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3785A - 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 Google Patents
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93785A CN102593785A CN2012100316433A CN201210031643A CN102593785A CN 102593785 A CN102593785 A CN 102593785A CN 2012100316433 A CN2012100316433 A CN 2012100316433A CN 201210031643 A CN201210031643 A CN 201210031643A CN 102593785 A CN102593785 A CN 1025937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power input
- leakage current
- switch
- induction c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常开的主回路开关、复位成功时带动主回路开关抬起闭合的复位按钮、可配合机械结构使主回路开关断开的脱扣线圈、控制脱扣线圈供电回路通断的可控硅、感应线圈以及通过漏电流检测结果驱动可控硅通断的控制芯片,还包括一个跟随复位按钮按下动作瞬间闭合的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经脱扣线圈与两电源输入端形成穿过感应线圈的测试回路,两电源输入端设置有一对兼作放电片和散热片的金属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同时具有漏电保护、寿命终止检测和反接线保护功能,使用安全;设置有一对兼作放电片和散热片的金属片,有效降低温升并防止雷击损坏,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电源插头或电源插座或开关断路器内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电源插座(简称GFCI)、电源插头、电源开关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电源插座、电源插头的功能、使用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因而这类产品需要设置相应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电流时需要及时跳闸及时断开电源,并且,还要设置手动测试功能,即通过人为操作产生模拟漏电流使其跳闸,如申请号为201020287421.4的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包括主回路开关、复位按钮、可配合机械结构使主回路开关断开的脱扣线圈、控制脱扣线圈供电回路通断的可控硅、用于检测漏电流的感应线圈以及通过漏电流检测结果驱动可控硅通断的控制芯片等,具有漏电保护、反接线保护和寿命终止检测等功能。类似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存在以下问题:为保证主回路开关动作可靠性,开关动触头均为薄而窄的铜片,因此可承受的温升范围有限;复位和寿命终止检测通过两个按钮及两个回路实现,电路结构较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及防雷击效果好、电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常开的主回路开关K1-1、K1-2、复位成功时带动主回路开关抬起闭合的复位按钮RESET、可配合机械结构使主回路开关断开的脱扣线圈T3、控制脱扣线圈供电回路通断的可控硅V1、用于检测漏电流的感应线圈T1以及通过漏电流检测结果驱动可控硅通断的控制芯片IC1,该漏电检测保护电路还包括一个跟随复位按钮按下动作瞬间闭合的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经脱扣线圈T3与两电源输入端形成穿过感应线圈T1的测试回路,两电源输入端设置有一对兼作放电片和散热片的金属片M1、M2。
进一步地,该漏电检测保护电路还设置有按下时使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瞬间闭合进而使主回路开关(K1-1、K1-2)断开的脱扣按钮(TEST)。
进一步地,所述兼作放电片和散热片的金属片M1、M2,可与电源输入端一体成形也可以分体设置,两金属片平行设置,其中之一设有朝向另一金属片的凸起,该凸起与另一金属片之间形成放电间隙。
进一步地,还设有用于检测低电阻故障的自感应线圈T2。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芯片IC1的输出端与可控硅V1控制端相连,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经感应线圈T1外的导体、脱扣线圈T3、电阻R4、整流二极管V4与控制芯片IC1的电源端相连,控制芯片IC1的电源端和公共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和零线端相连,形成不穿过感应线圈T1的供电回路;可控硅V1的阴极连接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N,阳极通过脱扣线圈T3连接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形成不穿过感应线圈T1的脱扣电流回路;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静接触端经导体与零线主回路开关K1-2的左端相连进而通过穿过感应线圈T1的导体与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N相连,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动接触杆经电阻R5、脱扣线圈T3及感应线圈T1外的导体与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相连,形成穿过感应线圈T1的测试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芯片IC1的输出端与可控硅V1控制端相连,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动接触杆与一由导体引向电源输入端零线端的公共端接触,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经感应线圈T1外的导体、脱扣线圈T3、电阻R4、整流二极管V4与控制芯片IC1的电源端相连,控制芯片IC1的电源端和公共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和零线端相连;可控硅V1的阴极与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动接触杆相连,阳极通过脱扣线圈T3连接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静接触端经导体与零线主回路开关K1-2的左端相连进而通过穿过感应线圈T1的导体与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N相连,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动接触杆经控制芯片IC1、脱扣线圈T3及感应线圈T1外的导体与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的动接触杆经电阻R5、脱扣线圈T3和穿过感应线圈T1的导体引至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的静接触端经感应线圈外的导体引至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N。
进一步地,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包括动接触杆、上静接触端A和下静接触端B,复位联动测试按钮RESET按下时动接触杆与下静接触端B接触,复位联动测试按钮RESET带动主回路开关成功复位时动接触杆与上静接触端A接触,控制芯片IC1公共端及可控硅V1阴极与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动接触杆相连,控制芯片IC1电源端经整流二极管V4、电阻R4、脱扣线圈T3由穿过感应线圈T1的导体引至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的上静接触端A经导体引至电源输出端的零线端,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的下静接触端B经感应线圈T1外的导体引至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N。
进一步地,还设有一在复位成功时点亮的工作状态指示电路。
进一步地,还设有一在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闭合瞬间指示灯熄灭的复位动作指示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可分别在复位按钮RESET或脱扣按钮TEST按下瞬间接触闭合且在产生模拟漏电流后与相应接触位置滑脱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一端与穿过感应线圈T1的零线相连,另一端经电阻R5、脱扣线圈T3与电源输入端火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一端经电阻R5与穿过感应线圈T1的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另一端经脱扣线圈T3与电源输入端火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一端与穿过感应线圈T1的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另一端与可控硅阴极相连并通过常开状态的动接触杆与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漏电流产生开关K1-3一端经电阻R5、脱扣线圈T3与电源输入端火线相连,另一端与穿过感应线圈T1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且通过复位动作指示电路与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漏电流产生开关K1-3一端经电阻R5、脱扣线圈T3与穿过感应线圈T1的电源输入端火线相连,另一端与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且经过由发光二极管V2、整流二极管V3、限流电阻R1串联组成的指示电路后于穿过感应线圈T1的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包括动接触杆和两静接触端,动接触杆一端与可控硅阴极相连;下静接触端与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上静接触端为指示灯电路中引出的一抽头,一侧经过由发光二极管V2、整流二极管V3、限流电阻R1串联组成的指示电路以及脱扣线圈T3后与穿过感应线圈T1的电源输入端火线相连,另一侧与穿过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同时具有漏电保护、寿命终止检测和反接线保护功能,使用安全可靠;设置有一对兼作放电片和散热片的金属片,有效降低温升并防止雷击损坏,使用寿命长;复位动作和寿命终止检测使用经过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的同一个模拟测试回路,简化电路、降低成本;设置同时作为测试按钮和机械强制脱扣按钮的脱扣按钮TEST,在寿命终止时通过机械结构强制使主回路开关跳闸,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的电路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的电路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八的电路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九的电路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十的电路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一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本发明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常开的主回路开关(K1-1、K1-2)、复位成功时带动主回路开关抬起闭合的复位按钮RESET、可配合机械结构使主回路开关断开的脱扣线圈T3、控制脱扣线圈供电回路通断的可控硅V1、用于检测漏电流的感应线圈T1以及通过漏电流检测结果驱动可控硅通断的控制芯片IC1,还包括一个跟随复位联动测试按钮按下动作瞬间闭合的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经脱扣线圈T3与两电源输入端形成穿过感应线圈T1的测试回路,两电源输入端设置有一对兼作放电片和散热片的金属片M1、M2。
具体地,主回路开关位于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之间,连接电源输入端的两导体穿过感应线圈T1,感应线圈T1的绕组经阻容网络(电容C1、电阻R2、电阻R3、电容C2、电容C3)连接到控制芯片IC1的输入端(管脚1和管脚2);控制芯片IC1可选择CL5413或4145芯片,控制芯片IC1的输出端(管脚7)与可控硅V1控制端相连,控制芯片IC1的管脚3连接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N,管脚1和管脚3之间连接电容C3,管脚4和管脚5均通过一公共电容C4连接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N,管脚6通过电容C5与管脚7相连,管脚7和管脚8分别通过电容C7和电容C6连接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N,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经感应线圈T1外的导体(不穿过感应线圈)、脱扣线圈T3、电阻R4、整流二极管V4与控制芯片IC1的电源端(管脚8)相连,控制芯片IC1的电源端和公共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和零线端相连,形成不穿过感应线圈T1的供电回路;可控硅V1的阴极连接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N,阳极通过脱扣线圈T3连接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形成不穿过感应线圈T1的脱扣电流回路,可控硅V1并联有电容C8和压敏电阻MOV;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静接触端经导体与零线主回路开关K1-2的左端相连进而通过穿过感应线圈T1的导体与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N相连,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动接触杆经电阻R5、脱扣线圈T3及感应线圈T1外的导体与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相连,形成穿过感应线圈T1的测试回路。
本发明还包括一由电阻R1、整流二极管V3和发光二极管V2组成的工作状态指示电路,发光二极管V2的阴极经导体与零线主回路开关K1-2的左端相连进而通过穿过感应线圈T1的导体与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N相连,发光二极管V2的阳极经电阻R1、整流二极管V3悬浮于火线主回路开关K1-1动接触杆上方,复位成功时,指示灯点亮。
主回路开关(K1-1、K1-2)的动触头从电源输入端延伸引出,为保证动触头动作可靠,该动触头由一对薄而窄的铜片形成,能承受的温升有限,因此在电源输入端设置一对散热面积较大的散热片,有效降低动触头温升;在电源输入端设置一对放电金属片,出现大电流时可通过放电片及时释放瞬间高压,可有效防止雷击损坏电路,因此设置有一对兼作放电片和散热片的金属片M1、M2,可与电源输入端一体成形也可以分体设置,两金属片平行设置,其中之一设有朝向另一金属片的凸起,该凸起与另一金属片之间形成放电间隙。本实施例中,与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相连的金属片M1上设置凸起。
还设置有按下时使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瞬间闭合进而使主回路开关(K1-1、K1-2)断开的脱扣按钮TEST,在寿命未终止且主回路开关(K1-1、K1-2)闭合时,按下脱扣开关TEST,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瞬间闭合产生模拟漏电流,可控硅导通,复位按钮导向柱与锁扣分离,主回路开关(K1-1、K1-2)断开;脱扣按钮TEST同时作为寿命终止检测按钮,若按下脱扣按钮TEST不能使主回路开关跳闸则说明寿命终止,此时按下脱扣按钮可通过设置在脱扣按钮上的一个弹性勾脚将锁扣与复位按钮导向柱强制分离。
本发明中的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为二合一开关,可分别在复位按钮RESET或脱扣按钮TEST按下瞬间接触闭合且在产生模拟漏电流后与相应接触位置滑脱分离。具体连接方式为: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一端与穿过感应线圈T1的零线相连,另一端经电阻R5、脱扣线圈T3与电源输入端火线相连。
复位过程:初始状态,主回路开关(K1-1、K1-2)和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均为常开状态,电源输入端连接电源后,按下复位按钮RESET,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瞬间闭合形成测试回路,即电流经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脱扣线圈T3、限流电阻R5、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流向零线主回路开关K1-2左侧汇合点,穿过感应线圈T1后流向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N,形成模拟测试电流,该电流大小约几个毫安,磁场强度不足以使机械结构(复位按钮导向柱与锁扣勾扣配合结构)动作;感应线圈T1此时感应到电流差,感应电动势加载到控制芯片IC1输入端,控制芯片IC1检测到达到预设值的模拟漏电流即向可控硅V1控制端发出开启信号,可控硅V1导通,电流经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脱扣线圈T3、可控硅V1流向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N,此时电流强度达到安培级,锁扣动作使得复位按钮导向柱可穿过锁扣通孔并与通孔边缘勾扣配合并保持住,在弹性复位机构作用下抬起主回路开关(K1-1、K1-2)闭合,复位成功,电源输出端带电;复位按钮RESET按下使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闭合后,复位按钮导向柱即与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动触头脱开,复位按钮在弹性复位机构作用下复位时,复位按钮导向柱即与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动触头保持可接触联动状态;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断开后,由于可控硅V1单向导通,由于经过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的测试回路不复存在,在可控硅V1两端电压处于负半周时可控硅V1关断,防止可控硅V1过热烧毁。
跳闸过程:主回路开关成功复位后,在接入用电器的使用过程中,若出现漏电流,感应线圈T1感应到漏电流,将感应电动势加载在控制芯片IC1输入端,控制芯片IC1使可控硅V1导通,脱扣线圈磁场使锁扣动作,将锁扣与复位联动测试按钮导向柱分离,复位按钮弹起,主回路开关(K1-1、K1-2)断开,保护用电器。
测试过程:主回路开关已复位,此时按下脱扣按钮TEST,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闭合,产生模拟漏电流,感应线圈T1感应到漏电流,将感应电动势加载在控制芯片IC1输入端,控制芯片IC1使可控硅V1导通,脱扣线圈产生磁场使锁扣动作,将锁扣与复位按钮导向柱分离,复位按钮弹起,主回路开关(K1-1、K1-2)断开,说明漏电检测保护功能完好;若主回路开关(K1-1、K1-2)不能跳闸,说明寿命终止(感应线圈T1、可控硅V1、控制芯片IC1、脱扣线圈T3等部件损坏均可导致不能跳闸),漏电保护插座需要更换,此时按下脱扣开关K2使主回路开关跳闸,再按复位按钮也不能成功复位,保证安全。
漏电检测保护功能完好前提下(寿命未终止),在使用过程中若需要切断电源输出端电源,只要按下脱扣按钮TEST即可实现主回路开关跳闸或强制跳闸,复位和寿命终止检测通过经过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的同一回路实现,无需另行设置其它测试回路,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另外,由于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与电源输入端相连,当安装时错将电源线接至电源输出端时,可控硅V1无法导通,主回路开关不能复位,因而本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兼具反接线保护功能。
实施例二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设置有由限流电阻R1、整流二极管V3和发光二极管V2组成的复位动作指示电路,发光二极管V2阴极与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N相连,发光二极管V2阳极经过整流二极管V3和限流电阻R1在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常开状态下与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的动接触杆相连,再经限流电阻R5、脱扣线圈T3与火线主回路开关K1-1左侧相连进而引至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按下复位按钮时,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闭合,发光二极管V2熄灭,复位按钮导向柱与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的动接触杆分离后,发光二极管V2熄灭重新点亮,即发光二极管V2在复位前和复位后均常亮,在按下瞬间熄灭一次。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结构基本相同,本实施例同样设置复位动作指示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V2和整流二极管V3,借用电阻R5起到限流保护作用,省去电阻R1。漏电流产生开关K1-3一端经电阻R5、脱扣线圈T3与电源输入端火线相连,另一端与穿过感应线圈T1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且通过复位动作指示电路与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
实施例四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感应线圈T1的绕组经阻容网络(电容C1、电阻R2、电阻R3、电容C2、电容C3)连接到控制芯片IC1的输入端(管脚1和管脚2);控制芯片IC1可选择CL5413或4145芯片,控制芯片IC1的输出端(管脚7)与可控硅V1控制端相连,控制芯片IC1的管脚3与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动接触杆相连,管脚1和管脚3之间连接电容C3,管脚4和管脚5均通过一公共电容C4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动接触杆相连,管脚6通过电容C5与管脚7相连,管脚7和管脚8分别通过电容C7和电容C6与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动接触杆相连,常开状态下,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动接触杆与一由导体引向电源输入端零线端的公共端接触,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经感应线圈T1外的导体(不穿过感应线圈)、脱扣线圈T3、电阻R4、整流二极管V4与控制芯片IC1的电源端(管脚8)相连,控制芯片IC1的电源端和公共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和零线端相连,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常开时,控制芯片IC1经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动接触杆及静接触端形成不穿过感应线圈T1的供电回路,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闭合瞬间,控制芯片IC1经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动接触杆及公共端形成穿过感应线圈T1的供电回路;可控硅V1的阴极与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动接触杆相连,阳极通过脱扣线圈T3连接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形成不穿过感应线圈T1的脱扣电流回路,可控硅V1并联有电容C8和压敏电阻MOV;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静接触端经导体与零线主回路开关K1-2的左端相连进而通过穿过感应线圈T1的导体与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N相连,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动接触杆经控制芯片IC1、脱扣线圈T3及感应线圈T1外的导体与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相连,形成穿过感应线圈T1的测试回路,本实施例通过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闭合瞬间控制芯片IC1的供电电流作为测试电流,省去图1中的电阻R5,简化电路、降低成本。
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一端与穿过感应线圈T1的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另一端与可控硅阴极相连并通过常开状态的动接触杆与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
本实施例的指示电路与实施例一相同,为工作状态指示电路,复位成功时点亮。
实施例五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的动接触杆经电阻R5、脱扣线圈T3和穿过感应线圈T1的导体引至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的静接触端经感应线圈外的导体引至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N,漏电流产生开关K1-3一端经电阻R5、脱扣线圈T3与穿过感应线圈T1的电源输入端火线相连,另一端与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且经过由发光二极管V2、整流二极管V3、限流电阻R1串联组成的指示电路后于穿过感应线圈T1的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
还包括一由限流电阻R1、整流二极管V3和发光二极管V2组成的复位动作指示电路,发光二极管V2阴极经常开状态的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的动接触杆、电阻R5及脱扣线圈T3与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相连,发光二极管V2阳极经整流二极管V3、限流电阻R1与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N相连(负半周导通),发光二极管V2在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闭合瞬间熄灭一次,复位前后常亮。
实施例六
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包括动接触杆、上静接触端A和下静接触端B,动接触杆常态下悬空(与上静接触端A和下静接触端B均不接触),复位按钮RESET按下时动接触杆与下静接触端B接触,复位按钮RESET带动主回路开关成功复位时动接触杆与上静接触端A接触,控制芯片IC1公共端及可控硅V1阴极与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动接触杆相连,控制芯片IC1电源端经整流二极管V4、电阻R4、脱扣线圈T3由穿过感应线圈T1的导体引至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的上静接触端A经导体引至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的下静接触端B经感应线圈T1外的导体引至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N。
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包括动接触杆和两静接触端,动接触杆一端与可控硅阴极相连;下静接触端与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上静接触端为指示灯电路中引出的一抽头,一侧经过由发光二极管V2、整流二极管V3、限流电阻R1串联组成的指示电路以及脱扣线圈T3后与穿过感应线圈T1的电源输入端火线相连,另一侧与穿过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
还设有由限流电阻R1、整流二极管V3和发光二极管V2组成的工作状态指示电路,发光二极管V2阴极经导体引至电源输出端的零线端,发光二极管V2阳极经整流二极管V3、限流电阻R1、脱扣线圈T3由穿过感应线圈T1的导体引至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复位成功时发光二极管V2点亮。
实施例七
参照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还设有用于检测低电阻故障的自感应线圈T2,单个感应线圈只能在电源输入端的火线和零线之间形成回路的漏电流,而对于单根导线(火线或零线)形成回路的情形(即低电阻故障)无法检测到,设置两个感应线圈后低电阻故障产生的差电流能被自感应线圈T2检测到,进而使主回路开关跳闸,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一端经电阻(R5)与穿过感应线圈T1的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另一端经脱扣线圈T3与电源输入端火线相连。
另外,本实施例的兼作放电片和散热片的金属片M1、M2中,与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相连的金属片M2上设置凸起,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八
参照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基本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工作状态指示电路中省去了限流电阻R1。
实施例九
参照图9,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增加了用于检测低电阻故障的自感应线圈T2。另外,工作状态指示电路连接电源输出端一侧,与电源输入端隔离。
实施例十
参照图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基本相同,指示电路同实施例九,指示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1、整流二极管V3、发光二极管V2,发光二极管V2阴极与电源输出端的零线端相连,发光二极管V2阳极经整流二极管V3、限流电阻R1与电源输出端的火线端相连。
实施例十一
参照图11,本实施例复位及跳闸结构与实施例五相同,指示电路为复位动作指示电路,包括整流二极管V3和发光二极管V2,借用测试回路中的电阻R5作为限流电阻,发光二极管V2的阴极经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的动接触杆、电阻R5、脱扣线圈T3由穿过感应线圈T1的导体引至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发光二极管V2的阳极经整流二极管V3与零线主回路开关K1-2左侧相连进而引至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复位按钮按下时熄灭一次,复位前后常亮。
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可以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Claims (17)
1.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常开的主回路开关(K1-1、K1-2)、复位成功时带动主回路开关抬起闭合的复位按钮(RESET)、可配合机械结构使主回路开关断开的脱扣线圈(T3)、控制脱扣线圈供电回路通断的可控硅(V1)、用于检测漏电流的感应线圈(T1)以及通过漏电流检测结果驱动可控硅通断的控制芯片(IC1),其特征在于:该漏电检测保护电路还包括一个跟随复位按钮按下动作瞬间闭合的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经脱扣线圈(T3)与两电源输入端形成穿过感应线圈(T1)的测试回路;两电源输入端设置有一对兼作放电片和散热片的金属片(M1、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漏电检测保护电路还设置有按下时使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瞬间闭合进而使主回路开关(K1-1、K1-2)断开的脱扣按钮(TES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兼作放电片和散热片的金属片(M1、M2),可与电源输入端一体成形也可以分体设置,两金属片平行设置,其中之一设有朝向另一金属片的凸起,该凸起与另一金属片之间形成放电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用于检测低电阻故障的自感应线圈(T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IC1)的输出端与可控硅(V1)控制端相连,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经感应线圈(T1)外的导体、脱扣线圈(T3)、电阻(R4)、整流二极管(V4)与控制芯片(IC1)的电源端相连,控制芯片(IC1)的电源端和公共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和零线端相连,形成不穿过感应线圈(T1)的供电回路;可控硅(V1)的阴极连接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N),阳极通过脱扣线圈(T3)连接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形成不穿过感应线圈(T1)的脱扣电流回路;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静接触端经导体与零线主回路开关(K1-2)的左端相连进而通过穿过感应线圈(T1)的导体与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N)相连,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动接触杆经电阻(R5)、脱扣线圈(T3及感应线圈(T1)外的导体与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相连,形成穿过感应线圈(T1)的测试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IC1)的输出端与可控硅(V1)控制端相连,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动接触杆与一由导体引向电源输入端零线端的公共端接触,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经感应线圈(T1)外的导体、脱扣线圈(T3)、电阻(R4)、整流二极管(V4)与控制芯片(IC1)的电源端相连,控制芯片(IC1)的电源端和公共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和零线端相连;可控硅(V1)的阴极与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动接触杆相连,阳极通过脱扣线圈(T3)连接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静接触端经导体与零线主回路开关(K1-2)的左端相连进而通过穿过感应线圈(T1)的导体与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N)相连,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动接触杆经控制芯片(IC1)、脱扣线圈(T3)及感应线圈(T1外的导体与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的动接触杆经电阻(R5)、脱扣线圈(T3)和穿过感应线圈(T1)的导体引至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的静接触端经感应线圈外的导体引至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N)。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包括动接触杆、上静接触端(A)和下静接触端(B),复位/测试按钮(RESET/TEST)按下时动接触杆与下静接触端(B)接触,复位/测试按钮(RESET/TEST)带动主回路开关成功复位时动接触杆与上静接触端(A)接触,控制芯片(IC1)公共端及可控硅(V1)阴极与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动接触杆相连,控制芯片(IC1)电源端经整流二极管(V4)、电阻(R4)、脱扣线圈(T3)由穿过感应线圈(T1)的导体引至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端(L),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的上静接触端(A)经导体引至电源输出端的零线端,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的下静接触端(B)经感应线圈(T1)外的导体引至电源输入端的零线端(N)。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在复位成功时点亮的工作状态指示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在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闭合瞬间指示灯熄灭的复位动作指示电路。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可分别在复位按钮(RESET)或脱扣按钮(TEST)按下瞬间接触闭合且在产生模拟漏电流后与相应接触位置滑脱分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一端与穿过感应线圈(T1)的零线相连,另一端经电阻(R5)、脱扣线圈(T3)与电源输入端火线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一端经电阻(R5)与穿过感应线圈(T1)的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另一端经脱扣线圈(T3)与电源输入端火线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K1-3)一端与穿过感应线圈(T1)的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另一端与可控硅阴极相连并通过常开状态的动接触杆与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漏电流产生开关(K1-3)一端经电阻(R5)、脱扣线圈(T3)与电源输入端火线相连,另一端与穿过感应线圈(T1)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且通过复位动作指示电路与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流产生开关(K1-3)一端经电阻(R5)、脱扣线圈(T3)与穿过感应线圈(T1)的电源输入端火线相连,另一端与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且经过由发光二极管(V2)、整流二极管(V3)、限流电阻(R1)串联组成的指示电路后于穿过感应线圈(T1)的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流产生开关(K1-3)包括动接触杆和两静接触端,动接触杆一端与可控硅阴极相连;下静接触端与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上静接触端为指示灯电路中引出的一抽头,一侧经过由发光二极管(V2)、整流二极管(V3)、限流电阻(R1)串联组成的指示电路以及脱扣线圈(T3)后与穿过感应线圈(T1)的电源输入端火线相连,另一侧与穿过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31643.3A CN102593785B (zh) | 2012-02-13 | 2012-02-13 | 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31643.3A CN102593785B (zh) | 2012-02-13 | 2012-02-13 | 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93785A true CN102593785A (zh) | 2012-07-18 |
CN102593785B CN102593785B (zh) | 2014-06-04 |
Family
ID=46482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3164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3785B (zh) | 2012-02-13 | 2012-02-13 | 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93785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31633A (zh) * | 2012-10-05 | 2013-02-13 | 黄松和 | 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 |
CN103078310A (zh) * | 2013-02-23 | 2013-05-01 | 吴伟 | 一种供电电路的火线识别方法及系统 |
CN104426517A (zh) * | 2013-08-27 | 2015-03-18 | 施耐德电气工业公司 | 电子式脱扣检测开关及检测方法 |
CN104577976A (zh) * | 2013-10-24 | 2015-04-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电弧故障保护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13270915A (zh) * | 2021-05-11 | 2021-08-17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it电网的家用交流充电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25599A (en) * | 1997-05-05 | 1998-10-20 |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 Inc. | Ground fault circuit interrupter system with uncommitted contacts |
CN101895088A (zh) * | 2009-05-20 | 2010-11-24 | 黄华道 | 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
CN201966581U (zh) * | 2010-05-18 | 2011-09-07 | 黄华道 | 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
-
2012
- 2012-02-13 CN CN201210031643.3A patent/CN10259378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25599A (en) * | 1997-05-05 | 1998-10-20 |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 Inc. | Ground fault circuit interrupter system with uncommitted contacts |
CN101895088A (zh) * | 2009-05-20 | 2010-11-24 | 黄华道 | 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
CN201966581U (zh) * | 2010-05-18 | 2011-09-07 | 黄华道 | 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31633A (zh) * | 2012-10-05 | 2013-02-13 | 黄松和 | 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 |
CN103078310A (zh) * | 2013-02-23 | 2013-05-01 | 吴伟 | 一种供电电路的火线识别方法及系统 |
CN103078310B (zh) * | 2013-02-23 | 2016-03-02 | 吴伟 | 一种供电电路的火线识别方法及系统 |
CN104426517A (zh) * | 2013-08-27 | 2015-03-18 | 施耐德电气工业公司 | 电子式脱扣检测开关及检测方法 |
CN104426517B (zh) * | 2013-08-27 | 2018-04-24 | 施耐德电气工业公司 | 电子式脱扣检测开关及检测方法 |
CN104577976A (zh) * | 2013-10-24 | 2015-04-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电弧故障保护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4577976B (zh) * | 2013-10-24 | 2017-08-0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电弧故障保护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13270915A (zh) * | 2021-05-11 | 2021-08-17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it电网的家用交流充电装置 |
CN113270915B (zh) * | 2021-05-11 | 2022-04-01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it电网的家用交流充电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93785B (zh) | 2014-06-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11071B (zh) | 带有磁锁定机构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 |
US8472155B2 (en) | Leakage detection protective circuit | |
CN102780206B (zh) | 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 |
CN102832591B (zh) | 具有抗雷电冲击功能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 |
CN102593785A (zh) | 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 |
CN103219702A (zh) | 可定时自检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 |
CN101872956B (zh) | 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 |
CN103490377A (zh) | 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 |
CN103887764A (zh) | 兼具定时自检和反接线保护功能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 |
CN202817702U (zh) | 漏电保护装置 | |
CN100501897C (zh) | 防火保护开关 | |
CN202268696U (zh) | 检测电源错误接线状况的电接线保护装置 | |
US20170201087A1 (en) | Energy-saving ground-fault circuit interrupter | |
CN203166238U (zh) | 一种实现漏电保护的插座 | |
CN103595020A (zh) | 一种带安全显示的接地故障断路器 | |
CN201188535Y (zh) | 超级防雷保护移动式插座 | |
CN100590937C (zh) | 多功能防火过载保护插座 | |
MXPA05006763A (es) | Interruptor de deteccion de corriente de fuga con modulo sensor para detectar condiciones no electricas anormales. | |
CN201887425U (zh) | 漏电检测显示保护电路 | |
CN201774227U (zh) | 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 |
CN101246795B (zh) | 接地故障线路断路器 | |
CN102255277A (zh) | 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 |
CN201025650Y (zh) | 多功能防火过载保护插座 | |
CN201422012Y (zh) | 具有寿命终止检测和显示功能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 |
CN201018264Y (zh) | 具有寿命终止检测和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