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3420A - 流道转换阀的制造方法及流道转换阀 - Google Patents
流道转换阀的制造方法及流道转换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63420A CN102463420A CN2011102632816A CN201110263281A CN102463420A CN 102463420 A CN102463420 A CN 102463420A CN 2011102632816 A CN2011102632816 A CN 2011102632816A CN 201110263281 A CN201110263281 A CN 201110263281A CN 102463420 A CN102463420 A CN 1024634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valve
- conjugation tube
- valve casing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 Housing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道转换阀的制造方法及流道转换阀。目的是对流道转换阀的阀壳(1)与第一种接合管及第二种接合管进行钎焊时,实现缩短钎焊前的加热工序的时间。该方法是,将第一种接合管(3a~3c)的端部组装成穿过阀壳的贯通孔(11a~11c)及阀座构件(2)的贯通孔(21a~21c);将第二种接合管(3d)的端部组装成穿过阀壳的贯通孔(11d);在与第一种接合管相对应的位置进行焊接,从阀壳的外侧照射激光束(B1)而形成熔融固化层(A1);在与第二种接合管相对应的位置进行焊接,从阀壳的外侧照射激光束(B2)而形成熔融固化层(A2)。能不使用热容量大的组装用夹具对临时组装的主体组件(10)进行加热而实现钎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在冷冻、冷藏、空调、热水供给循环等中转换制冷剂流道的流道转换阀的流道转换阀的制造方法,以及用该制造方法制造的流道转换阀。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冷冻循环的流道转换阀,有例如日本特开昭63-21969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流道转换阀。作为与该专利文献1同样的流道转换阀,有图5所示的流道转换阀。该流道转换阀在圆筒缸状的阀壳1内安装有阀座构件2,在阀壳1的侧面安装有分别与在该阀座构件2上形成的转换口2a、2b、2c导通的三根接合管3a、3b、3c。另外,在阀壳1上与阀座构件2相对地安装有一根接合管3d。该阀壳1和接合管3a~3d及阀座构件2分别通过钎焊接合,形成主体组件10。此外,阀壳1和阀座构件2用黄铜制成,接合管3a~3d也为铜制。并且,在形成该主体组件10之后,再将未图示的滑阀及活塞容纳在阀壳1内,将盖4a、4b固定在阀壳1的两端。
图4是表示用于对流道转换阀的主体组件10的各部分进行临时组装并予以钎焊的夹具的图,图4(A)是俯视图,图4(B)是侧视图,图4(C)是主视图。另外,图4(B)用点划线表示的是在钎焊之前对主体组件10的各部分进行临时组装的状态。
该夹具20在支座a上竖立设有支柱b,在支柱b的中部水平地延伸设置有阀座支承件c,并且在支柱b的上部水平地延伸设置有上臂d。在上臂d上垂直地安装有三个压杆e,该压杆e可上下移动地向下方(支座a侧)加压。阀座支承件c由能插入到阀壳1内的圆柱构件形成,并将其上表面切割成D字形。另外,在支座a的中央设有接合管支承件f。
如图4(B)所示,将构成主体组件10的各部分组装在该夹具20上。首先,在将阀座构件2插入了阀壳1内的状态下使阀座构件2一侧朝上,将该阀壳1套(覆盖)在阀座支承件c上,以阀座支承件c的D字形切割面支承阀座构件2。将接合管3d的一端与接合管支承件f的上端嵌合,并将接合管3d的另一端嵌入到未图示的形成于阀壳1上的贯通孔中,以组装接合管3d。进而,经由未图示的形成于阀壳1的上侧的贯通孔将接合管3a~3c的一端以嵌合到阀座构件2上的方式进行组装,再将压杆e1~e3插入该接合管3a~3c的另一端。由此,将由阀壳1、阀座构件2及接合管3a~3d构成的主体组件10临时组装在夹具20上。
接着,为了进行钎焊而需要对各部分进行加热,因而将如上所述的临时组装的主体组件10与夹具20一起放入到例如炉内,对整体进行加热。然后,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将阀壳1与接合管3a~3d的组装部分钎焊到一起。另外,阀座构件2通过接合管3a~3c的钎焊而经由阀壳1的贯通孔钎焊在阀壳1的内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219969号公报)虽然公开了通过电阻焊接或激光焊接将螺线管13安装在阀主体12上,但并未见到对阀主体或将多个接合管与阀主体进行激光焊接的内容,一般仍然如上所述为通过钎焊来接合。
在如上所述的现有的钎焊作业中,必须在将主体组件10的各部分临时组装在夹具20上的状态下,对整体进行加热。即,在加热时除了主体组件10的各零部件外还需要加热夹具20。但是,阀壳1及接合管3a~3d虽为壁厚较薄的零件,但夹具的质量、体积都较大,其热容量也大。为此,与为加热主体组件10所需要的热量相比,为加热夹具20所需要的热量更大。因此,存在加热及冷却要花费较长时间,作业效率也恶化之类的问题。另外,因加热不足等还影响钎焊工序的成品率。再有,因加热需要大量热量,因而在节能这方面还存在改进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将多个接合管钎焊在阀壳上而制造流道转换阀的制造方法中,缩短钎焊前的加热工序时间,提高作业效率,提高成品率并实现节能。
方案一的流道转换阀的制造方法,是在筒状的阀壳内配设形成有阀口的阀座构件,使与上述阀座构件的上述阀口导通的第一种接合管和与上述阀壳的内部导通的第二种接合管穿过形成于上述阀壳的侧面的贯通孔,并且,通过在该贯通孔的接合部分进行钎焊安装,从而将上述第一种和第二种接合管安装在上述阀壳上的流道转换阀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是,使上述第一种接合管的端部经由上述阀壳的贯通孔穿过形成为贯通上述阀座构件的上述阀口的贯通孔,通过从上述阀壳的外侧照射激光束,从而形成从上述阀壳贯通上述阀座构件而到达上述第一种接合管的端部的熔融固化层;使上述第二种接合管的端部穿过上述阀壳的贯通孔,通过从上述阀壳的外侧照射激光束,从而形成从上述阀壳到达上述第二种接合管的端部的熔融固化层;通过利用上述激光束的焊接,从而将上述第一种接合管与上述第二种接合管临时组装在上述阀壳上而构成主体组件,加热该临时组装成的主体组件,对上述贯通孔的接合部分进行钎焊。
方案二的流道转换阀是用方案一所述的流道转换阀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流道转换阀,其特征是,在上述阀壳外面的上述第一种接合管与上述第二种接合管的根部位置以露出的方式形成有上述熔融固化层。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方案一的流道转换阀的制造方法,由于将构成流道转换阀的主体组件的阀壳与第一种接合管及第二种接合管通过利用激光束的焊接进行临时组装,并加热该临时组装成的主体组件以进行钎焊,因而不需要加热热容量大的夹具等,能够缩短钎焊前的加热工序时间,提高作业效率,提高成品率,还能实现节能。
根据方案二的流道转换阀,利用方案一的效果,能够得到成品率高的制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流道转换阀的制造方法的临时组装状态的主体组件的图。
图2是利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流道转换阀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主体组件钎焊所使用的夹具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在现有的制造方法中对流道转换阀的主体组件的各部分进行临时组装并予以钎焊所使用的夹具的图。
图5是表示现有的流道转换阀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中:
10-主体组件,30-夹具,1-阀壳,2-阀座构件,3a~3c-第一种接合管,3d-第二种接合管,11a~11d-贯通孔,21a~21c-贯通孔,B1、B2-激光束,A1、A2-熔融固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流道转换阀及其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流道转换阀的制造方法的临时组装状态的主体组件的图,图1(B)是图1(A)的A-A线的放大剖视图。另外,对于与图5相同的要素标上相同的标号。图1所示的主体组件10与图4相同地组装在夹具20上,然后,对阀壳1照射激光束,对第一种接合管3a~3c和第二种接合管3d进行焊接而临时组装在阀壳1上。
实施方式的利用激光的焊接用Yb(镱)光纤激光焊接进行。由于光纤激光器的光纤自激而输出激光,激光束的品质良好,能够得到光束直径小的激光束,可进行精细的焊接。例如,能够使光束直径达到0.2mm左右。由此,能够在阀壳1所需要的部位不加大焊接宽度地进行精细的焊接。
在阀座构件2上,形成有与第一种接合管3a、3b、3c相对应、分别贯通转换口2a、2b、2c的贯通孔21a、21b、21c。另外,在阀壳1上形成有分别穿过阀座构件2的贯通孔21a、21b、21c的贯通孔11a、11b、11c,并且在与阀座构件2相对的一侧还形成有与第二种接合管3d相对应的贯通孔11d。并且,在组装状态下,第一种接合管3a、3b、3c的端部经由各个贯通孔11a、11b、11c而穿过贯通孔21a、21b、21c。另外,第二种接合管3d的端部穿过贯通孔11d。
如图1(B)所示,在第一种接合管3b(3a、3c)与阀壳1的安装部位,从阀壳1的外侧对第一种接合管3b(3a、3c)斜向照射激光束B1。在利用该激光束进行焊接时,由于该激光束的照射而从阀壳1的外侧向阀座构件2及接合管3b形成熔融空隙(空穴)。然后,熔液流入熔融空隙并在激光束停止后冷却固化,形成熔融固化层A1。该熔融固化层A1形成为,从阀壳1贯通阀座构件2直到第一种接合管3b的端部。另外,在图1(B)中只图示出了第一种接合管3b的部分,第一种接合管3a、3c也是同样的。
另外,在第二种接合管3d与阀壳1的安装部位,从阀壳1的外侧对第二种接合管3d垂直地照射激光束B2。同样,由于该激光束的照射而从阀壳1的外侧向第二接合管3d形成熔融空隙,然后,熔液流入熔融空隙并在激光束停止后冷却固化,形成熔融固化层A2。该熔融固化层A2形成为,从阀壳1直到第二种接合管3d的端部。
这样一来,阀壳1、阀座构件2及第一种接合管3a~3c通过熔融固化层A1局部被焊接。并且,阀壳1与第二种接合管3d通过熔融固化层A2局部被焊接。由此,将第一种、第二种接合管3a~3d及阀座构件2临时固定在阀壳1上,完成了主体组件10的临时组装。
然后,将完成了临时组装的主体组件10从夹具20上拆下,将该主体组件10安装在图3所示的夹具30上,对整体加热而进行钎焊。该夹具30与从图4所示的夹具20上除去了阀座支承件c、压杆e1、压杆e2的形态相同。即,在钎焊时,由于未受到已除去的零部件的热容量的影响,因此与现有的钎焊方法相比,加热所需要的热量减少。另外,可以立即加热,加热所需要的时间也缩短。再有,在图3的夹具30中,通过将支座a、支柱b、上臂d、以及接合管支承件f、压杆e2置换成热容量小的形状,能进一步减少加热所需要的热量,是有效的方法。
图2是利用上述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实施方式的流道转换阀的侧视图,图2(A)表示第一实施方式,图2(B)表示第二实施方式。图1(A)的第一方式在进行主体组件10的组装时,使激光束B1在阀壳1的长度方向呈直线状移动进行焊接,使直线状的熔融固化层A1从第一种接合管3a的根部位置到第一种接合管3c的根部位置露出地形成。另外,在第二种接合管3d的位置也使激光束B2在阀壳1的长度方向呈直线状移动进行焊接,使直线状的熔融固化层A2露出于第二种接合管3d的根部位置地形成。
图1(B)的第二方式在进行主体组件10的组装时,在与各第一种接合管3a~3c相对应的位置对阀壳1呈点状照射激光束B1进行焊接,在与第二种接合管3d相对应的位置对阀壳1呈点状照射激光束B2进行焊接。在第一种接合管3a~3c的根部位置,分别使点状的熔融固化层A1露出地形成。另外,在第二种接合管3d的根部位置,使点状的熔融固化层A2露出地形成。另外,第一方式、第二方式都对阀壳1的贯通孔11a~11d及第一种、第二种接合管3a~3d的接合部分进行了钎焊。另外,在阀壳1内容纳有未图示的滑阀及活塞,并在阀壳1的两端固定有盖4a、4b。
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流道转换阀是接合管为四根的四通转换阀的例子,但只要是在阀壳上钎焊了多根接合管的阀,本发明也能适用于其它形式的流道转换阀。
Claims (2)
1.一种流道转换阀的制造方法,在筒状的阀壳内配设形成有阀口的阀座构件,使与上述阀座构件的上述阀口导通的第一种接合管和与上述阀壳的内部导通的第二种接合管穿过形成于上述阀壳的侧面的贯通孔,并且通过在该贯通孔的接合部分进行钎焊安装,从而将上述第一种和第二种接合管安装在上述阀壳上,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第一种接合管的端部经由上述阀壳的贯通孔穿过形成为贯通上述阀座构件的上述阀口的贯通孔,通过从上述阀壳的外侧照射激光束,从而形成从上述阀壳贯通上述阀座构件而到达上述第一种接合管的端部的熔融固化层,
使上述第二种接合管的端部穿过上述阀壳的贯通孔,通过从上述阀壳的外侧照射激光束,从而形成从上述阀壳到达上述第二种接合管的端部的熔融固化层,
通过利用上述激光束的焊接,从而将上述第一种接合管与上述第二种接合管临时组装在上述阀壳上而构成主体组件,加热该临时组装成的主体组件,对上述贯通孔的接合部分进行钎焊。
2.一种流道转换阀,是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转换阀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流道转换阀,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阀壳外面的上述第一种接合管与上述第二种接合管的根部位置以露出的方式形成有上述熔融固化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243715 | 2010-10-29 | ||
JP2010243715A JP5379776B2 (ja) | 2010-10-29 | 2010-10-29 | 流路切換弁の製造方法及び流路切換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63420A true CN102463420A (zh) | 2012-05-23 |
CN102463420B CN102463420B (zh) | 2015-04-01 |
Family
ID=46067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63281.6A Active CN102463420B (zh) | 2010-10-29 | 2011-09-02 | 流道转换阀的制造方法及流道转换阀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379776B2 (zh) |
CN (1) | CN102463420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89410A (zh) * | 2012-06-29 | 2013-01-23 |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膨胀阀 |
CN104360271A (zh) * | 2014-10-24 | 2015-02-18 | 沈阳建筑大学 | 用于一次组装测试不同流场燃料电池的流场板及测试方法 |
CN104421456A (zh) * | 2013-09-11 | 2015-03-18 |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 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空调机以及阀装置的硬钎焊方法 |
CN108700208A (zh) * | 2016-03-28 | 2018-10-23 |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 滑动式切换阀、滑动式切换阀的制造方法及冷冻循环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17615B2 (ja) * | 2013-09-11 | 2016-05-18 |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 スライド弁を備える弁装置、空気調和機、及び、弁装置のろう付方法 |
JP6984903B2 (ja) * | 2019-09-04 | 2021-12-22 |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 開閉弁の組立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219969A (ja) * | 1987-03-06 | 1988-09-13 | Nippon Ranko Kk | ソレノイドバルブ |
JPH02299769A (ja) * | 1989-05-13 | 1990-12-12 | Taiheiyo Kogyo Kk | 四方切換弁のバルブ本体の製造方法 |
JPH056264U (ja) * | 1991-07-09 | 1993-01-29 | 太平洋工業株式会社 | 四方切換弁 |
CN2228572Y (zh) * | 1995-06-09 | 1996-06-05 | 无锡市惠山自动控制器厂 | 四通换向阀 |
CN101245874A (zh) * | 2008-03-04 | 2008-08-20 |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四通换向阀的先导阀及其装配方法 |
CN101614288A (zh) * | 2008-06-26 | 2009-12-30 |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 阀座以及使用该阀座的四通换向阀主阀和四通换向阀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48021A (ja) * | 1997-11-12 | 1999-09-14 |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 ロータリ式流路切換弁 |
JP2000161895A (ja) * | 1998-11-27 | 2000-06-16 | Calsonic Corp | 熱交換器用タン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3254461A (ja) * | 2002-03-05 | 2003-09-10 |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 電動コントロールバルブ |
JP2006090642A (ja) * | 2004-09-24 | 2006-04-06 | Daikin Ind Ltd | 細径多管式熱交換器の細径伝熱管ユニット |
JP4795806B2 (ja) * | 2006-02-07 | 2011-10-19 |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 電動弁および電磁弁 |
JP2009024956A (ja) * | 2007-07-20 | 2009-02-05 | Calsonic Kansei Corp | 熱交換器のヘッダタン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2010
- 2010-10-29 JP JP2010243715A patent/JP5379776B2/ja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9-02 CN CN201110263281.6A patent/CN10246342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219969A (ja) * | 1987-03-06 | 1988-09-13 | Nippon Ranko Kk | ソレノイドバルブ |
JPH02299769A (ja) * | 1989-05-13 | 1990-12-12 | Taiheiyo Kogyo Kk | 四方切換弁のバルブ本体の製造方法 |
JPH056264U (ja) * | 1991-07-09 | 1993-01-29 | 太平洋工業株式会社 | 四方切換弁 |
CN2228572Y (zh) * | 1995-06-09 | 1996-06-05 | 无锡市惠山自动控制器厂 | 四通换向阀 |
CN101245874A (zh) * | 2008-03-04 | 2008-08-20 |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四通换向阀的先导阀及其装配方法 |
CN101614288A (zh) * | 2008-06-26 | 2009-12-30 |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 阀座以及使用该阀座的四通换向阀主阀和四通换向阀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陈善忠等: ""DHF电磁换向阀自动火焰钎焊机的研制", 《焊接》 *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89410A (zh) * | 2012-06-29 | 2013-01-23 |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膨胀阀 |
CN102889410B (zh) * | 2012-06-29 | 2014-03-19 |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膨胀阀 |
CN104421456A (zh) * | 2013-09-11 | 2015-03-18 |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 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空调机以及阀装置的硬钎焊方法 |
CN104421456B (zh) * | 2013-09-11 | 2017-04-12 |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 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空调机以及阀装置的硬钎焊方法 |
CN104360271A (zh) * | 2014-10-24 | 2015-02-18 | 沈阳建筑大学 | 用于一次组装测试不同流场燃料电池的流场板及测试方法 |
CN104360271B (zh) * | 2014-10-24 | 2017-08-15 | 沈阳建筑大学 | 用于一次组装测试不同流场燃料电池的流场板及测试方法 |
CN108700208A (zh) * | 2016-03-28 | 2018-10-23 |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 滑动式切换阀、滑动式切换阀的制造方法及冷冻循环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2097773A (ja) | 2012-05-24 |
JP5379776B2 (ja) | 2013-12-25 |
CN102463420B (zh) | 2015-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63420A (zh) | 流道转换阀的制造方法及流道转换阀 | |
US7464460B2 (en) | Method of metallurgically bonding a stator bar | |
CN106288868B (zh) | 换热器 | |
EP1957928B1 (en) | Laser welded plastic intercooler | |
CN105180677B (zh) |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 |
US20140174702A1 (en) | Heat exchanger | |
JP6560645B2 (ja) | 配管継手を用いた配管システム | |
JP2015090266A (ja) | 熱交換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5917615B2 (ja) | スライド弁を備える弁装置、空気調和機、及び、弁装置のろう付方法 | |
JP5608802B2 (ja) | 流路切換弁の製造方法及び流路切換弁 | |
CN106240081A (zh) | 复合金属材料、管件的制造方法、管件及使用了该管件的热交换器 | |
CN103994579A (zh) | 燃气热水器集成不锈钢换热器 | |
JP2007240098A (ja) | 熱交換器 | |
JP5996238B2 (ja) | 配管継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配管システム | |
CN102460056A (zh) | 管件以及由管件构成的毛细管网 | |
KR20070108078A (ko) | 중간 조립체 및 열교환기에 연결하는 방법 | |
JP5676894B2 (ja) | 金属プレートと伝熱管との固定構造 | |
JP6193033B2 (ja) | 流体加熱装置の製造方法 | |
CN100574596C (zh) | 散热装置 | |
JP2012132616A (ja) | 熱交換器 | |
JP2016110740A (ja) | 流体加熱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流体加熱装置 | |
JP2016095083A (ja) | 熱交換器 | |
KR20110000399U (ko) | 진공 펌프 | |
CN100357678C (zh) | 一种制冰蒸发器的制造工艺 | |
CN100371589C (zh) | 无焊缝的热声发动机加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