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529771A - 通气式车辆椅背 - Google Patents

通气式车辆椅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29771A
CN102529771A CN2010105766926A CN201010576692A CN102529771A CN 102529771 A CN102529771 A CN 102529771A CN 2010105766926 A CN2010105766926 A CN 2010105766926A CN 201010576692 A CN201010576692 A CN 201010576692A CN 102529771 A CN102529771 A CN 1025297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joint portion
type vehicle
air intake
chair 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766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宸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57669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2977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29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97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气式车辆椅背,其包括本体、至少一个气体通道、两个以上透气孔以及导风板,该本体具有倚靠面、两个侧面及第一结合部,在该两个侧面的其中一个侧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入风口,该第一结合部位于该入风口一侧;该气体通道开设于该本体,该气体通道与该入风口相连通;这些透气孔开设于该倚靠面上并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该导风板具有第二结合部,该第二结合部连接于该第一结合部。借此,本发明的通气式车辆椅背具有较佳的通气性,使乘座者的背部不会有闷热感。

Description

通气式车辆椅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车辆椅背,尤指一种具有通气功能的车辆椅背。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一般车辆椅背的舒适度,市场上发展出一种填充有泡棉层的椅背,且该椅背套设有皮制倚靠面,这种椅背虽能让驾驶人舒服的倚靠,但存在有不易散热的问题,使驾驶人有背部闷热的不适感。
为了解决此问题,现有技术中有中国台湾专利号为TWM261396及TWM373838的专利,上述二专利虽可有效克服车辆座椅的椅背与人体背部贴触产生的闷热技术课题,但上述所揭二专利克服的技术手段,均需依赖额外电力驱动风扇产生气流,或者需额外于车体内加装导风管,将风扇或冷、热气排放的气流导引至车辆椅背预留的气体通道,该专利技术手段明显存在以下缺点:
第一:产生气流需借助风扇、马达等多项结构,以致车辆椅背结构设计更加复杂。
第二:上述第一点中使椅背产生冷、热气的设计,属额外加装的产品,安装上也较复杂,消费者往往需再花费一笔安装费,纵使该产品在车辆生产时列为基本备件,势必会使得该笔费用转嫁于车辆销售价格,而不具有竞争力。甚至由于产品价格不菲,该产品仅为高级进口车使用较多,因此存在该产品无法普及化的缺点。
第三:外接导风管、风扇等构件做法,导致原本狭小的车室空间,所能运用的空间再次被压缩,甚至外露的导风管等构件,也会影响车室整体美观,以及操控反应,因此并不是理想的设计。
第四:最重要一点,上述二专利产品,多半需依赖额外电力(如电池或插设在车体点烟器)驱动风扇,以电池而言,则会产生电池花费及电力耗尽时的废弃电池回收、环保问题,以车体电瓶为电源时,则存在容易影响引擎、行车计算机的电压稳定性等缺点。
整体而言,目前需要额外安装风扇驱动装置,或以导风管连接车辆冷气的专利技术,提供车辆椅背冷、热气调整的技术,仍有极大的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电力驱动即具气体流通、具环保特性且成本低的通气式车辆椅背。
为了达到前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通气式车辆椅背,包括本体、至少一个气体通道、两个以上透气孔以及导风板,该本体具有第一结合部、两个侧面及供人体倚靠的倚靠面,该两个侧面的其中一个侧面则开设有至少一个入风口,第一结合部位于入风口一侧;气体通道开设于本体,该入风口与本体内部开设的气体通道相连通;透气孔开设于倚靠面上并与气体通道相连通;该导风板具有第二结合部,该第二结合部连接于该第一结合部。
所述导风板移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所述导风板能调节空气的进入量,当所述导风板位于该第一位置时,所述导风板远离所述入风口,所述入风口与外在环境相通,当所述导风板位于该第二位置时,所述导风板盖阖于所述入风口,空气无法进入所述入风口。
所述第一结合部枢摆地连接于所述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能绕轴线相对枢摆。
所述第一结合部为珠体,所述第二结合部为两个以上凹槽,所述珠体抵靠于所述凹槽。
所述本体包含顶面,该顶面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口,该排气口与所述气体通道相连通。
所述本体更包含至少一个盖体,该盖体一端枢设于所述本体上,且位于所述排气口一侧。
所述气体通道借由多数个隔板阻隔出多数个呈L形的气体通道。
借由本发明通气式车辆椅背,令本体侧面的入风口,可借由该导风板阻挡车辆空调释放的气体,由入风口导引至气体通道,该气体通道内的气体再由透气孔排出,令驾驶者贴抵于倚靠面的背部因透气孔释放的冷气而更舒服、不闷热;气温较低时则因导风板阻挡、收集车室空调释放的热气,以防止低温季节时背部冰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通气式车辆椅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该导风板呈开启状态;
图2为本发明通气式车辆椅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该导风板盖合于该入风口;
图3为本发明通气式车辆椅背较佳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通气式车辆椅背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本体            42   倚靠面
11  靠头部          43   顶面
2   支撑部          431  排气口
21  珠体            432  盖体
3   泡棉层          44   入风口
31  气体通道        45   透气孔
4   椅套            5    导风板
41  侧面            51   凹槽
A   隔板            6    导风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较佳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其预期达到的功效,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畴。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该通气式车辆椅背包含本体1,该本体1具有支撑部2、泡棉层3、椅套4及导风板5,该支撑部2受该泡棉层3包覆,且该支撑部2形成有第一结合部,该椅套4则包覆于泡棉层3外侧借此形成本体1。前述的本体1进一步定义出两个侧面41、倚靠面42及顶面43,该倚靠面42供人体倚靠,该两个侧面41中在远离车辆门边的一侧面,则开设有一个以上的入风口44,该支撑部2的第一结合部则位于该入风口44一侧。
又该本体1的泡棉层3内部开设有扁平空间,该扁平空间较佳者,可如图所揭通过多数个呈L形的隔板A,阻隔出两个以上气体通道31,这些气体通道31与入风口44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该入风口44为气体通道31一侧的延伸,故也呈扁平长槽状,扁平状设计则具备较佳的导风效果。
该本体1顶面43则可装设一靠头部11,供驾驶的头部倚靠,该倚靠面42上更开设有连通该气体通道的两个以上透气孔45(该透气孔45仅为椅套4表面开设孔洞,较佳者则连同椅套4与泡棉层3均开设直径至少1mm的孔洞),使车辆空调释放的气体(高温时释放的冷气或低温时释放的热气),自气体通道31间接流经过泡棉层3的孔隙(或与椅套4相连通的孔洞),进而由倚靠面42表面(详而言之为椅套表面孔洞)的透气孔45排出,吹向贴靠于倚靠面的人体背部。
又本体1顶面43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口431,该排气口431与该气体通道31相异入风口端相连通,更较佳者,该本体1更包含对应排气口431数量的盖体432,该盖体432为独立的元件,较佳者为盖体432一端枢设于本体1的排气口431的侧边,以利于另一端得以枢摆盖合该排气口431。当冷空气经透气孔45与驾驶人背部接触时,冷空气则可将背部的热气经该排气口431循环带出,借此,令入风口44进入的冷空气将人体背部的热气进行交换,再转由排气口431循环排出,经此循环则可令长时间驾驶贴抵于倚靠面42的背部,受冷空气吹拂而感觉较凉爽、舒适。若低温下导引热气时,建议将盖体432盖合于排气口431,以利于热气体囤积于气体通道31与透气孔45时间拉长,以利于驾驶背部更佳保暖。
该导风板5,其为对应入风口44的长形板件,该导风板5具有第二结合部,该第二结合部则连接于该第一结合部,结合方式之一为第二结合部为轴杆,第一结合部为供轴杆枢接的轴孔,令导风板5以可枢摆方式位于入风口44一侧;较佳者,该导风板5与该椅套4侧面41之间界定导风槽6,该入风口44位于该导风槽6远离该倚靠面42的一侧,借此空气(例如车辆的冷气)从驾驶座前方往后座吹送时,空气会借由该导风槽6被引导入该入风口44,流经过该气体通道31并将空气送至这些透气孔45排出,令该车辆的椅背内部循环释放冷空气,使驾驶人的背部贴靠在椅背时较不会产生闷热感。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导风板5可处于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非固定模式,当该导风板5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导风板5远离该入风口44,令该入风口44与外在环境相通,当该导风板5位于第二位置时,该导风板5盖合于该入风口44,令空气无法进入该入风口44,令该导风板5可视个人需求,改变导风板5相对入风口44的展开角度,以调节车辆空调释放的冷空气进入量,较佳者,该第一结合部采用枢摆方式于该第二结合部枢接,令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可绕轴线相对枢摆。
当驾驶人背部感到闷热时,参照图1,可将该导风板5移动至第一位置(导风板5与入风口44之间保持30度至90度的夹角,集风效果较佳),令该导风板5相对入风口44呈最大开启状态,以阻挡车辆释放的空调气体并导入该入风口44,借此该车辆椅背可达到通气的效果。当驾驶人察觉背部经冷空气吹送而感觉较冷时,可将该导风板5移动至第二位置(如图2所示),令该导风板5将入风口44盖合,使车室内的空气无法进入入风口44,令车辆的空调发挥原本的车室调节效果。
另请参考图4,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第二结合部接触部位可增设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实施形态之一为图中所揭示的那样,该第一结合部为珠体21,该第二结合部为两个以上凹槽51,该珠体21可选择性地抵靠于这些凹槽51,当该导风板5转动时,该珠体21即自其中一凹槽51位移至另一凹槽51,借此,驾驶人可依个人喜好借由调整该导风板5相对入风口44的开启角度,以精确控制气体的进入量。当然定位结构也可为设置在第一、第二结合部接触部位的棘齿,令导风板5可呈多段式的掀开、定位功能。在其它可能实施例中,该第一结合部可以是自椅套4表面延伸的第一布面,该第二结合部可以是包覆于该导风板5的第二布面,该第一、第二布面的接触部相互缝合。
综合上述本发明直接在车辆椅背至少一侧面开设入风口44,并于入风口44处设置可掀、闭的导风板5,所具备的优点包括:
1、本发明完全不需要使用额外电力,即可获得车辆椅背的冷、热气调节效果,故不会有先前技艺以电池为动力,所衍生的废电池回收环保所产生的问题,及车辆电瓶供电产生电压不稳问题。
2、本发明令椅背具冷、热气调节效能,仅于椅背侧面开设有扁平入风口并枢接导风板,结构相当精简,故不会造成车辆销售价格的转嫁而增加困扰。
3、导风板主要是阻挡并收集车辆原本开启的空调气体(冷气或热气),令原本于车室内循环的冷、热气,再次被利用而衍生出椅背的冷、热气出风功效,本发明将具有能源再生利用及绿色环保功能。
4、导风板设于椅背侧面,不使用时则可闭合成为椅背的一部分,完全不会影响车室空间及行车安全阻碍,更不会破坏车室即有的协调设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通气式车辆椅背,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本体,其具有第一结合部、两个侧面及供人体倚靠的倚靠面,在该两个侧面的其中一个侧面开设至少一个入风口,所述第一结合部位于所述入风口一侧;
至少一个气体通道,其开设于所述本体,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入风口相连通;
两个以上透气孔,其开设于所述倚靠面上并与所述气体通道相连通;以及
导风板,其具有第二结合部,该第二结合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结合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式车辆椅背,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移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所述导风板能调节空气的进入量,当所述导风板位于该第一位置时,所述导风板远离所述入风口,所述入风口与外在环境相通,当所述导风板位于该第二位置时,所述导风板盖合于所述入风口,空气无法进入所述入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式车辆椅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枢摆地连接于所述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能绕轴线相对枢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气式车辆椅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为珠体,所述第二结合部为两个以上凹槽,所述珠体抵靠于所述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式车辆椅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含顶面,该顶面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口,该排气口与所述气体通道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气式车辆椅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更包含至少一个盖体,该盖体一端枢设于所述本体上,且位于所述排气口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式车辆椅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借由多数个隔板阻隔出多数个呈L形的气体通道。
CN2010105766926A 2010-12-07 2010-12-07 通气式车辆椅背 Pending CN1025297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766926A CN102529771A (zh) 2010-12-07 2010-12-07 通气式车辆椅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766926A CN102529771A (zh) 2010-12-07 2010-12-07 通气式车辆椅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9771A true CN102529771A (zh) 2012-07-04

Family

ID=46338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766926A Pending CN102529771A (zh) 2010-12-07 2010-12-07 通气式车辆椅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2977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2975A (zh) * 2013-02-27 2014-08-27 波音公司 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可变热阻装置
CN105966285A (zh) * 2015-03-10 2016-09-2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座椅组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91956A (en) * 1953-12-24 1957-05-14 Maurice C Guest Ventilated automobile seat pad
CN1463869A (zh) * 2002-06-21 2003-12-31 上海同宁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座椅温度调节装置
CN2675458Y (zh) * 2004-01-04 2005-02-02 张进安 空调式汽车冷、暖座椅
DE102008053960A1 (de) * 2008-10-30 2010-05-06 Daimler Ag Kraftwagen mit einer Sitzbelüftungsein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91956A (en) * 1953-12-24 1957-05-14 Maurice C Guest Ventilated automobile seat pad
CN1463869A (zh) * 2002-06-21 2003-12-31 上海同宁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座椅温度调节装置
CN2675458Y (zh) * 2004-01-04 2005-02-02 张进安 空调式汽车冷、暖座椅
DE102008053960A1 (de) * 2008-10-30 2010-05-06 Daimler Ag Kraftwagen mit einer Sitzbelüftungseinrichtung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2975A (zh) * 2013-02-27 2014-08-27 波音公司 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可变热阻装置
US9914540B2 (en) 2013-02-27 2018-03-13 The Boeing Company Variable thermal resistance device for vehicular seats
CN105966285A (zh) * 2015-03-10 2016-09-2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座椅组件
CN105966285B (zh) * 2015-03-10 2019-02-0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座椅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83398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4723834B (zh) 用于车辆的空气调节装置
CN106123276B (zh) 空调器
CN103405061B (zh) 空调室内机用座椅
CN107504569A (zh) 空调柜机
CN104006501A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20080016892A1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s
CN210601928U (zh) 一种空调风道结构及室内空调风道系统
CN102529771A (zh) 通气式车辆椅背
CN202981070U (zh) 空调室内机用座椅
JP2006168681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05425162U (zh) 空调器
US20120153701A1 (en) Ventilative vehicle seat back
JP2012247117A (ja) 空調機能を有する机
KR101345961B1 (ko) 실내공기 흡입형 차량용 통풍시트
JP2004148970A (ja) 車両空調用天井吹出装置
TWI405680B (zh) 通氣式車輛椅背
CN21735711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656336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1932038U (zh) 通气式车辆椅背
KR20090036370A (ko) 자동차용 시트의 공기조화장치
JP6555420B2 (ja) シート送風装置
KR20080008960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207670251U (zh) 带有座背同时通风功能的汽车座椅
CN213167632U (zh) 一种分风空调及工程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