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0277B - 单视眼镜片 - Google Patents
单视眼镜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60277B CN102460277B CN201080028786.8A CN201080028786A CN102460277B CN 102460277 B CN102460277 B CN 102460277B CN 201080028786 A CN201080028786 A CN 201080028786A CN 102460277 B CN102460277 B CN 10246027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i
- eyeglass
- wearer
- multiplying power
- reg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4—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 G02C7/025—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considering parameters of the viewed objec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02C7/041—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bifocal; multifocal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4—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02C7/061—Spectacle lenses with progressively varying focal power
- G02C7/063—Shape of the progressive surface
- G02C7/066—Shape, location or size of the viewing zon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镜镜片(1),包括:前表面和后表面;处方控制点(P);上部区域,其具有,相对于点(P)的平均光学倍率连续的变化ΔPuiSup,ΔPuiSup在点(P)和点(PSup)(绝对值形式下的最大变化点)之间单调,其中有正负之分的变化值ΔPuiSupMax=Pui(PSup)-Pui(P),介于-0.1和-0.4屈光度之间;下部区域,其具有,相对于点(P)的平均光学倍率连续的变化ΔPuinf,ΔPuinf在点(P)和点(Pinf)(绝对值形式下的最大变化点)之间单调,其中有正负之分的变化值ΔPuiinfMax=Pui(PInf)-Pui(P),介于+0.1和+0.4屈光度之间;平均光学倍率变化率小于4.10-2X ΔPuitotal,其中ΔPuitotal=|ΔPuiSupMax|+ΔPuiInfMax。这种镜片有利地将眼睛的调节动态性考虑在内并提高了佩戴者的视觉舒适度。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计划被安装到眼镜架中的单视眼镜片。
对于每个计划被安装到眼镜架中的单视眼镜片而言,都有一个给定视距的相关处方。此视距的眼科处方可以包括光学倍率值,或正或负,以及散光值和轴线。这个处方借助于镜片来弥补配戴者的视觉缺陷。对于给定的视距和视见方向,该镜片根据配戴者的瞳孔相对于镜架的位置来安装到镜架上。
在传统单视镜片的最简单的情况下,如果处方中包括散光,那么镜片前表面和后表面是球面或是复曲面。
与传统的单观看镜片相比,在改善视力和增加配戴者舒适度的方面已经取得很大进步。
本发明的镜片是单视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它相当于一个给定的单视处方,但这种镜片在规定值上可能存在光学倍率和/或散光的变化。
第一大类改进的单视类型并计划矫正配戴者视力的眼镜镜片被称为“非球面镜片”家族。在该家族中,玻璃的光学质量通过优化镜片的视觉象差(例如相对于处方的光学倍率和散光的偏差)得到改进。
专利FR2871247公开了另一大类改进的单视类型的计划纠正屈光不正非远视佩戴者视力的眼科镜片。所述镜片适合于内隐斜视屈光不正的非远视配戴者,他们在长时间近距离观看时会感到视觉疲劳。配戴者可能有隐斜视,这意味着当双眼视力分离时两个视觉轴相对于固定点的偏差。当双眼视力分离时,隐斜视被证明为视觉轴修改。换句话说,在主动位置(采用双眼视力)中,视觉轴相交在固定点;在被动位置中,在缺少融合刺激的情况下或通过消除任何融合和外围的刺激下,视觉轴不再穿过固定点。关于隐斜视定义的更多细节,可以查阅Darras C.,Eléments et réflexions d′optique physiologique(生理光学的元素和想法),ERA版,1995年。
专利FR2 871247中公开的改进的单视眼科镜片专门针对视觉疲劳的配戴者。
本发明涉及任何已被开出单视眼镜处方的配戴者(屈光不正和/或远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给配戴者一个改进的单视眼镜镜片。相比已知的单视或非球面镜片,该单视眼镜镜片增加配戴者的视觉清晰度和质量。本发明对给定的配戴者提出计划被安装在眼镜框中的眼镜镜片,包括:
-处方控制点P,与介于-10°和+25°之间的向下注视位移αP和介于-10°和+10°之间的侧向注视位移βP相对应,
-由向下注视线值α和侧向注视位移值β定义的上部区域,对于佩戴者来说,α介于αP-30°和αP之间,沿着向下注视线路径,而β介于βP-30°和βP+30°之间,平行于侧向注视位移轴,
-由向下注视线值α和侧向注视位移线值β定义的下部区域,对于佩戴者来说,α介于αP和αP+30°之间,沿着向下注视线路径,而对于佩戴者来说,β介于βP-30°和βP+30°之间,平行于侧向注视线位移轴;和/或:
-镜片在点P处的光学倍率基本等于配戴者的处方,
-相对于点P且沿向下注视路径,上部区域具有连续的平均光学倍率变化值ΔPuiSup,ΔPuiSup在点P和点PSup之间单调。PSup,是绝对值形式,是光学倍率值变化中的最大幅值点,并且其中点PSup和点P之间的平均光学倍率偏差ΔPuiSupMax,ΔPuiSupMax=Pui(PSup)-Pui(P),介于-0.1和-0.4屈光度之间(其中“Pui”代表“光学倍率(Power)”且“Sup”代表“上部区域(upper area)”),
-相对于点P且沿向下注视路径,下部区域具有连续的平均光学倍率变化值ΔPuiInf,ΔPuiInf在点P和点PInf之间单调,点PInf,是绝对值形式,是光学倍率值变化的最大幅值点,并且其中点PInf和点P之间的平均功率偏差值ΔPuiInfMax,ΔPuiInfMax=Pui(PInf)-Pui(P),介于+0.1和+0.4屈光度之间(其中“Pui”代表“光学倍率(Power)”且“Inf”代表“下部区域(Lower area)”),
-沿向下注视路径的平均光学倍率梯度小于4.10-2×ΔPuitotal,其中ΔPuitotal=|ΔPuiSupMax|+ΔPuiInfMax,且所述平均光学倍率梯度以每度屈光度表示。
向下注视路径通常也称为“经线(meridian)”。
“镜片的光学倍率等于配戴者的处方”应被理解为指这样的配置,其中,加上或减去任何测量误差,镜片的光学倍率等于在“配戴者”或“测镜仪”模式下按常规眼科光学技术定义的处方。
“沿向下注视路径的平均光学倍率梯度”应被理解为指平均光学倍率沿向下注视路径相对于角度变化的变化。
发明人已经注意到,这样一种镜片能够有利地考虑眼睛的调节动态性,从而增加了配戴者的视觉舒适度。
在可以任何可行组合方式进行组合的不同的实施例中:
-配戴者是一个由以下参数定义的参考配戴者:
●沿着视线(α,β)=(0,0),眼睛的转动中心(ECR)和眼镜镜片后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25.5mm;
●8°的广角倾斜,
●0°的基准曲线,
-眼镜镜片与可以将控制点P定位在所述镜片上和定位所述镜片的上部和底部的信息相关,所述信息例如可选自下述一个或多个元素表:微凹印,暂时性的标志,安装图,制造商目录,以及可选地,镜片鼻侧和/或颞侧上的位置参考标记;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可以添加地或有选择地使用提供定位控制点P的信息的其他手段;
-光学倍率变化的最大值|ΔPuiSupMax|和/或ΔPuiInfMax的值大于或等于0.15屈光度和小于或等于0.30屈光度,
-光学倍率变化|ΔPuiSupMax|的最大值大于或等于0.5×ΔPuiInfMax和/或小于或等于2×ΔPuiInfMax,例如大于或等于0.75×ΔPuiInfMax和/或再例如小于或等于1.5×ΔPuiInfMax,
-对整个上部和下部区域而言,获得的散光小于或等于1.25×ΔPuitotal,以屈光度表示;在一个示范的实施例中,对整个上部和下部区域而言,造成的散光小于或等于0.9×ΔPuitotal,由屈光度表示,
-沿向下注视路径的平均光学倍率梯度小于或等于3.10-2×ΔPuitotal,或甚至小于或等于2.75-2×ΔPuitotal,由每度屈光度来表示,
-平均光学倍率变化值ΔPuiInf和ΔPuiSup的绝对值相等,且/或点PSup和点PInf关于点P对称,
-向下注视路径是直线,
-前和/或后表面选自下表:球面,非球面,复杂表面,例如一个渐进的表面,或例如由多个表面组合生成的表面。
在本发明中,“广角倾斜”应理解为一个垂直平面上的角度。该角度是由首要观看位置的眼视轴和一个在首要观看方向与镜片交点处与镜片背面相切的平面的法线形成的。
“首要位置”应理解为,当直线向前目视位于眼睛高度上的一个对象时,眼睛相对于头的位置。
这些定义遵循ISO标准13666(第一版1998-08-01)所表述的原理,该标准涉及眼科光学和眼镜镜片的词汇。
“基准曲线”应理解为在水平平面上的角度。该角度是由首要观看位置的眼视轴和一个在首要观看方向与镜片交点处与背面镜片相切的平面的法线形成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由计算机装置实施的方法,用来计算计划被安装在眼镜框中并为给定配戴者定制的眼镜镜片的光学系统(OS),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配戴者的处方,
-沿着配戴者的视线(α,β),定义眼睛的转动中心(ECR)和眼镜镜片后表面之间的距离,
-定义广角倾斜,
-定义基准曲线,
-定义处方的控制点P,它对应于介于-10°和+25°之间的向下注视线αP,和介于-10°和+10°之间的侧向注视线位移βP。其中,镜片在点P的光学倍率等于配戴者的处方,
-定义由向下注视线值α和侧向视线位移值β定义的上部区域。对于佩戴者来说,α介于αP-30°和αP之间,沿着向下视线路径,而对于佩戴者来说,β介于βP-30°和βP+30°之间,平行于侧向视线位移轴,
-定义由向下注视线值α和侧向注视线位移值β定义的下部区域,对于佩戴者来说,α介于αP和αP+30°之间,沿着向下注视线路径,而对于佩戴者来说,β介于βP-30°和βP+30°之间,平行于侧向注视位移轴,
并且其中,所述眼镜镜片以下述方式计算:
-镜片在点P处的光学倍率基本上等于配戴者的处方,
-对于点P且沿着向下注视线路径,上部区域具有连续的平均光学倍率变化ΔPuiSup。ΔPuiSup在点P和点PSup之间单调。点PSup,是绝对值形式,是光学倍率值的变化中的最大幅值点,并且其中,点PSup和点P之间的平均光学倍率偏差值ΔPuiSupMax,ΔPuiSupMax=Pui(PSup)-Pui(P),介于-0.1和-0.4屈光度之间。
-相对于点P且沿着向下注视线路径,下部区域具有平均光学倍率中的连续变化ΔPuiInf。ΔPuiInf在点P和点PInf之间单调。点PInf,是绝对值形式,是光学倍率值的变化中的最大幅值点,并且其中,点PInf和点P之间的平均光学倍率偏差值ΔPuiInfMax,ΔPuiInfMax=Pui(PInf)-Pui(P),介于+0.1和+0.4屈光度之间,
-沿着向下注视线路径的平均光学倍率梯度小于4.10-2xΔPuitotal,其中ΔPuitotal=|ΔPuiSupMax|+ΔPuiInfMax并且所述平均光学倍率梯度以每度屈光度表示。
“定义”一个参数应被理解为引入为该参数选择的一个数值的事实,以便依据上述方法执行计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片的光学系统(OS)由包含优化步骤的方法进行计算。特别是它能够定义等于初始镜片的工作镜片和目标镜片,并且据此通过优化同时使工作镜片和目标镜片的参数值之间的差别最小化来确定优化的镜片。这种计算方法的例子可以从专利EP0990939中找到。也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他优化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配戴者被认为是参考配戴者,并通过如下参数定义:
●沿着视线(α,β)=(0,0),眼睛的转动中心(ECR)和眼镜镜片后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25.5mm;
●广角倾斜8°,
●基准曲线0°。
在另一实施例中,对该配戴者的眼睛,测量沿着视线(α,β)=(0,0)的配戴者眼睛的转动中心和眼镜镜片背面之间的距离。
如此的测量能够特别根据专利WO2008/132356或者是专利EP1154302中描述的方法来进行。
通过确定镜片背面/眼睛角膜间距,然后加入角膜/ECR距离,在以这两个步骤进行测量时,例如,选择13.5毫米的角膜/ECR距离。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其它合适的方法都可以被使用,只要它允许直接或间接地确定配戴者眼睛转动中心和镜片背面之间的距离。
也可以选择不同于8°的广角倾斜和不同于0°的基准曲线。
本发明还涉及到制造这种计划安装到眼镜框中并为给定配戴者定制的眼镜镜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根据以上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对给定配戴者定制的眼镜镜片的光学系统(OS),
-提供适合于加工眼镜镜片的半成品,
-以一种创建具有所提供的光学系统特性的眼睛镜片的方法来加工半成品。
在一个实施例中,眼镜镜片与可以将控制点P定位在所述镜片上并且定位所述镜片的上部和底部的信息相关,所述信息例如可选自下表中一个或多个元素:微凹印,暂时性的标志,安装图,制造商目录,以及可选地,镜片鼻侧和/或颞侧上的位置标记。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增加屈光不正的非远视眼配戴者的视野清晰度和视觉感受舒适度的方法,同时考虑到眼睛的调节动态性,一种计划被安装到眼镜框中的眼睛镜片会被提供给所述配戴者。
通过阅读下面对作为示例的某些实施例的说明,并参考附图,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明了,其中:
-在图1至3中,图示了一种眼睛镜片系统,
-在图4中,图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沿镜片经线的散光和光学倍率变化曲线,
-在图5中,图示了图4中镜片的平均光学倍率图,
-在图6中,图示了图4中镜片得到的散光图,
-在图7至9,图10至12,图13至15和图16至18中,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镜片的相似于图4至6的图。
在下面的说明中,除非另有特别声明,否则,术语顶部和底部,水平和垂直等都是相对于镜片P点使用的。
在已知的方式下,为复杂表面上的每一点定义平均值球体D,由下述公式给出:
其中R1和R2是最大和最小曲率半径,以米为单位表示,并且n为构建镜片的材料的折射率。
还定义了一个圆柱体C,由以下公式给出:
镜片表面的特征可使用该平均值球体和圆柱体来表达。
对于一个给定的镜片,定义对应的光学特征,意指光学倍率和散光。
图1至3示出了眼睛和镜片光学系统图,以说明描述中所用的定义。
图1展示了如此系统的透视图,说明用来定义视线方向的参数α和β。
图2展示了在β=0的情况下垂直平面内的视野,该平面平行于佩戴者头部的轴并穿过眼睛转动中心。
图3展示了在α和β为非零的配置下的透视图,显示了连接至眼睛的固定的参考系统{x,y,z}和参考系统{xm,ym,zm},以便显示眼睛的转动。
Q’是眼睛转动的中心;轴Q’F’是通过眼睛转动中心并且延伸到配戴者前方的水平轴,换句话说,轴Q’F’对应于主观看方向。镜片的背面和该轴Q’F’的交点是点0。定义一个顶点球,该球以Q’为中心,半径为q’,与镜片的背面相切于水平轴上的一点。举例来讲,半径q’取值25.5毫米对应于一个通用的值。
一个给定的观察方向对应于眼睛绕着Q’转动的位置以及顶点球面上的点J;角度β是在轴Q’F’和线Q’J在包含轴Q’F’的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α是在轴Q’J和直线Q’J在包含轴Q’F’的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形成的夹角。因此,一个给定的可视方向对应于顶点球面一点J或者一个值对(α,β)。向下注视线的值越正,则注视线越向下,而当值为负时,注视线上升。以一个观察方向和一个给定的对象距离,点在对象空间中的镜像形成在对应于最小和最大焦距的两点S和T之间。它们在回转体表面的情况下是矢状和切向焦距。在光轴上,对象空间点在无限远处的镜像形成在点F’。
为处方定义一个控制点P,其中,需要有对应于配戴者处方的光学倍率和散光。该控制点P位于一区域中,该区域对应于介于-10°和+25°之间的向下注视线αP和介于-10°和+10°之间的侧向注视线位移βP。
Ergorama是一个与每个观看方向和对象点通常的距离有关的函数。通常情况下,对于主要观察方向的远视,对象点在无限远。关于Ergorama可能定义的更为详细的描述,可参考FR-A-2753805(US-A-6318859)。本文献描述了一个Ergorama、它的定义和它的建模方法。一个特定的Ergorama只由在无限远处取的点组成。对于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考虑在无限远或不在无限远的点。Ergorama也可以是配戴者屈光不正的函数。
利用这些元素,可以定义每一个观看方向的光学倍率和散光。对于观看方向(α,β),考虑一个由Ergorama给出的对象距离上的对象点M。在对象空间中,对于在对应光线上的点M,其接近度ProxO定义为点M和在顶点球面上的点J之间的距离MJ的倒数:
ProxO=1/MJ
这可以计算出在一个薄镜片近似点的每一个顶点球面的点的对象接近度。对于实际的镜片,可使用光线跟踪算法,将一个对象的接近度考虑为对象点和镜片前表面之间在对应的光线上的距离的倒数。
仍然对于相同的观看方向(α,β),具有给定接近度的点M的镜像形成于点S和点T之间,两点分别对应最小和最大焦距(这在回转表面的情形中,将是矢状和切向焦距)。数量Prox I定义为:
ProxI=0.5.((1/JT)+(1/JS))
其被称为点M映像的接近度。
通过和薄镜片的情况类比,在一个给定的观看方向和对于一个对象给定的接近度,即,对在对应的光线上的对象空间中的点,因此,定义光学倍率Pui为镜像接近度和对象接近度之和:
Pui=ProxO+ProxI
采用相同的符号,在每个观看方向中和对于一个给定的对象接近度,散光A被定义为
该定义对应于由镜片产生的光束的散光值。散光的角度,通常称为轴,是在关联于眼睛的参考系统(Q′,xm,ym,zm)中测量的角度γ,与方向zm相关联。在平面(Q′,zm,ym)中,根据所用约定可随该方向zm形成镜像S或T。
所得到的散光定义为所规定的散光和由镜片产生的散光之间的差。
因此对镜片光学倍率和散光我们得到本发明的定义,在配戴条件下,光学倍率和散光能够通过如下述文献所解释的那样进行计算:B.Bourdoncle et al.,Ray tracing through progressive ophthalmic lenses,1990 International Lens Design Conference,D.T.Moore ed.,Proc.Soc.Photo.Opt.Instrum.Eng.在一个实施例中,标准的配戴条件应被理解为镜片相对于普通配戴者眼睛的位置,特别定义为广角倾斜8°,镜片-眼睛距离12毫米,且基准曲线0°。其它的条件也可以被使用。因此能够用光线跟踪程序来计算给定镜片的参数。在本发明中,能够计算出光学倍率和散光,以使处方达到控制点P,该控制点P是针对配戴条件下配戴其镜片的配戴者,或者是由测镜仪测量得到的。
图3示出眼睛的位置和在一个方向(α,β)与它关联的参考系统。为了更好地表示眼睛的转动,在图3中给出一个固定参考系统{x,y,z}和一个与眼睛关联的参考系统{xm,ym,zm}。参考系统{x,y,z}以点Q’作为其原点;x轴是轴Q’F’,点F’在图3中没有示出,并且x轴穿过点0;该轴的方向为从镜片到眼睛。平面{y,z}是垂直面;y轴垂直且向上;z轴水平,参考系统是正交的。与眼睛关联的参考系统{xm,ym,zm}以点Q’为中心;xm轴由观看方向JQ’给出,和首要观看方向的参考系统{x,y,z}一致。
点P在图3中以其角坐标αP,βP定位。图3示出了上部区域11,其由向下注视线值α和侧向视线位移值β所定义。对配戴者而言且沿着一个向下注视线路径,α介于αP-30°和αP之间;对配戴者而言且平行于侧向注视目光位移轴线,β在βP-30°和βP+30°之间。下部区域12由向下注视线值α和侧向视线位移值β所定义。对于配戴者而言且沿着一个向下注视线路径,α介于αP和αP+30°之间;对于配戴者而言且平行于侧向注视目光位移轴,β介于βP-30°和βP+30°之间。
在下文中参考不同实施例来描述镜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表示为EX1,参考图4至6进行描述。
在该例子中,配戴者的处方对于远视力是-6屈光度。所示表格对应于放置在配戴者眼睛前面的镜片的光学分析,该光学分析是依据预先定义配戴条件的标准并对于对象点位于无限远(ProxO=0)的情况下作出的。
在这些例子中,镜片被安装为一个标准的单视镜片,点P定位在配戴者瞳孔的前面。
镜片的光学函数基本上关于向下注视线对称。在该例子中,向下注视线是垂直的。这允许对右眼和左眼使用相同的镜片。在对称轴保持垂直时,可将镜片安装到镜架上。仍然可能具有一种组装,在这种组装中,向下注视线是倾斜的。
配镜师可用一个定中心点将镜片定位在镜架上,并且可采用如下一种方式定义:位于镜片上的点,在两个蚀刻标记的中间;通过一个叉或者是诸如画在镜片上的由圆圈包围的点那样的任何其它标记,在镜片装配到镜架之前将点物理地标记在镜片上。如下文中揭示的,该点被有利地用于将镜片装配到镜架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中点可以与点P结合并可以与它分开,这取决于镜片装配的选择类型。在所呈现的不同实施例中,点P与对中点组合。
图4示出最小光学倍率42(点划线),最大光学倍率41(虚线)和平均光学倍率40(实线)的变化图,以屈光度表示(x轴),是以度表示的向下注视线α(y轴)的函数。该变化图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沿着镜片的经线(或向下注视线路径)得到的。这些值在平均光学倍率为-6屈光度的原点出被正则化,这是分析中考虑的佩戴者的处方。
图5示出了图4中镜片的平均光学倍率图。像往常一样,等光学倍率线被加至图5。这些线由具有相同平均光学倍率值的点形成。在图5中,呈现了相隔0.10屈光度的等光学倍率等高线。
图6示出了图4的镜片获得的散光图(如上文所定义的)。图6中所呈现的是相隔0.10屈光度的等散光线。这些线相对于镜片的垂直轴对称。
以下述方式安装图4至6中的镜片。以已知的用于远视,高度和单眼瞳距的方法测量佩戴者瞳孔在镜框中的位置。然后镜片被安装在镜框中,从而使镜片的对中点位于测量好的位置中,同时确保上部和下部区域的界线为水平。在镜片的上部,提供给佩戴者相对于他的处方的平均光学倍率变化达到约-0.28屈光度(ΔPuiSupMax),并且在镜片的下部,此平均光学倍率变化达到约0.12(ΔPuiInfMax)屈光度。佩戴者从而在上部区域获得补偿,该补偿比规定的稍微负一些,并在下部区域获得补偿,该补偿比规定的稍微欠负一些。
发明人能够观察到视觉清晰度和舒适度得到改善的结果。
其他图显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表示为EX2至EX5。
对应于这些不同实施例EX2(图7至9),EX3(图10至12),EX4(图13至15),和EX5(图16至18)的图,呈现出这些镜片中每一个的特性,其呈现方式与上文对EX1(图5至6)采用和描述的表示方法相同,分别对应于-2屈光度;+0.50(-1.00)30°屈光度;+0.50屈光度;+4屈光度的远视处方。
上表I总结了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特性。
通过使用已知的优化方法来优化一个表面,可获得上述示例中的镜片。实例可见专利EP1752815中描述的用于渐进多焦点镜片的优化方法,该专利题为“制造光学系统的方法(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optical system)”。上文参考图4至18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准则可被用于优化,并且特别地:
-上部区域中平均光学倍率变化,其中,最大值介于-0.1和-0.4屈光度之间,
-下部区域中平均光学倍率变化,其中,最大值介于+0.1和+0.4屈光度之间,
-用于佩戴者的处方。
这些准则可与其他准则合并,特别是与上述示例中提出的一个或多个准则合并。
这些准则的选择或一些或全部这些准则允许通过优化获得镜片。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所讨论的镜片并不必需具有精确地对应于所施加的准则的值。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镜片仅有一个表面被优化。很清楚的是,在所有这些示例中,可以容易地交换前表面和后表面的角色。还可以将光学倍率的变化分布于两个镜片表面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或部分地分布在一个或另一个表面上。通过考虑表面特性或通过在两个表面上的光线追踪,同时考虑光学特性,可在一个表面上优化镜片。
在这些示例中可对实施例做出多种改变。本发明将以一种非限制的方式进行诠释,包括任何等价的实施例。
Claims (18)
1.计划安装在眼镜框中用于指定佩戴者(2)的眼镜镜片(1),包括:
-处方控制点P,与介于-10°和+25°之间的向下注视线αP和介于-10°和+10°之间的侧向视线位移βP相对应,
-由向下注视线值α和侧向注视线位移值β定义的上部区域(11),对于佩戴者(2)来说,α介于αP-30°和αP之间,沿着向下注视线路径,而对于佩戴者(2)来说,β介于βP-30°和βP+30°之间,平行于侧向注视线位移轴,
-由向下注视线值α和侧向注视线位移值β定义的下部区域(12),对于佩戴者(2)来说,α介于αP和αP+30°之间,沿着向下注视线路径,而对于佩戴者(2)来说,β介于βP-30°和βP+30°之间,平行于侧向注视线位移轴;
其特征在于:
-镜片在点P处的光学倍率基本上等于佩戴者的处方,
-相对于点P且沿着向下注视路径,上部区域具有连续的平均光学倍率变化值ΔPuiSup,ΔPuiSup在点P和点PSup之间单调,点PSup,是绝对值形式,是光学倍率值的变化中的最大幅值点,并且其中点PSup和点P之间的平均光学倍率偏差值ΔPuiSupMax,ΔPuiSupMax=Pui(PSup)-Pui(P),介于-0.1和-0.4屈光度之间,
-相对于点P且沿着向下注注视路径,下部区域具有连续的平均光学倍率变化值ΔPuiInf,ΔPuiInf在点P和点PInf之间单调,点PInf,是绝对值形式,是光学倍率值的变化中的最大幅值点,并且其中点PInf和点P之间的平均光学倍率偏差值ΔPuiInfMax,ΔPuiInfMax=Pui(PInf)-Pui(P),介于+0.1和+0.4屈光度之间,
-沿着向下注视路径的平均光学倍率梯度小于4.10-2xΔPuitotal,其中ΔPuitotal=|ΔPuiSupMax|+ΔPuiInfMax,并且所述平均光学倍率梯度以每度屈光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镜片,其特征在于,佩戴者是由下述参数定义的参考佩戴者:
·沿着视线(α,β)=(0,0),眼睛的转动中心(ECR)和眼镜镜片后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25.5mm;
·8°的广角倾斜,
·0°的基准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镜片与将控制点P定位在所述镜片上和定位所述镜片的上部和底部的信息相关,所述信息例如可选自下述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元素:微凹印,暂时性的标志,安装图,制造商目录,以及可选地,镜片鼻侧和/或颞侧上的位置参考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镜片,其特征在于,光学倍率变化|ΔPuiSupMax|的最大值和/或ΔPuiInfMax的值大于或等于0.15屈光度并小于或等于0.30屈光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镜片,其特征在于,光学倍率变化|ΔPuiSupMax|的最大值大于或等于0.5XΔPuiInfMax和/或小于或等于2XΔPuiInfMax。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镜片,其特征在于,获得的散光小于或等于1.25XΔPuitotal,以屈光度表示,适用于全部的上部(11)和下部(12)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眼镜镜片,其特征在于,获得的散光小于或等于0.9XΔPuitotal,以屈光度表示,适用于全部的上部(11)和下部(12)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镜片,其特征在于,沿着向下注注视路径的平均光学倍率梯度小于或等于3.10-2xΔPuitotal,以每度屈光度表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镜片,其特征在于,平均光学倍率变化值ΔPuiInf和ΔPuiSup的绝对值相等,且/或其中,点PSup和点PInf相对于点P对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镜片,其特征在于,前和/或后表面选自:球面,非球面和复合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镜片,其特征在于,光学倍率变化|ΔPuisupMax|的最大值和/或ΔPuiInfMax的值大于或等于0.15屈光度并小于或等于0.30屈光度。
且其中,获得的散光小于或等于1.25XΔPuototal,以屈光度表示,适用于全部的上部和下部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镜片,其特征在于,光学倍率变化|ΔPuiSupMax|的最大值和/或ΔPuiInfMax的值大于或等于0.15屈光度并小于或等于0.30屈光度。
且其中,获得的散光小于或等于0.9XΔPuitotal,以屈光度表示,适用于全部的上部和下部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镜片,其特征在于,光学倍率变化|ΔPuiSupMax|的最大值和/或ΔPuiInfMax的值大于或等于0.15屈光度并小于或等于0.30屈光度。
且其中,沿着向下注注视路径的平均光学倍率梯度小于或等于3.10-2xΔPuitotal,以每度屈光度表示。
14.由计算机装置对眼镜镜片的光学系统进行计算的计算方法,该眼镜镜片计划被安装在眼镜镜架中并为给定佩戴者定制,包括下述步骤:
-提供佩戴者的处方,
-沿着佩戴者的视线(α,β),定义眼睛转动中心(ECR)和眼镜镜片后表面之间的距离,
-定义广角倾斜,
-定义基准曲线,
-定义与介于-10°和+25°之间的向下注视线αP和介于-10°和+10°之间的侧向注视线位移βP相符合的处方控制点P,其中镜片在点P处的光学倍率等于佩戴者的处方,
-定义由向下注视线值α和侧向注视线位移值β定义的上部区域(11),对于佩戴者(2)来说,α介于αP-30°和αP之间,沿着向下注视线路径,而对于佩戴者(2)来说,β介于βP-30°和βP+30°之间,平行于侧向注视线位移轴,
-定义由向下注视线值α和侧向注视线位移值β定义的下部区域(12),对于佩戴者(2)来说,α介于αP和αP+30°之间,沿着向下注视线路径,而对于佩戴者(2)来说,β介于βP-30°和βP+30°之间,平行于侧向注视线位移轴,
并且其中,所述眼镜镜片以下述方式计算,使得:
-镜片在点P处的光学倍率基本上等于佩戴者的处方,
-相对于点P且沿着向下注视线路径,上部区域具有连续的平均光学倍率变化ΔPuiSup,ΔPuiSup在点P和点PSup之间单调,点PSup,是绝对值形式,是光学倍率值的变化中的最大幅值点,并且其中点PSup和点P之间的平均光学倍率偏差值ΔPuiSupMax,ΔPuiSupMax=Pui(PSup)-Pui(P),介于-0.1和-0.4屈光度之间,
-相对于点P且沿着向下注注视路径,下部区域具有平均光学倍率中的连续变化ΔPuiInf,ΔPuiInf在点P和点PInf之间单调,点PInf,是绝对值形式,是光学倍率值的变化中的最大幅值点,并且其中点PInf和点P之间的平均光学倍率偏差值ΔPuiInfMax,ΔPuiInfMax=Pui(PInf)-Pui(P),介于+0.1和+0.4屈光度之间,
-沿着向下注视线路径的平均光学倍率梯度小于4.10-2xΔPuitotal,其中ΔPuitotal=|ΔPuiSupMax|+ΔPuiInfMax并且所述平均光学倍率梯度以每度屈光度表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沿着视线(α,β)=(0,0),眼睛的转动中心(ECR)和眼镜镜片后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25.5mm;
-广角倾斜是8°,
-基准曲线是0°。
16.用于制造眼镜镜片的方法,所述眼镜镜片计划被安装在眼镜框中并为给定佩戴者定制,包括下述步骤:
-提供为给定佩戴者定制的眼镜镜片的光学系统(0S),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计算得到,
-提供适于加工眼镜镜片的半成品,
-以生成具有上述光学系统的特性的眼镜镜片的方式加工该半成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制造眼镜镜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眼镜镜片与可以将控制点P定位在所述镜片上并且定位所述镜片的上部和底部的信息相关,所述信息例如选自下述表中一个或多个元素:微凹印,暂时性的标志,安装图,制造商目录,以及可选地,镜片鼻侧和/或颞侧上的位置参考标记。
18.提高非远视屈光不正佩戴者的视觉清晰度和视觉舒适度的方法,同时考虑到眼睛的调节动态性,其特征在于,计划被安装在眼镜框中的眼镜镜片,被提供给所述佩戴者,并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权利要求定制或者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制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0953395 | 2009-05-20 | ||
FR0953395A FR2945874A1 (fr) | 2009-05-20 | 2009-05-20 | Lentille ophtalmique de type unifocale |
PCT/FR2010/050987 WO2010133813A1 (fr) | 2009-05-20 | 2010-05-20 | Lentille ophtalmique de type unifocal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60277A CN102460277A (zh) | 2012-05-16 |
CN102460277B true CN102460277B (zh) | 2014-03-12 |
Family
ID=41395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28786.8A Active CN102460277B (zh) | 2009-05-20 | 2010-05-20 | 单视眼镜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579436B2 (zh) |
EP (1) | EP2433177B1 (zh) |
CN (1) | CN102460277B (zh) |
FR (1) | FR2945874A1 (zh) |
WO (1) | WO201013381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88560B (zh) | 2012-04-05 | 2017-06-21 | 布萊恩荷登視覺協會 | 用於屈光不正之鏡片、裝置、方法及系統 |
US9201250B2 (en) | 2012-10-17 | 2015-12-01 | Brien Holden Vision Institute | Lenses, device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fractive error |
US9541773B2 (en) | 2012-10-17 | 2017-01-10 | Brien Holden Vision Institute | Lenses, device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fractive error |
FR3021204A1 (fr) * | 2014-05-20 | 2015-11-27 | Essilor Int | Procede de determination d'au moins un parametre de comportement visuel d'un individu |
WO2016150742A1 (en) * | 2015-03-20 | 2016-09-29 |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énérale d'Optique) | Ophthalmic len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same |
US10048512B2 (en) * | 2016-10-08 | 2018-08-14 | eyeBrain, Medical, Inc. | Low-convergence spectacles |
EP3547013A1 (en) * | 2018-03-30 | 2019-10-02 |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single vision ophthalmic lens |
GB2575842A (en) * | 2018-07-25 | 2020-01-29 | Shamir Optical Ind Ltd | Aspherical ophthalmic lens |
CN109509553B (zh) * | 2018-11-08 | 2021-04-30 | 华南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经络平衡的亚健康定量评估系统 |
DE102022210894B4 (de) * | 2022-10-14 | 2024-07-25 | Rodenstock Gmbh | Brillenglas zum myopie management mittels peripherem wirkungsanstieg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72495A (en) * | 1991-11-12 | 1993-12-21 |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 Progressive multifocal ophthalmic lens |
WO1997026579A1 (en) * | 1996-01-19 | 1997-07-24 | Sola International Inc. | Hard/soft superposition progressive lens design |
CN1224508A (zh) * | 1996-04-04 | 1999-07-28 | 索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 渐变镜片元件及其设计和使用方法 |
WO2000073846A1 (en) * | 1999-05-31 | 2000-12-07 | Sola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 Progressive lens |
WO2006003275A1 (fr) * | 2004-06-04 | 2006-01-12 |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 Lentille ophtalmique |
WO2008037892A1 (fr) * | 2006-09-28 | 2008-04-03 |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 Procede de determination d'une lentille ophtalmiqu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61153A (en) * | 1986-12-19 | 1989-08-29 | American Optical Corporation | Progressive addition spectacle lens |
US5123725A (en) * | 1986-12-19 | 1992-06-23 | American Optical Corporation | Progressive addition spectacle lens |
FR2617989B1 (fr) * | 1987-07-07 | 1989-10-27 | Essilor Int | Lentille ophtalmique multifocale |
JP2576054B2 (ja) * | 1988-02-29 | 1997-01-29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累進多焦点レンズ |
FR2683642B1 (fr) * | 1991-11-12 | 1994-01-14 | Essilor Internal Cie Gle Optique | Lentille ophtalmique multifocale progressive. |
DE4238067C3 (de) * | 1991-11-12 | 2002-10-24 | Essilor Int | Gruppe von progressiven Brillengläsern |
JP3480470B2 (ja) * | 1993-05-31 | 2003-12-22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累進多焦点レンズ |
EP0632308A1 (en) * | 1993-06-29 | 1995-01-04 | Nikon Corporation | Progressive power lens |
AUPN944096A0 (en) * | 1996-04-24 | 1996-05-16 | Sola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 Progressive lens |
FR2753805B1 (fr) * | 1996-09-20 | 1998-11-13 | Essilor Int | Jeu de lentilles ophtalmiques multifocales progressives |
FR2783938B1 (fr) | 1998-09-28 | 2000-11-17 | Essilor Int | Lentilles ophtalmiques toriques |
WO2000048035A1 (fr) | 1999-02-12 | 2000-08-17 | Hoya Corporation | Lunettes et leu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
JP4171776B2 (ja) * | 2002-09-10 | 2008-10-29 | セイコーオプティカル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 眼鏡レンズ |
JP3882748B2 (ja) * | 2002-12-12 | 2007-02-2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 |
FR2881846B1 (fr) * | 2005-02-08 | 2007-05-11 | Essilor Int | Procede de definition d'une face supplementaire pour lunettes |
FR2888344B1 (fr) * | 2005-07-11 | 2007-09-14 | Essilor Int | Lentille ophtalmique |
EP1752815A1 (en) | 2005-08-11 | 2007-02-14 |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optical system |
FR2914173B1 (fr) | 2007-03-30 | 2010-02-26 | Essilor Int | Procede de mesure de la position suivant une direction horizontale du plan sagittal d'un point remarquable d'un oeil d'un sujet |
-
2009
- 2009-05-20 FR FR0953395A patent/FR2945874A1/fr active Pending
-
2010
- 2010-05-20 EP EP10731771.1A patent/EP2433177B1/fr active Active
- 2010-05-20 CN CN201080028786.8A patent/CN102460277B/zh active Active
- 2010-05-20 US US13/321,823 patent/US8579436B2/en active Active
- 2010-05-20 WO PCT/FR2010/050987 patent/WO2010133813A1/fr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72495A (en) * | 1991-11-12 | 1993-12-21 |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 Progressive multifocal ophthalmic lens |
WO1997026579A1 (en) * | 1996-01-19 | 1997-07-24 | Sola International Inc. | Hard/soft superposition progressive lens design |
CN1224508A (zh) * | 1996-04-04 | 1999-07-28 | 索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 渐变镜片元件及其设计和使用方法 |
EP1835328A2 (en) * | 1996-04-04 | 2007-09-19 | Carl Zeiss Vision Australia Holdings Ltd. | Progressive lens elements and methods for designing and using same |
WO2000073846A1 (en) * | 1999-05-31 | 2000-12-07 | Sola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 Progressive lens |
WO2006003275A1 (fr) * | 2004-06-04 | 2006-01-12 |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 Lentille ophtalmique |
WO2008037892A1 (fr) * | 2006-09-28 | 2008-04-03 |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 Procede de determination d'une lentille ophtalmiqu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433177A1 (fr) | 2012-03-28 |
WO2010133813A1 (fr) | 2010-11-25 |
CN102460277A (zh) | 2012-05-16 |
EP2433177B1 (fr) | 2017-07-12 |
FR2945874A1 (fr) | 2010-11-26 |
US20120176583A1 (en) | 2012-07-12 |
US8579436B2 (en) | 2013-11-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60277B (zh) | 单视眼镜片 | |
CN104335103B (zh) | 用于为佩戴者提供个性化眼镜片光学系统的方法 | |
CN104520756B (zh) | 渐进式多焦点眼镜片 | |
CN102439511B (zh) | 评估眼科镜片设计的光学特征的方法 | |
US9477098B2 (en) | Ophthalmic lense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wearer's handedness | |
EP2780759B1 (en) |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optical system of an ophthalmic spectacle len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ophthalmic spectacle lens | |
US10247962B2 (en) | Method of calculating an optical system of a progressive addition ophthalmic lens being arranged to output a supplementary image | |
CA2827310C (en) |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arget optical functions | |
JP2007256957A (ja) | 累進焦点眼鏡レンズの決定方法 | |
JP2018500607A (ja) | 眼鏡フレームに枠入れされるための眼鏡眼用レンズ | |
CA2873522C (en) | A process for determining a pair of progressive ophthalmic lenses | |
JP2015500503A (ja) | 眼科用レンズの決定方法 | |
CN107407826B (zh) | 眼科镜片以及确定所述眼科镜片的方法 | |
CN106716231B (zh) | 用于向配戴者提供定制的渐变眼镜眼科镜片的多焦点镜片供应系统 | |
CN107077008B (zh) | 用于修改眼科镜片表面的屈光功能的方法 | |
US8757799B2 (en) | Progressive multifocal ophthalmic lens | |
CN104662467B (zh) | 用于提高佩戴者的视觉舒适度的方法以及相关联的主动视觉系统 | |
US20140320803A1 (en) |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Optical System Of An Ophthalmic Spectacle Len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Ophthalmic Spectacle Lens | |
EP2780761B1 (en) |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optical system of an ophthalmic spectacle len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ophthalmic spectacle len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14 Address after: France Sharon - basil Patentee after: Essilor International Ltd. Address before: France Sarah. Patentee before: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