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3481A - 超级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超级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43481A CN102543481A CN2011104502624A CN201110450262A CN102543481A CN 102543481 A CN102543481 A CN 102543481A CN 2011104502624 A CN2011104502624 A CN 2011104502624A CN 201110450262 A CN201110450262 A CN 201110450262A CN 102543481 A CN102543481 A CN 10254348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lector electrode
- pole piece
- ultracapacitor
- fuse
-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超级电容器的制作方法,属于新能源储能技术领域。将金属集电极表面粗糙化处理,将活性材料、导电材料、复合粘接剂混合均匀,压成厚度在30-100μm的极片,将极片粘接在集电极表面,形成带状电极,将其切成两张相同尺寸电极,将两张电极铆接引线后,加入10~50μm厚的隔极膜,卷绕成芯子,于100-150℃真空干燥8-72小时,然后浸渍在有机电解液中,于50℃外加2.7V直流电压通电10h,最后封装于圆形铝壳中,得到超级电容器产品,其中复合粘结剂为具有[NH-R-CO-R-CO]x通式的物质与聚四氟乙烯的混合物。采用本发明的复合粘接剂制作的电极柔软,机械强度大,易于规模化连续生产,工作寿命有大幅提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储能技术领域,涉及超级电容器,具体涉及超级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器的两个重要部分是电极和电解液,其储能原理是在电极与电解液界面形成双电荷层来积蓄电荷,储存能量。为了提高能量密度,电极的活性材料通常选用活性炭、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膨化石墨、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等,为了使超级电容器长寿命高效率充放电,集电极一般选用耐化学和电化学腐蚀的高纯铝、不锈钢和镍等材料,还通常在集电极上粘结金属和石墨等低阻抗涂层。电解液有水溶性电解液和有机电解液,其中有机电解液的工作电压高,存储的能量多,但由于电容器单元内部有水分存在,超级电容器在充电时引起水分解将使超级电容器性能劣化,因此使用有机电解液的超级电容器必须对电极充分除水,通常采取高温真空除水。电极中的活性炭、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膨化石墨、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等活性材料,通常为粉末状,与橡胶类粘结剂和水混合,活性材料和导电材料分散在橡胶类粘结剂和水中,制成浆料,形成极片,涂于集电极上,干燥制成电极,但由于这种方法的粘结力弱,极片与集电极间粘结强度小,将电极进一步加工制成超级电容器后,产品在大电流高频率充放电过程中,极片会与集电极逐渐分离剥落,使超级电容器产品得性能严重劣化。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超级电容器生产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超级电容器的制作方法,解决集电极与极片间粘结强度小及极片内部粘结强度小等问题。
本发明中极片由活性材料、导电材料和复合粘结剂构成,极片与金属集电极形成一体,构成超级电容器的电极,将电极加工成一定尺寸后,连接上引线,在两个电极中间加入隔极膜卷绕成一定尺寸的芯子,真空干燥,加入有机电解液后封装制成超级电容器。
(1)准备集电极:选取原料金属铝或铝合金,经过表面交流腐蚀粗糙化处理后,作为集电极;
(2)制备极片:将活性材料和导电材料混合均匀,将复合粘结剂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好的材料中分散均匀,形成混合物,其中按质量百分比,复合粘结剂含量为0.5-3%,活性材料为80-94.5%,导电材料为5-10%,然后将上述混合物压制成厚度为30-100μm的极片;所述的复合粘结剂溶液是具有通式(1)结构的物质和聚四氟乙烯形成的复合粘结剂,溶解在水、乙醇、异丙醇或丙酮溶剂中分散均匀,形成的溶液,按重量比通式(1)的物质30-55%,聚四氟乙烯为45-70%,通式(1)的物质结构为:
[NH-R-CO-R-CO]x (1)
x=1-1000,R:CnH2n ,n=1-10
(3)制备电极:将集电极表面涂覆一层导电胶,将极片粘附在集电极的一面或两面,形成电极;
(4)制备芯子:将两张尺寸相同的电极连接引线后,在其中间夹入10-50μm厚的隔极膜,卷绕成直径为Φ3-Φ65mm高度为5-165mm的芯子,然后在100-150℃下真空干燥8-72小时;
(5)封装:将芯子在真空条件下浸渍有机电解液,然后在50℃外加2.7V直流电压下通电10h,最后封装于圆形铝壳中,得到超级电容器产品。
其中所述的作为集电极的原料是纯度至少为99.9wt%,铜含量在0.005wt%以下的金属铝或铝合金。集电极要求表面粗糙,是为了与极片接触良好。
本发明的极片中复合粘结剂含量为0.5-3%,,其余为活性材料和导电材料,其中复合粘结剂含量为0.5%及以上极片就能达到所需极片的强度,但是复合粘结剂含量过高,极片电阻变大,最好为1.5-3%。
所述的活性材料选用电化学性能不活泼的活性炭、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或膨化石墨,采用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物,当选用用一种以上组合物时,各组分以任意比例混合,其中活性碳的比表面积为800-3000m2/g, 炭黑比表面积为100-600 m2/g, 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为200-600m2/g, 石墨烯的比表面积为500-1500 m2/g, 膨化石墨比表面积为100-300m2/g。
所述的导电材料为石墨、炭黑或乙炔黑,粒度为0.1-2μm。
所述的导电胶为石墨导电胶、铜粉导电胶或银粉导电胶。
所述的隔极膜为纤维素纸、多孔聚丙烯、多孔聚四氟乙烯、多孔聚偏氟乙烯、多孔聚乙烯、多孔聚丙烯聚乙烯覆合膜或多孔聚酰亚胺,要求隔极膜的孔隙率为60-95%,厚度10-100μm,孔径0.05-0.2μm。
所述的有机电解液是含有离解性的盐R1R2R3R4NY或R1R2R3R4NPY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的, R1 R2 R3 R4为烷基,相同或不相同,Y为BF4 -、PF6 - ClO4 -或CF3SO3 -阴离子,所述的有机溶剂是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丁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环丁砜、乙腈或四氢呋喃,或其中一种以上按照任意比例混合形成的混合溶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是:
现有的超级电容器电极制作时通常采用聚四氟乙烯、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偏氟乙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成分作为粘结剂,采用这些粘结剂制作的电极极片机械强度弱,不利于连续化工业生产;本发明的核心内容是采用[NH-R-CO-R-CO]x和聚四氟乙烯复合粘结剂,制作的电极柔软、机械强度大,易于连续化生产;对本发明的超级电容器在环境温度为50℃,直流电压从2.7V到1.35V,电流为100A的条件下进行充放电周期实验,2万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2%,在周围温度为65℃的条件下进行同样的充放电周期实验,1万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8%,这说明本发明的超级电容器具有良好的容量稳定性和较高的循环寿命,能储存较高的能量,具有较大的功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采用原料:通式(1)的物质来自渤海大学精细化研究所,其余产品为市售产品。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用的复合粘结剂由具有如下结构通式(1)的物质与聚四氟乙烯混合而成:
[NH-R-CO-R-CO]x (1)
其中x=100,R:C2H4 ,n=2
复合粘结剂中各组分含量按质量比,通式(1)的物质为30%,聚四氟乙烯70%。
(1)准备集电极:将金属铝表面进行交流腐蚀粗糙化处理,得到厚度为30μm,粗糙度为单侧厚度3μm的集电极;
(2)制备极片:将活性材料和导电材料混合均匀,将复合粘结剂溶解在异丙醇中分散均匀,形成复合粘结剂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好的材料中分散均匀,形成混合物,其中按质量百分比,复合粘结剂含量为2%,活性材料为92%,导电材料为6%,然后将上述混合物用辊机轧制成厚度为50μm的极片;
(3)制备电极:将集电极表面涂覆一层石墨导电胶,将极片粘附在集电极两侧的表面,形成带状电极;
(4)制备芯子:将上述电极切成两张尺寸相同的电极,将两张电极铆接引线后,夹入30μm厚的隔极膜,隔极膜采用纤维素纸,隔极膜的孔隙率为80%,厚度为50μm,孔径为0.2μm,卷绕成直径为Φ35mm,高度为100mm的芯子,将此芯子在120℃下真空干燥48小时;
(5)封装:将芯子在真空条件下浸渍有机电解液,将浸渍有机电解液后的芯子在50℃外加2.7V直流电压通电10h,最后装于圆形铝壳中,正负极采用激光机分别焊接在铝壳上下两端后封口,得到额定工作电压2.7V400F的超级电容器产品。
所述的集电极采用纯度在99.9wt%以上,铜含量在0.005wt%以下的金属铝。
所述的活性材料为电化学性能稳定的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800m2/g。
选用的导电材料为石墨,粒度为2μm。
选用的有机电解液为1.0mol/L的(C2H5)NBF4的碳酸丙烯脂、碳酸乙烯脂、碳酸丁烯脂、碳酸二甲脂、碳酸二乙脂和碳酸甲乙脂按照体积比1:1:1:1:1:1混合的溶液。
在环境温度为50℃,直流电压从2.7V到1.35V,电流为50A的条件下对本实施例的超级电容器进行充放电周期实验,2万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3%,在周围温度为65℃的条件下进行同样的充放电周期实验,1万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6%;当用刀分开金属铝集电极与极片时,在集电极一侧残留多量的活性物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采用的复合粘结剂由具有如下结构通式(1)的物质与聚四氟乙烯混合而成:
[NH-R-CO-R-CO]x (1)
其中x=200,R:C3H6 ,n=3
复合粘结剂中各组分含量按质量比为:通式(1)的物质为35%,聚四氟乙烯65%。
(1)准备集电极:将铝合金表面进行交流腐蚀厚度粗糙化处理,得到厚度为30μm,粗糙度为单侧3μm的集电极;
(2)制备极片:将活性材料和导电材料混合均匀,将复合粘结剂溶解在异丙醇中分散均匀,形成复合粘结剂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好的材料中分散均匀,形成混合物,其中按质量百分比,复合粘结剂含量为2%,活性材料为91%,导电材料为7%,然后将上述混合物用辊机轧制成厚度为50μm的极片;
(3)制备电极:将集电极表面涂覆一层铜粉导电胶,将极片粘附在集电极一侧的表面,形成带状电极;
(4)制备芯子:将上述电极切成两张尺寸相同的电极,将两张电极铆接引线后,夹入30μm厚的隔极膜,隔极膜采用纤维素纸,隔极膜的孔隙率为80%,孔径为0.2μm,卷绕成直径为Φ20mm,高度为40mm的芯子,将此芯子在120℃下真空干燥48小时;
(5)封装:将芯子在真空条件下浸渍有机电解液,将浸渍有机电解液后的芯子在50℃外加2.7V直流电压通电10h,最后装于圆形铝壳中,正负极采用激光机分别焊接在铝壳上下两端后封口,得到额定工作电压2.7V90F的超级电容器产品。
所述的集电极采用纯度在99.9wt%以上,铜含量在0.005wt%以下的铝合金。
所述的活性材料为电化学性能稳定的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800m2/g。
选用的导电材料为乙炔黑,粒度为1μm。
选用的有机电解液为1.0mol/L的(C2H5)NBF4的碳酸乙烯脂和乙腈按照体积比1:1混合的溶液。
在环境温度为50℃,直流电压从2.7V到1.35V,电流为20A的条件下对本实施例的超级电容器进行充放电周期实验,2万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3%,在周围温度为65℃的条件下进行同样的充放电周期实验,1万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7%;当用刀分开金属铝集电极与极片时,在集电极一侧残留多量的活性物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采用的复合粘结剂由具有如下通式(1)结构的物质与聚四氟乙烯混合而成:
[NH-R-CO-R-CO]x (1)
其中x=300,R:C4H8 ,n=4
复合粘结剂中各组分含量按质量比为:通式(1)的物质为40%,聚四氟乙烯60%。
(1)准备集电极:将金属铝表面进行交流腐蚀粗糙化处理,得到厚度为20μm,粗糙度为单侧厚度2μm的集电极;
(2)制备极片:将活性材料和导电材料混合均匀,将复合粘结剂溶解在乙醇中分散均匀,形成复合粘结剂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好的材料中分散均匀,形成混合物,其中按质量百分比,复合粘结剂含量为1.5%,活性材料为92.5%,导电材料为6%,然后将上述混合物用辊机轧制成厚度为70μm的极片;
(3)制备电极:将集电极表面涂覆一层银粉导电胶,将极片粘附在集电极的两侧表面,形成带状电极;
(4)制备芯子:将上述电极切成两张尺寸相同的电极,将两张电极铆接引线后,夹入20μm厚的隔极膜,隔极膜采用纤维素纸,隔极膜的孔隙率为80%,孔径为0.1μm,卷绕成直径为Φ50mm,高度为100mm的芯子,将此芯子在120℃下真空干燥48小时;
(5)封装:将芯子在真空条件下浸渍有机电解液,将浸渍有机电解液后的芯子在50℃外加2.7V直流电压通电10h,最后装于圆形铝壳中,正负极采用激光机分别焊接在铝壳上下两端后封口,得到额定工作电压2.7V1500F的超级电容器产品。
本实施例的集电极采用纯度在99.9wt%以上,铜含量在0.005wt%以下的金属铝。
本实施例选用的活性材料为电化学性能稳定的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800m2/g。
选用的导电材料为石墨,粒度为2μm。
选用的有机电解液为1.0mol/L的(C2H5)NClO44的碳酸丁烯脂溶液。
在环境温度为50℃,直流电压从2.7V到1.35V,电流为20A的条件下对本实施例的超级电容器进行充放电周期实验,2万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2%,在周围温度为65℃的条件下进行同样的充放电周期实验,1万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8%;当用刀分开金属铝集电极与极片时,在集电极一侧残留多量的活性物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采用的复合粘结剂由具有如下通式(1)结构的物质与聚四氟乙烯混合而成:
[NH-R-CO-R-CO]x (1)
其中x=400,R:C4H8,n=4
复合粘结剂中各组分含量按质量比为:通式(1)的物质为40%,聚四氟乙烯60%。
(1)准备集电极:将金属铝表面进行交流腐蚀粗糙化处理,得到厚度为20μm,粗糙度为单侧厚度2μm的集电极;
(2)制备极片:将活性材料和导电材料混合均匀,将复合粘结剂溶解在乙醇中分散均匀,形成复合粘结剂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好的材料中分散均匀,形成混合物,其中按质量百分比,复合粘结剂含量为6%,活性材料为88%,导电材料为6%,然后将上述混合物用辊机轧制成厚度为120μm极片;
(3)制备电极:将集电极表面涂覆一层石墨导电胶,将极片粘附在集电极的一侧表面,形成带状电极;
(4)制备芯子:将上述电极切成两张尺寸相同的电极,将两张电极铆接引线后,夹入20μm厚的隔极膜,隔极膜采用多孔聚丙烯,隔极膜的孔隙率为80%,孔径为0.1μm,卷绕成直径为Φ35mm,高度为100mm的芯子,将此芯子在120℃下真空干燥48小时;
(5)封装:将芯子在真空条件下浸渍有机电解液,将浸渍有机电解液后的芯子在50℃外加2.7V直流电压通电10h,最后装于圆形铝壳中,正负极采用激光机分别焊接在铝壳上下两端后封口,得到额定工作电压2.7V1000F的超级电容器产品。
所述的集电极采用纯度在99.9wt%以上,铜含量在0.005wt%以下的金属铝。
所述的活性材料为电化学性能稳定的活性炭和碳纳米管的混合物,活性炭和碳纳米管质量比为8:2,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800 m2/g,碳纳米管比表面积为400m2/g。
选用的导电材料为石墨,粒度为2μm。
选用的有机电解液为1.0mol/L的(C2H5)NBF4的碳酸二甲脂溶液。
在环境温度为50℃,直流电压从2.7V到1.35V,电流为100A的条件下对本实施例的超级电容器进行充放电周期实验,2万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2%,在周围温度为65℃的条件下进行同样的充放电周期实验,1万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8%;当用刀分开金属铝集电极与极片时,在集电极一侧残留多量的活性物质。
实施例5
本实施例采用的复合粘结剂由具有如下通式(1)结构的物质与聚四氟乙烯混合而成:
[NH-R-CO-R-CO]x (1)
其中x=500,R:C5H10 ,n=5
复合粘结剂溶液中各组分含量按质量比为:通式(1)的物质为45%,聚四氟乙烯55%。
(1)准备集电极:将金属铝表面进行交流腐蚀粗糙化处理,得到厚度为20μm,粗糙度为单侧2μm的集电极;
(2)制备极片:将活性材料和导电材料混合均匀,将复合粘结剂溶解在乙醇中分散均匀,形成复合粘结剂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好的材料中分散均匀,形成混合物,其中按质量百分比,复合粘结剂含量为1.5%,活性材料为90.5%,导电材料为8%,然后将上述混合物用辊机轧制成厚度为80μm的极片;
(3)制备电极:将集电极表面涂覆一层石墨导电胶,将极片粘附在集电极的两侧表面,形成带状电极;
(4)制备芯子:将上述电极切成两张尺寸相同的电极,将两张电极铆接引线后,夹入30μm厚的隔极膜,隔极膜采用多孔聚四氟乙烯,隔极膜的孔隙率为70%,孔径为0.2μm,卷绕成直径为Φ35mm,高度为60mm的芯子,将此芯子在120℃下真空干燥48小时;
(5)封装:将芯子在真空条件下浸渍有机电解液,将浸渍有机电解液后的芯子在50℃外加2.7V直流电压通电10h,最后装于圆形铝壳中,正负极采用激光机分别焊接在铝壳上下两端后封口,得到额定工作电压2.7V350F的超级电容器产品。
本实施例的集电极采用纯度在99.9wt%以上,铜含量在0.005wt%以下的金属铝。
本实施例选用的活性材料为电化学性能稳定的活性炭和碳纳米管的混合物,活性炭和碳纳米管质量比为8:2,活性炭比表面积为2000 m2/g,碳纳米管比表面积为400m2/g。
选用的导电材料为石墨,粒度为2μm。
选用的有机电解液为1.0mol/L的(C3H8)NPF6的碳酸甲乙脂溶液。
在环境温度为50℃,直流电压从2.7V到1.35V,电流为50A的条件下对本实施例的超级电容器进行充放电周期实验,2万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2%,在周围温度为65℃的条件下进行同样的充放电周期实验,1万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8%;当用刀分开金属铝集电极与极片时,在集电极一侧残留多量的活性物质。
实施例6
本实施例采用的复合粘结剂由具有如下通式(1)结构的物质与聚四氟乙烯混合而成:
[NH-R-CO-R-CO]x (1)
其中x=600,R:C6H12 ,n=6
复合粘结剂中各组分含量按质量比为:通式(1)的物质为90%,聚四氟乙烯10%。
(1)准备集电极:将金属铝表面进行交流腐蚀粗糙化处理,得到厚度为20μm,粗糙度为单侧厚度2μm的集电极;
(2)制备极片:将活性材料和导电材料混合均匀,将复合粘结剂溶解在乙醇中分散均匀,形成复合粘结剂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好的材料中分散均匀,形成混合物,其中按质量百分比,复合粘结剂含量为2%,活性材料为90%,导电材料为8%,然后将上述混合物用辊机轧制成厚度为80μm的极片;
(3)制备电极:将集电极表面涂覆一层石墨导电胶,将极片粘附在集电极的一侧表面,形成带状电极;
(4)制备芯子:将上述电极切成两张尺寸相同的电极,将两张电极铆接引线后,夹入20μm厚的隔极膜,隔极膜采用多孔聚偏氟乙烯,隔极膜的孔隙率为80%,孔径为0.2μm,卷绕成直径为Φ25mm,高度为100mm的芯子,将此芯子在120℃下真空干燥48小时;
(5)封装:将芯子在真空条件下浸渍有机电解液,将浸渍有机电解液后的芯子在50℃外加2.7V直流电压通电10h,最后装于圆形铝壳中,正负极采用激光机分别焊接在铝壳上下两端后封口,得到额定工作电压2.7V800F的超级电容器产品。
所述的集电极采用纯度在99.9wt%以上,铜含量在0.005wt%以下的金属铝。
所述的活性材料为电化学性能稳定的活性炭和碳纳米管的混合物,活性炭和碳纳米管质量比为8:2,活性炭比表面积为2000 m2/g,碳纳米管比表面积为400m2/g。
选用的导电材料为乙炔黑,粒度为0.1μm。
选用的有机电解液为1.0mol/L的(C2H5)NCF3SO3的环丁砜溶液。
在环境温度为50℃,直流电压从2.7V到1.35V,电流为20A的条件下对本实施例的超级电容器进行充放电周期实验,2万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2%,在周围温度为65℃的条件下进行同样的充放电周期实验,1万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8%;当用刀分开金属铝集电极与极片时,在集电极一侧残留多量的活性物质。
实施例7
本实施例采用的复合粘结剂由具有如下通式(1)结构的物质与聚四氟乙烯混合而成:
[NH-R-CO-R-CO]x (1)
其中x=700,R:C7H14 ,n=7
复合粘结剂中各组分含量按质量比为:通式(1)的物质为55%,聚四氟乙烯45%。
(1)准备集电极:将金属铝表面进行交流腐蚀粗糙化处理,得到厚度为20μm,粗糙度为单侧2μm的集电极;
(2)制备极片:将活性材料和导电材料混合均匀,将复合粘结剂溶解在乙醇中分散均匀,形成复合粘结剂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好的材料中分散均匀,形成混合物,其中按质量百分比,复合粘结剂含量为4%,活性材料为88%,导电材料为8%,然后将上述混合物用辊机轧制成厚度为80μm的极片;
(3)制备电极:将集电极表面涂覆一层石墨导电胶,将极片粘附在集电极的两侧表面,形成带状电极;
(4)制备芯子:将上述电极切成两张尺寸相同的电极,将两张电极铆接引线后,夹入20μm厚的隔极膜,隔极膜采用多孔聚乙烯,隔极膜的孔隙率为80%,孔径为0.2μm,卷绕成直径为Φ30mm,高度为100mm的芯子,将此芯子在120℃下真空干燥48小时;
(5)封装:将芯子在真空条件下浸渍有机电解液,将浸渍有机电解液后的芯子在50℃外加2.7V直流电压通电10h,最后装于圆形铝壳中,正负极采用激光机分别焊接在铝壳上下两端后封口,得到额定工作电压2.7V800F的超级电容器产品。
所述的集电极采用纯度在99.9wt%以上,铜含量在0.005wt%以下的金属铝。
所述的活性材料为电化学性能稳定的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混合物,质量比为4:6,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为200 m2/g,石墨烯的比表面积为1500 m2/g。
选用的导电材料为石墨,粒度为2μm。
选用的有机电解液为1.0mol/L的(C2H5)NBF4的碳乙腈溶液。
在环境温度为50℃,直流电压从2.7V到1.35V,电流为20A的条件下对本实施例的超级电容器进行充放电周期实验,2万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2%,在周围温度为65℃的条件下进行同样的充放电周期实验,1万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8%;当用刀分开金属铝集电极与极片时,在集电极一侧残留多量的活性物质。
实施例8
本实施例采用的复合粘结剂由具有如下通式(1)结构的物质与聚四氟乙烯混合而成:
[NH-R-CO-R-CO]x (1)
其中x800,R:C8H16 ,n=8
复合粘结剂中各组分含量按质量比为:通式(1)的物质为35%,聚四氟乙烯65%。
(1)准备集电极:将金属铝表面进行交流腐蚀粗糙化处理,得到厚度为20μm,粗糙度为单侧2μm的集电极;
(2)制备极片:将活性材料和导电材料混合均匀,将复合粘结剂溶解在水中分散均匀,形成复合粘结剂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好的材料中分散均匀,形成混合物,其中按质量百分比,复合粘结剂含量为4%,活性材料为88%,导电材料为8%,然后将上述混合物用辊机轧制成厚度为80μm的极片;
(3)制备电极:将集电极表面涂覆一层石墨导电胶,将极片粘附在集电极的两侧表面,形成带状电极;
(4)制备芯子:将上述电极切成两张尺寸相同的电极,将两张电极铆接引线后,夹入20μm厚的隔极膜,隔极膜采用多孔聚丙烯聚乙烯复合膜,隔极膜的孔隙率为60%,孔径为0.2μm,卷绕成直径为Φ30mm,高度为100mm的芯子,将此芯子在150℃下真空干燥8小时;
(5)封装:将芯子在真空条件下浸渍有机电解液,将浸渍有机电解液后的芯子在50℃外加2.7V直流电压通电10h,最后装于圆形铝壳中,正负极采用激光机分别焊接在铝壳上下两端后封口,得到额定工作电压2.7V1200F的超级电容器产品。
所述的集电极采用纯度在99.9wt%以上,铜含量在0.005wt%以下的金属铝。
所述的活性材料为电化学性能稳定的活性炭、炭黑和膨化石墨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2:7,活性炭比表面积为3000m2/g,炭黑的比表面积为600 m2/g,膨化石墨的比表面积为100 m2/g。
选用的导电材料为石墨,粒度为2μm。
选用的有机电解液为1.0mol/L的(C2H5)NBF4的四氢呋喃溶液。
在环境温度为50℃,直流电压从2.7V到1.35V,电流为100A的条件下对本实施例的超级电容器进行充放电周期实验,2万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2%,在周围温度为65℃的条件下进行同样的充放电周期实验,1万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8%;当用刀分开金属铝集电极与极片时,在集电极一侧残留多量的活性物质。
实施例9
本实施例采用的粘结剂由具有如下通式(1)结构的物质与聚四氟乙烯混合而成:
R[NH-R-CO-R-CO]x (1)
其中x=900,R:C9H18 ,n=9
复合粘结剂中各组分含量按质量比为:通式(1)的物质为45%,聚四氟乙烯55%。
(1)准备集电极:将金属铝表面进行交流腐蚀粗糙化处理,得到厚度为20μm,粗糙度为单侧2μm的集电极;
(2)制备极片:将活性材料和导电材料混合均匀,将复合粘结剂溶解在丙酮中分散均匀,形成复合粘结剂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好的材料中分散均匀,形成混合物,其中按质量百分比,复合粘结剂含量为3%,活性材料为87%,导电材料为10%,然后将上述混合物用辊机轧制成厚度为100μm的极片;
(3)制备电极:将集电极表面涂覆一层石墨导电胶,将极片粘附在集电极的两侧表面,形成带状电极;
(4)制备芯子:将上述电极切成两张尺寸相同的电极,将两张电极铆接引线后,夹入20μm厚的隔极膜,隔极膜采用多孔聚酰亚胺,隔极膜的孔隙率为90%,孔径为0.1μm,卷绕成直径为Φ30mm,高度为100mm的芯子,将此芯子在100℃下真空干燥72小时;
(5)封装:将芯子在真空条件下浸渍有机电解液,将浸渍有机电解液后的芯子在50℃外加2.7V直流电压通电10h,最后装于圆形铝壳中,正负极采用激光机分别焊接在铝壳上下两端后封口,得到额定工作电压2.7V1200F的超级电容器产品。
所述的集电极采用纯度在99.9wt%以上,铜含量在0.005wt%以下的金属铝。
所述的活性材料为电化学性能稳定的活性炭、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和膨化石墨的混合物,质量比1:1:1:1:1,其中活性炭比表面积为2000 m2/g,炭黑比表面积为500 m2/g,碳纳米管200 m2/g,石墨烯比表面积1500 m2/g,膨化石墨比表面积100 m2/g。
选用的导电材料为石墨,粒度为2μm。
选用的有机电解液为1.0mol/L的(C2H5)NBF4的碳酸二乙脂溶液。
在环境温度为50℃,直流电压从2.7V到1.35V,电流为100A的条件下对本实施例的超级电容器进行充放电周期实验,2万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2%,在周围温度为65℃的条件下进行同样的充放电周期实验,1万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8%;当用刀分开金属铝集电极与极片时,在集电极一侧残留多量的活性物质。
Claims (7)
1.超级电容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准备集电极:选取原料金属铝或铝合金,经过表面交流腐蚀粗糙化处理后,作为集电极;
(2)制备极片:将活性材料和导电材料混合均匀,将复合粘结剂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好的材料中分散均匀,形成混合物,其中按质量百分比,复合粘结剂含量为0.5-3%,活性材料为80-94.5%,导电材料为5-10%,然后将上述混合物压制成厚度为30-100μm的极片;所述的复合粘结剂溶液是具有通式(1)结构的物质和聚四氟乙烯混合形成复合粘结剂,溶解在水、乙醇、异丙醇或丙酮溶剂中分散均匀,形成的溶液,按重量比通式(1)的物质30-55%,聚四氟乙烯为45-70%,通式(1)的物质结构为:
[NH-R-CO-R-CO]x (1)
x=1-1000,R:CnH2n ,n=1-10
(3)制备电极:将集电极表面涂覆一层导电胶,将极片粘附在集电极的一面或两面,形成电极;
(4)制备芯子:将两张尺寸相同的电极连接引线后,在其中间夹入10-50μm厚的隔极膜,卷绕成直径为Φ3-Φ65mm高度为5-165mm的芯子,然后在100-150℃下真空干燥8-72小时;
(5)封装:将芯子在真空条件下浸渍有机电解液,然后在50℃外加2.7V直流电压下通电10h,最后封装于圆形铝壳中,得到超级电容器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电容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为集电极的原料是纯度至少为99.9wt%,铜含量在0.005wt%以下的金属铝或铝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电容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材料选用活性炭、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或膨化石墨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的组合物,其中活性碳的比表面积为800-3000m2/g, 炭黑比表面积为100-600 m2/g, 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为200-600m2/g, 石墨烯的比表面积为500-1500 m2/g, 膨化石墨比表面积为100-300m2/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电容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材料为石墨、炭黑或乙炔黑,粒度均为0.1-2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电容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胶为石墨导电胶、铜粉导电胶或银粉导电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电容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极膜为纤维素纸、多孔聚丙烯、多孔聚四氟乙烯、多孔聚偏氟乙烯、多孔聚乙烯、多孔聚丙烯聚乙烯覆合膜或多孔聚酰亚胺,要求隔极膜的孔隙率为60-95%,厚度10-100μm,孔径0.05-0.2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电容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电解液是含有离解性的盐R1R2R3R4NY或R1R2R3R4NPY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的, R1 R2 R3 R4为烷基,相同或不相同,Y为BF4 -、PF6 - ClO4 -或CF3SO3 -阴离子,所述的有机溶剂是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丁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环丁砜、乙腈或四氢呋喃,或其中一种以上按照任意比例混合形成的混合溶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50262.4A CN102543481B (zh) | 2011-12-29 | 2011-12-29 | 超级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50262.4A CN102543481B (zh) | 2011-12-29 | 2011-12-29 | 超级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43481A true CN102543481A (zh) | 2012-07-04 |
CN102543481B CN102543481B (zh) | 2014-04-09 |
Family
ID=46350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45026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3481B (zh) | 2011-12-29 | 2011-12-29 | 超级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43481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95801A (zh) * | 2013-04-28 | 2013-09-11 | 宁波南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超级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
CN103413693A (zh) * | 2013-05-24 | 2013-11-27 | 宁波南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超级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
CN106830223A (zh) * | 2017-01-18 | 2017-06-13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活性炭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345093A (ja) * | 2000-05-31 | 2001-12-14 | Toshiba Battery Co Ltd | 非水二次電池用正極、非水二次電池用負極及び非水二次電池 |
CN101299398A (zh) * | 2008-05-29 | 2008-11-05 | 锦州凯美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
CN101710538A (zh) * | 2009-11-27 | 2010-05-19 | 锦州凯美能源有限公司 | 超级电容器长寿命电极的制作方法 |
CN101709204A (zh) * | 2009-12-08 | 2010-05-19 | 南京双登科技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极用粘结剂 |
-
2011
- 2011-12-29 CN CN201110450262.4A patent/CN10254348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345093A (ja) * | 2000-05-31 | 2001-12-14 | Toshiba Battery Co Ltd | 非水二次電池用正極、非水二次電池用負極及び非水二次電池 |
CN101299398A (zh) * | 2008-05-29 | 2008-11-05 | 锦州凯美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
CN101710538A (zh) * | 2009-11-27 | 2010-05-19 | 锦州凯美能源有限公司 | 超级电容器长寿命电极的制作方法 |
CN101709204A (zh) * | 2009-12-08 | 2010-05-19 | 南京双登科技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极用粘结剂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95801A (zh) * | 2013-04-28 | 2013-09-11 | 宁波南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超级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
CN103295801B (zh) * | 2013-04-28 | 2015-10-07 | 宁波南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超级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
CN103413693A (zh) * | 2013-05-24 | 2013-11-27 | 宁波南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超级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
CN103413693B (zh) * | 2013-05-24 | 2016-01-13 | 宁波南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超级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
CN106830223A (zh) * | 2017-01-18 | 2017-06-13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活性炭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43481B (zh) | 2014-04-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10292966B2 (en) | Electrical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ode thereof | |
CN104810504B (zh) | 一种柔性石墨烯集流体与活性材料一体化电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252569B (zh) | 一种高电压高体积能量密度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93290B (zh) | 一种采用MoS2为正极材料的铝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977507B (zh) | 一种圆柱型锂一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41596A (zh) | 一种可充电铝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08645B (zh) | 一种锰酸锂和石墨烯组成的纳米动力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00808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极片、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 |
CN102543480A (zh) | 一种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 |
CN102543481B (zh) | 超级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 |
CN101299398B (zh) | 一种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 |
WO2023077516A1 (zh) | 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 |
CN104269560A (zh) | 一种高能量锌锰电池 | |
CN102568861A (zh) | 一种超级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 |
CN104466236A (zh) | 一种能量功率兼顾型锂离子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43482B (zh) | 一种超级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 |
CN103700881A (zh) | 一种磷酸亚铁锂高功率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710538B (zh) | 超级电容器长寿命电极的制作方法 | |
CN201966072U (zh) | 一种高能比超级电容器 | |
CN103325581B (zh) | 一种疏水型离子液体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WO1999026308A1 (en) | Bonding agent for cells and cell using the same | |
CN100530464C (zh) | 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制作方法 | |
CN104868101A (zh) | 一种聚合物电池正极的制作方法 | |
CN101710539B (zh) | 超级电容器的耐腐蚀电极的制作方法 | |
CN105632792A (zh) | 一种不对称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9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