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512562B - 一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12562B
CN102512562B CN2012100014950A CN201210001495A CN102512562B CN 102512562 B CN102512562 B CN 102512562B CN 2012100014950 A CN2012100014950 A CN 2012100014950A CN 201210001495 A CN201210001495 A CN 201210001495A CN 102512562 B CN102512562 B CN 1025125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composition according
cereb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14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12562A (zh
Inventor
李戎
梁繁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21000149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125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12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2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125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25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黄芪21-36份、人参8.4-15.6份、当归8.4-15.6份、川芎8.4-15.6份、水蛭4.2份-7.8份、白芍10.5-19.5份、香附8.4-15.6份、怀牛膝14-26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能减少血栓形成,缩小脑梗死体积,能够有效治疗和预防脑血栓、脑栓塞以及脑中风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因脑部供血障碍而造成局灶性损害的一种多发疾病,包括短暂性缺血性发作(TIA)、脑血栓、脑栓塞、脑中风等。西医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没有特效药物,其治疗是以控制饮食和加强体育锻炼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其药物治疗主要采取扩张血管(用脑益嗪、尼莫地平、氟桂嗪等钙离子拮抗剂)及降低血液的脂质浓度(用烟酸肌醇脂、多烯康、脂必妥、非诺贝特等)等措施,有时辅以活化神经细胞(用γ-氨络酸、脑复新、喜得震、脑活素等),但疗效均乏善可陈,尚无治疗良药。而且,这类药物长期使用会对人体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出现头昏痛、面红、耳鸣、眩晕、血压下降、心动过速等症状,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却往往又需要长期用药。不仅如此,长期使用这些西药还会产生耐药性,另外,青光眼、脑出血、颅内高压患者也都必须忌用。
在临床上,已有一些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但多属“救急”的品种,而“救急”的药物都有较严重的毒副作用,西药最甚,中成药也不例外,只可急时“救急”,而根本不宜长久服用。如紫雪丹、至宝丹等不仅价格非常昂贵,而且含有很多芳香发散成分,很耗伤人体气血津液,久服对病情反而不利。脑血管疾病往往需要终身服药,并且在“救急”之后,亟需继续采取有效的治疗,而这种在“救急”之后跟进的继续治疗,才是最重要的、治本的治疗,但在临床上,恰恰西药缺乏这方面的有效的品种,而相关的中成药也相对不足。多数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均为含有较多药味,例如:专利申请号:CN200810202757.3,它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散剂,其中包括:黄芪,全蝎,天麻,三七,水蛭,红花,川芎,僵蚕,龟版,牡丹皮,桅子,冰片,炮甲,北沙参等29味药材,且其中全蝎毒性较强。又如专利申请号:CN200510041960.3,它公开了一种防治脑中风的药物,其中包括黄芪、人参、太子参等60多味中药材组成。这些中药复方大大加重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目前,急需一种配伍精当、疗效显著的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黄芪21-36份、人参8.4-15.6份、当归8.4-15.6份、川芎8.4-15.6份、水蛭4.2份-7.8份、白芍10.5-19.5份、香附8.4-15.6份、怀牛膝14-26份。
进一步地,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黄芪30份、人参12份、当归12份、川芎12份、水蛭6份、白芍15份、香附12份、怀牛膝20份。
进一步地,所述水蛭为吸血水蛭。
其中,所述制剂是以原料药的药粉、或原料药的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用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
其中,所述的制剂是口服制剂或注射制剂。
进一步地,所述的口服制剂是散剂、颗粒剂、丸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口服液或滴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按处方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
(2)将原料药以水或有机溶剂进行提取,提取物加上药学上可用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常规制剂;或
(3)将原料药粉碎,过筛,加上药学上可用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制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其中,所述药物是治疗脑缺血、脑血栓、脑栓塞、脑中风的药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血栓的药物中的用途。
“用药如用兵”是非常科学的中医药原创理论,组方中各药如行兵布阵那样环环相扣的严密配伍,是其优于西药配方的有效手段。中药方剂理论认为,每一方剂,不仅需要根据病因病机,选择合适的药物妥善配伍,同时也应符合组方的基本结构,即“君、臣、佐、使”的组方理论。即,中药方剂是建立在对疾病病机的全方位判断基础上的中药有机配比,中医用方通过多环节、多靶点整合调节的生物学机制,对慢性疑难疾病,特别是像脑血管疾病这样病因复杂、治疗困难的疾病进行调控,可以取得比西药更好、更持久的治疗效应,而这种疗效是建立在中医传统原创理论的正确指导之上的,本发明组方正遵循了这一原则。
本发明组合物中,黄芪、人参、当归,补气,生血,使充盈而不虚,共为君药;川芎、水蛭,行血而不淤阻,佐以香附行气,以推动川芎、吸血水蛭行血通瘀之功;并佐以白芍调血(养血活血)。同时,祖国传统医学理论又认为脑位居人体高颠之处,要解决脑部血行不畅或头痛头晕,必须“引血下行”“潜镇风阳”,而牛膝正是引血下行的首选品种,白芍也有潜镇风阳之功,两药合用为使药。本发明组方君药、臣药、佐药、使药明确,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符合“君臣佐使”的方剂配伍学说,各药配合精当,相辅相成,极大地增强了药效。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能减少血栓形成,缩小脑梗死体积,能够有效治疗和预防脑血栓、脑栓塞以及脑中风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取黄芪30g、人参12g、当归12g、川芎12g、吸血水蛭6g、白芍15g、香附12g、怀牛膝20g。各药味按量称取,武火水煎,沸后改文火再煎煮30分钟,即得。
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黄芪21g、人参15.6g、当归15.6g、川芎15.6g、吸血水蛭7.8g、白芍19.5g、香附15.6g、怀牛膝26g,加水煎煮3次,每次用药材重量的6-10倍水,每次煎煮15-30分钟,合并水煎液;再取吸血水蛭3g,粉碎后,加入药液中搅匀,即得。
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黄芪36g、人参8.4g、当归8.4g、川芎8.4g、水蛭4.2g、白芍10.5、香附8.4g、怀牛膝14g,加水煎煮2次,每次用药材重量的8-12倍水,每次煎煮20-40分钟,合并水煎液,浓缩,加入糊精、可溶性淀粉,湿法制粒,干燥,即得。
以下通过试验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临床(门诊)治疗情况
(一)患者的选取标准
1、脑缺血:患者出现偏瘫、偏身麻木,感觉减退,视力障碍,球麻痹,眩晕、头痛、耳鸣、眼前发黑、面部麻木、四肢无力、饮水呛咳、说话不清等其中一种或多种症状,这些症状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可完全恢复正常,但均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但上述症状反复发作。脑CT检查,正常或可见腔隙性梗塞灶。
2、脑血栓:患者年龄较高,有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等中风危险因素或有过短暂脑缺血发作,发病前常有肢体发麻、运动不灵、言语不清、眩晕、视物模糊等征象,常于睡眠中或晨起发病,患肢活动无力或不能活动,说话含混不清或失语,饮水发呛,可见意识障碍,偏瘫、失语体征明显且呈渐进加重状态,但多无剧烈头痛、呕吐。CT扫描可见脑缺血病变的低密度区域。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狭窄、闭塞及病灶周围异常血管。
3、脑栓塞:患者年龄较轻,多无上述脑缺血既往病史,而常有风心病、心房纤颤等病史,情绪激动、使力、运动或活动中发病,常见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常突然发生。CT检查阳性或符合血管分布的单或多部位脑组织低密度或颅脑核磁共振检查见符合血管分布的缺血或水肿性病灶。
(二)治疗标准:
疗效显著: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同时检验指标有一定程度改善。
疗效明显:上述取其一(自觉症状与检验指标)。
有一定效果:自觉症状有所减轻,或指标稍有改善。
无效:症状依旧,指标没改善。
(三)治疗方法:
1、实施例1、实施例2所制药液,每次趁温热时服用200至400ml,或日常吃饭所用饭碗1碗,一日2至3次(根据患者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等灵活掌握),按时按量服用,连服10日则停药休息1日后再继续服用,若有感冒或腹泻等新患疾病时也暂时停服。
2、每日坚持尽可能多地拍打、按摩身体尤其是患肢等关键局部,活动有关局部(肢体、指、舌,叩齿、转动眼球等)。
3、注意并科学调理生活起居(如休息与进食有规律、避免情绪波动和劳累、不吃或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等不利康复的食物,多吃降压、降低血脂等有利于康复的食物,等等)。
(四)治疗结果:
以实施例1、实施例2药物组合物治疗脑血栓、脑栓塞、脑中风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87例(能正常服用中药者),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治疗时间:根据各患者病情轻重、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等具体情况之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在3~12个月左右。按上述治疗标准,87例患者中,有18例效果显著,42例效果明显,14例有一定效果,13例效果不明显(无效),总有效率达85%。
试验例2本发明组方对实验大鼠脑梗死的影响
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00±20g,随机分为4组(具体分组详见下表1),每组15只。用饥饿法、疲劳法并饲以10%胆固醇、10%猪油等高脂食物制作虚瘀证模型,用颈总动脉插线法制作局灶性脑梗死模型(空白对照组不插线,其余抓取、手术等均同另三组)。取实施例1所得药物组合物,用蒸馏水配成所需溶液,其中高剂量浓度为3.0g生药/ml,低剂量浓度为1.5g生药/ml。
高、低剂量组分别按人剂量的20倍、10倍,即10g生药/kg、5g生药/kg给大鼠灌胃,空白组、模型组按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作为对照,每日1次,连续治疗21日(3周)。各组动物在实验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死亡(空白组死亡较少)。治疗结束后,每组随机取10个(只)标本,断头处死,取其脑,将之置入冰盐10min,取其冠状面匀切成2mm厚度之脑片,并快速置于37℃的2%TTC溶液中,染色30min,用40g/L甲醛固定,用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仪与梯形法计算其梗死灶体积,各脑片梗死灶体积之和即为其梗死体积。
表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实验大鼠脑梗死的影响
  分组   鼠数   药物剂量(g/kg)   脑梗死范围占同侧大脑%
  高剂量组   15→10   10.00   19
  低剂量组   15→10   5.00   22.24±4.15
  空白组对照组   15→10   等容量生理盐水   0.00±0.00
  模型组   15→10   等容量生理盐水   34
结果用统计学SNK-q法,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高、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相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能明显降低实验动物的脑梗死范围。
试验例3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实验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
SD大鼠45只,体重200±2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具体分组详见下表2),每组15只。取实施例1的药物组合物,用蒸馏水配成所需溶液,其中高剂量浓度为3.0g生药/ml,低剂量浓度为1.5g生药/ml。
高、低剂量组分别按人剂量的20倍、10倍,即10g生药/kg、5g生药/kg给大鼠灌胃,空白组按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作为对照,每日1次,连续治疗21日(3周)。高、低剂量组动物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死亡,治疗结束后,每组随机取10个(只)标本,于末次给药后0.5h,手术剥离其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制作动、静脉穿路,术毕打开血流,流通30分终止血流,取出穿路中丝线称重,除去干丝线重即血栓湿重。实验结果见下表2:
表2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实验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
  分组   鼠数   药物剂量(g/kg)   血栓湿重(mg)
  高剂量组   15→10   10.00   20.71±7.31
  低剂量组   15→10   5.00   23.43±5.68
  空白对照组   15→10   等容量生理盐水   34.86±10.64
结果经统计学t检验,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高、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能干预实验动物的血栓形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能减少血栓形成,缩小脑梗死体积,能够有效治疗和预防脑血栓、脑栓塞以及脑中风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Claims (11)

1. 一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黄芪21-36份、人参8.4-15.6份、当归8.4-15.6份、川芎8.4-15.6份、水蛭4.2份-7.8份、白芍10.5-19.5份、香附8.4-15.6份、怀牛膝14-2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黄芪30份、人参12份、当归12份、川芎12份、水蛭6份、白芍15份、香附12份、怀牛膝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蛭为吸血水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是以原料药的药粉、或原料药的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用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是口服制剂或注射制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制剂是散剂、颗粒剂、丸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或口服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制剂是滴丸。
8.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按处方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
(2)将原料药以水或有机溶剂进行提取,提取物加上药学上可用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常规制剂;或
(3)将原料药粉碎,过筛,加上药学上可用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制剂。
9.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治疗脑缺血、脑血栓、脑栓塞、脑中风的药物。
11.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血栓的药物中的用途。
CN2012100014950A 2012-01-05 2012-01-05 一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125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14950A CN102512562B (zh) 2012-01-05 2012-01-05 一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14950A CN102512562B (zh) 2012-01-05 2012-01-05 一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12562A CN102512562A (zh) 2012-06-27
CN102512562B true CN102512562B (zh) 2013-11-20

Family

ID=46283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0149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12562B (zh) 2012-01-05 2012-01-05 一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125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2300B (zh) * 2021-12-22 2023-09-19 北京中医药大学 改善脑缺血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1481A (zh) * 2006-10-12 2007-04-25 张元道 一种治疗脑血栓的药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1481A (zh) * 2006-10-12 2007-04-25 张元道 一种治疗脑血栓的药物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戚刚.补脑通脑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第24期),
治疗冠心病中药使用频率的研究分析;黄素芳等;《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90725;第20卷(第04期);395-396 *
补脑通脑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戚刚;《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第24期);77 *
黄素芳等.治疗冠心病中药使用频率的研究分析.《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9,第20卷(第04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12562A (zh) 2012-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20922B (zh) 骨痛丸
CN1051237C (zh) 治疗癫痫病的药物
CN103520505B (zh)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1979020B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
CN102579610B (zh) 一种治疗脑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16476A (zh) 一种治疗动眼神经损伤麻痹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69789A (zh) 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氯氮平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0857A (zh) 一种治疗眼底黄斑水肿病变的中药制剂
CN102512562B (zh) 一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319589C (zh) 一种治疗眼部发炎、病变及出血的口服汤剂或胶囊剂及制备方法
CN105106758A (zh) 一种治疗痰瘀内阻型眩晕的中药组合物
CN103585414B (zh)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并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组合物
CN102579849A (zh) 一种丙戊酸钠及其制备工艺
CN101549057A (zh) 一种用于治疗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及缺血性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57531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制剂处方、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041021A (zh) 一种内服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2406924B (zh) 一种治疗脑血管与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735741A (zh)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3933476B (zh) 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983712A (zh) 冠心病的新型治疗药物
CN102225132A (zh) 一种用于治疗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及缺血性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42879C (zh) 治疗肝纤维化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256963C (zh) 抗疲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9230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5106786A (zh) 一种通络舒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0

Termination date: 2017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