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20937A - 摄像设备、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摄像设备、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20937A CN102420937A CN2011102782635A CN201110278263A CN102420937A CN 102420937 A CN102420937 A CN 102420937A CN 2011102782635 A CN2011102782635 A CN 2011102782635A CN 201110278263 A CN201110278263 A CN 201110278263A CN 102420937 A CN102420937 A CN 1024209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projection
- mode
- image
- reprodu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04N5/772—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he television camera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enclosur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48—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
- G03B17/54—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 with projecto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 G03B11/04—Hoods or caps for eliminating unwanted light from lenses, viewfinders or focusing aids
- G03B11/043—Protective lens closures or lens caps built into camera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viewfinders, e.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 H04N23/5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viewfinders, e.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bein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73—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wherein the projection device 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hanced portability
- H04N9/3176—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wherein the projection device 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hanced portability wherein the projection device is incorporated in a camer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 H04N9/8205—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colour video signal
- H04N9/8227—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colour video signal the additional signal being at least another television sig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摄像设备,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摄像设备包括摄像单元,投影单元,配置成进行再现图像数据的处理的再现处理单元,和配置成切换操作模式的控制单元,所述操作模式至少包括其中摄像单元进行摄像的摄像模式,和其中再现处理单元进行再现处理的再现模式。当操作模式被切换成再现模式时,控制单元开始启动投影单元的启动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摄像设备,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了包括小型投影仪的摄像设备。由于这种摄像设备能够从投影仪投影通过摄像获得的内容,因此许多用户能够不用显示设备观看内容(例如,参见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8-252602)。
在这种摄像设备中,执行切换包括被摄物体摄像模式和内容再现模式的两种操作模式的操作。
发明内容
当进行上述操作模式切换操作时,摄像设备按照设定的模式进行控制处理。例如,当设定内容再现模式时,摄像设备在显示设备上显示包括多个缩略图的索引屏幕图像。用户能够从显示的缩略图中选择要再现的内容。
此时,当进行投影开始操作时,摄像设备进行启动投影仪的处理,并在进行启动处理之后投影屏幕图像。由于投影仪启动处理费时,因此在执行了投影开始操作之后,到开始投影为止,用户必须等待,从而感到紧张。
例如,投影仪启动处理费时的原因在于需要时间来获得投影仪中所使用的光源的稳定亮度。特别地,在投影仪包括高压汞灯作为光源的情况下,获得光源的稳定亮度需要几十秒钟的时间。当使用另一种光源,比如LED(发光二极管)时,能够显著缩短开启光源所需的时间,从而能够在几秒钟内启动投影仪。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仍然感到紧张。
理想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开始从投影仪投影图像的新的改进的摄像设备,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
按照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摄像设备包括摄像单元,投影单元,配置成进行再现图像数据的处理的再现处理单元,和配置成切换操作模式的控制单元,所述操作模式至少包括其中摄像单元进行摄像的摄像模式,和其中再现处理单元进行再现处理的再现模式。当操作模式被切换成再现模式时,控制单元开始启动投影单元的启动处理。
在启动处理结束,并且输入了使投影单元开始投影的投影开始指令之后,控制单元使投影单元开始投影。
摄像设备还包括显示单元。在再现模式下,可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图像数据选择屏幕图像,再现处理单元可再现在图像数据选择屏幕图像上选择的图像数据。
当在再现模式下进行启动投影单元的启动处理时,控制单元可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正在进行启动处理的事实。
当在再现模式下,在启动投影单元的启动处理期间输入投影开始指令时,控制单元可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正在进行启动处理的事实。
当在再现模式下,在启动投影单元的启动处理结束之后,未输入使投影单元开始投影的投影开始指令时,控制单元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启动处理已结束的事实。
启动投影单元的启动处理包括投影单元的初始设定。
启动投影单元的启动处理包括在遮断来自投影单元的光源的光的盖子被关闭的状态下,开启所述光源的处理。当投影单元开始投影时,所述盖子被打开。
投影单元的光源是高压汞灯。
按照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包括在至少包括摄像模式和再现模式的操作模式之间切换,以设定再现模式,和当设定再现模式时,开始启动投影单元的启动处理,在所述摄像模式下,摄像单元进行摄像,在所述再现模式下,再现处理单元进行再现处理。
按照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程序使计算机起控制单元的作用,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当进行至少包括摄像模式和再现模式的操作模式之间的切换,并且设定了再现模式时,开始启动投影单元的启动处理,在所述摄像模式下,摄像单元进行摄像,在所述再现模式下,再现处理单元进行再现处理。
如前所述,按照本公开,能够快速从投影仪开始图像的投影。
附图说明
图1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2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3是描述投影仪模块的结构的示图。
图4是描述摄像屏幕图像的具体例子的示图。
图5是描述索引屏幕图像的具体例子的示图。
图6是描述再现屏幕图像的具体例子的示图。
图7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8是图解说明由按照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摄像设备执行的操作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图解说明图8中的流程图中的投影准备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图解说明图8中的流程图中的投影开始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描述由主控制单元创建的索引屏幕图像的具体例子的示图。
图12是描述由主控制单元创建的索引屏幕图像的具体例子的示图。
图13是描述按照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投影仪模块的结构的示图。
图14是图解说明由按照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摄像设备执行的投影准备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在说明书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识别功能和结构实际相同的部分,这些部分的重复说明于是被省略。
此外,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功能和结构实际相同的多个部分用在相同引用数字之后的不同字母符号区分。不过,当不必区分功能和结构实际相同的部分时,只使用相同的数字来识别这些部分。
将按照下述顺序详细说明实施例。
1.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基本结构
2.第一实施例
2-1.摄像设备的结构
2-2.摄像设备的操作
3.第二实施例
4.结论
[1.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基本结构]
如在“2.第一实施例”到“3.第二实施例”中详细所述,可用各种形式具体体现本公开。在实施例中描述的摄像设备(1)包括下述组件,并执行下述处理。
A:投影屏幕图像的投影单元(投影仪模块18)
B:切换摄像设备的操作模式的控制单元(100)
C:当把操作模式改变成再现模式时,控制单元(100)开始启动投影单元的处理。
首先参考图1-6,说明实施例的公共基本结构。
图1和2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的外观的透视图。如图1中所示,摄像设备1包括机身4,铰链机构6和开/关单元8。在图1和2中,作为摄像设备的一个例子,图解说明摄像设备1(摄像机)。不过,摄像设备并不局限于该例子,可以是信息处理设备,比如PC(个人计算机)、PDA(个人数字助手)、家用视频游戏机、移动电话机、PHS(个人手提移动电话系统)、移动音乐再现设备、移动图像处理设备或移动游戏机。
摄像设备1的机身4包括变焦操作单元21、手动操作单元22、静止图像拍摄操作单元23、模式操作单元24、投影切换操作单元25和摄像光学系统31。
摄像光学系统31包括收集从被摄物体发出的光的摄像透镜和变焦透镜,在诸如CCD(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之类的信号转换单元上形成被摄物体图像。当在信号转换单元上形成被摄物体图像时,被摄物体图像被信号转换单元转换成图像电信号。
变焦操作单元21接收为改变摄像光学系统31的焦距而执行的用户操作。如图1中所示,变焦操作单元21包括可被偏向例如广角侧或长焦侧的手柄。在这种情况下,当使手柄偏向广角侧时,摄像光学系统31减小焦距(减小被摄物体图像的大小)。当使手柄偏向长焦侧时,摄像光学系统31增大焦距(增大被摄物体图像的大小)。
手动操作单元22接收为调整摄像光学系统31的焦点而进行的用户操作。如图1中所示,手动操作单元22包括能够被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转动的转盘。在这种情况下,摄像光学系统31按照转盘的转动方向和转盘的转动量,调整焦点位置。
静止图像拍摄操作单元23接收为拍摄静止图像而进行的用户操作。如图1中所示,静止图像拍摄操作单元23包括例如按钮。在这种情况下,响应所述按钮的按压,摄像设备1拍摄静止图像,从而获得静止图像的图像数据。
模式操作单元24接收为切换摄像设备1的操作模式而进行的用户操作。例如,摄像设备1的主要操作模式是摄像模式和再现模式。如图1中所示,模式操作单元24包括例如按钮。在这种情况下,摄像设备1响应所述按钮的按压,在摄像模式和再现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摄像模式是其中操作摄像光学系统31和信号转换单元,从而拍摄被摄物体的图像的操作模式。另一方面,再现模式是其中再现在摄像模式下获得的图像数据的操作模式。这些操作模式将在后面参考图4-6详细说明。
投影切换操作单元25接收为从投影仪模块18投影摄像设备1创建的屏幕图像而执行的用户操作。如图1中所示,投影切换操作单元25包括例如按钮。在这种情况下,响应所述按钮的按压,摄像设备1从投影仪模块18投影屏幕图像。在从投影仪模块18投影屏幕图像的时候,触摸面板12可显示投影的屏幕图像或者与投影的屏幕图像不同的屏幕图像,或者不显示任何屏幕图像。
上面说明了摄像设备1的机身4的结构。下面说明借助铰链机构6,连接到机身4的开/关单元8的结构。
开/关单元8经铰链机构6连接到机身4,以致能够使开/关单元8绕图2中所示的第一旋转轴L1和垂直于第一旋转轴L1的第二旋转轴L2旋转。图1图解说明相对于机身4关闭开/关单元8的状态。图2图解说明绕第一旋转轴L1旋转开/关单元8,从而相对于机身4打开开/关单元8的状态。
开/关单元8包括如图1中所示,在其一个表面上的投影仪模块18,和如图2中所示,在其另一个表面上的触摸面板12。
触摸面板12是具有显示功能和操作检测功能的操作显示单元的例子。在摄像模式下,触摸面板12能够显示使光射向摄像光学系统31的被摄物体的图像,在再现模式下,触摸面板12能够显示后面说明的索引屏幕图像或再现屏幕图像。通过操作触摸面板12,用户能够把各种指令和信息输入摄像设备1中。
投影仪模块18是投影摄像设备1创建的屏幕图像的投影单元。投影仪模块18能够响应对投影切换操作单元25进行的用户操作,投影例如后面说明的索引屏幕图像或再现屏幕图像。投影仪模块18的详细结构将在下面参考图3详细说明。
图3是描述投影仪模块18的结构的示图。如图3中所示,投影仪模块18包括光源182、光图像显示单元184和投影透镜186。
光源182包括发出白光的白色LED(发光二极管),和扩散来自白色LED的光,并把扩散光发射到光图像显示单元184的光学系统。在本实施例中,将说明其中光源182包括白色LED的例证结构,不过光源182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光源182可包括高压汞灯。
光图像显示单元184是显示待投影的屏幕图像的液晶面板。利用从光源182发出的光,显示在光图像显示单元184上的屏幕图像被提供给投影透镜186。投影透镜186在投影面上形成显示在光图像显示单元184上的屏幕图像。
(摄像模式和再现模式)
上面说明了按照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的基本结构。下面说明作为摄像设备1的操作模式的摄像模式和再现模式。
摄像模式是操作摄像光学系统31和信号转换单元,从而拍摄被摄物体的图像的操作模式。在摄像模式下,如图4中所示,作为摄像光学系统31拍摄的被摄物体的图像的摄像屏幕图像R被显示在触摸面板12上。如图4中所示,在摄像屏幕图像R的记录期间,在摄像屏幕图像R上添加记录标志62。
当用户在摄像模式下,按下静止图像拍摄操作单元23时,摄像设备1拍摄被摄物体的静止图像,并获得拍摄的静止图像的图像数据。
当用户在摄像模式下,按下模式操作单元24时,摄像设备1把操作模式改变成再现模式。再现模式是再现内容数据的操作模式。因而,在设定了再现模式之后,摄像设备1创建索引屏幕图像I,以允许用户从多个内容数据中选择要再现的内容数据。
图5是图解说明索引屏幕图像I的具体例子的示图。如图5中所示,索引屏幕图像I包括与多个内容数据对应的缩略图s1、s2、s3和其它缩略图。内容数据可以是在摄像设备1进行的摄像中获得的图像数据,或者从外部获得的图像数据。内容数据的种类并不局限于图像数据,可以是音频数据、游戏或软件。每个缩略图可以是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
索引屏幕图像I还包括向上滚动按钮64和向下滚动按钮66。通过选择向上滚动按钮64和向下滚动按钮66之一,用户能够沿着任意方向滚动索引屏幕图像I。
通过把光标68置于索引屏幕图像I上的期望的缩略图之上,用户能够选择要再现的内容数据。当用户选择内容数据时,摄像设备1开始再现选择的内容数据,并创建该内容数据的再现屏幕图像。
图6是描述内容数据再现屏幕图像P的具体例子的示图。如图6中所示,内容数据再现屏幕图像P包括停止按钮71,反绕按钮72,播放/暂停按钮73,快进按钮74和返回按钮76。
当用户选择停止按钮71,反绕按钮72,播放/暂停按钮73和快进按钮74之一时,摄像设备1根据选择的按钮,控制内容数据的再现。例如,当用户选择停止按钮71时,摄像设备1停止内容数据的再现。当用户选择返回按钮76时,摄像设备1停止内容数据的再现,并创建索引屏幕图像I。
上面说明了其中响应对模式操作单元24进行的用户操作,进行摄像模式和再现模式之间的切换的例证情况。不过,模式切换的触发并不局限于该例证情况。例如,当用户选择添加在摄像屏幕图像R上的再现模式设定按钮时,摄像设备1可把操作模式改变成再现模式。当用户选择添加在索引屏幕图像I或再现屏幕图像P上的摄像模式设定按钮时,摄像设备1可把操作模式改变成摄像模式。
索引屏幕图像I并不局限于图5中图解说明的例子。例如,索引屏幕图像I可以是通过把图像数据的缩略图放在与图像数据相关的地图上的某个位置(例如,摄像位置)而获得的屏幕图像,或者通过把图像数据的缩略图放在与图像数据相关的时间轴上的某个位置(例如,摄像日期和时间)而获得的屏幕图像。
在再现模式下,摄像设备1可在触摸面板12上显示索引屏幕图像I或再现屏幕图像P,或者从投影仪模块18投影索引屏幕图像I或再现屏幕图像P。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背景)
当在摄像设备1中进行上述操作模式切换时,摄像设备1进行基于设定模式的控制处理。例如,当在摄像模式下操作模式操作单元24,从而设定再现模式时,摄像设备1把例如索引屏幕图像I显示在触摸面板12上。用户能够从包括在索引屏幕图像I中的缩略图中,选择要再现的内容。
随后,当操作投影切换操作单元25,并且输入投影开始指令时,摄像设备1启动投影仪。在投影仪被启动之后,从投影仪模块18投影索引屏幕图像I。
由于下述原因,投影仪的启动费时。例如,可以认为为了获得投影仪使用的光源的稳定亮度,需要较长的时间。特别地,就包括作为光源的高压汞灯的投影仪来说,获得光源的稳定亮度需要几十秒钟的时间。例如,例如,当使用LED(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时,开启光源所用的时间能够被显著缩短,不过仍然需要几秒钟。另外,投影仪的各种初始设定也是原因之一。
从而,由于启动投影仪需要时间,因此在操作投影切换操作单元25之后,到开始从投影仪模块18投影图像为止,用户必须等待,从而用户感到紧张。
为此,考虑到上述情况,做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当在摄像设备1中,操作模式被改变成再现模式时,能够预先开始启动投影单元的处理。下面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
[2.第一实施例]
(2-1.摄像设备的结构)
图7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的结构的方框图。如图7中所示,按照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包括控制部分10,摄像部分30和记录/再现处理部分40。
摄像部分(摄像单元)30包括摄像光学系统31,光学系统控制单元32,信号转换单元33,图像信号处理单元34,音频输入单元35和音频信号处理单元36。
摄像光学系统31包括拍摄被摄物体的图像的一组透镜、光圈调整机构、调焦机构、变焦机构、快门机构、闪光机构、摄像机抖动校正机构等等,在信号转换单元33上形成被摄物体图像。
当从控制部分10收到控制信号时,光学系统控制单元32生成将被供给摄像光学系统31的控制信号。光学系统控制单元32把生成的控制信号提供给摄像光学系统31,以进行变焦控制处理、快门控制处理、曝光处理和其它处理。
信号转换单元33包括如前所述的诸如CCD或CMOS之类的摄像元件。当从控制部分10收到用户用操作输入单元20输入的图像采集定时信号时,信号转换单元33把由摄像光学系统31在像平面上形成的被摄物体图像转换成图像电信号,并把图像电信号提供给图像信号处理单元34。由于在摄像模式下,不断从控制部分10供给图像采集定时信号,因此信号转换单元33反复进行被摄物体图像到图像信号的转换,从而获得对应于多帧的图像信号。
图像信号处理单元34根据从控制部分10传来的控制信号,对图像信号进行γ校正、AGC(自动增益控制)和其它处理,并把处理的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
音频输入单元35在摄像模式下收集被摄物体周围的声音,把收集的声音转换成音频电信号,并把音频电信号提供给音频信号处理单元36。音频信号处理单元36根据从控制部分10传来的控制信号,对音频信号进行校正、AGC和其它处理,并把处理后的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音频信号。
如图7中所示,记录/再现处理部分40包括编码/解码单元41,光盘接口42,存储装置44,输出处理单元45和缓冲存储器46,起再现部分和记录部分的作用。
编码/解码单元41具有按MPEG标准,编码和复用来自摄像部分30的图像信号和音频信号,以及诸如时间信息之类的附加记录信息,并把它们转换成包括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的压缩数据的编码功能。
另外,编码/解码单元41(再现处理单元)具有从压缩数据中分离出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并且分别把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解码成图像信号和音频信号的解码功能(再现功能)。
此外,编码/解码单元41根据从控制部分10传送的控制信号,对从图像信号处理单元34供给的图像信号进行自动白平衡控制,曝光校正控制,取决于数字变焦因子的变焦控制,和其它控制处理。
光盘接口42从编码/解码单元41接收压缩数据,并把压缩数据写入存储装置44中。此外,光盘接口42从存储装置4读取压缩数据,把压缩数据提供给编码/解码单元41。存储装置44可以是诸如DVD-R(可记录的数字通用盘)或BD(蓝光光盘(注册商标))之类的光盘。
输出处理单元45由主控制单元100经系统总线109控制。输出处理单元45把压缩数据从编码/解码单元41提供给控制部分10和编辑设备200。编辑设备200例如是经输出处理单元45的输出端子,连接到摄像设备1的信息处理设备。通过利用编辑设备200,用户能够编辑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
缓冲存储器46例如是SDRAM,用作编码/解码单元41进行的编码/解码的工作区。
如图7中所示,在控制部分10中,通过系统总线109,连接主控制单元100,ROM(只读存储器)101,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02,从操作输入单元20和触摸面板12接收操作输入的操作输入接口103,控制触摸面板12的显示控制单元104,用于存储卡14的插入的存储卡接口105,生成用于摄像时间的记录的时间信息的时钟电路106,和控制投影仪模块18的投影仪控制单元108。
主控制单元100进行摄像设备1的整个处理,并使用RAM 102作为工作区。主控制单元100进行和由对模式操作单元24进行的用户操作设定的操作模式相适应的控制处理。
例如,当操作模式是摄像模式时,主控制单元100停止对投影仪控制单元108和投影仪模块18的供电,并经显示控制单元104,把与从图像信号处理单元34供给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显示在触摸面板12上。
当操作模式是再现模式时,主控制单元100停止对摄像部分30的供电,根据从编码/解码单元41供给的图像数据再现信号或缩略图,创建再现屏幕图像P或索引屏幕图像I,并经显示控制单元104,把再现屏幕图像P或索引屏幕图像I显示在触摸面板12上。
控制摄像部分30的程序,及控制图像信号和音频信号的记录和再现的程序被写入ROM 101中。
操作输入接口103把从与之连接的操作输入单元20和触摸面板12传来的操作信号传给主控制单元100。图1中图解说明的变焦操作单元21,手动操作单元22,静止图像拍摄操作单元23,模式操作单元24和投影切换操作单元25被总称为操作输入单元20。
显示控制单元104进行显示控制处理,以致与从图像信号处理单元34供给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或者由主控制单元100创建的再现屏幕图像P或索引屏幕图像I被显示在触摸面板12上。
存储卡接口105把从编码/解码单元41供给的压缩数据写入存储卡14中。此外,存储卡接口105从存储卡14读出压缩数据,并把读取的压缩数据提供给编码/解码单元41。
时钟电路106生成指示例如年、月、日、时、分和秒的时间信息。
投影仪控制单元108进行控制处理,以致屏幕图像从投影仪模块18被投影到投影面3上。在投影仪控制单元18的控制下,例如,再现屏幕图像P或索引屏幕图像I从投影仪模块18被投影到投影面3上。
(2-2.摄像设备的操作)
下面参考图8,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的操作。图8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的操作处理的流程图。
如图8中所示,首先,在摄像设备1处于摄像模式(步骤S204)时,用户操作模式操作单元24(步骤S208中“是”),从而摄像设备1的操作模式被改变成再现模式(步骤S212)。当摄像设备1的操作模式被改变成再现模式时,显示控制单元104在触摸面板12上显示索引屏幕图像I。
随后,主控制单元100进行准备处理(启动处理),以便实现从投影仪模块18投影图像(步骤S216)。投影准备处理将在后面参考图9详细说明。
随后,当用户再次操作模式操作单元24(步骤S220中“是”)时,摄像设备1的操作模式被改变成摄像模式(步骤S224)。当设定摄像模式时,对投影仪控制单元108和投影仪模块18的供电被停止。
另一方面,当未进行到摄像模式的切换(步骤S220中“否”),并且用户利用投影切换操作单元25输入投影开始指令(步骤S228中“是”)时,投影仪控制单元108控制投影仪模块18,进行投影开始处理(步骤S232),并开始从投影仪模块18投影图像。投影开始处理将在后面参考图10详细说明。
下面参考图9,说明步骤S216中的投影准备处理的具体例子。如图9中所示,主控制单元100把保存在ROM 101中的投影仪控制程序解压缩到RAM 102上(步骤S304)。结果,主控制单元100能够请求投影仪控制单元108进行各种处理操作。
随后,主控制单元100进行投影仪模块18的初始设定(步骤S308)。在所述初始设定中,例如,设定待投影的屏幕图像的分辨率、大小、方向和颜色信息。
下面参考图10,说明步骤S232中的投影开始处理的具体例子。如图10中所示,在投影开始处理中,投影仪控制单元108开启投影仪模块18的光源182(步骤S404)。
在本实施例中,如前所述,由于投影仪控制程序的解压缩和投影仪模块18的初始设定是在图9中图解说明的投影准备处理中完成的,因此在投影开始处理中,投影仪控制单元108只需要开启光源182。
在本实施例中,当在图8的步骤S216中的投影准备处理期间,或者在投影准备处理结束之前,输入投影开始指令时(步骤S228中“是”),显示控制单元104可把正在进行投影准备处理的事实通知用户。例如,如图11中所示,显示控制单元104可在触摸面板12上的索引屏幕图像I上显示字符82“投影准备中”。
当图8中的步骤S216中的投影准备处理结束时,显示控制单元104把投影准备处理已结束的事实通知用户。例如,如图12中所示,显示控制单元104可在触摸面板12上的索引屏幕图像I上,显示字符84“准备好投影”。
在图8中的流程图中,当摄像设备1的操作模式被改变成再现模式时,开始投影准备处理。之后,当用户操作投影切换操作单元25时,开始投影。下面说明当在摄像模式下,操作投影切换操作单元25时进行的处理。
当按照本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处于摄像模式时,用户操作投影切换操作单元25,和输入投影开始指令,摄像设备1的操作模式被改变成再现模式,从而进行投影准备处理。索引屏幕图像I被显示在触摸面板12上,在投影准备处理期间,和图11中所示例子一样,显示字符82“投影准备中”。当投影准备处理结束时,进行投影开始处理。当投影开始处理结束时,开始从投影仪模块18把图像投影到投影面3上。
[3.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0中所示,光源182在投影开始处理中被开启。由于投影开始处理是在输入投影开始指令之后进行的,因此在操作投影切换操作单元25之后,到开始投影为止,用户必须等待开启光源所必需的时间。开启光源182所必需的时间是按照光源182的特性变化的。例如,就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白色LED来说,开启白色LED需要几秒钟。就高压汞灯来说,开启高压汞灯需要几十秒钟的时间,从而用户不得不等待较长的时间。
在按照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中,在投影准备处理中进行开启光源182的处理,以便快速开始投影。
下面参考图13,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的投影仪模块18的结构。如图13中所示,投影仪模块18包括光源182,光图像显示单元184,投影透镜186和盖子188。
盖子188被布置成以致它遮断从投影透镜186的图像投影。盖子188的打开和关闭由驱动单元(未示出)控制。图13中所示的盖子188是用于阻隔来自光源182的光的盖子的一个例子。盖子188的位置和操作并不局限于在图13中图解说明的位置和操作。
下面参考图14,说明由按照本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执行的投影准备处理。
如图14中所示,主控制单元100把保存在ROM 101中的投影仪控制程序解压缩到RAM 102上(步骤S504)。结果,主控制单元100能够请求投影仪控制单元108执行各种处理操作。
随后,主控制单元100进行投影仪模块18的初始设定(步骤S508)。例如,在所述初始设定中,设定待投影的屏幕图像的分辨率、大小、方向和颜色信息。
随后,在盖子188被关闭的状态下,主控制单元100进行开启光源182的处理(步骤S512)。即使当光源182被开启时,通过投影透镜186从光源182传来的光也被关闭的盖子188遮断。
之后,当输入投影开始指令时,在投影开始处理中,打开盖子188,开始投影。从而,通过在投影准备处理中预先开启光源182,能够更快地开始投影。当在投影准备处理中,开启光源182之后的预定时期内未输入投影开始指令时,光源182可被关闭。
[4.结论]
如前所述,由于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预先进行投影准备处理,因此在输入投影开始指令的时间,能够快速从投影仪模块18投影图像。
由于设置了遮断从光源182发出的光的盖子188,并在投影准备处理中预先开启光源182,因此能够更快地进行从投影仪模块18的图像投影。
尽管参考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不过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做出实施例的各种变化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因而,应明白这些变化和修改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例如,本说明书中的摄像设备1不必按照在流程图中说明的时间顺序执行各个步骤。例如,摄像设备1可按照和在流程图中说明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各个步骤,或者可并行地执行各个步骤。
可以产生使内置于摄像设备1中的硬件实现与摄像设备1的每个结构等同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另外,提供保存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
本公开包含与在2010年9月27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0-214656中公开的主题相关的主题,该专利申请的整个内容在此引为参考。
Claims (11)
1.一种摄像设备,包括:
摄像单元;
投影单元;
配置成进行再现图像数据的处理的再现处理单元;以及
配置成切换操作模式的控制单元,所述操作模式至少包括其中摄像单元进行摄像的摄像模式,和其中再现处理单元进行再现处理的再现模式,
其中当操作模式被切换成再现模式时,控制单元开始启动投影单元的启动处理。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在启动处理结束,并且输入了使投影单元开始投影的投影开始指令之后,控制单元使投影单元开始投影。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设备,还包括显示单元,并且
其中在再现模式下,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图像数据选择屏幕图像,并且再现处理单元再现在图像数据选择屏幕图像上选择的图像数据。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当在再现模式下进行启动投影单元的启动处理时,控制单元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正在进行启动处理的事实。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当在再现模式下在启动投影单元的启动处理期间输入投影开始指令时,控制单元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正在进行启动处理的事实。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当在再现模式下在启动投影单元的启动处理结束之后未输入使投影单元开始投影的投影开始指令时,控制单元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启动处理已结束的事实。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启动投影单元的启动处理包括投影单元的初始设定。
8.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设备,
其中启动投影单元的启动处理包括在遮断来自投影单元的光源的光的盖子被关闭的状态下开启所述光源的处理,并且
其中当投影单元开始投影时,所述盖子被打开。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投影单元的光源是高压汞灯。
10.一种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在至少包括摄像模式和再现模式的操作模式之间切换,以设定再现模式,其中,在所述摄像模式下,摄像单元进行摄像,在所述再现模式下,再现处理单元进行再现处理;和
当设定再现模式时,开始启动投影单元的启动处理。
11.一种使计算机起控制单元的作用的程序,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当进行至少包括摄像模式和再现模式的操作模式之间的切换,并且设定了再现模式时,开始启动投影单元的启动处理,在所述摄像模式下,摄像单元进行摄像,在所述再现模式下,再现处理单元进行再现处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214656A JP2012070292A (ja) | 2010-09-27 | 2010-09-27 |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0-214656 | 2010-09-2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20937A true CN102420937A (zh) | 2012-04-18 |
Family
ID=44651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782635A Pending CN102420937A (zh) | 2010-09-27 | 2011-09-20 | 摄像设备、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113126B2 (zh) |
EP (1) | EP2434746A1 (zh) |
JP (1) | JP2012070292A (zh) |
KR (1) | KR20120031885A (zh) |
CN (1) | CN102420937A (zh) |
BR (1) | BRPI1106718A2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77642A (zh) * | 2012-04-27 | 2013-10-30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设备和显示控制设备 |
CN104902148A (zh) * | 2014-03-07 | 2015-09-09 | 索尼公司 | 成像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304704A1 (en) * | 2010-06-09 | 2011-12-15 | Digilife Technologies Co., Ltd. | Imaging Apparatus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05326A (en) * | 1971-07-30 | 1972-12-05 | C S Ashcraft Mfg Co Inc | Arc ignition systems |
EP1349389A2 (en) * | 2002-03-28 | 2003-10-0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mage display |
US20060012758A1 (en) * | 2004-07-15 | 2006-01-19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Projection equipment and a method of driving a light source lamp in project equipment |
JP2006071682A (ja) * | 2004-08-31 | 2006-03-16 | Seiko Epson Corp | 表示装置 |
JP2006191425A (ja) * | 2005-01-07 | 2006-07-20 | Nikon Corp | プロジェクタ付き電子カメラ |
US20070030360A1 (en) * | 2005-07-21 | 2007-02-08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Digital camera an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
JP2008252602A (ja) * | 2007-03-30 | 2008-10-16 | Nikon Corp | 電子機器 |
US20090040476A1 (en) * | 2007-08-10 | 2009-02-12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Projector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projector apparatus |
JP2009186864A (ja) * | 2008-02-08 | 2009-08-20 | Seiko Epson Corp | 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US20100053475A1 (en) * | 2008-09-03 | 2010-03-04 | Infocus Corporation | Illuminated status indicator for an image display device |
WO2010050386A1 (en) * | 2008-10-30 | 2010-05-0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amera and camera system |
JP2010114476A (ja) * | 2008-11-04 | 2010-05-20 | Panasonic Corp | ビデオカメラ装置 |
US20100208216A1 (en) * | 2009-02-16 | 2010-08-19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Projector and control metho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02032A (ja) * | 2004-01-14 | 2005-07-28 | Seiko Epson Corp | プロジェクタ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
JP4556573B2 (ja) * | 2004-09-09 | 2010-10-06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を備える電子機器 |
US7653304B2 (en) * | 2005-02-08 | 2010-01-26 | Nikon Corporation | Digital camera with projector and digital camera system |
JP4565265B2 (ja) * | 2005-02-08 | 2010-10-20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プロジェクタ付き電子カメラおよび電子カメラシステム |
KR100687932B1 (ko) * | 2005-08-09 | 2007-02-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영상표시장치 및 영상표시방법 |
WO2007043378A1 (ja) * | 2005-10-07 | 2007-04-19 | Nikon Corporation | 電子機器 |
JP2007271913A (ja) * | 2006-03-31 | 2007-10-18 | Nikon Corp | 電子機器 |
JP5023551B2 (ja) * | 2006-05-17 | 2012-09-1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テレビ機能付き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および映像表示方法 |
JP5245362B2 (ja) * | 2007-11-07 | 2013-07-24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プロジェクタ付きカメラ |
JP5381363B2 (ja) * | 2008-09-01 | 2014-01-0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ジェクタ |
JP2010085815A (ja) * | 2008-10-01 | 2010-04-15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
JP2011028099A (ja) * | 2009-07-28 | 2011-02-10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
-
2010
- 2010-09-27 JP JP2010214656A patent/JP2012070292A/ja active Pending
-
2011
- 2011-09-18 US US13/235,422 patent/US911312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9-19 KR KR20110093966A patent/KR20120031885A/ko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1-09-20 EP EP20110181926 patent/EP2434746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1-09-20 BR BRPI1106718-7A2A patent/BRPI1106718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1-09-20 CN CN2011102782635A patent/CN10242093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05326A (en) * | 1971-07-30 | 1972-12-05 | C S Ashcraft Mfg Co Inc | Arc ignition systems |
EP1349389A2 (en) * | 2002-03-28 | 2003-10-0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mage display |
US20040027486A1 (en) * | 2002-03-28 | 2004-02-12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mage display |
US20060012758A1 (en) * | 2004-07-15 | 2006-01-19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Projection equipment and a method of driving a light source lamp in project equipment |
JP2006071682A (ja) * | 2004-08-31 | 2006-03-16 | Seiko Epson Corp | 表示装置 |
US7519290B2 (en) * | 2005-01-07 | 2009-04-14 | Nikon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camera |
JP2006191425A (ja) * | 2005-01-07 | 2006-07-20 | Nikon Corp | プロジェクタ付き電子カメラ |
US20070030360A1 (en) * | 2005-07-21 | 2007-02-08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Digital camera an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
JP2008252602A (ja) * | 2007-03-30 | 2008-10-16 | Nikon Corp | 電子機器 |
US20090040476A1 (en) * | 2007-08-10 | 2009-02-12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Projector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projector apparatus |
JP2009186864A (ja) * | 2008-02-08 | 2009-08-20 | Seiko Epson Corp | 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US20100053475A1 (en) * | 2008-09-03 | 2010-03-04 | Infocus Corporation | Illuminated status indicator for an image display device |
WO2010050386A1 (en) * | 2008-10-30 | 2010-05-0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amera and camera system |
JP2010114476A (ja) * | 2008-11-04 | 2010-05-20 | Panasonic Corp | ビデオカメラ装置 |
US20100208216A1 (en) * | 2009-02-16 | 2010-08-19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Projector and control method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77642A (zh) * | 2012-04-27 | 2013-10-30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设备和显示控制设备 |
US9183798B2 (en) | 2012-04-27 | 2015-11-1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that increases white pixel display luminance during image capture mode |
CN103377642B (zh) * | 2012-04-27 | 2016-05-04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设备和显示控制设备 |
US10032420B2 (en) | 2012-04-27 | 2018-07-2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and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
CN104902148A (zh) * | 2014-03-07 | 2015-09-09 | 索尼公司 | 成像装置 |
CN104902148B (zh) * | 2014-03-07 | 2019-08-13 | 索尼公司 | 成像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434746A1 (en) | 2012-03-28 |
BRPI1106718A2 (pt) | 2013-11-19 |
US9113126B2 (en) | 2015-08-18 |
KR20120031885A (ko) | 2012-04-04 |
JP2012070292A (ja) | 2012-04-05 |
US20120075516A1 (en) | 2012-03-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97625B2 (en) | Slideshow display control for a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 |
US9033519B2 (en) | Projection device having an open/close unit provided with a projection lens | |
JP2007183826A (ja) | 電子機器 | |
US10205993B2 (en) | Controlling projection of a screen | |
US9113126B2 (en) | Projector activation method integrated within a camera | |
JP2018078463A (ja) |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設定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
JP6094613B2 (ja) | 投影制御装置、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 |
JP2005229209A (ja) | 撮像装置、撮影条件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8896740B2 (en) | Projection device, projection method, and program | |
US8576344B2 (en) | Projection control device, projection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 |
JP2007282279A (ja)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 | |
KR101946574B1 (ko) | 영상 재생 장치,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저장매체 | |
JP2008301451A (ja) | 撮像装置 | |
JP2006094200A (ja) | 撮像装置、合焦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07259485A (ja)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 | |
JP2007096420A (ja) | 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 |
JPH10290433A (ja)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 | |
JP2006237713A (ja) | 撮像装置、マーク作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11254185A (ja) | 電子機器 | |
JP2005191908A (ja) | 撮像装置 | |
JP2007159151A (ja)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 | |
JP2007288796A (ja)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 | |
JP2007060709A (ja)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 | |
JP2011254186A (ja) | 電子機器 | |
JP2010257288A (ja) | 画像選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