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6504B - 频域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频域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46504B CN102546504B CN201010598846.1A CN201010598846A CN102546504B CN 102546504 B CN102546504 B CN 102546504B CN 201010598846 A CN201010598846 A CN 201010598846A CN 102546504 B CN102546504 B CN 10254650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band signal
- frequency domain
- signal
- domain baseband
- us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21186 dish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458289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sps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76504 Protein Sorting Signal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44 data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365 direct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39 quant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中基带处理装置CBPU,包括交换模块和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模块BBU,还包括资源映射模块:所述资源映射模块,用于对经过FFT得到的上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去映射,从相应子载波上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所述交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对应的BBU;所述BBU,用于对接收到的用户的信号进行处理。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RRU和频域传输方法,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能提高C-RAN系统的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频域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分布式基站与传统宏基站相比,整个系统被划分为基带处理单元BBU(Base Band Unit)与远端射频单元RRU(Remote RF Unit)两部分,其中RRU被放置在离BBU较远接入点处,它们之间通过光纤连接起来,并采用模拟或数字方式传输基带无线信号,BBU和RRU之间的距离一般在几十米到一两百米左右。这样的好处是系统建网更加灵活方便,天线架设不受机房位置的影响,也便于基站系统的大容量设计,有利于降低系统成本。分布式天线系统DAS(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与射频拉远的分布式基站类似,但BBU和RRU之间的距离可以扩展到数千米甚至数十千米,除了采用直接的光纤连接外,也采用无源光网络PON、波分互用WDM等光传输网连接,而且,较优地采用多小区联合处理的方式,例如,网络MIMO(多入多出系统)、多小区联合调度等来减小小区之间的干扰,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
在C-RAN系统架构中包含多个集中基带处理单元(CBPU),它们通过大容量光纤或光传输网(如DWDM/OTN)连接起来,每个CBPU与一个小区群(Cell Cluster)采用星型或环型方式,通过直接光纤或光传输网连接。每个CBPU主要负责自己小区群内用户无线接入的处理,包括物理层信号处理、媒体接入控制(MAC)处理、无线资源管理(RRM)等。但每个CBPU在自己处理负荷较轻,也就是自己的小区群内的用户业务量不大时,可以为其它CBPU的小区群的一部分用户进行无线接入的处理。当某个CBPU的小区群内的用户业务量过大,以至于对应的CBPU处理资源很难及时有效地处理自己小区群内的所有用户的无线接入时,可以将部分小区的基带无线信号,通过连接各个CBPU的大容量光纤或光传输网,路由到对应小区群内用户业务量较少、负荷较轻的CBPU进行处理。这样,在C-RAN系统中,一个RRU的基带信号通常由多个BBU同时处理,从而每个RRU的基带信号需要传输到一个或多个BBU的情况比较普遍。上述多个BBU可能是一个CBPU内部的多个BBU,也可能是多个CBPU的不同BBU。
随着LTE等3G/4G技术的出现,无线频谱越来越宽(20MHz-100MHz),同时MIMO等多天线技术大量应用,导致CBPU与RRU之间无线基带信号传输所需要的带宽越来越大。以LTE为例,对于20MHz带宽,采用2048点FFT,子载波间隔为15KHz,基带信号的采样率为2048×15KHz=30.72Msps,对于4发4收天线配置的RRU、采用16位ADC/DAC(模数转换/数模转换),CBPU与RRU之间传输线路采用8B/10B编码,则上行/下行基带信号比特率高达:30.72(Msps)×4(天线)×16(位)×2(I/Q分量)/(8/10)≈5Gbps。同时,由于C-RAN系统规模很大,如单个CBPU可以连接数十到数百个RRU,这意味着每个CBPU内部需要对数十到数百路高速无线基带信号进行交换和传输,CBPU之间交换和传输的无线基带信号带宽则更大,这对整个C-RAN系统的设计和可靠运行,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现有技术中通常有四种方式实现基带无线信号压缩,即降低采样率、非线性量化、IQ数据压缩和子载波压缩。
由于基带信号速率极高,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方案复杂度过大,而且会带来较大的性能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频域传输方法和装置,以提高C-RAN系统的传输性能。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集中基带处理装置CBPU,包括交换模块和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模块BBU,还包括资源映射模块:
所述资源映射模块,用于对经过FFT得到的上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去映射,从相应子载波上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
所述交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对应的BBU;
所述BBU,用于对接收到的用户的信号进行处理。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端射频单元RRU,包括:
射频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上行时域基带信号;
变换模块,用于对所述上行时域基带信号进行FFT,得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并将所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传输给资源映射模块,以使资源映射模块对所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去映射,从相应子载波上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RRU,包括:
变换模块,用于对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IFFT,得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
射频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转换为下行无线射频信号,并发送。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频域传输方法,包括:
对经过FFT得到的上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去映射,从相应子载波上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
将所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对应的BBU;
所述对应的BBU对接收到的用户的信号进行处理。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频域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对所述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IFFT,得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
将所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进行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将资源块映射和FFT处理从BBU中的变换模块之后前移到变换模块之前进行,以在交换模块传输之前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交换模块将分离出的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至对应的BBU进行处理,从而不必传输整个基带信号,在上行方向,较大地降低了C-RAN系统内部无线信号的传输带宽要求,而且在下行方向,使得CBPU与RRU之间无需传输对应子载波上的信号,降低了CBPU与RRU之间信号传输带宽,总体上提高了CRAN系统的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BPU的结构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BPU内部的BBU的结构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信号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信号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物理资源块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BPU的结构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信号分组示意图;
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RU的结构图;
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FDM信号生成过程示意图;
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BPU和RRU的连接示意图;
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BPU和RRU的连接示意图;
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BPU和RRU的连接示意图
图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同步传输线路传输频域信号的示意图;
图1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RAN系统的结构图;
图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域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1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域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1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域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1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域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1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域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2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域传输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频域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可应用于基于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或其同类技术如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系统中,例如LTE系统、增强型长期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或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系统等,能够降低CBPU节点和RRU之间的信号传输带宽。
为使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和这些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技术方案做一些介绍。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BPU,该CBPU包括多个BBU和交换模块。
其中,每个BBU负责部分用户的数据处理,如部分用户的物理层信号处理、MAC处理或者RRM等处理。交换模块与各个RRU连接,同时也与其他CBPU连接。
交换模块,用于将该CBPU所连接的RRU的无线基带信号,以及来自其它CBPU的无线基带信号,交换到各个BBU进行处理。
在图1中的RRU主要完成收发信机功能。在下行方向(即从CBPU到RRU的方向),负责将下行数字基带信号(即,下行时域基带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并进行功率放大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在上行方向(即从RRU到CBPU的方向),接收来自天线上的上行射频信号,并经过放大后转换为数字基带信号(即,上行时域基带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的LTE、LTE-A以及WiMAX等系统中,BBU可以划分为具有快速傅立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以及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IFFT)功能的变换模块201、具有资源块映射与去映射功能的资源映射模块202以及用户信号处理模块203,如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主要是用户面的BBU功能模块,实际应用中BBU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控制信道处理、功率控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自适应调制编码(AdaptiveModulation and Coding,AMC)、随机接入等物理层过程控制模块,另外还可能包括MAC/RRM等上层协议处理功能模块。
为了便于充分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及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下面在图2所示的BBU的基础上,介绍目前的下行基带信号和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方法。
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典型的OFDMA系统或SC-FDMA系统中下行与上行信号的处理流程。
如图3所示,用户1~用户k中的每个用户的下行数据经过信道编码、调制、MIMO预编码等处理后,通过资源块映射,分别映射到相应的子载波上,从而形成下行频域信号,然后经过IFFT将下行频域信号变换为下行时域基带信号。
如图4所示,上行时域基带信号首先经过FFT变换到频域,然后进行资源块去映射,从相应子载波上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对每个用户的信号再经过MIMO检测与信道均衡、IDFT(逆离散傅立叶变换)、解调、信道解码等处理获得相应各个用户的上行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的IDFT是在LTE或LTE-A系统中,上行采用SC-FDMA多址方式时而专有的处理方式。
在基于OFDMA技术或其同类技术如SC-FDMA的系统中,通常将CBPU与RRU之间的空口资源以资源块的形式来划分。图5表示一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的示意图。该PRB包括时域上M个连续的OFDM符号,以及频域上N个连续的子载波,以LTE/LTE-A系统为例,通常M=7,N=12。对用户的数据流传输而言,分配给每个用户的时间和频率资源通常是逻辑上的一个虚拟资源块(Virtual Resource Blocks,VRB),系统再根据预先规定的规则将用户所分配的VRB映射为一定的时间和频率范围内的PRB。预先规定的具体规则在3GPP的协议TS36.211中6.2.3中有详细的记载,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LTE/LTE-A系统中,VRB和PRB具有相同的大小,即7个OFDM符号和12个子载波,VRB可以映射到一个子帧内的PRB。系统在为用户分配资源时,会指定相应的VRB资源的类型、编号、大小等信息,即VRB指示信息。这样,根据预先规定的规则,就能够对应到该用户在每个OFDM符号时间上实际所占用的子载波。因此,上述的资源映射与去映射完成的就是用户复用与解复用操作,具体来说,资源块映射就是将各个用户的信号分配到相应的子载波上,资源块去映射就是从相应的子载波上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
而在C-RAN系统中,由于以下原因,一个RRU的基带信号由多个BBU同时处理,从而导致每个RRU的基带信号需要传输到一个或多个BBU的情况比较普遍:
1、因为处理资源的统计复用、某些BBU过载或故障时的负荷分担、以及用户移动造成的空口切换,一个小区内不同用户的无线信号可能会由多个不同的BBU分别处理;
2、由于多小区协作传输技术的应用(如LTE-A系统中的CoMP(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协作多点传输)技术),一个小区一些用户的无线信号可能会由多个不同的BBU联合处理;
3、由于多载波技术的应用(如LTE-A系统中的载波汇聚技术),一个BBU的处理能力可能无法同时处理一个小区多个载波的业务量,因此,可能需要由多个BBU联合进行处理;
上述多个BBU可能是一个CBPU内部的多个BBU,也可能是多个CBPU的不同BBU。除了上述C-RAN系统内部无线基带信号的传输外,还存在其它高速数据交换:如多个BBU联合处理(如CoMP或载波汇聚等)时,协作的BBU间需要交换大量的中间处理数据。
而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具有资源块映射与去映射功能的资源映射模块和具有FFT和IFFT功能的变换模块处于BBU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个RRU的时域基带信号将同时传输至各个BBU,尽管每个BBU只处理其中一部分用户的信号,导致传输带宽要求很高。
为降低CBPU和RRU之间的信号传输带宽,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BPU,包括:交换模块120和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模块BBU 110,还包括资源映射模块130;
资源映射模块130,用于对经过FFT得到的上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去映射,从相应子载波上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
交换模块120,用于将上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对应的BBU 110;
在一个实施例中,交换模块120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资源配置列表将上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对应的BBU,该资源配置列表记录了用户信息与BBU之间的对应关系。
BBU 110,用于对接收到用户的信号进行处理。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应的BBU110可以对接收到的用户进行信道解码和解调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中的虚线框所示,该CBPU还可以包括:
变换模块140,用于对每路来自该CBPU对应的小区群中的RRU的上行时域基带信号进行FFT,得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
如上所述,每路来自RRU得上行时域基带信号信号,首先经过变换模块140进行FFT处理变换到频域,然后通过资源映射模块130从相应子载波上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这样就将对应小区的上行信号分解为各个用户的上行信号的组合。然后交换模块120根据预先设置的资源配置列表将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对应的BBU进行处理。在一个实施例中,资源配置列表记录有用户信息和BBU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用户信息通常包括用户所在的小区ID,而一个RRU对应于多个小区ID。而在建网时,这个小区对应的BBU和RRU就已经规定好了。当然资源映射模块和变换模块和用户信息也在建网时就做了对应。预置的资源配置列表中就录有各小区ID和RRU、BBU、资源映射模块和变换模块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交换模块120可以保存有一个预置的资源配置列表,该资源配置列表记录了每个用户的用户信息与BBU的对应关系。举例来说,用户信息可以是表示用户身份的参数,例如用户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或者用户ID等。例如,某用户A的信号,由编号为#1和#5的BBU处理,交换模块120利用该资源配置列表给出的每个用户的用户信息与BBU的对应关系,生成用户信号分组,所有由某一个BBU处理的用户信号在同一个用户信号分组中。这样,在每个符号周期内,来自一个或多个RRU的用户信号以分组的形式传输到BBU,从而将每个用户的信号传输到相应的BBU。
具体地,如图7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给出了一种用户信号分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有由某一个BBU处理的用户信号在同一用户信号分组中。一个用户信号分组可以包括BBU地址、RRU地址、小区ID、用户ID等字段,这些字段分别用于指示目的BBU、源RRU、对应的小区标识、以及相应用户的标识。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图7中的用户频域信号是指用户数据为技术频域的I/Q数据。这样,交换模块120根据生成的用户信号分组,将每个用户的信号传输到相应的BBU。
当然很好理解的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交换模块120也可以不生成用户分组,直接根据交换配置列表记录的用户信息与BBU之间的对应关系,将用户信号传输给相应的BBU。
如图2对应的实施例所述,资源映射模块和变换模块均位于BBU中在交换模块之后,在这种情况下一个RRU的上行时域基带信号将同时传输至各个BBU,尽管每个BBU只处理其中一部分用户的信号。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资源映射模块和变换模块从BBU中移到交换模块之前,这样通过变换模块和资源映射模块对RRU的上行时域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后,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交换模块120根据资源配置列表,只需将该RRU的上行频域基带信号中待处理的用户信号传输至相应的BBU,而不必传输整个基带信号,从而较大地降低了C-RAN系统内部无线信号的传输带宽要求。例如,假定平均3个BBU处理一个小区的用户的信号,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后,只需要现有技术1/3的传输带宽。进一步地,在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资源映射模块和变换模块处于BBU中,当一个RRU的上行时域基带信号由多个BBU同时处理时,每个BBU分别进行重复的FFT及资源块去映射处理,造成了BBU资源的浪费,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资源映射模块和变换模块从BBU前移到交换模块之前,这样减少了处理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将资源块映射和FFT处理从BBU中的变换模块之后前移到变换模块之前进行,以在交换模块传输之前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交换模块将分离出的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至对应的BBU进行处理,从而不必传输整个基带信号,较大地降低了C-RAN系统内部无线信号的传输带宽要求。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RRU,包括;
射频处理模块210,用于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上行时域基带信号;
变换模块220,用于对上述上行时域基带信号进行FFT,得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并将上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传输给资源映射模块,以使资源映射模块对上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去映射,从相应子载波上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
如图8中的虚线框所述,该RRU还可以包括:
资源映射模块230,用于对变换模块220得到的上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去映射,从相应子载波上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将上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对应的CBPU,以使该CBPU将上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上述各个用户信号对应的BBU进行处理。
当资源映射模块230从相应子载波上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后,位于CBPU中的交换模块就可以根据前述的预先设置的资源配置列表将所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对应的BBU。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将资源块映射和FFT处理从BBU中的变换模块之后前移到变换模块之前进行,以在交换模块传输之前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交换模块将分离出的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至对应的BBU进行处理,从而不必传输整个基带信号,较大地降低了C-RAN系统内部无线信号的传输带宽要求。
上面实施例详述了CBPU和RRU各个模块在上行方向的功能,下面结合图6,进一步论述该CBPU各个模块在下行方向的功能。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BPU,包括:交换模块120和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模块BBU 120,还包括资源映射模块130,在下行方向对于各个模块有:
BBU 110,用于对用户的下行数据流进行处理,获得下行频域基带信号,将下行频域基带信号传输至交换模块120;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用户的下行数据流进行处理包括对用户的下行数据流进行信道编码和调制处理。
交换模块120,用于将各个BBU 110传输过来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传输给对应的资源映射模块130;
在一个实施例中,交换模块120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资源配置列表将各个下行频域基带信号传输给对应的资源映射模块130;该资源配置列表记录了用户信息与资源映射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
资源映射模块130,用于对交换模块120传输过来的对应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映射,将传输过来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映射到相应的子载波上;
进一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下行方向,图6中的变换模块140,用于对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IFFT,得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并发送。
具体地,图9进一步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下行OFDM信号生成过程。如图9所示,频域基带信号a0,a1,…,aNc-1经串并变换映射到Nc个子载波,其余子载波补零,然后进行N点IFFT得到时域基带信号x0,x1,…,xN-1。通常N远大于Nc,以LTE系统为例,对于20MHz带宽,Nc=1200,N=2048,子载波间隔为15KHz,则时域基带信号的速率是2048×15KHz=30.72Mbps,而频域基带信号的速率是1200×15KHz=18Mbps。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资源映射模块和变换模块前移到交换模块前,因此,相比直接传输时域基带信号,CBPU和RRU之间的信号传输带宽大幅下降。另外,当一个小区空口负载未达到满负荷时,每个OFDM符号内的Nc个子载波中可能有部分空闲(补零),由于资源映射模块和变换模块前移到交换模块前,空闲子载波对应的信号将不会被传输,而只传输被占用子载波上的各用户的信号,从而进一步降低了CBPU和RRU之间的信号传输带宽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将资源映射模块和变换模块前移到交换模块之前,使得CBPU与RRU之间无需传输对应子载波上的信号,降低了CBPU与RRU之间信号传输带宽。
下面结合图8,进一步论述RRU各个模块在下行方向的功能。在下行方向,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RRU,包括;
变换模块220,用于对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IFFT,得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
射频处理模块210,用于将上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转换为下行无线射频信号,并发送。
如图8中的虚线框所述,该RRU还可以包括:资源映射模块230。在下行方向,上述资源映射模块230,用于对CBPU传输过来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映射,将上述下行频域基带信号映射到相应的子载波上。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将资源映射模块和变换模块前移到交换模块之前,使得CBPU与RRU之间无需传输对应子载波上的信号,降低了CBPU与RRU之间信号传输带宽。
为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为直观的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进一步结合CBPU和至少一个RRU的连接示意图,以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如图10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BPU和RRU的连接示意图,图10中的多个RRU和一个CBPU相连,这多个RRU为这一个CBPU对应小区群中的RRU。由图10可以看出,CBPU包括交换模块120和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模块BBU 110,还包括至少一个资源映射模块130和至少一个变换模块140;根据图10,在本实施例中,资源映射模块130和变换模块140从BBU中前移到交换模块120之前。
在上行方向:
射频处理模块210,用于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上行时域基带信号,将上述上行时域基带信号传输给与其相连的CBPU;
变换模块140,用于对该CBPU对应的小区群中的RRU中的射频处理模块210传输的上行时域基带信号进行FFT,得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
资源映射模块130,用于对经过FFT得到的上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去映射,从相应子载波上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
交换模块120,用于将上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对应的BBU 110;
在一个实施例中,交换模块120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资源配置列表将上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对应的BBU,该资源配置列表记录了用户信息与BBU之间的对应关系。
BBU 110,用于对接收到对应的用户的信号进行处理。
在下行方向:
BBU 110,用于对用户的下行数据流进行处理,获得下行频域基带信号,将下行频域基带信号传输至交换模块120;
交换模块120,用于将各个BBU 110传输过来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传输给对应的资源映射模块130;
在一个实施例中,交换模块120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资源配置列表将各个下行频域基带信号传输给对应的资源映射模块130;该资源配置列表记录了用户信息与资源映射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
资源映射模块130,用于对交换模块120传输过来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映射,将传输过来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映射到相应的子载波上;
变换模块140,用于对映射到上述子载波上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IFFT,得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并发送出去。
射频处理模块210,用于将CBPU中的变换模块140发送的下行时域基带信号转换为下行无线射频信号,并发送。
以上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将资源块映射和FFT处理从BBU中的变换模块之后前移到变换模块之前进行,以在交换模块传输之前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交换模块将分离出的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至对应的BBU进行处理,从而不必传输整个基带信号,较大地降低了C-RAN系统内部无线信号的传输带宽要求。进一步,将资源映射模块和变换模块前移到交换模块之前,使得CBPU与RRU之间无需传输对应子载波上的信号,降低了CBPU与RRU之间信号传输带宽。
如图11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CBPU和RRU的连接示意图,图11中的多个RRU和一个CBPU相连,这多个RRU为这一个CBPU对应小区群中的RRU。由图11可以看出,CBPU包括交换模块120和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模块BBU 110,还包括至少一个资源映射模块130和至少一个变换模块140;根据图11,在本实施例中,资源映射模块130从BBU中前移到交换模块120之前,且仍位于CBPU中;变换模块140从BBU前移到了RRU中。
在上行方向:
射频处理模块210,用于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上行时域基带信号,将上述上行时域基带信号传输给变换模块140;
变换模块140,用于对射频处理模块210传输的上行时域基带信号进行FFT,得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并发送给CBPU中的资源映射模块130;
资源映射模块130,用于对RRU中的变换模块140发送的上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去映射,从相应子载波上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
交换模块120,用于将上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对应的BBU 110;
在一个实施例中,交换模块120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资源配置列表将上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对应的BBU,该资源配置列表记录了用户信息与BBU之间的对应关系。
BBU 110,用于对接收到对应的用户的信号进行处理。
在下行方向:
BBU 110,用于对用户的下行数据流进行处理,获得下行频域基带信号,将下行频域基带信号传输至交换模块120;
交换模块120,用于将各个BBU 110传输过来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传输给对应的资源映射模块130;
在一个实施例中,交换模块120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资源配置列表将各个下行频域基带信号传输给对应的资源映射模块130;该资源配置列表记录了用户信息与资源映射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
资源映射模块130,用于对交换模块120传输过来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映射,将上述下行频域基带信号映射到相应的子载波上并发送给RRU中的变换模块140;
变换模块140,用于对资源映射模块130发送过来的映射到上述子载波上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IFFT,得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
射频处理模块210,用于将变换模块140得到的下行时域基带信号转换为下行无线射频信号,并发送。
以上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将资源块映射和FFT处理从BBU中的变换模块之后前移到变换模块之前进行,以在交换模块传输之前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交换模块将分离出的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至对应的BBU进行处理,从而不必传输整个基带信号,较大地降低了C-RAN系统内部无线信号的传输带宽要求。进一步,将资源映射模块和变换模块前移到交换模块之前,使得CBPU与RRU之间无需传输对应子载波上的信号,降低了CBPU与RRU之间信号传输带宽。
如图12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CBPU和RRU的连接示意图,图12中的多个RRU和一个CBPU相连,这多个RRU为这一个CBPU对应小区群中的RRU。由图12可以看出,CBPU包括交换模块120和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模块BBU 110,还包括至少一个资源映射模块130和至少一个变换模块140;根据图12,在本实施例中,资源映射模块130和变换模块140从BBU前移到了RRU中。
在上行方向:
射频处理模块210,用于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上行时域基带信号,将上述上行时域基带信号传输给变换模块140;
变换模块140,用于对射频处理模块210传输的上行时域基带信号进行FFT,得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并发送给资源映射模块130;
资源映射模块130,用于对变换模块140发送的上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去映射,从相应子载波上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并发送给CBPU中的交换模块120;
交换模块120,用于将上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对应的BBU 110;
在一个实施例中,交换模块120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资源配置列表将上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对应的BBU,该资源配置列表记录了用户信息与BBU之间的对应关系。
BBU 110,用于对接收到对应的用户的信号进行处理。
在下行方向:
BBU 110,用于对用户的下行数据流进行处理,获得下行频域基带信号,将下行频域基带信号传输至交换模块120;
交换模块120,用于将各个BBU 110传输过来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传输给对应的RRU;
在一个实施例中,交换模块120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资源配置列表将各个下行频域基带信号传输给对应的RRU;该资源配置列表记录了用户信息与RRU之间的对应关系。
资源映射模块130,用于对交换模块120传输过来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映射,将上述下行频域基带信号映射到相应的子载波上并发送变换模块140;
变换模块140,用于对资源映射模块130发送过来的映射到上述子载波上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IFFT,得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
射频处理模块210,用于将变换模块140得到的下行时域基带信号转换为下行无线射频信号,并发送。
以上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资源映射模块130和变换模块140从BBU前移到了RRU中,一个小区内各用户所分配的VRB资源信息,即前述的VRB指示信息(VRB资源的类型、编号、大小等信息),需要通过RRU与CBPU之间的接口由CBPU提供给RRU,这样前移到RRU中的资源映射模块130才能够根据该VRB指示信息,通过预先规定的VRB与PRB之间的映射规则,完成用户复用与解复用操作,具体来说,就是在下行将各个用户的信号分配到相应的子载波上,在上行从相应的子载波上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资源映射模块130和变换模块140从BBU前移到了RRU中,因此需要RRU与CBPU之间的接口协议支持。
在本实施例中,RRU与CBPU之间的接口协议通常采用同步传输方案,例如可以采用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通用公共无线接口)协议。在CPRI协议中,Layer 1(物理层)协议采用TDM(Time DivisionMultiplexing,时分多路复用)方式。
图13示出了一个在同步传输线路上传输频域基带信号的例子,在每个OFDM符号定时起始点,开始传输该RRU当前OFDM符号周期内的各个用户的频域信号分段,各用户的频域信号分段首尾相连。当传输完当前OFDM符号周期内所有用户的频域信号分段后,如果仍然还有空比特位,则发送填充比特直到当前OFDM符号周期结束。用户频域信号分段则进一步包括用户ID、分段长度和该用户的频域信号序列等字段组成。其中,用户ID用于标识用户,分段长度用于指示整个用户频域信号分段的比特长度,这样,利用分段长度可以确定下一个用户频域信号分段的起始位置。这样可以逐一定位当前OFDM符号周期内所有用户频域信号分段,从而将每个用户的数据分开。
另外,在图11对应的实施例中,虽然变换模块140前移到了RRU中,由于资源映射模块130仍然在CBPU中,这样一个小区内各用户所分配的VRB资源信息,即前述的VRB指示信息(VRB资源的类型、编号、大小等信息),不需要通过RRU与CBPU之间的接口由CBPU提供给RRU,相比图12对应的实施例简化了RRU与CBPU之间的接口设计。
所以对于图11对应的实施例而言,每个OFDM符号周期,RRU将频域基带信号通过RRU与CBPU之间的接口线路,顺序传输到CBPU中,再由资源映射模块130完成用户复用与解复用操作。可以看到,与图12对应的实施例相比,RRU与CBPU之间的接口设计更为简单,无需要采用类似图11的信号结构,只需将频域基带信号进行顺序传输就可以了,这与现有RRU与CBPU之间的接口协议传输频域信号的方式完全相同。以图9中的OFDM信号为例,每个OFDM符号周期,在一个实施例中,RRU将频域基带信号a0,a1,…,aNc-1通过RRU与CBPU之间的接口线路,顺序传输到CBPU中,再由资源映射模块130完成用户复用与解复用操作。无需要采用类似图11的信号结构,只需将频域基带信号a0,a1,…,aNc-1进行顺序传输就可以了,因为只需要将频域基带信号进行顺序传输,所以这与现有RRU与CBPU之间的接口传输时域基带信号的方式相同。
而在图10对应的实施例中,由于变换模块140和资源映射模块130仍位于CBPU中,CBPU和RRU之间的接口并没有做改变,CBPU向RRU传输的为时域信号。所以在图10对应的实施例中仍可以采用现有RRU与CBPU之间的接口协议来传输时域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将资源块映射和FFT处理从BBU中的变换模块之后前移到变换模块之前进行,以在交换模块传输之前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交换模块将分离出的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至对应的BBU进行处理,从而不必传输整个基带信号,较大地降低了C-RAN系统内部无线信号的传输带宽要求。进一步,将资源映射模块和变换模块前移到交换模块之前,使得CBPU与RRU之间无需传输对应子载波上的信号,降低了CBPU与RRU之间信号传输带宽。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C-RAN系统,包括:至少一个CBPU节点(如图13中的CBPU 1、CBPU 2、CBPU 3、CBPU 4、CBPU 5和CBPU 6)以及与上述至少一个CBPU节点对应的多个RRU。
如图14所示,每个CBPU节点连接的至少一个RRU形成了对应于该CBPU节点的小区群。为了简洁,图14中只示出了三个小区群,即,分别对应于CBPU1、CBPU6和CBPU3的小区群1、小区群2和小区群3。上述每个CBPU节点和对应的多个RRU的连接方式可以如图10、图11和图12中任一个实施例所示的方式,其中CBPU和RRU各个模块的功能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将资源块映射和FFT处理从BBU中的变换模块之后前移到变换模块之前进行,以在交换模块传输之前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交换模块将分离出的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至对应的BBU进行处理,从而不必传输整个基带信号,较大地降低了系统内部无线信号的传输带宽要求。进一步,将资源映射模块和变换模块前移到交换模块之前,使得CBPU与RRU之间无需传输对应子载波上的信号,降低了CBPU与RRU之间信号传输带宽。
对应于上述装置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频域传输方法,包括:
S110,对经过FFT得到的上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去映射,从相应子载波上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
很好理解的是,根据前面实施例的描述,可以知道,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10中的上行频域基带信号是从RRU接收到的。步骤S110可以具体包括;
CPBU对每路来自对应的小区群中的RRU的上行时域基带信号进行FFT得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并对所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去映射。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10还可以具体包括:
RRU对接受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上行时域基带信号;并对该上行时域基带信号进行FFT处理得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并将上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传输给所在小区群对应的CBPU,上述CBPU对上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映射。
S120,将上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对应的BBU;
在一个实施例中,S120具体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资源配置列表将上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对应的BBU,该资源配置列表记录了用户信息与BBU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某用户A的信号,由编号为#1和#5的BBU处理。利用该资源配置列表给出的每个用户的用户信息与BBU的对应关系,生成用户信号分组,所有由某一个BBU处理的用户信号在同一个用户信号分组中。这样,在每个符号周期内,来自一个或多个RRU的用户信号以分组的形式传输到BBU,从而将每个用户的信号传输到相应的BBU。一种具体的用户分组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很好理解的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不生成用户分组,直接根据交换配置列表记录的用户信息与BBU之间的对应关系,将用户信号传输给相应的BBU。
S130,对应的BBU对接收到的用户的信号进行处理。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S130中对应的BBU可以对接收到的用户进行信道解码和解调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中的虚线框所示,在S110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100,对每路来自对应的小区群中的RRU的上行时域基带信号进行FFT,得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
在步骤S100和S110中,CPBU对每路来自对应的小区群中的RRU的上行时域基带信号进行FFT得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并对上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去映射。
如图2对应的实施例所述,资源映射模块和变换模块均位于BBU中在交换模块之后,在这种情况下一个RRU的上行时域基带信号将同时传输至各个BBU,尽管每个BBU只处理其中一部分用户的信号。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资源块去映射处理和FFT处理,在交换步骤S120之前进行,这样通过对RRU的上行时域基带信号进行FFT和资源块去映射处理后,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从而在步骤S120中,只需将该RRU的上行频域基带信号中待处理的用户信号传输至相应的BBU,而不必传输整个基带信号,从而较大地降低了C-RAN系统内部无线信号的传输带宽要求。例如,假定平均3个BBU处理一个小区的用户的信号,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后,只需要现有技术1/3的传输带宽。进一步地,在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资源块去映射模块和变换模块处于BBU中,当一个RRU的上行时域基带信号由多个BBU同时处理时,每个BBU分别进行重复的FFT及资源块去映射处理,造成了BBU资源的浪费,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将用户信号传输给相应的BBU进行处理之前,就进行了资源块去映射处理和FFT处理,这样减少了处理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先进行资源块去映射处理和FFT处理,以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只需将上行频域基带信号中待处理的用户信号传输至相应的BBU,而不必传输整个基带信号,较大地降低了C-RAN系统内部无线信号的传输带宽要求。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频域传输方法,包括:
S210,RRU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上行时域基带信号;
S220,对上述上行时域基带信号进行FFT,得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并将上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传输上述RRU所在小区群对应的CBPU,该CBPU对上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去映射,从相应子载波上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
当CBPU从相应子载波上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后,位于CBPU中的交换模块就可以根据前述的预先设置的资源配置列表将所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对应的BBU。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先进行资源块去映射处理和FFT处理,以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只需将上行频域基带信号中待处理的用户信号传输至相应的BBU,而不必传输整个基带信号,较大地降低了C-RAN系统内部无线信号的传输带宽要求。
如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频域传输方法,包括:
S510,RRU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上行时域基带信号;
S520,对上述上行时域基带信号进行FFT,得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
S530,对上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去映射,从相应子载波上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将上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上述RRU所在小区群对应的CBPU,该CBPU将上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对应的BBU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先进行资源块去映射处理和FFT处理,以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只需将上行频域基带信号中待处理的用户信号传输至相应的BBU,而不必传输整个基带信号,较大地降低了C-RAN系统内部无线信号的传输带宽要求。
如图1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频域传输方法,包括:
S301,接收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对上述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IFFT,得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
S302,将上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进行发送。
如图18中的虚线框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300,对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映射,将上述下行频域基带信号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并发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300中,可以是,RRU对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映射,将所述下行频域基带信号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并发送。这时,上述下行频域基带信号来自于RRU所在小区群对应的CPBU。进一步,这时,步骤S302具体可以为:RRU将上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转换为下行无线射频信号,并发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300中,可以是,CBPU对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映射,并发送。这时,S301可以是,CBPU接收内部传输过来的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对所述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IFFT,得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步骤S302具体可以为:CBPU将上述线性时域基带信号发送给相应的RRU。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将资源映射模块和变换模块前移到交换模块之前,使得CBPU与RRU之间无需传输对应子载波上的信号,降低了CBPU与RRU之间信号传输带宽。
如图1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频域传输方法,包括:
S310,每个BBU对用户的下行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下行频域基带信号;
S320,将各个BBU得到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传输给对应的资源映射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320中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资源配置列表将各个下行频域基带信号传输给对应的资源映射模块;其中,该资源配置列表记录了用户信息与资源映射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
S330,资源映射模块对传输过来的对应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快映射,将传输过来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映射到相应的子载波上;
如图19中的虚线框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340,对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IFFT,得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并发送。
在步骤S340进行完IFFT后,将得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发送给RRU。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将资源映射模块和变换模块前移到交换模块之前,使得CBPU与RRU之间无需传输对应子载波上的信号,降低了CBPU与RRU之间信号传输带宽。
如图2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频域传输方法,包括:
S410,对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IFFT,得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
S420,将上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转换为下行无线射频信号,并发送。
如图20中的虚线框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410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400,对所在小区群对应的CBPU传输过来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快映射,将上述下行频域基带信号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将资源映射模块和变换模块前移到交换模块之前,使得CBPU与RRU之间无需传输对应子载波上的信号,降低了CBPU与RRU之间信号传输带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9)
1.一种集中基带处理装置CBPU,包括交换模块和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单元模块BBU,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资源映射模块:
所述资源映射模块,用于对经过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得到的上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去映射,从相应子载波上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
所述交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对应的BBU;
所述BBU,用于对接收到的用户的信号进行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BPU,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变换模块,用于对每路来自所述CBPU对应的小区群中的远端射频单元RRU的上行时域基带信号进行FFT变换,得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CBPU,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资源配置列表将所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对应的BBU,所述资源配置列表记录有用户信息与BBU之间的对应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BPU,其特征在于,
所述BBU,还用于对用户的下行数据流进行处理,获得下行频域基带信号,将所述下行频域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交换模块;
所述交换模块,还用于将各个所述BBU传输过来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传输给对应的资源映射模块;
所述资源映射模块,还用于所述交换模块传输过来的对应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映射,将传输过来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映射到相应的子载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CBPU,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换模块,还用于对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得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并发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CBPU,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模块具体还用于:
根据预先设置的资源配置列表将所述下行频域基带信号传输给对应的资 源映射模块,所述资源配置列表还记录有用户信息与所述资源映射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
7.一种远端射频单元RRU,其特征在于,包括:
射频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上行时域基带信号;
变换模块,用于对所述上行时域基带信号进行FFT,得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并将所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传输给资源映射模块,以所述使资源映射模块对所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去映射,从相应子载波上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RRU,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资源映射模块,用于对所述变换模块得到的上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去映射,从相应子载波上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将上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所述RRU所在小区群对应的CBPU,以使所述CBPU将所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所述各个用户的信号对应的BBU进行处理。
9.一种远端射频单元RRU,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换模块,用于对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IFFT,得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
射频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转换为下行无线射频信号,并发送;
资源映射模块,用于对所述RRU所在小区群对应的CBPU传输过来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映射,将所述下行频域基带信号映射到相应的子载波上。
10.一种频域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经过FFT得到的上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去映射,从相应子载波上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号;
将所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对应的BBU;
所述对应的BBU对接收到的用户的信号进行处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频域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频域基 带信号是从RRU接收到的;或接收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上行时域基带信号,并对所述上行时域基带信号进行FFT处理得到所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频域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经过FFT得到的上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去映射包括:CPBU对每路来自对应的小区群中的RRU的上行时域基带信号进行FFT得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并对所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去映射。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频域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经过FFT得到的上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去映射包括:
RRU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上行时域基带信号;
对所述上行时域基带信号进行FFT,得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并将所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传输给所在小区群对应的CBPU,所述CBPU对所述上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映射。
14.如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频域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对应的BBU具体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资源配置列表将所述各个用户的信号传输给对应的BBU,所述资源配置列表记录有用户信息与BBU之间的对应关系。
15.一种频域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对所述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IFFT,得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
将所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进行发送;
对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映射,将所述下行频域基带信号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并发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频域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映射,将所述下行频域基带信号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并发送,具体包括:RRU对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映射,将所述下行频域基带信号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并发送;
所述下行频域基带信号来自于RRU所在小区群对应的CPBU。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频域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进行发送,具体包括:将所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转换为下行无线射频信号,并发送。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频域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映射,并发送;具体为:CBPU对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资源块映射,并发送。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频域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对所述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IFFT,得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具体包括:CBPU接收内部传输过来的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对所述映射到相应子载波上的下行频域基带信号进行IFFT,得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
所述将所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进行发送,具体包括:所述CBPU将所述下行时域基带信号发送给相应的RRU。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98846.1A CN102546504B (zh) | 2010-12-21 | 2010-12-21 | 频域传输方法和装置 |
PCT/CN2011/084354 WO2012083850A1 (zh) | 2010-12-21 | 2011-12-21 | 频域传输方法和装置 |
BR112013015990A BR112013015990A2 (pt) | 2010-12-21 | 2011-12-21 | método e um dispositivo para domínio de transmissão de frequência. |
RU2013133806/07A RU2533185C1 (ru) | 2010-12-21 | 2011-12-21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дачи в частотной области |
EP11851035.3A EP2658138A4 (en) | 2010-12-21 | 2011-12-21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FREQUENCY DOMAINS |
US13/924,126 US20130279452A1 (en) | 2010-12-21 | 2013-06-21 | Frequency domai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98846.1A CN102546504B (zh) | 2010-12-21 | 2010-12-21 | 频域传输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46504A CN102546504A (zh) | 2012-07-04 |
CN102546504B true CN102546504B (zh) | 2014-07-09 |
Family
ID=46313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9884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6504B (zh) | 2010-12-21 | 2010-12-21 | 频域传输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30279452A1 (zh) |
EP (1) | EP2658138A4 (zh) |
CN (1) | CN102546504B (zh) |
BR (1) | BR112013015990A2 (zh) |
RU (1) | RU2533185C1 (zh) |
WO (1) | WO201208385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01497A (zh) * | 2012-06-29 | 2012-11-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带射频接口承载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3546412A (zh) * | 2012-07-11 | 2014-01-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
CN103546402B (zh) * | 2012-07-11 | 2017-04-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信号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2801681B (zh) * | 2012-08-01 | 2017-06-0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分布式基站 |
US9258629B2 (en) * | 2012-12-11 | 2016-02-0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agile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 |
US9380466B2 (en) | 2013-02-07 | 2016-06-28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Radio access networks |
US9414399B2 (en) | 2013-02-07 | 2016-08-09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Radio access networks |
US9936470B2 (en) | 2013-02-07 | 2018-04-03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Radio access networks |
WO2014137256A1 (en) * | 2013-03-07 | 2014-09-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adio access at local site |
US9326183B2 (en) * | 2013-03-15 | 2016-04-26 | Wi-Lan Labs, Inc. | Uplink interference resolu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4144529B (zh) * | 2013-05-10 | 2017-11-2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远端射频单元、基带单元和分布式基站 |
FR3007617A1 (fr) * | 2013-06-19 | 2014-12-26 | France Telecom | Dispositifs de fourniture d'informations de service pour une liaison par faisceau microondes |
CN106412933B (zh) * | 2013-06-26 | 2019-12-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设备 |
CN104378849A (zh) * | 2013-08-16 | 2015-02-25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分布式基站 |
EP2849524B1 (en) * | 2013-09-12 | 2017-03-01 | Alcatel Lucent | Scheduling virtualization for mobile RAN cloud and separation of cell and user plane schedulers |
EP3050397B1 (en) * | 2013-09-24 | 2019-04-17 | Andrew Wireless Systems GmbH | Distributed processing in a centralized radio access network |
CN104716997B (zh) * | 2013-12-12 | 2018-11-23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分布式天线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
US20170250927A1 (en) * | 2013-12-23 | 2017-08-31 | Dali Systems Co. Ltd. | Virtual radio access network using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of remotes and digital multiplexing switches |
CN104768226B (zh) * | 2014-01-02 | 2018-09-0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基带池数据交换装置及方法 |
KR101787935B1 (ko) * | 2014-01-24 | 2017-10-18 | 노키아 솔루션스 앤드 네트웍스 오와이 | 캐리어 집성을 사용하는 무선 네트워크용 주요 셀 및 보조 셀을 위한 업링크-다운링크 구성 조합에 대한 연동성 테스트 표시 |
CN104868982B (zh) * | 2014-02-20 | 2019-06-0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基带主处理单元、数字前端、基带单元及数据传输方法 |
JP2017510215A (ja) * | 2014-04-04 | 2017-04-06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 データ伝送レートを調整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US9008204B1 (en) * | 2014-05-01 | 2015-04-14 | Xilinx, Inc. | OFDM of signals onto a same RF port |
EP3143830A4 (en) | 2014-05-12 | 2018-01-03 | Intel Corporation | C-ran front-end preprocessing and signaling unit |
CN106797641B (zh) | 2014-06-09 | 2021-07-16 | 艾尔瓦纳有限合伙公司 | 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调度相同的资源 |
CN104219035B (zh) * | 2014-06-25 | 2017-09-29 |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载波交换器、基站组网系统及多载波交换方法 |
JP2017157876A (ja) * | 2014-07-07 | 2017-09-07 | 株式会社東芝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制御方法および端末 |
JP6623516B2 (ja) * | 2014-12-17 | 2019-12-2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ベースバンドユニット、制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10231232B2 (en) * | 2014-12-19 | 2019-03-12 | Intel IP Corporation | Remote radio unit and baseband unit for asymetric radio area network channel processing |
CN105991268B (zh) * | 2015-02-10 | 2019-12-10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经由电力线传输lte信号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EP3269118B8 (en) | 2015-03-11 | 2021-03-17 |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 Distributed radio access network with adaptive fronthaul |
JP6386420B2 (ja) * | 2015-06-02 | 2018-09-05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帯域割当方法 |
WO2017032411A1 (en) * | 2015-08-25 | 2017-03-02 | U-Blox Ag | Modem apparatu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subcarriers |
US10608734B2 (en) | 2015-10-22 | 2020-03-31 | Phluido, Inc. | Virtualization and orchestration of a radio access network |
US10785791B1 (en) | 2015-12-07 | 2020-09-22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 in radio access networks |
WO2017166075A1 (zh) * | 2016-03-29 | 2017-10-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云无线接入网系统、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9417431B (zh) * | 2016-06-30 | 2021-08-20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降低上行链路前传链路上的比特率要求的方法 |
WO2018017468A1 (en) | 2016-07-18 | 2018-01-25 | Phluido, Inc. | Synchronization of radio units in radio access networks |
AU2016432994B2 (en) | 2016-12-23 | 2022-05-19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US10523374B2 (en) * | 2017-08-07 | 2019-12-31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Repetition process cycling for grant-less or grant-based transmission |
ES2964760T3 (es) * | 2017-08-17 | 2024-04-09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étodo y dispositivo de transición para habilitar la comunicación de datos en una red inalámbrica |
US11678358B2 (en) | 2017-10-03 | 2023-06-13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Dynamic downlink reuse in a C-RAN |
KR102427661B1 (ko) * | 2017-12-18 | 2022-08-0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클라우드 랜 환경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 및 하향링크 전송을 시분할 방식으로 처리하는 원격 무선 유닛 및 그 동작 방법 |
US12016084B2 (en) | 2018-01-04 | 2024-06-18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Management of a split physical layer in a radio area network |
CN110418408B (zh) * | 2018-04-28 | 2021-0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号传输的方法、中心接入点ap和远端射频单元rru |
CN111989971A (zh) | 2018-05-16 | 2020-11-24 |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C-ran中的动态上行链路重复使用 |
EP3794889B1 (en) | 2018-05-16 | 2023-07-05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Downlink multicast for efficient front-haul utilization in a c-ran |
US10798667B2 (en) | 2018-06-08 | 2020-10-06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Automatic transmit power control for radio points of a centralized radio access network that primarily provide wireless service to users located in an event area of a venue |
US11533777B2 (en) * | 2018-06-29 | 2022-12-20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Cell site architecture that supports 5G and legacy protocols |
US10728826B2 (en) | 2018-07-02 | 2020-07-28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Cell site routing based on latency |
US12219510B2 (en) | 2018-08-29 | 2025-02-04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Clock synchronization in a centralized radio access network having multiple controllers |
CN112640379A (zh) | 2018-09-04 | 2021-04-09 |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集中式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前传速率降低 |
WO2022006106A1 (en) | 2020-06-30 | 2022-01-06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Open radio access network with unified remote units supporting multiple functional splits, multiple wireless interface protocols, multiple generations of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and multiple radio frequency bands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05566A (zh) * | 2005-01-12 | 2006-07-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分体式基站系统及其组网方法和基带单元 |
CN101043666A (zh) * | 2007-04-12 | 2007-09-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的维护系统、维护接入装置及维护方法 |
CN101110631A (zh) * | 2006-07-19 | 2008-01-2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通信系统中通信单元之间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753181A (zh) * | 2008-12-12 | 2010-06-2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05538A (zh) * | 2005-11-10 | 2008-11-12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无线发送装置以及无线发送方法 |
-
2010
- 2010-12-21 CN CN201010598846.1A patent/CN10254650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12-21 BR BR112013015990A patent/BR112013015990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1-12-21 RU RU2013133806/07A patent/RU2533185C1/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1-12-21 WO PCT/CN2011/084354 patent/WO201208385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12-21 EP EP11851035.3A patent/EP2658138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3
- 2013-06-21 US US13/924,126 patent/US2013027945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05566A (zh) * | 2005-01-12 | 2006-07-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分体式基站系统及其组网方法和基带单元 |
CN101110631A (zh) * | 2006-07-19 | 2008-01-2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通信系统中通信单元之间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043666A (zh) * | 2007-04-12 | 2007-09-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的维护系统、维护接入装置及维护方法 |
CN101753181A (zh) * | 2008-12-12 | 2010-06-2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658138A1 (en) | 2013-10-30 |
US20130279452A1 (en) | 2013-10-24 |
RU2533185C1 (ru) | 2014-11-20 |
EP2658138A4 (en) | 2013-12-04 |
WO2012083850A1 (zh) | 2012-06-28 |
CN102546504A (zh) | 2012-07-04 |
BR112013015990A2 (pt) | 2018-07-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46504B (zh) | 频域传输方法和装置 | |
EP2574138B1 (en) | Method for generating downlink baseband signal and related device | |
JP6500916B2 (ja) | 次世代Wi−Fi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OFDMAトーン割り振り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US10554282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rank-related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2134666B (zh) | 用于传送正交频分复用(ofdm)帧格式的系统和方法 | |
JP5126352B2 (ja) |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
KR20170077195A (ko) | 집성된 터치리스 무선 프론트홀을 위한 채널 매핑 | |
CN103873221A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 | |
Zhou et al. | Mobile-PON: A high-efficiency low-latency mobile fronthaul based on functional split and TDM-PON with a unified scheduler | |
CN102781110A (zh) | 具有跳频功能的资源位置分配方法及装置 | |
EP2725872B1 (en) | Communication link for a split microwave backhaul architecture | |
US11424881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in UE and base station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US11337081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
EP339965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 processing | |
US20210185604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
CN102104930A (zh) | 一种资源状态过程的映射方法和设备 | |
JP5582471B2 (ja) | セルラ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
US20210266788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
CN101800718A (zh) | 基于多点协作传输的映射处理方法 | |
WO2025054073A1 (en) | Slot format switching for multiplexing reference signals and data | |
Lu et al. | A new C-RAN architecture based on RF signal soft-switching | |
CN103081424A (zh) | 通信网络和操作通信网络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