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9471B - 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69471B CN102469471B CN201010533216.6A CN201010533216A CN102469471B CN 102469471 B CN102469471 B CN 102469471B CN 201010533216 A CN201010533216 A CN 201010533216A CN 102469471 B CN102469471 B CN 10246947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sch
- community
- network controller
- service
- destination ser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0205 computa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186 dish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0—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controll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S-PDSCH的总接收功率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当终端进行跨IUR口服务HS-DSCH小区更改时,SRNC请求DRNC进行HS-DSCH预配置建立;DRNC向SRNC返回目标服务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SRNC将所述信息发送给终端;当终端进行目标服务小区更改后,在目标服务小区中使用所述目标服务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进行HS-PDSCH的总接收功率的估算。本发明还公开一种HS-PDSCH的总接收功率的计算系统,该系统包括: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的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和终端。采用本发明方法和系统,可以避免终端在服务HS-DSCH小区变更时发生掉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在第三代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的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引入一条新的传输信道,HS-DSCH(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高速下行共享信道),用于承载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的实际用户数据。高速分组接入技术引入了新的物理信道。HS-SCCH(High 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高速共享控制信道)是其中一个新增加的物理信道,用于承载一些重要的控制信令信息。HS-DSCH工作过程总是要伴随HS-SCCH的。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中,在软切换的激活集中的各个小区中,仅有一个服务HS-DSCH小区。服务HS-DSCH小区的特征在于,仅仅在此小区中会发送HS-DSCH和HS-SCCH,并接收对应的上行反馈。多载波高速分组接入技术中,每一层载波有自己独立的软切换激活集。主载波的软切换激活集中的服务HS-DSCH小区,称为主载波服务HS-DSCH小区,或者主服务HS-DSCH小区。辅载波的软切换激活集中的服务HS-DSCH小区,称为辅载波服务HS-DSCH小区,或者辅服务HS-DSCH小区。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中,使用了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来替代传统的专用信道功率控制技术。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每个终端传输数据的过程中,把系统的调制编码方案和平均信道条件相匹配。数据传输的信号功率在子帧周期期间内保持不变,但改变调制和编码格式,以与当前的信号质量或者信道条件相匹配。数据传输速率的变化是通过改变物理信道的调制和编码格式来实现的。终端根据当前下行信道(也就是HS-PDSCH,High 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情况给节点B上发信道质量指示,节点B可以根据这个信道质量指示来匹配性能最优的下行信道的编码速率和调制方式。
信道质量指示的上报规则为:在不受限制的观测时间内,终端向节点B上报一个最高的信道质量指示值。为了得到正确的信道质量指示值,终端需要估计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根据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与信道质量指示值的曲线,得到相应的信道质量指示值。
估计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使用如下公式: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公共导频信道组合总接收功率+测量功率偏差+参考功率调整量。其中:公共导频信道组合总接收功率是终端测量到的;参考功率调整量,取决于终端的等级分类以及当时上报的信道情况,取值一般为0;测量功率偏差定义为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发射功率相对公共导频信道组合总发射功率的测量功率偏差,小区所归属的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才拥有这个小区的无线资源。在公式中的测量功率偏差是由该小区所归属的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CRNC,Controlling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配置给终端的。
如图1所示,小区1的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是无线网络控制器1,当终端1在小区1中使用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时,小区1为终端1的服务HS-DSCH小区。无线网络控制器1会将小区1的测量功率偏差配置给终端1。终端1测量出小区1的公共导频信道组合总接收功率,并依照自己的等级分类以及当时上报的信道情况来确定参考功率调整量。随后,终端使用上述公式,来估计出小区1的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
IUR(Interconnection of RNC,无线网络控制器之间互联接口,以下简称IUR)接口是无线网络控制器用于同其他无线网络控制器进行信令和数据交互的接口,是无线网络子系统之间互联的纽带。
当一个终端建立了到无线接入网的连接,并在IUR接口产生了软切换,就会用到多于一个无线网络控制器的资源,不同的无线网络控制器此时充当着不同的角色:
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简称SRNC)。保持该终端与核心网的接口连接的无线网络控制器是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负责核心网和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和与核心网的接口信令的转送和接收,负责进行无线资源控制,负责对空中接口的数据进行层二的处理,并执行基本无线资源管理操作,如切换判决、外环功率控制和无线接入承载的参数向空口传输信道参数的转化等。
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简称DRNC)。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是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以外的其他无线网络控制器。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控制该终端使用的小区,如果需要,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可以进行宏分集合并。除非该终端使用公共传输信道,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不会进行终端用户面数据的层二处理,而只是将空口数据透明的通过IUR接口的路由传递给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一个终端的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可以不止一个。
工程运用时,碰到图2所示场景,小区1的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是无线网络控制器1,小区2的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是无线网络控制器2。无线网络控制器1和2之间存在IUR接口。终端1从小区1移动到小区2,无线网络控制器1为此终端1的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无线网络控制器2为此终端1的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终端1从小区1移动到小区2,小区1为终端1的当前的服务HS-DSCH小区,小区2是终端1的服务HS-DSCH小区更改的目标的服务HS-DSCH小区,也就是终端1希望进行服务HS-DSCH小区更改:将服务HS-DSCH小区-小区1,希望更改到小区2。会出现终端掉话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的计算方法及系统,避免终端在服务HS-DSCH小区变更时发生掉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当终端进行跨无线网络控制器之间互联接口(IUR)的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S-DSCH)小区更改时,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请求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在其管辖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中进行HS-DSCH预配置建立;
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向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返回作为HS-DSCH预配置信息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
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将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作为预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当所述终端将当前服务HS-DSCH小区更改至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后,所述终端在目标服务HS-DSCH小区中使用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进行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的估算。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应用于单载波环境时,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包括:单载波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应用于多载波环境时,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包括:主载波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和辅载波目标服务HS-DSCH小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接入网系统,包括: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和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其中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其中:
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的第一模块,用于在终端进行跨无线网络控制器之间互联接口(IUR)的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S-DSCH)小区更改时,请求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在其管辖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中进行HS-DSCH预配置建立;
所述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用于向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返回作为HS-DSCH预配置信息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
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的第二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作为预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应用于单载波环境时,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包括:单载波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应用于多载波环境时,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包括:主载波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和辅载波目标服务HS-DSCH小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的计算系统,包括: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和终端,其中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其中:
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的第一模块,用于在终端进行跨无线网络控制器之间互联接口(IUR)的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S-DSCH)小区更改时,请求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在其管辖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中进行HS-DSCH预配置建立;
所述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用于向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返回作为HS-DSCH预配置信息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
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的第二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作为预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所述终端,用于在将当前服务HS-DSCH小区更改至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后,在目标服务HS-DSCH小区中使用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进行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的估算。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应用于单载波环境时,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包括:单载波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应用于多载波环境时,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包括:主载波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和辅载波目标服务HS-DSCH小区。
采用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和系统,当终端准备进行跨IUR口的服务HS-DSCH小区更改时,终端的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能够获得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从而配置给终端准确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这样,终端可以正确估算出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来得到正确的信道质量指示值,确保正确使用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确保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非跨IUR接口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单载波场景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处理过程示意图(单载波场景);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多载波场景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处理过程示意图(多载波场景)。
具体实施方式
对现有技术分析发现,小区2的测量功率偏差只有无线网络控制器2知道(无线网络控制器2是小区2的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无线网络控制器1不知道(无线网络控制器1不是小区2的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也就是说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只有该小区的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知道。而终端需要知道小区2的测量功率偏差,才能够估算出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否则终端无法得到正确的信道质量指示值。而终端只能够从它的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也就是无线网络控制器1,来获得此小区2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而无线网络控制器1不知道此小区2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所以无法给终端进行小区2的测量功率偏差的配置,导致终端缺失此信息,也就无法估算出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无法得到正确的信道质量指示值,节点B无法根据不正确的信道质量指示来匹配性能最优的下行信道的编码速率和调制方式,所以直接导致掉话。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一种方案如下:
当终端进行跨IUR口的服务HS-DSCH小区更改时,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请求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在其管辖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中进行HS-DSCH预配置建立;
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向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返回作为HS-DSCH预配置信息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
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将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作为预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终端保存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当终端将当前服务HS-DSCH小区更改至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后,终端在目标服务HS-DSCH小区中使用所保存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进行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的估算。
上述方法应用于单载波环境时,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包括:单载波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上述方法应用于多载波环境时,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包括:主载波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和辅载波目标服务HS-DSCH小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单载波设定场景为图2所示场景(也就是背景技术中提及的场景):小区1的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是无线网络控制器1,小区2的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是无线网络控制器2。无线网络控制器1和2之间存在IUR接口。终端1在小区1中使用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进行业务数据的收发。终端1从小区1移动到小区2,无线网络控制器1为此终端1的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无线网络控制器2为此终端1的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终端1从小区1移动到小区2,小区1和小区2为同频小区,小区1为终端1的当前的服务HS-DSCH小区,小区2是终端1的服务HS-DSCH小区更改的目标的服务HS-DSCH小区,也就是终端1希望进行服务HS-DSCH小区更改:希望将服务HS-DSCH小区-小区1更改到小区2。
本实施例单载波设定场景的处理过程如图3所示,各步骤如下。
步骤110:终端1告知无线网络控制器1希望进行服务HS-DSCH小区更改,目标服务HS-DSCH小区为小区2。
步骤120:无线网络控制器1判断小区2的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为无线网络控制器2,则无线网络控制器1向无线网络控制器2请求在无线网络控制器2管辖的目标小区:小区2中,为终端1进行HS-DSCH预配置建立。
步骤130:无线网络控制器2返回小区2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作为HS-DSCH预配置信息给无线网络控制器1。
在本实施例中,小区2的测量功率偏差为-6dB。
步骤140:无线网络控制器1将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小区2)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作为预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步骤150:终端保存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小区2)的测量功率偏差为-6dB的信息。
以上为接入网侧服务HS-DSCH小区更改的流程,以下为终端侧服务HS-DSCH小区更改的流程。
步骤160:终端将服务HS-DSCH小区更改至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小区2)。
步骤170:终端在小区2中使用保存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小区2)的测量功率偏差为-6dB的信息,来进行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的估算,即根据目标服务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来进行总接收功率的估算。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多载波设定场景如图4所示。一个小区有且只有一个载波,所以应用多载波高速分组接入技术,必须至少要2个小区,其中一个小区的载波作为主载波,另外一个小区的载波作为辅载波。这样的2个小区称为两重小区(Dual-cell,以下简称Dual-cell)。多载波设定场景如图4所示场景:小区1和小区11的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是无线网络控制器1,小区2和小区22的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是无线网络控制器2。无线网络控制器1和2之间存在IUR接口。小区1和小区2为同频小区,小区11和小区22为同频小区。小区1和小区11构成一个两重小区。小区2和小区22构成一个两重小区。终端1在小区1和小区11中使用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进行业务数据的收发。终端1从小区1和小区11的覆盖范围移动到小区2和小区22的覆盖范围,无线网络控制器1为此终端1的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无线网络控制器2为此终端1的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终端1从小区1和小区11的覆盖范围移动到小区2和小区22的覆盖范围,小区1和小区11为终端1的当前的服务HS-DSCH小区,其中:小区1为终端1的当前的主载波服务HS-DSCH小区,小区11为终端1的当前的辅载波服务HS-DSCH小区;小区2和小区22是终端1的服务HS-DSCH小区更改的目标的服务HS-DSCH小区,其中:小区2为目标的主载波服务HS-DSCH小区,小区11为目标的辅载波服务HS-DSCH小区。也就是终端1希望进行服务HS-DSCH小区更改:希望将服务HS-DSCH小区的主载波服务小区由小区1更改到小区2,将服务HS-DSCH小区的辅载波服务小区由小区11更改到小区22。
本实施例多载波设定场景的处理过程如图5所示,各步骤如下。
步骤210:终端1告知无线网络控制器1希望进行服务HS-DSCH小区更改,目标主载波服务HS-DSCH小区为小区2,目标辅载波服务HS-DSCH小区为小区22。
步骤220:无线网络控制器1判断小区2和小区22的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为无线网络控制器2,则无线网络控制器1向无线网络控制器2请求在归属于无线网络控制器2的目标小区:小区2和小区22中,为终端1进行HS-DSCH预配置建立。
步骤230:无线网络控制器2返回小区2和小区22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作为HS-DSCH预配置信息给无线网络控制器1。
本实施例中,小区2的测量功率偏差为12dB,小区22的测量功率偏差为13dB。
步骤240:无线网络控制器1将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包括目标的主载波服务HS-DSCH小区和目标的辅载波服务HS-DSCH小区,即包括小区2和小区22)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作为预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步骤250:终端保存目标的主载波服务HS-DSCH小区(小区2)的测量功率偏差为12dB的信息。终端保存目标的辅载波服务HS-DSCH小区(小区22)的测量功率偏差为13dB的信息。
以上为接入网侧服务HS-DSCH小区更改的流程,以下为终端侧服务HS-DSCH小区更改的流程。
步骤260:终端将主载波服务HS-DSCH小区更改至目标主载波服务HS-DSCH小区(小区2)。
步骤270:终端在小区2中使用保存的目标主载波服务HS-DSCH小区(小区2)的测量功率偏差为12dB的信息,来进行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的估算。
步骤280:终端将辅载波服务HS-DSCH小区更改至目标辅载波服务HS-DSCH小区(小区22)。
步骤290:终端在小区22中使用保存的目标辅载波服务HS-DSCH小区(小区22)的测量功率偏差为13dB的信息,来进行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的估算。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描述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包括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和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其中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其中:
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的第一模块,用于在终端进行跨IUR口的服务HS-DSCH小区更改时,请求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在其管辖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中进行HS-DSCH预配置建立;
所述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用于向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返回作为HS-DSCH预配置信息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
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的第二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作为预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上述系统主要描述了接入网络侧的配置,此外该系统也可将终端包括在内,终端用于在将当前服务HS-DSCH小区更改至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后,在目标服务HS-DSCH小区中使用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进行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的估算。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当终端进行跨无线网络控制器之间互联接口(IUR)的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S-DSCH)小区更改时,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请求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在其管辖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中进行HS-DSCH预配置建立;
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向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返回作为HS-DSCH预配置信息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
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将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作为预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当所述终端将当前服务HS-DSCH小区更改至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后,所述终端在目标服务HS-DSCH小区中使用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进行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的估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应用于单载波环境时,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包括:单载波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应用于多载波环境时,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包括:主载波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和辅载波目标服务HS-DSCH小区。
4.一种接入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和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其中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其中:
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的第一模块,用于在终端进行跨无线网络控制器之间互联接口(IUR)的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S-DSCH)小区更改时,请求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在其管辖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中进行HS-DSCH预配置建立;
所述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用于向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返回作为HS-DSCH预配置信息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
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的第二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作为预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应用于单载波环境时,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包括:单载波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应用于多载波环境时,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包括:主载波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和辅载波目标服务HS-DSCH小区。
7.一种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和终端,其中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其中:
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的第一模块,用于在终端进行跨无线网络控制器之间互联接口(IUR)的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S-DSCH)小区更改时,请求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在其管辖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中进行HS-DSCH预配置建立;
所述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用于向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返回作为HS-DSCH预配置信息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
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的第二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的信息作为预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所述终端,用于在将当前服务HS-DSCH小区更改至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后,在目标服务HS-DSCH小区中使用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的测量功率偏差进行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的估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应用于单载波环境时,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包括:单载波的目标服务HS-DSCH小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应用于多载波环境时,所述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包括:主载波目标服务HS-DSCH小区和辅载波目标服务HS-DSCH小区。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33216.6A CN102469471B (zh) | 2010-11-05 | 2010-11-05 | 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
EP11837517.9A EP2637434B1 (en) | 2010-11-05 | 2011-09-23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culating total received power of high 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
RU2013122653/07A RU2543052C2 (ru) | 2010-11-05 | 2011-09-23 |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расчета общей принимаемой мощности высокоскоростного совместно используемого физического канала ни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
PCT/CN2011/080084 WO2012058991A1 (zh) | 2010-11-05 | 2011-09-23 | 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
US13/883,047 US9282475B2 (en) | 2010-11-05 | 2011-09-23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culating total received power of high 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33216.6A CN102469471B (zh) | 2010-11-05 | 2010-11-05 | 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69471A CN102469471A (zh) | 2012-05-23 |
CN102469471B true CN102469471B (zh) | 2015-06-03 |
Family
ID=46024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33216.6A Active CN102469471B (zh) | 2010-11-05 | 2010-11-05 | 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282475B2 (zh) |
EP (1) | EP2637434B1 (zh) |
CN (1) | CN102469471B (zh) |
RU (1) | RU2543052C2 (zh) |
WO (1) | WO201205899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54321B2 (en) | 2008-02-01 | 2012-08-28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ng 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cell change |
US9839009B2 (en) | 2012-08-03 | 2017-12-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control and/or shared channels in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
US9680520B2 (en) | 2013-03-22 | 2017-06-13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Through Its Center For Commercialization | Ambient backscatter tranceivers,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using backscatter of ambient RF signals |
CN104244386B (zh) * | 2013-06-09 | 2017-12-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
US9973367B2 (en) | 2014-02-11 | 2018-05-15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using MIMO and spread spectrum coding in backscatter of ambient signals |
US10382161B2 (en) * | 2014-02-11 | 2019-08-13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Wireless networking communic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operable using harvested power |
US10079616B2 (en) | 2014-12-19 | 2018-09-18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backscatte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or mor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including bluetooth low energy examples |
US10873363B2 (en) | 2015-08-12 | 2020-12-22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Backscatter devices and network systems incorporating backscatter devices |
WO2017132400A1 (en) | 2016-01-26 | 2017-08-03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Backscatter devices including examples of single sideband operation |
WO2017176772A1 (en) | 2016-04-04 | 2017-10-12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Backscatter devices and systems providing backscattered signals including ofdm packets |
EP3529902B1 (en) | 2016-10-18 | 2021-06-09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Backscatter systems, devices, and techniques utilizing css modulation and/or higher order harmonic cancellation |
US10461783B2 (en) | 2017-03-16 | 2019-10-29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devices having backscatter and non-backscatter communication modes and hardware re-use |
WO2018187737A1 (en) | 2017-04-06 | 2018-10-11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Image and/or video transmission using backscatter devices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87447A (zh) * | 2006-06-05 | 2007-12-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集群系统中用户终端越区切换的方法 |
CN101222250A (zh) * | 2007-01-08 | 2008-07-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公共状态下共享信道的功率参数传递方法及装置 |
CN101247546A (zh) * | 2007-02-13 | 2008-08-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所映射物理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 |
CN101345976A (zh) * | 2007-07-13 | 2009-01-1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多载波系统跨无线网络控制器业务的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811043B1 (ko) * | 2001-11-16 | 2008-03-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공유 채널 (sch) 및 hi에대한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
WO2003043228A1 (en) * | 2001-11-16 | 2003-05-2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smitting power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hs-scch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0832117B1 (ko) | 2002-02-17 | 2008-05-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고속 순방향 패킷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송신전력 오프셋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
KR100891816B1 (ko) * | 2002-05-11 | 2009-04-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비동기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고속 순방향 물리공유채널의 전력 오프셋 정보 전송 방법 |
JP2005277612A (ja) | 2004-03-24 | 2005-10-06 | Nec Corp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
FR2870063B1 (fr) * | 2004-05-07 | 2006-09-22 | Nortel Networks Ltd | Procede pour assurer une continuite de service de multidiffusion dans un systeme de radiocommunication et controleurs de reseau radio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u procede |
WO2007052130A2 (en) * | 2005-11-01 | 2007-05-10 | Spyder Navigations L.L.C. | Ps handover support indication |
US7801547B2 (en) | 2005-12-22 | 2010-09-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downlink signaling power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8565195B2 (en) * | 2006-08-21 | 2013-10-22 | Noki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providing support for packet data user continuous uplink connectivity |
WO2008047309A2 (en) | 2006-10-16 | 2008-04-24 | Nokia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ng protocol data unit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
CN101601218B (zh) | 2007-01-31 | 2014-09-03 | 诺基亚公司 | 用于在高速传输中使用的帧协议和信令 |
CN101351010B (zh) | 2007-07-18 | 2011-08-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上行分组接入系统中的功率测量方法及装置 |
CN101621828B (zh) | 2008-07-03 | 2012-01-2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对用户的接纳控制方法和系统 |
US8861487B2 (en) | 2010-03-31 | 2014-10-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acilitating open loop power control in TD-SCDMA multi-carrier systems |
-
2010
- 2010-11-05 CN CN201010533216.6A patent/CN102469471B/zh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9-23 WO PCT/CN2011/080084 patent/WO201205899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9-23 RU RU2013122653/07A patent/RU2543052C2/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1-09-23 EP EP11837517.9A patent/EP2637434B1/en active Active
- 2011-09-23 US US13/883,047 patent/US928247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87447A (zh) * | 2006-06-05 | 2007-12-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集群系统中用户终端越区切换的方法 |
CN101222250A (zh) * | 2007-01-08 | 2008-07-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公共状态下共享信道的功率参数传递方法及装置 |
CN101247546A (zh) * | 2007-02-13 | 2008-08-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所映射物理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 |
CN101345976A (zh) * | 2007-07-13 | 2009-01-1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多载波系统跨无线网络控制器业务的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282475B2 (en) | 2016-03-08 |
CN102469471A (zh) | 2012-05-23 |
WO2012058991A1 (zh) | 2012-05-10 |
EP2637434A1 (en) | 2013-09-11 |
EP2637434A4 (en) | 2014-07-23 |
US20130223270A1 (en) | 2013-08-29 |
RU2013122653A (ru) | 2014-12-10 |
EP2637434B1 (en) | 2016-01-20 |
RU2543052C2 (ru) | 2015-0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69471B (zh) | 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总接收功率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 |
US11116024B2 (en) | Control mechanism for packet duplication in multi-connectivity communication | |
EP2337400B1 (en) | Handover procedure in a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transmission network | |
KR101483932B1 (ko) | 다운링크를 통해 네트워크-와이드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무선 통신을 지원하는 아키텍처 | |
EP2914035B1 (en) | Base station handover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KR102457295B1 (ko)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력 소모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
WO2004095872A1 (en) | Uplink load determination and signaling for admission and congestion control | |
CN102595444B (zh) | 调度方法、判断链路不平衡的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 |
US10652904B2 (en) | Technique for controlling radio access nodes | |
JP2019510409A (ja) | 同期化を実現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3686879B (zh) | 上下行配比切换的方法和基站 | |
KR101785874B1 (ko) | Ps-lte 망과 lte-r 망이 공존하는 환경에서 협력 통신 기법들을 이용한 lte-r 사용자 우선순위 기반의 자원 할당 및 간섭 관리 방법과 장치 | |
CN116801367A (zh) | 一种交叉链路干扰抑制方法、网络节点及存储介质 | |
EP2582174B1 (en) |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relative grant and absolute grant mapping | |
CN114554539B (zh) |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4166876A1 (ja) | 通信制御方法 | |
EP2579643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grant in fast scheduling | |
WO2025072091A1 (en) |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cell-fr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WO2024166863A1 (ja) | 通信制御方法 | |
WO2023163044A1 (ja) | 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 |
CN119603797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20378940A (zh) | 一种码偏的调整方法、设备及系统 | |
HK1092311B (zh) | 用於接納和擁塞控制的上行負載確定和信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