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8959A - 一种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68959A CN102468959A CN2010105406206A CN201010540620A CN102468959A CN 102468959 A CN102468959 A CN 102468959A CN 2010105406206 A CN2010105406206 A CN 2010105406206A CN 201010540620 A CN201010540620 A CN 201010540620A CN 102468959 A CN102468959 A CN 1024689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 indicating
- indicating number
- identity identifying
- short message
- authentic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主要包括: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或物品基本信息、身份识别认证码等信息;QR码,用于存储身份认证系统网址、短信息中心号码、身份识别认证码等信息;身份认证系统,用于登记用户基本信息、身份识别认证码的计算机软件;QR码生成发送系统,用于生成QR码并发送至使用者手机的计算机软件;QR码识别系统,用于识别读取QR码并连接至互联网或发送短消息的软件。其特征在于:在身份识别认证系统登记用户或物品基本信息、身份识别认证码等信息,当需要验证身份时,利用电脑或手机扫描QR码验证用户身份。本发明可以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运营成本,使用简便,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图像制作、图像识别、移动通信、互联网领域,具体设计一种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
背景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3G技术的商用,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移动通信资费逐年降低,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可以借用手机享受各类应用。
身份识别技术采用密码技术(尤其是公钥密码技术)设计出安全性高的协议。目前主流的身份识别技术包括动态口令、单一登录、卡认证、USB key、数字证书、生物识别、虹膜识别等身份识别方式。
但目前市场上的身份识别方法,或存在浪费大量资源的缺点,或存在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的缺点,或存在应用范围小的缺点。比如:动态口令、单一登录、USB key、数字证书等方法,应用范围比较小,无法应用到无智能生命特征的物品;生物识别、虹膜识别、卡认证方法,用户需购置专门的识别设备,极大地增加了使用者的应用成本;卡认证方法还需要印制专门的卡片,增加成本的同时还会浪费大量社会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身份识别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主要包括: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或物品基本信息、身份识别认证码等信息;QR码,用于存储身份认证系统网址、短信息中心号码、身份识别认证码等信息;身份认证系统,用于登记用户基本信息、身份识别认证码的计算机软件;QR码生成发送系统,用于生成QR码并发送至使用者手机的计算机软件;QR码识别系统,用于识别读取QR码并连接至互联网或发送短消息的软件。
在管理方式上,在互联网身份识别认证系统中登记用户或物品基本信息、身份识别认证码等信息,利用QR码生成发送系统生成包含身份识别认证系统网址、短消息中心号码及身份识别认证码的QR码,将QR码通过短消息发送至用户手机或标识于物品外包装,当需要身份识别时,启动手机或电脑中安装的QR码识别软件,利用手机扫描用户手机中的QR码或物品上标识的QR码,连接身份识别认证系统或发送短消息至身份识别认证系统验证身份识别认证码的真伪;或通过电脑连接网络摄像头扫描用户手机中的QR码或物品上标识的QR码,连接身份识别认证系统验证身份识别认证码的真伪,以上所有信息自动存储到数据库中。有效地提升了企业工作效率,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实现了真正 的无纸化票证应用,具有低碳环保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互联网身份识别认证系统中登记用户或物品基本信息、身份识别认证码等信息,利用QR码生成发送系统生成包含身份识别认证系统网址、短消息中心号码及身份识别认证码的QR码,将QR码通过短消息发送至用户手机或标识于物品外包装,当需要身份识别时,启动手机或电脑中安装的QR码识别软件,利用手机扫描用户手机中的QR码或物品上标识的QR码,连接身份识别认证系统或发送短消息至身份识别认证系统验证身份识别认证码的真伪;或通过电脑连接网络摄像头扫描用户手机中的QR码或物品上标识的QR码,连接身份识别认证系统验证身份识别认证码的真伪,以上所有信息自动存储到数据库中。
如上所述的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互联网身份识别认证系统中登记用户或物品基本信息、身份识别认证码等信息。
如上所述的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QR码读取装置为摄像头。
如上所述的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包含身份识别认证系统网址或短消息中心号码、身份识别认证码的QR码通过短消息发送至用户手机,或直接标识于物品上。
如上所述的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身份识别认证系统网址或短消息中心号码、身份识别认证码的QR码由QR码生成发送系统的计算机软件产生,每个QR码的内容具有唯一性,并加密后存储于数据库中。
如上所述的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具有摄像头的手机扫描用户手机中的QR码或物品上标识的QR码,连接身份识别认证系统,或发送短消息至身份识别认证系统验证身份识别认证码的真伪,或通过电脑连接网络摄像头扫描用户手机中的QR码或物品上标识的QR码,连接身份识别认证系统验证身份识别认证码的真伪。
如上所述的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手机QR码识别软件或电脑版QR码识别软件识读用户手机中的QR码或物品上标识的QR码来获取身份识别认证码,无需手工输入任何内容。
如上所述的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手机或电脑访问身份识别认证系统。
如上所述的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电脑识读QR码的摄像头为普通网络摄像头,企业无需购置价钱高昂的专业设备,亦无需制作专门的身 份识别卡等载体,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具有绿色、环保、低碳的特征。
如上所述的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身份识别认证码是通过身份识别认证系统随机自动生成的不重复的16位字母加数字的代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在互联网身份识别认证系统中登记用户或物品基本信息、身份识别认证码等信息,利用QR码生成发送系统生成包含身份识别认证系统网址、短消息中心号码及身份识别认证码的QR码,将QR码通过短消息发送至用户手机或标识于物品外包装,当需要身份识别时,启动手机或电脑中安装的QR码识别软件,利用手机扫描用户手机中的QR码或物品上标识的QR码,连接身份识别认证系统或发送短消息至身份识别认证系统验证身份识别认证码的真伪;或通过电脑连接网络摄像头扫描用户手机中的QR码或物品上标识的QR码,连接身份识别认证系统验证身份识别认证码的真伪,以上所有信息自动存储到数据库中。QR码印刷对印刷材质和印刷要求没有任何限制,印刷面积小。该发明提供QR码自动识读的连接方式,避免了因输入错误而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该方法属于一种新型的身份识别方法,极大的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操作方法包括使用者的操作方法。
使用者的操作方法:利用计算机登录互联网身份识别认证系统,预先登记用户或物品的基本信息和身份识别认证码,并利用QR码生成发送系统生成相应QR码。将生成的QR码通过系统发送至用户手机或标识于物品上,利用手机扫描用户手机中的QR码或物品上的QR码,连接身份识别认证系统或发送短消息至身份识别认证系统验证身份识别认证码的真伪,或通过电脑连接网络摄像头扫描用户手机中的QR码或物品上的QR码,连接身份识别认证系统验证身份识别认证码的真伪,以上所有信息自动存储到数据库中。
本发明的原理是:
1)通过互联网身份识别认证系统将用户或物品的基本信息和身份识别认证码存储在数据库;
2)利用QR码生成发送系统将用户或物品专属的互联网身份识别认证系统的网址或短信息中心号码和身份识别认证码写入QR码;
3)将生成的QR码图形发送到用户手机上或标识于物品上;
4)从互联网上下载免费的QR码识别软件到手机或电脑上,并成功安装,在具有照相功能的手机或连接网络摄像机的电脑上上运行QR码识别软件,QR码识别软件对QR码进行识别,识别后校验身份识别认证码的真实性,该信息自动存储到数据库中。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本发明提出的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在操作方式上,通过QR码识读软件完成连接互联网身份识别认证系统的所有操作,从而极大的简化了使用者的查询输入操作,确保了身份识别认证码输入的准确性和便利性。
2)包含互联网身份识别认证系统的网址或短消息中心号码及身份识别认证码的QR码均由相应系统自动生成,从而极大的简化了使用者的操作步骤,每个QR码中的信息只对应一个产品与服务,确保了身份识别认证码及QR码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QR码直接发送到用户手机上即可,或将QR码直接标识在物品上,从而实现了对无智能生命特征的物品的身份识别,从而极大的降低了使用者印刷及派送费用。
4)企业无需购买任何专业设备,只需将免费的QR码识别软件安装到手机或电脑上,从而避免了使用者为了识别用户或物品的身份而增加不必要的支出。
5)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有效地减少了对资源的浪费,具有绿色、环保、低碳的特点,节约了大量资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QR码通过在一个矩形平面上通过黑、白像素(也可以通过彩色像素)在矩阵中的不同分布进行编码,具体编码引用标准遵循ISO/IEC 15424、ISO/IEC 15416、EN1556、JIS X0201、ANSI X 3.4。
本发明的实施例2,使用者在互联网身份识别认证系统,输入用户或物品的基本信息和身份识别认证码,扫描用户手机中的QR码或物品上标识的QR码,连接身份识别认证系统进行校验,辨别身份真伪,所有信息自动存储到数据库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3,使用者利用QR码生成发送系统将用户或物品的基本信息对应的身份识别认证码及电子票证认证系统网址或短信息中心号码写入QR码(图形格式为PNG、GIF、JPMG等),并通过短信息发送至用户手机中。
由于本发明综合了QR码、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三种应用技术,在操作方式上,方便了使用者的操作使用,在实施载体上,为企业节约的大量的成本,并节约了大量资源。
虽然通过实施例子描述了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所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Claims (10)
1.一种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互联网身份识别认证系统中登记用户或物品基本信息、身份识别认证码等信息,利用QR码生成发送系统生成包含身份识别认证系统网址、短消息中心号码及身份识别认证码的QR码,将QR码通过短消息发送至用户手机或标识于物品外包装,当需要身份识别时,启动手机或电脑中安装的QR码识别软件,利用手机扫描用户手机中的QR码或物品上标识的QR码,连接身份识别认证系统或发送短消息至身份识别认证系统验证身份识别认证码的真伪;或通过电脑连接网络摄像头扫描用户手机中的QR码或物品上标识的QR码,连接身份识别认证系统验证身份识别认证码的真伪,以上所有信息自动存储到数据库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互联网身份识别认证系统中登记用户或物品基本信息、身份识别认证码等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QR码读取装置为摄像头。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包含身份识别认证系统网址或短消息中心号码、身份识别认证码的QR码通过短消息发送至用户手机,或直接标识于物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身份识别认证系统网址或短消息中心号码、身份识别认证码的QR码由QR码生成发送系统的计算机软件产生,每个QR码的内容具有唯一性,并加密后存储于数据库中。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具有摄像头的手机扫描用户手机中的QR码或物品上标识的QR码,连接身份识别认证系统,或发送短消息至身份识别认证系统验证身份识别认证码的真伪,或通过电脑连接网络摄像头扫描用户手机中的QR码或物品上标识的QR码,连接身份识别认证系统验证身份识别认证码的真伪。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手机QR码识别软件或电脑版QR码识别软件识读用户手机中的QR码或物品上标识的QR码获取身份识别认证码,无需手工输入任何内容。
8.如权利要求5或7或8所述的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手机或电脑访问身份识别认证系统。
9.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电脑识读QR码的摄像头为普通网络摄像头,企业无需购置价钱高昂的专业设备,亦无需制作专门的身份识别卡等载体,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具有绿色、环保、低碳的特征。
10.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身份识别认证码是通过身份识别认证系统随机自动生成的不重复的16位字母加数字的代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406206A CN102468959A (zh) | 2010-11-01 | 2010-11-01 | 一种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406206A CN102468959A (zh) | 2010-11-01 | 2010-11-01 | 一种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68959A true CN102468959A (zh) | 2012-05-23 |
Family
ID=46072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406206A Pending CN102468959A (zh) | 2010-11-01 | 2010-11-01 | 一种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468959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01586A (zh) * | 2013-11-07 | 2014-04-02 | 金硕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 获取密钥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099692A (zh) * | 2014-05-22 | 2015-11-25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安全校验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 |
CN105830390A (zh) * | 2013-12-20 | 2016-08-03 | 稀客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快速响应代码的验证系统及方法 |
CN106209939A (zh) * | 2015-05-05 | 2016-12-07 | 波士德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智能手机的物联网服务提供方法 |
US9531507B2 (en) | 2012-08-03 | 2016-12-27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Enhanced TDD UL HARQ timeline for UL-DL coexistence scenario |
CN108959883A (zh) * | 2018-06-25 | 2018-12-07 | 兴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快速响应矩阵码的网络身份实名认证方法 |
CN111630813A (zh) * | 2018-01-29 | 2020-09-0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外部电子设备及包括电子设备和外部电子设备的系统 |
-
2010
- 2010-11-01 CN CN2010105406206A patent/CN10246895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531507B2 (en) | 2012-08-03 | 2016-12-27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Enhanced TDD UL HARQ timeline for UL-DL coexistence scenario |
CN103701586A (zh) * | 2013-11-07 | 2014-04-02 | 金硕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 获取密钥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830390A (zh) * | 2013-12-20 | 2016-08-03 | 稀客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快速响应代码的验证系统及方法 |
CN105830390B (zh) * | 2013-12-20 | 2018-11-30 | 稀客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快速响应代码的验证系统及方法 |
CN105099692A (zh) * | 2014-05-22 | 2015-11-25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安全校验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 |
CN105099692B (zh) * | 2014-05-22 | 2020-01-14 |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 安全校验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 |
CN106209939A (zh) * | 2015-05-05 | 2016-12-07 | 波士德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智能手机的物联网服务提供方法 |
CN111630813A (zh) * | 2018-01-29 | 2020-09-0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外部电子设备及包括电子设备和外部电子设备的系统 |
CN111630813B (zh) * | 2018-01-29 | 2023-11-1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外部电子设备及包括电子设备和外部电子设备的系统 |
CN108959883A (zh) * | 2018-06-25 | 2018-12-07 | 兴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快速响应矩阵码的网络身份实名认证方法 |
CN108959883B (zh) * | 2018-06-25 | 2021-07-09 | 兴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快速响应矩阵码的网络身份实名认证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019354U (zh) | 一种基于nfc手机的物品身份验证及防伪系统 | |
CN102468959A (zh) | 一种基于qr码、互联网和短消息的身份识别方法 | |
CN105099692B (zh) | 安全校验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 | |
CN100568803C (zh) | 一种二维码验证方法及系统 | |
CN103037323B (zh) | 基于移动终端的随机码验证系统及其验证方法 | |
CN102184501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电子优惠券系统 | |
CN105306211A (zh) | 一种客户端软件的身份认证方法 | |
CN104424579A (zh) | 一种防伪追溯管理系统 | |
CN103401676A (zh) | 基于二维码的物流业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系统和方法 | |
CN104933586A (zh) | 一种基于公众平台的防伪防窜货系统和查询方法 | |
CN103093375A (zh) | 一种电子优惠券处理系统和方法 | |
TWI650961B (zh) | 通訊服務驗證系統和方法及其驗證中心伺服器 | |
CN102387020A (zh) | 一种动态密码生成装置、动态密码实现方法及系统 | |
CN101877095A (zh) | 一种基于qr码、短消息和互联网的产品防伪方法 | |
CN101877090A (zh) | 一种基于qr码和互联网的无纸化产品售后服务管理方法 | |
CN105719106A (zh) | 基于二维码管理产品的方法及终端 | |
CN103793975B (zh) | 移动终端、认证确认装置及认证系统 | |
CN104809618A (zh) | 基于电子标签的产品防伪方法 | |
CN104299017A (zh) | 一种基于手机nfc的身份证网络解码系统 | |
CN101917408A (zh) | 一种基于c/s构架的手机二维码电子回执方法 | |
CN100504916C (zh) | 一种安全防伪系统 | |
CN103957521B (zh) |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小区访客认证方法和系统 | |
CN105184580A (zh) | 一种基于可读标识的通信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205015906U (zh) | 电子证件防伪验证系统 | |
CN111144852A (zh) | 一种印章管理溯源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Liu Yanpe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ublic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for Invention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Liu Yanpe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before Expiration of Request of Examination as to Substance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