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4562A - 密闭型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密闭型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44562A CN102444562A CN2011103214884A CN201110321488A CN102444562A CN 102444562 A CN102444562 A CN 102444562A CN 2011103214884 A CN2011103214884 A CN 2011103214884A CN 201110321488 A CN201110321488 A CN 201110321488A CN 102444562 A CN102444562 A CN 1024445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rmetic terminal
- hermetic
- terminal
- pins
- type compres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662 electromechanic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furosem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S(=O)(=O)N)=CC(C(O)=O)=C1NCC1=CC=CO1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304 pastoral f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闭型压缩机及包括该密闭型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所述密闭型压缩机在没有对连接线施加过大弯曲应力的情况下进行连接线与密封端子的连接,其能高效地进行制造时的连接作业。在所述密闭型压缩机中,包括:具有排出管的密闭壳体;配置在密闭壳体内、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部;对压缩机构部进行驱动的电动机;具有与电动机电连接的三根销、形成为相同的形状且并排设置在密闭壳体上的第一密封端子及第二密封端子,各个密封端子的销被配置成相对于穿过排出管的中心和第一密封端子与第二密封端子的中点的直线非对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密闭型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密闭型压缩机在密闭壳体内设有压缩机构部和用于驱动压缩机构部的电动机。从设于密闭壳体外部的逆变器装置等电源装置对上述电动机供给驱动电力,从而对压缩机构部进行驱动。
为了能使电源装置与电动机在不影响密闭壳体的密封性的情况下连接,可通过密封端子和引线等连接线来电连接。在此,在一个密封端子上连接有多根连接线。
此外,密封端子由其大小来确定能通电的电流大小,有时会根据所供给的电流的大小而使用多个密封端子。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191822号公报
当如上所述将连接线与多个密封端子连接时,配设在密闭型压缩机内外的连接线会变多且变得复杂,根据连接状况的不同,需要将连接线过度弯曲来进行连接等,而对连接线施加过大的弯曲应力,从而使连接线的耐久性降低。此外,会使制造密闭型压缩机时连接线的连接作业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在不对连接线施加过大的弯曲应力的情况下进行连接线与密封端子的连接、可靠性高且能高效地进行制造时的连接作业的密闭型压缩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密闭型压缩机中,包括:具有排出管的密闭壳体;配置在密闭壳体内、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部;对压缩机构部进行驱动的电动机;具有与电动机电连接的三根销、形成为相同的形状且并排设置在密闭壳体上的第一密封端子及第二密封端子,各个密封端子的三根销被配置成相对于穿过排出管的中心和第一密封端子与第二密封端子的中点的直线非对称。
藉此,能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密闭型压缩机,该密闭型压缩机能使密封端子的种类单一、能抑制制造成本、制造时的作业性良好、不对连接线施加过大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密闭型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2(a)及图2(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密封端子的俯视图及仰视图。
图3(a)及图3(b)是与密封端子连接的连接端子的平面图及剖视图。
图4是与连接端子相连的密封端子的俯视图。
图5(a)是密闭型压缩机的俯视图,图5(b)是密封端子的配置图。
图6是表示密闭型压缩机的电动机的电路图。
图7是表示密闭型压缩机的密封端子与电动机的连接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密闭型压缩机的密封端子与电动机的另一连接状态的俯视图。
图9(a)及图9(b)是表示密闭型压缩机的第一密封端子的另一配置状态的俯视图及仰视图。
图10是包括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密闭型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密闭型压缩机
2四通阀
11密闭壳体
12电动机
13压缩机构部
26排出管
31第一密封端子
32第二密封端子
34、35引线
37端子箱
51主体部
52a、52b、52c销
53引板(日文:タブ)
61连接端子
61a端子板
61b卡定部
61c压接部
62连接线
71、72电源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至图10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密闭型压缩机1的纵剖视图。
密闭型压缩机1包括水平剖面呈圆形的、具有主体部11b和上盖部11a的密闭壳体11,在密闭壳体11内收纳有电动机12和压缩机构部13,电动机12与压缩机构部13通过具有偏心部14a的转轴14连接。
电动机12包括转子12a和定子12b。
定子12b设有绕组La,该绕组La与后述的引线34、35连接。
压缩机构部13是旋转式压缩机,其包括形成有汽缸室15的汽缸16。在汽缸室15内设有偏心旋转的滚筒17。汽缸16配设有叶片(未图示),该叶片与滚筒17的外周面接触而往复移动,并将汽缸室15内分隔成吸入室和压缩室。
汽缸室15被主轴承21和副轴承23覆盖。在主轴承21和副轴承23上分别设有排出孔24a、24b和排出阀25a、25b。
在密闭壳体11的上盖部11a的上表面中央连接有排出压缩制冷剂气体的排出管26,在密闭壳体11的侧面下部侧连接有吸入管27及储罐28。
此外,在密闭壳体11的上盖部11a的上表面并排设有第一密封端子31、第二密封端子32,并以与密闭壳体11内外面对的方式贯穿设置。
图2(a)中表示第一密封端子31的俯视图,图2(b)表示仰视图。另外,第二密封端子32与第一密封端子31形成为相同形状,因而省略其形状的说明。
第一密封端子31具有主体部51,该主体部51在俯视图中形成为以中心点O为中心的大致圆盘状。在主体部51上贯穿设置有与电动机电连接的三根棒状的销52a、52b、52c。
销52a、52b、52c被配置在以中心点O为重心的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处,并在俯视图中沿顺时针以销52a、52b、52c的顺序配置。
在本说明书中,将从中心点O朝向销52a的方向设为α,将从中心点O朝向销52b的方向设为β,将从中心点O朝向销52c的方向设为γ。即,在俯视图中,α、β、γ为沿顺时针每次旋转120°的方向。
三根销52a、52b、52c在第一密封端子31的上表面侧和下表面侧分别设有具有正面53a和背面53b的平板状的引板53。各引板53均在正面53a上与销52a、52b、52c接合,从而形成为能与后述的连接端子61嵌合。
在图2(a)所示的第一密封端子31的上表面侧处,与销52a接合的引板53被设置成使正面53a与α方向大致平行。与销52b接合的引板53被设置成使正面53a面向中心点O、且与β方向大致正交。与销52c接合的引板53被设置成使背面53b面向中心点O、且与γ方向大致正交。
此外,在图2(b)所示的第一密封端子31的下表面侧处,与销52c接合的引板53被设置成使正面53a与γ方向大致平行。与销52b接合的引板53被设置成使正面53a面向中心点O、且与β方向大致正交。与销52a接合的引板53被设置成使背面53b面向中心点O、且与α方向大致正交。
图3(a)中表示连接端子61的主视图,图3(b)中表示连接端子61的仰视图。
上述连接端子61具有形成为大致矩形的端子板61a。在端子板61a的左右两端设有通过折返形成的卡定部61b,其形成为与引板53嵌合。
此外,在端子板61a的上部设有通过压接来固定连接线62的压接部61c。压接部61c只从左侧插入连接线62且能通过压接进行固定。藉此,连接线的伸出方向便被限定在连接端子的一个方向上。即,一旦连接端子61与引板53嵌合,则从引板53的正面53a侧观察时连接线62朝左侧伸出。
在此,连接线62是与未图示的作为电源装置的逆变器装置连接的电源连接线71(72)、或是与电动机12的绕组La连接的引出线34(35)。与第一密封端子31的上表面侧连接的连接线62是电源连接线71(72),与下表面侧连接的连接线62是引出线34(35)。
连接线62即电源连接线71(72)和引出线34(35)是通过连接端子61和引板53而与销52a、52b、52c连接的。
在此,电源连接线71(72)和引出线34(35)从销52a、52b、52c伸出的方向从引板53的正面53a一侧观察为左边方向。
即,如图4所示,当电源连接线71(72)和引出线34(35)经由连接端子61而与第一密封端子31(第二密封端子32)的销52a、52b、52c连接时,上表面侧的电源连接线71(72)沿在α方向侧呈扇状扩展的方向伸出。呈扇状伸出的三根电源连接线71(72)被扎束成一束。
此外,下表面侧的引出线34(35)沿在γ方向侧呈扇状扩展的方向伸出。呈扇状伸出的三根引出线34(35)被扎束成一束。
上述第一密封端子31和第二密封端子32被并排设置在设于密闭型压缩机1的密闭壳体11的上盖部11a处的端子箱37内。
图5(a)中表示压缩机1的密闭壳体11的上盖部11a的俯视图,图5(b)中表示仰视图。
如图5(a)所示,在密闭壳体11的上盖部11a的上表面处,将穿过排出管26的中心P和第一密封端子31与第二密封端子32的中心Q的直线设为Y。
即,在俯视图中,第一密封端子31被配置在相对于直线Y的右侧,第二密封端子32被配置在相对于直线Y的左侧,在图5(b)所示的仰视图中,第一密封端子31被配置在相对于直线Y的左侧,第二密封端子32被配置在相对于直线Y的右侧。
在此,第一密封端子31的从第一密封端子31的中心点O(参照图2)朝向销52a的方向即α方向为与直线Y大致平行且远离排出管26的方向。
此外,第二密封端子32被配置成其从中心点O朝向销52c的方向即γ方向为与直线Y大致平行且靠近排出管26的方向。
即,第一密封端子31的三根销52a、52b、52c与第二密封端子32的三根销52a、52b、52c被配置成相对于穿过排出管26的中心P和第一密封端子与第二密封端子的中点Q的直线Y不对称。
如图5(b)的仰视图所示,与第一密封端子31连接的三根引出线34沿远离直线Y的方向伸出并扎束。此外,与第二密封端子32连接的三根引出线35中的与销52b连接的引出线35在沿远离直线Y的伸出方向连接之后,与剩下的两根引出线35扎束。
在设于密闭壳体11上部且具有围住第一密封端子31及第二密封端子32的壁面的端子箱37上设有开口部37a,该开口部37a用于将电源连接线71、72经由排出管26和第一密封端子31及第二密封端子32朝相反一侧引出。
在图5(a)所示的上表面侧处,与第一密封端子31连接的三根电源连接线71中的与销52b连接的电源连接线71的伸出方向为先沿靠近直线Y的方向伸出再朝向开口部37a伸出的方向。
此外,与第二密封端子32连接的三根电源连接线72全部沿靠近直线Y的方向伸出,其中,与销52a及销52c连接的电源连接线72的伸出方向为先沿靠近与直线Y正交的方向伸出再朝向开口部37a伸出的方向。
如上所述,通过将引出线34、35与第一密封端子31及第二密封端子32连接,就不会过度弯曲,在密闭壳体11内引出线34、35能在不与排出管26接触的情况下与卷绕于电动机12的定子12b的绕组La连接。
此外,通过将电源连接线71、72与第一密封端子31及第二密封端子32连接,电源连接线71、72不会过度弯曲,而能从端子箱37的开口部37a紧凑地引出。藉此,不需要将开口部37a开口得很大,从而能形成雨水或异物不易进入的端子箱37。
通过形成上述结构,即便采用两个具有相同形状的密封端子,也能在不使电源连接线71、72及引出线34、35过度弯曲的情况下与密封端子连接,能使制造时连接作业容易,且在引出线34、35上不会受到弯曲应力等负担。
此外,通过采用连接线呈扇状扩展的伸出方向的密封端子,即便是在使连接线稍许弯曲的情况下,与销连接的连接线也不会与其它的销接触,从而实现良好的连接状态。
在此,使引出线34、35与电动机12的绕组La为不同构件,但也可以将绕组La用作引出线,并经由连接端子61而与第一密封端子31(第二密封端子32)连接。
通过如上所述连接,电源电力从逆变器装置经由电源连接线71、72、第一及第二密封端子31、32、引出线34、35供给至电动机12的绕组La上。
藉此,气缸室15内的滚筒17通过转子12a及转轴14偏心旋转。通过上述偏心旋转,使得气缸室15内的制冷剂气体被压缩而使压缩制冷剂气体从排出孔24a、24b排出。
图6表示上述电动机12的电路结构,以下对电流的流动进行说明。
电动机12是供电功率较大的直流无刷电动机,其具有多个系统例如两个系统的三相绕组LaL1、L2。这两个系统的三相绕组LaL1、L2的规格基本相同。
三相绕组LaL1包括扎线成星形的U相绕组LaU1、V相绕组LaV1和W相绕组LaW1,此外,三相绕组LaL2包括扎线成星形的U相绕组LaU2、V相绕组LaV2和W相绕组LaW2。
在上述三相绕组LaL1的各相绕组LaU1、V1、W1的非扎线端连接有引出线34,其经由连接端子61而与第一密封端子31电连接。此外,在绕组LaL2的各相绕组LaU2、V2、W2的非扎线端连接有引出线35,其经由连接端子61而与第二密封端子32电连接。
接着,在与第一密封端子31及第二密封端子32的上表面侧连接的电源连接线71、72上连接有未图示的逆变器的输出端子。上述第一引出线34及第二引出线35如图7所示不跨过直线Y而与两个系统的绕组La各自的起立部38连接。在排出管26配置在密闭壳体11的中央的情况下,引出线34、35的从绕组La起立的起立部38以直线Y为基准从排出管26的中心P为60°的范围较为理想。
藉此,引出线34、35具有适当的长度,其能不过度弯曲地配置。此外,在制造时,也能使将引出线34、35与设于上盖部11a的第一密封端子31及第二密封端子32连接的连接作业变得容易。
此外,能抑制在上述连接作业之后在将上盖部11a与主体部11b接合时与密闭壳体11的碰擦或是在旋转上盖部11a一定程度时对引出线34、35的拉拽,从而使得上盖部11a与主体部11b的接合作业变得容易。
在此,如图8所示,与第一密封端子31连接的引出线34的起立部38也可以设置在引出线34跨过直线Y的位置上。
此时,与第一密封端子31连接的三根引出线34沿远离直线Y的方向伸出,藉此,即便引出线34跨过直线Y,也不会与排出管26接触。
通过形成如上所述的具有相同形状的密封端子和各连接线的连接结构的密闭型压缩机,能使密封端子的种类单一,并能抑制制造成本。此外,能提供一种制造时的作业性良好、且不对连接线施加过大负担的可靠性高的密闭型压缩机。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将与第一密封端子31及第二密封端子32连接的连接线的方向规定在α、β、γ方向上,但也可以调换β及γ方向,此时,上述密闭型压缩机1的连接线的连接结构相对于直线Y对称。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密封端子31的下表面侧连接的三根引出线34全部以沿远离直线Y的方向伸出的方式连接(参照图5(b)),但也可以设置成至少两根引出线34沿远离直线Y的方向伸出,例如,如图9(b)所示,可以设置成与销52a、52c连接的引出线34a、34c远离直线Y。
(第二实施方式)
上述密闭型压缩机1用于空调机等制冷循环装置。
图10中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
在密闭型压缩机1中通过制冷剂管R依次连接有四通阀2、室外热交换器3、膨胀阀4、室内热交换器5来构成空调机的制冷循环。在室外热交换器3附近设有室外风扇7,在室内热交换器5附近设有室内风扇8。
在制冷时,从上述密闭型压缩机1排出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2如实线箭头所示被供给至室外热交换器3,在此,与通过室外风扇7的旋转送风的外部气体热交换而冷凝。
上述冷凝后的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3流出而经由膨胀阀4流至室内热交换器5,在此,与通过室内风扇8的旋转送风的室内空气热交换而蒸发,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从室内热交换器5流出的制冷剂被吸入密闭型压缩机1内。
此外,在制热时,从压缩机1排出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2如虚线箭头所示被供给至室内热交换器5,在此,与通过室内风扇8的旋转送风的室内空气热交换而冷凝,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
上述冷凝后的制冷剂从室内热交换器5流出而经由膨胀阀4流至室外热交换器3,在此,与通过室外风扇7的旋转送风的室外空气热交换而蒸发。上述蒸发后的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3流出而被吸入密闭型压缩机1内。以后,依次同样地使制冷剂流动来继续制冷循环的运转。
如上所述,通过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密闭型压缩机1装入制冷循环装置,就能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可靠性高的制冷循环装置。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本身,在实施阶段中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使构成要素变形来具体化。此外,能通过使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的适当组合来形成各种发明。
例如,也可以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所有构成要素中删除几个构成要素。此外,也可以将不同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适当组合。
Claims (6)
1.一种密闭型压缩机,包括:
密闭壳体,该密闭壳体在上表面设有排出管;
压缩机构部,该压缩机构部配置在所述密闭壳体内,对制冷剂进行压缩;
电动机,该电动机配置在所述密闭壳体内,对所述压缩机构部进行驱动;以及
第一密封端子及第二密封端子,该第一密封端子及第二密封端子具有与所述电动机电连接的三根销,所述第一密封端子与所述第二密封端子形成为相同的形状,且并排设置在所述密闭壳体的上表面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端子的三根销与所述第二密封端子的三根销配置成:相对于穿过所述排出管的中心和所述第一密封端子及所述第二密封端子的中点的直线呈非对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引出线,该引出线将所述第一密封端子及所述第二密封端子各自的三根所述销与所述电动机连接,
与所述第一密封端子的三根销连接的所述引出线中的至少两根引出线沿远离所述直线的方向伸出而与所述第一密封端子的销连接,
与所述第二密封端子的三根销连接的所述引出线中的至少一根引出线沿远离穿过所述第一密封端子及所述第二密封端子的中点的直线的方向伸出而与所述第二密封端子的销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密封端子及所述第二密封端子中的至少一方密封端子的三根销连接的三根引出线以分别沿不同方向伸出的方式与所述至少一方密封端子的三根销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密封端子及所述第二密封端子中的至少一方密封端子的三根销连接的三根引出线沿呈扇状扩展的方向伸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连接线,该电源连接线为了供给电力而与所述第一密封端子及所述第二密封端子的三根销连接,所述电源连接线沿与所述引出线的伸出方向不同的方向伸出。
6.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230993 | 2010-10-13 | ||
JP2010230993A JP5702106B2 (ja) | 2010-10-13 | 2010-10-13 | 密閉型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44562A true CN102444562A (zh) | 2012-05-09 |
CN102444562B CN102444562B (zh) | 2015-07-29 |
Family
ID=46007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21488.4A Active CN102444562B (zh) | 2010-10-13 | 2011-10-12 | 密闭型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702106B2 (zh) |
CN (1) | CN102444562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92155A (zh) * | 2017-07-27 | 2020-03-1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压缩机以及空调机的室外机 |
CN111033052A (zh) * | 2017-08-09 | 2020-04-1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
CN111247339A (zh) * | 2017-10-24 | 2020-06-0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95164A (zh) * | 2012-08-17 | 2014-02-19 |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压缩机电机引出线端子 |
JP6368143B2 (ja) * | 2014-05-15 | 2018-08-01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密閉型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JP6331843B2 (ja) * | 2014-07-30 | 2018-05-30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圧縮機 |
JP2016121898A (ja) * | 2014-12-24 | 2016-07-07 |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 液体検知器、圧縮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
JP6613986B2 (ja) * | 2016-03-25 | 2019-12-04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電動式流体機械 |
JP2019021570A (ja) | 2017-07-20 | 2019-02-07 |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ハーメチック端子、ターミナルブロック、ハーメチック端子ユニットおよび圧縮機 |
WO2019030813A1 (ja) * | 2017-08-08 | 2019-02-1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CN207761947U (zh) * | 2018-01-03 | 2018-08-24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
JP7405946B2 (ja) * | 2020-03-09 | 2023-12-26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029469A1 (en) * | 2000-07-25 | 2002-03-14 | Bunch Rick L. | Method of installing a protective connector assembly in a hermetic compressor |
JP2003013857A (ja) * | 2001-06-28 | 2003-01-15 | Toshiba Kyaria Kk | 密閉形電動圧縮機 |
US20030020344A1 (en) * | 2000-01-12 | 2003-01-30 | Toshihiko Futami | Stator winding connection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motor |
JP2003111347A (ja) * | 2001-09-26 | 2003-04-1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ターミナルカバーの取付構造 |
CN1666400A (zh) * | 2002-07-01 | 2005-09-0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电动机 |
JP2009191822A (ja) * | 2008-02-18 | 2009-08-27 | Toshiba Carrier Corp | 密閉型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CN101532487A (zh) * | 2009-04-15 | 2009-09-16 |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 密封型压缩机保护装置 |
CN201560917U (zh) * | 2008-08-28 | 2010-08-25 |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 密闭型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88057U (zh) * | 1986-11-26 | 1988-06-08 |
-
2010
- 2010-10-13 JP JP2010230993A patent/JP5702106B2/ja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10-12 CN CN201110321488.4A patent/CN10244456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020344A1 (en) * | 2000-01-12 | 2003-01-30 | Toshihiko Futami | Stator winding connection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motor |
US20020029469A1 (en) * | 2000-07-25 | 2002-03-14 | Bunch Rick L. | Method of installing a protective connector assembly in a hermetic compressor |
JP2003013857A (ja) * | 2001-06-28 | 2003-01-15 | Toshiba Kyaria Kk | 密閉形電動圧縮機 |
JP2003111347A (ja) * | 2001-09-26 | 2003-04-1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ターミナルカバーの取付構造 |
CN1666400A (zh) * | 2002-07-01 | 2005-09-0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电动机 |
JP2009191822A (ja) * | 2008-02-18 | 2009-08-27 | Toshiba Carrier Corp | 密閉型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CN201560917U (zh) * | 2008-08-28 | 2010-08-25 |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 密闭型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
CN101532487A (zh) * | 2009-04-15 | 2009-09-16 |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 密封型压缩机保护装置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92155A (zh) * | 2017-07-27 | 2020-03-1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压缩机以及空调机的室外机 |
CN111033052A (zh) * | 2017-08-09 | 2020-04-1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
CN111033052B (zh) * | 2017-08-09 | 2021-12-1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
CN111247339A (zh) * | 2017-10-24 | 2020-06-0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
CN111247339B (zh) * | 2017-10-24 | 2022-04-0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44562B (zh) | 2015-07-29 |
JP5702106B2 (ja) | 2015-04-15 |
JP2012082776A (ja) | 2012-04-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44562A (zh) | 密闭型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 |
KR101096353B1 (ko) | 밀폐형 압축기 및 냉동 사이클 장치 | |
US8997518B2 (en) | Scroll compressor and air conditioner including the same | |
JP2007232263A (ja) | 冷凍装置 | |
CN101490417B (zh) | 电动压缩机 | |
WO2013136992A1 (ja) | 2方向吹出し式の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 |
CN102220954A (zh) | 密闭型电动压缩机、制冷循环装置 | |
JP2008148423A (ja) | モータおよび圧縮機 | |
JP2016099029A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5004620B2 (ja) | 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EP2407669A2 (en) | Compressor with suction and discharge pipes | |
CN201382629Y (zh) | 密闭型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 |
AU2018342809B2 (en) | Air-conditioning system | |
CN201560917U (zh) | 密闭型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 |
WO2021019751A1 (ja) | 電動機、圧縮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 |
JP2513700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CN105322685A (zh) | 压缩机 | |
JP4016990B2 (ja) | 冷凍装置の組み立て方法 | |
WO2017038446A1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EP2977692A1 (en) | Compressor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er including the same | |
JP2011064094A (ja) | 密閉型圧縮機 | |
CN107461965A (zh) | 压缩机的储液器、压缩机及制冷系统 | |
CN105626539B (zh) | 一种制冷设备及其压缩机 | |
KR100786258B1 (ko) | 에어컨 토출구용 블레이드의 링크 연결장치 | |
CN110017545A (zh) | 空气调节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