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473547B - 与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与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3547B
CN102473547B CN201080035050.3A CN201080035050A CN102473547B CN 102473547 B CN102473547 B CN 102473547B CN 201080035050 A CN201080035050 A CN 201080035050A CN 102473547 B CN102473547 B CN 1024735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disconnect
earthed switch
switch
move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50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73547A (zh
Inventor
托马斯·贝茨
豪克·彼得斯
托马斯·布劳恩
福尔克尔·托马斯
托比亚斯·舍恩贝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Ener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ABB Technology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BB Technology AG filed Critical ABB Technology AG
Publication of CN102473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35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73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35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02Details
    • H01H33/022Details particular to three-phase circuit break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1/00Air-break switches for high tension without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1/003Earthing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3/00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 H02B13/02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with metal casing
    • H02B13/035Gas-insulated switchg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as-Insulated Switchgea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其具有壳体,具有带驱动装置的开关模块、控制模块、电缆线输出端、变流器以及断路开关(16,40,54)和接地开关(24,42,58),其中,断路开关(16,40,54)和接地开关(24,42,58)在空间和结构上相互分离,并由一个共同的驱动装置来控制。

Description

与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气体绝缘的三相高压开关设备,每一相都具有带驱动装置的开关模块,每一相都具有至少一条母线、控制模块、电缆线输出端、变流器以及断路开关和接地开关。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当受安装位置所限,无法考虑使用宽大的露天开关设备时,可以应用与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这也证实了特别是与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在安装位置要求最小化时的优点。
与整流电容相匹配的紧凑的测量尺寸,其通过由绝缘气体、特别是SF6构成的绝缘层来实现,这样允许与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具有相对较小的结构尺寸。在此更有利的是紧凑的模块化构造方式,在具有高的能源效率的情况下,也就是说通过更小的电气损耗,该模块化构造实现了在有能源消耗的地方附近安装与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
更进一步的优点在于高的操作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由此实现更少的电力损耗,从而不会在受到地震威胁的区域由于环境污染而受到损坏或者在海滨地区遭到盐雾的损坏。
由于所有承受高压冲击的部件的完全封闭,使得操作人员在高的安全性水平上需要少的运行费用和最少的维护费用,这些补充了与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的优点。
与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主要由断路器构成,其具有一个驱动装置,一组分开或组合在一起布设的断路/接地开关和一个开关控制装置。
在EP 0 824 264 B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与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的断路/接地开关模块,该断路/接地开关模块布设在单独的T型壳体内。其中,可移动的接触件形成为滑动接触件在具有驱动装置的位置固定的导向部件中进行导引。为了形成节省空间的紧凑的构造形式,位置固定的导向部件倾斜的布设在断路/接地开关壳体的内部,对此称之为倾斜滑动断路开关
这里的滑动接触件具有两个终点位置,即,在第一处终点位置上滑动接触件滑入到到断路接触件中,并由此形成闭合回路,而在另一处终点位置上通过使滑动接触件插入到接地接触件中而形成接地。
当回路被断路器切断时,滑动接触件从断路接触件中退出,随后插入到接地接触件中,通过断路器将供电的回路切断,并与接地导体相连。
已知的断路/接地开关的缺点在于,与断路接触件相连的滑动接触件的载流容量直接与接地接触件的短路机械强度有关,也就是说接地接触件不能实现为了达到比自身所需更高的整流电容而定义的结构尺寸,或者说考虑到接地开关和其功能本身不需要的消耗,这里将无法实现使断路器具有理想的更高的载流容量。
发明内容
根据此背景技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与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的断路开关,其结构非常紧凑,并具有显著较高的载流容量,从而使所需要的开关设备总体积不变或者没有明显的增加。进一步地,保证了开关设备的接地功能,其中,应该使开关设备的生产费用维持尽可能低。
根据本发明,该问题通过权利要求1中描述的特征得到解决。
与此相应的是,断路开关和接地开关在空间上和结构上相互分离,但可以由一个共同的驱动装置来控制。这种控制可以相互切换,即,或者在与输出端连接的断路接触件和输入侧导电的导体接触件之间形成接触,或者断开连接;并且使输出端与接地接触件连接。
输入侧在这种关系下可理解为与高压供电相连的开关侧。与之对应的是,每个断路/接地开关都用于连接输出端或者连接接地势能,由此可以不通电的控制开关设备的相关支路。经常是在一个输入侧连接多个输出端。
在此进一步的始终表现为开关设备或者与之对应的开关设备模块的三相形式,只有当某一个接触件起作用时,也就是说除了明确的只有单相或单极形式切断时以外的情况,始终表现为相应的组件的三相形式。
与之相应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结构方案,断路开关具有比接地开关更大的载流容量。该方案由此实现,即,断路开关更大的载流容量可以通过使断路开关与接地开关相比具有更大的接触横截面来实现。
而到目前提到的优点,使对于可移动的断路开关和接地开关的控制尽可能通过一个单独的驱动装置来实现,在背景技术下例如这样实现,即,断路开关和接地开关之间只通过一个可移动的接触件来实现接触,该可移动的接触件通过一个单独的驱动装置利用机头座轴或利用齿条传动来进行控制,该技术方案在不断进化,并且演变成不同的可能性。
当然根据本发明的愿望还在于,进一步地设有单一的驱动装置,但是根据本发明,这种单一的驱动装置的控制通过传递部件来构成,相互分离的可移动的接触件交替地受到共同的驱动装置的作用。
这个用于控制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和可移动的接地接触件的单一的驱动装置在本发明的框架内设计用于所有三个相,这些构件被相关的壳体共同罩住。换言之,所有三相的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和可移动的接地接触件的控制通过一个单独的驱动装置来实现,该驱动装置相应地与各个相的开关部件机械地耦合在一起用以实现到各个相的开关部件的传动。
根据本发明的与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的一个优先结构方案,适宜地,使断路开关形成为具有马蹄铁状的接触件的直线型断路器,也就是说断路开关的可移动的接触件沿着直线移动到输入侧的固定接触件中或者从该固定接触件移出。
额外的,在组合开关的输出端的固定接触件具有孔,接地开关以销钉接触件的形式插入孔内以形成接触。在此,销钉接触件的横截面设计成具有纯粹的接地功能,而且比相应的断路接触件的横截面小。
通过与之相应的机制、例如控制摇杆或者摇杆传动装置,能够使可移动的接触件根据每个开关或者开关电极而交替地被控制。
如前所述的接触件构造的主要优点在于,相对于现有背景技术,两个接触件只需要明显很少的空间需求。现有背景技术下已知的断路和接地开关由于可移动的接触件的线性调节,需要一个移动行程,该行程的长度至少相当于最短断路距离的7倍长。
与之相反的,具有马蹄铁状接触件的直线型断路器以及还具有形成为销钉接触件的接地开关的新构造的空间需求只需要明显更少的5倍于断路距离长度,其中,两个接触件彼此以一倍断路间距相对设置,并且其中,接地开关嵌入到断路开关相应的预设孔内以形成接触。
由此可以得到,根据本发明的产品的结构方案,只需要遵循与电压水平相当的最小间距,该间距能够连接或者断开接触件。
在此,马蹄铁状的固定接触件一方面与断路器输入端的导体相连,另一方面与向下倾斜的导体相连,其中,马蹄铁状的接触件的开口相互重叠布置。为了实现断路开关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接触件的电连接,需要使断路开关可移动的接触件摆动到接触位置以形成接触,或者侧面的、也就是横向相对于纵轴移动到接触位置以形成接触。
在与向下倾斜的导体相连的固定接触件上,与马蹄铁状的接触件呈一定距离地设置有用于销钉型的接地接触件的接纳孔。当然可移动的接地接触件也可以是管型结构。只要可用的侧壁横截面达到接地所需要的最小载流容量即可。
相对于接地接触件接纳孔的接触面,相互对应设置的断路-固定接触件的要大得多,也就是说,通过对相应开孔宽度的放大使断路-固定接触件具有较大的接触横截面。相应地,嵌入的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同样具有更大的直径以及更大的外围面,作为与固定接触件接触的接触面。
通过控制摇杆或者摇杆传动装置的作用,使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由中间位置或者接地位置移动到固定接触件上,通过摆动或者侧面滑动而在相互叠加设置的马蹄铁状固定接触件之间运动,而可移动的接地接触件在方向上相对于纵轴轴向平行运动。
只有当断路器切断电力供应时,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可以无风险地移动至断开位置,也就是说,远离固定接触件以及在随后的过程中通过摇杆驱动装置将销钉型接地接触件推动到为此设置的孔内以形成接触。
以这种方式,根据本发明的与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的实施形式提供了节省空间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与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断路开关和接地开关相互共轴地布设在一起,其中,断路开关以一定间距共轴地围绕在接地开关周围。
很明显,沿着径向位于外侧的断路接触件相对于布设在中央的接地接触件必然具有更大的接触横截面。在该结构变化方案中,接触过程同样由两个不同的接触件来实现,这两个接触件进行反向运动,如之前已知的形式,总是仅一个接触位置闭合。
这种共轴的接触布设形式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在明显更小的空间需求下确保断开。而根据背景技术已知的断路-接地开关由于其可移动的接触件的线性调节需要一个运动行程,该行程的长度至少相当于最短断路距离的7倍长,与之相比,在共轴的接触布设形式下所需的可移动的接触件的开关行程只具有3倍的断路距离。
其结果是,可移动的接触件在形成接触时,必须具有足够大的接触面,另外要与配合接触件保持最小间距,并且最后在控制过程中必须与配合接触件以足够大的接触面相接触。由此可以断定,当无法保证这一参数时,就无法实现很小的结构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与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的又一优选实施方案示出了,断路开关为滑动断路器,而接地开关为旋转开关。
由此,断路开关的接触以类似背景技术所描述的方式来实现,即,以嵌入到形成碗状接触件或者管状接触件的固定接触件为目的,使可移动的接触件进行轴向地、也就是线性移动,而接地开关的接触通过可移动的接地接触件的摆动来实现,该可移动的接地接触件优选形成为用于使所有输出端接触件同时短接的接触片。
根据本发明的与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的再一个变化方案示出了,断路开关为滑动断路器,而接地开关为直线型开关。由此在输出端的固定接触件中导引的断路接触件在每一相都线性推动到接触位置,以使布置在每一相的,从而分别插入到与相应的与输入端相连的固定接触件中。在这个开关位置,布设在输出端的固定接触件上的固定接地接触件没有接地。
以本发明作为依据的相关理论,对于断路开关和接触开关的控制只需要一个单独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优先为摇杆驱动装置或者控制摇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在最后描述的断路接触件的条件下,固定接地接触件形成通孔、特别是冲孔,形成位置固定的断路接触件的组成部件插入到该通孔中,可移动的接地接触件线性导入至通孔中,并由此与通常情况下和壳体相连的接地接触件形成电连接。
本发明的这种以及进一步的结构方案和改进形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附图说明
根据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本发明的优选的结构方案和改进形式以及该发明的特别优点进行详细说明和阐述。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断路/接地开关在中间位置的三极接触布设形式的侧视图,在该中间位置,断路开关的固定接触件和接地开关的圆形通孔相互之间有一定间距,也就是说在此示出了相邻布设的开关电极,以及横向相对于开关电极的可以在各自共同的轴上运动的可移动的断路和接地接触件;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Z向在断路-接地开关壳体内的导体电极布设形式的不同变化实施例;
图3a示出了类似于图1的在中间位置(断路开关和接地开关打开时)的接触布设形式的示意图,以及示出了通过开关的A-A截面线的纵截面图,该纵截面图示意性示出了实施例的轮廓,其中,每一相可移动的接触件独立的相邻布设在一起;
图3b示出了根据图a的在接地位置(断路开关打开)的接触布设形式的示意图,以及示出了沿着开关的A-A截面线的纵截面图,该纵截面图示意性示出了实施例的轮廓;
图3c示出了根据图3a的在导电位置(断路开关闭合,接地开关打开)的接触布设形式的示意图,以及示出了沿着开关的A-A截面线的纵截面图,该纵截面图示意性示出了实施例的轮廓;
图3d示出了第一接触布设形式的开关电极布设形式的三种不同的实施形式的示意图,这三种不同的实施形式为平行-,三角-和倾斜的布设形式;
图4a示出了第二接触布设形式中本发明的断路/接地开关在中间位置(所有开关接触件打开)的三相的示意图;
图4b示出了第二接触布设形式中本发明的断路/接地开关在接地位置(断路接触件打开,接地接触件闭合)的三相的示意图;
图4c示出了第二接触布设形式中本发明的断路/接地开关在导电位置(断路接触件闭合,接地接触件打开)的三相的第二布设形式的示意图;
图4d示出了本发明的断路/接地开关的第二接触布设形式的开关电极布设形式的示意图,其中,每个开关电极的断路开关和接地开关的共轴布设(圆环形)的固定接触件一方面以三角形布设形式布设,另一方面以倾斜布设形式布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断路/接地开关的第三接触布设形式的纵截面图,该第三接触布设形式作为滑动断路器和采用升降原理的接地装置的组合方案,其中具有用于断路开关的可线性移动的滑动接触件和用于接地接触件的横向相对于(正交于)滑动接触件的、同样可线性移动的销钉接触件,其中示出了三个不同的开关位置,即:
图5a 中间位置(断路开关和接地开关打开);
图5b 断路开关的闭合位置(接地开关打开);
图5c 接地位置(断路开关打开,接地开关闭合);
图5d 图5的布设方式具有弯曲导体件。
附图标记说明
10 第一接触布设形式
12 马蹄铁状的固定接触件
14 马蹄铁状的固定接触件
16 断路开关
18 断路行程
20 通孔
22 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
23 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引导杆
24 接地开关
26 固定接地接触件,模制件
28 圆形通孔
30 可移动的接地接触件
32 控制机构
34 第二接触布设形式
36 第一固定断路接触件
38 第二固定断路接触件
40 断路开关
42 接地开关
44 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
46 可移动的接地接触件
48 固定接地接触件
50 第三接触布设形式
52 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
54 断路开关
56 可移动的接地接触件
57 接地开关的驱动装置
58 接地开关
60 固定接地接触件,壳体
62 固定断路接触件
63 断路开关的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带有三个开关极的与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的未详细示出的断路/接地开关的第一接触布设形式10,其中,用于导电的断路接触件22在共同的绝缘轴23上可纵向滑动,以达到接触位置16的接触或断开,通过带有控制摇杆32的驱动装置,对着控制接地接触件30的开关设备进行冲击。
结构或功能相同的组件在接下来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2用俯视图示出了根据三种原理的在开关壳体内开关电极的布设形式,即:图2a)平行布设形式;图2b)倾斜布设形式;图2c)三角形布设形式。
图3a-3d示出了与图1阐明的第一接触布设形式类似的接触布设形式的每一个开关位置,在图3a-3c中一方面示出了T型开关壳体的截面图,并且在相应的截面图的旁边作为纵向截面图又示出了的对应截面线A-A的三个开关电极。
这里同样的组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在图3b和3c的变化方案中所示的不同开关位置的相同组件没有附图标记。
在开关电极的截面图中,每个开关电极在中间位置具有两个用于断路开关16的马蹄铁状的固定接触件12和14,马蹄铁状的固定接触件12和14以可靠的断路所需要的断路行程18对应的最小间距进行布置。
在这种由马蹄铁状的固定接触件12和14所环绕的空间20中,可以插入一个与马蹄铁状的结构相匹配的、特别是椭圆形的可移动的接触件22,用以使断路开关16闭合,如图3c所示。
在此,第一马蹄铁状的固定接触件12与这里未详细示出的导电的高压导体在输入端连接在一起,因此总是不断的处于高压下。
因此,与第一马蹄铁状的固定接触件12相对布置的第二马蹄铁状的固定接触件14,作为与接地开关24构成共同的接触体而具有固定接触件26,该固定接触件构成模制件26且具有半圆形通孔28,该通孔用作接地开关24的固定电极接触件,在通孔中可以导入可移动的半圆柱形接地接触件30,如图1c所示。
图3a示出了第一接触布设形式10的中间位置,在该中间位置上断路/接地开关16、24均打开,也就是说可移动的断路/接地接触件22、30没有作为配合接触件而插入到前述通孔20、28中。
图中第一层示出了接地接触件30,下面的第二层示出了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22,接地和断路接触件可以通过控制机构32、例如由电绝缘材料构成的控制摇杆进行导引,并且以交替的方式滑动到为此设置的通孔20或26中,即在相互间隔布置的马蹄铁状的固定接触件12和14之间或者在半圆形通孔26中滑动。
这里以及下文,控制摇杆32可以理解为控制机构,其可以交替地作用于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22或可移动的接地接触件30,以达到保证与对应的固定接触件12、14、26形成连接的目的,也就是说这个机构能够避免同时与两个可移动的接触件接触。
图3b又示出了第一接触布设形式的接地位置,在该接地位置上,断路开关16打开,接地开关24闭合,也就是说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22与马蹄铁状的固定接触件12、14分离,可移动的接地接触件30导入到固定的接地接触28中。
接下来图3c示出了断路开关16处于闭合位置的第一接触布设形式,其中,接地开关24是打开的。在这一开关位置,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22导入到由马蹄铁状的固定接触件12、14所环绕的空间20中,并由此与由马蹄铁状的固定接触件12、14所构成的固定断路接触件形成接触。
在壳体截面和开关电极之间,相对于接触布设形式10以很小的间距布置有多个箭头,箭头的长度分别对应于断路行程18,也就是指用于实现带有高压的马蹄铁状的固定接触件12与无电压的马蹄铁状的固定接触件14的可靠分离而需要的最小间距。
由于箭头的表示可以得到根据本发明组合的断路-接地开关10的所需最小结构尺寸,这个尺寸明显比目前背景技术下已知的断路-接地开关结构尺寸更小,并由此能够明显表现出改善的效果,这是因为由此减少了空间需求,而且使对应构成的与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具有紧凑的结构。
图3d原理上示出了接地接触件的每一电极形成接触的方案,以及用于整体控制的电极相互之间的连接的方案。与图1不同的是,在图3a-3c示出的布设形式中,可移动的断路和接地接触件分别相互平行布设。
另外,通常对于这种组合的断路/接地开关16、24的接触布设形式的结构变化方案,以及接下来提到的实施例的不同形式,均适于使对于可移动的断路或者接地接触件22、30的控制相互制约,从而能够使总有两个开关16、24其中之一闭合,以确保避免和防止同时闭合断路开关16和接地开关24。
图4a示出了本发明的断路/接地开关的第二接触布设形式34的示意图,其具有共轴的分别用于断路开关40和接地开关42的圆环形固定接触件36、38,如旁边俯视图所示的接触布设形式。在此,第一固定断路接触件36总是与没有具体示出的高压供电相连,并且总是处于相应的高压条件下,而第二固定断路接触件38在与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44接触的情况下才处于高压条件下。通常第二固定断路接触件38与接地开关42构成共同的接触体,从而在无电压状态下连接的断路接触中,也就是说断路开关40打开时,通过闭合第二固定断路接触件的接地开关42同样与接地势能相连。
图4a示出了组合的断路-接地开关在中间位置的示意图,也就是说在该图示中断路开关40和接地开关42都打开,也就是说分别用于对应的可移动的接触件44、46导入的环形接触空间是空的。
图4b示出了第二接触布设形式34沿着一条假想对角线的截面图,该假想对角线经过图4a的在接地位置的圆环形布设形式的中点。断路开关40的可移动的圆环形接地接触件46在这里与环形接地的固定接触件48接触,而可移动的同样是圆环形断路接触件44与处于第二层的对应的固定接地接触件48相距一定距离。
在图4c示出的开关位置中,断路开关40通过对应的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44而闭合,并且使接地开关42打开。在这个开关位置上,固定的断路接触件38处于高压条件下。这示出了与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即对与之相连的用户供应电能。
如图4a-4c明显示出的,在该结构变化方案中同理,可移动的接触件,即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44及图4c中所示的可移动的接地接触件46分别从第二层滑动到接触层中,用于使对应的固定接触件36、38亦或是38和48形成接触。
图4c下方所示的接触布设形式以箭头布设形式示出,其中,同样如已在图1a所示的,每一个箭头18的长度分别对应于简单的断开路径,该断开路径也就是指确保导致断开高压的固定接触件36与无电压的固定接触件38的最短距离,由此确定了一个保持足够绝缘距离所需的断路/接地开关的结构尺寸。在这种结构变化方案中,相对于图1-3中所示的实施例,通过最短绝缘间距确定的所需的结构尺寸,在实际应用中又减少了三个箭头,这进一步改善了结构紧凑方面的效果。
图4d示出了本发明的断路/接地开关的第二接触布设形式的俯视图,其具有共轴的圆环形固定接触件,在该图中示出了开关电极相互之间不同的接触布设形式,即一侧(左侧)为三角形布设形式,另一侧(右侧)为倾斜布设形式。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具有三个开关电极的断路/接地开关的第三接触布设形式50的纵截面图,在三种不同的开关位置上,每一个电极都设有用于断路开关54的可线性运动的滑动接触件52以及用于接地接触件58的横向(切向)上同样可线性运动的销钉型接触件56,即:
图5a 断路开关处于闭合位置(接地开关打开);
图5b 中间位置(断路开关和接地开关打开);
图5c 断开位置(断路开关打开,接地开关闭合);和
图5d 断路开关处于闭合位置的弯曲的变化方案(接地开关打开)。
这种新型的接触布设形式50,在已知可线性运动的滑动接触件原理中,正如断路开关54的断路接触件52和接地开关58的接地接触件56所具有的,同样可以实现与图1-4所示的空间结构尺寸相同的尺寸。
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52在此与接地开关58布置在共同的壳体60内,并通过没有具体示出的驱动装置的作用而产生运动。作为固定断路接触件62而设有碗型或盆型的配合接触件,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52嵌入配合接触件内。
作为固定接地接触件,在壳体60中设有圆形通孔,该通孔横向相对于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52的方向设置,可移动的接地接触件56嵌入在通孔内,确保与接地势能形成连接。
通过这种第三接触布设形式的结构,即,通过断路开关54和接地开关58的可移动的接触件52、56的相互弯曲的运动平面,同样使用于紧凑的与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的断路/接地开关具有节省空间的构造。
图5a-5d分别示出了本发明的断路/接地开关的接触布设形式的纵截面图,其中,断路开关和接地开关分别具有一个可移动的和一个固定的接触件,该断路开关和接地开关相互一体式连接在一起。但在此示出的接触布设形式是三相开关布设形式,其中,开关在三个相位的布设形式结构上完全一样。
断路开关在此用所谓的可线性运动的滑动接触件作为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其嵌入到类似于碗状的固定断路接触件中,并由此形成与高压的导电连接。
接地开关作为固定接地接触件具有设置在接触体内的圆柱形通孔,同样可线性运动的形成为销钉或锥状的接地接触件插入通孔内以形成接触。
为了控制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而设有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同时作用于所有三个相位,也就是说,为了与对应的固定断路接触件形成接触而使各个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导入到该固定断路接触件中,或者为了断开各个接触而使各个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分别退出固定断路接触件。
控制机构通过驱动装置来控制,该驱动装置也可以用来控制可移动的接地接触件,即,驱动装置将每个调节运动传递到驱动轴或者类似构件上,该驱动轴或者类似构件促使可移动的接地接触件移动位置进入到接触体中对应的通孔内。
根据接触布设形式的结构变化方案,该驱动装置一般为转动-升降驱动装置,其中,例如通过连杆装置或者转向减速器,亦或是通过与齿轮杆相连,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线性运动,由此实现对可移动的接触件的分别控制。
图5d示出了本发明的作为替代的断路/接地开关的三相接触布设形式的纵截面图,其基本上与图5a或5c所示的接触布设形式的原理相同。
在这个作为替代的接触布设形式中,不同点在于,断路开关和接地开关尽管相互之间一体式连接在一起,但是却相互弯曲。
因此,断路/接地开关的接触体与图5所示接触体具有相同功能,也就是说,一方面在该接触体中导引有断路开关的可线性运动的断路接触件,断路接触件嵌入到对应的形成碗型接触件的固定断路接触件内;以及,在该接触体中具有用作固定接地接触件的通孔或接触面,该通孔或接触面通过可移动的用于接地的接地接触件形成摆动接触或者表面接触,可移动的接地接触件形成销钉接触件或表面接触件。
这里,可移动的断路和接地接触件的控制可以通过与图5所示的接触布设形式类似的方式来进行。
原则上,对于可移动的断路和接地接触件的控制只需要设置一个驱动装置。同时,控制机构可以由驱动装置来控制,该驱动装置用来这样控制可移动的断路/接地接触件,即,该驱动装置将每个调节运动传递到齿轮杆驱动装置或者驱动轴或者类似构件上,其中,也可以与此同时实现旋转控制和线性控制,并且,这些构件本身促使可移动的接地接触件移动位置进入到对应的通孔内,或者移动位置到为此设置在接触体上的接触表面上。

Claims (12)

1.一种与气体绝缘的三相高压开关设备,所述三相高压开关设备的每一相都具有断路开关(16、40、54)和接地开关(24、42、58),其中,所述断路开关(16、40、54)和接地开关(24、42、58)在功能上相互分离,并且通过一个共同的驱动装置(32、63)来控制,其中,单一的驱动装置的控制通过传递部件来构成,相互分离的可移动的接触件交替地受到共同的驱动装置的作用,通过使断路开关(24、42、58)相对于接地开关(24、42、58)具有更大的接触横截面,而使所述断路开关(16、40、54)具有比接地开关(24、42、58)更大的载流容量,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开关(40)和接地开关(42)相互共轴布设在一起,其中,断路开关(40)以一定间距共轴地围绕在接地开关(42)周围。
2.一种与气体绝缘的三相高压开关设备,所述三相高压开关设备的每一相都具有断路开关(16、40、54)和接地开关(24、42、58),其中,所述断路开关(16、40、54)和接地开关(24、42、58)在功能上相互分离,并且通过一个共同的驱动装置(32、63)来控制,其中,单一的驱动装置的控制通过传递部件来构成,相互分离的可移动的接触件交替地受到共同的驱动装置的作用,通过使断路开关(24、42、58)相对于接地开关(24、42、58)具有更大的接触横截面,而使所述断路开关(16、40、54)具有比接地开关(24、42、58)更大的载流容量,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开关(16)形成为具有两个马蹄铁状的固定断路接触件(12、14)的直线型断路器,其开口布设为彼此相对的且在这两个固定断路接触件之间导入有用于形成接触的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22),并且,所述接地开关(24)的固定接触件(26)具有圆柱形的通孔(28),可移动的接地接触件(30)作为销钉接触件插入所述通孔内以形成接触,所述接地开关与固定断路接触件一件式地相连。
3.一种与气体绝缘的三相高压开关设备,所述三相高压开关设备的每一相都具有断路开关(16、40、54)和接地开关(24、42、58),其中,所述断路开关(16、40、54)和接地开关(24、42、58)在功能上相互分离,并且通过一个共同的驱动装置(32、63)来控制,其中,单一的驱动装置的控制通过传递部件来构成,相互分离的可移动的接触件交替地受到共同的驱动装置的作用,通过使断路开关(24、42、58)相对于接地开关(24、42、58)具有更大的接触横截面,而使所述断路开关(16、40、54)具有比接地开关(24、42、58)更大的载流容量,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开关(54)形成为滑动断路器,并且具有碗状的固定断路接触件(62),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52)插入到该固定断路接触件内以形成接触,而且,所述接地开关(56、58)在接触体内(60)具有圆柱形的通孔(58),可移动的接地接触件(56)可导入到该通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与气体绝缘的三相高压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开关(54)和所述接地开关(58)具有共同的接触体(60),该接触体用作用于接地的固定接触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与气体绝缘的三相高压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开关(54)和所述接地开关(58)的控制相互制约,从而总是最多只使两个开关之一闭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与气体绝缘的三相高压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在由断路开关(66)和接地开关(68)构成的共同的接触体(60)中可纵向移动地导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与气体绝缘的三相高压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同的接触体(60)完全容纳所述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52)。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与气体绝缘的三相高压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同的接触体(60)可以稳定地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与气体绝缘的三相高压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同的接触体部分地弯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与气体绝缘的三相高压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同的接触体的弯曲这样形成,即,使所述可移动的断路接触件的移动路径无障碍地实现,并且,使对应的控制驱动装置具有足够的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与气体绝缘的三相高压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为了对所述断路开关(16、40、54)的可移动的接触件(22、44、52)和所述接地开关(24、42、58)的可移动的接触件(30、46、56)进行控制而设有升降-旋转-驱动装置,该升降-旋转-驱动装置使旋转运动转换成纵向运动以及使纵向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与气体绝缘的三相高压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为了对所述断路开关(16、40、54)的可移动的接触件(22、44)和所述接地开关的可移动的接触件(30、46)进行控制而设有控制摇杆(32),通过该控制摇杆使仅一个可移动的接触件(22、30、44、46)与对应的接触位置接触,而使其他可移动的接触件(22、30、44、46)与对应的接触位置断开,从而避免使对应每个可移动的接触件(22、30、44、46)的接触位置同时闭合。
CN201080035050.3A 2009-08-07 2010-08-06 与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 Active CN1024735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9036590A DE102009036590B3 (de) 2009-08-07 2009-08-07 Gasisolierte Hochspannungsschaltanlage
DE102009036590.7 2009-08-07
PCT/EP2010/004823 WO2011015367A1 (de) 2009-08-07 2010-08-06 Gasisolierte hochspannungsschaltanla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3547A CN102473547A (zh) 2012-05-23
CN102473547B true CN102473547B (zh) 2015-07-15

Family

ID=43015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5050.3A Active CN102473547B (zh) 2009-08-07 2010-08-06 与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81156A1 (zh)
EP (1) EP2462606A1 (zh)
JP (1) JP2013501491A (zh)
KR (1) KR20120043753A (zh)
CN (1) CN102473547B (zh)
DE (1) DE102009036590B3 (zh)
WO (1) WO20110153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93691A1 (en) * 2012-12-12 2014-06-19 Southern States, Llc Integral current transforming electric circuit interrupter
CN103578842B (zh) * 2013-10-22 2014-11-26 国家电网公司 同步多级断路器
ES2753773T3 (es) * 2016-10-24 2020-04-14 Siemens Ag Módulo de conmutador multifuncional para aparamenta compacta de alta tensión
CN108173159B (zh) * 2018-01-06 2024-02-27 北海银河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电气化机车高压开关设备
EP3671992B1 (en) * 2018-12-19 2021-06-16 ABB Schweiz AG Switchgear or control gear
US12249814B2 (en) * 2020-10-22 2025-03-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Valve gas filter and gas-insulated switchgear
EP4224650A1 (en) * 2022-02-02 2023-08-09 Hitachi Energy Switzerland AG Adaptation module for a gas-insulated switchgea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589509A (zh) * 1968-10-03 1970-03-31
DE4103101A1 (de) * 1990-03-22 1991-09-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Trennschalter, sowie druckgas-isoliertes schaltgetriebe hiermit
EP0593902A1 (de) * 1992-10-21 1994-04-27 AEG Sachsenwerk GmbH Schaltanlage für Mittelspannung
CN1168556A (zh) * 1996-04-03 1997-12-24 Lg产电株式会社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开关机构
CN1489167A (zh) * 2002-08-29 2004-04-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气体绝缘开闭装置
DE102006025650A1 (de) * 2006-05-29 2007-12-06 Siemens Ag Gasisoliertes Schalterfeld einer Mittelspannungsschaltanl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0710C (de) * 1925-12-08 1927-02-12 Edmund Neumann Kombinierter Trennerdungsschalter mit zwei im gleichen Drehsinn liegenden Schaltphasen
NL135417C (zh) * 1970-02-27
JPS6025849B2 (ja) * 1976-04-27 1985-06-20 株式会社東芝 密閉形開閉装置
DE3143279C2 (de) * 1981-10-31 1985-08-01 Brown, Boveri & Cie Ag, 6800 Mannheim Erdungsvorrichtung an einer isolierstoffgekapselten Mittelspannungs-Schaltanlage
JPH0727748B2 (ja) * 1989-07-05 1995-03-2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DE19615912A1 (de) * 1996-04-22 1997-10-23 Asea Brown Boveri Trennschalter
DE19632574A1 (de) * 1996-08-13 1998-02-19 Abb Patent Gmbh Trenn-Erderschalter für eine metallgekapselte, gasisolierte Hochspannungsschaltanlage
DE19825386C2 (de) * 1998-05-28 2000-05-11 Siemens Ag Kapselungsbaustein mit einem kombinierten Trenn-Erdungs-Schalter für eine gasisolierte Schaltanlage
FR2805406B1 (fr) * 2000-02-23 2002-08-23 Alstom Commutateur electrique a trois positions avec un element de commutation mobile axialement
DE10317735B3 (de) * 2003-04-11 2004-11-18 Siemens Ag Erdungsschalter mit einem bewegbaren Kontaktstück
ATE469452T1 (de) * 2003-08-07 2010-06-15 Areva T & D Sas Masseschalter mit drei stellungen
EP1569254A1 (de) * 2004-02-27 2005-08-31 ABB Technology AG Schaltgerät mit Trenn-und/oder Erdungsfunktion
JP4423598B2 (ja) * 2004-08-17 2010-03-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真空スイッチギヤの単相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真空スイッチギヤ
FR2887070B1 (fr) * 2005-06-10 2008-11-07 Areva T & D Ag Commutateur electrique comportant un contact fixe annulaire
FR2892225B1 (fr) * 2005-10-14 2008-09-12 Areva T & D Ag Sectionneur de terr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tel sectionneur de terre
DE102006033209B3 (de) * 2006-07-13 2007-11-08 Siemens Ag Schalter für eine Schaltanlage der Energieversorgung und -verteilu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589509A (zh) * 1968-10-03 1970-03-31
DE4103101A1 (de) * 1990-03-22 1991-09-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Trennschalter, sowie druckgas-isoliertes schaltgetriebe hiermit
EP0593902A1 (de) * 1992-10-21 1994-04-27 AEG Sachsenwerk GmbH Schaltanlage für Mittelspannung
CN1168556A (zh) * 1996-04-03 1997-12-24 Lg产电株式会社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开关机构
CN1489167A (zh) * 2002-08-29 2004-04-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气体绝缘开闭装置
DE102006025650A1 (de) * 2006-05-29 2007-12-06 Siemens Ag Gasisoliertes Schalterfeld einer Mittelspannungsschaltanl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501491A (ja) 2013-01-10
EP2462606A1 (de) 2012-06-13
DE102009036590B3 (de) 2011-03-31
US20120181156A1 (en) 2012-07-19
CN102473547A (zh) 2012-05-23
WO2011015367A1 (de) 2011-02-10
KR20120043753A (ko) 2012-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3547B (zh) 与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
KR101277366B1 (ko) 개폐기 유닛 및 스위치 기어
WO2017107744A1 (zh) 一种固体绝缘柜的主回路及使用该主回路的固体绝缘柜
EP1826791B1 (en) Three-position vacuum interrupter disconnect switch providing current interruption, disconnection and grounding
US20080217153A1 (en) Insulating Body For a Medium-Voltage Switchgear Assembly
WO2014154286A1 (en) A knife switch, a switching device comprising a knife switch and a switchgear
US9355792B2 (en)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CN1201454C (zh) 多相封闭式露天高压开关装置
KR20070092590A (ko) 중전압 스위치기어
JP2000268685A (ja) スイッチギヤ
EP2495833A1 (en) Solid insulated busbar arrangement, especially for medium voltage switchgear
CN115210837A (zh) 用于中压的开关装置
US9065258B2 (en) Switch for solid insulated switchgear
RU2389103C2 (ru) Многофазный коммутационный аппарат с, по крайней мере, тремя подобными размыкающими блоками
EP4277059A1 (en) Switchgear equipment for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grids
KR20010106810A (ko) 가스절연 개폐기의 단로기
WO2013145816A1 (ja) 真空スイッチ
CN102610429B (zh) 多极的开关装置
WO2014190458A1 (zh) 一种复合式高压组合电器及其单极结构
JP7221473B1 (ja)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KR200463210Y1 (ko) 가스절연개폐기의 접지장치
KR101286291B1 (ko) 가스절연 개폐장치
KR20090080961A (ko) 전기 고전압 스위칭 스테이션
CN111095464B (zh) 用于在高、中和/或低压技术中切换大电流的装置和方法
RU2642838C2 (ru)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ый контактный узел вакуумного выключателя и разъединител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17

Address after: Baden, Switzerland

Patentee after: ABB Switzerland Co.,Ltd.

Address before: Zurich

Patentee before: ABB Technology A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13

Address after: Baden, Switzerland

Patentee after: ABB grid Switzerland AG

Address before: Baden, Switzerland

Patentee before: ABB Switzerlan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wiss Bade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energy Switzerland AG

Address before: Swiss Baden

Patentee before: ABB grid Switzerland AG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31

Address after: Zurich, SU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Swiss Bade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energy Switzerland A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