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5169A - 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15169A CN102415169A CN2010800201551A CN201080020155A CN102415169A CN 102415169 A CN102415169 A CN 102415169A CN 2010800201551 A CN2010800201551 A CN 2010800201551A CN 201080020155 A CN201080020155 A CN 201080020155A CN 102415169 A CN102415169 A CN 1024151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rier
- carrier wave
- carrier waves
- power
- power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54—Signalisation aspects of the TPC commands, e.g. frame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ath lo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52/265—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quality of service Qo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transmission
- H04W52/28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transmission taking into account user or data type prior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5—Power control of control or pilot cha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04W52/343—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taking into account loading or congestion lev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04W52/346—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distributing total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所描述的装置和方法可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配置为确定多个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所需的功率,并基于该确定来为这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生成多个功率控制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功率控制命令。
Description
根据35 U.S.C.§119的优先权要求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09年5月4日提交且被转让给本申请受让人并因而通过援引明确纳入于此的题为“UPLINK POWER CONTROL INMULTICARRIER OPERATION(多载波操作中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临时申请No.61/175,405的优先权。
背景
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具体而言,本公开涉及用于在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介绍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接发、广播等各种通信服务。这些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和发射功率)来支持多用户通信的多址系统。这些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以及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
在存在多个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载波的通信系统中,应当定义某些规则来指定针对多个上行链路载波的功率控制。尽管在LTE版本8中仅有一条上行链路与一条下行链路配对,且上行链路功率控制配置为控制这一个上行链路载波上的各个信道的发射功率,但这样的方案不适用于具有多个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配置的多载波系统(例如,高级LTE)。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在多载波系统中提供针对多条上行链路的上行链路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概述
以下给出对一个或更多个方面的简化概述以力图提供对此类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更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作为稍后给出的更加具体的说明之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无线通信装置可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配置为确定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所需的功率,并基于该确定来为这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生成多个功率控制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功率控制命令。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可包括确定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所需的功率,并基于该确定来为这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生成多个功率控制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功率控制命令。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设备可包括用于确定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所需的功率的装置,以及用于基于该确定来为这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生成多个功率控制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功率控制命令的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确定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所需的功率的代码,以及用于基于该确定来为这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生成多个功率控制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功率控制命令的代码。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无线通信装置可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配置为解码针对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的功率控制命令,并基于这些功率控制命令在这多个载波中的该至少一个载波间分配功率。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可包括解码针对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的功率控制命令,并基于这些功率控制命令在这多个载波中的该至少一个载波间分配功率。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设备可包括用于解码针对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的功率控制命令的装置,以及用于基于这些功率控制命令在这多个载波中的该至少一个载波间分配功率的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解码针对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的功率控制命令的代码,以及用于基于这些功率控制命令在这多个载波中的该至少一个载波间分配功率的代码。
为能达成前述及相关目的,这一个或更多个方面包括在下文中充分描述并在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详细阐述了这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某些说明性特征。但是,这些特征仅仅是指示了可采用各种方面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若干种,并且本描述旨在涵盖所有此类方面及其等效方面。
附图简述
以下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所公开的方面,提供附图是为了说明而非限定所公开的方面,附图中相似的标号标示相似要素,并且在其中:
图1说明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各方面;
图2说明了包括基站与接入终端之间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通信系统;
图3说明了用于通信系统的协议栈的一些方面;
图4说明了无线电帧结构以及示出资源块和资源元素的资源网格;
图5说明了促成无线通信环境中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多载波系统的示例;
图6说明了与锚载波配对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的示例;
图7说明了促成多载波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接入终端的示例。
图8是促成多载波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示例性基站的框图;
图9是说明了从接入终端的视角在多载波通信系统中进行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说明了从基站的视角在多载波通信系统中进行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1是促成多载波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示例系统的说明;以及
图12是促成多载波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示例系统的说明。
详细描述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各方面。在以下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众多的具体细节以力图提供对一个或更多个方面透彻的理解。但是将显而易见的是,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实践此类方面。
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及类似术语旨在包括计算机有关实体,诸如但并不限于硬件、固件、硬件与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件、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作为说明,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该计算设备两者皆可以是组件。一个或更多个组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的线程内,且组件可以局部化在一台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两台或更多台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组件能从其上存储着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来执行。这些组件可借助于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诸如根据具有一个或更多个数据分组的信号来通信,这样的数据分组诸如是来自借助于该信号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中的另一组件进行交互、和/或跨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与其他系统进行交互的一个组件的数据。
另外,本文中描述与终端有关的各种方面,其中终端可以是有线终端或无线终端。终端也可被称为系统、设备、订户单元、订户站、移动站、移动台、移动设备、远程站、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终端、通信设备、用户代理、用户设备、或用户装备(UE)。无线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卫星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式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不仅如此,本文中描述与基站有关的各种方面。基站可用于与无线终端进行通信,且也可被称为接入点、B节点、演进B节点(eNB)或其它某个术语。
不仅如此,术语“或”旨在表示同“或”而非异“或”。即,除非另外指明或从上下文能清楚地看出,否则短语“X采用A或B”旨在表示自然的可兼排列中的任何排列。即,短语“X采用A或B”得到以下实例中任何实例的满足:X采用A;X采用B;或X采用A和B两者。另外,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的冠词“一”和“某”一般应当被理解成表示“一个或更多个”,除非另外声明或者可从上下文中清楚看出是指单数形式。
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和其他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CDMA系统可实现诸如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cdma2000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其他CDMA的变体。另外,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演进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的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是使用E-UTRA的UMTS版本,其在下行链路上采用OFDMA而在上行链路上采用SC-FDMA。UTRA、E-UTRA、UMTS、LTE和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另外,cdma2000和UMB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此外,这些无线通信系统还可包括常常使用非配对无许可频谱、802.xx无线LAN、蓝牙以及任何其他短程或长程无线通信技术的对等(例如,移动对移动)自组织(ad hoc)网络系统。
各方面或特征将以可包括数个设备、组件、模块、及类似物的系统的方式来呈现。将理解和领会,各种系统可包括附加的设备、组件、模块等,和/或可以并不完全包括结合这些附图所讨论的设备、组件、模块等。也可以使用这些办法的组合。
另外,在本主题描述中,使用词语“示例性”来意指用作示例、实例或解说。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方面或设计不必被解释为优于或胜过其他方面或设计。相反,使用措辞示例性旨在以具体方式给出概念。
图1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100,其可以是3GPP LTE E-UTRA系统。系统100可包括3GPP所描述的基站110和其他网络实体。基站可以是与接入终端通信的固定站。每个基站110可提供对特定地理区域的通信覆盖。为了提高网络容量,基站的整体覆盖区可被划分成多个(例如三个)较小的区域。每个较小的区域可由相应基站子系统来服务。在3GPP中,术语“蜂窝小区”可指基站的较小覆盖区和/或服务该覆盖区的基站子系统。
系统控制器130可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和服务网关(S-GW),并且可耦合至一组基站并为这些基站提供协调和控制。S-GW可支持诸如分组数据、IP电话(VoIP)、视频、消息接发等的数据服务。MME可在越区切换时负责源基站与目标基站之间的路径切换。系统控制器130可耦合至核心和/或数据网(例如,因特网)并且可与耦合至该核心/数据网的其他实体(例如,远程服务器和终端)通信。
终端120可分散遍及该网络,且每个接入终端可以是驻定的或移动的。接入终端可经由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与基站通信。下行链路(或前向链路)是指从基站至接入终端的通信链路,而上行链路(或反向链路)是指从接入终端至基站的通信链路。在图1中,具有双箭头的实线指示基站与接入终端之间的活跃通信。
图2说明了包括基站204与接入终端208之间的上行链路212和下行链路214的系统200。基站204和接入终端208可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基站110和接入终端120.上行链路212是指从接入终端208到基站204的传输;下行链路214是指从基站204到接入终端208的传输。
图3说明了用于通信系统的协议栈的一些方面。基站204和接入终端208两者均可包括图3中所说明的协议栈300。该协议栈可包括物理层(PHY)316、媒体访问控制(MAC)318、以及各更高层320。
MAC层318可经由一个或更多个逻辑信道322从各更高层320接收数据。MAC层318随后可执行各个功能,诸如,逻辑信道322与传输信道324之间的映射、将逻辑信道322的各个PDU复用成传输信道324的传输块/从传输信道324的传输块分用出逻辑信道322的各个PDU、纠错、话务量测量报告、接入终端的各个逻辑信道322之间的优先级处置、经由动态调度在各接入终端之间进行的优先级处置、传输格式选择、填充、等等。
物理层316可配置为提供多个物理控制信道326。接入终端204可配置为监视这组控制信道。物理层316还可经由物理信道326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用于下行链路信号传输的一些物理信道可以是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以及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用于上行链路信号传输的一些物理信道可以是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以及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系统100可对下行链路使用正交OFDMA,而对上行链路使用SC-FDMA。OFDM潜在的基本理念是将可用频谱划分为若干个副载波。为了获取高频谱效率,副载波的频率响应是交叠且正交的。在系统100中,OFDMA下行链路传输和上行链路传输可被组织成具有10ms历时的无线电帧。该帧结构可应用于频分双工(FDD)(应用频分复用以分开向外和返回的信号)和时分双工(TDD)(应用时分复用以分开向外和返回的信号)两者。如图4中所示,每个无线电帧长10ms并由20个0.5ms的时隙构成,编号为0至19。子帧定义为两个接连的时隙,其中,子帧i由时隙2i和2i+1构成。子帧可称为传输时间区间(TTI)。对于FDD,在每个10ms间隔中,有10个子帧可用于下行链路传输,并且有10个子帧可用于上行链路传输。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在频域中是分开的。对于TDD,子帧或被分配给下行链路传输或被分配给上行链路传输。子帧0和子帧5可总是被分配用于下行链路传输。
每个时隙中的信号可由NSC RB个副载波和NSYMB个码元的资源网格来描述,这NSYMB个码元可以是用于下行链路的OFDM码元或用于上行链路的SC-FDMA码元。在来自基站110的多天线传输的情况下,每个天线端口可定义一个资源网格。天线端口可由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LRS)来定义,该DLRS在蜂窝小区内是唯一性的。天线端口p的资源网格中的每个元素可称为资源元素并由索引对(k,l)唯一性地标识,其中,k和l分别是在频率和时域中的索引。可支持一个、两个、四个或更多个天线端口。物理资源块可被定义为时域中的NSYMB个接连码元和频域中的NSC RB个(例如12个)接连副载波。资源块由此由NSYMBxNSC RB个资源元素构成。
系统100上传送的数据可被归类为抑或非实时(NRT)数据、抑或实时(RT)数据。NRT数据的示例包括在由接入终端进行web浏览或向接入终端进行文本消息接发期间传送的数据,而RT数据的示例是接入终端之间的语音通信。
在PDSCH中从基站向接入终端传送数据分组(NRT和RT两者)。PDSCH上支持各种调制和编码方案(MCS)。调制方案包括正交相移键控(QPSK)和正交振幅调制(QAM),诸如16-QAM和64-QAM。可使用各种用于纠错的码率。调制方案和码率的组合可导致大量(例如,30个)可能的MCS。
在基于LTE的系统(例如,3GPP版本8)中,上行链路功率控制可以是开环功率控制和闭环功率控制的组合。使用开环功率控制,接入终端估计下行链路路径损耗以促成功率控制。使用闭环,基站可经由功率控制命令来显式地控制上行链路发射功率。在没有上行链路数据的情况下的传送和功率控制信令可发生在PUCCH上;而在存在上行链路数据的情况下的控制信令可发生在PUSCH上。
图5是促成无线通信环境中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多载波系统的示例。如图5中所示,多载波系统500可包括基站502与接入终端504之间的上行链路载波UL C1 506、UL C2 508和下行链路载波DL C1 510、DL C2 512、DL C3514。基站502和接入终端504可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基站110和接入终端120。系统500示为在上行链路载波506、508的数目不等于下行链路载波510、512、514的数目的意义上为非对称的。尽管仅示出两个上行链路载波和三个下行链路载波,但是系统500可配置为包括任何数目个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载波。系统500还可以是具有相等数目个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载波的对称系统。
系统500还配置为支持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载波之间的载波配对。该配对可以是一个或更多个下行链路载波与一个或更多个上行链路载波之间的。在一种配置中,至少一个下行链路载波与多个上行链路载波配对或者多个下行链路载波与至少一个上行链路载波配对,从而使得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载波的配对组包含至少三个载波。
系统500可包括类似于基站502的任何数目个不同的基站和/或类似于接入终端504的任何数目个不同的接入终端。根据说明,系统500可以是基于LTE-A的系统;然而,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并不被如此限定。
为了促成多载波操作,系统500可在每载波的基础上提供功率控制。每载波的功率控制使得能在分开的频带上进行操作并能实现干扰管理的目的的灵活性。
在一方面,接入终端504可决定PUSCH上的数据传输的发射功率。根据一示例,可由以下式1决定子帧i中由载波索引k指示的多个载波的发射功率PPUSCH(i,k)(以dBm计):
PPUSCH(i,k)=min{PMAX,10log10(MPUSCH(i,k))+PO_PUSCH(j,k)+α(j,k)·PL(k)+ΔTF(i,k)+f(i,k)}
依照本说明,所有分量是按如由载波索引k所指定的上行链路载波来定义的。在式1中,PMAX是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如在各更高层中(例如,在系统信息块(SIB)中)所配置的。MPUSCH(i,k)是以对子帧i有效的资源块的数目来表达的PUSCH资源指派的带宽。PO_PUSCH(j,k)是由8位的因蜂窝小区而异的标称分量与4位的因接入终端而异的分量之和配置的参数,并且由各更高层为j=0和j=1两者提供。α(j,k)是由更高层提供的3位的因蜂窝小区而异的参数,其在功率控制决策中对路径损耗估计的效果进行加权。PL(k)是在接入终端中演算出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估计。在一个示例中,路径损耗估计是基于如由各更高层提供的参考信号功率与经更高层过滤的参考信号收到功率之差。ΔTF(i,k)是特定的信息传输格式和/或特定的调制和编码方案所特有的功率偏移。ΔTF(i,k)可由10log10(2(MPR)(Ks)-1)提供,其中,KS由deltaMCS-Enabled(ΔMCS-启用)给出,其为由各更高层提供的因接入终端而异的参数,并且其中MPR=TBS/NRE,TBS是传输块大小,且NRE是资源元素的数目。参数f(i,k)是如由基站提供的功率控制调整状态且由δPUSCH确定,δPUSCH是接入终端校正值,称为发射功率控制(TPC)命令。δPUSCH是经由PDCCH或PDSCH从基站向接入终端传送的TPC信息。
在一方面,接入终端504还可决定PUCCH上数据传输的发射功率。根据一示例,可由以下式2决定通过上行链路经由PUCCH在子帧i中对于多个载波(如由载波索引k所指示的)传输的信号的发射功率PPUCCH(i,k):
PPUCCH(i,k)=min{PMAX,P0_PUCCH,k+PL(k)+h(nCQI,nHARQ,k)+ΔF_PUCCH(TF,k)+g(i,k)}依照本说明,所有分量是按如由载波索引k所指定的单元载波来定义的。关于每个PUCCH传输格式(TF)的ΔF_PUCCH(TF,k)是由RRC提供的。P0_PUCCH,k是由各更高层提供的5位的因蜂窝小区而异的参数与由RRC给出的因接入终端而异的分量之和配置的参数。g(i,k)是由δPUCCH决定的因子,δPUCCH也是TPC命令。δPUCCH是经由PDCCH或PDSCH从基站向接入终端传送的TPC信息。
功率控制命令(例如,TPC)可由基站502生成并信令传送。对PUSCH的功率控制命令可被包括于上行链路准予中,而对PUCCH的功率控制命令可在下行链路准予中传达。此外,基站502可针对利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来传达针对一组接入终端的功率控制命令。DCI格式3和3A可对每个载波用2位或1位的功率调整地来分别用于PUCCH和PUSCH。在多载波系统500中,多载波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准予可携带针对所有经配置的接入终端的接入终端TPC命令,并且可由基站502在任何下行链路载波上传送。接入终端504可监视该多载波准予的一个或大量下行链路载波(例如,锚载波)。基站502可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来通知接入终端504要在哪些下行链路载波上监视可能的准予。
图6示出说明系统500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载波配对的示例的框图。如图6中所示,UL C1 506可与DL C1 510配对(用实箭头602示出),而UL C2508可与DL C2 512和DL C3 514配对(用实箭头604、606示出)。UL C1 506可接收对DL C1 510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而UL C2 508可接收对DL C2 512和DL C3 514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可包括下行链路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和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反馈。类似地,DL C1可接收对UL C1 506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DL C2 512和DL C3 514可接收对UL C2 508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可包括上行链路准予、下行链路准予、以及上行链路HARQ反馈。
载波配对可以是半静态的或动态的,如由基站502所决定的。对于半静态配对,基站502可通过在SIB中广播系统信息来向所有接入终端504、120通知配对。可替换地,基站502可在RRC连接建立消息中用通过RRC信令的专用信令向每个接入终端504、120通知配对。对于动态配对,基站110可通过准予消息中包括的MAC信令来向接入终端120通知配对。
控制信息在哪个载波上被发送还可取决于是否有任何指定的锚载波。如果系统中存在锚载波,则可在该锚载波上发送对一个或更多个对应的载波的控制信息,即使这些载波在配对之外。例如,如果DL C1 510可被指定为下行链路载波510、512、514的锚载波,而UL C1 506可被指定为上行链路载波506、508的锚载波,则UL C1 506将接收对下行链路载波510、512、514的控制信息,而DL C1 510将接收对上行链路载波506、508的控制信息。
可为各上行链路载波和下行链路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定义一个或更多个锚载波。基站502可在SIB中或通过诸如RRC信令的专用信令向接入终端504、120通知锚载波。基站502在SIB中向接入终端504、120通知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对和任何锚载波。SIB可包括载波位置(即,载波中心频率)、载波带宽、载波指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载波配对、和锚载波信息,以及在哪个特定载波和哪些特定资源上期待携带TPC命令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准予。在一种配置中,可通过锚载波发送一些控制信息,而其他控制信息可通过配对的载波发送。例如,基站110可通过广播或RRC信令用标志来指示上行链路TPC命令将在配对的下行链路载波还是指定的下行链路锚载波上被发送。
基站502还可分析由接入终端504提供的功率净空报告。功率净空报告指示接入终端504可用的最大发射功率和将用于载波(或所有载波整体)的发射功率之差。以这种方式,基站502可估计接入终端504的功率限制。基站502还可促成生成功率控制命令和/或促成调度决策。例如,基站502可标识当接入终端504不能支持多个载波时该接入终端504不应被调度在这些载波上的情形。
在另一方面,基站502可采用过载指示符。每载波的过载指示符在各载波不是被一致加负和共享时的情形中提供更好的控制。例如,在非对称载波配置的情况下,如系统500所示,是一个还是多个下行链路载波可携带过载指示符取决于载波不对称的类型。如果上行链路载波的数目大于下行链路载波的数目,则仅一个下行链路载波将基于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载波配对来携带针对对应上行链路的过载指示符。另一方面,如果上行链路载波的数目小于下行链路载波的数目,则多于一个下行链路载波可基于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载波配对来携带针对对应上行链路的过载指示符。过载指示符还可在锚载波上被传送,而不考虑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对。
在另一方面,接入终端504可促成每个上行链路载波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的配置。在一个示例中,接入终端504可在多个载波上分配功率。例如,接入终端504可对载波进行优先级排序,从而根据载波的重要性来提供需要的功率。在一个示例中,锚载波可较其他载波具有较高优先级,由此可首先接收所需功率。在另一示例中,携带最高优先级数据的上行链路载波可较其他载波具有较高优先级,由此可首先接收所需功率。可替换地,可由基站502向接入终端504传达指示载波优先级的优先级排序列表。接入终端504还可跨各载波一致地缩放功率。此外,基站502和/或接入终端504可配置为在任何给定载波上在PUSCH功率要求前满足PUCCH功率要求。但是,如果控制信息或上层信令是在高优先级载波的PUSCH上被传送的,则基站502和/或接入终端504将在具有较低优先级的载波的PUCCH功率要求之前容适在该高优先级载波上的此类PUSCH功率要求。
图7是对促成多载波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接入终端的说明。该接入终端700可对应于图1中所示接入终端120之一。如图7所示,接入终端700可包括从例如一个或更多个接收天线(未示出)接收多个信号、对接收到的信号执行典型行动(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等)、并将经调理的信号数字化以获得采样的接收机702。接收机702可包括能从每个信号解调接收到的码元并将其提供给处理器706作信道估计的多个解调器704,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处理器706可以是专用于分析接收机702接收到的信息和/或生成供发射机716传送的信息的处理器、控制接入终端700的一个或更多个组件的处理器、和/或既分析接收机702接收到的信息、生成供发射机716传送的信息、又控制接入终端700的一个或更多个组件的处理器。
接入终端700可另外包括存储器708,存储器708起作用地耦合至处理器706并可存储要传送的数据(例如,高优先级数据)、接收到的数据、与可用信道有关的信息、与经分析的信号和/或干扰强度相关联的数据、与获指派的信道、功率、速率或诸如此类有关的信息、以及任何其他适用于估计信道和经由信道通信的信息。存储器708可另外存储与估计和/或利用信道(例如,基于性能、基于容量等)相关联的协议和/或算法。
将可领会,本文中描述的数据存储(例如,存储器708)或可为易失性存储器或可为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藉由说明而非限定,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式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其充当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藉由说明而非限定,RAM有许多形式可用,诸如同步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倍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DRAM(SLDRAM)、以及直接存储器总线RAM(DRRAM)。本主题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708旨在包括而不被限定于这些以及任何其他合适类型的存储器。
接收机702可进一步起作用地耦合至控制器710,控制器710可通过解码针对多个上行链路载波的功率控制命令、并基于这些功率控制命令在这多个载波间分配功率来控制这多个上行链路载波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器可进一步控制功率控制命令的捕获和在存储器708中存储,并经由处理器706通过与发射机714对接来指导与基站的通信,如参考图1所讨论的。接入终端700还包括调制器712,调制器712调制信号并将信号经由发射机714传送到例如基站、web/因特网接入点名称(APN)、和另一接入终端,等等。尽管被描绘为与处理器706分开,但是应当领会到控制器710、解调器704、和/或调制器712可以是处理器706或多个处理器(未示出)的一部分。进一步,控制器710的各个功能可在操作系统(OS)层面、在因特网浏览器应用中、或在专用集成电路(ASIC)中被整合到应用层、数据栈、HTTP栈中。
图8是对在非对称多载波通信系统中控制反馈的系统800的说明。系统800包括基站802(例如,接入点、毫微微蜂窝小区等),该基站802具有通过多个接收天线806从一个或更多个接入终端804接收(诸)信号的接收机810、和通过发射天线808向该一个或更多个接入终端804进行发射的发射机824。接收机810可从接收天线806接收信息,并且起作用地与解调接收到的信息的解调器812相关联。经解调码元由处理器814进行分析,处理器814可为基站808执行以上关于图1所描述的一些或所有功能且耦合至存储器816,存储器816存储与估计信号(例如,导频)强度和/或干扰强度有关的信息、要传送至移动设备804(或不同的基站(未示出))或从其接收到的数据、和/或与执行本文所阐述的各种动作和功能有关的任何其它合适信息。处理器814还耦合至控制器818,控制器818可通过确定多个上行链路载波所需的功率、并基于该确定为这多个载波生成功率控制命令来控制这多个上行链路载波上的上行链路功率。尽管描绘为与处理器814分开,但是应当领会,控制器818、解调器812、和/或调制器820可作为处理器814或多个处理器(未示出)的一部分。
图9是说明在多载波通信系统中进行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该过程可在系统100的接入终端120中实现。如图9中所示,在框902中,可解码针对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的功率控制命令,并且该过程可行进至框904。例如,接入终端120可在单个下行链路载波上从基站110接收功率控制命令,并解码这些功率控制命令。
在框904中,可基于这些功率控制命令在这多个载波的该至少一个载波间分配功率,并且该过程可结束。例如,接入终端120可根据从基站110接收到的功率控制命令在这多个载波之间分配和/或调节功率。
图10是说明在多载波通信系统中进行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该过程可在系统100的基站110中实现。如图10所示,在框1002中,可确定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所需的功率,并且该过程可行进至框1004。例如,基站110可从接入终端120接收功率净空报告,并基于该净空报告来确定这多个上行链路载波所需的功率。
在框1004中,可基于该确定来为这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生成多个功率控制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功率控制命令,并且该过程可结束。例如,基站110可基于接入终端120的功率要求为这多个上行链路载波生成功率控制命令并将其传送至接入终端120。
图11是促成多载波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示例系统1100的说明。例如,系统1100可至少部分地驻留在接入终端等内。应当领会,系统1100被表示为包括功能框,这些功能框可以是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的功能框。系统1100包括可协同地起作用的装置的逻辑编组1102。例如,逻辑编组1102可包括:用于解码针对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的功率控制命令的装置1104;以及用于基于这些功率控制命令在这多个载波中的该至少一载波间分配功率的装置1106。另外,系统1100可包括保存用于执行与装置1104到1106相关联的功能的指令的存储器1108。虽然被示为在存储器1108外部,但是应当理解,装置1104到1106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可以存在于存储器1108之内。
图12是促成多载波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示例系统1200的说明。例如,系统1200可至少部分地驻留在基站等内。应当领会,系统1200被表示为包括功能框,这些功能框可以是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的功能框。系统1200包括可协同地起作用的装置的逻辑编组1202。例如,逻辑编组1202可包括:用于确定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所需的功率的装置1204;以及用于基于该确定来为这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生成多个功率控制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功率控制命令的装置1206。另外,系统1200可包括保存用于执行与装置1204到1206相关联的功能的指令的存储器1208。虽然被示为在存储器1208外部,但是应该理解,装置1204到1206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可存在于存储器1208内部。
结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设计成执行本文所描述功能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作的一个或更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此外,至少一个处理器可包括可起作用地执行以上描述的步骤和/或动作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步骤和/或动作的一个或更多个模块。
此外,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方面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和/或动作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这两者的组合中实施。软件模块可驻留在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中所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存储介质可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和写信息。在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另外,在一些方面,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驻留在ASIC中。另外,ASIC可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另外,在一些方面,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和/或动作可作为代码和/或指令之一或其任何组合或集合驻留在可被纳入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机器可读介质和/或计算机可读介质上。
在一个或更多个方面中,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更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其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承载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任何连接也可被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和碟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往往以磁的方式再现数据,而碟(disc)往往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尽管前面的公开讨论了说明性的方面和/或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在其中可作出各种变更和改动而不会脱离所描述的这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的如由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范围。此外,尽管所描述的方面和/或实施例的要素可能是以单数来描述或主张权利的,但是复数也是已构想了的,除非显式地声明了限定于单数。另外,任何方面和/或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可与任何其他方面和/或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联用,除非另外声明。
Claims (77)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确定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所需的功率;以及
基于所述确定来为所述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生成多个功率控制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功率控制命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率控制命令中的每一个是分别针对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率控制命令之一是针对所述多个载波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率控制命令是为供在一个载波上传送而生成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载波是下行链路载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成指示上行链路载波的过载的过载指示符,并在与所述上行链路载波配对的下行链路载波上传送所述过载指示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成指示上行链路载波的过载的过载指示符,并在下行链路锚载波上传送所述过载指示符而不考虑载波配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的载波优先级来对所述多个载波间的功率分配进行优先级排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行链路锚载波较所述多个载波中的其他载波具有较高的载波优先级。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的载波优先级对应于在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上传送的数据的优先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的信道优先级来对所述多个载波间的功率分配进行优先级排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的信道优先级是基于控制数据是否跨所述多个载波中对应的一个载波的信道传送来确定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载波的多个接入终端的功率限制来确定对所述多个载波的功率分配。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来自接入终端的报告来确定对所述多个载波的功率分配调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告是所述接入终端的功率净空报告。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生成所述多个功率控制命令时,确定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射功率和测量的多个参数中的至少一者。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生成所述多个功率控制命令时,确定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和测量的多个参数中的至少一者。
18.一种设备,包括:
用于确定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所需的功率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确定来为所述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生成多个功率控制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功率控制命令的装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率控制命令中的每一个是分别针对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的。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率控制命令之一是针对所述多个载波的。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率控制命令是为供在一个载波上传送而生成的。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载波是下行链路载波。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生成指示上行链路载波的过载的过载指示符的装置,以及用于在与所述上行链路载波配对的下行链路载波上传送所述过载指示符的装置。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生成指示上行链路载波的过载的过载指示符的装置,以及用于在下行链路锚载波上传送所述过载指示符而不考虑载波配对的装置。
2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基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的载波优先级来对所述多个载波间的功率分配进行优先级排序的装置。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下行链路锚载波较所述多个载波中的其他载波具有较高的载波优先级。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的载波优先级对应于在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上传送的数据的优先级。
28.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基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的信道优先级来对所述多个载波间的功率分配进行优先级排序的装置。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的信道优先级是基于控制数据是否跨所述多个载波中对应的一个载波的信道传送来确定的。
3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基于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载波的多个接入终端的功率限制来确定对所述多个载波的功率分配的装置。
3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基于来自接入终端的报告来确定对所述多个载波的功率分配调度的装置。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报告是所述接入终端的功率净空报告。
3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当生成所述多个功率控制命令时确定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射功率和测量的多个参数中的至少一者的装置。
3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当生成所述多个功率控制命令时确定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和测量的多个参数中的至少一者的装置。
3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用于确定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所需的功率的代码;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确定来为所述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生成多个功率控制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功率控制命令的代码。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当生成所述多个功率控制命令时确定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和测量的多个参数中的至少一者的代码。
37.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控制器,配置为:
确定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所需的功率;以及
基于所述确定来为所述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生成多个功率控制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功率控制命令。
38.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控制器,配置为:
解码针对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的功率控制命令;以及
基于所述功率控制命令在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载波间分配功率。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率控制命令之一是分别针对所述多个载波之一的。
40.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率控制命令之一是针对所述多个载波的。
41.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率控制命令是为供在一个载波上传送而生成的。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载波是下行链路载波。
43.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在与上行链路载波配对的下行链路载波上接收指示所述上行链路载波的过载的过载指示符,解码所述过载指示符,以及根据经解码的过载指示符来降低发射功率。
44.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在下行链路锚载波上接收指示上行链路载波的过载的过载指示符而不考虑载波配对,解码所述过载指示符,以及根据经解码的过载指示符来降低发射功率。
45.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的载波优先级来对所述多个载波间的功率分配进行优先级排序。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下行链路锚载波较所述多个载波中的其他载波具有较高的载波优先级。
47.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的载波优先级对应于在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上传送的数据的优先级。
48.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的信道优先级来对所述多个载波间的功率分配进行优先级排序。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的信道优先级是基于控制数据是否跨所述多个载波中对应的一个载波的信道传送来确定的。
50.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成自主地对所述多个载波间的功率分配进行优先级排序。
51.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成基于从基站接收到的信息来对所述多个载波间的功率分配进行优先级排序。
5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解码针对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的功率控制命令;以及
基于所述功率控制命令在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载波间分配功率。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率控制命令之一是分别针对所述多个载波之一的。
54.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率控制命令之一是针对所述多个载波的。
55.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率控制命令是为供在一个载波上传送而生成的。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载波是下行链路载波。
57.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与上行链路载波配对的下行链路载波上接收指示所述上行链路载波的过载的过载指示符,解码所述过载指示符,以及根据经解码的过载指示符来降低发射功率。
58.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下行链路锚载波上接收指示上行链路载波的过载的过载指示符而不考虑载波配对,解码所述过载指示符,以及根据经解码的过载指示符来降低发射功率。
59.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的载波优先级来对所述多个载波间的功率分配进行优先级排序。
60.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行链路锚载波较所述多个载波中的其他载波具有较高的载波优先级。
61.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的载波优先级对应于在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上传送的数据的优先级。
62.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的信道优先级来对所述多个载波间的功率分配进行优先级排序。
63.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主地对所述多个载波间的功率分配进行优先级排序。
64.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从基站接收到的信息来对所述多个载波间的功率分配进行优先级排序。
65.一种设备,包括:
用于解码针对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的功率控制命令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功率控制命令在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载波间分配功率的装置。
66.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率控制命令之一是分别针对所述多个载波之一的。
67.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率控制命令之一是针对所述多个载波的。
68.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率控制命令是为供在一个载波上传送而生成的。
69.如权利要求6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载波是下行链路载波。
70.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在与上行链路载波配对的下行链路载波上接收指示所述上行链路载波的过载的过载指示符的装置,用于解码所述过载指示符的装置,以及用于根据经解码的过载指示符来降低发射功率的装置。
71.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在下行链路锚载波上接收指示上行链路载波的过载的过载指示符而不考虑载波配对的装置,用于解码所述过载指示符的装置,以及用于根据经解码的过载指示符来降低发射功率的装置。
72.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基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的载波优先级来对所述多个载波间的功率分配进行优先级排序的装置。
73.如权利要求7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下行链路锚载波较所述多个载波中的其他载波具有较高的载波优先级。
74.如权利要求7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的载波优先级对应于在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上传送的数据的优先级。
75.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基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的信道优先级来对所述多个载波间的功率分配进行优先级排序的装置。
76.如权利要求7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自主地对所述多个载波间的功率分配进行优先级排序的装置。
77.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用于解码针对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的功率控制命令的代码;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功率控制命令在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载波间分配功率的代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7540509P | 2009-05-04 | 2009-05-04 | |
US61/175,405 | 2009-05-04 | ||
US12/772,902 US9585108B2 (en) | 2009-05-04 | 2010-05-03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2/772,902 | 2010-05-03 | ||
PCT/US2010/033631 WO2010129616A1 (en) | 2009-05-04 | 2010-05-04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15169A true CN102415169A (zh) | 2012-04-11 |
CN102415169B CN102415169B (zh) | 2016-04-27 |
Family
ID=42334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20155.1A Active CN102415169B (zh) | 2009-05-04 | 2010-05-04 | 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9585108B2 (zh) |
EP (1) | EP2428078B1 (zh) |
JP (1) | JP5345731B2 (zh) |
KR (1) | KR101443874B1 (zh) |
CN (1) | CN102415169B (zh) |
BR (1) | BRPI1014106B1 (zh) |
CA (2) | CA2937205C (zh) |
ES (1) | ES2674280T3 (zh) |
HK (1) | HK1167555A1 (zh) |
HU (1) | HUE037156T2 (zh) |
MY (1) | MY159921A (zh) |
RU (1) | RU2509450C2 (zh) |
TW (1) | TWI468053B (zh) |
WO (1) | WO2010129616A1 (zh) |
ZA (1) | ZA201108355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40047A1 (zh) * | 2016-09-01 | 2018-03-08 |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分配传输功率的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
CN108401284A (zh) * | 2017-02-06 | 2018-08-14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用户设备 |
CN108632970A (zh) * | 2017-03-24 | 2018-10-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
CN109729577A (zh) * | 2017-10-27 | 2019-05-07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功率控制命令字指示方法及设备 |
US11134447B2 (en) | 2017-03-24 | 2021-09-2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ower control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hannel |
US11832191B2 (en) | 2017-03-24 | 2023-11-2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ower control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502439B1 (ko) | 2008-12-03 | 2015-03-17 |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 캐리어 집적에 대한 업링크 파워 헤드룸 보고 |
US9585108B2 (en) | 2009-05-04 | 2017-02-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2804868B (zh) | 2009-06-16 | 2016-01-20 | 夏普株式会社 | 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
US9084206B2 (en) * | 2009-06-23 | 2015-07-1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969688B (zh) * | 2009-07-28 | 2014-04-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载波处理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EP2806697B1 (en) | 2009-10-01 | 2021-07-28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porting Power Headroom |
AU2015202082B2 (en) * | 2009-10-01 | 2017-02-23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Power control methods and apparatus |
KR101716494B1 (ko) * | 2009-11-14 | 2017-03-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업링크 송신 전력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
WO2012011757A2 (ko) * | 2010-07-21 | 2012-01-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수의 컴포넌트 캐리어를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파워 헤드룸 리포트를 전송하는 단말 장치 및 그 방법 |
EP2695312B1 (en) * | 2011-04-01 | 2019-01-30 | Intel Corporation | Flexible adjustment of uplink and downlink ratio configuration |
KR102263020B1 (ko) | 2011-09-30 | 2021-06-09 |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 무선 통신의 다중점 송신 |
GB2502064B (en) * | 2012-05-14 | 2014-04-09 | Broadcom Corp | Power control |
EP2904856B1 (en) | 2012-10-08 | 2019-11-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hanced uplink and downlink power control for lte tdd eimta |
KR102010807B1 (ko) * | 2012-12-06 | 2019-08-14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단말 대 단말 통신에서 정보를 교환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9276726B2 (en) * | 2012-12-11 | 2016-03-0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Transmissions/receptions of uplink acknowledgement signals in wireless networks |
CN103929800B (zh) * | 2013-01-11 | 2017-09-2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pucch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5191445B (zh) | 2013-04-03 | 2018-11-27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一种干扰测量方法、装置及基站 |
KR102236020B1 (ko) | 2013-10-08 | 2021-04-05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전송 신호 전력 제어 및 발견 신호 자원 다중화 방법 및 장치 |
JP6388780B2 (ja) * | 2014-03-19 | 2018-09-12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20160050667A1 (en) * | 2014-08-18 | 2016-02-1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ommunication on licensed and unlicensed bands |
FR3029384B1 (fr) * | 2014-11-27 | 2018-01-26 | Traxens | Procede d'affiliation a une grappe de dispositifs electroniques communiquant via un reseau sans fil, dispositif electronique mettant en oeuvre ledit procede et systeme associes |
US10887861B2 (en) * | 2015-07-20 | 2021-01-05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Facilitating harmoniza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ervice delivery |
JP2019125816A (ja) * | 2016-05-12 | 2019-07-2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および方法 |
US10530468B2 (en) * | 2016-10-19 | 2020-01-07 | Vector Launch Inc. | State transfer among virtualized nodes in spaceborne or airborne systems |
US10477484B2 (en) | 2017-03-10 | 2019-11-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link transmit power control for a plurality of uplink beam pairs |
CN110463106A (zh) * | 2017-03-31 | 2019-11-15 |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 确定承载反馈信息的资源字段 |
MX2020010392A (es) * | 2018-04-06 | 2020-10-22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Control de potencia para comunicacion de entrada multiple-salida multiple de un solo usuario de enlace ascendente en nueva radio. |
US10476567B2 (en) | 2018-04-06 | 2019-11-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Power control for new radio uplink single-user multiple-input-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 |
CN110972186B (zh) * | 2018-09-28 | 2022-02-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功率余量上报方法及终端设备 |
WO2023283920A1 (en) * | 2021-07-16 | 2023-01-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lexible random access channel occasion (ro) association for multiple carrier operation |
WO2024220006A1 (en) * | 2023-04-20 | 2024-10-2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Location aware mobility management in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67739A1 (de) * | 2002-05-29 | 2003-12-03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r Sendeleistungssteuerung in einem Multiträger-Funksystem |
EP1655868A1 (en) * | 2003-08-19 | 2006-05-10 | Matsu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
WO2009040636A1 (en) * | 2007-09-24 | 2009-04-02 | Nokia Corporation | Tpc command signaling in dl control channel - identifying the target and limiting blind decod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9921989D0 (en) | 1999-09-16 | 1999-11-17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Power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411930B2 (en) | 2003-12-17 | 2008-08-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ioritized apportionment of transmission power in a multi-carrier terminal |
US20060203724A1 (en) | 2005-03-08 | 2006-09-14 | Donna Ghosh | Multi-carrier, multi-flow, reverse link medium access control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0957311B1 (ko) | 2006-08-11 | 2010-05-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의 스케쥴링 방법 및 장치 |
US8437792B2 (en) | 2007-02-14 | 2013-05-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LTE |
WO2008105273A1 (ja) | 2007-02-28 | 2008-09-04 | Ntt Docomo, Inc.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使用される基地局及び方法 |
CN103209471B (zh) | 2007-10-09 | 2016-01-20 | 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 | 支持公共及分立的tpc指令的通信网系统中的上行功控方法 |
US8150443B2 (en) * | 2007-10-31 | 2012-04-03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Overload indicator for adjusting open loop power control parameters |
US20090175187A1 (en) * | 2008-01-07 | 2009-07-09 | Kristina Jersenius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Triggering Power Headroom Report Transmission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KR20100073976A (ko) * | 2008-12-23 | 2010-07-0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향링크 전송 전력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JP5985828B2 (ja) | 2009-02-09 | 2016-09-06 |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複数キャリアを使用する無線送受信機ユニットのアップリンク電力制御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
US8437798B2 (en) * | 2009-04-27 | 2013-05-07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Uplink scheduling support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9585108B2 (en) | 2009-05-04 | 2017-02-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10
- 2010-05-03 US US12/772,902 patent/US9585108B2/en active Active
- 2010-05-04 CA CA2937205A patent/CA2937205C/en active Active
- 2010-05-04 HU HUE10717417A patent/HUE037156T2/hu unknown
- 2010-05-04 CA CA2759806A patent/CA2759806C/en active Active
- 2010-05-04 EP EP10717417.9A patent/EP2428078B1/en active Active
- 2010-05-04 JP JP2012509928A patent/JP5345731B2/ja active Active
- 2010-05-04 RU RU2011149229/07A patent/RU2509450C2/ru active
- 2010-05-04 ES ES10717417.9T patent/ES2674280T3/es active Active
- 2010-05-04 TW TW99114302A patent/TWI468053B/zh active
- 2010-05-04 CN CN201080020155.1A patent/CN102415169B/zh active Active
- 2010-05-04 KR KR1020117029084A patent/KR101443874B1/ko active Active
- 2010-05-04 WO PCT/US2010/033631 patent/WO2010129616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5-04 BR BRPI1014106-5A patent/BRPI1014106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0-05-04 MY MYPI2011004948A patent/MY159921A/en unknown
-
2011
- 2011-11-14 ZA ZA2011/08355A patent/ZA201108355B/en unknown
-
2012
- 2012-08-17 HK HK12108116.8A patent/HK1167555A1/zh unknown
-
2017
- 2017-02-27 US US15/444,210 patent/US10154463B2/en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0-12 US US16/159,041 patent/US11259249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67739A1 (de) * | 2002-05-29 | 2003-12-03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r Sendeleistungssteuerung in einem Multiträger-Funksystem |
EP1655868A1 (en) * | 2003-08-19 | 2006-05-10 | Matsu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
CN1836392A (zh) * | 2003-08-19 | 2006-09-20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多载波通信装置、多载波通信系统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
WO2009040636A1 (en) * | 2007-09-24 | 2009-04-02 | Nokia Corporation | Tpc command signaling in dl control channel - identifying the target and limiting blind decoding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ERICSS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7 R1-091894》", 28 April 2009, article "《DC-HSUPA power scaling》", pages: 1-6 *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40047A1 (zh) * | 2016-09-01 | 2018-03-08 |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分配传输功率的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
CN107820724A (zh) * | 2016-09-01 | 2018-03-20 |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分配传输功率的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
US10849075B2 (en) | 2016-09-01 | 2020-11-24 | Cloudminds (Shenzhen) Robotics System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location of transmission power and terminal |
CN108401284A (zh) * | 2017-02-06 | 2018-08-14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用户设备 |
CN108632970A (zh) * | 2017-03-24 | 2018-10-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
CN108632970B (zh) * | 2017-03-24 | 2021-02-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
US11134447B2 (en) | 2017-03-24 | 2021-09-2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ower control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hannel |
US11832191B2 (en) | 2017-03-24 | 2023-11-2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ower control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
CN109729577A (zh) * | 2017-10-27 | 2019-05-07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功率控制命令字指示方法及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2526471A (ja) | 2012-10-25 |
CA2937205A1 (en) | 2010-11-11 |
TWI468053B (zh) | 2015-01-01 |
TW201112821A (en) | 2011-04-01 |
US11259249B2 (en) | 2022-02-22 |
JP5345731B2 (ja) | 2013-11-20 |
CA2759806C (en) | 2016-10-04 |
HK1167555A1 (zh) | 2012-11-30 |
KR20120011067A (ko) | 2012-02-06 |
EP2428078A1 (en) | 2012-03-14 |
CA2759806A1 (en) | 2010-11-11 |
BRPI1014106B1 (pt) | 2021-02-09 |
CA2937205C (en) | 2019-04-30 |
US10154463B2 (en) | 2018-12-11 |
US9585108B2 (en) | 2017-02-28 |
RU2011149229A (ru) | 2013-06-10 |
RU2509450C2 (ru) | 2014-03-10 |
EP2428078B1 (en) | 2018-04-04 |
US20170171826A1 (en) | 2017-06-15 |
WO2010129616A1 (en) | 2010-11-11 |
CN102415169B (zh) | 2016-04-27 |
US20110111788A1 (en) | 2011-05-12 |
ZA201108355B (en) | 2018-11-28 |
US20190053168A1 (en) | 2019-02-14 |
KR101443874B1 (ko) | 2014-09-24 |
ES2674280T3 (es) | 2018-06-28 |
BRPI1014106A2 (pt) | 2018-03-06 |
MY159921A (en) | 2017-02-15 |
HUE037156T2 (hu) | 2018-08-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15169B (zh) | 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
EP3536053B1 (en) | Techniques for adjusting transmit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
EP3689049B1 (en)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fast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 |
US8072918B2 (en) | Network-based inter-cell power control for multi-channel wireless networks | |
US8942203B2 (en) |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mobile terminal apparatus and radio base station apparatus | |
KR101432778B1 (ko) | 무선 통신들에서 번들링된 주파수 분할 다중화 구조 | |
JP6376564B2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
CN102415044A (zh)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载波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5005325A1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
CN102549938A (zh) | 用于具有发射分集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资源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 |
WO2015005334A1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
WO2015005318A1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
WO2017195655A1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
TW202127943A (zh) | 用於配置用於補充上行鏈路載波的上行鏈路取消指示的方法 | |
CN106170961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依照调制支持不同小区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6755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6755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