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446644A - 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及用于增进制造效率的端子组合体 - Google Patents

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及用于增进制造效率的端子组合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6644A
CN102446644A CN2010105067118A CN201010506711A CN102446644A CN 102446644 A CN102446644 A CN 102446644A CN 2010105067118 A CN2010105067118 A CN 2010105067118A CN 201010506711 A CN201010506711 A CN 201010506711A CN 102446644 A CN102446644 A CN 1024466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edestal
movable
terminal assembly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67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46644B (zh
Inventor
李尉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RONG ELECTRONICS Co Ltd
Excel Cell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RO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RO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RO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067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466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46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6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46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6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及用于增进制造效率的端子组合体,该制造方法包含:分别制备一个基座、一个盖壳、一个固定端子组合体、一个活动端子组合体及数个拨动件。该固定端子组合体具有数个固定端子及一个用于供所述固定端子定位的基片,该活动端子组合体具有数个活动端子及一个用于供所述活动端子定位的基片。当将该固定端子组合体、活动端子组合体分别安装至该基座的两个相反侧时,通过所述固定端子、活动端子分别与基片连接成一体的结构设计,能方便所述固定端子、活动端子同时组合至该基座,借此,能大幅减少组装时间,使本发明制程效率较佳且能够节省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及用于增进制造效率的端子组合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快速组合安装的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及用于增进制造效率的端子组合体。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与图2,现有的一个程式开关1具有相对应接合且为绝缘材质的一个基座11、一个盖壳12、一个设置在该基座11的端子单元13,及数个分别设置在该基座11与该盖壳12间的拨动件14。
该基座11具有数个沿其一侧相间隔贯穿设置的第一定位孔111,及数个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孔111并沿其一相反侧相间隔地贯穿设置的第二定位孔112。
该端子单元13具有数支相间隔且分别插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孔111的固定端子131,及数支相间隔且插设在所述第二定位孔112的活动端子132,所述活动端子132各具有分别对应所述固定端子131设置的弹性接触段133。
所述拨动件14分别对应所述活动端子132设置,并相对该基座11与该盖壳12在一个导通位置与一个非导通位置间移动,当该拨动件14位移到该导通位置时,会推抵该活动端子132的弹性接触段133靠向该固定端子131而与该固定端子131形成电连接,当该拨动件14位移到该非导通位置时,则该活动端子132的弹性接触段133不受推抵作用并会自动回复为与该固定端子131不相接触的非导通状态。虽然该程式开关1能够通过所述拨动件14与所述活动端子132的弹性接触段133的结构设计与作动关系,达到控制所述活动端子132与所述固定端子131导通或断电的使用目的,但实际上仍存在以下几点可再改良:
一、因应该程式开关1的结构设计,在组合安装时,必须先以人工方式分别将所述固定端子131与活动端子132一一插置入该基座11的所述第一定位孔111与第二定位孔112,才能使所述固定端子131、活动端子132获得稳固定位,接着,通过使该盖壳12与该基座11互相套接,同时使所述拨动件14被夹设在该基座11与该盖壳12间,才完成该程式开关1的组合,因此,使得现有程式开关1在插置所述固定端子131、活动端子132的步骤中,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与时间,导致制程效率不佳,并有高工时与高制造成本的缺点。
二、为了避免所述固定端子131、活动端子132在组合过程中散落,须在该基座11上形成所述第一定位孔111、第二定位孔112,以供所述端子131、132插置卡合并稳固定位,因应电子产品体积小型化的需求,该基座11的尺寸也需缩小,在体积小型化的规格下,要在该基座11精确形成能使所述固定端子131、活动端子132稳定定位的所述第一定位孔111、第二定位孔112,将使该基座11成型模具的设计相对较复杂,同样会增加制造难度,并导致该程式开关1的整体制造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快速组合定位、能够适应自动化生产,进而能够改善制程效率与降低制造成本的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一、分别制备一个基座、一个盖壳、一个固定端子组合体、一个活动端子组合体,及数个拨动件,该基座包括一个具有反向的一个第一侧及一个第二侧的底壁,及数个相间隔地自该底壁向上延伸并相配合界定形成数个定位槽的间隔壁,该盖壳包括数个相间隔贯穿设置的活动开口,该固定端子组合体包括数个分别对应该基座的定位槽相间隔排列的固定端子,及一个用于供所述固定端子连接定位的基片,该活动端子组合体包括数个分别对应该基座的定位槽相间隔排列的活动端子,及一个用于供所述活动端子连接定位的基片;
二、分别对该固定端子组合体、活动端子组合体施加一个作用力,使该固定端子组合体的固定端子朝向该底壁的第一侧位移以卡接入所述定位槽并与该基片分离,及使该活动端子组合体的所述活动端子朝向该底壁的第二侧位移以卡接入所述定位槽并与该基片分离;及
三、使该盖壳与该基座相接合,同时使所述拨动件以分别穿设于该盖壳的活动开口,并与该活动端子组合体的活动端子相对应的方式被夹设在该盖壳与该基座间,就能获得该程式开关的完整组合体。
较佳地,在步骤一中,该固定端子组合体的所述固定端子各具有一个容置在该基座的定位槽的定位段、一个与该定位段反向并延伸出该基座外的端子段、一个连接在该定位段与该端子段间的连接段,及两个分别自该定位段两相反侧朝外凸伸的上卡制部,该基片是邻近所述端子段而与所述定位段反向设置,在步骤二中,当将该固定端子组合体安装至该基座时,每一个固定端子的所述上卡制部会分别嵌入两侧的间隔壁中。
较佳地,该固定端子组合体的所述固定端子的连接段具有一个与该端子段相连接且露出该基座外的外露端部,该基片具有一个间隔设置于所述端子段下方的基材部,及数个连接在该基材部与相邻的连接段的外露端部间的衔接部。
较佳地,在步骤一中,该活动端子组合体的所述活动端子各具有一个容置在该基座的定位槽的定位段、一个与该定位段反向并延伸出该基座外的端子段、一个连接在该定位段与该端子段间的连接段、一个自该定位段朝该固定端子延伸而与该固定端子间隔相对的弹性接触段,及两个分别自该定位段两相反侧朝外凸伸的上卡制部,该基片是邻近所述端子段而与所述定位段反向设置,在步骤二中,当将该活动端子组合体安装至该基座时,每一个活动端子的所述上卡制部会分别嵌入两侧的间隔壁中。
较佳地,该活动端子组合体的所述活动端子的连接段具有一个与该端子段相连接且露出该基座外的外露端部,该基片具有一个间隔设置于所述端子段下方的基材部,及数个连接在该基材部与相邻的连接段的外露端部间的衔接部。
较佳地,在步骤二中,该固定端子组合体的基片是在所述固定端子卡接至该基座的定位槽时同步与所述固定端子相分离,该活动端子组合体的基片也是在所述活动端子卡接至该基座的定位槽时同步与所述活动端子相分离。
较佳地,在步骤二中,是使用一个自动化装置完成该固定端子组合体、活动端子组合体与该基座的组合,该自动化装置具有一个定位座块,及分别受驱动而相对该定位座块两相反侧靠近与远离移动的一个第一移动块、一个第二移动块,且是使该基座定位在该定位座块上,并使该固定端子组合体、活动端子组合体分别定位在该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上,以使该固定端子组合体、活动端子组合体受该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带动而靠向该基座,进而使所述固定端子、所述活动端子分别卡接入所述定位槽。
较佳地,在步骤二中,该定位座块具有反向设置的一个第一侧面、一个第二侧面、数个相间隔且分别对齐该基座的定位槽凹设形成在该第一侧面的第一限位槽,及数个相间隔且分别对齐该基座的定位槽凹设形成在该第二侧面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分别用于容置该固定端子组合体的固定端子,所述第二限位槽分别用于容置该活动端子组合体的活动端子,该第一移动块具有数个分别对应所述固定端子凸伸并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卡合的第一推块部,及该第二移动块具有数个分别对应所述活动端子凸伸并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卡合的第二推块部。
较佳地,在步骤一中,该基座的底壁具有数个相间隔地自该第一侧内凹而与所述定位槽相连通的第一缺槽,及数个相间隔地自该第二侧内凹而与所述定位槽相连通的第二缺槽,该固定端子组合体的所述固定端子是卡接定位于所述定位槽与所述第一缺槽,该活动端子组合体的所述活动端子是卡接定位于所述定位槽与所述第二缺槽。
本发明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固定端子组合体、活动端子组合体的所述固定端子、活动端子分别与所述基片结合成一体,因此,在步骤二中,能通过一个动作及对该固定端子组合体、活动端子组合体施加预定的作用力,使得已分别与所述定位槽相对齐的固定端子或活动端子同时靠向该基座位移以卡接至所述定位槽并与该基片相分离,接着,再使该盖壳、基座与所述拨动件组合定位后,就能获得组合完成的程式开关,借此,能大幅减少组合的时间,使本发明具有较佳的制程效率而能节省制造成本。此外,配合基座的结构设计,使该固定端子组合体、活动端子组合体能从该基座的顶面或侧面方向直接置入所述定位槽,除了可增进组装速度外,也使该制造方法容易以自动化方式进行组合,同样能节省人力及增进制程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适用于前述制造方法,且有助于增进制造效率的端子组合体。
于是,本发明用于增进制造效率的端子组合体适合与一个基座、一个盖壳及数个拨动件相组合制成一个程式开关,该基座具有一个底壁,及数个相间隔地自该底壁向上延伸并相配合界定形成数个定位槽的间隔壁,该盖壳与该基座相套合,所述拨动件是夹设在该基座与该盖壳间,该端子组合体是设置在该基座上并与所述拨动件相对应,并包含数个相间隔排列设置的端子,及一个用于供所述端子连接定位的基片。
每一个端子各包括一个容置在该基座的定位槽内的定位段、一个与该定位段反向且延伸出该基座外的端子段,及一个与该定位段弯折连接且位于该定位段与该端子段间的连接段。该基片则与所述定位段反向设置。
较佳地,所述端子的连接段各具有一个与该端子段相连接的外露端部,该基片具有一个间隔设置于所述端子段下方的基材部,及数个连接在该基材部与相邻的连接段的外露端部间的衔接部。
较佳地,所述端子还分别具有自该定位段的两个相反侧向外凸伸的上卡制部,及自该连接段的两个相反侧向外凸伸的下卡制部。
本发明端子组合体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所述端子相间隔并同时连接定位于该基片的结构设计,使该端子体用于组合形成该程式开关时,能方便且快速地使所述端子同时容置在该基座的定位槽内,借此,能大幅减少该程式开关组合完成的时间,使该端子组合体具有能显著提升整体制造效率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立体分解图,说明现有的一个程式开关的组合结构;
图2是一个剖视图,说明该现有的程式开关组合完成的情形;
图3是一个流程图,说明本发明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的一个较佳实施例;
图4是一个立体分解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固定端子组合体与一个活动端子组合体搭配一个基座、一个盖壳与数个拨动件进行组合的情形;
图5是一个组合步骤的立体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基座、固定端子组合体、活动端子组合体分别通过一个定位座块、一个第一移动块、一个第二移动块进行自动化组合的情形;
图6是一个组合步骤的剖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固定端子组合体的数个固定端子,及该活动端子组合体的数个活动端子分别被推移到该基座的情形;
图7是一个组合步骤的立体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固定端子组合体的一个基片,及该活动端子组合体的一个基片分别与所述固定端子、活动端子相分离的情形;
图8是一个不完整的立体组合体,说明该固定端子组合体与活动端子组合体组合至该基座的情形;
图9是一个立体组合体,说明组合完成后,移除该固定端子组合体的基片,及该活动端子组合体的基片的情形;
图10是一沿图9中的线X-X所取的剖视图,说明移动该拨动件而使一个活动端子会相对一个固定端子形成非导通或导通状态的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3与图4,本发明程式开关2的制造方法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301是分别制备一个基座4、一个盖壳5、一个固定端子组合体6、一个活动端子组合体7,及数个拨动件8。
其中,该基座4为绝缘材质所制成,并包括一个具有反向的一个第一侧411及一个第二侧412的底壁41,及数个相间隔地自该底壁41向上延伸并相配合界定形成数个定位槽420的间隔壁42。该底壁41还具有数个相间隔地自该第一侧411内凹而与所述定位槽420相连通的第一缺槽413,及数个相间隔地自该第二侧412内凹而与所述定位槽420相连通的第二缺槽414。
该盖壳5为绝缘材质所制成,并包括数个相间隔贯穿设置的活动开口51,所述活动开口51各具有反向的一个第一端511及一个第二端512。
该固定端子组合体6包括数个分别对应于该基座4的所述定位槽420相间隔排列的固定端子61,及一个用于供所述固定端子61连接定位的基片62。所述固定端子61各具有一个定位段611、一个与该定位段611反向的端子段612、一个连接在该定位段611与该端子段612间的连接段613、两个分别自该定位段611的两个相反侧朝外凸伸的上卡制部614,及两个自该连接段613的两个相反侧向外凸伸的下卡制部615。其中,所述固定端子61的连接段613与定位段611弯折连接,并具有一个与该端子段612相连接的外露端部616。该基片62邻近所述端子段612而与所述定位段611反向设置,并具有一个间隔设置于所述端子段612下方的基材部621,及数个连接在该基材部621与相邻的连接段613的外露端部616间的T形衔接部622。
该活动端子组合体7包括数个分别对应该基座4的所述定位槽420相间隔排列的活动端子71,及一个用于供所述活动端子71连接定位的基片72。所述活动端子71各具有一个定位段711、一个与该定位段711反向的端子段712、一个连接在该定位段711与该端子段712间的连接段713、一个自该定位段711朝远离该连接段713的方向延伸的弹性接触段714、两个分别自该定位段711两个相反侧朝外凸伸的上卡制部715,及两个自该连接段713两个相反侧向外凸伸的下卡制部716。其中,所述活动端子71的连接段713与定位段711弯折连接,并具有一个与该端子段712相连接的外露端部717。该基片72邻近所述端子段712而与所述定位段711反向设置,并具有一个间隔设置于所述端子段712下方的基材部721,及数个连接在该基材部721与相邻的连接段713的外露端部717间的T形衔接部722。
所述拨动件8各具有一个基部81、一个自该基部81向上延伸的操作部82,及一个自该基部81向下延伸的推抵部83。
参阅图4、图5与图6,步骤302是分别对该固定端子组合体6、活动端子组合体7施加一个作用力,使该固定端子组合体6的固定端子61朝向该底壁41的第一侧411位移以卡接入所述定位槽420并同步与该基片62分离,及使该活动端子组合体7的所述活动端子71朝向该底壁41的第二侧412位移以卡接入所述定位槽420并同步与该基片72相分离。卡接在所述定位槽420的所述活动端子71与所述固定端子61会间隔相对。
参阅图5、图6与图7,在本实施例中,是使用一个设有机械手臂(图未示)的自动化装置完成该固定端子组合体6、活动端子组合体7与该基座4的组合,该自动化装置具有一个定位座块91,及分别受机械手臂驱动而相对该定位座块91的两个相反侧靠近与远离移动的一个第一移动块92、一个第二移动块93。其中,使该基座4定位在该定位座块91上,并使该固定端子组合体6、活动端子组合体7分别定位在该第一移动块92、第二移动块93上,以使该固定端子组合体6、活动端子组合体7受该第一移动块92、第二移动块93带动而靠向该基座4,进而使所述固定端子61、所述活动端子71分别卡接入所述定位槽420。
该定位座块91具有反向设置的一个第一侧面911、一个第二侧面912、数个相间隔且分别对齐该基座4的定位槽420凹设形成在该第一侧面911的第一限位槽913、数个相间隔且分别对齐该基座4的定位槽420凹设形成在该第二侧面912的第二限位槽914,及数个相间隔设置并自该第一侧面911延伸至贯穿该第二侧面912的定位管道910,所述第一限位槽913分别用于容置该固定端子组合体6的固定端子61,所述第二限位槽914分别用于容置该活动端子组合体7的活动端子71。该第一移动块92具有数个分别对应所述固定端子61凸伸并与所述第一限位槽913相卡合的第一推块部921,及两个对应该定位座块91的其中两个定位管道910设置的第一对位插销922。该第二移动块93具有数个分别对应所述活动端子71凸伸并与所述第二限位槽914相卡合的第二推块部931,及两个对应该定位座块91的其中两个定位管道910设置的第二对位插销9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位插销922、第二对位插销932分别对齐最外侧的两个定位管道910设置。且该固定端子组合体6的基片62具有数个相间隔贯穿用于套接在所述第一对位插销922上的贯孔623,该活动端子组合体7的基片72具有数个相间隔贯穿用于套接在所述第二对位插销932上的贯孔723,借此,使该固定端子组合体6、活动端子组合体7能够暂时定位在该第一移动块92、第二移动块93上,并能随着该第一移动块92、第二移动块93相对该基座4位移。
当以该自动化装置执行该程式开关2的组合作业时,主要是先使该基座4固定在该定位座块91上,再通过机械手臂驱动该第一移动块92、第二移动块93分别朝向该定位座块91的第一侧面911、第二侧面912位移,并连动该固定端子组合体6、活动端子组合体7分别靠向该基座4,直到所述固定端子61、所述活动端子71位移到即将进入所述定位槽420的暂驻位置为止,其中,通过设置在该定位座块91上的定位管道910分别与该第一移动块92上的第一对位插销922、该第二移动块93上的第二对位插销932的对应设计,使所述固定端子61及所述第一推块部921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槽913对齐,并使所述活动端子71及所述第二推块部931分别与所述第二限位槽914对齐,当该第一移动块92、第二移动块93继续朝该定位座块91靠近而使所述第一推块部921、第二推块部931朝所述第一限位槽913、第二限位槽914内推进时,可通过该定位座块91的第一侧面911挡抵该固定端子组合体6的基片62,及该第二侧面912挡抵该活动端子组合体7的基片72,并使所述基片62、基片72分别被夹持定位,而所述固定端子61、活动端子71则分别受到所述第一推块部921、第二推块部931持续推动而被推入所述定位槽420与所述第一限位槽913,及所述定位槽420与所述第二限位槽914内,并使该基片62、该基片72分别与所述固定端子61、活动端子71相分离。由于该基片62、72的T形衔接部622、722与所述固定端子61、活动端子71的外露端部616、717间的相接结构相对较细小脆弱,在该第一移动块92、第二移动块93相对该定位座块91移动及使该基片62、该基片72受夹持的作用下,所述外露端部616与该基片62,及所述外露端部717与该基片72的相接处很容易就会断开,借此,在所述固定端子61、活动端子71被定位至所述定位槽420的同时,就能同步移除该基片62、该基片72。当组合完成后,使该第一移动块92、第二移动块93远离该定位座块91位移就能分别将该基片62、该基片72带离所述固定端子61、活动端子71。
参阅图4与图8,其中,分别使所述固定端子61的定位段611卡接定位于该基座4的所述定位槽420,及使所述连接段613卡接定位于所述第一缺槽413,且每一个固定端子61的所述上卡制部614会分别嵌入两侧的间隔壁42中,而能增加所述固定端子61定位的稳固性,所述下卡制部615则依设置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作用,当所述下卡制部615邻近该定位段611时,则会嵌入配合界定形成该第一缺槽413的两相反壁面415,同样可借此增加定位稳固性,此外,所述下卡制部615亦可邻近该端子段612设置,并在将所述固定端子61组合至所述定位槽420时,分别卡抵在该底壁41的一底面417而形成与该定位段611相配合夹持在该底壁41的上、下两侧的状态,同样有辅助定位效果。
此外,在使所述活动端子71的定位段711卡接定位于该基座4的所述定位槽420,及使所述连接段713卡接定位于所述第二缺槽414时,所述弹性接触段714分别由相对应的定位段711朝所述固定端子61延伸,而且所述弹性接触段714与所述固定端子61的定位段611呈间隔相对的状态,且每一个活动端子71的所述上卡制部715同样分别嵌入两侧的间隔壁42中,且所述下卡制部716依设置位置不同,而会嵌入配合界定形成该第二缺槽414的两相反壁面416,或分别卡抵在该底壁41的底面417而形成与该定位段711相配合夹持在该底壁41的上、下两侧的状态,借此,使所述活动端子71同样能通过所述上卡制部715、下卡制部716增进稳固定位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端子61的下卡制部615与该活动端子71的下卡制部716皆设计成卡抵在该底壁41的底面417的型式。
参阅图4、图9与图10,步骤303是使该盖壳5与该基座4相接合,同时使所述拨动件8以分别穿设于该盖壳5的活动开口51,并与该活动端子组合体7的所述活动端子71相对应的方式被夹设在该盖壳5与该基座4间,组合时,分别使所述拨动件8的操作部82穿过该盖壳5的所述活动开口51向外凸伸,再使该基座4与该盖壳5相套合,就能获得该程式开关2的完整组合体。在此步骤中,也可以利用机械手臂的自动化方式完成该程式开关2的组合安装。由于自动化装置的机构设计非本案重点,且在电子相关装置或元件的制程中使用各种自动化装置为现有制程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步骤302中,该固定端子组合体6的所述固定端子61的端子段612延伸出该基座4外,且位于该连接段613与该端子段612间的外露端部616露出该基座4外,借此,能够方便对于所述固定端子61与该基片62相接处施加特定处理方式或作用力以使其分开,该活动端子组合体7的所述活动端子71的端子段712也延伸出该基座4外,且位于该连接段713与该端子段712间的外露端部717也露出该基座4外,同样有助于施加特定处理方式或作用力使所述活动端子71与该基片72顺利分开。
此外,所述拨动件8的基部81则分别被夹设在该基座4与该盖壳5间,所述推抵部83分别靠抵于所述活动端子71的弹性接触段714,所述拨动件8的操作部82能被拨动而沿所述活动开口51分别位移到该第一端511与该第二端512,并连动该推抵部83位移到一个非导通位置与一个导通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当该操作部82位移到该第一端511时,该活动端子71的弹性接触段714与该固定端子61的定位段611间维持相间隔的非导通状态。当该操作部82位移到该第二端512时,该推抵部83会压抵该弹性接触段714靠近该定位段611,进而形成该弹性接触段714与该定位段611相接触的导通状态。
步骤304是沿组合完成的程式开关2的盖壳5与基座4相接合处的缝隙注入黏胶,使该盖壳5与该基座4稳固地结合在一起,以获得该程式开关2成品。
值得说明的是,在前述制造方法中,虽然是以自动化方式说明该程式开关2的组合方式,但该程式开关2的制造方法不以此为限,即使是以人工方式进行组合安装,仍然能够利用该固定端子组合体6、活动端子组合体7的结构设计,使所述固定端子61、活动端子71能够同时且快速地结合至该基座4,再配合剪切工具就能使该基片62、该基片72分别与所述固定端子61、活动端子71分离,再安装上所述拨动件8与该盖壳5后,仍然能够以相较于现有的人工组合作业效率更佳的方式完成该程式开关2的组合。
归纳上述,本发明程式开关2的制造方法,可以获得下述的功效及优点,故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一、该固定端子组合体6、活动端子组合体7的所述固定端子61、所述活动端子71分别通过与该基片62、该基片72结合成一体的结构设计,使所述固定端子61或所述活动端子71能同时定位于该基座4的定位槽420内,借此,能大幅减少该程式开关2的组合时间与人力,使本发明具有制程效率佳且能够有效节省制造成本的优点。
二、本发明制造方法,在该基座4形成所述间隔壁42及所述定位槽420的结构型式,使该固定端子组合体6、活动端子组合体7能直接从该基座4的顶面或侧面方向安装至所述定位槽420,除了可增进组合安装速度与方便性外,也使该制造方法容易转换为自动化方式生产,同样能节省人力并增进制程效率。
三、通过在该基座4形成所述定位槽420与所述第一缺槽413、第二缺槽414的结构设计,除了可以辅助所述固定端子61、活动端子71定位外,还能够有效防止相邻的固定端子61、活动端子71相接触而产生错误的开关讯号,使本发明能够制造出品质稳定的程式开关2成品。
四、通过在所述固定端子61分别设置所述上卡制部614与所述下卡制部615,及在所述活动端子71分别设置所述上卡制部715与所述下卡制部716,使所述固定端子61、活动端子71在组合过程中能稳固而不易脱落地结合于该基座4,借此,使该固定端子组合体6、活动端子组合体7能快速定位以改善制程效率,且同样有助于制出品质稳定的程式开关2成品。
本发明用于增进制造效率的端子组合体的较佳实施例可以是前述的固定端子组合体6的型式,也可以是前述的活动端子组合体7的型式,其详细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如前述制造方法所述,不论是该固定端子组合体6的型式或该活动端子组合体7的型式,都适合与该基座4、盖壳5及所述拨动件8相组合以顺利制成该程式开关2,且所述固定端子61与该基片62、所述活动端子71与该基片72结合成一体的结构设计,使该固定端子组合体6、该活动端子组合体7都能快速组合至该基座4而具有增进制造效率的特性。

Claims (12)

1.一种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一、分别制备一个基座、一个盖壳、一个固定端子组合体、一个活动端子组合体,及数个拨动件,该基座包括一个具有反向的一个第一侧及一个第二侧的底壁,及数个相间隔地自该底壁向上延伸并相配合界定形成数个定位槽的间隔壁,该盖壳包括数个相间隔贯穿设置的活动开口,该固定端子组合体包括数个分别对应该基座的定位槽相间隔排列的固定端子,及一个用于供所述固定端子连接定位的基片,该活动端子组合体包括数个分别对应该基座的定位槽相间隔排列的活动端子,及一个用于供所述活动端子连接定位的基片;
二、分别对该固定端子组合体、活动端子组合体施加一个作用力,使该固定端子组合体的固定端子朝向该底壁的第一侧位移以卡接入所述定位槽并与该基片分离,及使该活动端子组合体的所述活动端子朝向该底壁的第二侧位移以卡接入所述定位槽并与该基片相分离;
三、使该盖壳与该基座相接合,同时使所述拨动件以分别穿设于该盖壳的活动开口,并与该活动端子组合体的活动端子相对应的方式被夹设在该盖壳与该基座间,就能获得该程式开关的完整组合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该固定端子组合体的所述固定端子各具有一个容置在该基座的定位槽的定位段、一个与该定位段反向并延伸出该基座外的端子段、一个连接在该定位段与该端子段间的连接段,及两个分别自该定位段两相反侧朝外凸伸的上卡制部,该基片邻近所述端子段而与所述定位段反向设置,在步骤二中,当将该固定端子组合体安装至该基座时,每一个固定端子的所述上卡制部会分别嵌入两侧的间隔壁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端子组合体的所述固定端子的连接段具有一个与该端子段相连接且露出该基座外的外露端部,该基片具有一个间隔设置于所述端子段下方的基材部,及数个连接在该基材部与相邻的连接段的外露端部间的衔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该活动端子组合体的所述活动端子各具有一个容置在该基座的定位槽的定位段、一个与该定位段反向并延伸出该基座外的端子段、一个连接在该定位段与该端子段间的连接段、一个自该定位段朝该固定端子延伸而与该固定端子间隔相对的弹性接触段,及两个分别自该定位段两相反侧朝外凸伸的上卡制部,该基片邻近所述端子段而与所述定位段反向设置,在步骤二中,当将该活动端子组合体安装至该基座时,每一个活动端子的所述上卡制部会分别嵌入两侧的间隔壁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活动端子组合体的所述活动端子的连接段具有一个与该端子段相连接且露出该基座外的外露端部,该基片具有一个间隔设置于所述端子段下方的基材部,及数个连接在该基材部与相邻的连接段的外露端部间的衔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该固定端子组合体的基片是在所述固定端子卡接至该基座的定位槽时同步与所述固定端子相分离,该活动端子组合体的基片也是在所述活动端子卡接至该基座的定位槽时同步与所述活动端子相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使用一个自动化装置完成该固定端子组合体、活动端子组合体与该基座的组合,该自动化装置具有一个定位座块,及分别受驱动而相对该定位座块两相反侧靠近与远离移动的一个第一移动块、一个第二移动块,且使该基座定位在该定位座块上,并使该固定端子组合体、活动端子组合体分别定位在该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上,以使该固定端子组合体、活动端子组合体受该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带动而靠向该基座,进而使所述固定端子、所述活动端子分别卡接入所述定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该定位座块具有反向设置的一个第一侧面、一个第二侧面、数个相间隔且分别对齐该基座的定位槽凹设形成在该第一侧面的第一限位槽,及数个相间隔且分别对齐该基座的定位槽凹设形成在该第二侧面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分别用于容置该固定端子组合体的固定端子,所述第二限位槽分别用于容置该活动端子组合体的活动端子,该第一移动块具有数个分别对应所述固定端子凸伸并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卡合的第一推块部,该第二移动块具有数个分别对应所述活动端子凸伸并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卡合的第二推块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该基座的底壁具有数个相间隔地自该第一侧内凹而与所述定位槽相连通的第一缺槽,及数个相间隔地自该第二侧内凹而与所述定位槽相连通的第二缺槽,该固定端子组合体的所述固定端子卡接定位于所述定位槽与所述第一缺槽,该活动端子组合体的所述活动端子卡接定位于所述定位槽与所述第二缺槽。
10.一种用于增进制造效率的端子组合体,适合与一个基座、一个盖壳及数个拨动件相组合制成一个程式开关,该基座具有一个底壁,及数个相间隔地自该底壁向上延伸并相配合界定形成数个定位槽的间隔壁,该盖壳与该基座相套合,所述拨动件夹设在该基座与该盖壳间,该端子组合体设置在该基座上并与所述拨动件相对应;其特征在于:
该端子组合体包含数个相间隔排列设置的端子,及一个用于供所述端子连接定位的基片,每一个端子各包括一个用于容置在该基座的定位槽内的定位段、一个与该定位段反向且延伸出该基座外的端子段,及一个与该定位段弯折连接且位于该定位段与该端子段间的连接段,该基片则与所述定位段反向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增进制造效率的端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连接段各具有一个与该端子段相连接的外露端部,该基片具有一个间隔设置于所述端子段下方的基材部,及数个连接在该基材部与相邻的连接段的外露端部间的衔接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增进制造效率的端子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还分别具有自该定位段的两个相反侧向外凸伸的上卡制部,及自该连接段的两个相反侧向外凸伸的下卡制部。
CN201010506711.8A 2010-10-14 2010-10-14 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4466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06711.8A CN102446644B (zh) 2010-10-14 2010-10-14 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06711.8A CN102446644B (zh) 2010-10-14 2010-10-14 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6644A true CN102446644A (zh) 2012-05-09
CN102446644B CN102446644B (zh) 2014-07-09

Family

ID=46009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6711.8A Active CN102446644B (zh) 2010-10-14 2010-10-14 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4664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12608A (en) * 1974-08-20 1977-03-15 Amp Incorporated Miniature switch with substantial wiping action
JPH04349318A (ja) * 1991-01-30 1992-12-03 Fujisoku:Kk 超小形スライドスイッチの製造方法
CN2386520Y (zh) * 1999-08-24 2000-07-05 富金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拨动开关
CN200965842Y (zh) * 2006-10-31 2007-10-24 百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程序开关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12608A (en) * 1974-08-20 1977-03-15 Amp Incorporated Miniature switch with substantial wiping action
JPH04349318A (ja) * 1991-01-30 1992-12-03 Fujisoku:Kk 超小形スライドスイッチの製造方法
CN2386520Y (zh) * 1999-08-24 2000-07-05 富金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拨动开关
CN200965842Y (zh) * 2006-10-31 2007-10-24 百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程序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6644B (zh) 2014-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25667B (en) Terminal devic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JP3125508U (ja) 基板に対する基板用コネクタの改良構造
CN105322336A (zh) 连接器
JPH10242592A (ja) 電気回路のためのプリント基板及びその製法
CN103732028A (zh) 供电模块
JP2014063578A (ja) 圧接接続ユニット
JP2009164105A (ja) 第1コネクタ、第2コネクタ及び電気接続装置
TW200421676A (en) Reinforced snap ring for active adaptor and moveable connector using the snap ring
CN102446644A (zh) 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及用于增进制造效率的端子组合体
JP2007087710A (ja) コネクタ,それに用いる端子またはプレス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0039207A (ja) 電気導体の挿入装置
JP4575091B2 (ja) 小さい寸法の制御部材、特に時計分野のための制御部材用電気接点の製造と取り付け方法
JPS60105120A (ja) 電気的なキースイッチのための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039999A (ja) エンコーダシステム及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JP2013121298A (ja) 相間絶縁紙の取付け方法、相間絶縁紙、及び相間絶縁紙の製造方法
CN102842787A (zh) 同轴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3683146B (zh) 用来安装用于电系统的接头和/或墙板接线盒的装置和相关的安装方法
JP3722542B2 (ja) 回転式スイッチ用端子の組付方法
JP2013522897A (ja) 電気および/または電子モジュールと回路支持体とを有する装置
TW201216315A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program switch and terminal assembly body for increasing manufacture efficiency
JP2004335636A (ja) コイル装置、これに用いる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638737A (zh) 微型扬声器用电连接件的制造方法
JP3108400U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4665926B2 (ja) コネクタ
JP2016031819A (ja) 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