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37620B - 一种显示器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器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37620B CN102537620B CN2012100523749A CN201210052374A CN102537620B CN 102537620 B CN102537620 B CN 102537620B CN 2012100523749 A CN2012100523749 A CN 2012100523749A CN 201210052374 A CN201210052374 A CN 201210052374A CN 102537620 B CN102537620 B CN 10253762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shaft
- motor
- translation structure
- controller
-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架,特别是一种显示器支架。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显示器支架,包括底座、传动轴、带动传动轴正反转动的电机一、与传动轴一端固定连接的旋转臂、固定于旋转臂一端并用于连接显示器的支架,该种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带动传动轴沿传动轴轴向往复移动并固定于底座的平移结构。本发明能够使人们在关注显示器时,人眼及颈椎都不易产生疲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架,特别是一种显示器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健康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人们对使用计算机、观看电视等在使用显示器的情况下,对观看的舒适度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对颈椎和眼睛的健康要求不断提高。
现有技术中的显示器支架,如公开号为CN102273197A的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开的具有可调整位置倾斜轴的显示器支架,其包含可附接在墙壁上的墙壁接口和可附接到平板显示器的显示器接口;所述墙壁接口的宽度可调整以适应不同大小的平板显示器;可将所述显示器接口定位在安装接口上,并进行调整以实现平板显示器的所要观看角度;所述显示器支架使所述平板显示器能够在沿所述显示器的倾斜行程的任一点处自平衡,且避免所述显示器倾斜时所述墙壁与所述显示器之间的接触。
又如公开号为CN201555003U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全视角多位置可调的平板电视或显示器支架,其中包括:一底座组件、一与底座组件铰接的可收缩转动机构,一与可收缩转动机构转动连接的视角调节组件;一与视角调节组件钢性连接电视连接架;平板电视或显示器屏与该支架连接后,离墙距离及水平位置可调,其水平、垂直、左右视角可调。
又如公开号为CN202074209U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方位自由臂显示器支架,它包括一底座;一用于将支架安装在桌面的蝶形螺杆,所述蝶形螺杆连接在底座上;一用于在第一层次回转的第一摇臂,安装在底座的输出端;一用于在第二层次回转以及升降的第二摇臂,安装在第一摇臂的输出端;一用于连接显示器的转轴,安装在第二摇臂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相当广阔的空间内实现显示器任意位置、任意角度的调节,极大地满足了所有用户各种可能的使用需求。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显示器大多只能手动调节位置,因此,人们长时间,眼睛很容易产生疲劳,颈部肌肉也会酸胀,从而影响眼睛和颈椎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器支架,它能够使人们在关注显示器时,人眼及颈椎都不易产生疲劳。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显示器支架,包括底座、传动轴、带动传动轴正反转动的电机一、与传动轴一端固定连接的旋转臂、固定于旋转臂一端并用于连接显示器的支架,该种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带动传动轴沿传动轴轴向往复移动并固定于底座的平移结构。
上述结构使显示器能产生两种移动方式,一种是使显示器随着旋转臂绕传动轴的中轴线正反旋转,在观看的时候,显示器的旋转可以引导人体颈部随着显示器的旋转而转动,从而使人即使长时间关注显示器,颈部仍能够得到松驰,从而有利于舒缓人体颈部疲劳,也利于有利于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另一种是使显示器能够沿传动轴轴向往复移动,众所周知,当人眼睛关注一样物体时,特别是关注色彩与光亮不断变化的物体,如正在工作中的显示器,且特别是长时间关注工作中的显示器时,人的眼睛产生疲劳,甚至会发酸、流泪;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当人眼凝视远物再凝视近物再凝视远物,如此交替进行时有助于舒缓眼睛的疲劳,人眼相当于一个焦距可变的凸透镜,为能够得到一个合适的像,人眼会自动根据物距来调整焦距,也即表明焦距的不断变化有助于舒缓人眼的疲劳,预防眼病的产生;因此,本发明显示器可沿传动轴轴向往复移动的设置,能引导人眼不断调节焦距,从而即使长时间关注显示器,也不易使眼睛产生疲劳,同时还可舒缓眼睛的疲劳,有利于用眼健康。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传动轴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平移结构包括套于传动轴上且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吻合的内螺纹的轴套。
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使传动轴在转动的同时也实现轴向的移动,从而带动显示器沿传动轴轴向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传动轴上设有齿圈;所述底座上设有与传动轴套接的轴承;该种所述平移结构包括与所述齿圈啮合的齿轮、固定于底座并用于带动齿轮转动的电机二。
通过轴承支撑传动轴;通过齿圈与齿轮的配合,实现传动轴的轴向移动,从而带动显示器沿传动轴轴向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传动轴上设有滚道一;所述传动轴套有内壁开有滚道二的转盘;所述滚道一与滚道二之间设有滚珠一;所述滚道一与滚道二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滚珠一的直径;所述平移结构为与转盘固定连接的伸缩气缸;所述底座上设有与传动轴套接的轴承。
上述设置,使得传动轴在转动的同时,转盘并不会转动,从而利于伸缩气缸带动传动轴轴向移动,进而带动显示器沿传动轴轴向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与传动轴轴向滑动套接并与传动轴径向固定连接的伸缩套;所述电机一固定于底座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伸缩套内壁上设有滑槽;所述传动轴上设有滑动连接于滑槽中的滑条。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传动轴上设有滑槽;所述伸缩套内壁上设有滑动连接于滑槽的滑条。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固定于旋转臂一端并用于连接显示器的支架包括与旋转臂固定连接且开有环状滚槽一的支杆、与支杆连接并用于固定显示器的摆体;所述摆体包括内壁开有环状滚槽二的骨架一;环状滚槽二与环状滚槽一之间设有滚珠二。
上述结构实现显示器在旋转时,其影像不会倒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固定于旋转臂一端并用于连接显示器的支架包括与旋转臂固定连接的支杆、与支杆连接并用于固定显示器的摆体;所述支杆上开有盲孔一,所述摆体包括内壁开有环状凹槽的骨架一、嵌于环状凹槽中的旋转圈;旋转圈上开有与对应的盲孔一相配的盲孔二;盲孔一与盲孔二之间设有弹簧。
支杆与旋转圈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从而使弹簧能够在此间隙下再产生形变;为进一步提高支杆与旋转圈轴向上的连接强度,盲孔一与盲孔二的深度应大于所述间隙的大小;弹簧优选弹性系数较高的弹簧,盲孔一与盲孔二都应至少设有两个,由于盲孔一与盲孔二相对应,因此,盲孔一在支杆上的分布方式与盲孔二在旋转圈上的分布方式相似;当盲孔一的数量为两个时,其优选的分布方式为沿支杆的纵向直径分布或沿支杆的横向直径分布;当盲孔一沿纵向直径分布时,在显示器在旋转时,能够使显示器在纵向上也能够产生振幅,有利于引导人体眼球随其上下振动而移动,从而有利于舒缓眼睛疲劳,进一步提高用眼健康;当盲孔一沿横向直径分布时,在显示器在旋转时,能够使显示器在所述间隙下产生左右的摆动,有利于引导人体眼球随其左右摆动而移动,从而有利于舒缓眼睛疲劳,进一步提高用眼健康;在实际应用的时候,不管两个盲孔一是沿支杆的纵向直径分布,还是横向直径分布,显示器往往不断能够产生上下的振动,同时也可以实现左右的摆动;同时,盲孔一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其分布方式优选为沿支杆径向均匀分布,盲孔二的设置与盲孔一相对应;同时为进一步支杆与旋转圈之间的连接强度,并提高显示器在上下振动或左右摆动时的稳定性,盲孔一与盲孔一之间可以具有一定轴向距离;旋转圈与环状凹槽之间为光滑接触,从而有利于实现显示器在旋转时,其影像不会倒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骨架一的外壁上开有轴向滚槽一;所述摆体还包括内开有与轴向滚槽一相配的轴向滚槽二的骨架二、设于轴向滚槽一与轴向滚槽二之间的滚珠三、位于骨架一与骨架二之间的限位圈;所述滚珠三贯穿限位圈,所述限位圈内壁一侧的任意一点至另一侧的一点且穿过限位圈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大于骨架二的最短内径。
滚珠三可沿轴向滚槽二与轴向滚槽一产生位移,从而使显示器在旋转及沿传动轴轴向移动的同时,还会左右摆动,从而进一步有利于焦距的不断调节,有利于用眼健康,同时还会引导人体眼球随其摆动而移动,从而更进一步有利于舒缓眼球疲劳,有利于用眼健康;限位圈内壁一侧的任意一点至另一侧的一点且穿过限位圈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大于限位圈的最短内径的设置配合滚珠三能够防止骨架一脱离骨架二,从而提高本发明的可靠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该种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
当人体离开显示器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有效防止人们由于长时间注视电脑显示器而引发颈椎病症;
2、由于本发明的作用,人们在显示器前工作时,由于他的颈部不再固定在一个位置上,所以颈部肌肉得到放松,因此当人们工作完毕时,不会感到颈部筋骨僵硬或乃至酸痛;
3、在注视显示器,本发明能够引导人体不断调节眼睛的焦距,从而有助于舒缓人眼的疲劳,预防眼病的产生,有利于用眼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伸缩套与传动轴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4中支杆与骨架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7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1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17中支杆与摆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17中骨架一及旋转圈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18中盲孔一与盲孔二的分布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19中盲孔一与盲孔二的分布示意图。
图中,7、底座,2、电机一,22、伸缩套,1、传动轴,11、外螺纹,61、轴套,221、滑槽,14、滑条,222、挡圈,3、旋转臂,5、显示器,41、支杆,421、骨架一,4212、轴向滚槽一,4221、轴向滚槽二,422、骨架二,423、滚珠三,424、限位圈,411、环状滚槽一,4211、环状滚槽二,43、滚珠二,71、轴承,13、齿圈,62、齿轮,63、电机二,12、滚道一,81、滚道二,8、转盘,82、滚珠一,9、伸缩气缸,412、盲孔一,4213、环状凹槽,426、旋转圈,4261、盲孔二,4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显示器支架,包括底座7,固设于底座7上的电机一2,电机一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伸缩套22,伸缩套22上径向固定连接且轴向滑动套接有传动轴1,传动轴1上连接有固定于底座7上的平移结构。
传动轴1上设有外螺纹11;平移结构包括固设于底座7上且套于传动轴1上且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11吻合的内螺纹的轴套61。
电机一2通过伸缩套22带动传动轴1正反转,同时配合轴套61实现传动轴1的轴向往复移动。
如图2所示,伸缩套22内壁上设有滑槽221;传动轴1上设有滑动连接于滑槽221中的滑条14;伸缩套22上还固定连接有挡圈222,以避免传动轴1滑出伸缩套22。
结合图1与3,传动轴1的一端固定连接的旋转臂3,旋转臂3上固定有用于连接显示器5的支架;支架包括与旋转臂3固定连接的支杆41、连接于支杆41的摆体,摆体包括与支杆41光滑套接的骨架一421,骨架一421的外壁上开有轴向滚槽一4212;摆体还包括内开有与轴向滚槽一4212相配的轴向滚槽二4221的骨架二422、设于轴向滚槽一4212与轴向滚槽二4221之间的滚珠三423、位于骨架一421与骨架二422之间的限位圈424;所述滚珠三423贯穿限位圈424,限位圈424内壁一侧的任意一点至另一侧的一点且穿过限位圈424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大于限位圈424的最短内径,以防止骨架一421与骨架二422相脱离,显示器5与骨架二422固定连接。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电机一2不与底座7固定连接。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电机一2的输出轴上未连接有伸缩套22,输出轴直接与传动轴1固定连接。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支杆41的外壁上开有环状滚槽一411,骨架一421内壁上开有环状滚槽二4211,环状滚槽一411与环状滚槽二4211之间设有滚珠二43。
实施例5: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杆41的外壁上开有环状滚槽一411,骨架一421内壁上开有环状滚槽二4211,环状滚槽一411与环状滚槽二4211之间设有滚珠二43;可以参考实施例4中的图4所示的结构。
实施例6: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杆41的外壁上开有环状滚槽一411,骨架一421内壁上开有环状滚槽二4211,环状滚槽一411与环状滚槽二4211之间设有滚珠二43;可以参考实施例4中的图4所示的结构。
实施例7:如图5所示,一种显示器支架,包括底座7,底座7上固设有电机一2,电机一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伸缩套22,伸缩套22上径向固定连接且轴向滑动套接有传动轴1,传动轴1上连接有支撑传动轴1的轴承71。
传动轴1上设有齿圈13,齿圈13配合连接有平移结构,平移结构包括与齿圈13啮合的齿轮62及固定于底座7并带动齿轮62转的电机二63。
本实施例伸缩套22的结构类似于实施例1中的伸缩套22结构,在此不作赘述。
传动轴1的一端固定连接的旋转臂3,旋转臂3上固定有用于连接显示器5的支架;本实施例支架的结构类似于实施例1中的支架结构,在此不作赘述。
实施例8: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在于,电机一2不与底座7固定连接。
实施例9: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在于,电机一2的输出轴上未连接有伸缩套22,输出轴直接与传动轴1固定连接。
实施例10: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支架结构类似于实施例4中的支架结构。
实施例11:如图6-7所示,一种显示器支架,包括底座7、传动轴1、固设于底座7上并带动传动轴1正反转动的电机一2、与传动轴1一端固定连接的旋转臂3、固定于旋转臂3一端并用于连接显示器5的支架、用于带动传动轴1沿传动轴1轴向往复移动并固定于底座7的平移结构。
传动轴1上设有滚道一12;传动轴1套有内壁开有滚道二81的转盘8;滚道一12与滚道二81之间设有滚珠一82;滚道一12与滚道二81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滚珠一82的直径,以保证转盘8与传动轴1之间轴向固定;平移结构为与转盘8固定连接且固定于底座7上的伸缩气缸9;底座7上设有与传动轴1套接的轴承71。
电机一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与传动轴1轴向滑动套接并与传动轴1径向固定连接的伸缩套22;本实施例伸缩套22的结构类似于实施例1中的伸缩套22结构,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施例支架结构类似于实施例1中的支架结构,在此不作赘述。
实施例12:与实施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电机一2不与底座固定连接。
实施例13:与实施例12的不同之处在于,电机一2的输出轴上未连接有伸缩套22,输出轴直接与传动轴1固定连接。
实施例14:与实施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支架的结构类似于实施例4中的支架结构。
实施例15:与实施例12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支架的结构类似于实施例4中的支架结构。
实施例16:与实施例13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支架的结构类似于实施例4中的支架结构。
实施例17: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杆41与摆体的连接结构如图8-9所示,支杆41上开有盲孔一412;摆体包括内壁开有环状凹槽4213的骨架一421、嵌于环状凹槽4213中的旋转圈426;旋转圈426上开有与对应的盲孔一412相配的盲孔二4261;盲孔一412与盲孔二4261之间设有弹簧44;盲孔一412的数量为4个,且沿支杆41径向均匀公布,各盲孔一412之间不具有轴向距离,盲孔二4261与盲孔一412一一对应,因此,盲孔二4261在旋转圈426上的分布不再赘述。
实施例18: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杆41与摆体的连接结构类似于实施例17,与实施例17的不同之处是,如图10所示,盲孔一412的数量为2两个,且沿支杆41的纵向直径分布;盲孔二4261与盲孔一412一一对应,因此,盲孔二4261在旋转圈426上的分布不再赘述。
实施例19: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杆41与摆体的连接结构类似于实施例17,与实施例17的不同之处是,如图11所示,盲孔一412的数量为2两个,且沿支杆41的横向直径分布;盲孔二4261与盲孔一412一一对应,因此,盲孔二4261在旋转圈426上的分布不再赘述。
实施例20: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传动轴1上未设有滑条14而是开有滑槽221;伸缩套22内壁上未开有滑槽221而是设有滑动连接于传动轴1上的滑槽221的滑条14。
实施例21: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传动轴1上未设有滑条14而是开有滑槽221;伸缩套22内壁上未开有滑槽221而是设有滑动连接于传动轴1上的滑槽221的滑条14。
实施例22: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在于,传动轴1上未设有滑条14而是开有滑槽221;伸缩套22内壁上未开有滑槽221而是设有滑动连接于传动轴1上的滑槽221的滑条14。
实施例23: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传动轴1上未设有滑条14而是开有滑槽221;伸缩套22内壁上未开有滑槽221而是设有滑动连接于传动轴1上的滑槽221的滑条14。
实施例24:与实施例10的不同之处在于,传动轴1上未设有滑条14而是开有滑槽221;伸缩套22内壁上未开有滑槽221而是设有滑动连接于传动轴1上的滑槽221的滑条14。
实施例25:与实施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传动轴1上未设有滑条14而是开有滑槽221;伸缩套22内壁上未开有滑槽221而是设有滑动连接于传动轴1上的滑槽221的滑条14。
实施例26:与实施例12的不同之处在于,传动轴1上未设有滑条14而是开有滑槽221;伸缩套22内壁上未开有滑槽221而是设有滑动连接于传动轴1上的滑槽221的滑条14。
实施例27: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28: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29: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30: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31:与实施例5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32:与实施例6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33:与实施例7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34:与实施例8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35:与实施例9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36:与实施例10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37:与实施例11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38:与实施例12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39:与实施例13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40:与实施例14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41:与实施例15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42:与实施例16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43:与实施例17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44:与实施例18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45:与实施例19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46:与实施例20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47:与实施例21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48:与实施例22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49:与实施例23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50:与实施例24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51:与实施例25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实施例52:与实施例26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当人体离开显示器5一定距离,即检测器失去人体红外信号后,控制器即可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从而降低能耗;当检测器重新检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又可通过控制器使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重新运作;所述的一定时间可在控制器上进行设置。
Claims (9)
1.一种显示器支架,包括底座(7)、传动轴(1)、带动传动轴(1)正反转动的电机一(2)、与传动轴(1)一端固定连接的旋转臂(3)、固定于旋转臂(3)一端并用于连接显示器(5)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该种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带动传动轴(1)沿传动轴(1)轴向往复移动并固定于底座(7)的平移结构;所述固定于旋转臂(3)一端并用于连接显示器(5)的支架包括与旋转臂(3)固定连接的支杆(41)、与支杆(41)连接并用于固定显示器(5)的摆体;所述支杆(41)上开有盲孔一(412),所述摆体包括内壁开有环状凹槽(4213)的骨架一(421)、嵌于环状凹槽(4213)中的旋转圈(426);旋转圈(426)上开有与对应的盲孔一(412)相配的盲孔二(4261);盲孔一(412)与盲孔二(4261)之间设有弹簧(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上设有外螺纹(11);所述平移结构包括套于传动轴(1)上且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11)吻合的内螺纹的轴套(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上设有齿圈(13);所述底座(7)上设有与传动轴(1)套接的轴承(71);该种所述平移结构包括与所述齿圈(13)啮合的齿轮(62)、固定于底座(7)并用于带动齿轮(62)转动的电机二(6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上设有滚道一(12);所述传动轴(1)套有内壁开有滚道二(81)的转盘(8);所述滚道一(12)与滚道二(81)之间设有滚珠一(82);所述滚道一(12)与滚道二(81)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滚珠一(82)的直径;所述平移结构为与转盘(8)固定连接的伸缩气缸(9);所述底座(7)上设有与传动轴(1)套接的轴承(71)。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一(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与传动轴(1)轴向滑动套接并与传动轴(1)径向固定连接的伸缩套(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套(22)内壁上设有滑槽(221);所述传动轴(1)上设有滑动连接于滑槽(221)中的滑条(1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上设有滑槽(221);所述伸缩套(22)内壁上设有滑动连接于滑槽(221)的滑条(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一(421)的外壁上开有轴向滚槽一(4212);所述摆体(42)还包括内开有与轴向滚槽一(4212)相配的轴向滚槽二(4221)的骨架二(422)、设于轴向滚槽一(4212)与轴向滚槽二(4221)之间的滚珠三(423)、位于骨架一(421)与骨架二(422)之间的限位圈(424);所述滚珠三(423)贯穿限位圈(424),所述限位圈(424)内壁一侧的任意一点至另一侧的一点且穿过限位圈(424)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大于骨架二(422)的最短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该种显示器支架还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红外线的检测器、与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一(2)和/或平移结构启停及正反向运动输出的控制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523749A CN102537620B (zh) | 2012-03-02 | 2012-03-02 | 一种显示器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523749A CN102537620B (zh) | 2012-03-02 | 2012-03-02 | 一种显示器支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37620A CN102537620A (zh) | 2012-07-04 |
CN102537620B true CN102537620B (zh) | 2013-11-13 |
Family
ID=46345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5237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37620B (zh) | 2012-03-02 | 2012-03-02 | 一种显示器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3762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18929B (zh) * | 2018-11-22 | 2020-11-20 | 李丽容 | 一种安全架设坠物防护网的挂网杆异位活动铰座 |
CN110925539A (zh) * | 2019-12-07 | 2020-03-27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显示器支架 |
CN113441432B (zh) * | 2021-07-28 | 2022-04-08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一种生物多样性的监测架及其使用方法 |
CN114251570A (zh) * | 2021-12-01 | 2022-03-29 | 深圳市荣国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屏及显示屏驱动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155263A1 (en) * | 1995-08-02 | 1997-02-03 | David Catta | Audiovisual enclosure |
CN2416151Y (zh) * | 2000-02-17 | 2001-01-24 | 应明雄 | 红外自控排水装置 |
KR100345281B1 (ko) * | 2000-07-11 | 2002-07-20 | 주식회사 현대오토넷 | 자동차용 에이브이 프런트 패널 각도 조절장치 |
DE102007018919A1 (de) * | 2007-04-19 | 2008-10-23 | Thyssenkrupp Presta Ag | Zahnstange oder Gewindestange |
CN101763774A (zh) * | 2008-12-23 | 2010-06-30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01813234B (zh) * | 2010-04-09 | 2011-11-02 | 湖州鸿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器的旋转支架 |
CN202484552U (zh) * | 2012-03-02 | 2012-10-10 | 湖州鸿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器支架 |
-
2012
- 2012-03-02 CN CN2012100523749A patent/CN10253762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37620A (zh) | 2012-07-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37620B (zh) | 一种显示器支架 | |
CN101487560B (zh) | 平板电视壁挂架 | |
CN106914919B (zh) | 头部驱动组件及球形机器人 | |
CN202484552U (zh) | 一种显示器支架 | |
CN103375668B (zh) | 防疲劳显示器支架 | |
CN101897523B (zh) | 多功能床的电视升降机构 | |
CN104089159A (zh) | 一种电脑显示器支架控制方法及电脑显示器支架 | |
CN108905051A (zh) | 便携式医疗康复用手指训练器 | |
CN202048327U (zh) | 显示器支架 | |
CN108488569A (zh) | 一种显示器支架 | |
CN113332111B (zh) | 一种基于动态视觉模型的弱视视觉康复训练装置 | |
CN101310697A (zh) | 眼部肌肉训练方法 | |
CN108524211A (zh) | 一种弱视矫治仪 | |
CN208785221U (zh) | 一种可矫正轻度近视弱视的视力纠正仪 | |
CN101219279A (zh) | 仿人机器人眼球灵活转动的运动机构 | |
CN205643861U (zh) | 一种瞳距调节机构及包括该机构的虚拟现实头盔 | |
CN206400190U (zh) | 一种头戴显示器 | |
CN2568152Y (zh) | 光学诱导近视防治仪 | |
CN211585088U (zh) |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上肢恢复训练装置 | |
CN1037320C (zh) | 单、双筒头戴式自动变焦视力矫正训练仪 | |
CN108371607B (zh) | 一种抗疲劳智能座椅 | |
CN207306867U (zh) | 一种护眼仪 | |
CN110413052A (zh) | 一种电脑显示屏的调节装置 | |
CN209450887U (zh) | 一种自动调节弱视治疗仪 | |
CN203458576U (zh) | 一种眼肌康复锻炼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13 Termination date: 20150302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