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7539A - 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57539A CN102457539A CN2010105165182A CN201010516518A CN102457539A CN 102457539 A CN102457539 A CN 102457539A CN 2010105165182 A CN2010105165182 A CN 2010105165182A CN 201010516518 A CN201010516518 A CN 201010516518A CN 102457539 A CN102457539 A CN 1024575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e
- real
- file server
- management method
- ser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用以管理网络环境中的多个文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包括:建立网络服务器,其中网络服务器通过接口与文件服务器建立通信;在网络服务器定义超文件传送协议安全端口,以通过超文件传送协议安全端口接收使用者命令;定义用以管理文件服务器的命令集以及管理封包格式,管理封包格式包括文件服务器的实时状态;得到每一个文件服务器的实时状态;以及依据实时状态以及使用者命令执行管理程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网络服务器管理网络环境中的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不论是个人计算机、大型服务器或是笔记型计算机,计算机在提供给使用者之前可能需安装好操作系统以便使用者使用,或是提供具有操作系统的导航光盘或维护光盘给使用者。因此生产计算机的厂商在出货前,需要大批量地对这些计算机(又称为待测单元,unit under test,UUT)灌装操作系统。
传统上,先将可能需要的操作系统的映像文件配置于至少一个文件服务器中。待测单元对文件服务器送出下载映像文件的请求,而文件服务器再响应并提供待测单元所需的映像文件。虽然一个文件服务器可以同时服务多个待测单元,但在实际生产环境中,由于生产规模庞大,仅仅一两个文件服务器难以满足数以百万计的待测单元的请求。因此为了在这么多的待测单元中安装操作系统,大量的文件服务器也是必要的。
此外,由于响应和控制待测单元的请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传统上需要在文件服务器上面预先安装好相应的管理系统。使用者(也就是管理员)操作管理系统以对文件服务器以及提出请求的待测单元进行干预和控制。基于传统的架构,这些操作需要人工实际到文件服务器旁边进行操作。操作、管理上百台的文件服务器本身以非常不易,如果这些文件服务器物理上被配置的位置分散,更是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来进行。且在这样的条件下,操作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也是难以保证的。
也就是说,传统上管理文件服务器的方法具有严重地受到文件服务器的物理位置及环境的影响、需投入大量的人力以逐一操控大量的文件服务器、因需要大量人工操作造成准确性及实时性不足,以及容易因开放式的管理环境使得安全性难以保证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用以管理多个文件服务器。
本发明提供的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用以管理网络环境中的多个文件服务器,其包括:建立一网络服务器(web server),其中网络服务器通过一接口(socket)与文件服务器建立通信;在网络服务器定义一超文件传送协议安全(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HTTPS)端口,以通过HTTPS端口接收一使用者命令;定义用以管理文件服务器的一命令集以及一管理封包格式,管理封包格式包括文件服务器的一实时状态;得到每一个文件服务器的实时状态;以及依据实时状态以及使用者命令执行一管理程序。
此外,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还可包括:设定多个管理员账号,管理员账号与多个管理员权限分别对应。
实时状态中可包括与此实时状态对应的文件服务器的至少一信道信息、一信道使用率、一处理请求数、一目标映像文件存在旗标或一传输失败率。而命令集可包括一实时状态轮询命令、一映像文件确认命令或是一信道信息列表命令(CHANNELINFOLIST)。
文件服务器之一可通过一信道(channel)提供一映像文件(disk image)给一待测单元(unit under test,UUT)。而信道信息可包括信道的一信道编号(ID)、一信道开始时间、一传输速度、一优先权、一映像文件路径或是一映像文件大小。
根据一实施范例,“得到每一个文件服务器的实时状态”的步骤可包括:令文件服务器定时向网络服务器的一监控端口传送实时状态;以及通过监控端口接收实时状态。
根据另一实施范例,“得到每一个文件服务器的实时状态”的步骤则可包括:定时轮询文件服务器,以令文件服务器发送实时状态;以及通过网络服务器的监控端口接收实时状态。
而上述管理程序可包括:显示文件服务器的实时状态。管理程序也可包括:依据实时状态,检测一错误状态;以及依据错误状态显示一错误警告。
于一实施范例中,使用者命令可包括一新增服务器地址,且新增服务器地址对应于一个新的文件服务器。而管理程序可包括:发送命令集的一探索命令(DISCOVERY)给新增服务器地址;接收新的文件服务器的一探索响应;以及当探索响应为有效时,认可新的文件服务器,并将新的文件服务器加入一管理清单。
综上所述,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具有下列多项优点。首先,客户端计算机无需安装特别的软件,只需要具备一般的浏览器和网络环境即可。再者,可集中监控管理文件服务器和待测单元,而不受网络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和待测单元的物理位置的限制。且相对于之前只能在逐一独立操控文件服务器,使用者可以通过显示出来的实时状态来纵观整体生产环境。因此使用者能够比对不同的文件服务器的实时状态,以对文件服务器作出更有效的控制;并兼具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的优势。此外,由于网络服务器采用HTTPS,因此在通信的安全方面更有保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范例的文件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范例的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一实施范例的管理程序的流程图;
图4为另一实施范例的管理程序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20网络服务器
22文件服务器
24待测单元
26客户端计算机
30HTTPS联机
32接口
34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范围及图式,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本发明关于一种文件服务器(file server,又称为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其用以管理多个文件服务器。请同时参照图1以及图2,其分别为一实施范例的文件服务器的示意图,以及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建立一网络服务器(web server)20,其中网络服务器20通过一接口(socket)32与各个文件服务器22建立通信(步骤S100)。每一个文件服务器22分别具有至少一映像文件(disk image),以提供给至少一待测单元(unitunder test,UUT,又称为生产机器)24。映像文件可以是对应于各种操作系统的系统文件或核心(kernel)程序。文件服务器22可通过一信道(channel)34提供映像文件给待测单元24。每一个信道34对应于一个文件服务器22、一个待测单元24以及一个映像文件。而待测单元24可以通过网络,由文件服务器22下载映像文件,并使用下载的映像文件安装自己所需的操作系统。
网络服务器20则通过通过接口32与各个文件服务器22建立通信。换句话说,可以通过接口程序(socket programming)连接网络服务器20以及文件服务器22。在传输控制/因特网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protocol,TCP/IP)的架构下,接口32可分为利用使用者数据协议(user datagramprotocol,UDP)封包(packet)的数据块接口(datagram sockets),以及应用于TCP封包的数据流接口(stream sockets)。但网络服务器20与所有的文件服务器22需要全部同属于数据块接口或是数据流接口,才能彼此通信。
举例而言,微软(Microsoft)的窗口接口应用程序接口(Windows Socket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Windows Socket API)支持TCP/IP,也支持其它多种通信协议。Windows Socket API也提供机器码的兼容性,因此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之间移植时并不需要做修改。
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在网络服务器20定义一超文件传送协议安全(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HTTPS port),以通过HTTPS端口接收一使用者命令(步骤S110)。更详细地说,网络服务器20可通过网络的一HTTPS联机30与一客户端计算机26相连。客户端计算机26可以是任意一台能连上网络环境的计算机,并提供浏览器等接口。使用者可通过客户端计算机26以及网络服务器20下达使用者命令,以管理所有的文件服务器22。以Tomcat软件实作的网络服务器20为例,可在环境配置文件(configuration file)中指定开放HTTPS的端口为443。并可指定网络服务器20的一目录位置,以在网络服务器20启动时可以找到管理文件服务器22的一管理程序。
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并定义用以管理文件服务器22的一命令集以及一管理封包格式,其中管理封包格式包括文件服务器22的一实时状态(步骤S120)。且网络服务器20得到每一个文件服务器22的实时状态(步骤S130)。
实时状态中可包括与此实时状态对应的文件服务器22的一处理请求数、一目标映像文件存在旗标或一传输失败率。此外,文件服务器22可同时维持多个信道34,实时状态也可包括每一个文件服务器22的至少一个信道34的信道信息或一信道使用率。其中信道信息则可包括信道34分别的一信道编号(ID)、一信道开始时间、一传输速度或是一优先权;信道信息也可包括此信道34对应之映像文件的一映像文件路径或是一映像文件大小。而信道使用率可以是文件服务器22的一可用信道数与一最大信道数的比值。
根据一实施范例,步骤S130可包括:令文件服务器22定时向网络服务器20的一监控端口传送实时状态;以及通过监控端口接收实时状态。也就是说,可以令所有的文件服务器22定时主动向网络服务器20报告自己的实时状态,而网络服务器20仅需被动地接收这些实时状态。
根据另一实施范例,步骤S130则可包括:定时轮询文件服务器22,以令文件服务器22发送实时状态;以及通过网络服务器20的监控端口接收实时状态。也就是说,网络服务器20也可自己定时轮询所有的文件服务器22,以向这些文件服务器22要求实时状态。而文件服务器22则被动地等待被轮询时才回复自己的实时状态。
无论主动或是被动,网络服务器20收到实时状态后,依据实时状态以及使用者命令执行管理程序(步骤S140)。网络服务器20对文件服务器22下达命令集中的多种命令(也称为命令字)以进行监控;例如向文件服务器22要求实时状态,或是执行管理程序。于一实施范例中,命令集可包括一实时状态轮询命令、一映像文件确认命令或是一信道信息列表命令(CHANNELINFOLIST)。
请参照图3,其是为一实施范例的管理程序的流程图。网络服务器20可通过客户端计算机26的浏览器显示文件服务器22的实时状态(步骤S200)。实时状态也可以以表格或是图形的方式呈现,以让使用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文件服务器22以及待测单元24的状态。
当文件服务器22以及待测单元24发生传输中的信道34中断或是映像文件下载失败等错误时,管理程序能够依据实时状态检测到一错误状态(步骤S210)。管理程序还可依据错误状态于客户端计算机26显示一错误警告(步骤S220),以通知使用者。如此一来,使用者便可仅通过远程的浏览器得知实时状态,并监控文件服务器22以及待测单元24的运作状况。
此外,管理程序也可针对常发生的异常情况(即错误状态)制定处理程序(handler)的内定规则。当管理程序通过实时状态发现异常情况时,可利用预先定义的处理程序来解决异常情况,并报告使用者及时确认。
以文件服务器22的多个下载用的信道34已经满载,而造成下载质量下降的情况为例。则内定规则可以是:找到其它建立信道时间最近且相连的下载机器最少的信道34以后关掉它;在所有管理范围内的文件服务器22之中,找一个当前负载最轻且包含下载机器所需的映像文件(image file)的文件服务器22;在找到的文件服务器22上开启一个新的信道34,将所有与旧的文件服务器22相连的下载机器转移过去重新下载;以及通知使用者就的文件服务器22的负载问题。
请参照图4,其是为另一实施范例的管理程序的流程图。管理程序也可管理一管理清单,以掌握所有与网络服务器20相连的文件服务器22。例如使用者可以手动地将一新增服务器地址输入网络服务器20,以让网络服务器20多加管理这个新的文件服务器22。则使用者命令可包括作为新增服务器地址的一个新的文件服务器22的IP地址(IP address)。
而接收到新的文件服务器22的IP地址后,网络服务器20可发送命令集的一探索命令(DISCOVERY)给新增服务器地址(步骤S250)。新的文件服务器22收到探索命令后,需要回复一个符合管理封包格式的一探索响应(acknowledgement,ACK)。网络服务器20接收新的文件服务器22的探索响应(步骤S260),并判断探索响应的内容是否完整且正确,而能当作一个有效的响应。当探索响应为有效时,认可新的文件服务器22,并将新的文件服务器22加入管理清单(步骤S270)。
此外,网络服务器20中可设定多个管理员账号,且这些管理员账号与多个管理员权限分别对应。而不同的管理员权限可对应不同的命令集。当使用者想要通过浏览器监控文件服务器22以及待测单元24时,需先以自己的管理员账号登入。于一实施范例中,可针对厂商的不同部门以及生产环境中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不同的管理员权限。也可建立不同的组,以实现管理员权限和组之间的绑定,有效解决安全问题。
综上所述,客户端计算机以及网络服务器可以视为一种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架构。例如当使用者通过浏览器登入网络服务器上面的一管理系统后,就可以对生产环境中所有的文件服务器以及正在请求或下载映像文件的的待测单元进行监控和管理。也就是说,不论这些文件服务器和待测单元在物理上的分布环境如何,都可以通过网络服务器将其集中管理。
且在安全性方面,由于客户端计算机的浏览器和网络服务器乃通过HTTPS进行通信,因此能够加密所有传输数据,保证传输的安全性。且网络服务器可提供权限控制功能,对于没有管理权限的人员进行过滤。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用以管理网络环境中的多个文件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该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包括:
建立一网络服务器,该网络服务器通过一接口与该多个文件服务器建立通信;
在该网络服务器定义一超文件传送协议安全端口,以通过该超文件传送协议安全端口接收一使用者命令;
定义用以管理该多个文件服务器的一命令集以及一管理封包格式,该管理封包格式包括该多个文件服务器的一实时状态;
得到每一该文件服务器的该实时状态;以及
依据该多个实时状态以及该使用者命令执行一管理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实时状态包括与该实时状态对应的该文件服务器的至少一信道信息、一信道使用率、一处理请求数、一目标映像文件存在旗标或一传输失败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文件服务器之一通过一信道提供一映像文件给一待测单元,该信道信息包括该信道的一信道编号、一信道开始时间、一传输速度、一优先权、一映像文件路径或是一映像文件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命令集包括一实时状态轮询命令、一映像文件确认命令或是一信道信息列表命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得到每一该文件服务器的该实时状态的步骤包括:
令该多个文件服务器定时向该网络服务器的一监控端口传送该多个实时状态;以及
通过该监控端口接收该多个实时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得到每一该文件服务器的该实时状态的步骤包括:
定时轮询该多个文件服务器,以令该多个文件服务器发送该多个实时状态;以及
通过该网络服务器的一监控端口接收该多个实时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管理程序包括:
显示该多个文件服务器的该多个实时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管理程序包括:
依据该多个实时状态,检测一错误状态;以及
依据该错误状态显示一错误警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使用者命令包括一新增服务器地址,且该新增服务器地址对应于一个新的该文件服务器,该管理程序包括:
发送该命令集的一探索命令给该新增服务器地址;
接收该新的文件服务器的一探索响应;以及
当该探索响应为有效时,认可该新的文件服务器,并将该新的文件服务器加入一管理清单。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定多个管理员账号,该多个管理员账号与多个管理员权限分别对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165182A CN102457539A (zh) | 2010-10-19 | 2010-10-19 | 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165182A CN102457539A (zh) | 2010-10-19 | 2010-10-19 | 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57539A true CN102457539A (zh) | 2012-05-16 |
Family
ID=46040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165182A Pending CN102457539A (zh) | 2010-10-19 | 2010-10-19 | 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457539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098326A1 (en) * | 2015-12-11 | 2017-06-15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slingshot over a network tapestry and granularity of a tick |
US10574482B2 (en) | 2015-04-07 | 2020-02-25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Multi-perimeter firewall in the cloud |
US10630505B2 (en) | 2015-01-28 | 2020-04-21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global virtual network |
US10841360B2 (en) | 2014-12-08 | 2020-11-17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ent retrieval from remote network regions |
US10922286B2 (en) | 2016-04-26 | 2021-02-16 | UMBRA Technologies Limited | Network Slinghop via tapestry slingshot |
US11558347B2 (en) | 2015-06-11 | 2023-01-17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tapestry multiprotocol integration |
US11711346B2 (en) | 2015-01-06 | 2023-07-25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utral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05360A (zh) * | 2002-11-29 | 2004-06-16 |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 利用超文本传输通讯协定服务实现程序更新的方法及系统 |
US20050102662A1 (en) * | 2003-09-19 | 2005-05-12 | Pctel, Inc. | PCTEL-13800U automated updating system for wireless networks |
CN101119226A (zh) * | 2006-07-31 | 2008-02-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数据库配置的升级方法及其系统 |
CN101517979A (zh) * | 2006-09-26 | 2009-08-26 | 微软公司 | 通过https连接的安全隧道 |
CN101719853A (zh) * | 2009-11-30 | 2010-06-02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检测服务器运行状态的处理方法 |
CN101753357A (zh) * | 2008-12-18 | 2010-06-23 | 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服务器集中监控系统和方法 |
-
2010
- 2010-10-19 CN CN2010105165182A patent/CN10245753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05360A (zh) * | 2002-11-29 | 2004-06-16 |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 利用超文本传输通讯协定服务实现程序更新的方法及系统 |
US20050102662A1 (en) * | 2003-09-19 | 2005-05-12 | Pctel, Inc. | PCTEL-13800U automated updating system for wireless networks |
CN101119226A (zh) * | 2006-07-31 | 2008-02-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数据库配置的升级方法及其系统 |
CN101517979A (zh) * | 2006-09-26 | 2009-08-26 | 微软公司 | 通过https连接的安全隧道 |
CN101753357A (zh) * | 2008-12-18 | 2010-06-23 | 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服务器集中监控系统和方法 |
CN101719853A (zh) * | 2009-11-30 | 2010-06-02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检测服务器运行状态的处理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夏洪涛等: "SSL VPN的负载转移技术",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 |
Cited By (3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841360B2 (en) | 2014-12-08 | 2020-11-17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ent retrieval from remote network regions |
US12335329B2 (en) | 2014-12-08 | 2025-06-17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Uk)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ent retrieval from remote network regions |
US12126671B2 (en) | 2014-12-08 | 2024-10-22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ent retrieval from remote network regions |
US11503105B2 (en) | 2014-12-08 | 2022-11-15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ent retrieval from remote network regions |
US11711346B2 (en) | 2015-01-06 | 2023-07-25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utral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
US11240064B2 (en) | 2015-01-28 | 2022-02-01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global virtual network |
US11881964B2 (en) | 2015-01-28 | 2024-01-23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global virtual network |
US12289183B2 (en) | 2015-01-28 | 2025-04-29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global virtual network |
US10630505B2 (en) | 2015-01-28 | 2020-04-21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global virtual network |
US11750419B2 (en) | 2015-04-07 | 2023-09-05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global virtual network (GVN) |
US12184451B2 (en) | 2015-04-07 | 2024-12-31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global virtual network (GVN) |
US11418366B2 (en) | 2015-04-07 | 2022-08-16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global virtual network (GVN) |
US10756929B2 (en) | 2015-04-07 | 2020-08-25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global virtual network (GVN) |
US12341706B2 (en) | 2015-04-07 | 2025-06-24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interfaces and advanced smart routing in a global virtual network |
US10574482B2 (en) | 2015-04-07 | 2020-02-25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Multi-perimeter firewall in the cloud |
US12316554B2 (en) | 2015-04-07 | 2025-05-27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Multi-perimeter firewall in the cloud |
US10659256B2 (en) | 2015-04-07 | 2020-05-19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interfaces and advanced smart routing in a global virtual network |
US12309001B2 (en) | 2015-04-07 | 2025-05-20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global virtual network (GVN) |
US12160328B2 (en) | 2015-04-07 | 2024-12-03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Multi-perimeter firewall in the cloud |
US11271778B2 (en) | 2015-04-07 | 2022-03-08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Multi-perimeter firewall in the cloud |
US11799687B2 (en) | 2015-04-07 | 2023-10-24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interfaces and advanced smart routing in a global virtual network |
US11558347B2 (en) | 2015-06-11 | 2023-01-17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tapestry multiprotocol integration |
WO2017098326A1 (en) * | 2015-12-11 | 2017-06-15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slingshot over a network tapestry and granularity of a tick |
US11360945B2 (en) | 2015-12-11 | 2022-06-14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slingshot over a network tapestry and granularity of a tick |
US12229088B2 (en) | 2015-12-11 | 2025-02-18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slingshot over a network tapestry and granularity of a tick |
US11681665B2 (en) | 2015-12-11 | 2023-06-20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slingshot over a network tapestry and granularity of a tick |
US11789910B2 (en) | 2016-04-26 | 2023-10-17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Data beacon pulser(s) powered by information slingshot |
US12105680B2 (en) | 2016-04-26 | 2024-10-01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Network slinghop via tapestry slingshot |
US10922286B2 (en) | 2016-04-26 | 2021-02-16 | UMBRA Technologies Limited | Network Slinghop via tapestry slingshot |
US12271348B2 (en) | 2016-04-26 | 2025-04-08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Network slinghop via tapestry slingshot |
US11146632B2 (en) | 2016-04-26 | 2021-10-12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Data beacon pulser(s) powered by information slingshot |
US11743332B2 (en) | 2016-04-26 | 2023-08-29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outing data to a parallel file system |
US11630811B2 (en) | 2016-04-26 | 2023-04-18 | Umbra Technologies Ltd. | Network Slinghop via tapestry slingshot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57539A (zh) | 文件服务器的管理方法 | |
US9519474B2 (en) | Modular system including management and deployment of software updates and revisions | |
US7827531B2 (en) | Software testing techniques for stack-based environments | |
US11636016B2 (en) | Cloud simulation and validation system | |
CN103024022B (zh) | 一种虚拟机应用服务的管控系统和方法 | |
WO2016023268A1 (zh) | 集中运维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US20110099273A1 (en) | Monitoring apparatus, monitoring method, and a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a monitoring program | |
US20230376021A1 (en) | Virtualized real-time i/o in process control systems | |
US10372633B1 (en) | Interconnection of peripheral devices on different electronic devices | |
BR102015001887A2 (pt) | método para prover funções dentro de um sistema de automação industrial e sistema de automação industrial | |
JP2010128597A (ja)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運用方法 | |
CN117785435A (zh) | 经由数字孪生对设备更新或修改的容器化建模 | |
US10637950B1 (en) | Forwarding content on a client based on a request | |
US20250093834A1 (en) | User-defined event-based visualization content delivery system using thin clients | |
CN111694598A (zh) | 软件版本包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
CN102523124B (zh) | 一种cdn网络中批量处理大量主机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3330375B (zh) | 控制装置、记录介质以及控制系统 | |
TWI430635B (zh) | 文件伺服器的管理方法 | |
US10599588B1 (en) | Interconnection of peripheral devices on different electronic devices | |
JP6380774B1 (ja) |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障害検出方法 | |
US20080091856A1 (en) | USB provisioning device | |
US20250093844A1 (en) | Control code correction and pinpointing system using thin clients | |
WO2023012931A1 (ja) |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システム | |
US20250093836A1 (en) | Implementing container-based hosted visualization using thin clients | |
US20250094499A1 (en) | Selectively distributing visualizations using thin client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