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3810A - 花纹面的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花纹面的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53810A CN102553810A CN2010106222873A CN201010622287A CN102553810A CN 102553810 A CN102553810 A CN 102553810A CN 2010106222873 A CN2010106222873 A CN 2010106222873A CN 201010622287 A CN201010622287 A CN 201010622287A CN 102553810 A CN102553810 A CN 1025538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gmented finiss
- decorative pattern
- coating
- transparent
- coa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4040 colo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9000000049 pig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213 imbib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422 pain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2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10000002435 tendon Anatomy 0.000 abstract 1
- UQSXHKLRYXJYBZ-UHFFFAOYSA-N Iro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Fe]=O UQSXHKLRYXJYB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0178 Acryl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925 Acry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OGIDPMRJRNCKJF-UHFFFAOYSA-N tita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Ti]=O OGIDPMRJRNCKJ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125000001931 aliphat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579 marb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223 protective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Zinc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Zn]=O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WTFXARWRTYJXII-UHFFFAOYSA-N iron(2+);iron(3+);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O-2].[Fe+2].[Fe+3].[Fe+3] WTFXARWRTYJXI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SZVJSHCCFOBDDC-UHFFFAOYSA-N iron(II,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Fe]=O SZVJSHCCFOBDD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YOBAEOGBNPPUQV-UHFFFAOYSA-N iron;tri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O.O.[Fe].[Fe] YOBAEOGBNPPUQ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Alumina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Al+3].[Al+3]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40000000491 Corchorus aestua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1777 Corchorus aestuan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0862 Corchorus capsular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606 Fillers/Extender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1 ejection press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787 zinc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4692 zinc oxid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VTYYLEPIZMXCLO-UHFFFAOYSA-L Calcium carbonate Chemical compound [Ca+2].[O-]C([O-])=O VTYYLEPIZMXCLO-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2
- SMWDFEZZVXVKRB-UHFFFAOYSA-N Quinoline Chemical compound N1=CC=CC2=CC=CC=C21 SMWDFEZZVXVKR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518 antifoam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TZCXTZWJZNENPQ-UHFFFAOYSA-L barium sulfate Chemical compound [Ba+2].[O-]S([O-])(=O)=O TZCXTZWJZNENPQ-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309464 bull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229 carbon bla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27 cl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816 latex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26 latex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HYZJCKYKOHLVJF-UHFFFAOYSA-N 1H-benzimidazol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NC=NC2=C1 HYZJCKYKOHLVJ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995 Aluminium silic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72 Polyvinyl alcoh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TXRWKRVRITETP-UHFFFAOYSA-N Vinyl acetate Chemical compound CC(=O)OC=C XTXRWKRVRITET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ZHJMEDXRYGGRV-UHFFFAOYSA-N Vinyl 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C=C BZHJMEDXRYGGR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C(C=C)(=O)O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211 aluminium silica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PYKYMHQGRFAEBM-UHFFFAOYSA-N anthraquinone Natural products CCC(=O)c1c(O)c2C(=O)C3C(C=CC=C3O)C(=O)c2cc1CC(=O)OC PYKYMHQGRFAEB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056 anthraquinon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IRERQBUNZFJFGC-UHFFFAOYSA-L azure blue Chemical compound [Na+].[Na+].[Na+].[Na+].[Na+].[Na+].[Na+].[Na+].[Al+3].[Al+3].[Al+3].[Al+3].[Al+3].[Al+3].[S-]S[S-].[O-][Si]([O-])([O-])[O-].[O-][Si]([O-])([O-])[O-].[O-][Si]([O-])([O-])[O-].[O-][Si]([O-])([O-])[O-].[O-][Si]([O-])([O-])[O-].[O-][Si]([O-])([O-])[O-] IRERQBUNZFJFGC-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49 bri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019 calcium carbon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913 cellulo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78 cellulos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70 cla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1 coba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7052 cobalt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GUTLYIVDDKVIGB-UHFFFAOYSA-N cobalt atom Chemical compound [Co] GUTLYIVDDKVIG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05 colou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CJYREBRNVKWGJ-UHFFFAOYSA-N copper(II) phthalocyanine Chemical compound [Cu+2].C12=CC=CC=C2C(N=C2[N-]C(C3=CC=CC=C32)=N2)=NC1=NC([C]1C=CC=CC1=1)=NC=1N=C1[C]3C=CC=CC3=C2[N-]1 XCJYREBRNVKWG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2 cross lin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0664 diazo group Chemical group [N-]=[N+]=[*] 0.000 description 1
- FPAFDBFIGPHWGO-UHFFFAOYSA-N dioxosilane;oxomagnesium;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Mg]=O.[Mg]=O.[Mg]=O.O=[Si]=O.O=[Si]=O.O=[Si]=O.O=[Si]=O FPAFDBFIGPHWG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57 fib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PXZQEOJJUGGUIB-UHFFFAOYSA-N isoindolin-1-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C(=O)NCC2=C1 PXZQEOJJUGGUI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NLYAJNPCOHFWQQ-UHFFFAOYSA-N kaolin Chemical compound O.O.O=[Al]O[Si](=O)O[Si](=O)O[Al]=O NLYAJNPCOHFWQ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576 keton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22 lacqu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3 mas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0 mortar (mason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80 naphtho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562 pearl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2080 perylenyl group Chemical group C1(=CC=C2C=CC=C3C4=CC=CC5=CC=CC(C1=C23)=C45)* 0.000 description 1
- CSHWQDPOILHKBI-UHFFFAOYSA-N peryrene Natural products C1=CC(C2=CC=CC=3C2=C2C=CC=3)=C3C2=CC=CC3=C1 CSHWQDPOILHKB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IEQIEDJGQAUEQZ-UHFFFAOYSA-N phthalocyanine Chemical compound N1C(N=C2C3=CC=CC=C3C(N=C3C4=CC=CC=C4C(=N4)N3)=N2)=C(C=CC=C2)C2=C1N=C1C2=CC=CC=C2C4=N1 IEQIEDJGQAUEQ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451 polyvinyl alcoho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QQONPFPTGQHPMA-UHFFFAOYSA-N propylene Natural products CC=C QQONPFPTGQHPM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805 propylene group Chemical group [H]C([H])([H])C([H])([*:1])C([H])([H])[*:2] 0.000 description 1
- JEXVQSWXXUJEMA-UHFFFAOYSA-N pyrazol-3-one Chemical compound O=C1C=CN=N1 JEXVQSWXXUJEM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054 red pi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81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80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简便地在建筑物等上面形成类似于大理石等天然石材花纹的涂布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的步骤:对基材实施(1)筋状地涂布着色涂料从而形成筋状花纹面的步骤,(2)对所述筋状花纹面,粒状地涂布至少一种以上的透明着色涂料的步骤。在形成分布有至少一种以上的着色颗粒状物的下层涂面后,对所述基材实施上述步骤(1)及步骤(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花纹面的形成方法。本发明主要适用于建筑物和土木结构物等。
背景技术
以前,作为建筑物内外装修等的墙面材料之一,使用大理石等天然石材。这样的天然石材具有丰富多彩的花纹、以及很高的美观性。但是,利用天然石材加工的墙面材料,一般比较重、厚,容易对基材形成较大的负荷。并且,这样的墙面材料价格很高。
因此,人们提出了各种形成类似于大理石等天然石材花纹的方法。
例如,在特开平10-18303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作为形成类似大理石花纹的方法,记载了一种在涂布了含有多种颜料成分的涂料复合物后将含有溶剂的混合液体进行喷涂的方法。
在特开平10-216626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在涂布了下层涂料后在下层涂料干燥之前将上层涂料以水滴状进行散布的方法。
并且,特开平4-277056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使用将丝棉拉长而制作的遮蔽材料进行涂布的方法。
但是,这样的方法都是形成模糊花纹没有考虑表现大理石等特有的筋状花纹的问题。
作为再现天然石材的筋状花纹的方法,特开平1-127148号公报(专利文献4)中记录了一种用涂料画出花纹后,在其花纹干燥之前,重复涂布不同颜色的涂料的方法。
并且,特开2001-26058号公报(专利文献5)中,记录了一种喷涂着色丙烯酸浆而形成所希望的花纹的方法。
但是,在这些专利文献所提出的方法中,必须对涂料的粘度、喷出压力、喷出量或者到被涂面的距离等进行严密的调整,所以涂布作业非常繁琐。
此外,特开2003-127148号公报(专利文献6)、特开2001-114546号公报(专利文献7)等也提出了再现天然石材的筋状花纹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是限于使用模具制造成型制品时的技术,并不适用于实际的建筑物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1830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0-216626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4-277056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平1-127148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2001-26058号公报
专利文献6:特开2003-127148号公报
专利文献7:特开2001-1145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简便地在建筑物等上面形成类似于大理石等天然石材的花纹的涂布方法。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人为实现上述的目的,通过苦心钻研,想到了在筋状地涂布着色涂料后粒状地涂布透明着色涂料的方法,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一种花纹面的形成方法,其中包括对基材实施:(1)筋状地涂布着色涂料从而形成筋状花纹面的步骤,(2)对所述筋状花纹面粒状地涂布至少一种以上的透明着色涂料的步骤。
2.根据上述第1项中所述的花纹面的形成方法,其中:在上述步骤(2)中,粒状地涂布着色颜料浓度不同的两种以上的同色的透明着色涂料。
3.根据上述第1项中所述的花纹面的形成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筋状花纹面的步骤中,使用具有绳带状的吸液构件的旋转部件和/或具有绳带状的吸液构件的挤压部件筋状地涂布着色涂料。
4.根据上述第1项中所述的花纹面的形成方法,其中:在形成分布有至少一种以上的着色颗粒状物的下层涂面后,对所述基材实施上述步骤(1)及步骤(2)。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可以简便地形成类似于天然石材的花纹,尤其是类似于具有筋状花纹的大理石等的花纹。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是一种可以提高建筑物、土木结构物的墙面等的美观性的涂布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包括对基材实施如下步骤:(1)筋状地涂布着色涂料从而形成筋状花纹面的步骤(以下也称为“步骤(1)”),(2)对所述筋状花纹面粒状地涂布至少一种以上的透明着色涂料的步骤(以下也称为“步骤(2)”)。在步骤(2)中,透明着色涂料的颗粒状物(以下也称为“透明着色颗粒状物”)处于分布在筋状花纹面上的状态。
本发明通过使用这样的方法,不是形成单调的筋状花纹,而是获得各个筋的粗细、浓度等进行变化的花纹。即可以为筋状花纹赋予视觉上的强弱变化,获得非人工性的、具有很高的自然感的效果。
之所以能够获得这种效果,是由于在步骤(2)中形成的着色颗粒状物具有透明性,其分散分布状态、重叠状态等会使得下层的筋发生视觉变化。
进而,在本发明中,由于步骤(2)中形成的透明着色颗粒状物的作用等,在整体的外观效果上,可以获得自然的彩色花纹。
并且,本发明中所说的“透明”是指具有可见光透过性,并可以目视到下层的性质。
本发明主要适用于建筑物、土木结构物等中。构成这种部位的基材包括混凝土、砂浆、侧板、挤塑板、石膏板、珍珠岩板、胶合板、塑料板、金属板、木工板、玻璃、砖瓦、陶瓷瓷砖等各种基材。
这些基材可以是进行过表面处理(填充处理、表面修整处理、封面处理等)、或者预先用着色涂料等进行过着色的,也可以是已经形成了涂覆膜、或者贴有壁纸的基材。
在本发明的步骤(1)中,对上述的基材筋状地涂布着色涂料从而形成筋状花纹面。
作为步骤(1)中使用的着色涂料,可以使用含有结合材及颜料的着色涂料。着色涂料的色调根据所希望的筋状花纹而进行适当地设定。
作为着色涂料中的结合材,可以使用各种树脂成分。树脂成分可以包括溶剂可溶型树脂、非水分散型树脂、无溶剂型树脂、水分散型树脂、水溶性树脂等。树脂种类可以包括丙烯酸树脂、尿烷树脂、环氧树脂、氯乙烯树脂、醋酸乙烯树脂、丙烯硅树脂、氟树脂、聚乙烯醇、纤维素衍生物等、或者这些物质的复合物等。这样的树脂成分可以具有涂覆膜形成后发生交联反应的性质。
作为颜料,可以使用着色颜料。具体来说,着色颜料包括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铝、炭黑、铁红(紫红漆)、黄色氧化铁、氧化铁、群青、钴绿等无机着色颜料、偶氮系、萘酚系、吡唑啉酮系、蒽醌系、二萘嵌苯系、喹吖酮系、双偶氮系、异吲哚啉酮系、苯并咪唑系、酞菁系、喹啉并酞酮系等有机着色颜料、珠光颜料、铝颜料、萤光颜料等。通过对这样的着色颜料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进行组合,可以将着色涂料调制为所希望的色调。着色涂料中的着色颜料的浓度最好为40%(重量)以下。
在着色涂料中,除了这样的着色颜料外,还可以使用体质颜料。体质颜料包括碳酸钙、硫酸钡、粘土、高岭土、陶土、滑石粉、二氧化硅粉、硅藻土等。
作为步骤(1)中的着色涂料,最好是具有透明性的(即透明着色涂料)。步骤(1)中,如果使用透明着色涂料,可以获得更加富于变化的筋状花纹,提高自然感。
透明着色涂料的透明性可以通过将着色颜料的浓度设定得低一些而获得。透明着色涂料中的着色颜料的浓度最好为5%(重量)以下(更好为0.001%(重量)以上3%(重量)以下,进而更好为0.01%(重量)以上2%(重量)以下)。
在步骤(1)的涂布中,只要能够形成筋状花纹,各种涂布方法都可以采用。此时,可以使用辊刷、压刷、刷毛、毛笔等器具。
在步骤(1)中,也可以使用刻有筋状花纹孔的图样纸进行涂布。此时,将图样纸贴附在基材上,从其上面采用喷涂等方法涂布透明着色涂料,然后再除去图样纸。
作为步骤(1)中理想的器具,可以使用具有绳带状的吸液构件的旋转部件(辊刷)和/或具有绳带状的吸液构件的挤压部件(压刷)。通过使用这样的器具,可以提高涂布作业的便利性,有效地形成筋状花纹。
作为上述的旋转部件,例如可以使用在由塑料、金属等构成的圆筒体的表面上安装多个绳带状的吸液构件的旋转部件。另外,作为上述的挤压部件,例如以使用在由塑料、木材、金属等构成的部件的平整面上安装多个绳带状的吸液构件的挤压部件。
作为绳带状的吸液构件采用纤维材质或海绵类质地更好。
在步骤(1)中,通过上述的透明着色涂料形成筋状花纹面。筋状花纹可以通过1根或2根以上的筋的组合来形成。筋的宽度、长度等可根据所希望的花纹形状进行适当地设定。通常,筋的宽度为约0.5~50mm(优选1~20mm)。
在本发明中,通常,步骤(1)中的着色涂料干燥后,进行后面的步骤。着色涂料的干燥,通常在常温(约0-40℃左右)下进行。
在本发明的步骤(2)中,对上述筋状花纹面粒状地涂布至少一种以上的透明着色涂料。在步骤(2)中,涂布时,要使得筋状花纹面的整个面上分布有透明着色颗粒状物。在本发明中,通过这样的步骤(2),筋状花纹以及整体的外观上会产生视觉变化,从而可以获得自然的彩色花纹。
步骤(2)中形成的透明着色颗粒状物的粒径最好为0.1~20mm(更优选1mm~10mm)。在本发明中,通过对不同粒径的透明着色颗粒状物进行各种各样的组合可以拓展创意性。
作为步骤(2)中的透明着色涂料可以使用包含结合材及颜料的透明着色涂料。透明着色涂料的色调根据所希望的外观效果而进行适当地设定。
作为透明着色涂料中的结合材、颜料,可以使用与步骤(1)所说明的相同的结合材及颜料。
透明着色涂料中的着色颜料的浓度在透明着色颗粒状物显示透明性的范围内而进行适当地设定,最好为5%(重量)以下(优选0.001%(重量)以上3%(重量)以下,更优选0.01%(重量)以上2%(重量)以下)。透明着色涂料的色调根据最终所要形成的花纹而进行适当地设定。
在步骤(2)中,可以只粒状地涂布一种(1色)透明着色涂料,也可以粒状地涂布两种以上的透明着色涂料。
使用两种以上透明着色涂料时,有利于提高美观性。此时,作为透明着色涂料,最好是使用着色颜料浓度不同的两种以上的同色的透明着色涂料。这样,尽管是同色的,但通过使用着色颜料浓度不同的两种以上的透明着色涂料,筋状花纹以及整体的外观效果的视觉变化更加丰富,从而可以提高美观性。
并且,本发明中所谓的“同色”,是指在视觉上大略相同的颜色。具体来说,相互的色差最好为5以下(更好为4以下,进而更好为3以下)。该色差(ΔE)通过以白纸为背景、测定对象物的颜色数据(L*、a*、b*)计算出来。可以使用色差计进行测定。测定时对象物的膜厚为约50μm即可。
步骤(2)中的透明着色涂料,最好与步骤(1)的着色涂料是不同颜色的。具体来说,透明着色颗粒状物与着色涂料的色差通常最好是5以上(更好为6以上,进而更好为8以上)。在步骤(2)中,使用两种以上的透明着色涂料时,至少有一种满足该条件即可,但最好两种以上都满足上述的条件。
关于透明着色涂料的涂布方法,只要可以达到本发明的效果,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在本发明中,最好采用喷涂法。关于喷涂机的种类,只要通过调整喷出量、雾化压、口径等能够形成透明着色颗粒状物,并无其他特别限定。
使用两种以上的透明着色涂料时,这些透明着色涂料同时或顺序涂布即可。其中,同时涂布多种透明着色涂料时,作为涂布器具,可以使用多头型喷涂机等。
透明着色涂料的涂布量因最终花纹的种类而异,最好为约0.01-0.8kg/m2。透明着色涂料的干燥通常在常温下进行。
在本发明中,涂布下层涂料等形成下层涂面后再对上述基材实施步骤(1)及步骤(2)。在本发明中,通过适当地设定下层涂面的色相,可以提高美观性。
在形成这样的下层涂面时,下层涂面干燥后,进行步骤(1)。下层涂面的干燥通常在常温下进行。
尤其在本发明中,对基材,最好是在形成分布有至少一种以上的着色颗粒状物的下层涂面后再实施上述步骤(1)及步骤(2)。作为步骤(1)中的着色涂料,使用透明着色涂料时,通过他们的相乘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美观性。
在下层涂面上,最好是分布有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着色颗粒状物的形态,即分布有2色以上(3-8色更佳)的着色颗粒状物的形态。着色颗粒状物的色调根据最终所要形成的花纹而进行适当地设定。着色颗粒状物的粒径最好为约0.1~20mm(更好为1~10mm)。
下层涂面的着色颗粒状物最好是利用含有结合材及颜料的着色涂料来形成。作为这样的结合材、颜料可以使用与步骤(1)所说明的相同的结合材及颜料。该着色涂料中的着色颜料的浓度最好设定得比步骤(2)中的透明着色涂料高一些,更好为3%(重量)以上(更好为5%(重量)以上40%(重量)以下,进而更好为6%(重量)以上30%(重量)以下)。
这样的下层涂面可以使用以下(a)或(b)的方法进行形成。
(a)涂布至少一种以上的着色颗粒状物分布在分布介质中的下层涂料。
(b)粒状地涂布至少一种以上的着色涂料。
在上述的(a)中,分散介质中可以使用分布有着色涂料的颗粒状物的下层涂料,也可以使用一般的多彩花纹涂料。
在上述的(a)中,可以通过一次性涂饰有效地形成下层涂面。在涂饰下层涂料时,可以采用各种涂饰方法,其中喷涂法更好。下层涂料的涂布量因最终花纹的种类而异,最好为约0.1~1kg/m2。
在上述的(b)中,可以采用能够形成着色颗粒状物的涂布方法,而喷涂法更好。使用两种以上的着色涂料时,将这些着色涂料同时或者顺序涂布即可。同时涂布多种着色涂料时,作为涂布器具,可以使用多头型喷涂机等。着色涂料的涂布量最好为约0.01~0.8kg/m2。
在本发明中,步骤(2)的涂覆膜干燥后,可以根据需要涂布透明涂料。尤其是在要求具有耐候性的结构物外部部位施工时,出于保护的目的最好涂布透明涂料。作为该透明涂料,可以使用透明着色涂料。作为这样的透明涂料,使用能够形成亲水性覆膜的透明涂料,可以提高耐污染性。
并且,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用接缝条及接缝模板等接缝材料,可以形成格子状、几何学花纹状等接缝部。此时,将接缝材料粘贴在按照接缝色的色调进行涂布后的基材上,根据需要,涂布了中间涂料等后,进行上述的步骤,然后除去接缝材料即可。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点。
(着色涂料)
作为步骤(1)中使用的着色涂料,准备了以下所示的材料:
·着色涂料1
树脂(丙烯酸树脂乳胶、固形成分50%(重量))350重量份、黄色颜料液(黄色氧化铁50%(重量)分散液)0.6重量份、红色颜料液(紫红漆50%(重量)分散液)0.6重量份、黑色颜料液(炭黑20%(重量)分散液)0.5重量份、水130重量份、造膜助剂16重量份、消泡剂2重量份均匀混合后,获得着色涂料1。该着色涂料1的着色颜料浓度0.14%(重量),具有透明性。
·着色涂料2~4
根据表1所示的调制方法,采用与上述的着色涂料1相同的方法,获得着色涂料2~4。其中,着色涂料2及4具有透明性。并且作为白色颜料液,使用了氧化钛60%(重量)分散液。
(透明着色涂料)
作为步骤(2)中使用的透明着色涂料,准备了以下所示的材料。
·透明着色涂料A
树脂(丙烯酸树脂乳胶、固形成分50%(重量))200重量份、白色颜料液(氧化钛60%(重量)分散液)5重量份、体质颜料130重量份、粘性调整剂3重量份、水148重量份、造膜助剂10重量份、消泡剂4重量份均匀混合后,获得透明着色涂料A(着色颜料浓度0.6%(重量))。
·透明着色涂料B~D
根据表2所示的调制方法,采用与上述的透明着色涂料A相同的方法,获得透明着色涂料B~D。并且作为黑色颜料液,使用了黑色氧化铁10%(重量)分散液。
(下层涂料)
作为下层涂料,准备了以下所示的材料:
·下层涂料1
白色粒子(以丙烯酸树脂、氧化钛、脂肪族炭化水素系溶剂为主成分的着色涂料的颗粒状物,着色颜料浓度14%(重量),粒子径约为2mm)、淡黄色粒子(以丙烯酸树脂、黄色氧化铁、氧化钛、脂肪族炭化水素系溶剂为主成分的着色涂料的颗粒状物,着色颜料浓度13%(重量),粒子径约为2mm)、淡灰色粒子(以丙烯酸树脂、氧化钛、黑色氧化铁、脂肪族炭化水素系溶剂为主成分的着色涂料的颗粒状物,着色颜料浓度14%(重量),粒子径约为1mm)分散在水性媒体中的水中油型的多彩花纹涂料。白色粒子∶淡黄色粒子∶淡灰色粒子=40∶30∶30(重量比例)。
·下层涂料2
黑色粒子(以丙烯酸树脂、黑色氧化铁、黄色氧化铁、紫红漆、氧化钛、脂肪族炭化水素系溶剂为主成分的着色涂料的颗粒状物,着色颜料浓度16%(重量),粒子径约为2mm)、灰色粒子(以丙烯酸树脂、黑色氧化铁、氧化钛、脂肪族炭化水素系溶剂为主成分的着色涂料的颗粒状物,着色颜料浓度13%(重量),粒子径约为1mm)、灰紫色粒子(以丙烯酸树脂、紫红漆、酞菁蓝、氧化钛、脂肪族炭化水素系溶剂为主成分的着色涂料的颗粒状物,着色颜料浓度17%(重量),粒子径约为2mm)分散在水性媒体中的水中油型的多彩花纹涂料。黑粒子∶灰色粒子∶灰紫色粒子=30∶35∶35(重量比例)。
(实施例1)
对预先涂有保护剂(白色)的波纹板,使用辊刷,形成着色涂料1的筋状花纹,干燥4小时。此时,作为辊刷,使用在塑料制筒的表面上粘贴有多个绳带状的海绵(长度60~200mm、宽度2~4mm)的辊刷。
然后,以涂布量0.2kg/m2粒状(约为3mm)地喷涂透明着色涂料A,干燥24小时。并且,涂布和干燥都是在标准状态(气温23℃、相对湿度50%)下进行的。透明着色涂料A与着色涂料1的色差为13。
通过以上的方法获得的花纹面,由于为筋状花纹赋予了视觉上的强弱变化,具有类似大理石的美观性。
(实施例2)
形成筋状花纹时,除了用压刷代替辊刷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涂布。作为压刷,使用带有把手的胶合板平整面上粘贴有多个绳带状的海绵(长度40~250mm、宽度4~6mm)的压刷。
通过以上的方法获得的花纹面,与实施例1相同,由于为筋状花纹赋予了视觉上的强弱变化,具有类似大理石的美观性。
(实施例3)
除了使用着色涂料2代替着色涂料1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涂布。透明着色涂料A与着色涂料2的色差为14。
通过以上的方法获得的花纹面,与实施例1相同,由于为筋状花纹赋予了视觉上的强弱变化,具有类似大理石的美观性。
(实施例4)
除了使用着色涂料3代替着色涂料1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涂布。透明着色涂料A与着色涂料3的色差为18。
通过以上的方法获得的花纹面,由于为筋状花纹赋予了视觉上的强弱变化,具有类似大理石的美观性。但是,从整体的效果看,与实施例4相比,实施例1更好。
(实施例5)
除了使用透明着色涂料C代替透明着色涂料A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涂布。透明着色涂料C与着色涂料1的色差为13。
通过以上的方法获得的花纹面,与实施例1相同,由于为筋状花纹赋予了视觉上的强弱变化,具有类似大理石的美观性。
(实施例6)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使用着色涂料1形成了筋状花纹。其后,以涂布量0.1kg/m2分别粒状(约为3mm)地喷涂透明着色涂料A、透明着色涂料B,干燥24小时。透明着色涂料A与透明着色涂料B的色差为0.8。透明着色涂料B与着色涂料1的色差为13。
通过以上的方法获得的花纹面,由于为筋状花纹赋予了视觉上的强弱变化,具有类似大理石的美观性。从整体的效果看,比实施例1更好。
(实施例7)
对预先涂有保护剂(白色)的波纹板,以涂布量0.5kg/m2喷涂下层涂料1,干燥24小时。在该涂覆膜上,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涂布着色涂料1、透明着色涂料A。
通过以上的方法获得的花纹面,由于为筋状花纹赋予了视觉上的强弱变化,具有类似大理石的美观性。从整体的效果看,比实施例1更好。
(实施例8)
对预先涂有保护剂(白色)的波纹板,以涂布量0.5kg/m2喷涂下层涂料1,干燥24小时。在该涂覆膜上,以与实施例6相同的方法,涂布着色涂料1、透明着色涂料A及B。
通过以上的方法获得的花纹面,由于为筋状花纹赋予了视觉上的强弱变化,具有类似大理石的美观性。从整体的效果看,比实施例7更好。
(实施例9)
使用下层涂料2代替下层涂料1,使用着色涂料4代替着色涂料1,使用透明着色涂料D代替透明着色涂料A。此外以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法进行了涂布。透明着色涂料D与着色涂料4的色差为22。
通过以上的方法获得的花纹面,由于为筋状花纹赋予了视觉上的强弱变化,具有类似大理石的美观性。
(比较例1)
对预先涂有保护剂(白色)的波纹板,使用辊刷涂布着色涂料1,形成筋状花纹,干燥4小时。此时,作为辊刷使用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辊刷。并且,涂布和干燥都是在标准状态下进行的。
通过以上的方法获得的花纹面为缺乏变化的筋状花纹。
(比较例2)
对预先涂有保护剂(白色)的波纹板,实用辊刷涂布着色涂料1,形成筋状花纹,干燥4小时。此时,作为辊刷使用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辊刷。
然后,以涂布量0.5kg/m2喷涂下层涂料1,干燥24小时。并且,涂布和干燥都是在标准状态下进行的。
通过以上的方法获得的花纹面上,几乎看不到筋状花纹。
表1
表2
Claims (4)
1.一种花纹面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基材实施:
(1)筋状地涂布着色涂料从而形成筋状花纹面的步骤;
(2)对所述筋状花纹面粒状地涂布至少一种以上的透明着色涂料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纹面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粒状地涂布着色颜料浓度不同的两种以上的同色的透明着色涂料。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花纹面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筋状花纹面的步骤中,使用具有绳带状的吸液构件的旋转部件和/或具有绳带状的吸液构件的挤压部件筋状地涂布着色涂料。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花纹面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分布有至少一种以上的着色颗粒状物的下层涂面后,对所述基材实施上述步骤(1)及步骤(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622287.3A CN102553810B (zh) | 2010-12-23 | 2010-12-23 | 花纹面的形成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622287.3A CN102553810B (zh) | 2010-12-23 | 2010-12-23 | 花纹面的形成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53810A true CN102553810A (zh) | 2012-07-11 |
CN102553810B CN102553810B (zh) | 2015-01-21 |
Family
ID=46401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62228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53810B (zh) | 2010-12-23 | 2010-12-23 | 花纹面的形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5381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29942A (zh) * | 2014-07-23 | 2014-11-05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消除混凝土表面色差的制剂及施工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44411B2 (ja) * | 1987-11-12 | 1996-10-16 |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 ドラム式連続鋳造装置 |
CN1240710A (zh) * | 1998-06-26 | 2000-01-12 | 新科研究股份公司 | 可回收利用的多层聚酯树脂材料 |
WO2004067657A1 (ja) * | 2003-01-31 | 2004-08-12 | Sk Kaken Co., Ltd. | 多彩模様塗料組成物、及び模様面の形成方法 |
CN101049592A (zh) * | 2006-04-07 | 2007-10-10 | 关西涂料株式会社 | 多彩花纹涂料的配合信息及基材的视觉信息的决定方法 |
CN101460298A (zh) * | 2006-04-06 | 2009-06-17 | 麦德麦印刷解决方案欧洲股份公司 | 诸如滚筒或套筒类型的压花装置 |
JP4351844B2 (ja) * | 2003-01-08 | 2009-10-28 | 大阪ガス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 塗装模様形成方法 |
CN101920241A (zh) * | 2009-06-12 | 2010-12-22 | 五邑大学 | 钢家具的钢架件仿大理石纹理的加工方法 |
CN101961707A (zh) * | 2009-07-23 | 2011-02-02 | 四国化研(上海)有限公司 | 图案面的形成方法 |
-
2010
- 2010-12-23 CN CN201010622287.3A patent/CN10255381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44411B2 (ja) * | 1987-11-12 | 1996-10-16 |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 ドラム式連続鋳造装置 |
CN1240710A (zh) * | 1998-06-26 | 2000-01-12 | 新科研究股份公司 | 可回收利用的多层聚酯树脂材料 |
JP4351844B2 (ja) * | 2003-01-08 | 2009-10-28 | 大阪ガス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 塗装模様形成方法 |
WO2004067657A1 (ja) * | 2003-01-31 | 2004-08-12 | Sk Kaken Co., Ltd. | 多彩模様塗料組成物、及び模様面の形成方法 |
CN101460298A (zh) * | 2006-04-06 | 2009-06-17 | 麦德麦印刷解决方案欧洲股份公司 | 诸如滚筒或套筒类型的压花装置 |
CN101049592A (zh) * | 2006-04-07 | 2007-10-10 | 关西涂料株式会社 | 多彩花纹涂料的配合信息及基材的视觉信息的决定方法 |
CN101920241A (zh) * | 2009-06-12 | 2010-12-22 | 五邑大学 | 钢家具的钢架件仿大理石纹理的加工方法 |
CN101961707A (zh) * | 2009-07-23 | 2011-02-02 | 四国化研(上海)有限公司 | 图案面的形成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29942A (zh) * | 2014-07-23 | 2014-11-05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消除混凝土表面色差的制剂及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53810B (zh) | 2015-0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570035C2 (ru) |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изготовленная при нагревании и давлении | |
CN103339209B (zh) | 涂覆材料、涂覆材料层、以及积层结构体 | |
JP4538893B2 (ja) | 化粧材 | |
JP5420520B2 (ja) | 模様面の形成方法 | |
CN101215920A (zh) | 仿实木地板及制造方法 | |
JP5420522B2 (ja) | 模様面の形成方法 | |
JP5232734B2 (ja) | 模様面の形成方法 | |
CN202925818U (zh) | 覆膜层积体 | |
JP5398402B2 (ja) | 模様面の形成方法 | |
CN102553810B (zh) | 花纹面的形成方法 | |
JP2024124462A (ja) | 装飾被膜面の形成方法 | |
JP5420521B2 (ja) | 模様面の形成方法 | |
CN102553809B (zh) | 花纹面的形成方法 | |
JP5232834B2 (ja) | 模様面の形成方法 | |
JP2877664B2 (ja) | 建築用化粧板の塗装方法 | |
JP3210672U (ja) | 積層体 | |
CN101961707B (zh) | 图案面的形成方法 | |
CN203393947U (zh) | 积层体 | |
JP4810179B2 (ja) | 化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化粧シート | |
JP2022075558A (ja) | 化粧方法 | |
CN105566991A (zh) | 一种彩色复合岩片的制备方法 | |
JPS6315029B2 (zh) | ||
CN102553811A (zh) | 花纹面的形成方法 | |
CN205276734U (zh) | 积层体 | |
JP4810178B2 (ja) | 化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化粧シー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