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8282B - 一种熊果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熊果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58282B CN102558282B CN 201210012556 CN201210012556A CN102558282B CN 102558282 B CN102558282 B CN 102558282B CN 201210012556 CN201210012556 CN 201210012556 CN 201210012556 A CN201210012556 A CN 201210012556A CN 102558282 B CN102558282 B CN 10255828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rsolic acid
- acetyl
- acid derivative
- ursolic
- acy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熊果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熊果酸衍生物是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8’-氨基辛酸)或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4’-氨基丁醇)。其制备方法包括先分两步将熊果酸转化成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中间体的粗品,然后,以该粗品为反应物之一与8-氨基辛酸或4-氨基丁醇反应,而得到本发明的熊果酸衍生物。本发明的熊果酸衍生物在抑制人体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方面,具有现有技术所不具备的较好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合成反应步骤少,纯化方法简单,能够节省成本,且产物纯度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熊果酸的衍生物及熊果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熊果酸(ursolic acid,UA)又名乌苏酸,属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它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其结构式为:
熊果酸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尤其是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谱广。熊果酸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抗肿瘤组织血管形成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因此,熊果酸在抗肿瘤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为了提高熊果酸的抗肿瘤活性以及生物利用度,提高其成药性,需通过不同的化学修饰方法将熊果酸的化学结构进行修饰。
目前对熊果酸结构进行修饰的较多,其修饰又主要集中在3-位的羟基和28-位的羧基上。例如,《生物有机及医药化学》[Meng,Y.Q.,Liu,D.,Cai,L.L.,Chen,H.,Cao,B.,Y.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2009,17: 848–854.]就报道了进行这类修饰之产物的乙酰熊果酸28-酰胺衍生物。其制备方法是先对熊果酸3-位的羟基进行乙酰化保护,进而生成3-O-乙酰基熊果酸,然后将其与草酰氯反应,再与氨基酸酯盐酸盐中的一种——甘氨酸甲酯盐酸盐反应,最后再通过水解而制备出乙酰熊果酸28-酰胺衍生物。该熊果酸衍生物具有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效果优于熊果酸。但是,该制备方法较复杂,应用于工业生产成本较高,且该化合物在抗其他肿瘤方面不尽如人意,例如,在对人体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方面,其效果与并未修饰过熊果酸之效果基本相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抑制人体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方面有较好效果的熊果酸衍生物。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实现所述第一目的之熊果酸衍生物的简便方法。
实现所述第一发明目的之技术方案,是这样一种熊果酸衍生物,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方面是,该衍生物结构中熊果酸母体的3-位为3β-乙酰氧基,其改进之处是,在熊果酸母体的28-位为28-酰(8’-氨基辛酸),该熊果酸衍生物是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8’-氨基辛酸),其结构式Ⅰ为:
或者,在母体熊果酸的28-位为28-酰(4’-氨基丁醇),该熊果酸衍生物是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4’-氨基丁醇),其结构式Ⅱ为:
实现所述第二发明目的之技术方案,是这样一种熊果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是实现所述第一发明目的之熊果酸衍生物;该方法有如下制备步骤:
(1)将熊果酸和乙酸酐反应,以对熊果酸3-位上的羟基进行乙酰化保护而生成3-O-乙酰熊果酸;
(2)将3-O-乙酰熊果酸与草酰氯反应,以在28-位上修饰而生成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中间体;
(3)将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中间体作为反应物之一来生成熊果酸衍生物;
其改进之处是,步骤(3)所述的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中间体是没有经过纯化的粗品,该步骤(3)中的另一反应物是8-氨基辛酸、或者4-氨基丁醇,其具体步骤如下:
(3-1)用二氯甲烷将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中间体粗品充分溶解;
(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催化剂三乙胺并充分混合,然后加入所需反应量的8-氨基辛酸、或者4-氨基丁醇;在20~30℃下搅拌反应;其中,催化剂三乙胺的摩尔量不少于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的摩尔量;
反应结束后,再进行水洗,之后分液;
(3-3)将分液后所得有机相用足量的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减压浓缩而得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8’-氨基辛酸)粗品、或得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4’-氨基丁醇)粗品;
(3-4)将所述粗品用300~400目硅胶过柱,得呈白色粉末状的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8’-氨基辛酸)纯品、或得呈白色粉末状的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4’-氨基丁醇)纯品;其中,过柱分离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8’-氨基辛酸)所用洗脱剂为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液,其体积比为,二氯甲烷∶甲醇=50∶1,过柱分离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4’-氨基丁醇)所用洗脱剂为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混合液,其体积比为,乙酸乙酯∶石油醚=2∶1。
从实现第一发明目的之方案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熊果酸衍生物——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8’-氨基辛酸)、或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4’-氨基丁醇),与现有技术在熊果酸母体28-位处接上的衍生物是不一样的,也即本发明熊果酸衍生物与现有技术有在本质上完全不同的结构,验证表明,本发明在抑制人体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方面,具有现有技术所不具备的较好效果。
从实现第二发明目的之方案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在修饰熊果酸母体28-位的羧基时,采用了与现有技术不同的合成路线,本发明是直接将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中间体的粗体来与8-氨基辛酸(氨基酸中的一种)或4-氨基丁醇(氨基醇中的一种)反应,而制得熊果酸衍生物的。这样一来,不但节省了纯化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中间体的步骤,而且还节省了现有技术因采用甘氨酸甲酯盐酸盐(或其他氨基酸酯盐酸盐),而需要水解才能值得熊果酸衍生物的步骤,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不但能够制备出抑制人体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有较好效果的熊果酸衍生物,而且在保证纯度的情况下,还因节省了制备步骤、或简化了合成路线而降低了制备成本。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一、一种熊果酸衍生物,该衍生物结构中熊果酸母体的3-位为3β-乙酰氧基,本发明中,在熊果酸母体的28-位为28-酰(8’-氨基辛酸),该熊果酸衍生物是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8’-氨基辛酸),其结构式Ⅰ为:
或者,在母体熊果酸的28-位为28-酰(4’-氨基丁醇),该熊果酸衍生物是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4’-氨基丁醇),其结构式Ⅱ为:
二、一种熊果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是本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熊果酸衍生物;该方法有如下制备步骤:
(1)将熊果酸和乙酸酐反应,以对熊果酸3-位上的羟基进行乙酰化保护而生成3-O-乙酰熊果酸;
(2)将3-O-乙酰熊果酸与草酰氯反应,以在28-位上修饰而生成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中间体;
(3)将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中间体作为反应物之一来生成熊果酸衍生物;
在本发明中,步骤(3)所述的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中间体是没有经过纯化的粗品,该步骤(3)中的另一反应物是8-氨基辛酸(H2NCH2CH2CH2CH2CH2CH2CH2COOH)、或者4-氨基丁醇(NH2CH2CH2CH2CH2OH),其具体步骤如下:
(3-1)用二氯甲烷(CH2Cl2)将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中间体粗品充分溶解;
(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催化剂三乙胺[N(CH2CH3)3]并充分混合,然后加入所需反应量的8-氨基辛酸、或者4-氨基丁醇;在20~30℃下搅拌反应;其中,催化剂三乙胺的摩尔量不少于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的摩尔量(催化剂的用量可适度过量,以提高反应速率;但以不超过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摩尔量的两倍为度,过多的用量将造成不必要浪费。在该催化剂用量范围内,其反应时间通常为12~24小时);
反应结束后,再进行水洗,之后分液;
(3-3)将分液后所得有机相用足量的无水硫酸钠(元明粉,Na2SO4)干燥,然后减压浓缩而得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8’-氨基辛酸)粗品、或得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4’-氨基丁醇)粗品(显然,无水硫酸钠的实际用量,以能确保所述“干燥”能够比较好而快地进行为度);
(3-4)将所述粗品用300~400目硅胶过柱,得呈白色粉末状的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8’-氨基辛酸)纯品、或得呈白色粉末状的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4’-氨基丁醇)纯品;其中,过柱分离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8’-氨基辛酸)所用洗脱剂为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液,其体积比为,二氯甲烷∶甲醇=50∶1,过柱分离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4’-氨基丁醇)所用洗脱剂为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混合液,其体积比为,乙酸乙酯∶石油醚=2∶1(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上述步骤中可知,石油醚仅取30~60℃沸程规格的即可)。
进一步讲,为取得更好效果,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1)所述的3-O-乙酰熊果酸,由如下方法制得:
将熊果酸与足量的吡啶(Pyridine,C5H5N)混合,搅拌并升温到100℃以让熊果酸完全溶解在吡啶中;再滴加过量的乙酸酐,并保持在100℃状态下让熊果酸与乙酸酐反应;
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将熊果酸溶解于吡啶中的目的,是为确保熊果酸与乙酸酐之间的反应能够正常进行;用过量乙酸酐的目的,是为了让全部熊果酸都能参与反应而得到尽量多的产物。因此,吡啶的用量、乙酸酐的过量程度,均应当以能够达到上述目的为度——在这种情况下,其反应时间通常为4~5小时。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倾入冰水混合液中(冰水混合液的用量以能使反应液充分冷却为度,其量可适当增加),过滤,并用水反复洗至无吡啶味,烘干得白色粉末状的3-O-乙酰基熊果酸。
特别说明,通过上述反复过滤、洗涤之后,多余的乙酸酐也早已被除去了,即在本步骤产物3-O-乙酰基熊果酸中,不另含没有参与反应的乙酸酐。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2)所述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中间体,由如下方法制得:
将3-O-乙酰基熊果酸完全溶解于足量的二氯甲烷中,再加入过量的草酰氯[乙二酰氯,(COCl)2],于室温下搅拌,以使3-O-乙酰基熊果酸与草酰氯反应;
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将3-O-乙酰基熊果酸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的目的,同样也是为了确保3-O-乙酰基熊果酸和草酰氯之间的反应能够正常进行;用过量草酰氯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全部3-O-乙酰基熊果酸均参与反应而得到尽量多的产物。因此,二氯甲烷的用量、草酰氯的过量程度,均应当以能够达到上述目的为度——在这种情况下,其反应时间通常为12~24小时;
反应结束后,除去二氯甲烷和多余草酰氯,得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中间体粗品;
最后,或将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中间体粗品提纯以备用,或直接用所述粗品为原料去制备熊果酸衍生物。
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再按照步骤(1)、(2)、(3)顺序,将各步骤的反应式披露如下。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或者:
本发明通过了实验室的试验验证。制备两种熊果酸衍生物的方法及步骤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步骤相同。验证时,首先用核磁共振仪分别测试了两种熊果酸衍生物的1HNMR和13CNMR谱图。
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8’-氨基辛酸)的1HNMR和13CNMR如下:
1HNMR(400MHz,CDCl3):δ0.77(3H, s); 0.87(9H, s) ; 0.95(6H, s); 1.06(3H, s); (7×CH3); 2.05(3H, s, CH3CO); 2.33(2H,t, J=7.2Hz H-7’); 2.99(1H, m, Ha-1’); 3.33(1H, m, Hb-1’); 4.50(1H,t,H-3); 5.30(1H, H-12); 5.92(1H, t-like, NH)。
13CNMR(100MHz,CDCl3):
δ178.2(C-28), 171.0(-COOH), 140.0(C-13), 125.4(C-12), 80.8(C-3)。
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4’-氨基丁醇)的1HNMR和13CNMR如下:
1HNMR(400MHz,CDCl3):δ0.78(3H, s); 0.85(9H, s) ; 0.95(6H, s); 1.07(3H, s); (7×CH3); 2.01(3H, s, CH3CO); 3.01(1H, m, Ha-1’); 3.41(1H, m, Hb-1’); 3.67(2H,t, H-3’); 4.49(1H,t,H-3); 5.31(1H, H-12); 6.02(1H, NH)。
13CNMR(100MHz,CDCl3):
δ178.2(C-28), 171.0(CH3 CO), 139.9(C-13), 125.4(C-12), 80.8(C-3), 62.2(-CH2OH)。
从上述1HNMR和13CNMR中可知两个化合物的结构为我们所需的目标化合物结构。
然后,采用MTT[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商品名:噻唑蓝]染色法,针对人体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的抑制结果,用制得的两种熊果酸衍生物与熊果酸进行了对比验证。验证结果见下表的:
从验证表中的抑制率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两种熊果酸衍生物在抑制人体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方面,几种浓度的效果均优于熊果酸;尤其从浓度为10μmol的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8’-氨基辛酸)比浓度为20μmol的熊果酸的抑制率还高的这一对比中可以看出,在人体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较严重的情况下,用本发明的熊果酸衍生物能够取得比熊果酸更快、更好的抑制效果;在人体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不很严重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熊果酸衍生物的实际用量能够取得比熊果酸更少,进而又可节省治疗成本。
Claims (4)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熊果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有如下制备步骤:
(1)将熊果酸和乙酸酐反应,以对熊果酸3-位上的羟基进行乙酰化保护而生成3-O-乙酰熊果酸;
(2)将3-O-乙酰熊果酸与草酰氯反应,以在28-位上修饰而生成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中间体;
(3)将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中间体作为反应物之一来生成所述熊果酸衍生物;
其特征是,步骤(3)所述的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中间体是没有经过纯化的粗品,该步骤(3)中的另一反应物是8-氨基辛酸、或者4-氨基丁醇,其具体步骤如下:
(3-1)用二氯甲烷将所述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中间体粗品充分溶解;
(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催化剂三乙胺并充分混合,然后加入所需反应量的8-氨基辛酸、或者4-氨基丁醇;在20~30℃下搅拌反应;其中,所述催化剂三乙胺的摩尔量不少于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的摩尔量;
反应结束后,再进行水洗,之后分液;
(3-3)将分液后所得有机相用足量的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减压浓缩而得权利要求1所述式(Ⅰ)或式(Ⅱ)的熊果酸衍生物粗品;
(3-4)将所述粗品用300~400目硅胶过柱,得均呈白色粉末状的权利要求1所述式(Ⅰ)或式(Ⅱ)的熊果酸衍生物纯品;其中,过柱分离权利要求1所述式(Ⅰ)的熊果酸衍生物所用洗脱剂为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液,其体积比为,二氯甲烷∶甲醇=50∶1,过柱分离权利要求1所述式(Ⅱ)的熊果酸衍生物所用洗脱剂为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混合液,其体积比为,乙酸乙酯∶石油醚=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熊果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所述的3-O-乙酰熊果酸,由如下方法制得:
将熊果酸与足量的吡啶混合,搅拌并升温到100℃以让熊果酸完全溶解在吡啶中;再滴加过量的乙酸酐,并保持在100℃状态下让所述熊果酸与乙酸酐反应;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倾入冰水混合液中,过滤,并用水反复洗至无吡啶味,烘干得白色粉末状的3-O-乙酰基熊果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熊果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所述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中间体,由如下方法制得:
将3-O-乙酰基熊果酸完全溶解于足量的二氯甲烷中,再加入过量的草酰氯,于室温下搅拌,以使所述3-O-乙酰基熊果酸与草酰氯反应;
反应结束后,除去二氯甲烷和多余草酰氯,得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中间体粗品;
最后,或将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中间体粗品提纯以备用,或直接用所述粗品为原料去制备所述熊果酸衍生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10012556 CN102558282B (zh) | 2012-01-16 | 2012-01-16 | 一种熊果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10012556 CN102558282B (zh) | 2012-01-16 | 2012-01-16 | 一种熊果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58282A CN102558282A (zh) | 2012-07-11 |
CN102558282B true CN102558282B (zh) | 2013-08-07 |
Family
ID=46405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1001255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58282B (zh) | 2012-01-16 | 2012-01-16 | 一种熊果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5828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09079B (zh) * | 2013-10-22 | 2015-05-20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 一种熊果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045678B (zh) * | 2014-04-01 | 2016-03-02 | 广东工业大学 | 乌苏酸化学修饰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7522766B (zh) * | 2017-08-21 | 2020-03-27 | 南京林业大学 | 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熊果酸喹啉基酰肼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7698650A (zh) * | 2017-10-26 | 2018-02-16 | 海南大学 | 一种苦丁茶老叶中熊果酸的提取工艺 |
CN113185567A (zh) * | 2021-05-12 | 2021-07-30 | 张洪胜 |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熊果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02411A1 (en) * | 2005-06-22 | 2007-01-04 | Myriad Genetics, Inc. | Antiviral compounds |
CN101157715A (zh) * | 2007-11-20 | 2008-04-09 | 沈阳化工学院 |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熊果酸化学修饰物氨基醇 |
-
2012
- 2012-01-16 CN CN 201210012556 patent/CN10255828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02411A1 (en) * | 2005-06-22 | 2007-01-04 | Myriad Genetics, Inc. | Antiviral compounds |
CN101157715A (zh) * | 2007-11-20 | 2008-04-09 | 沈阳化工学院 |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熊果酸化学修饰物氨基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58282A (zh) | 2012-07-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58282B (zh) | 一种熊果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417491B (zh) | 以10-去乙酰基-巴卡丁iii为原料制备卡巴他赛的方法 | |
CN102311410B (zh) | 一种卡巴他赛的制备方法 | |
CN103374038A (zh) | 一种抗病毒药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2399254A (zh) | 新型五环三萜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 |
EP4480947A1 (en) |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of novel taxane compound | |
CN103664922A (zh) | 新晶型阿齐沙坦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32245B (zh) | 一种熊果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509079B (zh) | 一种熊果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
EP2862869A1 (en) | Acylation derivatives of paridis saponins i,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
CN102391352A (zh) | 救必应酸氨基酸衍生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 |
CN102731454A (zh) | 去氢木香烃内酯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3288764B (zh) | 喹羟酮丙氨酸酯盐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358879B (zh) | 灯盏乙素苷元醚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7235853A (zh) | 一种用于制备鸡骨草甲素及其异构体的合成方法 | |
CN101792477A (zh) | 具抗癌活性的乙酰熊果酰三乙醇胺单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38649A (zh) | 一种醋酸阿比特龙的制备方法 | |
CN106083693A (zh) | N‑邻苯二甲酰基对‑(二羟乙基)氨基‑l‑苯丙氨酸乙酯的合成工艺 | |
CN104672294B (zh) | 化合物3‑o‑(2‑(5‑氟尿嘧啶‑1‑)乙酰)‑熊果酸甲酯的合成及其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应用 | |
CN112824425A (zh) | 一种6-位烯基取代胆酸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6253770B (zh) | 一种hdac和ctsl双激活的吉西他滨前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3736099B (zh) | 硝基苯基烷酸与碱性抗肿瘤药物连接的前体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541756B (zh) | 一种制备1‑(3,7‑双二甲氨基‑吩噻嗪‑10‑基)乙酮的方法 | |
CN104292468B (zh) | 一种含桦木酸的两性复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0903304A (zh) | 一种大田软海绵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Termination date: 2014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