,由于具有规定的宽度尺寸,因此有时切开线产生S形摆动而不容易撕开。
这里,若将薄壁部的宽度尺寸做小以不使切开线产生S形摆动,则难以从凹槽等撕开开始部将切开线引导到薄壁部。
因此,考虑例如如图17所示那样在卡扣带9上设置不使切开线进行S形摆动的结构。该图17所示的卡扣带9具有带状基部91A及92A,该带状基部91A及92A设有熔敷在袋体10的内表面10A上的一对阳部件91及阴部件92。带状基部92A的一边缘具有第一凸状部92B、薄壁部92C及第二凸状部92D。薄壁部92C形成得比第一凸状部92B及第二凸状部92D薄。并且,薄壁部92C在其宽度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具有多条作为加强部的肋92C1。
并且,在进行开封时,在两条肋92C1之间将薄壁部92C撕开,切开线C被定位在两条肋92C1之间,切开线不产生S形摆动。
但是,在该图17所示的卡扣带9中,如图18所示,在从凹槽12进行撕开时,有时肋92C1两侧的薄壁部92C被切断而形成了两条切开线,肋92C1成为绳状的断裂片。在该情况下,有可能发生断裂片使外观恶化、断裂片妨碍阳部件91与阴部件92的咬合而不能获得充分的密封等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容易进行开封的易撕裂性卡扣带及带有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本发明的易撕裂性卡扣带,具有:设有阳部件的阳侧带状基部、以及设有可与所述阳部件咬合的阴部件的阴侧带状基部,该易撕裂性卡扣带在设有开口部的袋体的内表面沿所述开口部安装,在所述阳侧带状基部及所述阴侧带状基部中的至少某一方的带状基部的沿长度方向的所述开口部侧的边缘具有切口部,该切口部设有:沿着所述带状基部的长条状的一对厚壁部,该一对厚壁部比所述一方的带状基部的厚度尺寸厚;以及连接部,该连接部设在该一对厚壁部之间,所述连接部具有应力可集中于一个部位的最薄壁部。
(2)此外,在本发明中,最好是,所述连接部形成为厚度尺寸从所述一对厚壁部中的一方的厚壁部向另一方的厚壁部变小的形状。
(3)另外,在本发明中,最好是,所述连接部分别设在所述阳侧带状基部及所述阴侧带状基部上,所述阳侧带状基部及所述阴侧带状基部的连接部中的某一方形成为厚度尺寸从与所述开口部相反一侧的厚壁部向所述开口部侧的厚壁部变小的形状,所述阳侧带状基部及所述阴侧带状基部的连接部中的另一方形成为厚度尺寸从所述开口部侧的厚壁部向与所述开口部相反一侧的厚壁部变小的形状。
(4)并且,在本发明中,最好是,所述一对厚壁部分别具有粘接在所述袋体的内表面上的粘接面。
(5)并且,在本发明中,最好是,所述连接部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相对于所述粘接面配置在向所述带状基部的厚度方向后退的位置上。
(6)此外,在本发明中,最好是,至少在所述切口部中的连接部上,形成有在其整个宽度方向上贯通于厚度方向的孔。
(7)这里,在上述(6)中,最好是,所述孔进一步包含所述厚壁部的一部分而形成。
(8)本发明的带有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具有:袋体,该袋体设有可将封入物封入的开口部;以及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易撕裂性卡扣带,该易撕裂性卡扣带粘接在该袋体的内表面上。
(9)另外,本发明的带有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具有:袋体,该袋体设有可将封入物封入的开口部;以及如(6)或(7)所述的易撕裂性卡扣带,该易撕裂性卡扣带粘接在该袋体的内表面上,所述袋体具有侧密封部,该侧密封部粘接有所述易撕裂性卡扣带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所述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孔的长度尺寸与所述侧密封部的宽度尺寸相等或比所述侧密封部的宽度尺寸大。
(10)这里,在本发明中,如(8)或(9)所述的带有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最好是,(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易撕裂性卡扣带的连接部不粘接在所述袋体的内表面上。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由于在进行开封时,将切开线引导到设于连接部的一个部位的最薄壁部,将撕开位置定位在该最薄壁部上,故能容易进行开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主视图。
图2是沿图1中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形态的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剖视图。
图4是将第一实施形态的带有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凹槽部分附近予以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另一第一实施形态的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剖视图。
图6是将又一第一实施形态的易撕裂性卡扣带的连接部予以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图7是将又一第一实施形态的易撕裂性卡扣带的连接部予以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将第一实施形态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撕开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形态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主视图。
图10是沿图9中X-X线的剖视图。
图11是沿图9中XI-XI线的剖视图。
图12是沿图9中XII-XII线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形态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制造方法的示图。
图14是表示另一第二实施形态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所述另一第二实施形态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中的侧密封部的剖视图。
图16A是表示又一第二实施形态的卡扣带的孔的形状的主视图。
图16B是表示又一第二实施形态的卡扣带的孔的形状的主视图。
图16C是表示又一第二实施形态的卡扣带的孔的形状的主视图。
图17是表示以往的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剖视图。
图18是将以往的带有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凹槽部分附近予以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1B……带有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
2……袋体
3、3B……易撕裂性卡扣带
4……咬合部
7……切口部
7B1……阳侧切口部
7B2……阴侧切口部
51、51B……阳侧带状基部
56、66、67、68……最薄壁部
56C……阳侧最薄壁部
61、61B……阴侧带状基部
66C……阴侧最薄壁部
512C、612、612C……第一厚壁部
513C……阳侧中厚壁部
514C、614、614C……第二厚壁部
613……连接部
613C……阴侧中厚壁部
613A……作为倾斜面的袋侧倾斜面
613B……作为倾斜面的内部侧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
[带有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的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带有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的主视图。图2是沿图1中II-II线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形态的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剖视图。图4是将第一实施形态的带有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凹槽部分附近予以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如图1、2所示,第一实施形态的带有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1(以下有时略记为“包装袋”)具有袋体2、易撕裂性卡扣带3(以下有时略记为“卡扣带”)。
袋体2通过将作为包装材料的基材薄膜24重合而形成,其周缘具有侧密封部21及顶密封部22。顶密封部22通过将袋体2的投放封入物的卡扣部23密封而形成。
侧密封部21在顶密封部22侧的端部分别形成有作为撕开开始部的V字形的凹槽25。
作为基材薄膜24,不限于单层薄膜,也可使用将密封层242层叠在基材层241上而构成的层叠薄膜,或使用根据所要求的性能而将气密层、遮光层、强度提高层等作为中间层层叠在基材层241与密封层242之间而构成的层叠薄膜层。
对于基材层241,除了可使用双向拉伸聚丙烯膜(OPP膜)外,还适当地使用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PET膜)、双向拉伸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PEN膜)等双向拉伸聚酯膜,或尼龙6、尼龙66、MXD6(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等双向拉伸聚酰胺膜等,根据需要,也可使用各种工程塑料膜。另外,既可单独使用这些材料,也可组合层叠多种材料来使用。
在将中间层做成气密层的情况下,对于中间层,除了使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皂化物(EVOH)、聚偏二氯乙烯(PVDC)、聚丙烯睛(PAN)等膜外,可使用铝箔,或二氧化硅、氧化铝、铝等蒸镀层,或PVDC涂膜层。
另外,在使用二氧化硅、氧化铝、铝等蒸镀层或PVDC涂膜层的情况下,也可在基材层241的内表面通过蒸镀或涂布而形成,另外,也可在其它双向拉伸尼龙膜(ONy膜)、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双向拉伸聚丙烯膜(OPP膜)等上进行蒸镀或涂布而形成,将该膜层叠为中间层。
其中,由于铝箔和铝蒸镀层是不透明的,故还可兼作遮光层。
对于基材层241和中间层的膜的层叠,可使用公知的干式层压法或挤出层压法(三明治层压法)。
最内层的密封层242可使用低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CPP)等。
另外,密封层242的层叠既可将上述的树脂制成膜状、通过干式层压法或挤出层压法进行层叠,也可将所述树脂挤出涂布而进行层叠,从而获得基材薄膜24。
如图1~3所示,卡扣带3从一方侧密封部21至另一方侧密封部21熔敷在开口部23的内表面242A上。
卡扣带3具有设有阳部件的阳侧带状基部51、以及设有阴部件的阴侧带状基部61。
阳侧带状基部51熔敷在袋体2的内表面241A上,在阳侧带状基部51上隔着阳侧连接部52具有截面为大致箭头状的作为阳部件的头部53。
阴侧带状基部61熔敷在内表面242A上,在阴侧带状基部61上具有连接成一体的作为阴部件的第一钩部62及第二钩部63。第一钩部62及第二钩部63的截面为圆弧状并互相相对。
第一钩部62及第二钩部63与头部53可卡合脱离地咬合而构成咬合部4。
另外,阳侧带状基部51及阴侧带状基部61不限于熔敷在袋体2的内表面242A上的结构,例如也可做成由粘接剂等粘接的结构等。
阴侧带状基部61具有:带状的主体611,其设有第一钩部62及第二钩部63;以及切口部7,其配置在主体611的开口部23侧的基端缘上。
主体611具有:主体薄壁部64,其形成在从咬合部4向开口部23的方向的大致中央即形成在咬合部4的顶密封部22侧;以及返回肋65,其形成在主体薄壁部64的切口部7侧。
主体薄壁部64形成得比主体611的厚度尺寸薄,配置成不熔敷在袋体2的内表面242A上的状态。采用主体薄壁部64,当在卡扣带3熔敷在袋体2上的状态下将袋体2折弯时,卡扣带3由于袋体2的变形也容易折弯。
返回肋65在主体611的与内表面主体熔敷面611A相反一侧的面即内部侧(封入物侧)的平面611B上设有多条。返回肋65的顶端侧形成为向咬合部4侧突出的状态。返回肋65相对于主体611的高度尺寸,形成为与第一厚壁部612及第二厚壁部614相对于主体611的高度尺寸相等。
切口部7具有在从咬合部4向开口部23的方向上连续的一对第一厚壁部612、第二厚壁部614和连接部613。
第一厚壁部612配置在咬合部4侧即与开口部23相反的一侧,第二厚壁部614配置在开口部23侧。
第一厚壁部612及第二厚壁部614形成为比主体611的厚度尺寸大的厚壁。第一厚壁部612具有熔敷在内表面242A上的作为粘接面的第一熔敷面612A、以及与第一熔敷面612A相反一侧的面即第一内部侧面612B。另外,第二厚壁部614具有熔敷在内表面242A上的作为粘接面的第二熔敷面614A、以及与第二熔敷面614A位于相反侧且熔敷在内表面242A上的第二内部侧面614B。
连接部613沿顶密封部22配置成长条状,且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配置在与凹槽25对应的位置。
另外,连接部613具有与内表面242A相对的作为倾斜面的袋侧倾斜面613A、以及与袋侧倾斜面613A相反一侧的面即作为倾斜面的内部侧倾斜面613B。袋侧倾斜面613A在厚度方向配置在相对于第一熔敷面612A及第二熔敷面614A向袋体2的内部侧后退的位置。即,连接部613的袋侧倾斜面613A相对于第一熔敷面612A及第二熔敷面614A被设成阶梯状,相对于内表面242A具有规定间隔,不熔敷在内表面242A上。
另外,内部侧倾斜面613B也在厚度方向配置在相对于第一内部侧面612B及第二内部侧面614B向内表面242A侧后退的位置。即,连接部613的内部侧倾斜面613B相对于第一内部侧面612B及第二内部侧面614B被设成阶梯状,不熔敷在内表面242A上。
连接部613的厚度尺寸形成得比第一厚壁部612、第二厚壁部614及主体611薄。
连接部613形成为厚度尺寸在从第二厚壁部614至第一厚壁部612的方向上逐渐变小的形状即锥状。
也就是说,连接部613形成为第一厚壁部612侧的基端缘厚度尺寸最小、第二厚壁部614侧的基端缘厚度尺寸最大的状态。
即,连接部613的袋侧倾斜面613A及内部侧倾斜面613B形成为随着从第二厚壁部614朝向第一厚壁部612而互相接近的状态。
并且,连接部613在厚度尺寸最小的第一厚壁部612侧的基端缘具有一个最薄壁部66。该最薄壁部66形成为在将袋体2撕开时应力集中的状态。另外,最薄壁部66沿阴侧带状基部61的长度方向形成。
这里,当将连接部613的第二厚壁部614侧的基端缘的厚度尺寸设为A、将第二厚壁部614侧的基端缘即最薄壁部66的厚度尺寸设为B时,A/B最好是1.1以上,2以上更好。这里,通过将A/B做成1.1以上,连接部613容易将切开线C引导到最薄壁部66。
此外,连接部613的宽度尺寸最好是0.5mm以上、5mm以下,更好的范围是1mm以上、3mm以下。当连接部613的宽度尺寸小于0.5mm时,有时难以将连接部613形成为锥状。另一方面,当连接部613超过5mm时,有时不能将切开线引导到最薄壁部66。
阳侧带状基部51与阴侧带状基部61相同,具有:设有头部53及阳侧连接部52的带状主体511、以及厚度尺寸形成得比主体511厚的第一厚壁部512。
第一厚壁部512与咬合部4的距离形成得比第一厚壁部612与咬合部4的距离短。由此,第一厚壁部612及第一厚壁部512形成为处于阶梯状的状态。
另外,主体511与主体611相同,具有主体熔敷面511A、平面511B、主体薄壁部54及在对应位置具有多条的返回肋55。
另外,卡扣带3也可是多层的,最好在除了连接部613外的部分设置密封层。
即,主体511、第一厚壁部512、主体611、第一厚壁部612及第二厚壁部614最好夹着密封层而熔敷在袋体2的内表面242A上。
由于做成这种结构,连接部613就不易熔敷在袋体2内表面242A上。
卡扣带3的头部53、阳侧带状基部51、第一钩部62、第二钩部63及阴侧带状基部61,只要是可再开闭的,不特别限定,但最好由通常所使用的低密度聚乙烯、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等聚乙烯类树脂及聚丙烯类树脂等聚烯烃类树脂等形成。作为聚丙烯类树脂,可使用均聚聚丙烯、嵌段聚丙烯、无规共聚聚丙烯(RPP)、丙烯-乙烯-1丁烯三元无规共聚物(日文:プロピレン一エチレン一ブテン1ランダム三元共重合体)、聚烯烃类特殊软质树脂(TPO树脂,例如普瑞曼TPO)等热塑性树脂或将这些树脂混合后的混合物。
[易撕裂性卡扣带及带有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制造]
欲制造卡扣带3,可利用共挤出成形法获得一体化。若利用共挤出法进行成形,则可将制造工序简单化,可降低制造成本,可连续稳定地制造卡扣带3。
并且,使用基材薄膜24和卡扣带3,由带有卡扣带的三方密封制袋机等制造包装袋1。
带有卡扣带的三方密封制袋机例如使从带子送出部送出的卡扣带3位于从包装材料送出部送出的一对基材薄膜24之间,在经过使卡扣带3与基材薄膜24熔敷的卡扣带熔敷工序后,将所输送的基材薄膜24相对于基材薄膜24的输送方向以规定间隔进行熔敷和切断,形成包装袋1。
另外,在形成包装袋1的侧密封部21时,实施用于压溃卡扣带3的点密封工序。
[带有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开封]
下面,说明对第一实施形态的包装袋1进行开封的方法。
在进行开封时,握住凹槽25的开口部23侧的基材薄膜24和封入物侧的基材薄膜24,以凹槽25为撕开开始部,向前后撕开而进行开封。并且,如图4中点划线所示,切开线C即使在凹槽25的附近形成在连接部613的较厚的部分,也被向最薄壁部66引导,在最薄壁部66处切开线C被引导成为直线状。
即,成为开封时的撕开应力在袋侧倾斜面613A及内部侧倾斜面613B上分散、集中在由倾斜面613A、613B构成的最薄壁部66上的状态。
由此,可在最薄壁部66的位置被撕开、容易将连接部613及相对的基材薄膜24切除。
然后,通过解除卡扣带3的咬合部4,就可将包装袋1开封。当再次进行封口时,只要使阳部件和阴部件咬合、使将咬合部4成为咬合状态即可。
[第一实施形态的作用效果]
采用前述的卡扣带3及包装袋1,可获得如下的作用效果。
对于切口部7,在第一厚壁部612及第二厚壁部614之间设置有连接部613,对于连接部613设置有应力可集中于一个部位的最薄壁部66。
因此,在将袋体2撕开时,由于连接部613可将切开线C引导到最薄壁部66,可将切开线C定位在该最薄壁部66上,故容易进行开封。并且,由于在连接部613上不会有多个部位被撕开,不会生成断裂片,故外观良好,还可防止断裂片妨碍咬合而使密封性下降等不良情况。
另外,由于可将切开线C定位在最薄壁部66上,因此,切开线C能沿最薄壁部66成为直线状,容易撕开。
另外,由于在连接部613上设有向最薄壁部66变薄的袋侧倾斜面613A及内部侧倾斜面613B,因此,能将切开线C更容易地引导到最薄壁部66。
并且,由于形成有比连接部613厚的第一厚壁部612及第二厚壁部614,因此,在开封时切开线C不会偏离连接部613。
此外,由于仅在阴侧带状基部61上设有连接部613,因此,在开封时只要仅用将连接部613和袋体2撕开的力即可,与例如阳侧带状基部51也设有连接部的情况相比,只要用较小的力即可,可进一步提高开封性。
另外,由于用单一材料连续形成卡扣带3,因此,可例如用共同挤出法分别在一个工序中制造卡扣带3,可容易提高制造性和降低制造成本。
并且,由于设有返回肋65,因此,也可防止主体611制造时的弯曲所带来的不良情况。此外,由于高度尺寸被做成与第一厚壁部612及第二厚壁部614的高度尺寸相同程度,因此,在将卡扣带3与袋体2熔敷时,可使密封杆均等地与卡扣带3的几乎整个面接触。所以,能可靠而稳定地将可靠地卡扣带3熔敷在基材薄膜24上。
此外,第一厚壁部612及第一厚壁部512被配置成与咬合部4的距离分别不同的状态,因此,若对包装袋1进行开封,则在相对的袋体2的不同位置被撕开,成为所谓的高低不齐的断开。
因此,当对再次封口后的包装袋1进行再次开封时,容易抓住开口部23的基材薄膜24,可容易进行再次开封作业。
并且,由于除了第一厚壁部512和第一厚壁部612,还形成有比主体611厚的第二厚壁部614,因此可防止卡扣带3的密封温度变得非常高而使阳侧带状基部51和阴侧带状基部61产生变形的不良情况。
另外,由于可以利用连接部613的第一厚壁部612侧的基端缘处所配置的最薄壁部66来引导连接部613,因此,能将连接部613与第二厚壁部614一起撕下。所以,连接部613不会残留在第一厚壁部612上,外观良好。
此外,由于第一厚壁部612及第二厚壁部614分别具有第一熔敷面612A及第二熔敷面614A,因此,连接部613能容易地将切开线C引导到最薄壁部66。
另外,连接部613的袋侧倾斜面613A配置在相对于第一熔敷面612A及第二熔敷面614A后退的位置上,不熔敷在内表面242A上。
因此,连接部613更容易将切开线C引导到最薄壁部66。
[变形例]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形态,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和效果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进都属于本发明的内容,这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实施本发明时的具体构造和形状等,在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和效果的范围内,即使做成其它构造和形状等也无问题。
图5是表示另一第一实施形态的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剖视图。图6是将又一第一实施形态的易撕裂性卡扣带的连接部予以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图7是将又一第一实施形态的易撕裂性卡扣带的连接部予以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在第一实施形态中,虽然图示了仅在阴侧带状基部61上形成有连接部613的结构,但也可如图5所示,在阳侧带状基部51上也形成有连接部513。即,在第一厚壁部512的开口部23侧,与连接部613和第二厚壁部614相同,也形成有连接部513和第二厚壁部514。
这里,连接部513具有形成为厚度尺寸随着从第一厚壁部512向第二厚壁部514而变小的形状的袋侧倾斜面513A及内部侧引导面513B。另外,连接部513在第二厚壁部514侧的基端缘具有最薄壁部56。
采用该结构,当对包装袋1进行开封时,由于在最薄壁部56及最薄壁部66上形成切开线C,因此,连接部513残留在第一厚壁部512上,连接部613与第二厚壁部614一起被撕下。由此,成为高低不齐的断开,形成为阶梯状。
所以,当对咬合部4的咬合进行解除时,由于能握住第一厚壁部612和连接部513进行开封,因此,能容易地从包装袋1中将封入物取出。
另外,在第一实施形态中,虽然图示了连接部613形成为随着从第二厚壁部614向第一厚壁部612而变薄的形状的结构,但也可如图6所示,在第一厚壁部612与第二厚壁部614之间具有厚度尺寸大致均匀的连接部616,在该连接部616上利用截面为大致V字状的切口而形成有倾斜面616A。
在该结构中,连接部616的倾斜面616A的顶端具有最薄壁部67。
此外,在第一实施形态中,虽然图示了最薄壁部66形成在连接部613的第一厚壁部612侧的基端缘上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如图7所示那样的结构:连接部617形成为厚度尺寸随着从第一厚壁部612侧的基端缘及第二厚壁部614侧的基端缘离开而逐渐变薄的形状,在第一厚壁部612侧的基端缘及第二厚壁部614之间的大致中央具有最薄壁部68。
在该结构中,连接部617具有与第一厚壁部612连续的袋侧倾斜面617A及内部侧倾斜面617B、以及与第二厚壁部614连续的袋侧倾斜面617C及内部侧倾斜面617D。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最薄壁部68形成在连接部617的大致中央,因此,与将最薄壁部68形成在连接部617的基端缘上的情况相比,可容易地将切开线C从凹槽25引导到最薄壁部68。
在第一实施形态中,虽然说明了在阴侧带状基部61的主体611上设有返回肋65,但也可不设置返回肋65。
另外,在第一实施形态中,虽然图示了连接部613的袋侧倾斜面613A与内表面242A隔着规定间隔地配置的结构,但袋侧倾斜面613也可密封在内表面242A上。
另外,在第一实施形态中,虽然将熔敷卡扣带3的袋体做成三边封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应用于枕袋(日文:ピロ一袋)、侧角撑袋和进行四边密封的袋。
连接部的厚度尺寸、宽度尺寸和截面形状不限于上述结构,可根据用途和原材料来适当设定。另外,袋侧倾斜面及内部侧倾斜面的表面形状,只要连接部能将切开线C引导到最薄壁部,什么形状都可以。例如,也可在袋侧倾斜面及内部侧倾斜面上形成有凹凸。
此外,在第一实施形态中,在第二厚壁部614中,虽然做成了将与第二熔敷面614A相反一侧的面即第二内部侧面614B熔敷在内表面242A上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做成不熔敷在内表面242A上的结构。另外,如果考虑切开性,最好如第一实施形态那样,做成将第二内部侧面614B熔敷在内表面242A上的结构。
[第二实施形态]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的卡扣带及包装袋。
图8是表示将第一实施形态的包装袋撕开后状态的主视图。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形态的包装袋的主视图。图10是沿图9中X-X线的剖视图,图11是沿图9中XI-XI线的剖视图,图12是沿图9中XII-XII线的剖视图。另外,在图10、11中,为便于说明,省略了基材薄膜的标记。
在第一实施形态的包装袋1的侧密封部21中,基材薄膜24上熔敷有处于被夹持状态的切口部7的连接部613。
因此,如图1至图4所示,当从凹槽25将基材薄膜24撕开时,在将凹槽25附近的连接部613撕开后,就可开始撕开最薄壁部66。在该情况下,如图8所示,在撕开后的凹槽25周边的开封开始部分,有可能残留连接部613的断开屑、使外表变差。
因此,在第二实施形态的卡扣带3B中,具有与第一实施形态不同的切口部7B1、7B2。另外,在第二实施形态中,由于仅仅切口部与第一实施形态不同,故对于其它相同的结构,标上相同符号,省略或简略其说明。
如图9至图12所示,第二实施形态的卡扣带3B的阳侧带状基部51B及阴侧带状基部61B分别具有阳侧切口部7B1及阴侧切口部7B2。
在该阳侧切口部7B1及阴侧切口部7B2上,在与侧密封部21的凹槽25周边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孔8。
该孔8的长度尺寸(卡扣带3B的长度方向)比侧密封部21的宽度尺寸大。
如图10所示,阴侧切口部7B2在第一厚壁部612C及第二厚壁部614C之间具有作为连接部的阴侧中厚壁部613C。在阴侧中厚壁部613C的第二厚壁部614C侧的基端,形成有与第二厚壁部614C连续的阴侧最薄壁部66C。阴侧最薄壁部66C形成得比阴侧中厚壁部613C薄,阴侧中厚壁部613C形成得比第一厚壁部612C及第二厚壁部614C薄。即,由于阴侧最薄壁部66C在阴侧切口部7B2中是最薄的,因此,拉伸强度小,能容易切断。于是,在进行开封时,能在阴侧最薄壁部66C上沿切开线C切断。
另一方面,阳侧切口部7B1也与阴侧切口部7B2相同,具有阳侧最薄壁部56C和作为连接部的阳侧中厚壁部513C。但是,阳侧中厚壁部513C与第二厚壁部514C连续形成,在阳侧中厚壁部513C的第一厚壁部512C侧的基端,形成有与第一厚壁部512C连续的阳侧最薄壁部56C。
即,由于阴侧最薄壁部66C和阳侧最薄壁部56C的高度位置不同,因此,在切断包装袋1B后,阴侧中厚壁部613C和第一厚壁部512C高低不齐地露出,卡扣带3B的端部成为高低不齐的构造。
这里,阴侧最薄壁部66C的厚度尺寸(C1)最好是120μm以下。通过做成120μm以下,可将阴侧最薄壁部66C的拉伸强度做低,可容易地切断阴侧最薄壁部66C。
另外,阴侧中厚壁部613C的厚度尺寸(C2)最好是130μm以上、300μm以下。通过做成130μm以上,可防止切开线C产生S摆动、从阴侧最薄壁部66C上脱离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做成300μm以下,可在侧密封部21容易地将阴侧中厚壁部613C熔融扁平化,可防止产生针孔。
并且,第一厚壁部612C及第二厚壁部614C的厚度尺寸(C3)最好是300μm以上、1000μm以下。通过做成300μm以上,可使拉伸强度变高,防止第一厚壁部612C及第二厚壁部614C被误切断。另外,通过做成1000μm以下,可容易地将第一厚壁部612C及第二厚壁部614C熔融扁平化,可防止产生针孔。
这里,如图11所示,在侧密封部21的收纳空间侧,在卡扣带3B的阴侧切口部7B2上,形成有在阴侧中厚壁部613C的整个宽度方向上贯通的孔8。即,在阴侧切口部7B2的一对第一厚壁部612C与第二厚壁部614C之间形成有孔8。该孔8沿阴侧中厚壁部613C的厚度方向贯通。
在将孔8的高度尺寸设为Ph、将阴侧中厚壁部613C的高度尺寸设为Ch的情况下,(Ph/Ch)比是1以上,更好是1.5以上。
在(Ph/Ch)比是1以上时,是阴侧中厚壁部613C整体不存在的状态,因此在侧密封部21上不会重合阴侧中厚壁部613C。因此,在从凹槽25将侧密封部21撕开后,不残留阴侧中厚壁部613C的断开屑。
另外,通过将(Ph/Ch)比做成1.5以上,在制袋时将卡扣带3B送出时,即使卡扣带3B偏离规定位置,也能以夹着孔8的状态形成侧密封部21。
另外,当在所有第一厚壁部612C及第二厚壁部614C形成孔8时,即,在无第一厚壁部612C及第二厚壁部614C的状态下,有时卡扣带3B钩挂在制袋机上、难以送出卡扣带3B。因此,最好在第一厚壁部612C及第二厚壁部614C的大致一半上形成孔8。
在侧密封部21中,如图12所示,熔敷有阴侧切口部7B2和阳侧切口部7B1。
具体来说,在形成侧密封部21时,第一厚壁部612C及第二厚壁部614C的树脂、和第一厚壁部512C及第二厚壁部514C的树脂产生熔融而流入孔8内。
但是,由于流入孔8内的树脂的量是少量的,故与孔8对应的侧密封部21的厚度尺寸比与第一厚壁部612C及第二厚壁部614C对应的侧密封部21的厚度尺寸小。
另外,阳侧切口部7B1及阳侧最薄壁部56C、阳侧中厚壁部513C、第一厚壁部512C及第二厚壁部514C,是与阴侧切口部7B2的阴侧最薄壁部66C、阴侧中厚壁部613C、第一厚壁部612C及第二厚壁部614C相同的结构。
[卡扣带及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制造方法]
接着,说明卡扣带及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制造方法。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形态的包装袋的制造方法的示图。
卡扣带3B利用共同挤出成形法进行一体化制造。
然后,使用三边封制袋机将所得到的卡扣带3熔敷在基材薄膜24上。
首先,从三边封制袋机的带子送出部送出卡扣带3。并且,在卡扣带3B的阴侧切口部7B2及阳侧切口部7B1上,在其长度方向每规定间隔地冲出孔8。由此,贯通阴侧中厚壁部613C及阳侧中厚壁部513C而形成孔8。这里,孔8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形成为圆弧状。
然后,如图13所示,在从包装材料送出部送出的一对基材薄膜24之间配置卡扣带3B。
并且,将卡扣带3B的阴侧带状基部61B及阳侧带状基部51B熔敷在基材薄膜24上。
然后,在与基材薄膜24的送出方向(卡扣带3B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形成作为侧密封部21的划分部21B。由此,与卡扣带3B的侧密封部21对应位置处的第一厚壁部612C、第二厚壁部614C、第一厚壁部612C及第二厚壁部614C等被熔融扁平化,卡扣带3B被熔敷在基材薄膜24上。这里,划分部21B形成在孔8的大致中央。
然后,也利用三边封制袋机形成顶密封部22。最后,通过将基材薄膜24沿划分部21B的中心切断,得到包装袋1B。并且,在侧密封部21上形成凹槽25。
这里,对形成包装袋1B的划分部21B时的划分部21B宽度尺寸与孔8的长度尺寸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在将孔8的长度尺寸设为(PL)、将划分部21B的宽度尺寸设为(Sw)的情况下,(PL)/(Sw)比最好是1以上、3以下。如果(PL)/(Sw)比为1以上,则在侧密封部21上不会重合阴侧中厚壁部613C及阳侧中厚壁部513C。即,当将基材薄膜24撕开时,可开始切断阴侧最薄壁部66C及阳侧最薄壁部56C而不会撕开阴侧中厚壁部613C及阳侧中厚壁部513C。
另一方面,在(PL)/(Sw)比为3以下的情况下,能将凹槽25至开始切断阴侧最薄壁部66C及阳侧最薄壁部56C的位置的间隔做短,能无撕开阻力地开始切断阴侧最薄壁部66C及阳侧最薄壁部56C。
这里,孔8的长度尺寸(PL)与划分部21B的宽度尺寸(Sw)的较佳关系例示在表1中。
表1
[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开封方法]
接下来,对开封第二实施形态的包装袋1B的方法进行说明。
现参照图9进行说明。当进行开封时,从凹槽25将基材薄膜24撕开。这里,在凹槽25周边,由于配置有孔8,故无阴侧中厚壁部613C及阳侧中厚壁部513C。因此,可从凹槽25直接开始切断阴侧最薄壁部66C及阳侧最薄壁部56C而不会撕开阴侧中厚壁部613C及阳侧中厚壁部513C。因此,在开封开始部分,不会残留阴侧中厚壁部613C及阳侧中厚壁部513C的断开屑。
另外,如图10所示,由于在阴侧中厚壁部613C及阳侧中厚壁部513C上沿切开线C切断,故成为高低不齐的断开。
[第二实施形态的作用效果]
采用前述的卡扣带3B及包装袋1B,可获得如下的作用效果。
由于在阴侧切口部7B2及阳侧切口部7B1上形成有孔8,故在开封开始部分无阴侧中厚壁部613C及阳侧中厚壁部513C。因此,开封后,开封开始部分不会残留阴侧中厚壁部613C及阳侧中厚壁部513C的断开屑。于是,不会使开封开始部分的外表变差,撕开后的外观得到提高。
另外,在将包装袋1B开封后,在卡扣带3B的开口部23侧的端部,高低不齐地露出阴侧中厚壁部613C和第一厚壁部512C。即,由于成为高低不齐的断开,故能抓住阴侧中厚壁部613C和第一厚壁部612C而容易地开封。
此外,将孔8形成为长度方向的端部呈圆弧状。
因此,在将基材薄膜24撕开时,应力就分散在圆弧部分的曲面上。所以,应力不会集中在一个部位,故无撕开阻力,能容易地开始切断阴侧最薄壁部66C及阳侧最薄壁部56C。
[变形例]
图14是表示另一第二实施形态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所述另一第二实施形态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中的侧密封部的剖视图。图16A~C表示又一第二实施形态的卡扣带的孔形状的主视图。
在第二实施形态中,虽然说明了在阳侧切口部7B1的阳侧中厚壁部513C及阴侧切口部7B2的阴侧中厚壁部613C上形成孔8的结构,但也可仅在阴侧中厚壁部613C及阳侧中厚壁部513C中的某一方形成孔8。
另外,如图14所示,阴侧切口部7B2的孔8除了形成在阴侧中厚壁部613C上外,也可以还形成在第一厚壁部612C及第二厚壁部614C上。另外,对于阳侧切口部7B1,包含第一厚壁部512C及第二厚壁部514C在内也可形成有孔8。
由此,由于第一厚壁部612C及第二厚壁部614C的树脂量少,故在形成侧密封部21时,如图15所示,第一厚壁部612C及第二厚壁部614C的树脂不会流入孔8内。即,在与孔8对应的侧密封部21中,厚度尺寸成为两片基材薄膜24那么薄。因此,可将凹槽25周边的厚度尺寸做得更小,故可用较轻的力从凹槽25撕开基材薄膜24,可使断开感做得更轻。
另外,该情况下的孔8形状,例如如图16A所示,与第二实施形态相同,也可是圆弧状。另外,如图16B及图16C所示,孔8整体也可是横向较长的八边形或四边形。
这里,在孔8为八边形时,长度方向的顶端81、82最好与阳侧最薄壁部56C及阴侧最薄壁部66C对应。如此,由于两个顶端81、82相对应,撕开时的应力容易集中在阳侧最薄壁部56C及阴侧最薄壁部66C上。所以,无撕开阻力,可容易地开始切断阳侧最薄壁部56C及阴侧最薄壁部66C,可用较轻的力进行开封。
此外,在第二实施形态中,说明了阴侧切口部7B2的孔8的长度尺寸与阳侧切口部7B1的孔8的长度尺寸大致相同的结构,但也可是不同的。
例如,在将阴侧切口部7B2的孔8的长度尺寸做大的情况下,阳侧最薄壁部56C先开始被切断,然后阴侧最薄壁部66C开始被切断。
在该情况下,阴侧最薄壁部66C的切断开始时与阳侧最薄壁部56C的切断开始时间不一致。但是,在开始切断阳侧最薄壁部56C时,由于无阴侧最薄壁部66C,故断开感变轻,而且能在阳侧最薄壁部56C上维持切开线。所以,能用较弱的力进行开封,还能实现直线断开。
另外,在第二实施形态中,说明了孔8的长度尺寸比侧密封部21的宽度尺寸大的结构,但孔8长度尺寸也可与侧密封部21宽度尺寸等同。
此外,实施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及形状等,在能实现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也可做成其它的结构等。
实施例
下面,列举实施例及比较例等,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完全不限定于实施例等的内容。
[实施例1至实施例5及比较例1]
如下那样,制作实施例1至实施例5及比较例1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对有无断开屑进行评价。
[实施例1及实施例2]
作为实施例1的包装袋,做成图3所示那样的形状,作为实施例2的包装袋,做成图5所示那样的形状,厚壁部(第一厚壁部及第二厚壁部)、中厚壁部(阴侧中厚壁部及阳侧中厚壁部)和最薄壁部(阴侧最薄壁部及阳侧最薄壁部)制成表2所示的厚度尺寸。另外,对于实施例1、2所用的卡扣带,不形成孔。
[实施例3至实施例5]
作为实施例3至5的包装袋,做成图10所示那样的形状,厚壁部、中厚壁部和最薄壁部制成表2所示的厚度尺寸。另外,对于实施例4及实施例5所用的卡扣带,以表2所示的长度尺寸形成孔,且以表2所示的宽度尺寸形成侧密封。另外,对于实施例3所用的卡扣带,不形成孔。
[比较例1]
作为比较例1的包装袋,制作了国际公开第2008/035494号公报所记载的图2所示那样的包装袋。
[评价]
对实施例1至实施例5及比较例1的包装袋进行开封,对撕开后的部分有无断开屑进行了评价。其结果和评价基准表示如下。
(评价基准)
A:未产生断开屑。
B:虽然产生3mm以下的断开屑,但外观不用担心。
C:产生超过3mm的断开屑,外观恶化。
可知,在实施例4、5中,由于在卡扣带的切口部形成有孔,故不产生断开屑,外观优异。另外,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虽然不形成孔,但外观较良好。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中,产生了断开屑,外观恶化。
产业上的实用性
本发明可广泛用于例如对食品、药品、医疗品和杂货等各种物品进行包装的易撕裂性卡扣带及带有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
Claims (10)
1.一种易撕裂性卡扣带,具有:设有阳部件的阳侧带状基部、以及设有可与所述阳部件咬合的阴部件的阴侧带状基部,该易撕裂性卡扣带在设有开口部的袋体的内表面沿所述开口部安装,该易撕裂性卡扣带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阳侧带状基部及所述阴侧带状基部中的至少某一方的带状基部的沿长度方向的所述开口部侧的边缘具有切口部,该切口部设有:沿着所述带状基部的长条状的一对厚壁部,该一对厚壁部比所述一方的带状基部的厚度尺寸厚;以及连接部,该连接部设在该一对厚壁部之间,
所述连接部具有应力可集中于一个部位的最薄壁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撕裂性卡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形成为厚度尺寸从所述一对厚壁部中的一方的厚壁部向另一方的厚壁部变小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易撕裂性卡扣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分别设在所述阳侧带状基部及所述阴侧带状基部上,
所述阳侧带状基部及所述阴侧带状基部的连接部中的某一方形成为厚度尺寸从与所述开口部相反一侧的厚壁部向所述开口部侧的厚壁部变小的形状,
所述阳侧带状基部及所述阴侧带状基部的连接部中的另一方形成为厚度尺寸从所述开口部侧的厚壁部向与所述开口部相反一侧的厚壁部变小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易撕裂性卡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厚壁部分别具有粘接在所述袋体的内表面上的粘接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撕裂性卡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相对于所述粘接面配置在向所述带状基部的厚度方向后退的位置上。
6.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易撕裂性卡扣带,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切口部中的连接部上,形成有在其整个宽度方向上贯通于厚度方向的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易撕裂性卡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孔进一步包含所述厚壁部的一部分而形成。
8.一种带有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具有:
袋体,该袋体设有可将封入物封入的开口部;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易撕裂性卡扣带,该易撕裂性卡扣带粘接在该袋体的内表面上。
9.一种带有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具有:
袋体,该袋体设有可将封入物封入的开口部;以及
如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易撕裂性卡扣带,该易撕裂性卡扣带粘接在该袋体的内表面上,
所述袋体具有侧密封部,该侧密封部粘接有所述易撕裂性卡扣带的长度方向的端部,
所述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孔的长度尺寸与所述侧密封部的宽度尺寸相等或比所述侧密封部的宽度尺寸大。
10.如权利要求8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易撕裂性卡扣带的连接部不粘接在所述袋体的内表面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240623 | 2009-10-19 | ||
JP2009240623 | 2009-10-19 | ||
JP2010-095326 | 2010-04-16 | ||
JP2010095326A JP5638278B2 (ja) | 2009-10-19 | 2010-04-16 | 易裂き性ジッパーテープ、及び、易裂き性ジッパーテープ付き包装袋 |
PCT/JP2010/068392 WO2011049089A1 (ja) | 2009-10-19 | 2010-10-19 | 易裂き性ジッパーテープ、及び、易裂き性ジッパーテープ付き包装袋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96740A true CN102596740A (zh) | 2012-07-18 |
CN102596740B CN102596740B (zh) | 2014-12-03 |
Family
ID=43900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4727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6740B (zh) | 2009-10-19 | 2010-10-19 | 易撕裂性卡扣带及带有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085393B2 (zh) |
EP (1) | EP2492206A4 (zh) |
JP (1) | JP5638278B2 (zh) |
KR (1) | KR20120088694A (zh) |
CN (1) | CN102596740B (zh) |
CA (1) | CA2774175A1 (zh) |
TW (1) | TWI518008B (zh) |
WO (1) | WO2011049089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58427A1 (zh) * | 2013-10-21 | 2015-04-30 | 大连竹菱包装工业有限公司 | 带撕裂条的一体塑料开闭条及其包装袋 |
WO2015081527A1 (zh) * | 2013-12-02 | 2015-06-11 | 大连竹菱包装工业有限公司 | 易撕拉链及其包装袋 |
CN107107522A (zh) * | 2014-10-17 | 2017-08-29 | 株式会社同世界 | 袋体的制造方法及便携式袋体 |
CN114401901A (zh) * | 2019-09-20 | 2022-04-26 | 出光统一科技株式会社 | 带、夹链带、具有带的容器以及具有夹链带的容器 |
CN114502478A (zh) * | 2019-09-27 | 2022-05-13 | 出光统一科技株式会社 | 带、夹链带、具有带的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344985B1 (ko) * | 2006-09-22 | 2013-12-24 | 이데미쓰 유니테크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찢음용이성 척 테이프, 그 제조 방법, 찢음용이성 척 테이프가 부착된 포장 주머니, 그 제조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
WO2011099516A1 (ja) * | 2010-02-12 | 2011-08-18 | 出光ユニ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ジッパーテープおよびジッパーテープ付包装袋 |
WO2013046562A1 (ja) * | 2011-09-30 | 2013-04-04 | 出光ユニテック株式会社 | 形状保持テープ、ジッパーテープ、包装袋、形状保持テープの製造方法、及びジッパーテープの製造方法 |
JP6041494B2 (ja) * | 2012-01-23 | 2016-12-07 | 出光ユニ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カットテープ、ジッパーテープ、及び包装袋 |
US20140093194A1 (en) * | 2012-09-28 | 2014-04-03 | S.C. Johnson & Son, Inc. | Storage Bag With Lips Shaped To Facilitate Unsealing Of The Bag |
JP6367146B2 (ja) * | 2015-05-19 | 2018-08-01 | ウツオ化工株式会社 | ファスナ及び収納体並びに収納体用連続シート |
USD767406S1 (en) | 2015-08-26 | 2016-09-27 | The J.M. Smucker Company | Package with peanut shaped window |
JPWO2020017149A1 (ja) * | 2018-07-20 | 2021-07-15 | 出光ユニ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ジッパーテープ、およびジッパーテープ付き容器 |
USD958671S1 (en) * | 2020-01-17 | 2022-07-26 | MEG Group | Child resistant tamper evident zipper bag |
USD957260S1 (en) * | 2020-01-17 | 2022-07-12 | MEG Group | Child resistant tamper evident side open zipper bag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96064A (ja) * | 1986-10-03 | 1988-04-26 | トタニ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プラスチツク袋 |
CN101014505A (zh) * | 2004-06-28 | 2007-08-08 | 出光统一科技株式会社 | 带卡扣带的袋 |
CN101522538A (zh) * | 2006-09-22 | 2009-09-02 | 出光统一科技株式会社 | 易裂性卡扣带及其制造方法、带有易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及其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RE33674E (en) * | 1969-12-05 | 1991-08-27 | Minigrip, Inc. | Openable bag |
US3780781A (en) * | 1971-09-07 | 1973-12-25 | Seisan Nipponsha Kk | Openable bag |
US5664303A (en) * | 1995-11-06 | 1997-09-09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Differential flange header package |
US5660479A (en) * | 1996-02-16 | 1997-08-26 | Reynolds Consumer Products Inc. | Easy open package header |
US5906438A (en) | 1996-11-15 | 1999-05-25 | Profile Packaging, Inc. | Flexible pouch-type package having recloseable closure |
US20040131283A1 (en) * | 2002-12-03 | 2004-07-08 | Sprague Paul A. | Autoclavable reclosable package |
KR101266633B1 (ko) * | 2004-12-07 | 2013-05-22 | 이데미쓰 유니테크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척 및 척 장착 백 |
US7887653B2 (en) * | 2005-04-18 | 2011-02-15 | Idemitsu Unitech Co. Ltd. |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ag with chuck tape |
JP4805742B2 (ja) * | 2006-07-19 | 2011-11-02 | 出光ユニテック株式会社 | チャックテープ付き包装袋 |
JP4874742B2 (ja) | 2006-08-21 | 2012-02-15 | 出光ユニ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カットテープ付きチャックテープ、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チャックテープ付き包装袋 |
JP4994138B2 (ja) * | 2007-07-18 | 2012-08-08 | 株式会社生産日本社 | 袋開封用テープ及び包装袋 |
JP5032945B2 (ja) * | 2007-11-08 | 2012-09-26 | 出光ユニ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カットテープおよびカットテープ付き包装袋 |
JP5202999B2 (ja) | 2008-03-12 | 2013-06-05 | 株式会社生産日本社 | 合成樹脂製袋体 |
JP5319987B2 (ja) * | 2008-08-26 | 2013-10-16 | 出光ユニ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ジッパーテープ及びジッパーテープ付包装袋 |
JP5595026B2 (ja) * | 2009-12-11 | 2014-09-24 | 出光ユニ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ジッパーテープ、及び、ジッパーテープ付き包装袋 |
-
2010
- 2010-04-16 JP JP2010095326A patent/JP5638278B2/ja active Active
- 2010-10-19 CN CN201080047271.2A patent/CN10259674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10-19 KR KR1020127008507A patent/KR20120088694A/ko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10-19 TW TW099135644A patent/TWI518008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0-10-19 WO PCT/JP2010/068392 patent/WO201104908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10-19 US US13/502,633 patent/US908539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10-19 CA CA2774175A patent/CA277417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0-10-19 EP EP10824938.4A patent/EP2492206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96064A (ja) * | 1986-10-03 | 1988-04-26 | トタニ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プラスチツク袋 |
CN101014505A (zh) * | 2004-06-28 | 2007-08-08 | 出光统一科技株式会社 | 带卡扣带的袋 |
CN101522538A (zh) * | 2006-09-22 | 2009-09-02 | 出光统一科技株式会社 | 易裂性卡扣带及其制造方法、带有易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及其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58427A1 (zh) * | 2013-10-21 | 2015-04-30 | 大连竹菱包装工业有限公司 | 带撕裂条的一体塑料开闭条及其包装袋 |
WO2015081527A1 (zh) * | 2013-12-02 | 2015-06-11 | 大连竹菱包装工业有限公司 | 易撕拉链及其包装袋 |
CN107107522A (zh) * | 2014-10-17 | 2017-08-29 | 株式会社同世界 | 袋体的制造方法及便携式袋体 |
CN114401901A (zh) * | 2019-09-20 | 2022-04-26 | 出光统一科技株式会社 | 带、夹链带、具有带的容器以及具有夹链带的容器 |
CN114401901B (zh) * | 2019-09-20 | 2023-09-26 | 出光统一科技株式会社 | 带、夹链带、具有带的容器以及具有夹链带的容器 |
US12258179B2 (en) | 2019-09-20 | 2025-03-25 | Idemitsu Unitech Co., Ltd. | Tape, zipper tape, tape-equipped container, and zipper tape-equipped container |
CN114502478A (zh) * | 2019-09-27 | 2022-05-13 | 出光统一科技株式会社 | 带、夹链带、具有带的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
US11882908B2 (en) | 2019-09-27 | 2024-01-30 | Idemitsu Unitech Co., Ltd. | Tape, zipper tape, and container with tap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e therefor |
CN114502478B (zh) * | 2019-09-27 | 2024-10-22 | 出光统一科技株式会社 | 具有带的容器以及具有夹链带的容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A2774175A1 (en) | 2011-04-28 |
TW201127705A (en) | 2011-08-16 |
CN102596740B (zh) | 2014-12-03 |
JP5638278B2 (ja) | 2014-12-10 |
EP2492206A4 (en) | 2014-10-22 |
KR20120088694A (ko) | 2012-08-08 |
WO2011049089A1 (ja) | 2011-04-28 |
US20120207409A1 (en) | 2012-08-16 |
TWI518008B (zh) | 2016-01-21 |
JP2011104334A (ja) | 2011-06-02 |
EP2492206A1 (en) | 2012-08-29 |
US9085393B2 (en) | 2015-07-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96740A (zh) | 易撕裂性卡扣带及带有易撕裂性卡扣带的包装袋 | |
CN101855144B (zh) | 切割带及带切割带的包装袋 | |
CN101535141B (zh) | 易开封性卡扣带、带有易开封性卡扣带的包装袋及易开封性卡扣带的制造方法 | |
TWI392623B (zh) | 附拆封帶之夾鏈帶、其製造方法及附夾鏈帶之包裝袋 | |
CN101014505B (zh) | 带卡扣带的袋 | |
CN100566619C (zh) | 咬合件、使用该咬合件的袋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 |
CN102652097A (zh) | 卡扣带及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 | |
US9296522B2 (en) | Easily tearable zipper tape and packaging bag with easily tearable zipper tape | |
JPWO2003055761A1 (ja) | 易開封性包装袋 | |
TWI742121B (zh) | 帶及袋體 | |
JP4530404B2 (ja) | ファスナー付き包装材料および包装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03 Termination date: 201710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