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5288A - 纤薄型扬声器以及装配该扬声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纤薄型扬声器以及装配该扬声器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95288A CN102595288A CN2011103510623A CN201110351062A CN102595288A CN 102595288 A CN102595288 A CN 102595288A CN 2011103510623 A CN2011103510623 A CN 2011103510623A CN 201110351062 A CN201110351062 A CN 201110351062A CN 102595288 A CN102595288 A CN 1025952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bbin
- damper
- voice coil
- external damper
- loud speak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1—Centering
- H04R9/043—Inner suspension or damper, e.g. spid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5—Moun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6—Constru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05—Acoustic transduc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纤薄型扬声器以及一种装配该扬声器的方法。所述扬声器包括:框架;膜片,布置在扬声器的框架的顶端;线圈架,布置在膜片之下;音圈,缠绕在线圈架的下端;磁性构件,具有凹槽,线圈架的缠绕有音圈的下端插入在该凹槽中,并且在该凹槽中沿直线向上和向下往复运动;中心柱,在线圈架的中央固定到磁性构件,并且与线圈架平行地延伸;阻尼器,从中心柱支撑线圈架的内周表面。另外,阻尼器从框架支撑线圈架的外周表面,以允许线圈架沿直线往复运动。阻尼器沿着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支撑线圈架,使得抖动和失真被最小化,从而使扬声器产生准确的声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构思涉及一种扬声器。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构思涉及一种支撑纤薄型扬声器的音圈的结构。
背景技术
扬声器是一种电声换能器,并且通常具有支撑音圈的直线往复运动的支撑结构。布置该支撑结构,以在音圈执行直线往复运动或活塞运动的同时使音圈在其中心保持直线性。该支撑结构可包括阻尼器(或定心支片(spider))、边缘(或折环(surround))等。
纤薄型扬声器是这样一种形状的扬声器,该扬声器具有宽度小于长度的截面,并且该扬声器可被设计为具有呈拉长的圆形、椭圆形或矩形(而非圆形)的膜片。如果扬声器的膜片是拉长的圆形、椭圆形或矩形的形式,则对阻尼器的面积和/或形状有限制(,阻尼器连接到音圈的线圈架,连接到扬声器的框架,并且保持在音圈的中央位置)。
图1和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纤薄型扬声器。图1是示意性示出现有技术的纤薄型扬声器的截面图。图2是示出在移除了膜片之后的图1中的纤薄型扬声器的俯视图。
参照图1和图2,阻尼器101被形成为具有沿水平方向长的形状,并且被固定以将音圈103的线圈架105的一部分与框架110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沿水平方向布置的长轴阻尼器101沿扬声器100的长轴方向(X方向)稳定地支撑线圈架105。但是,由于阻尼器101不能沿扬声器100的短轴方向(Y方向)布置,即,不能沿竖直方向布置,所以沿水平方向布置的阻尼器107沿扬声器100的短轴方向支撑线圈架105。因此,沿扬声器100的短轴方向支撑线圈架105的稳定性比沿扬声器100的长轴方向支撑线圈架105的稳定性差。虽然未示出,但是如果没有布置用于沿扬声器100的短轴方向支撑线圈架105的阻尼器,则线圈架105的支撑变得更加不稳定。
如上所述的支撑方法难以相对于线圈架105的中心点以相同的支撑力来支撑缠绕有音圈103的线圈架105。如果线圈架105的支撑力不均匀,则当音圈103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时,不同大小的力会被施加到阻尼器101和107的附着于音圈103的线圈架105的一些部分。这导致音圈103产生抖动,导致具有相对宽振幅的谐振频率附近的失真增加。
换句话说,如果阻尼器101和107被设计为关于扬声器100的中心具有非对称形状,则会发生音圈103的非直线运动。如果音圈103非直线地运动,则会使由扬声器100产生的声音的颤抖和/或失真增加。
因此,纤薄型扬声器100的正确操作需要关于扬声器100的中心对称地形成的阻尼器。
发明内容
做出本发明构思,以克服上述缺点以及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布置相关的其它问题。本发明构思的一方面涉及一种具有阻尼器的扬声器,该阻尼器能够相对于音圈的线圈架的中心以均匀的力支撑音圈的线圈架,以减小纤薄型扬声器的抖动和/或失真。
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涉及一种扬声器装配方法,该扬声器装配方法包括装配线圈架和阻尼器以形成在纤薄型扬声器中使用的线圈架-阻尼器组件的方法。
可通过提供一种扬声器来实质上实现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方面和/或其它特点,所述扬声器包括:框架;膜片,布置在框架的顶端;线圈架,布置在膜片之下;音圈,缠绕在线圈架的下端;磁性构件,具有凹槽,线圈架的缠绕有音圈的下端插入在凹槽中,并且线圈架和音圈在凹槽中沿直线向上和向下往复运动;中心柱,与线圈架平行,在线圈架的中央固定到磁性构件;阻尼器,从中心柱支撑线圈架的内周表面,并且从框架支撑线圈架的外周表面,以允许线圈架沿直线往复运动。
阻尼器可包括:外阻尼器,固定到框架,外阻尼器支撑线圈架的外周表面;内阻尼器,固定到中心柱,并且支撑线圈架的内周表面。
外阻尼器可包括:第一外阻尼器,被固定以围绕线圈架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第二外阻尼器,与第一外阻尼器隔开,并且被固定以围绕线圈架的外周表面的剩余部分。
内阻尼器可与第一外阻尼器和第二外阻尼器中的任何一个或两者形成为一体。
外阻尼器与内阻尼器可通过桥部彼此连接,并且在线圈架上形成有固定凹槽,桥部插入在固定凹槽中。
音圈的一端可被电连接到第一外阻尼器。音圈的另一端可被电连接到第二外阻尼器。
第一外阻尼器和第二外阻尼器可通过结合部分而被连接,以使第一外阻尼器和第二外阻尼器形成为一体。在形成为一体的第一外阻尼器和第二外阻尼器被装配到线圈架之后,结合部分被切除,使得第一外阻尼器和第二外阻尼器彼此电隔离。
内阻尼器可包括从中心柱对称地形成的两个支撑臂。
外阻尼器可关于线圈架的中心对称地形成。阻尼器可被形成为导体。
框架的截面的长度大于框架的截面的宽度。
至少两个线圈架、至少两个磁性构件、至少两个中心柱和至少两个阻尼器可被布置在框架中,并位于膜片之下。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一种装配扬声器的方法可包括:制备线圈架并制备阻尼器,其中,音圈缠绕在线圈架上,阻尼器包括被形成为一体的第一外阻尼器、第二外阻尼器和内阻尼器;将阻尼器插到线圈架上;将第一外阻尼器和第二外阻尼器附着到线圈架的外周表面,并将内阻尼器附着到线圈架的内周表面;切除第一外阻尼器和第二外阻尼器的结合部分,使得第一外阻尼器和第二外阻尼器彼此隔开预定距离。
当将阻尼器插到线圈架上时,连接内阻尼器和第二外阻尼器的桥部可被插入到线圈架的固定凹槽中。
所述装配扬声器的方法可包括:在将阻尼器插到线圈架上之前,将中心柱装配在内阻尼器的中心孔中。
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目的、优点和显著特点将变得清楚,下面的详细描述结合附图公开了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构思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清楚并更易于理解,其中:
图1是示意性示出现有技术的纤薄型扬声器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在移除了膜片之后的图1中的纤薄型扬声器的俯视图;
图3是概念性地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扬声器的截面图;
图4是示意性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扬声器的截面图;
图5是示出在移除了膜片之后的图4中的扬声器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图4中的扬声器的线圈架-阻尼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图6中的线圈架-阻尼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示出在装配到如图6所示的线圈架之前的一体式阻尼器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装配到线圈架的图8中的阻尼器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可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扬声器中使用的另一阻尼器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装配扬声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示例性实施例的扬声器中的总谐波失真(THD)的减小效果的图形。
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应被理解为表示相同的部件、组件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特定示例性实施例。
提供在说明书中限定的内容(诸如详细的构造及其部件),以帮助全面理解本发明构思。因此,清楚的是,示例性实施例可在没有示例性实施例所限定的这些内容的情况下被实施。此外,省略公知的功能或构造,以提供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清楚和简要的描述。另外,附图中的各种部件的尺寸可被任意增大或减小,以帮助全面理解示例性实施例。
图3是概念性地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扬声器1的截面图。
参照图3,扬声器1设置有支撑线圈架23的内侧和外侧的阻尼器30,以提供关于扬声器1的中心(即,缠绕有音圈21的线圈架23的中心C)对称的支撑力。换句话说,固定到磁性构件50的中心柱40布置在线圈架23的中心C。布置内阻尼器31,用于从中心柱40支撑线圈架23的内表面。布置外阻尼器32,用于从框架10支撑线圈架23的外表面。因此,由于扬声器1可关于线圈架23的中心C对称地支撑缠绕有音圈21的线圈架23,所以线圈架23可通过在磁性构件50中形成的磁路沿直线竖直地往复运动。
磁性构件50形成磁路,以允许缠绕有音圈21的线圈架23沿直线竖直地往复运动。磁性构件50可包括内磁轭51,中心柱40布置在内磁轭51中。永磁体53布置在内磁轭51之下,外磁轭52布置在永磁体53之下。外磁轭52围绕永磁体53和内磁轭51。在内磁轭51和外磁轭52之间形成凹槽(即,气隙55),缠绕在线圈架23上的音圈21插入在气隙55中并可向上和向下运动。
图3中的上面没有解释的标号12是通过线圈架23进行振动以产生声音的膜片。标号14表示相对于框架10支撑膜片12的边缘。
图4是示意性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扬声器2的截面图。图5是示出在移除了膜片12之后的图4中的扬声器2的俯视图。图6是示出如图4所示的扬声器2的线圈架-阻尼器组件的立体图。
参照图4和图5,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扬声器2是具有两个音圈21的纤薄型扬声器。这里,图5中所示的纤薄型扬声器2指的是顶表面的长度L大于顶表面的宽度W的扬声器。因此,在纤薄型扬声器2中,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被称为长轴C1,作为宽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且与长轴C1垂直的轴线被称为短轴C2。另外,图5示出了具有被形成为矩形的顶表面的扬声器2。然而,这仅仅是一个示例,而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扬声器2的顶表面可被形成为拉长的圆形(或操场形)、椭圆形等。
参照图4和图5,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扬声器2可包括框架60、膜片62、线圈架23、音圈21、中心柱40、阻尼器30以及磁性构件50。
框架60形成扬声器2的外观,并且被形成为具有底表面60a的形状纤薄的中空容器。在框架60的底表面60a上形成有两个孔65,两个磁性构件50布置在两个孔65中。两个孔65彼此隔开预定距离。此外,用于支撑阻尼器30的支撑部分63围绕每个孔65从底表面60a突出。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框架60被形成为使得两个磁性构件50被布置在框架60中。然而,这仅仅是一个示例。必要时,框架60可被形成为使得一个磁性构件50或者三个或更多个磁性构件50被布置在框架60中。
膜片62在与对应线圈架23运动对应的位置运动,以产生纵波,由此产生声音。膜片62的整个周边通过边缘(或折环)64被固定到框架60的顶端。膜片62可由棉、压模海绵、橡胶、复合材料等形成。可通过改变膜片62的重量和截面形状来改变扬声器2的低音极限频率。
线圈架23布置在膜片62之下,并且被形成为中空管的形状。线圈架23的第一端固定到膜片62,在线圈架23的第二端附近缠绕有音圈21。线圈架23可具有圆形、拉长的圆形等截面形状。参照图6和图7,在该实施例中,线圈架23被形成为具有拉长的圆形截面。在线圈架23的附着有膜片62的第一端上形成有两个固定凹槽24,用于限定阻尼器30的位置。
音圈21缠绕在线圈架23的第二端,从而音圈21可与线圈架23一起沿直线往复运动。音圈21与电子电路(未示出)电连接,以经由阻尼器30输出声音信号。因此,从电子电路输出的声音信号流经音圈21。
中心柱40在线圈架23的中心固定到磁性构件50。中心柱40与线圈架23平行,以支撑阻尼器30。因此,中心柱40的下端可通过各种方法被固定到磁性构件50的顶部(即,第一磁轭51)。例如,在磁性构件50中加工了孔之后,可将中心柱40插入并固定到孔中。使用粘合剂将中心柱40的下端附着到磁性构件50。或者,可通过使用螺钉将中心柱40固定到磁性构件50。
阻尼器30支撑线圈架23,从而线圈架23可沿着与框架60的底表面60a垂直的方向沿直线往复运动。阻尼器30的相对两端被固定到形成在框架60的底表面60a上的支撑部分63。线圈架23被固定到阻尼器30的中央。
在该实施例中,在纤薄型扬声器2中,阻尼器30被设计为关于线圈架23的中心C对称地、均匀地支撑线圈架23。换句话说,阻尼器30被形成为沿着纤薄型扬声器2的长轴方向C1和短轴方向C2以均匀的力支撑线圈架23。阻尼器30被形成为具有外阻尼器32和内阻尼器31。外阻尼器32从线圈架23的外侧支撑线圈架23。外阻尼器32主要沿着扬声器2的长轴方向C1支撑线圈架23。因此,外阻尼器32围绕线圈架23的外周表面。外阻尼器32的相对两端被固定到框架60的支撑部分63。内阻尼器31从线圈架23的内侧支撑线圈架23。内阻尼器31主要沿着扬声器2的短轴方向C2支撑线圈架23。因此,内阻尼器31的相对两端被固定到线圈架23的内周表面,内阻尼器31的中央部分被固定到中心柱40。此外,内阻尼器31和外阻尼器32可被形成为具有关于线圈架23的中心对称的形状。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外阻尼器32被形成为关于线圈架23的中心C对称。内阻尼器31被形成为具有关于线圈架23的中心C对称的形状。
另外,外阻尼器32可被分为两部分,即,第一外阻尼器32-1和第二外阻尼器32-2。换句话说,第一外阻尼器32-1被这样形成,使得第一外阻尼器32-1的一端围绕线圈架23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并且第一外阻尼器32-1的另一端固定到支撑部分63。第二外阻尼器32-2被这样形成,使得第二外阻尼器32-2的一端与第一外阻尼器32-1隔开并围绕线圈架23的外周表面的剩余部分并且第二外阻尼器32-2的另一端固定到支撑部分63。如上所述,根据外阻尼器32被分为两部分以形成第一外阻尼器32-1和第二外阻尼器32-2,外阻尼器32可用作将语音信号施加到音圈21的端子。换句话说,如图6所示,音圈21的第一端焊接到第一外阻尼器32-1的P1处,音圈21的第二端焊接到第二外阻尼器32-2的P2处。
为了便于装配阻尼器30和线圈架23,内阻尼器31和外阻尼器32可被形成为一体。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外阻尼器32-2和内阻尼器31被形成为一体。内阻尼器31和第二外阻尼器32-2通过两个桥部33彼此连接。在内阻尼器31的中心形成有中心孔31a,中心柱40被固定到中心孔31a。两个支撑臂31b从中心孔31a延伸。在支撑臂31b从中心孔31a延伸到线圈架23的内周表面之后,支撑臂31b被形成为接触线圈架23的内周表面并沿着线圈架23的内周表面延伸预定长度且与桥部33连接。两个支撑臂31b被形成为关于中心孔31a的中心C点对称。每个支撑臂31b被形成为接触线圈架23的大约1/4的内周表面。通过粘合剂将支撑臂31b附着到线圈架23的内周表面。
第一外阻尼器32-1和第二外阻尼器32-2均包括:线圈架接触部分32b,接触线圈架23的外周表面;框架固定部分32a,被固定到框架60的支撑部分63。此外,第一外阻尼器32-1和第二外阻尼器32-2均包括连接部分32c,连接部分32c连接线圈架接触部分32b和框架固定部分32a。线圈架接触部分32b被形成为具有与线圈架23的形状对应的形状,框架固定部分32a被形成为具有与框架6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通过粘合剂将线圈架接触部分32b附着到线圈架23的外周表面。通过粘合剂将框架固定部分32a附着到框架60的支撑部分63。连接部分32c可被形成为各种形状,只要连接部分32c能够连接线圈架接触部分32b和框架固定部分32a并能够支撑线圈架23的直线往复运动即可。图10示出了具有连接部分32c′的阻尼器30′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连接部分32c′的形状与如图5所示的阻尼器30的连接部分32c的形状不同。
此外,为了便于制造和装配,第一外阻尼器32-1和第二外阻尼器32-2可被形成为单个外阻尼器32。换句话说,如图8所示,第一外阻尼器32-1和第二外阻尼器32-2可通过结合部分37而被连接以形成为一体。因此,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外阻尼器32-1和第二外阻尼器32-2以及内阻尼器31可被一体地形成为单件。在将阻尼器30装配到线圈架23之后,可切除结合部分37。于是,第一外阻尼器32-1与第二外阻尼器32-2不相连接,而是彼此隔开,从而使第一外阻尼器32-1与第二外阻尼器32-2电隔离。其结果是,可通过第一外阻尼器32-1和第二外阻尼器32-2将声音信号传输到音圈21。
阻尼器30可由麻(hemp)、棉、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conex)、凯夫拉尔(Kevlar)、橡胶、上述材料的混合物、或者非铁金属合金等形成。此外,阻尼器30可由导体形成。可通过改变阻尼器30的面积、重量、弹性等改变扬声器2的频率响应特性。
磁性构件50布置在线圈架23之下,并且形成能够根据流经音圈21的声音信号使音圈21运动的磁路。参照图3和图4,磁性构件50包括:第一磁轭51,被形成为具有与线圈架23的截面对应的形状;第二磁轭52,被形成为围绕第一磁轭51;永磁体53,布置在第一磁轭51的底部和第二磁轭52的顶部之间。第二磁轭52与第一磁轭51隔开预定距离,以形成气隙55,线圈架23的下端插入在气隙55中并在气隙55中运动。永磁体53在第一磁轭51和第二磁轭52之间的气隙55中形成磁场。因此,线圈架23可与流经缠绕在线圈架23上的音圈21的声音信号的变化对应,相对于磁性构件50向上和向下运动。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1详细解释具有上述结构的纤薄型扬声器2的装配方法。
首先,制备线圈架23和阻尼器30(S10),其中,线圈架23上缠绕有音圈21,阻尼器30的第一外阻尼器32-1和第二外阻尼器32-2以及内阻尼器31被形成为一体。
然后,将中心柱40装配在阻尼器30的中心孔31a中(S20)。可使用粘合剂将中心柱40固定到阻尼器30的中心孔31a。
之后,将阻尼器30插到线圈架23上(S30)。此时,阻尼器30的桥部33被插入到线圈架23的固定凹槽24中,使得阻尼器30被固定到线圈架23的预定位置。
接着,使用粘合剂将线圈架23的外周表面和外阻尼器32彼此附着,使用粘合剂将内阻尼器31附着到线圈架23的内周表面(S40)。
在将外阻尼器32和内阻尼器31固定到线圈架23之后,将外阻尼器32的结合部分37切除(S50)。于是,第一外阻尼器32-1和第二外阻尼器32-2彼此隔开预定距离。这就完成了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架-阻尼器组件的装配。
此外,与现有技术的扬声器的装配类似,将磁性构件50、线圈架-阻尼器组件以及膜片62依次装配到框架60,从而完成扬声器2的装配。此时,当将线圈架-阻尼器组件布置在磁性构件50中时,装配在线圈架-阻尼器组件的中央的中心柱40的下端可被涂覆粘合剂,以被固定到磁性构件50的第一磁轭51。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解释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纤薄型扬声器2的操作。
缠绕有音圈21的线圈架23的下端位于相对于磁性构件50的第一磁轭51、第二磁轭52和永磁体53构成磁路的气隙55中。在这种状态下,当转换为电流的声音信号被施加到音圈21时,根据弗莱明左手定则,音圈21沿着竖直方向(即,沿着与框架60的底表面60a垂直的方向)沿直线往复运动。
此时,线圈架23将产生的动能传递到膜片62,以使空气粒子形成纵波。然后,膜片62产生与声音信号对应的声音。
按照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扬声器,对称地布置在缠绕有音圈21的线圈架23内侧的内阻尼器31沿着短轴方向支撑线圈架23。对称地布置在线圈架23外侧的外阻尼器32沿着长轴方向支撑线圈架23。其结果是,从线圈架23的中心C沿着周向以均匀的力支撑线圈架23。因此,在纤薄型扬声器2中,抖动和失真被最小化,从而产生准确的声音。
图12是示出具有上述结构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扬声器2中的总谐波失真(THD)的减小的图形。
在图12中,图形A表示由输入扬声器2的声音信号产生的声音。图形B和图形C表示包括在由扬声器产生的声音中的噪声,并且图形B和图形C的比例被放大。图形B表示包括在由现有技术的扬声器产生的声音中的噪声。图形C表示包括在由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扬声器2产生的声音中的噪声。参照由图12中的虚线示出的区域D,可以发现,图形C中的失真远低于图形B中的失真。因此,可以发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扬声器2的THD小于现有技术的扬声器的THD。
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一旦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了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想到示例性实施例的另外的变型和修改。因此,权利要求应被解释为意图包括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以及落入如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型和修改。
Claims (15)
1.一种扬声器,包括:
框架;
膜片,布置在框架的顶端;
线圈架,布置在膜片之下;
音圈,缠绕在线圈架的下端;
磁性构件,具有凹槽,线圈架的缠绕有音圈的下端插入所述凹槽中,并且在所述凹槽中沿直线向上和向下往复运动;
中心柱,在线圈架的中央位置固定到磁性构件,并且与线圈架平行地延伸;
阻尼器,从中心柱向外支撑线圈架的内周表面,
其中,阻尼器从框架支撑线圈架的外周表面,使得线圈架沿直线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中,阻尼器包括:
外阻尼器,固定到框架,并支撑线圈架的外周表面;
内阻尼器,固定到中心柱,并支撑线圈架的内周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中,外阻尼器包括:
第一外阻尼器,被固定以围绕线圈架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
第二外阻尼器,与第一外阻尼器隔开,并且被固定以围绕线圈架的外周表面的剩余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中,内阻尼器与第一外阻尼器和第二外阻尼器中的任何一个形成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其中,外阻尼器与内阻尼器通过桥部彼此连接,并且在线圈架上形成有固定凹槽,桥部插入在固定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中,音圈的一端电连接到第一外阻尼器,音圈的另一端电连接到第二外阻尼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中,第一外阻尼器和第二外阻尼器通过结合部分而被连接,以使第一外阻尼器和第二外阻尼器形成为一体,
其中,在形成为一体的第一外阻尼器和第二外阻尼器被装配到线圈架之后,结合部分被切除,使得第一外阻尼器和第二外阻尼器彼此电隔离。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中,内阻尼器包括从中心柱对称地形成的两个支撑臂。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中,外阻尼器关于线圈架的中心对称地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中,阻尼器由导体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框架的截面的长度大于框架的截面的宽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扬声器,还包括:至少两个线圈架、至少两个磁性构件、至少两个中心柱和至少两个阻尼器,布置在框架中并位于膜片之下。
13.一种装配扬声器的方法,包括:
制备线圈架并制备阻尼器,其中,音圈缠绕在线圈架上,阻尼器包括被形成为一体的第一外阻尼器、第二外阻尼器和内阻尼器;
将阻尼器插到线圈架上;
将第一外阻尼器和第二外阻尼器附着到线圈架的外周表面,并将内阻尼器附着到线圈架的内周表面;
切除第一外阻尼器和第二外阻尼器的结合部分,使得第一外阻尼器和第二外阻尼器彼此隔开预定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将阻尼器插到线圈架上时,连接内阻尼器和第二外阻尼器的桥部被插入到线圈架的固定凹槽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将阻尼器插到线圈架上之前,将中心柱装配在内阻尼器的中心孔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1-0000534 | 2011-01-04 | ||
KR1020110000534A KR101697251B1 (ko) | 2011-01-04 | 2011-01-04 | 스피커 및 스피커 조립방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95288A true CN102595288A (zh) | 2012-07-18 |
CN102595288B CN102595288B (zh) | 2016-08-24 |
Family
ID=44719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5106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5288B (zh) | 2011-01-04 | 2011-11-04 | 纤薄型扬声器以及装配该扬声器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582800B2 (zh) |
EP (1) | EP2472906B1 (zh) |
KR (1) | KR101697251B1 (zh) |
CN (1) | CN102595288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07278A (zh) * | 2018-01-09 | 2018-07-20 | 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扬声器 |
CN110351635A (zh) * | 2018-04-06 | 2019-10-18 | N斯特龙株式会社 | 磁体结构和包括该磁体结构的面板振动式音频生成设备 |
CN110660318A (zh) * | 2018-06-28 | 2020-01-07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468631B1 (ko) * | 2013-06-14 | 2014-12-05 | 부전전자 주식회사 | 진동변환기와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윈도우 진동장치 |
US20150086065A1 (en) * | 2013-09-23 | 2015-03-26 | Tzu-Chung Chang | Loudspeakers With Double Dampers |
GB2519573A (en) * | 2013-10-25 | 2015-04-29 | B & W Group Ltd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loudspeakers |
KR102269152B1 (ko) * | 2014-10-07 | 2021-06-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스피커 |
TW201620313A (zh) * | 2014-11-25 | 2016-06-01 | Hiroshi Ohara | 喇叭彈波之製造方法 |
US10609489B2 (en) * | 2015-09-10 | 2020-03-31 | Bose Corporation | Fabricating an integrated loudspeaker piston and suspension |
KR102683807B1 (ko) * | 2016-12-19 | 2024-07-09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햅틱 피드백 장치 및 햅틱 피드백 기능을 갖는 전자 기기 |
US10555085B2 (en) * | 2017-06-16 | 2020-02-04 | Apple Inc. | High aspect ratio moving coil transducer |
KR101891230B1 (ko) * | 2017-09-21 | 2018-08-23 | 엔시트론 주식회사 | 오디오 기기 부착형 슬림 스피커 |
US20190349689A1 (en) * | 2018-05-09 | 2019-11-14 | Bose Corporation | Efficiency of Miniature Loudspeakers |
CN111163407B (zh) * | 2020-01-03 | 2020-12-25 | 厦门东声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定位件的扬声器及其组装方法 |
CN114157970A (zh) * | 2021-12-01 | 2022-03-08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发声器件 |
CN114515965B (zh) * | 2022-03-13 | 2024-01-30 | 芜湖威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弹波音圈自动组装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04896B1 (en) * | 1999-07-30 | 2002-06-11 | Microtech Corporation | Electric-acoustic transducer having dual voice coil drivers |
US20020112914A1 (en) * | 2001-02-16 | 2002-08-22 | Pioneer Corporation |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damper device for speaker |
US20050002541A1 (en) * | 2001-01-23 | 2005-01-06 | Killion Mead C. | Acoustic resistor for hearing improvement and audiometric application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CN1607863A (zh) * | 2003-10-14 | 2005-04-20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 |
US20070025585A1 (en) * | 2005-07-28 | 2007-02-01 | Sony Corporation | Loudspeaker damper and method of mounting loudspeaker damp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441158A (en) * | 1933-12-15 | 1936-01-14 | Walter Lissauer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loudspeakers with oscillatory coil |
EP1750477B1 (en) * | 2004-05-27 | 2015-04-29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Loudspeaker |
EP2180721A1 (de) * | 2008-10-21 | 2010-04-28 | Lautsprecher Teufel GmbH | Flachmembranlautsprecher |
JP2010288099A (ja) * | 2009-06-12 | 2010-12-24 | Hosiden Corp | スピーカ |
-
2011
- 2011-01-04 KR KR1020110000534A patent/KR101697251B1/ko active Active
- 2011-09-30 EP EP20110183526 patent/EP2472906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1-11-04 CN CN201110351062.3A patent/CN10259528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
- 2012-01-04 US US13/343,342 patent/US858280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04896B1 (en) * | 1999-07-30 | 2002-06-11 | Microtech Corporation | Electric-acoustic transducer having dual voice coil drivers |
US20050002541A1 (en) * | 2001-01-23 | 2005-01-06 | Killion Mead C. | Acoustic resistor for hearing improvement and audiometric application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US20020112914A1 (en) * | 2001-02-16 | 2002-08-22 | Pioneer Corporation |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damper device for speaker |
CN1607863A (zh) * | 2003-10-14 | 2005-04-20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 |
US20070025585A1 (en) * | 2005-07-28 | 2007-02-01 | Sony Corporation | Loudspeaker damper and method of mounting loudspeaker damper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07278A (zh) * | 2018-01-09 | 2018-07-20 | 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扬声器 |
CN110351635A (zh) * | 2018-04-06 | 2019-10-18 | N斯特龙株式会社 | 磁体结构和包括该磁体结构的面板振动式音频生成设备 |
CN110660318A (zh) * | 2018-06-28 | 2020-01-07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CN114783278A (zh) * | 2018-06-28 | 2022-07-22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US11765492B2 (en) | 2018-06-28 | 2023-09-19 | L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apparatus |
US11979700B2 (en) | 2018-06-28 | 2024-05-07 | L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apparatus |
CN114783278B (zh) * | 2018-06-28 | 2024-09-06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472906A1 (en) | 2012-07-04 |
US20120170794A1 (en) | 2012-07-05 |
US8582800B2 (en) | 2013-11-12 |
KR20120079306A (ko) | 2012-07-12 |
KR101697251B1 (ko) | 2017-01-17 |
CN102595288B (zh) | 2016-08-24 |
EP2472906B1 (en) | 2015-04-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95288A (zh) | 纤薄型扬声器以及装配该扬声器的方法 | |
US8890375B2 (en) | Multi-function vibrating device | |
KR101000757B1 (ko) | 선형 진동 구조를 갖는 마이크로 스피커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101499514B1 (ko) | 장방형의 일체형 투웨이 스피커 | |
CN107820169A (zh) | 扬声器及提高扬声器灵敏度的方法 | |
JP2005159409A (ja) |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およびこの振動板を使用したスピーカ | |
US20110164781A1 (en) | Magnetic circuit for speaker device and speaker device | |
EP2866467B1 (en) |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 |
MX2011003931A (es) | Dispositivo de altavoz. | |
CN105120409A (zh) | 扬声器 | |
CN101888579B (zh) | 多功能微型喇叭 | |
JP5025824B2 (ja) | 入れ子状の複合スピーカー駆動ユニット | |
US20110116662A1 (en) | Speaker device | |
JP2009171352A (ja) | スピーカユニット | |
KR101420320B1 (ko) | 초박형 진동판 전면 구동 스피커 | |
KR20230098143A (ko) | 단일 영구 자석 및 하나 이상의 음성 코일에 의해 구동되는 플랫 스피커 | |
CN209526859U (zh) | 一种扬声器 | |
KR20080048377A (ko) | 진동형 마이크로스피커 | |
US20140054981A1 (en) | Ultrathin electromagnetic vibration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 |
CN105282666B (zh) | 微型扬声器 | |
CN207978120U (zh) | 一种改善微型扬声器振动不平衡的结构及微型扬声器 | |
CN102273227A (zh) |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 |
CN202353804U (zh) | 磁路系统和包括该磁路系统的动圈式电声换能器 | |
CN110324763A (zh) | 高保真锥形扬声器 | |
CN209545838U (zh) |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