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537272B - 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 - Google Patents

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37272B
CN102537272B CN201210055540.0A CN201210055540A CN102537272B CN 102537272 B CN102537272 B CN 102537272B CN 201210055540 A CN201210055540 A CN 201210055540A CN 102537272 B CN102537272 B CN 1025372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haft
drive
box body
power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555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37272A (zh
Inventor
贾小平
周毅
于魁龙
李炯
李军
张磊
迟锐
刘宇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s Engineering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s Engineering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s Engineering of PLA filed Critical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s Engineering of PLA
Priority to CN2012100555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372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37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372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372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372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包括箱体,箱体前部沿前后水平方向设有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入轴中部采用轴承安装在箱体上,动力输入轴前部向前伸出箱体,动力输入轴上位于箱体内后端套装固定有第一双联齿轮,第一双联齿轮前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第一传动齿轮套装固定在第一传动轴的前部,第一传动轴沿前后水平方向能转动地安装在箱体内,第一传动轴的后部套装固定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二双联齿轮的后齿轮相啮合,第二双联齿轮能转动地套装在中后动力输出轴的前部,中后动力输出轴与动力输入轴同轴心设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传动效率高,能耗低,可有效提高车辆的通过能力的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

Description

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两栖车的差速分动箱通常是采用汽车的分动箱,由于缺少直接驱动喷水推进器的动力输出轴,还需要再设置一套传动系统去拖动喷水推进器,由此导致整车的设计结构较为复杂,故障率较高,传动效率较低,进而导致车辆的油耗较高,通过能力较低,适应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传动效率高,能耗低,可有效提高车辆的通过能力的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
本发明的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包括箱体,箱体的前部沿前后水平方向设有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入轴的中部采用轴承安装在箱体上,动力输入轴的前部向前伸出箱体,动力输入轴上位于箱体内的后端套装固定有第一双联齿轮,第一双联齿轮的前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第一传动齿轮套装固定在第一传动轴的前部,第一传动轴沿前后水平方向能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内,第一传动轴的后部套装固定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二双联齿轮的后齿轮相啮合,第二双联齿轮能转动地套装在中后动力输出轴的前部,中后动力输出轴与所述动力输入轴同轴心设置,中后动力输出轴能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上,中后动力输出轴的后部向后伸出箱体,所述第二双联齿轮的前齿轮可与第一内齿轮的后部相啮合,第一内齿轮与水上驱动主动齿轮相啮合,水上驱动主动齿轮套装固定在所述中后动力输出轴的前端,所述第一双联齿轮的后齿轮可与第一内齿轮的前部相啮合,第一内齿轮能沿前后方向在第一双联齿轮的后齿轮、水上驱动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双联齿轮的前齿轮上滑动,第一内齿轮通过连杆与第一驱动油缸的活塞杆相连,第一驱动油缸沿前后水平方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所述中后动力输出轴的中部能转动地套装有第三双联齿轮,中后动力输出轴上位于第三双联齿轮的后侧套装固定有驱动轴从动齿轮,驱动轴从动齿轮与第二内齿轮的后部相啮合,第二内齿轮的前部可与第三双联齿轮的后齿轮相啮合,第二内齿轮能沿前后方向在第三双联齿轮的后齿轮和所述驱动轴从动齿轮上滑动,第二内齿轮通过推拉杆与第二驱动油缸的活塞杆相连,第二驱动油缸沿前后水平方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
所述第三双联齿轮的前齿轮与行星架驱动齿轮相啮合,行星架驱动齿轮套装固定在行星架上,行星架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内,行星架的转轴线位于前后水平方向,行星架上沿前后方向并列设有第一差速器和第二差速器,第一差速器的第一前伞齿轮套装固定在第一前驱动轴套的后端,第一前驱动轴套沿前后水平方向能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内,第一前驱动轴套的前端套装固定有第一前齿轮,第一前齿轮与前一齿轮相啮合,前一齿轮套装固定在左前动力输出轴的后端,左前动力输出轴的中部采用轴承安装在所述箱体上,左前动力输出轴的前部向前伸出箱体;
所述第一差速器的第一后伞齿轮套装固定在第一后驱动轴的前端,第一后驱动轴沿前后水平方向能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内,第一后驱动轴与所述第一前驱动轴套同轴心设置,第一后驱动轴的前端套装固定有第一后齿轮,第一后齿轮与后一齿轮相啮合,后一齿轮套装固定在左后动力输出轴的前端,左后动力输出轴的中部采用轴承安装在所述箱体上,左后动力输出轴的后部向后伸出箱体;
所述第二差速器的第二前伞齿轮套装固定在第二前驱动轴套的前端,第二前驱动轴套能转动地同轴心套装在所述第一后驱动轴的外面,第二前驱动轴套的后端套装固定有第二后齿轮,第二后齿轮与后二齿轮相啮合,后二齿轮套装固定在右后动力输出轴的前端,右后动力输出轴的中部采用轴承安装在所述箱体上,右后动力输出轴的后部向后伸出箱体;
所述第二差速器的第二后伞齿轮套装固定在第二后驱动轴套的前端,第二后驱动轴套能转动地同轴心套装在所述第二前驱动轴套的外面,第二前驱动轴套的后端套装固定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与前二齿轮相啮合,前二齿轮套装固定在右前动力输出轴的后端,右前动力输出轴采用轴承安装在所述箱体上,右前动力输出轴的前部向前伸出箱体。
本发明的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其中所述第一前驱动轴套的内孔中同轴心可前后滑动地设有轴杆,轴杆的外端与推拉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推拉油缸安装在所述箱体上,所述轴杆的里端设有联锁齿轮,联锁齿轮的前部与前内齿轮相啮合,前内齿轮与所述第一前伞齿轮的后端固定相连,联锁齿轮的后部可与后内齿轮相啮合,后内齿轮与前内齿轮同轴心设置,后内齿轮与所述行星架固定相连。
本发明的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其中所述左前动力输出轴由所述箱体前端的左侧向前伸出箱体,所述右前动力输出轴由箱体前端的右侧向前伸出箱体,所述左后动力输出轴由箱体后端的左侧向后伸出箱体,所述右后动力输出轴由箱体后端的右侧向后伸出箱体,所述中后动力输出轴由箱体的中部向后伸出箱体。
本发明的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其中所述左前动力输出轴、所述右前动力输出轴和所述左后动力输出轴分别位于所述箱体的下部,所述动力输入轴和所述中后动力输出轴位于箱体的上部。
本发明的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在使用时,转动的动力输入轴会带着第一双联齿轮一起转动,第一双联齿轮的前齿轮会推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第一传动齿轮带着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传动轴后部的第二传动齿轮也随之一起转动,第二传动齿轮则推动第二双联齿轮的后齿轮,让第二双联齿轮转动,当第一内齿轮在第一驱动油缸的驱动下向前运动,第一内齿轮的内齿同时与第一双联齿轮的后齿轮和水上驱动主动齿轮相啮合时,第一双联齿轮的后齿轮通过第一内齿轮驱动水上驱动主动齿轮,水上驱动主动齿轮带动中后动力输出轴转动,当第一内齿轮在第一驱动油缸的驱动下向后运动,第一内齿轮的内齿同时与第二双联齿轮的前齿轮和水上驱动主动齿轮相啮合时,带动水上驱动主动齿轮转动,水上驱动主动齿轮带动中后动力输出轴转动。当使用本发明的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的四驱两栖汽车需要在水中行驶时,可让第二驱动油缸推动第二内齿轮向后运动,让第二内齿轮与第三双联齿轮的后齿轮脱离啮合,中后动力输出轴向外输出动力。当使用本发明的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的四驱两栖汽车需要在陆地上行驶时,可让第二驱动油缸推动第二内齿轮向前运动,让第二内齿轮与第三双联齿轮的后齿轮相啮合,中后动力输出轴上的驱动轴从动齿轮通过第二内齿轮推动第三双联齿轮的后齿轮转动,第三双联齿轮的前齿轮则会推动行星架驱动齿轮转动,行星架驱动齿轮则驱动行星架环绕第一前驱动轴套、第一后驱动轴的轴心转动,并让第一差速器的第一前伞齿轮、第一后伞齿轮和第二差速器的第二前伞齿轮、第二后伞齿轮共同转动,第一前伞齿轮通过第一前驱动轴套、第一前齿轮和前一齿轮驱动左前动力输出轴转动,第一后伞齿轮通过第一后驱动轴、第一后齿轮和后一齿轮驱动左后动力输出轴转动,第二前伞齿轮通过第二前驱动轴套、第二后齿轮和后二齿轮驱动右后动力输出轴转动,第二后伞齿轮通过第二后驱动轴套、第二传动齿轮和前二齿轮驱动右前动力输出轴转动,再通过相关传动系统,即可让使用本发明的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的四驱两栖汽车在陆地上运动。因此,本发明的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具有结构紧凑,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传动效率高,能耗低,可有效提高车辆的通过能力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包括箱体1,箱体1的前部沿前后水平方向设有动力输入轴2,动力输入轴2的中部采用轴承安装在箱体1上,动力输入轴2的前部向前伸出箱体1,动力输入轴2上位于箱体1内的后端套装固定有第一双联齿轮3,第一双联齿轮3的前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4相啮合,第一传动齿轮4套装固定在第一传动轴5的前部,第一传动轴5沿前后水平方向能转动地安装在箱体1内,第一传动轴5的后部套装固定有第二传动齿轮6,第二传动齿轮6与第二双联齿轮7的后齿轮相啮合,第二双联齿轮7能转动地套装在中后动力输出轴8的前部,中后动力输出轴8与动力输入轴2同轴心设置,中后动力输出轴8能转动地安装在箱体1上,中后动力输出轴8的后部向后伸出箱体1,第二双联齿轮7的前齿轮可与第一内齿轮9的后部相啮合,第一内齿轮9与水上驱动主动齿轮10相啮合,水上驱动主动齿轮10套装固定在中后动力输出轴8的前端,第一双联齿轮3的后齿轮可与第一内齿轮9的前部相啮合,第一内齿轮9能沿前后方向在第一双联齿轮3的后齿轮、水上驱动主动齿轮10和第二双联齿轮7的前齿轮上滑动,第一内齿轮9通过连杆与第一驱动油缸(图中未画出)的活塞杆相连,第一驱动油缸沿前后水平方固定在箱体1的外侧壁上,中后动力输出轴8的中部能转动地套装有第三双联齿轮11,中后动力输出轴8上位于第三双联齿轮11的后侧套装固定有驱动轴从动齿轮12,驱动轴从动齿轮12与第二内齿轮13的后部相啮合,第二内齿轮13的前部可与第三双联齿轮11的后齿轮相啮合,第二内齿轮13能沿前后方向在第三双联齿轮11的后齿轮和驱动轴从动齿轮12上滑动,第二内齿轮13通过推拉杆与第二驱动油缸(图中未画出)的活塞杆相连,第二驱动油缸沿前后水平方固定在箱体1的外侧壁上;
上述第一双联齿轮3的后齿轮、水上驱动主动齿轮10和第二双联齿轮7的前齿轮为模数、齿数、分度圆直径等设计参数都相同的齿轮,第三双联齿轮11的后齿轮和驱动轴从动齿轮12为模数、齿数、分度圆直径等设计参数都相同的齿轮;
第三双联齿轮11的前齿轮与行星架驱动齿轮14相啮合,行星架驱动齿轮14套装固定在行星架15上,行星架15能转动地设置在箱体1内,行星架15的转轴线位于前后水平方向,行星架15上沿前后方向并列设有第一差速器和第二差速器,第一差速器的第一前伞齿轮16套装固定在第一前驱动轴套17的后端,第一前驱动轴套17沿前后水平方向能转动地安装在箱体1内,第一前驱动轴套17的前端套装固定有第一前齿轮18,第一前齿轮18与前一齿轮19相啮合,前一齿轮19套装固定在左前动力输出轴20的后端,左前动力输出轴20的中部采用轴承安装在箱体1上,左前动力输出轴20的前部向前伸出箱体1;
第一差速器的第一后伞齿轮21套装固定在第一后驱动轴22的前端,第一后驱动轴22沿前后水平方向能转动地安装在箱体1内,第一后驱动轴22与第一前驱动轴套17同轴心设置,第一后驱动轴22的前端套装固定有第一后齿轮23,第一后齿轮23与后一齿轮24相啮合,后一齿轮24套装固定在左后动力输出轴25的前端,左后动力输出轴25的中部采用轴承安装在箱体1上,左后动力输出轴25的后部向后伸出箱体1;
第二差速器的第二前伞齿轮26套装固定在第二前驱动轴套27的前端,第二前驱动轴套27能转动地同轴心套装在第一后驱动轴22的外面,第二前驱动轴套27的后端套装固定有第二后齿轮28,第二后齿轮28与后二齿轮29相啮合,后二齿轮29套装固定在右后动力输出轴30的前端,右后动力输出轴30的中部采用轴承安装在箱体1上,右后动力输出轴30的后部向后伸出箱体1;
第二差速器的第二后伞齿轮31套装固定在第二后驱动轴套32的前端,第二后驱动轴套32能转动地同轴心套装在第二前驱动轴套27的外面,第二前驱动轴套27的后端套装固定有第二传动齿轮33,第二传动齿轮33与前二齿轮34相啮合,前二齿轮34套装固定在右前动力输出轴35的后端,右前动力输出轴35采用轴承安装在箱体1上,右前动力输出轴35的前部向前伸出箱体1。
上述第一差速器的第一前伞齿轮16、第一后伞齿轮21和第二差速器的第二前伞齿轮26、的第二后伞齿轮31为模数、齿数、分度圆直径等设计参数都相同的伞齿轮;
上述第一前驱动轴套17的内孔中同轴心可前后滑动地设有轴杆36,轴杆36的外端与推拉油缸(图中未画出)的活塞杆相连,推拉油缸安装在箱体1上,轴杆36的里端设有联锁齿轮37,联锁齿轮37的前部与前内齿轮38相啮合,前内齿轮38与第一前伞齿轮16的后端固定相连,联锁齿轮37的后部可与后内齿轮39相啮合,后内齿轮39与前内齿轮38同轴心设置,后内齿轮39与行星架15固定相连。在使用时,如果不需要第一差速器出现差速,则可让推拉油缸向后推动联锁齿轮37,让联锁齿轮37同时与前内齿轮38和后内齿轮39相啮合,第一差速器就不会出现差速。
上述前内齿轮38和后内齿轮39为模数、齿数、分度圆直径等设计参数都相同的内齿轮。
上述左前动力输出轴20由箱体1前端的左侧向前伸出箱体1,右前动力输出轴35由箱体1前端的右侧向前伸出箱体1,左后动力输出轴25由箱体1后端的左侧向后伸出箱体1,右后动力输出轴30由箱体1后端的右侧向后伸出箱体1,中后动力输出轴8由箱体1的中部向后伸出箱体1。
上述左前动力输出轴20、右前动力输出轴35和左后动力输出轴25分别位于箱体1的下部,动力输入轴2和中后动力输出轴8位于箱体1的上部。
本发明的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在使用时,转动的动力输入轴2会带着第一双联齿轮3一起转动,第一双联齿轮3的前齿轮会推动第一传动齿轮4转动,第一传动齿轮4带着第一传动轴5转动,第一传动轴5后部的第二传动齿轮6也随之一起转动,第二传动齿轮6则推动第二双联齿轮7的后齿轮,让第二双联齿轮7转动,当第一内齿轮9在第一驱动油缸的驱动下向前运动,第一内齿轮9的内齿同时与第一双联齿轮3的后齿轮和水上驱动主动齿轮10相啮合时,第二双联齿轮7会在中后动力输出轴8上空转,不驱动任何部件,而第一双联齿轮3的后齿轮则通过第一内齿轮9驱动水上驱动主动齿轮10,水上驱动主动齿轮10带动中后动力输出轴8转动,从而得到一个输出传动比,当第一内齿轮9在第一驱动油缸的驱动下向后运动,第一内齿轮9的内齿同时与第二双联齿轮7的前齿轮和水上驱动主动齿轮10相啮合时,带动水上驱动主动齿轮10转动,水上驱动主动齿轮10带动中后动力输出轴8转动,从而得到另一个输出传动比。
当使用本发明的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的四驱两栖汽车需要在水中行驶时,可让第二驱动油缸推动第二内齿轮13向后运动,让第二内齿轮13与第三双联齿轮11的后齿轮脱离啮合,第三双联齿轮11不再转动,只有中后动力输出轴8向外输出动力。
当使用本发明的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的四驱两栖汽车需要在陆地上行驶时,可让第二驱动油缸推动第二内齿轮13向前运动,让第二内齿轮13与第三双联齿轮11的后齿轮相啮合,中后动力输出轴8上的驱动轴从动齿轮12通过第二内齿轮13推动第三双联齿轮11的后齿轮转动,第三双联齿轮11的前齿轮则会推动行星架驱动齿轮14转动,行星架驱动齿轮14则驱动行星架15环绕第一前驱动轴套17、第一后驱动轴22的轴心转动,并让第一差速器的第一前伞齿轮16、第一后伞齿轮21和第二差速器的第二前伞齿轮26、第二后伞齿轮31共同转动,第一前伞齿轮16通过第一前驱动轴套17、第一前齿轮18和前一齿轮19驱动左前动力输出轴20转动,第一后伞齿轮21通过第一后驱动轴22、第一后齿轮23和后一齿轮24驱动左后动力输出轴25转动,第二前伞齿轮26通过第二前驱动轴套27、第二后齿轮28和后二齿轮29驱动右后动力输出轴30转动,第二后伞齿轮31通过第二后驱动轴套32、第二传动齿轮33和前二齿轮34驱动右前动力输出轴35转动,再通过相关传动系统,即可让使用本发明的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的四驱两栖汽车在陆地上运动。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的前部沿前后水平方向设有动力输入轴(2),动力输入轴(2)的中部采用轴承安装在箱体(1)上,动力输入轴(2)的前部向前伸出箱体(1),动力输入轴(2)上位于箱体(1)内的后端套装固定有第一双联齿轮(3),第一双联齿轮(3)的前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4)相啮合,第一传动齿轮(4)套装固定在第一传动轴(5)的前部,第一传动轴(5)沿前后水平方向能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1)内,第一传动轴(5)的后部套装固定有第二传动齿轮(6),第二传动齿轮(6)与第二双联齿轮(7)的后齿轮相啮合,第二双联齿轮(7)能转动地套装在中后动力输出轴(8)的前部,中后动力输出轴(8)与所述动力输入轴(2)同轴心设置,中后动力输出轴(8)能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1)上,中后动力输出轴(8)的后部向后伸出箱体(1),所述第二双联齿轮(7)的前齿轮可与第一内齿轮(9)的后部相啮合,第一内齿轮(9)与水上驱动主动齿轮(10)相啮合,水上驱动主动齿轮(10)套装固定在所述中后动力输出轴(8)的前端,所述第一双联齿轮(3)的后齿轮可与第一内齿轮(9)的前部相啮合,第一内齿轮(9)能沿前后方向在第一双联齿轮(3)的后齿轮、水上驱动主动齿轮(10)和所述第二双联齿轮(7)的前齿轮上滑动,第一内齿轮(9)通过连杆与第一驱动油缸的活塞杆相连,第一驱动油缸沿前后水平方固定在所述箱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中后动力输出轴(8)的中部能转动地套装有第三双联齿轮(11),中后动力输出轴(8)上位于第三双联齿轮(11)的后侧套装固定有驱动轴从动齿轮(12),驱动轴从动齿轮(12)与第二内齿轮(13)的后部相啮合,第二内齿轮(13)的前部可与第三双联齿轮(11)的后齿轮相啮合,第二内齿轮(13)能沿前后方向在第三双联齿轮(11)的后齿轮和所述驱动轴从动齿轮(12)上滑动,第二内齿轮(13)通过推拉杆与第二驱动油缸的活塞杆相连,第二驱动油缸沿前后水平方固定在所述箱体(1)的外侧壁上;
所述第三双联齿轮(11)的前齿轮与行星架驱动齿轮(14)相啮合,行星架驱动齿轮(14)套装固定在行星架(15)上,行星架(15)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行星架(15)的转轴线位于前后水平方向,行星架(15)上沿前后方向并列设有第一差速器和第二差速器,第一差速器的第一前伞齿轮(16)套装固定在第一前驱动轴套(17)的后端,第一前驱动轴套(17)沿前后水平方向能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1)内,第一前驱动轴套(17)的前端套装固定有第一前齿轮(18),第一前齿轮(18)与前一齿轮(19)相啮合,前一齿轮(19)套装固定在左前动力输出轴(20)的后端,左前动力输出轴(20)的中部采用轴承安装在所述箱体(1)上,左前动力输出轴(20)的前部向前伸出箱体(1);
所述第一差速器的第一后伞齿轮(21)套装固定在第一后驱动轴(22)的前端,第一后驱动轴(22)沿前后水平方向能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1)内,第一后驱动轴(22)与所述第一前驱动轴套(17)同轴心设置,第一后驱动轴(22)的前端套装固定有第一后齿轮(23),第一后齿轮(23)与后一齿轮(24)相啮合,后一齿轮(24)套装固定在左后动力输出轴(25)的前端,左后动力输出轴(25)的中部采用轴承安装在所述箱体(1)上,左后动力输出轴(25)的后部向后伸出箱体(1);
所述第二差速器的第二前伞齿轮(26)套装固定在第二前驱动轴套(27)的前端,第二前驱动轴套(27)能转动地同轴心套装在所述第一后驱动轴(22)的外面,第二前驱动轴套(27)的后端套装固定有第二后齿轮(28),第二后齿轮(28)与后二齿轮(29)相啮合,后二齿轮(29)套装固定在右后动力输出轴(30)的前端,右后动力输出轴(30)的中部采用轴承安装在所述箱体(1)上,右后动力输出轴(30)的后部向后伸出箱体(1);
所述第二差速器的第二后伞齿轮(31)套装固定在第二后驱动轴套(32)的前端,第二后驱动轴套(32)能转动地同轴心套装在所述第二前驱动轴套(27)的外面,第二前驱动轴套(27)的后端套装固定有第二传动齿轮(33),第二传动齿轮(33)与前二齿轮(34)相啮合,前二齿轮(34)套装固定在右前动力输出轴(35)的后端,右前动力输出轴(35)采用轴承安装在所述箱体(1)上,右前动力输出轴(35)的前部向前伸出箱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驱动轴套(17)的内孔中同轴心可前后滑动地设有轴杆(36),轴杆(36)的外端与推拉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推拉油缸安装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轴杆(36)的里端设有联锁齿轮(37),联锁齿轮(37)的前部与前内齿轮(38)相啮合,前内齿轮(38)与所述第一前伞齿轮(16)的后端固定相连,联锁齿轮(37)的后部可与后内齿轮(39)相啮合,后内齿轮(39)与前内齿轮(38)同轴心设置,后内齿轮(39)与所述行星架(15)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动力输出轴(20)由所述箱体(1)前端的左侧向前伸出箱体(1),所述右前动力输出轴(35)由箱体(1)前端的右侧向前伸出箱体(1),所述左后动力输出轴(25)由箱体(1)后端的左侧向后伸出箱体(1),所述右后动力输出轴(30)由箱体(1)后端的右侧向后伸出箱体(1),所述中后动力输出轴(8)由箱体(1)的中部向后伸出箱体(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动力输出轴(20)、所述右前动力输出轴(35)和所述左后动力输出轴(25)分别位于所述箱体(1)的下部,所述动力输入轴(2)和所述中后动力输出轴(8)位于箱体(1)的上部。
CN201210055540.0A 2012-03-06 2012-03-06 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372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55540.0A CN102537272B (zh) 2012-03-06 2012-03-06 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55540.0A CN102537272B (zh) 2012-03-06 2012-03-06 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37272A CN102537272A (zh) 2012-07-04
CN102537272B true CN102537272B (zh) 2014-07-23

Family

ID=46344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554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37272B (zh) 2012-03-06 2012-03-06 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372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97496B2 (en) * 2016-01-15 2017-10-24 Arvinmeritor Technology, Llc Differential assembly with spider shaft retention
CN110094486A (zh) * 2018-01-27 2019-08-06 益阳天华两栖车艇有限公司 一种分动液压离合传动箱
CN108705908B (zh) * 2018-07-20 2020-04-24 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化设计履带式两栖自行舟桥分动箱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00381A1 (fr) * 1981-02-23 1982-08-27 Duret Pierre Perfectionnements apportes aux vehicules tous terrains et a leur transmission de mouvement
CN2181424Y (zh) * 1993-11-18 1994-11-02 吴伟 一种水陆两栖汽车
WO2002018161A1 (en) * 2000-08-26 2002-03-07 Gibbs Technologies Ltd. Amphibious vehicle
CN1446151A (zh) * 2000-08-10 2003-10-01 吉布斯技术有限公司 传动系
CN101214782A (zh) * 2008-01-08 2008-07-09 陈荣标 一种水陆两栖汽车的陆地行走轴装置
US7762366B2 (en) * 2008-02-05 2010-07-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xle drive unit for a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43211A (ja) * 2009-08-21 2011-03-03 Gkn Driveline Japan Ltd 動力伝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00381A1 (fr) * 1981-02-23 1982-08-27 Duret Pierre Perfectionnements apportes aux vehicules tous terrains et a leur transmission de mouvement
CN2181424Y (zh) * 1993-11-18 1994-11-02 吴伟 一种水陆两栖汽车
CN1446151A (zh) * 2000-08-10 2003-10-01 吉布斯技术有限公司 传动系
WO2002018161A1 (en) * 2000-08-26 2002-03-07 Gibbs Technologies Ltd. Amphibious vehicle
CN101214782A (zh) * 2008-01-08 2008-07-09 陈荣标 一种水陆两栖汽车的陆地行走轴装置
US7762366B2 (en) * 2008-02-05 2010-07-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xle drive unit for a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37272A (zh)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34190U (zh) 一种纯电动车集成式动力系统
CN103754111A (zh) 电动汽车差变速一体化的两挡后驱动总成
CN207049266U (zh) 一种基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电驱动桥系统
CN103895507A (zh) 用于纯电动汽车的电机和变速器一体化的动力总成
CN104175857B (zh) 履带车辆双电机动力耦合混合动力装置
CN205244271U (zh) 一种越野用全时六驱汽车分动箱
CN104477029B (zh) 一种两档电动汽车的电驱动系统
CN103692872A (zh) 高速四驱水陆两栖车传动系统
CN102537272B (zh) 四驱两栖车用差速分动箱
CN108454393A (zh) 一种两挡行星变速电驱动桥总成
CN201953920U (zh) 履带拖拉机用短型三轴式变速箱
CN203713556U (zh) 用于纯电动汽车的电机和变速器一体化的动力总成
CN202149184U (zh) 铰接车传动装置
CN209224929U (zh) 车辆及其动力总成
CN205009993U (zh) 一种驱动轴可选分动器、驱动系统及汽车
CN203567494U (zh) 空陆两用车陆路行驶传动机构
CN102582427B (zh) 四驱两栖车驱动装置
CN207015144U (zh) 一种电动车直驱型动力后桥
CN201672004U (zh) 电动客车或卡车一档变速装置
CN204340684U (zh) 一种两档电动汽车的电驱动系统
CN203637488U (zh) 高速四驱水陆两栖车传动系统
CN114435106A (zh) 可用于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桥结构
CN203395118U (zh) 大吨位汽车起重机分动箱
CN108468761B (zh) 可换向减速装置
CN110712519A (zh) 一种输入输出同轴的两档电驱动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3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