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97504A - 一种创灼膏的配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创灼膏的配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97504A CN102397504A CN2010102800450A CN201010280045A CN102397504A CN 102397504 A CN102397504 A CN 102397504A CN 2010102800450 A CN2010102800450 A CN 2010102800450A CN 201010280045 A CN201010280045 A CN 201010280045A CN 102397504 A CN102397504 A CN 1023975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x
- ointment
- forging
- cream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创灼膏的配制方法,该产品属于制药领域。本发明产品以炉甘石、炉甘石(锻)、白及、冰片、黄柏、虎杖、木瓜、苍术、石膏(锻)、防己、郁金、地榆、虎杖、白芷、紫草、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腊、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为原料,通过一定的工艺配制成创灼膏。产品的优点是:无毒无刺激、无过敏,用药安全,作用迅速;可以使创面保持湿润,促进创面上皮化愈合,去腐生肌;抗感染作用强,具有收敛、活血的功能,消肿作用迅速,可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抑制瘢痕生长,且止痛作用快而持久,减少患者痛苦,可用于轻度水火烫伤,慢性湿疹及常见疮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产品属于制药领域,其特征是涉及一种创灼膏的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创灼膏为外科水火烫伤类非处方药药品,外观为灰褐色的软膏,具有冰片香气。创灼膏的药物组成是炉甘石、炉甘石(锻)、白及、冰片、黄柏、虎杖、木瓜、苍术、石膏(锻)、防己、郁金、地榆、虎杖、白芷、紫草、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腊、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的作用。创灼膏系以中药为主的制剂,主要成分炉甘石(煅)具有消炎收敛、排脓、拔毒、去腐、生皮、长肉的作用;白芨有收敛止血,促进肉芽组织血管再生,加速创面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消肿生肌之功,不论未溃已溃的创面均可应用;冰片具有局部镇痛作用,黄柏、虎杖均能清热利湿,泻火解毒,虎杖还能活血定痛;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拔毒、消肿燥湿,去腐生肌、促进新鲜肉芽形成的作用之功效;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蜡为软膏基质、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为防腐剂。将上述药品通过一定的工艺配制成创灼膏,其优点是:
1.无毒无刺激、无过敏,用药安全,作用迅速;2.可以使创面保持湿润,促进创面上皮化愈合,去腐生肌,创面坏死物质及渗出物易于排出而不浸渍创面;3.抗感染作用强,具有成膜快、抗渗透、收敛、活血消肿作用迅速,可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抑制瘢痕生长,且止痛作用快而持久,减少患者痛苦。且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药物易滞留于患处,可用于轻度水火烫伤,慢性湿疹及常见疮疖
发明内容:
为了生产出高质量的创灼膏,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配制方法,该方法选择炉甘石(煅)为主药,并添加多种辅助药物,通过多种药物的协同作用,使本发明产品产品疗效和稳定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是一种使用效果良好的创灼膏。生产该产品使用的原料有:黄柏2%、虎杖3%、木瓜1%、苍术2%、防己2%、郁金1%、地榆1%、白芷0.5%、紫草0.5%、水适量、炉甘石(锻)6%、炉甘石2%、石膏(锻)15%、白及1.5%、凡士林50%-52%、羊毛脂10%、液状石腊10%、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3%、冰片0.2%。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批量配制创灼膏的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构成:
1.将黄柏、虎杖、木瓜、苍术、防己、郁金、地榆、白芷、紫草加入数量为药材体积5倍的水,在熬制容器中熬制2.5小时左右,以水熬制至原来体积的五分之二为准;倒出药液,第二次加入数量为药材体积6倍的水,熬制时间3小时左右,以水熬制至原来体积的三分之一为准;倒出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合后滤去杂质送入浓缩机,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保持温度为70℃左右,静置沉淀2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的清膏,将炉甘石(锻)粉末加入清膏内,搅匀,在常温下干燥,干燥后再磨成粉末,此时的分量占创灼膏总量的9-11%。
2.将炉甘石、石膏(锻)、白及分别粉碎磨成粉末。
3.将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腊置于不锈钢桶内,加热使之熔化,并升温至200℃左右,慢慢加入炉甘石粉和石膏(锻)粉,边加边搅拌,加完后继续搅拌,在220℃左右保温3小时,边搅拌边将温度降至120℃左右,加入步骤1得到的粉末及白及粉,保持120℃温度约0.5小时,加入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搅拌降温至80℃左右,加入研细的冰片,再继续搅拌并冷却至常温,即得成品创灼膏。
本发明产品的有益效果是:产品无毒无刺激、无过敏,用药安全,作用迅速;可以使创面保持湿润,促进创面上皮化愈合;抗感染作用强,活血消肿作用迅速,可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抑制瘢痕生长,且止痛作用快而持久,减少患者痛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占总量2%黄柏、3%的虎杖、1%的木瓜、2%的苍术、2%的防己、1%的郁金、1%的地榆、0.5%的白芷、0.5%的紫草加入数量为药材体积5倍的水,在熬制容器中熬制2.5小时左右,以水熬制至原来体积的五分之二为准;倒出药液,第二次加入数量为药材体积6倍的水,熬制时间3小时左右,以水熬制至原来体积的三分之一为准;倒出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合后滤去杂质送入浓缩机,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保持温度为70℃左右,静置沉淀2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的清膏,将占总量6%炉甘石(锻)粉末加入清膏内,搅匀,在常温下干燥,干燥后再磨成粉末,此时的分量占创灼膏总量的9%;将占总量2%炉甘石、15%石膏(锻)、1.5%白及分别粉碎磨成粉末;将占总量52%凡士林、10%羊毛脂、10%液状石腊置于不锈钢桶内,加热使之熔化,并升温至200℃左右,慢慢加入占总量2%的炉甘石粉和15%石膏(锻)粉,边加边搅拌,加完后继续搅拌,在220℃左右保温3小时,边搅拌边将温度降至120℃左右,加入步骤1得到的粉末及白及粉,保持120℃温度约0.5小时,加入占总量0.3%的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搅拌降温至80℃左右,加入0.2%的研细的冰片,再继续搅拌并冷却至常温,即得成品创灼膏。
实施例2:
将占总量2%黄柏、3%的虎杖、1%的木瓜、2%的苍术、2%的防己、1%的郁金、1%的地榆、0.5%的白芷、0.5%的紫草加入数量为药材体积5倍的水,在熬制容器中熬制2.5小时方右,以水熬制至原来体积的五分之二为准;倒出药液,第二次加入数量为药材体积6倍的水,熬制时间3小时左右,以水熬制至原来体积的三分之一为准;倒出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合后滤去杂质送入浓缩机,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保持温度为70℃左右,静置沉淀2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的清膏,将占总量6%炉甘石(锻)粉末加入清膏内,搅匀,在常温下干燥,干燥后再磨成粉末,此时的分量占创灼膏总量的10%;将占总量2%炉甘石、15%石膏(锻)、1.5%白及分别粉碎磨成粉末;将占总量51%凡士林、10%羊毛脂、10%液状石腊置于不锈钢桶内,加热使之熔化,并升温至200℃左右,慢慢加入占总量2%的炉甘石粉和15%石膏(锻)粉,边加边搅拌,加完后继续搅拌,在220℃左右保温3小时,边搅拌边将温度降至120℃左右,加入步骤1得到的粉末及白及粉,保持120℃温度约0.5小时,加入占总量0.3%的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搅拌降温至80℃左右,加入0.2%的研细的冰片,再继续搅拌并冷却至常温,即得成品创灼膏。
实施例3:
将占总量2%黄柏、3%的虎杖、1%的木瓜、2%的苍术、2%的防己、1%的郁金、1%的地榆、0.5%的白芷、0.5%的紫草加入数量为药材体积5倍的水,在熬制容器中熬制2.5小时左右,以水熬制至原来体积的五分之二为准;倒出药液,第二次加入数量为药材体积6倍的水,熬制时间3小时左右,以水熬制至原来体积的三分之一为准;倒出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合后滤去杂质送入浓缩机,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保持温度为70℃左右,静置沉淀2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的清膏,将占总量6%炉甘石(锻)粉末加入清膏内,搅匀,在常温下干燥,干燥后再磨成粉末,此时的分量占创灼膏总量的11%;将占总量2%炉甘石、15%石膏(锻)、1.5%白及分别粉碎磨成粉末;将占总量50%凡士林、10%羊毛脂、10%液状石腊置于不锈钢桶内,加热使之熔化,并升温至200℃左右,慢慢加入占总量2%的炉甘石粉和15%石膏(锻)粉,边加边搅拌,加完后继续搅拌,在220℃左右保温3小时,边搅拌边将温度降至120℃左右,加入步骤1得到的粉末及白及粉,保持120℃温度约0.5小时,加入占总量0.3%的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搅拌降温至80℃左右,加入0.2%的研细的冰片,再继续搅拌并冷却至常温,即得成品创灼膏。
Claims (4)
1.一种创灼膏的配制方法,其特征是:以黄柏2%、虎杖3%、木瓜1%、苍术2%、防己2%、郁金1%、地榆1%、白芷0.5%、紫草0.5%、水适量、炉甘石(锻)6%、炉甘石2%、石膏(锻)15%、白及1.5%、凡士林50%-52%、羊毛脂10%、液状石腊10%、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3%、冰片0.2%为原料,通过以下步骤来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灼膏的配制方法,其第一步的特征是:将黄柏、虎杖、木瓜、苍术、防己、郁金、地榆、白芷、紫草加入数量为药材体积5倍的水,在熬制容器中熬制2.5小时左右,以水熬制至原来体积的五分之二为准;倒出药液,第二次加入数量为药材体积6倍的水,熬制时间3小时左右,以水熬制至原来体积的三分之一为准;倒出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合后滤去杂质送入浓缩机,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保持温度为70℃左右,静置沉淀2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的清膏,将炉甘石(锻)粉末加入清膏内,搅匀,在常温下干燥,干燥后再磨成粉末,此时的分量占创灼膏总量的9-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灼膏的配制方法,其第二步的特征是:将炉甘石、石膏(锻)、白及分别粉碎磨成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灼膏的配制方法,其第三步的特征是:将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腊置于不锈钢桶内,加热使之熔化,并升温至200℃左右,慢慢加入炉甘石粉和石膏(锻)粉,边加边搅拌,加完后继续搅拌,在220℃左右保温3小时,边搅拌边将温度降至120℃左右,加入权利要求2得到的粉末及白及粉,保持120℃温度约0.5小时,加入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搅拌降温至80℃左右,加入研细的冰片,再继续搅拌并冷却至常温,即得成品创灼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800450A CN102397504A (zh) | 2010-09-10 | 2010-09-10 | 一种创灼膏的配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800450A CN102397504A (zh) | 2010-09-10 | 2010-09-10 | 一种创灼膏的配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97504A true CN102397504A (zh) | 2012-04-04 |
Family
ID=45880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800450A Pending CN102397504A (zh) | 2010-09-10 | 2010-09-10 | 一种创灼膏的配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97504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88467A (zh) * | 2012-05-31 | 2012-09-26 | 孙均芳 | 一种治疗冻疮的中药制剂 |
CN102973914A (zh) * | 2012-11-22 | 2013-03-20 | 项孝泓 | 一种治疗烫伤的中药药膏及其配制方法 |
CN108904749A (zh) * | 2018-07-18 | 2018-11-30 | 李朝阳 | 一种生肌长肉膏及其制备方法 |
-
2010
- 2010-09-10 CN CN2010102800450A patent/CN10239750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88467A (zh) * | 2012-05-31 | 2012-09-26 | 孙均芳 | 一种治疗冻疮的中药制剂 |
CN102688467B (zh) * | 2012-05-31 | 2013-12-11 | 孙均芳 | 一种治疗冻疮的中药制剂 |
CN102973914A (zh) * | 2012-11-22 | 2013-03-20 | 项孝泓 | 一种治疗烫伤的中药药膏及其配制方法 |
CN108904749A (zh) * | 2018-07-18 | 2018-11-30 | 李朝阳 | 一种生肌长肉膏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904749B (zh) * | 2018-07-18 | 2021-06-15 | 李朝阳 | 一种生肌长肉膏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98608B (zh) | 一种蜡疗用蜡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40686B (zh) | 治疗跌打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998349A (zh) | 一种外敷泥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524450B (zh) | 一种正骨舒筋的口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361876B (zh) | 创愈生肌散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366845A (zh) | 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膏药 | |
CN104524125A (zh) |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97504A (zh) | 一种创灼膏的配制方法 | |
CN102357164A (zh) | 一种临床护理烧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940627A (zh) |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721406A (zh) | 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845578A (zh) | 治疗烧烫伤、褥疮、带状疱疹外用酊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5641660A (zh) | 一种治疗冻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56154A (zh) | 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复方凝胶分散型贴剂 | |
CN108498617A (zh) | 风湿痛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足浴包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物制剂 | |
CN105288069A (zh) | 癌症穴位止痛膏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4435383A (zh) | 一种治疗烧烫伤、皮肤外伤疮疡的组合药膏及制备方法 | |
CN102038780A (zh) | 用于治疗烧伤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433651A (zh) | 肿痛贴 | |
CN102068614A (zh) | 一种治疗烧伤和烫伤的中药 | |
CN100355437C (zh) |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464752A (zh) | 一种祛除狐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药膏和制备方法 | |
CN103599377A (zh) | 治疗烧伤的中药 | |
CN103070971A (zh) | 一种治疗牙齿过敏、牙松动及牙痛的中药组合物 | |
CN110448666B (zh) |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配方精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