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95136A - 一种基于邻区场强信息的话务量分布计算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邻区场强信息的话务量分布计算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95136A CN102395136A CN2011103445268A CN201110344526A CN102395136A CN 102395136 A CN102395136 A CN 102395136A CN 2011103445268 A CN2011103445268 A CN 2011103445268A CN 201110344526 A CN201110344526 A CN 201110344526A CN 102395136 A CN102395136 A CN 10239513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id
- traffic
- antenna
- area
- telephone traff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邻区场强信息的话务量分布计算方法及系统,步骤为:A.将话务量分布待计算区域网格化,取得每个网格所接收到的不同天线的平均场强列表;B.对话务量分布待计算区域内的网格进行聚类,形成不同天线的主服务区网格聚类划分;C.采集话务量分布待计算区域内某时段下各天线生成的测量数据报告及其总话务量数据;D.利用各天线的测量数据报告及其总话务量、主服务区网格聚类划分、每个网格所接收到的不同天线的平均场强列表计算出待计算区域内各网格的话务量分布情况。本发明大大提高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质量,提高通信网络规划、优化人员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邻区场强信息的话务量分布计算方法及系统,属于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及优化问题。
背景技术
当前,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话务量分布来描述移动通信网络运行情况及特点,是提高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方法。一般而言,在待规划区域内取得话务量的分布情况是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及优化中的关键一步,也是网络规划的基础。
因计算话务分布问题的理论分析难度较高,计算复杂度较大,目前国内外的文献多集中在单一移动台(手机)的话务定位及话务量折算问题中,对于海量移动台组成的话务分布问题其文献及专利较少,形成的话布计算方法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类:
现有技术一:建立用户经验模型,由规划系统的使用者在地图上划定不同的区域、输入话务量、用户行为、是否是商业或住宅区等各种参数,从而生成话务分布。
上述方式通过人机界面划定多边形区域,手工对划定不同的区域进行区域属性设置,如商业区,住宅区等。在预测该区域人员流动及工作、生活特点后进行话务量规划。这对于工程人员的经验要求较高,并且手工划定区域的方法也不精确,区域一般比较大,话务量的设置比较粗糙,从而给网络仿真带来很大的误差。目前国内外主流的无线网络规划软件仍采用这种方式的话务量分析功能。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典型应用,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提出的“一种网络仿真中确定话务分布的方法和装置”中国专利号200810104660.9。上述专利的特点在于其利用了不同地区的话务密度,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等要素在不同地区形成了话务分布。话务密度的取得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原始数据不是实测数据。此外,该专利主要用于网络性能仿真,仿真结果是对实际网络的近似呈现,而非实际呈现。
现有技术二:在无线网络规划系统中,通过输入网络的基站数据、传播模型数据等进行覆盖预测,通过将基站数据和覆盖预测相结合形成话务量图层,经过缩放后产生所要规划的网络的话务分布。这是未来话务规划分析的发展方向,其特点在于:用于构成话务分布的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基站设备,无需细致了解规划区域的特点及该区域所在人员工作、生活行为特点,可以形成较为客观的话务分布图。目前国内的典型应用,如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提出的“一种通信网络话务分布网格化的方法及系统”中国专利号200810219426.0。上述专利的特点在于将地图离散成为网格区域后,利用基站控制器提供的NCS数据、地理信息要素进行话务量分配。不同的地理要素,如道路,楼宇、绿地等,分配的话务量设定不同的分配权重,但权重的设定需要一定的经验并具有主观性。
本专利也属于第二类方法,但与专利200810219426.0不同之处在于本专利为了体现话务分布的客观性、准确性摒弃了大多数专利或文献按地理要素进行话务分布计算的环节,而是充分利用了基站控制器提供的手机测量数据报告中各邻区天线场强的列表进行区域模式聚类,在此基础上分配话务量到不同的模式划分中,再利用模式划分中各网格场强的不同,将模式聚类分配到的话务量进一步精细分布到各个网格中,整个话务分配过程中无需人工主观确定任何分配参数,确保了话务分布的客观性,准确性。此外,本专利的发明原理模型可以确保相邻两个网格之前的话务量跳跃性不大,符合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状态下的话务实际情况。
此外,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基于GIS话务量分布呈现方法及系统”中国专利号200910243047.X也涉及基站话务量分布的方法,但该方法主要依赖于GIS系统进行话务分布估算,未利用手机上报给基站的各类实测数据,与本专利有明显不同。无法做到客观、准确地话务分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邻区场强信息的话务量分布计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及系统可以获得给定时间段的话务量分布图,能够得到准确的无线网络在某时间段的话务量分布情况。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基于邻区场强信息的话务量分布计算方法,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S01:将话务量分布待计算区域网格化,取得每个网格所接收到的不同天线的平均场强列表;
步骤S02:利用每个网格中不同天线的平均场强列表,对话务量分布待计算区域内的网格进行聚类,形成不同天线的主服务区网格聚类划分;
步骤S03:采集话务量分布待计算区域内某时段下各天线生成的测量数据报告及其总话务量数据;
步骤S04:利用各天线的测量数据报告及其总话务量、主服务区网格聚类划分、每个网格所接收到的不同天线的平均场强列表计算出待计算区域内各网格的话务量分布情况。
所述步骤S01中,每个网格所接收到的不同天线的平均场强列表包括每个网格所接收到的不同天线平均场强排序后形成天线标识列表及该天线标识所对应的平均场强值。
所述步骤S04中,利用各天线的测量数据报告及其总话务量、主服务区网格聚类划分计算出每个网格聚类划分内的应当分配的话务量大小;每个聚类划分内,依据各网格场强列表生成该网格的话务量分配权重,将各聚类划分的话务量按其内各网格权重分配给每个网格。
所述步骤S03中的某时段指一个时间段单位,包括一天、早或晚或忙时或者某一小时。
所述步骤S03中,所述测量数据报告记录了某时段下某天线主服务区内各正在使用中的手机测量并形成邻区天线场强排名列表后上报给基站的,基站统计出的某邻区基站作为某一场强排名顺序下出现的次数、平均场强值的统计结果。
所述步骤S02中进一步实现为:利用主服务区内各网格内所记录的周边天线的平均场强值进行排序,记录这些天线标识的排列顺序,按排列顺序分若干强排次,在每强中具有相同天线标识的网格构成该强的一个聚类划分,每强的划分可以不同,各强聚类划分完成后对所有各强进行划分叠加,形成更细致的话务量分配聚类区域。
所述步骤S04中的计算公式为其中ρs为每个聚类区域s分配的话务量,δkl为各天线的测量数据报告中的作为第k强,第l个聚类区域划分内的统计到的次数,为第k强所有聚类区域划分的测量数据报告统计到的次数和,Ω为小区总话务量,wk是给第k强预先设定的权重值,依据不同天线的平均场强列表给出,一般场强值高的某强,其权重值高,场强值低的某强,其权重值低。所有各强的权重值之和为1,即:
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包括如下模块:
(1)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某时间段内某天线的测量数据报告、话务量数据、各网格场强分布数据;
(2)话务量分配模块,利用各天线的测量数据报告及其总话务量、主服务区网格聚类划分、每个网格所接收到的不同天线的平均场强列表计算各网格的话务量分配情况;
(3)启动模块,用于启动下一个单位时间的话务分配进程。
本发明的原理:通过实地扫频测量或无线网络规划软件中的数学拟合方法可以得到每个网格所接收到的不同天线平均场强排序的天线标识列表(α1,α2,…,αn)及天线平均场强值(β1,β2,…,βn)列表(此处仅列出了前n强)。1强天线标识α1相同的网格属于天线α1的主服务区,图1中凸包轮廓线所包含的网格区域即为天线α1的主服务区。GSM等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在某时间段采集指定区域内各天线的测量数据报告,测量数据报告完整地记录了给定时间段内主服务区α1内手机上报的作为邻区第1强的邻区天线(假定共有m个天线)标识列表(γ11,γ12,…,γ1m)及其出现次数(δ11,δ12,…,δ1m),作为邻区第2强上报的邻区天线标识列表(γ21,γ22,…,γ2m)及对应的出现次数(δ21,δ22,…,δ2m),以及到邻区第n强上报的邻区天线标识列表(γn1,γn2,…,γnm)及对应的出现次数(δn1,δn2,…,δnm)。
将可以体现话务量分布信息的测量数据报告与主服务区内各网格的不同地理分布位置结合起来是本发明的重点。某天线主服务区内话务量分布计算策略可以由如下数学最优化模型体现:
其中xi表示当前主服务区内第i个网格中应当分配的话务量;Ckl是该区的第l个邻区的第k强话务量,它由测量数据报告中的统计次数数据转换后获得;Nkl表示第l个邻区在该主服务区第k强的聚类区域。模型的目标函数体现了相邻网格间话务量分配尽量保持波动最小,不会出现激烈跳变,完全符合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状态下的话务实际情况。约束条件体现了话务量分配需依据主服务区场强聚类模式进行分配的原则。一般而言,该类型的最优化模型可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或惩罚函数法求解。但是这类求解算法因受测量数据报告采集次数的限制,无法直接得到话务量数据,同时上述算法受计算效率和计算规模等因素的制约,不适合在本发明内使用,因此本发明在该模型基础上通过以下的步骤完成话务量分配,称其为“基于邻区场强信息的话务量分布计算方法”TrafficDistribution Computing Method based on Neighbors’Field Strength(TDCMNFS):
步骤1.将话务量分布待计算区域网格化,取得每个网格所接收到的不同天线的平均场强列表。
将话务量分布待计算区域按照城市核心区及郊区分成若干类型。城区基站主要采用微微蜂窝且话务分布密集,需要用较精细网格对话务量待分配区域进行离散化。郊区基站多采用微蜂窝或者宏蜂窝,话务密度低,可以用较粗网格对话务量待分配区域进行离散化。通过实地扫频测量或无线网络规划软件中的数学拟合的方法给出每个网格所接收到的全部天线平均场强从高到低排序的天线标识列表(α1,α2,…,αn)及平均场强值(β1,β2,…,βn)列表(此处仅列出了前n强)。
步骤2.利用每个网格中不同天线的平均场强列表,对话务量分布待计算区域内的网格进行聚类,形成不同天线的主服务区网格聚类划分。
在天线α1的主服务区网格中,利用各网格不同天线平均场强从高到低排序的天线标识列表(α1,α2,…,αn),逐次从邻区1强(α2)到邻区n-1强(αn)进行网格区域聚类,邻区1强的网格聚类划分参见图1(实施例中分成6个聚类区域),邻区2强的聚类区域划分参见图2(实施例中分成5个聚类区域)。将已经形成的若干种主服务区聚类划分结果进行叠加,形成如图3所示的场强若干强叠加聚类划分。
步骤3.采集话务分布待计算区域内某时段下各天线形成的测量数据报告及其总话务量数据。
所述测量数据报告记录了某时段下某天线主服务区内各手机测量并上报的各邻区基站作为某强出现的次数、平均场强值的统计结果。不同天线的测量报告在给定时间段由基站控制器的Abis接口取得。各天线的总话务量数据可以由基站控制器统计并直接输出,如果总话务量数据出现无法采集或者出现缺失,可以通过话务预测的方法预测出该时段的各天线的话务量。
步骤4.利用各天线的测量数据报告及其总话务量、主服务区网格聚类划分、每个网格所接收到的不同天线的平均场强列表计算出待计算区域内各网格的话务量分布情况。
针对天线α1的主服务区,将该天线测量数据报告中邻区1强天线列表(γ11,γ12,…,γ1m),与α1的主服务区内各网格的第2强(α2)聚类区域的天线标识相匹配,得到每个聚类区域内对应的统计次数(δ11,δ12,…,δ1m),参见图1中区域划分后各聚类区内分配的统计次数。同理可以得到邻区2强至邻区若干强的各聚类区域中的统计次数。为了得到每个聚类区域s分配的话务量ρs,可以构造如下的计算公式:其中wk为邻区各强的计算权重,依据不同天线的平均场强列表给出,一般场强值高的某强,其权重值高,场强值低的某强,其权重值低。所有各强的权重值之和为1,即:Ω为小区总话务量。考虑到移动通信公司对话务接入的顺序策略(如GSM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先接入室内站,其次接入GSM1800站,最后接入GSM900站的特点)及室内站存在室内覆盖泄漏到室外的问题,可以在每个叠加聚类区域内部利用各网格平均场强值的不同,对该区域分到的统计次数进行平滑:平滑后的相邻网格的话务量不会出现激烈跳变,更加符合话务分布的实际情况。其中Gs为区域s内的网格数。wp为考虑平均场值信息p作用后的匹配权重。xi表示当前主服务区内第i个网格中应当分配的话务量。利用xi的话务量数据,形成该天线主服务区内每个网格的话务分配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邻区场强信息的话务量分布计算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某时间段内话务量待计算区域内天线的测量数据报告、话务量数据、各网格场强分布数据等;
话务分配模块,利用主服务区模式聚类得到的区域与测量数据报告邻区第1强至邻区若干强的话务量分配信息,按照TDCMNFS得到待计算区域的话务量分布。
具体地,还包括启动模块,用于启动下一个时间段的话务量分布计算进程。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测量数据报告采集单元、话务量数据采集单元、网格场强分布数据采集单元。
所述话务量分布计算模块包括:区域聚类单元、聚类区域话务量分布计算单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各天线主服务区内,构造由不同邻区天线影响的网格聚类区域,利用基站测量数据报告中邻区不同天线的统计信息,形成话务量分布计算方案,并将话务量分担到不同的聚类区域中,进而再分配话务量进入聚类区域的各个网格,由此形成的移动通信网络话务量分布计算方法及系统,可以获得给定时间段的话务量分布图,获得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在某时间段内待计算区域内话务量分布,揭示无线网络在某时间段的话务量分布情况,更好地为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服务。
附图说明
图1为主服务区范围及邻区1强内部聚类区域示意图;
图2为主服务区内邻区2强内部聚类区域示意图
图3为主服务区内若干邻区聚类划分共同叠加后的叠加划分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无线话务量分布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图5本发明实施无线话务量分布计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无线话务量分布计算系统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加容易理解,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本发明首先按是否为城市核心区或者郊区将计算区域分成不同大小的网格区域。通过对测量数据报告、单位网格场强分布数据作为输入内容按照说明书中提出的算法,把话务量分布给各个网格单元。在考虑相同聚类区域内各网格的场强值变化情况下,对各网格的话务量进行平滑,最终获得无线通信网络中各个网格的话务量分布情况。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话务量分布计算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将话务量分布待计算区域网格化,取得每个网格所接收到的不同天线的平均场强列表。
所述的网格,包含该网格全局编号及邻区天线标识及场强平均值列表;单位网格粗细度可以按照1)城市核心区、郊区等进行分类,用精细、等大小的如5米×5米网格覆盖城市核心区;2)用粗大的如15米×15米网格覆盖郊区。所述各网格的基站天线平均场强信号是通过两种途径获取,1)通过实地扫频的方式得到,扫频仪可以得到某位置(该位置可以被离散化到某个具体网格)下接收到的10-20个天线的名称及平均场强值列表,场强值从大到小选定前6个即可认定为该网格的天线标识及平均场强值列表;2)通过无线网络规划优化软件中的数学方法对若干离散的实地测量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得到各网格的天线标识及场强值列表。
步骤S02:利用每个网格中不同天线的平均场强列表,对话务量分布待计算区域内的网格进行聚类,形成不同天线的主服务区网格聚类划分;
所述区域聚类如下:在确定当前要计算的天线标识,如TX1后,按照网格中的天线场强高低排序列表查找所有一强天线标识为TX1的网格,这些网格构成了天线TX1的主服务区(参见附图1中外围凸包曲线所围区域)。在该主服务区网格中,名称为NTX6的2强天线网格共有12个,即可认定天线NTX6影响区域为图1中的12个标记为绿色的格子。其它天线标识的2强天线列表所涉及的网格构成了其它天线的聚类区域。图1的主服务区共被划分出了6个这样的聚类区域。同理,邻区2强(网格场强列表3强)对主服务区的聚类划分如图2所示,对应地理位置的划分为16个网格。图3给出了若干次场强图叠加聚类后的情况,每个叠加聚类区域中各个网格的场强列表排序完全相同,不同叠加聚类区域中网格的场强列表均不相同。本实施例对应地理位置的叠加聚类区域中有9个网格。
步骤S03:采集话务量分布待计算区域内天线在某时段下生成的测量数据报告及在该时间段内各天线总话务量数据。
其中所述测量数据报告完整地记录了某时间段内各天线主服务区内手机通话状态下,每个邻区天线(第1个到最多第70、80左右个)在第1强到第若干强的累计出现次数和平均场强大小。一般而言,GSM等移动通信系统可以按照单位时间自动采集指定区域内各天线的测量数据报告。读取的测量数据报告包括如下字段:测量时间段,主服务区的Cell_ID,邻区BCCH,邻区BSIC(BCCH、BSIC可共同构成天线的名称),以及:邻区为1强时的出现次数和平均场强大小;邻区为2强时的出现次数和平均场强大小;邻区为3强时的出现次数和平均场强大小;邻区为4强时的出现次数和平均场强大小;邻区为5强时的出现次数和平均场强大小等。针对邻区1强的示例如下表所示,同理可以得到邻区其它强的表格示例:
表1测量数据报告示例
所述话务量数据记录了单位时间段内某天线主服务区内通话话务量(单位:爱尔兰),GSM等移动通信系统可以按照单位时间段自动采集话务量分布待计算区域内各天线的话务量数据。话务量数据包括:话务测量时间,Cell_ID,全速率话务量,半速率话务量等(半速率话务一般在特殊情况下出现,不做话务分布计算使用)。
表2天线话务量数据示例
步骤S04:利用各天线的测量数据报告及其总话务量、主服务区网格聚类划分、每个网格所接收到的不同天线的平均场强列表计算出待计算区域内各网格的话务量分布情况。
话务量分布计算方法示例如下:读取天线TX1的测量数据报告(表1)。查找到其邻区一强共有六个相邻天线构成,且NTX1共有15次、NTX2共有20次、NTX3共有35次、NTX4共有50次、NTX5共有60次、NTX6共有70次。查找步骤S02中确定的主服务区内网格邻区1强(网格场强列表2强)的名称(共计六个),将MR数据中该邻区天线NTX6的统计次数70次标记在该聚类区域中,表明该12个格子地理区域内在该时段下有70次统计次数。图1中其他各聚类区域内的数字标记均代表各邻区天线的统计次数分布情况。依次类推可以将测量数据报告中邻区2强至邻区6强的统计次数分布到对应的邻区2强至邻区6强邻区天线影响的聚类区域中。用公式进行叠加聚类区域的话务量分布计算。Ω为小区总话务量,ρs为每个聚类区域s分配的话务量,δkl为各天线的测量数据报告中的做为第k强,第l个聚类区域划分内的统计到的次数,为第k强所有聚类区域划分的测量数据报告统计到的次数和。wk是给第k强预先设定的权重值,依据不同天线的平均场强列表给出。
本实施例中图3展示了叠加聚类区域后的效果,为了计算图3中标定的绿色叠加聚类区共9个网格的话务量分布量ρs,可以先确定以下数据:共叠加了6层聚类区域,k=6;取得该主服务区的拟进行话务量分布计算的Ω=10爱尔兰;设定邻区各强的权重系数如下w1=0.3,w2=0.3,w3=0.2,w4=0.1,w5=0.05,w6=0.05;对应区域内邻区一强计算的δ1s=70, 依此类推,可以计算出邻区2强至邻区6强的δ2s=30,δ3s=40,δ4s=20,δ5s=50,δ6s=30; 最终可以计算出这9个网格共同分布话务量为ρs=1.4505爱尔兰。考虑到移动通信公司对话务接入的顺序策略(如GSM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先接入室内站,其次接入GSM1800站,最后接入GSM900站的特点)及室内站存在室内覆盖泄漏到室外的问题,可以在每个叠加聚类区域内部利用网格的平均场强值的不同对这9个网格分到的话务量进行调整:其中Gs为区域s内的网格数。wp为考虑平均场值信息p作用后的匹配权重。xi表示当前主服务区内第i个网格中应当分配的话务量。利用xi的话务量数据,形成该天线主服务区内每个网格的话务分配量。设定Gs=9、wp=1,由此每个网格的话务量为0.1612爱尔兰。主服务区的其它叠加聚类区域可以参照该例计算,由此可以得到天线TX1主服务区内每个网格的话务量。
图5示出了与上述方法对应的一种移动通信话务量分布计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1,用于采集单位时间内指定天线的测量数据报告、话务量数据、主服务区各网格场强分布数据;
话务网格化处理模块2,将话务量分布待计算区域按照城市核心区及郊区分成两类区域,用精细等大的小网格覆盖城市核心区,用粗大的网格覆盖郊区;
话务量分布计算模块3,利用指定天线的主服务区网格中的邻区天线平均场强从高到低排序的天线标识列表进行区域聚类,将主服务区分解成若干小的邻区天线影响聚类区域。利用测量数据报告中邻区1强得到6强的邻区天线列表将测量数据报告中的统计次数及天线总话务量分布按TDCMNFSF分配给对应的叠加聚类区域中,完成单位时间段内的叠加聚类区域话务量分布计算。在每个叠加聚类区域内部利用该区域内各网格场强平均值的不同对话务量进行平滑,避免相邻网格之间的话务有较大波动;
启动模块4,用于启动下一个时间段的话务量分布计算。
图6示出了图5中所示系统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其中数据采集模块1包括:测量数据报告采集单元101、话务量数据采集单元102、单位网格场强分布数据采集单元103。
其中话务绘制模块3包括:区域模式聚类单元301,聚类区域话务量分布计算单元302,话务量平滑单元303。
区域聚类单元301,利用天线主服务区网格中的周边天线平均场强从高到低的名称列表进行区域聚类,将主服务区分解成若干小的邻区天线影响聚类区域;
聚类区域话务量分布计算单元302,利用测量数据报告中邻区1强得到6强的邻区天线列表将测量数据报告中的统计次数及天线总话务量按TDCMNFS的话务量分布计算方法分配给对应的聚类区域中;
单位网格场强分布数据采集单元103采集的数据传送给网格化处理模块2,由其形成网格化的计算区域。网格化处理模块2完成的地理区域传送给区域模式聚类单元301,形成用于话务量分布的聚类区域。MR测量数据采集单元101、话务量数据采集单元102、及单元301形成的聚类区域传递给聚类区域话务量分配单元302,计算出各叠加聚类划分区域的话务量。话务量平滑单元303依据区域模式聚类单元301的聚类区域划分及话务量数据采集单元302的每个聚类划分区域内各网格的场强值分布,进行话务平滑,避免在同区域内产生话务较大波动,最终得到各网格的话务量分配值。
本发明能够细致、客观的呈现GSM等网络指定区域的话务量地理分布情况;还能进一步显示话务分布对时间变化的动态情况。根据单位时间、单位网格的话务量情况,进行GSM等网络规划和优化。指定区域的话务量分配方法及结果也可用于GSM和TD-SCDMA\WCDMA\CDMA2000等混合网络规划。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动,这些改进和变动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邻区场强信息的话务量分布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S01:将话务量分布待计算区域网格化,取得每个网格所接收到的不同天线的平均场强列表;
步骤S02:利用每个网格中不同天线的平均场强列表,对话务量分布待计算区域内的网格进行聚类,形成不同天线的主服务区网格聚类划分;
步骤S03:采集话务量分布待计算区域内某时段下各天线生成的测量数据报告及其总话务量数据;
步骤S04:利用各天线的测量数据报告及其总话务量、主服务区网格聚类划分、每个网格所接收到的不同天线的平均场强列表计算出待计算区域内各网格的话务量分布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邻区场强信息的话务量分布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1中,每个网格所接收到的不同天线的平均场强列表包括每个网格所接收到的不同天线平均场强排序后形成天线标识列表及该天线标识所对应的平均场强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邻区场强信息的话务量分布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4中,利用各天线的测量数据报告及其总话务量、主服务区网格聚类划分计算出每个网格聚类划分内的应当分配的话务量大小;每个聚类划分内,依据各网格场强列表生成该网格的话务量分配权重,将各聚类划分的话务量按其内各网格权重分配给每个网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邻区场强信息的话务量分布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3中的某时段指一个时间段单位,包括一天、早或晚或忙时或者某一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邻区场强信息的话务量分布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3中,所述测量数据报告记录了某时段下某天线主服务区内各正在使用中的手机测量并形成邻区天线场强排名列表后上报给基站的,基站统计出的某邻区基站作为某一场强排名顺序下出现的次数、平均场强值的统计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邻区场强信息的话务量分布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2中进一步实现为:利用主服务区内各网格内所记录的周边天线的平均场强值进行排序,记录这些天线标识的排列顺序,按排列顺序分若干强排次,在每强中具有相同天线标识的网格构成该强的一个聚类划分,每强的划分可以不同,各强聚类划分完成后对所有各强进行划分叠加,形成更细致的话务量分配聚类区域。
8.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模块:
(1)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某时间段内某天线的测量数据报告、话务量数据、各网格场强分布数据;
(2)话务量分配模块,利用各天线的测量数据报告及其总话务量、主服务区网格聚类划分、每个网格所接收到的不同天线的平均场强列表计算各网格的话务量分配情况;
(3)启动模块,用于启动下一个单位时间的话务分配进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44526.8A CN102395136B (zh) | 2011-11-04 | 2011-11-04 | 一种基于邻区场强信息的话务量分布计算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44526.8A CN102395136B (zh) | 2011-11-04 | 2011-11-04 | 一种基于邻区场强信息的话务量分布计算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95136A true CN102395136A (zh) | 2012-03-28 |
CN102395136B CN102395136B (zh) | 2014-01-15 |
Family
ID=45862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4452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95136B (zh) | 2011-11-04 | 2011-11-04 | 一种基于邻区场强信息的话务量分布计算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95136B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28861A (zh) * | 2012-05-18 | 2013-12-04 | 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性能指标重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974314A (zh) * | 2013-01-29 | 2014-08-0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一种话务量计算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
WO2014190528A1 (zh) * | 2013-05-30 | 2014-12-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业务分布的网络规划、优化方法及装置 |
CN104244263A (zh) * | 2013-06-06 | 2014-12-2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间业务分布关系的建立方法和装置 |
CN104869577A (zh) * | 2014-02-24 | 2015-08-2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新疆有限公司 | 一种室内分布系统话务吸收程度量化方法和装置 |
CN105723653A (zh) * | 2013-11-13 | 2016-06-2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确定无线通信网络的多个蜂窝小区上所服务的话务量的技术 |
CN107451847A (zh) * | 2016-05-31 | 2017-12-0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区域划分方法及装置 |
CN108495256A (zh) * | 2018-03-09 | 2018-09-04 | 深圳市网信联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4/5g移动通信网络测量潮汐效应的方法及系统 |
CN109246728A (zh) * | 2017-07-11 | 2019-01-1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 一种覆盖异常小区识别方法和装置 |
CN112770381A (zh) * | 2021-01-12 | 2021-05-07 |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 调整区域内各子区域的导频信号发射总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
CN115905974A (zh) * | 2022-11-04 | 2023-04-04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高炉异常炉况检测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26206A (zh) * | 2008-11-26 | 2009-05-0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网络话务分布网格化的方法及系统 |
CN101568127A (zh) * | 2008-04-22 | 2009-10-2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仿真中确定话务分布的方法及装置 |
CN101621825A (zh) * | 2008-11-21 | 2010-01-0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充分利用实测数据的无线信号场强预测及网络覆盖地图绘制的方法 |
-
2011
- 2011-11-04 CN CN201110344526.8A patent/CN10239513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68127A (zh) * | 2008-04-22 | 2009-10-2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仿真中确定话务分布的方法及装置 |
CN101621825A (zh) * | 2008-11-21 | 2010-01-0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充分利用实测数据的无线信号场强预测及网络覆盖地图绘制的方法 |
CN101426206A (zh) * | 2008-11-26 | 2009-05-0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网络话务分布网格化的方法及系统 |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28861B (zh) * | 2012-05-18 | 2016-08-10 | 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性能指标重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428861A (zh) * | 2012-05-18 | 2013-12-04 | 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性能指标重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974314A (zh) * | 2013-01-29 | 2014-08-0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一种话务量计算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
CN103974314B (zh) * | 2013-01-29 | 2018-05-1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一种话务量计算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
WO2014190528A1 (zh) * | 2013-05-30 | 2014-12-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业务分布的网络规划、优化方法及装置 |
CN104335622A (zh) * | 2013-05-30 | 2015-02-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业务分布的网络规划、优化方法及装置 |
CN104335622B (zh) * | 2013-05-30 | 2018-05-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业务分布的网络规划、优化方法及装置 |
CN104244263A (zh) * | 2013-06-06 | 2014-12-2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间业务分布关系的建立方法和装置 |
CN104244263B (zh) * | 2013-06-06 | 2018-01-3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间业务分布关系的建立方法和装置 |
CN105723653B (zh) * | 2013-11-13 | 2019-08-0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确定无线通信网络的多个蜂窝小区上所服务的话务量的技术 |
CN105723653A (zh) * | 2013-11-13 | 2016-06-2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确定无线通信网络的多个蜂窝小区上所服务的话务量的技术 |
CN104869577A (zh) * | 2014-02-24 | 2015-08-2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新疆有限公司 | 一种室内分布系统话务吸收程度量化方法和装置 |
CN107451847A (zh) * | 2016-05-31 | 2017-12-0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区域划分方法及装置 |
CN109246728A (zh) * | 2017-07-11 | 2019-01-1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 一种覆盖异常小区识别方法和装置 |
CN108495256A (zh) * | 2018-03-09 | 2018-09-04 | 深圳市网信联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4/5g移动通信网络测量潮汐效应的方法及系统 |
CN112770381A (zh) * | 2021-01-12 | 2021-05-07 |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 调整区域内各子区域的导频信号发射总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
CN115905974A (zh) * | 2022-11-04 | 2023-04-04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高炉异常炉况检测方法 |
CN115905974B (zh) * | 2022-11-04 | 2024-02-27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高炉异常炉况检测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95136B (zh) | 2014-0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95136B (zh) | 一种基于邻区场强信息的话务量分布计算方法及系统 | |
CN101547449B (zh) | 基于扫频和手机测量报告的自主频率优化方法 | |
CN101426206B (zh) | 一种通信网络话务分布网格化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3179582B (zh) | 一种室分系统选址方法和系统 | |
CN111901750B (zh) |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01800995B (zh) | 小区关系确定方法及设备和频率规划方法及设备 | |
CN102264097B (zh) | Gsm移动通信网络终端定位方法 | |
CN101998465B (zh) | 一种网络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0505650B (zh) | 随机异构分层网容量智能评估方法及装置 | |
CN101150836A (zh) | 无线精确规划模测系统及方法 | |
CN101998419B (zh) | 小区参数配置方法及其系统 | |
CN102083080B (zh) | 一种邻区规划的配置方法和系统 | |
CN104125580B (zh) | 一种网络规划方法及装置 | |
CN101888640A (zh) | 一种城市移动台定位方法 | |
WO2020024597A1 (zh) | 室内定位方法和装置 | |
CN105282784B (zh) | 基于测量报告数据系统定位优化tdd-lte网络重叠覆盖的方法 | |
CN104754590A (zh) | 一种评估长期演进lte网络站址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241743B (zh) | 电网专网布局建设方法 | |
CN107770721A (zh) | 一种旅游交通客流大数据可视化方法 | |
CN105873087A (zh) | 一种网络指标预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8200599A (zh) | 一种基站的效能评价方法、装置及网络系统 | |
CN103002495A (zh) | 无线网络结构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 |
CN107801198A (zh) | 一种lte网络重叠覆盖主小区的查找方法及服务器 | |
CN107222871B (zh) | 一种td-lte 230无线专网电力基站规划方法 | |
CN107094302B (zh) | 一种网络覆盖评估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15 Termination date: 20151104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