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6492A - 发光键盘 - Google Patents
发光键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56492A CN102456492A CN2010105193549A CN201010519354A CN102456492A CN 102456492 A CN102456492 A CN 102456492A CN 2010105193549 A CN2010105193549 A CN 2010105193549A CN 201010519354 A CN201010519354 A CN 201010519354A CN 102456492 A CN102456492 A CN 1024564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tton
- printing opacity
- center
- button cap
- fixed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键盘。该发光键盘包括一支撑板、一透光中框、一按键、位于按键与透光中框间的一光源以及一薄膜开关电路。透光中框设置于支撑板上,使发光键盘的结构更稳固。光源产生的光束进入透光中框并被支撑板反射而进入透光中框、薄膜开关电路以及按键而使按键发光。本发明发光键盘具有光照均匀化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键盘,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发光键盘。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计算机外设输入装置包括鼠标、键盘以及轨迹球等,其中键盘可直接键入文字以及符号至计算机,因此相当受到用户以及输入装置厂商的重视。接下来说明现有键盘的结构以及功能,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键盘的外观结构示意图。现有键盘1的表面上具有多个按键,该些按键被分类为一般键10、数字键11以及功能键12等,该些按键供用户以手指触压而产生相对应的信号给计算机,使计算机执行被触压的按键功能,例如一般键10用以输入英文字母等符号,数字键11用以输入数字,而功能键12则用以提供各种功能,例如F1~F12等。
随着科技的演进,键盘厂商致力于研发各种具有特殊功能的键盘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各种需求,以具有发光功能的发光键盘为例说明,请参阅图2,其为现有发光键盘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发光键盘2包括一按键20、一金属底板21、一薄膜开关电路22、一光源23以及一导光板24。按键20包括一按键帽201、一剪刀式连接元件202以及一弹性体203。发光键盘2中,上述各元件由上往下的排列顺序为按键帽201、剪刀式连接元件202、弹性体203、薄膜开关电路22、金属底板21以及导光板24,而光源23则位于导光板24的一侧。光源23是通过一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25而连接于发光键盘2的一电路板(未标示于图中),并通过软性电路板25而获得电力,光源23用以产生一光束B,其中光源23为一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er Diode,LED),且弹性体203为一透光橡胶。
图2中,导光板24用以引导光束B,使光束B得以被扩散至整个键盘,且可改变光束B的行进方向而使光束B往上行进。薄膜开关电路22设置于金属底板21上,且金属底板21具有一第一固定结构211、一第二固定结构212以及两开孔213,开孔213用以被光束B穿过而使光束B得以进入薄膜开关电路22。按键帽201包括一第一按键帽固定结构2011、一第二按键帽固定结构2012以及一透光区域2013,而剪刀式连接元件202包括一第一框架2021以及一第二框架2022。第一框架2021的一第一端2021A连接于第二固定结构212,而第一框架2021的一第二端2021B连接于第一按键帽固定结构2011,第二框架2022的一第一端2022A连接于第一固定结构211,而第二框架2022的一第二端2022B连接于第二按键帽固定结构2012。
请继续参阅图2,当按键2被触压而相对于金属底板21往下移动时,剪刀式连接元件202的第一框架2021与第二框架2022由开合状态变更为叠合状态,且往下移动的按键帽201抵压弹性体203,使弹性体203抵顶薄膜开关电路22而产生对应于按键20的按键信号。而当按键20不再被触压时,弹性体203提供一弹性力给按键帽201,使按键帽201对于金属底板21往上移动,且第一框架2021与第二框架2022由叠合状态变更为开合状态而使按键帽201复位。当光源23产生光束B时,光束B进入至导光板24,导光板24改变光束B的方向,使部分光束B被金属底板21阻挡,其余光束B则穿过开孔213而进入薄膜开关电路22。接下来,光束B依序穿过薄膜开关电路22、弹性体203以及按键帽201上的透光区域2013,使按键20发光。然而,现有发光键盘工作时,位于金属底板21下方的光源23所产生的大部分光束B会被金属底板21阻挡,因此现有发光键盘会产生光照不均匀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使光照均匀化的发光键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光键盘,其包括支撑板;设置于该支撑板上的透光中框;连接于该透光中框且具有透光区域的至少一按键;以及位于该按键与该支撑板之间并用以产生光束的光源;其中该光束依序经过该支撑板、该透光中框以及该按键的该透光区域。
所述发光键盘还包括薄膜开关电路,该薄膜开关电路设置于该透光中框与该按键之间,该薄膜开关电路包括上线路板、隔离层以及下线路板,其中,该上线路板具有至少一上接点;该隔离层位于该上线路板的下方,且该隔离层具有对应于该上接点的隔离层开孔;该下线路板位于该隔离层的下方,且具有对应于该上接点的下接点。
所述发光键盘还包括导光膜,该导光膜位于该支撑板与该透光中框之间,用以引导该光束,其中该光束依序经过该支撑板、导光膜、该透光中框、该薄膜开关电路以及该按键的该透光区域。
该按键包括按键帽、剪刀式连接元件以及弹性体,其中,该按键帽显露于该发光键盘的一表面,且该透光区域位于该按键帽上;该剪刀式连接元件位于该透光中框以及该按键帽之间,用以连接该透光中框以及该按键帽并使该按键帽相对于该透光中框上下移动;该弹性体位于该薄膜开关电路以及该按键帽之间,当该按键帽被触压时,该弹性体被压缩而抵顶该薄膜开关电路以产生按键信号;而当该按键帽不再被触压时,该弹性体提供弹性力给该按键帽,使该按键帽复位。
该按键帽具有第一按键帽固定结构以及第二按键帽固定结构,而该透光中框具有第一中框固定结构以及第二中框固定结构,且该第一中框固定结构、该第二中框固定结构与该透光中框为一体成型;该剪刀式连接元件包括第一框架以及第二框架,该第一框架的第一端连接于该第二中框固定结构,该第一框架的第二端连接于该第一按键帽固定结构,而该第二框架的第一端连接于该第二按键帽固定结构,该第二框架的第二端连接于该第一中框固定结构。
该光源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er Diode,LED)。
该支撑板是以金属制成。
该透光中框是以透明材料制成。
本发明发光键盘中的透光中框具有与现有金属底板相同的功能——连接于剪刀式连接元件而建立按键与透光中框(或现有金属底板)的结合,且透光中框是以透明材料所制成,使得光源得以设置于透光中框的上方或下方,并使光束得以往下穿过或往上穿过透光中框而不被现有金属底板遮蔽,因此穿过按键帽的光束可产生较高的亮度,并且不会因部分光束被现有金属底板遮蔽而产生光照不均匀的现象;此外,为加强发光键盘的稳固性,本发明发光键盘于透光中框的下方设置有一支撑板,以加强发光键盘的结构而不易弯折及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键盘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发光键盘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发光键盘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发光键盘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发光键盘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发光键盘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图7为本发明发光键盘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键盘。请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发光键盘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发光键盘3包括一支撑板30、一透光中框31、多个按键32、一列光源33(图中仅显示一个)以及一薄膜开关电路34。多个按键32设置于薄膜开关电路34上,薄膜开关电路34设置于透光中框31上,而透光中框31则设置于支撑板30上。本较佳实施例中,光源33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er Diode,LED),且光源33并非一对一地对应于按键32,就整个发光键盘3而言,一列光源33所产生的光束即足以使所有按键32具有发光效果。
接下来说明发光键盘3的具体结构,以图3中的单一按键32为例来说明,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发光键盘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分解图。图4显示了支撑板30、透光中框31、按键32、光源33以及薄膜开关电路34。透光中框31具有一第一中框固定结构311以及一第二中框固定结构312,且第一中框固定结构311、第二中框固定结构312与透光中框31为一体成型,其中透光中框31是以透明材料制成,因此透光中框31具有被光穿过的效果。按键32包括一按键帽321、一剪刀式连接元件322以及一弹性体323,按键帽321具有一透光区域3211,位于按键帽321的上表面,而剪刀式连接元件322包括一第一框架3221以及一第二框架3222,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弹性体323是以一透光橡胶所制成。
光源33位于透光中框31与按键32之间,且光源33用以产生一光束B’(请参照图5),而支撑板30用以反射光束B’,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支撑板30是以一金属所制成,且金属制成的支撑板30具有较佳的光反射性。薄膜开关电路34位于透光中框31与按键32之间,且薄膜开关电路34包括一上线路板341、一隔离层342以及一下线路板343。上线路板341具有至少一上接点3411,而隔离层342具有一隔离层开孔3421。下线路板343具有对应于上接点3411的一下接点3431。当薄膜开关电路34被触压时,上接点3411伸入于隔离层开孔3421而与下接点3431接触以建立上接点3411与下接点3431间的电性导通。
关于上述各元件的组合情况请参阅图5,其为本发明发光键盘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发光键盘3中,透光中框31设置于支撑板30上,光源33设置于透光中框31与薄膜开关电路34之间,且薄膜开关电路34位于光源33的上方,其中上线路板341叠置于隔离层342上,而隔离层342叠置于下线路板343上。弹性体323设置于薄膜开关电路34上,且按键帽321则设置于弹性体323上。剪刀式连接元件322位于透光中框31以及按键帽321之间,用以连接透光中框31以及按键帽321并使按键帽321相对于透光中框31上下移动,其中剪刀式连接元件322的第一框架3221的第一端3221A连接于第二中框固定结构312,第一框架3221的第二端3221B连接于第一按键帽固定结构3212,而剪刀式连接元件322的第二框架3222的第一端3222A连接于第二按键帽固定结构3213,第二框架3222的第二端3222B连接于第一中框固定结构311。
当按键32被触压而相对于透光中框31往下移动时,剪刀式连接元件322的第一框架3221与第二框架3222由开合状态变更为叠合状态,且往下移动的按键帽321抵压弹性体323,使弹性体323抵顶薄膜开关电路34而产生对应于按键32的按键信号。而当按键32不再被触压时,弹性体323提供一弹性力给按键帽321,使按键帽321相对于透光中框31往上移动,且第一框架3221与第二框架3222由叠合状态变更为开合状态而使按键帽321复位。当光源33产生光束B’时,部分光束B’往下投射而进入透光中框31,并于透光中框31中行进,接下来光束B’穿过透光中框31并被支撑板30反射而改变其行进方向,从而再次穿过透光中框31而进入薄膜开关电路34。穿透薄膜开关电路34的光束B’也穿过弹性体323且投射至按键帽321,并穿透位于按键帽321上的透光区域3211,借此发光键盘3得以发光。根据上述可知,位于透光中框31与薄膜开关电路34间的光源33产生的光束B’行进的路径依序为往下进入透光中框31、被支撑板30反射、往上进入透光中框31、薄膜开关电路34以及按键32的透光区域3211。
需特别说明的是,按键帽321上的透光区域3211为按键帽321的表面具有字母或符号的区域,例如为A键上的A字母所在的区域。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光束B’可穿透过透光区域3211,按键32上的字母或符号则得以发光。
再者,本发明还提供一发光键盘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6,其为本发明发光键盘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分解图。发光键盘4包括一支撑板40、一透光中框41、至少一按键42(以单一个按键来说明)、一光源43、一薄膜开关电路44以及一导光膜45。透光中框41具有一第一中框固定结构411以及一第二中框固定结构412,且第一中框固定结构411、第二中框固定结构412与透光中框41为一体成型,其中透光中框41是以透明材料制成,因此透光中框41不阻挡光而具有被光穿过的效果。按键42包括一按键帽421、一剪刀式连接元件422以及一弹性体423,按键帽421具有一透光区域4211,位于按键帽421的一上表面,而剪刀式连接元件422包括一第一框架4221以及一第二框架4222。
至于光源43,是用以产生一光束B’(请参照图7),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光源43为一发光二极管,而支撑板40则用以反射光束B’。薄膜开关电路44包括一上线路板441、一隔离层442以及一下线路板443。上线路板441具有至少一上接点4411,而隔离层442具有一隔离层开孔4421。下线路板443具有对应于上接点4411的一下接点4431。导光膜45用以引导光束B’,使光束B’得以扩散至位于其它按键42下方的透光中框41或改变光束B’的行进方向。
关于上述各元件的组合情况请参阅图7,其为本发明发光键盘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发光键盘4中,透光中框41设置于支撑板40上,且薄膜开关电路44设置于透光中框41上。光源43设置于透光中框41与薄膜开关电路44之间,而导光膜45位于支撑板40与透光中框41之间。薄膜开关电路44中,上线路板441叠置于隔离层442上,而隔离层442叠置于下线路板443上。按键帽421则设置于弹性体423上,而弹性体423设置于薄膜开关电路44上,且当按键帽421被触压而使弹性体423被压缩时,弹性体423得以抵顶其下方的薄膜开关电路44。剪刀式连接元件422位于透光中框41以及按键帽421之间,用以连接透光中框41以及按键帽421并使按键帽421相对于透光中框41上下移动,至于剪刀式连接元件422的第一框架4221以及第二框架4222与透光中框41以及按键帽421间的连接关系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完全相同而不再赘述。
当按键42被触压而相对于透光中框41往下移动时,剪刀式连接元件422的第一框架4221与第二框架4222由开合状态变更为叠合状态,且往下移动的按键帽421抵压弹性体423,使弹性体423抵顶薄膜开关电路44,因此上线路板441的上接点4411与下线路板443的下接点4431电性导通而产生对应于按键42的按键信号。而当按键42不再被触压时,弹性体423提供一弹性力给按键帽421,使按键帽421相对于透光中框41往上移动,且第一框架4221与第二框架4222由叠合状态变更为开合状态而使按键帽421复位。
当光源43产生光束B’时,部分光束B’往下投射而进入透光中框41,并于透光中框41中行进,接下来光束B’穿过透光中框41并于导光膜45中行进,穿过导光膜45的光束B’被支撑板40反射而改变其行进方向,使光束B’穿过导光膜45以及透光中框41而进入薄膜开关电路44。光束B’穿过薄膜开关电路44以及弹性体423且被投射至按键帽421,并穿透位于按键帽421上的透光区域4211,借此发光键盘4得以发光。不穿过导光膜45且未被支撑板40反射的光束B’则被导光膜45引导而得以扩散至位于其它按键42下方的透光中框41。根据上述可知,在忽略被导光膜45引导的光束B’的情况下,位于透光中框41与薄膜开关电路44间的光源43产生的光束B’行进的路径依序为往下进入透光中框41、往下进入导光膜45、被支撑板40反射、往上进入导光膜45、往上进入透光中框41、薄膜开关电路44以及按键42的透光区域4211。
本较佳实施例中,额外于透光中框41与支撑板40之间设置一导光膜45,使光源43所产生的光束B’得以被扩散至位于其它按键42下方的透光中框41,以进一步地使光照均匀化。
根据上述各较佳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发光键盘中的透光中框具有与现有金属底板相同的功能——连接于剪刀式连接元件而建立按键与透光中框(或现有金属底板)的结合,且透光中框是以透明材料所制成,使得光源得以设置于透光中框的上方或下方,并使光束得以往下穿过或往上穿过透光中框而不被现有金属底板遮蔽,因此穿过按键帽的光束可产生较高的亮度,并且不会因部分光束被现有金属底板遮蔽而产生光照不均匀的现象。此外,为加强发光键盘的稳固性,本发明发光键盘于透光中框的下方设置有一支撑板,以加强发光键盘的结构而不易弯折及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板;
透光中框,设置于该支撑板上;
至少一按键,连接于该透光中框,且该按键具有透光区域;以及
光源,位于该按键与该支撑板之间,用以产生光束;其中该光束依序经过该支撑板、该透光中框以及该按键的该透光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薄膜开关电路,该薄膜开关电路设置于该透光中框与该按键之间,该薄膜开关电路包括:
上线路板,具有至少一上接点;
隔离层,位于该上线路板的下方,且该隔离层具有对应于该上接点的隔离层开孔;以及
下线路板,位于该隔离层的下方,且具有对应于该上接点的下接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光膜,该导光膜位于该支撑板与该透光中框之间,用以引导该光束,其中该光束依序经过该支撑板、导光膜、该透光中框、该薄膜开关电路以及该按键的该透光区域。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包括:
按键帽,显露于该发光键盘的一表面,且该透光区域位于该按键帽上;
剪刀式连接元件,位于该透光中框以及该按键帽之间,用以连接该透光中框以及该按键帽并使该按键帽相对于该透光中框上下移动;以及
弹性体,位于该薄膜开关电路以及该按键帽之间,当该按键帽被触压时,该弹性体被压缩而抵顶该薄膜开关电路以产生对应于该按键的按键信号;而当该按键帽不再被触压时,该弹性体提供弹性力给该按键帽,使该按键帽复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帽具有第一按键帽固定结构以及第二按键帽固定结构,而该透光中框具有第一中框固定结构以及第二中框固定结构,且该第一中框固定结构、该第二中框固定结构与该透光中框为一体成型;该剪刀式连接元件包括第一框架以及第二框架,该第一框架的第一端连接于该第二中框固定结构,该第一框架的第二端连接于该第一按键帽固定结构,而该第二框架的第一端连接于该第二按键帽固定结构,该第二框架的第二端连接于该第一中框固定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板是以金属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透光中框是以透明材料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193549A CN102456492A (zh) | 2010-10-18 | 2010-10-18 | 发光键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193549A CN102456492A (zh) | 2010-10-18 | 2010-10-18 | 发光键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56492A true CN102456492A (zh) | 2012-05-16 |
Family
ID=46039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193549A Pending CN102456492A (zh) | 2010-10-18 | 2010-10-18 | 发光键盘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456492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37540A (zh) * | 2014-08-01 | 2017-03-22 |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 按键开关装置、键盘及按键开关装置的装配方法 |
CN106653445A (zh) * | 2015-11-02 | 2017-05-10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多色发光键盘 |
CN106992088A (zh) * | 2016-01-21 | 2017-07-28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按键结构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351928B2 (en) * | 2005-06-10 | 2008-04-0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Key input device |
US20090021400A1 (en) * | 2007-07-18 | 2009-01-22 | Huo-Lu Tsai | Multicolor transparent computer keyboard |
CN101477910A (zh) * | 2009-02-03 | 2009-07-08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发光键盘 |
-
2010
- 2010-10-18 CN CN2010105193549A patent/CN10245649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351928B2 (en) * | 2005-06-10 | 2008-04-0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Key input device |
US20090021400A1 (en) * | 2007-07-18 | 2009-01-22 | Huo-Lu Tsai | Multicolor transparent computer keyboard |
CN101477910A (zh) * | 2009-02-03 | 2009-07-08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发光键盘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37540A (zh) * | 2014-08-01 | 2017-03-22 |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 按键开关装置、键盘及按键开关装置的装配方法 |
CN106653445A (zh) * | 2015-11-02 | 2017-05-10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多色发光键盘 |
CN106992088A (zh) * | 2016-01-21 | 2017-07-28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按键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054739U (zh) | 发光键盘 | |
CN104576145B (zh) | 发光键盘装置 | |
CN203055745U (zh) | 具有发光按键的键盘装置 | |
CN203055744U (zh) | 发光键盘 | |
CN203054737U (zh) | 具有发光按键的键盘装置 | |
CN103839722A (zh) | 发光键盘 | |
CN102842453B (zh) | 具有剪刀式连接元件的按键结构 | |
TWI451290B (zh) | 發光鍵盤 | |
CN103165327A (zh) | 发光键盘 | |
CN103177893A (zh) | 具有发光按键的键盘装置 | |
CN103839718A (zh) | 发光键盘 | |
CN102456494A (zh) | 发光键盘 | |
CN102456492A (zh) | 发光键盘 | |
CN109300726A (zh) | 发光键盘 | |
CN103137368A (zh) | 发光键盘 | |
CN102456493A (zh) | 笔记本电脑的发光键盘 | |
CN102969185A (zh) | 具有导光管的发光键盘 | |
CN102800516B (zh) | 发光键盘 | |
CN202796585U (zh) | 按键单元及采用该按键单元的发光键盘 | |
CN102737893B (zh) | 发光键盘 | |
US8975547B2 (en) | Keyswitch and keyboard including the same | |
CN204884969U (zh) | 发光式键盘装置 | |
CN107809512B (zh) | 按键、键盘及移动终端 | |
CN103177894A (zh) | 发光键盘 | |
CN201402760Y (zh) | 提高发光效率的按键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