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97645A - 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97645A CN102497645A CN2011103333968A CN201110333396A CN102497645A CN 102497645 A CN102497645 A CN 102497645A CN 2011103333968 A CN2011103333968 A CN 2011103333968A CN 201110333396 A CN201110333396 A CN 201110333396A CN 102497645 A CN102497645 A CN 1024976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terminal
- stiff end
- communication
- affirmation
- thro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00 radioactive trac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20—Point-of-sale [POS] network systems
- G06Q20/206—Point-of-sale [POS] network systems comprising security or operator identification provisions, e.g. password ent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12—Detection or prevention of fraud
- H04W12/126—Anti-theft arrangements, e.g. protection against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clon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W48/04—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based on user or terminal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moving direction, spe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21—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Wireless Local Loop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方法,包括设于电子设备使用区域内的固定端和设于电子设备内的移动端,移动端向固定端进行接入注册以与固定端实现绑定,移动端与固定端之间定时或不定时地进行在位确认通信,固定端根据与移动端在位确认通信过程的通信传输时间来判断移动端是否在限制使用的区域内,若所述通信传输时间与预设的时间值的差异大于设定的范围,则判定移动端未在限制使用的区域内,移动端停止工作和/或产生警报动作,否则移动端正常工作。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端与电子设备内的移动端进行通信而以其通信传输时间来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被非法移动或通信转发,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在技术中对POS机等电子设备的终端无法限定使用区域的缺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方法及其装置以对POS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空间进行限制。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货币结算的时候,日益采用电子化的方式,电子化的货币结算方式除了有方便和快捷的好处之外,还减少了中央银行的现钞压力。目前电子化的结算方式已经应用至了各个行业的消费结算中,如百货商场的购物消费、专卖店的高档购物消费,也应用于如卡拉OK、酒吧、剧院等娱乐场所,还会应用至加油站、车站、收费站以及停车场等特殊行业。由于电子化的货币结算是基于银行的如银行借记卡、信用卡等电子货币的介质进行结算的,故此必须应用到POS机和各类新型兼有收银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目前银联等金融机构对POS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按行业不同收取不同的服务费,因为不同的行业,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利润率不同,低利润率的行业,比如百货类的则收较低比例的服务费,而如酒吧、卡拉OK厅或饭店等行业则收取较高的服务费,于是目前不少的POS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者会采用开通百货类服务的收银终端,而移动至酒吧、迪厅等场所进行消费结算,其目的是为了给银联支付更少的手续费。而目前各个厂商为银联等金融机构提供的POS类电子设备无法限定其使用空间。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方法及其装置以防止POS机等电子设备被非法移用从而解决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方法包括设于电子设备使用区域内的固定端和设于电子设备内的移动端,所述移动端向所述固定端进行接入注册以与所述固定端实现绑定,所述移动端与所述固定端之间定时或不定时地进行在位确认通信,所述固定端根据与所述移动端在位确认通信过程的通信传输时间来判断所述移动端是否在限制使用的区域内,若所述在位确认通信的通信传输时间与预设的时间值的差异大于设定的范围,则判定所述移动端未在限制使用的区域内,所述移动端停止工作和/或产生警报动作,否则所述移动端正常工作。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在位确认通信的发起端为所述移动端或所述固定端,所述发起端内设置有定时器以定时发出在位确认请求或在每次开机工作前发出在位确认请求,所述发起端内还设置有计时器以记录在位确认通信的通信传输时间,该通信传输时间为所述发起端发送在位确认请求至接收相应的在位应答信息这一过程的时间差值再减去接收端固定长度的确认处理时间,该固定长度的确认处理时间大于接收端正常的确认处理时间的最大值,接收端收到在位确认请求后开始在位确认处理同时开始计时,计时累计到固定长度的确认处理时间时进行确认在位应答。
较佳地,所述固定端和移动端之间采用点对点直接物理连接的方式或无线通信方式,每次通信的物理链路都是完全相同的,所述点对点直接物理连接方式包括RS232串口线、RS485串口线、以太网的双绞线或电话拨号的电话线,所述无线通信方式包括2.4G无线传输、红外线传输、蓝牙传输或近场无线数据传输。
同样较佳地,所述固定端和移动端之间进行接入注册和在位确认通信时均采用加密通信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装置包括设于电子设备使用区域内的具有防拆机构的固定端和设于电子设备内的移动端,所述固定端内置有信号发送模块、信号接收模块、比较器、计时器及微控制器,在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下,所述信号发送模块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端发送检测信号,所述移动端收到所述检测信号后开始在位确认处理同时开始计时,计时累计到预设的固定长度的确认处理时间时进行确认在位应答,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端的应答反馈信号,所述计时器记录信号发送模块发送检测信号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反馈信号这一过程的响应时间,所述比较器将所述响应时间减去移动端的固定长度的确认处理时间后的时间差值与预设的时间值进行比较,若所述时间差值与所述预设的时间值差异大于设定的范围则判断移动端电子设备被非法移机或通信转发,否则所述移动端正常使用。
较佳地,所述防拆机构包括内置于所述固定端内的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于所述固定端被搬动时输出信号至所述固定端的微控制器以禁止固定端与移动端之间进行任何通信。
较佳地,所述防拆机构是带有机械锁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还设有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于保护罩拆开时输出信号至所述固定端的微控制器以禁止固定端与移动端之间进行任何通信。
较佳地,所述防拆机构是设于固定端内的GPS模块,所述GPS模块于固定端搬动时输出信号至所述固定端的微控制器以禁止固定端与移动端之间进行任何通信。
较佳地,所述固定端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正常业务通信通道上,所述固定端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正常业务通信数据不予处理而实现透明转发。
同样较佳地,所述电子设备为POS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方法利用两个通信端在相对位置固定的情况下其之间的通信传输时间也是相对固定的特点,在电子设备内设置一移动端且同时在电子设备的使用区域内设置一固定端,将移动端与固定端注册绑定后进行在位确认通信,以该通信过程的中的通信传输时间与预设的时间值的比较来判断电子设备是否被非法移动或通信转发,本发明可有效地解决现在技术中对POS机等电子设备的终端无法限定使用区域的缺陷,有利于消费市场的稳定和电子化货币交易的发展。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装置具体实施例的方框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方法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方法中在位确认通信过程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电子设备 100 固定端 200
信号发送模块 210 信号接收模块 220
警报模块 230 比较器 240
计时器 250、320 微控制器 260
定时器 270 移动端 300
处理器 310 通信模块 330
防拆机构 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类似的组件标号代表类似的组件。显然,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首先请参照图1,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装置包括设于电子设备100使用区域内的固定端200和设于电子设备100内的移动端300,所述移动端300可向所述固定端200进行接入注册以与所述固定端200实现绑定,所述移动端300与所述固定端200之间定时或不定时地进行在位确认通信,优选地,所述固定端200和移动端300之间进行接入注册和在位确认通信时均采用加密通信方式。所述在位确认通信的发起端可为所述移动端300或所述固定端200,本实施例选用固定端200作为在位确认通信的发起端而移动端300相应地作为接收端来进行说明。
继续参照图1并结合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端200内置有信号发送模块210、信号接收模块220、警报模块230、比较器240、计时器250及微控制器260,而所述移动端300内置有处理器310、计时器320及通信模块330。在所述微控制器260的控制下,所述固定端200的信号发送模块210向所述电子设备100的移动端300发送检测信号,所述信号接收模块220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端300的应答反馈信号,固定端200中的计时器250用于记录信号发送模块210发送检测信号到信号接收模块220接收反馈信号这一过程的响应时间。所述固定端200从发送检测信号到接收应答反馈信号这一过程为一在位确认通信过程,其中,固定端200发送的检测信号即为在位确认请求,所述在位确认请求可于每次开机工作前发出和/或通过在所述固定端200(发起端)内设置定时器270以定时发出,而固定端200接收到的应答反馈信号即为移动端300反馈回来的在位应答信息,上述在位通信过程中实际的通信传输时间即为上述响应时间减去移动端300进行确认处理的时间,所述移动端300在收到在位确认请求后其处理器310开始进行在位确认处理同时其计时器320开始计时,当计时累计到预设的固定长度的确认处理时间(该固定长度的确认处理时间应大于移动端300正常的确认处理时间的最大值以确保在该时间内移动端300可完成在位确认处理的工作)时进行确认在位应答。所述比较器240用于比较上述在位确认通信的通信传输时间与预设的时间值(移动端300在合法通信范围内与固定端200进行通信时所需的最大通信传输时间),若所述时间差值与所述预设的时间值差异大于设定的范围则说明固定端200与移动端300的通信传输距离增大(电子设备100被非法移用)或是两者之间的通信信息通过中转站转发而导致其通信传输时间增大,那么该情况下可判断移动端300电子设备100被非法移机或通信转发,所述移动端300被禁止使用同时固定端200内警报模块230(该警报模块230也可设置于移动端300内)将被触发而产生警报,若未发生上述情况,则所述移动端300正常使用。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固定端200具有防拆机构400,所述防拆机构400包括内置于所述固定端200内的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于所述固定端200被搬动时输出信号至所述固定端200的微控制器260以禁止固定端200与移动端300之间进行任何通信。另一优选方案中,所述防拆机构400可为带有机械锁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还设有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于保护罩拆开时输出信号至所述固定端200的微控制器260以禁止固定端200与移动端300之间进行任何通信。此外,所述防拆机构400也可是设于固定端200内的GPS模块,所述GPS模块于固定端200搬动时输出信号至所述固定端200的微控制器260以禁止固定端200与移动端300之间进行任何通信。上述各种防拆机构400的设置都是为了确保固定端200的位置不变,从而确定电子设备100移动端300的空间使用范围,进一步防止出现非法移机的情况。
优选地,所述固定端200和移动端300之间采用点对点直接物理连接的方式,每次通信的物理链路都是完全相同的,所述的直接点对点物理连接方式包括RS232串口线、RS485串口线、以太网的双绞线或电话拨号的电话线,此外,所述固定端200和移动端300之间也可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该无线通信方式包括2.4G无线传输、红外线传输、蓝牙传输或近场无线数据传输。优选地,所述固定端200设置在电子设备100的正常业务通信通道上,所述固定端200对所述电子设备100的正常业务通信数据不予处理而实现透明转发。
参照图2,本发明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方法如下:在移动端300初次使用时,首先需要将所述移动端300向所述固定端200进行接入注册以与所述固定端200实现绑定;接着所述移动端300与所述固定端200之间定时或不定时地进行在位确认通信,在该过程中,所述固定端200向所述移动端300发出在位确认通信请求,所述移动端300收到该请求后进行在位确认处理,并在到达预设的固定长度的确认处理时间时进行在位应答;所述固定端200根据与所述移动端300在位确认通信过程的通信传输时间来判断所述移动端300是否仍在限制使用的区域内,若所述在位确认通信的通信传输时间与预设的时间值的差异大于设定的范围,则判定所述移动端300未在限制使用的区域内,所述移动端300停止工作和/或产生警报动作,否则所述移动端300正常工作。
下面以具体的在位确认通信过程为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参照图3并结合图1和图2,在图3中,固定端200所在的左侧时间轴和移动端300所在的右侧时间轴所表示的时间是同步的,时间轴上t1、t2、t3和t4表示固定端200或移动端300上发生各种动作的时刻,单个在位确认通信过程从t1时刻开始到t4时刻结束,而在延迟了ΔT1(该延迟时间可通过定时器270来设置并实现)后开始下一在位确认通信过程(从t5到t8)。具体地,每个在位确认通信过程如下:固定端200在t1时刻向移动端300发送在位确认通信请求,移动端300于t2时刻接收到该请求后开始在位确认处理同时开始计时,当计时到t3时刻时进行在位确认应答而向所述固定端200返回在位应答信息,经过通信传输后,固定端200于t4时刻收到该在位应答信息,那么t1时刻到t4时刻的时间差为在位确认通信过程的响应时间T1,t2时刻到t3时刻的时间差为移动端300的固定长度的确认处理时间T2,该固定长度的确认处理时间T2是预先设定好的,由于该确认处理时间T2满足大于正常的确认处理时间,因此可确保移动端300在t3时刻之前即可完成相应的在位确认处理。基于上述分析,可得知,该在位确认通信过程的实际通信传输时间T=T1-T2,而由于T1=t4-t1,T2=t3-t2,也可得出T=(t4-t3)+(t2-t1),假设预设的时间值为T0(移动端在合法使用范围内与固定端进行在位确认通信所需的通信传输时间的最大值),那么一般情况下当实际通信传输时间T大于预设时间值T0则可判定移动端300未在限制使用的区域内,而结合实际情况,需放宽该判断条件以允许误差的存在,将上述判断条件设置为通信传输时间T与预设的时间值T0的差异是否大于设定的范围,该范围可根据具体情况而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方法利用两个通信端在相对位置固定的情况下其之间的通信传输时间也是相对固定的特点,在电子设备100内设置一移动端300且同时在电子设备100的使用区域内设置一固定端200,将移动端300与固定端200注册绑定后进行在位确认通信,以该通信过程的中的通信传输时间与预设的时间值的比较来判断电子设备100是否被非法移动或通信转发,本发明可有效地解决现在技术中对POS机等电子设备100的终端无法限定使用区域的缺陷,有利于消费市场的稳定和电子化货币交易的发展。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100为POS机,但可理解地,所述电子设备100不限于POS机,其他需要限定其使用空间的电子设备均可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和方法来进行使用空间的限制。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发明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Claims (10)
1.一种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电子设备使用区域内的固定端和设于电子设备内的移动端,所述移动端向所述固定端进行接入注册以与所述固定端实现绑定,所述移动端与所述固定端之间定时或不定时地进行在位确认通信,所述固定端根据与所述移动端在位确认通信过程的通信传输时间来判断所述移动端是否在限制使用的区域内,若所述在位确认通信的通信传输时间与预设的时间值的差异大于设定的范围,则判定所述移动端未在限制使用的区域内,所述移动端停止工作和/或产生警报动作,否则所述移动端正常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位确认通信的发起端为所述移动端或所述固定端,所述发起端内设置有定时器以定时发出在位确认请求或在每次开机工作前发出在位确认请求,所述发起端内还设置有计时器以记录在位确认通信的通信传输时间,该通信传输时间为所述发起端发送在位确认请求至接收相应的在位应答信息这一过程的时间差值再减去接收端固定长度的确认处理时间,该固定长度的确认处理时间大于接收端正常的确认处理时间的最大值,接收端收到在位确认请求后开始在位确认处理同时开始计时,计时累计到固定长度的确认处理时间时进行确认在位应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和移动端之间采用点对点直接物理连接的方式或无线通信方式,每次通信的物理链路都是完全相同的,所述点对点直接物理连接方式包括RS232串口线、RS485串口线、以太网的双绞线或电话拨号的电话线,所述无线通信方式包括2.4G无线传输、红外线传输、蓝牙传输或近场无线数据传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和移动端之间进行接入注册和在位确认通信时均采用加密通信方式。
5.一种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电子设备使用区域内的具有防拆机构的固定端和设于电子设备内的移动端,所述固定端内置有信号发送模块、信号接收模块、比较器、计时器及微控制器,在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下,所述信号发送模块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端发送检测信号,所述移动端收到所述检测信号后开始在位确认处理同时开始计时,计时累计到预设的固定长度的确认处理时间时进行确认在位应答,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端的应答反馈信号,所述计时器记录信号发送模块发送检测信号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反馈信号这一过程的响应时间,所述比较器将所述响应时间减去移动端的固定长度的确认处理时间后的时间差值与预设的时间值进行比较,若所述时间差值与所述预设的时间值差异大于设定的范围则判断移动端电子设备被非法移机或通信转发,否则所述移动端正常使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拆机构包括内置于所述固定端内的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于所述固定端被搬动时输出信号至所述固定端的微控制器以禁止固定端与移动端之间进行任何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拆机构是带有机械锁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还设有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于保护罩拆开时输出信号至所述固定端的微控制器以禁止固定端与移动端之间进行任何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拆机构是设于固定端内的GPS模块,所述GPS模块于固定端搬动时输出信号至所述固定端的微控制器以禁止固定端与移动端之间进行任何通信。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正常业务通信通道上,所述固定端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正常业务通信数据不予处理而实现透明转发。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POS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333968A CN102497645A (zh) | 2011-10-28 | 2011-10-28 | 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方法及其装置 |
US13/883,577 US20130232020A1 (en) | 2011-10-28 | 2012-08-31 | Method for preventing illegal relo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retransmission and device thereof |
PCT/CN2012/080879 WO2013060195A1 (zh) | 2011-10-28 | 2012-08-31 | 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方法及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333968A CN102497645A (zh) | 2011-10-28 | 2011-10-28 | 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方法及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97645A true CN102497645A (zh) | 2012-06-13 |
Family
ID=46189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333968A Pending CN102497645A (zh) | 2011-10-28 | 2011-10-28 | 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方法及其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30232020A1 (zh) |
CN (1) | CN102497645A (zh) |
WO (1) | WO2013060195A1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31737A (zh) * | 2012-08-08 | 2012-12-19 | 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 | 对pos终端非法移机行为进行监控的方法 |
CN102855566A (zh) * | 2012-08-14 | 2013-01-02 | 广东汇卡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金融支付终端非法移机的支付方法及系统 |
WO2013060195A1 (zh) * | 2011-10-28 | 2013-05-02 | 深圳市新国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方法及其装置 |
WO2014048268A1 (zh) * | 2012-09-27 | 2014-04-03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pos终端的移机监控系统及移动pos终端的移机监控方法 |
CN104574535A (zh) * | 2014-08-27 | 2015-04-29 |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Psam及其管理方法、系统、车辆收费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105610835A (zh) * | 2015-12-30 | 2016-05-25 |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 蓝牙pos防移机的组网方法及系统 |
CN106534504A (zh) * | 2016-10-31 | 2017-03-22 | 深圳众思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7889100A (zh) * | 2016-09-30 | 2018-04-06 | 天津福乐融融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 一种数据通讯方法及数据通讯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617124B2 (en) * | 2020-12-15 | 2023-03-28 |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user terminal displacement |
CN113442870B (zh) * | 2021-06-07 | 2022-06-28 | 北京聚利科技有限公司 | 车载单元的停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035707A1 (en) * | 2001-06-15 | 2006-02-16 | Igt | Virtual leash for personal gaming device |
CN101303781A (zh) * | 2008-06-16 | 2008-11-12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金融卡防盗刷的方法和设备 |
CN101593390A (zh) * | 2008-05-29 | 2009-12-02 | 华联国际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 行动销售系统及方法 |
CN101847299A (zh) * | 2010-04-02 | 2010-09-29 | 深圳市新国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限制电子设备使用空间的方法及其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85090A (en) * | 1997-10-20 | 2000-07-04 | Motorola, Inc. | Autonomous interrogatable information and position device |
WO2002013562A1 (de) * | 2000-08-04 | 2002-02-14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Positionsabhängige steuerung von leistungsmerkmalen eines kommunikationssystems |
US6853093B2 (en) * | 2002-12-20 | 2005-02-08 | Lipma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Ltd. | Anti-tampering enclosure for electronic circuitry |
US7853521B2 (en) * | 2003-12-23 | 2010-12-14 | The Western Union Company |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to manage risk for POS terminal |
US20070084913A1 (en) * | 2005-10-18 | 2007-04-19 | Capital One Financial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horizing a transaction for a financial account |
US20090045251A1 (en) * | 2007-08-14 | 2009-02-19 | Peeyush Jaiswal | Restricting bank card access based upon use authorization data |
US20100057620A1 (en) * | 2008-08-31 | 2010-03-04 | Zilog, Inc. | Mobile personal point-of-sale terminal |
JP2011005853A (ja) * | 2009-05-28 | 2011-01-13 | Seiko Epson Corp | 不正防止装置、不正防止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れを適用したフィスカルプリンター |
US20110313871A1 (en) * | 2010-05-18 | 2011-12-22 | Laura Greenwood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a payment |
CN102497645A (zh) * | 2011-10-28 | 2012-06-13 | 深圳市新国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方法及其装置 |
-
2011
- 2011-10-28 CN CN2011103333968A patent/CN102497645A/zh active Pending
-
2012
- 2012-08-31 WO PCT/CN2012/080879 patent/WO201306019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8-31 US US13/883,577 patent/US2013023202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035707A1 (en) * | 2001-06-15 | 2006-02-16 | Igt | Virtual leash for personal gaming device |
CN101593390A (zh) * | 2008-05-29 | 2009-12-02 | 华联国际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 行动销售系统及方法 |
CN101303781A (zh) * | 2008-06-16 | 2008-11-12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金融卡防盗刷的方法和设备 |
CN101847299A (zh) * | 2010-04-02 | 2010-09-29 | 深圳市新国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限制电子设备使用空间的方法及其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张健等: "改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到达时间定位算法", 《计算机工程》 *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060195A1 (zh) * | 2011-10-28 | 2013-05-02 | 深圳市新国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02831737A (zh) * | 2012-08-08 | 2012-12-19 | 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 | 对pos终端非法移机行为进行监控的方法 |
CN102831737B (zh) * | 2012-08-08 | 2014-09-10 | 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 | 对pos终端非法移机行为进行监控的方法 |
CN102855566A (zh) * | 2012-08-14 | 2013-01-02 | 广东汇卡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金融支付终端非法移机的支付方法及系统 |
CN102855566B (zh) * | 2012-08-14 | 2016-06-01 | 广东汇卡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金融支付终端非法移机的支付方法及系统 |
WO2014048268A1 (zh) * | 2012-09-27 | 2014-04-03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pos终端的移机监控系统及移动pos终端的移机监控方法 |
CN104574535A (zh) * | 2014-08-27 | 2015-04-29 |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Psam及其管理方法、系统、车辆收费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105610835A (zh) * | 2015-12-30 | 2016-05-25 |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 蓝牙pos防移机的组网方法及系统 |
CN105610835B (zh) * | 2015-12-30 | 2018-11-13 |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 蓝牙pos防移机的组网方法及系统 |
CN107889100A (zh) * | 2016-09-30 | 2018-04-06 | 天津福乐融融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 一种数据通讯方法及数据通讯装置 |
CN106534504A (zh) * | 2016-10-31 | 2017-03-22 | 深圳众思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30232020A1 (en) | 2013-09-05 |
WO2013060195A1 (zh) | 2013-05-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97645A (zh) | 防止非法移机和通信转发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293521C (zh) | 用于支付数据交换的支付终端设备 | |
KR101832933B1 (ko) | 단거리 무선 시스템에서의 사용자들에 대한 햅틱 효과들의 제공 | |
CN103839159A (zh) | 一种车辆支付系统 | |
CN201166878Y (zh) | 一种多功能自动售货系统 | |
US6705521B1 (en) | Automatic car toll computing and charging method | |
WO2008115971A3 (en)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conducting a purchase transaction | |
CN1513159A (zh) | 通过信标的支付授权 | |
TW250553B (en) | Security system for non-cash real-time payment | |
CA2382020A1 (en) | Remote ordering device | |
ID29692A (id) | Sistem dan proses untuk pembayaran dan transaksi jarak jauh dalam waktu riil dengan telepon bergerak | |
WO1993002430A2 (en) | Electronic travel pass | |
EP1668584A2 (en) | Intelligent transaction router and process for handling multi-product point of sale transactions | |
US20100044428A1 (en) |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 | |
JP2016085656A (ja) | 駐車場電子決済システム、駐車場電子決済方法、プログラム | |
CN104376456A (zh) | 结合实时通信和语音通话的移动转账系统和相应方法 | |
KR101444503B1 (ko) | 휴대 단말 장치 및 과금 관리 부품 | |
CN112734979A (zh) | 一种前装obu自主激活方法 | |
EP1214693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yment transaction | |
CN203894875U (zh) | 一种支付装置 | |
KR20130011365A (ko) | 무선 네트워크를 통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주차관리 시스템 | |
CN101101633A (zh) | 一种电子标签扫描方法及系统 | |
JP2008015690A (ja) | 自動販売機 | |
CN104978657A (zh) | 无线支付方法和无线支付系统 | |
JP5414457B2 (ja) | 携帯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