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8768B - 一种抗台风爬藤植物棚架搭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台风爬藤植物棚架搭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88768B CN102388768B CN201110253988.9A CN201110253988A CN102388768B CN 102388768 B CN102388768 B CN 102388768B CN 201110253988 A CN201110253988 A CN 201110253988A CN 102388768 B CN102388768 B CN 1023887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parent water
- shed
- plant
- frame
- support colum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Supports For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爬藤植物遮阳挡雨棚架及其搭建方法,该棚架包括支撑柱及棚顶,所述棚顶包括支撑框架及铺设于支撑框架上的透明挡水板,透明挡水板的外表面设有供爬藤植物攀附的附着环。本发明绿色棚架的搭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竖立支撑柱1;2)选择植物品种,3)筑建种植槽6,4)填种植土;5)搭建拱形支撑框架;6)铺设透明挡水板;7)设置附着环;8)植物种植。本发明的天然棚架,既能遮阳又可挡雨,还能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美化城市环境,如本发明的棚架搭建于高楼楼顶天台,又可减少顶层的空调运行时间,有效节约电源。适宜在城市的人行道、露天车站站台、过街天桥、楼顶天台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爬藤植物棚架及其搭建方法,特别是一种既可遮阳又能挡雨的爬藤植物遮阳挡雨棚架及其搭建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作为顶棚可用于遮阳挡雨的棚架,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由框架和爬藤植物所构成的绿色棚架,该棚架通常是采用架空法搭建而成,而架空法搭建成的棚架就算在植物爬满后也只能用于遮挡阳光,无法挡雨,下雨时无法成为避雨的场所;且由于植物生长过程中,不断有枯枝烂叶落下,会影响城市道路卫生,所以该绿色棚架至今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另外一种是由玻璃或有机玻璃板材搭建成的棚架,该种棚架虽可所为挡雨的场所,但却无法增加城市的绿化景观,且隔热效果差,在烈日暴晒下,根本无法长时间在其底下站立。如何将上述两种棚架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点,至今仍是行业的难题,因为有机玻璃所搭建成的顶棚,表面过于光滑,爬藤植物生长过程中一遇大风大雨便被吹落,根本无法固定附着在其表面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绿化城市、同时可供遮阳、避雨的爬藤植物遮阳挡雨棚架及其搭建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爬藤植物遮阳挡雨棚架,包括支撑柱及棚顶,所述棚顶包括支撑框架及铺设于支撑框架上的透明挡水板,透明挡水板的外表面设有供爬藤植物攀附的附着环。
上述附着环纵横交错排列于透明挡水板上,其行距为40~60cm,列宽为20~40cm,附着环的内径最好为内径为2.5~4cm。
所述透明防水板铺设于支撑框架中间,且透明防水板左右两侧边缘与支撑框架左右两侧边之间相距30~50CM。
本发明还包括对称筑建于所述棚顶底下左右两侧用于种植爬藤植物的种植槽。
所述棚顶为拱形或三角形,因而植物生长过程中积聚于透明棚顶的枯枝烂叶遇雨水时便会被雨水冲落到位于棚顶底下的种植槽中,棚顶不用人工清洁便可保持洁净,而且随雨水落下的枯枝烂叶也可作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肥料
本发明的搭建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竖立支撑柱,在需搭建遮阳挡雨棚架的场所两侧边对称设置具有足够支撑力的支撑柱;
2)选择植物品种,选用攀爬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植物品种;
3)筑建种植槽,依附于支撑柱脚端而设以使所种植物能攀附于支撑柱向上生长;
4)填种植土,在上述种植槽内填上熟化细碎的耕作土壤;
5)搭建拱形或三角形支撑框架,该支撑框架两侧倾斜向下便于将枯枝烂叶排出到上述种植槽中;
6)铺设透明挡水板,透明挡水板铺设于上述支撑框架上并留出两边空位供植物生长以使其先缠绕住支撑框架后再向透明挡水板上方生长;
7)设置供植物缠绕以固定生长的附着环,设置于上述透明挡水板上;
8)植物种植,采用传统的方法将步骤1所选品种种植于种植槽中靠近支撑柱处。
上述步骤6中透明挡水板两侧边缘与支撑框架两向下侧端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30~50cm。
上述步骤7中附着环纵横交错设置,其行距为40~60cm,左右间距为20~40cm。
上述步骤8中植物种植的时间为每年3月~5月,种植的品种为使君子、金银花、西番莲、炮仗花、夜香花、常青油麻藤、白花油麻藤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在棚顶上设置用于爬藤植物缠绕的附着环的方法,解决现有在玻璃棚顶上爬藤植物无法牢固生长的问题,发明人指出,其经过5年的不断试验,发现爬藤植物生长时,会主动穿过附着环并缠绕生长,经过不断生长,会牢牢缠住附着环,从而可牢固的在光滑的透明挡水板表面上牢固生长,即使是遇到强大的台风,依附于透明挡水板上的植物也从未被吹落过。特别是,本发明的棚顶采用两侧向下倾斜的拱形结构,这样植物生长过程中积聚于透明棚顶的枯枝烂叶遇雨水时便会被雨水冲落到位于棚顶底下的种植槽中,棚顶不用人工清洁便可保持洁净,而且随雨水落下的枯枝烂叶也可作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肥料。爬藤植物生长于透明挡水板上,既使得本发明的棚架同时具备遮阳和挡雨的功能,也可避免植物生产过程中落叶影响城市或景观卫生的问题,使得本发明的棚架可大量被应用于楼顶、人行道或车站等地方,特别是,本发明搭建于楼顶上时,既可将楼顶天台改造成供人休息的凉亭,同时可减少顶层空调的使用时间,节约电源,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棚架未种植植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棚架种植植物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爬藤植物遮阳挡雨棚架包括支撑柱1及棚顶2,棚顶主要由支撑框架3及透明挡水板4构成,透明挡水板4铺设于支撑框架3上,可用于挡雨同时又能防止植物生长过程中枯枝烂叶掉落在地面上,从而增加环境维护成本。棚顶2最好采用中间高、两侧低的结构,例如,拱形、三角形,该结构便于雨水将积极于透明挡水板4上的枯枝烂叶冲落到棚低两侧的种植槽内。
为使植物牢固附着于光滑的透明挡水板面上,避免生长过程遇台风时被吹落,透明挡水板4的外表面设有供爬藤植物攀附的附着环5。为达到最好的附着效果,附着环5纵横交错排列设置于透明挡水板4上,最佳行距为40~60cm,列距为20~40cm,附着环内径为2.5~4cm,最好为3cm。经发明人多年实验证明,当爬藤植物生长到棚顶上时,其触须遇到附着环时会主动穿过并缠绕该环生长。
为使植物顺利爬上棚顶生长,透明防水板4最好铺设于支撑框架3中间,留出两边的空位可使植物先缠绕支撑框架3生长,该空位的宽度为30~50cm,长度为支撑框架的边长,即透明防水板4左右两侧边缘与支撑框架3左右两侧边之间的距离为30~50cm。
用于种植爬藤植物的种植槽6对称筑建于棚顶2左右两侧底下,也可根据实际的环境规划好种植槽6的位置便可。
上述可供遮阳避雨的绿色棚架的搭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竖立支撑柱1,选择需搭建棚架供遮阳避雨或美好景观的场所,然后 先规划设计好棚架的大小,在两侧边对称设置具有足够支撑力的支撑柱;所需的支撑柱根据搭建场所而定,如果在地面搭建,可采用钢筋混泥土搭建,如果是楼顶或天桥上,最好采用不锈钢管搭建,柱基可用花基或花坛加固。
2)选择植物品种,选用攀爬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植物品种,例如:使君子、金银花、西番莲、炮仗花、夜香花、常青油麻藤、白花油麻藤,同一棚架可选用上述品种的一种种植。
3)筑建种植槽6,种植槽6最好靠近支撑柱脚端设置,以便其内所种植物能攀附支撑柱向上生长,如图2,这样可加快植物向上生长的速度。
4)填种植土,在上述种植槽6内填上适于爬藤植物生长的熟化细碎的耕作土壤。
5)搭建拱形或三角形支撑框架3,该支撑框架两侧倾斜向下便于将枯枝烂叶排出到上述种植槽中,以保持棚顶清洁。
6)铺设透明挡水板4,透明挡水板4铺设于上述支撑框架3上并留出两边空位供植物生长,这样植物爬上棚顶时可先缠绕住支撑框架生长,然后再向透明挡水板4上方生长;透明挡水板4可采用有机阳光板。
7)设置附着环5,在透明挡水板上纵横交错设置供植物缠绕以固定生长的附着环5;
8)植物种植,采用传统的方法将步骤1所选品种种植于种植槽中并靠近支撑柱。
植物最好选择在每年春夏之际的3~5月进行栽种,刚移植时,如遇天旱要多浇水,移植成活后,基本上就无需再浇水。种植槽6一定要对称设置与棚架两侧底下,以便在棚架两边对称种植,使植物爬上棚顶后几乎同时向棚 顶中间生长,避免棚顶承重不均匀。每个棚架只种一种植物,这样其生长速度便几乎一致。植物生长初期尽量让其向对边生长,等其生长一定时间到达棚顶交汇后,就会相互缠绕,形成一张自然的绿色网,具有很强的牢固性。
特别是,透明挡水板4两侧边缘与支撑框架3两向下侧端的边缘之间需留出宽度为30~50cm的空位,这样植物爬上棚顶时自然会先缠绕住支撑框架生长,可大大增加附着力,增强对大风,特别是台风的抵抗力。
附着环5最好纵横交错设置,其行距为40~60cm,列距为20~40cm。
筑建种植槽6时,如果是筑建于水泥地面上,其槽低应开设排水孔,以用于排出槽内多余的水分,避免槽内植物根系被泡烂。由于爬藤植物根系比较发达,楼顶种植时花坛或花基底部要增设防水结构,可在种植槽侧边底部留出排水孔,且种植槽底部需多放肥料。
Claims (3)
1.一种抗台风爬藤植物棚架的搭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竖立支撑柱,在需搭建遮阳挡雨棚架的场所两侧边对称设置具有足够支撑力的支撑柱;
2)选择攀爬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植物品种,所选品种为使君子、金银花、西番莲、炮仗花、夜香花、常青油麻藤、白花油麻藤中的一种;
3)筑建种植槽,依附于支撑柱脚端而设以使所种植物能攀附于支撑柱向上生长;
4)填种植土,在上述种植槽内填上熟化细碎的耕作土壤;
5)搭建拱形或三角形支撑框架,该支撑框架两侧倾斜向下便于将枯枝烂叶排出到上述种植槽中;
6)铺设透明挡水板,透明挡水板铺设于上述支撑框架上并留出两边空位供植物生长以使其先缠绕住支撑框架后再向透明挡水板上方生长;
7)设置附着环,该附着环设置于上述透明挡水板上以供植物缠绕生长,所述附着环纵横交错设置,其行距为40~60cm,左右间距为20~40cm;
8)植物种植,在每年3月~5月时,采用传统的方法将步骤2所选品种种植于种植槽中靠近支撑柱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台风爬藤植物棚架搭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环内径为2.5~4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台风爬藤植物棚架搭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透明挡水板两侧边缘与支撑框架两向下侧端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30~50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53988.9A CN102388768B (zh) | 2011-08-29 | 2011-08-29 | 一种抗台风爬藤植物棚架搭建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53988.9A CN102388768B (zh) | 2011-08-29 | 2011-08-29 | 一种抗台风爬藤植物棚架搭建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88768A CN102388768A (zh) | 2012-03-28 |
CN102388768B true CN102388768B (zh) | 2014-09-17 |
Family
ID=45856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5398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88768B (zh) | 2011-08-29 | 2011-08-29 | 一种抗台风爬藤植物棚架搭建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88768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21794A (zh) * | 2018-07-19 | 2019-01-04 | 罗魁 | 一种园林用便于组装成林荫小道的遮阳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32446A (zh) * | 2012-12-13 | 2013-06-05 | 刘世海 | 一种可调雨棚式天桥 |
CN104322315B (zh) * | 2014-07-24 | 2017-06-20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一种寒地大跨度双层种植长廊 |
CN104170629A (zh) * | 2014-08-21 | 2014-12-03 | 江苏三维园艺有限公司 | 可移动拱门型花架 |
CN104186244B (zh) * | 2014-08-21 | 2016-07-13 | 江苏三维园艺有限公司 | 便装型公共自行车遮阳花架站点 |
CN104719031A (zh) * | 2015-03-27 | 2015-06-24 | 湖南一建园林景观有限公司 | 一种公交站台景观构架 |
CN105210792B (zh) * | 2015-10-15 | 2019-01-08 | 泰顺县瓯泰猕猴桃专业合作社 | 一种多年收作物的棚架的搭建方法 |
CN105557433A (zh) * | 2016-01-14 | 2016-05-11 |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 一种紫藤在双肩藤架上的快速绿化方法 |
CN105660243B (zh) * | 2016-01-22 | 2018-06-15 | 福建农林大学 | 一种瓜类蔬菜周年高效生产方法 |
CN105594439B (zh) * | 2016-01-25 | 2020-05-29 |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 一种厚果崖豆藤在单排立柱藤架上的快速绿化方法 |
CN107409839B (zh) * | 2017-05-26 | 2020-08-28 | 靳职雄 | 西瓜栽培遮阳藤架 |
CN107740603B (zh) * | 2017-10-31 | 2019-06-04 | 温州绿水青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园林的遮阳棚装置 |
CN109105043A (zh) * | 2018-05-02 | 2019-01-01 | 何中华 | 一种散生竹快速越障装置 |
CN108901469A (zh) * | 2018-08-15 | 2018-11-30 | 天津大学 | 一种供蔬菜栽培的社区道路棚架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308A (zh) * | 1992-09-04 | 1993-03-31 | 李文圳 | 蔓藤植物诱导辅助成长装置 |
CN2376187Y (zh) * | 1999-06-25 | 2000-05-03 | 林荣灿 | 果园遮雨棚的改进结构 |
CN1795710A (zh) * | 2004-12-22 | 2006-07-05 | 李忠义 | 高架双层可调光遮阳网棚三七栽培技术 |
CN2896858Y (zh) * | 2006-04-07 | 2007-05-09 | 张全英 | 葡萄保温避雨棚 |
CN200969797Y (zh) * | 2006-08-01 | 2007-11-07 | 云南农业大学 | 一种防治葡萄病害的栽培棚架 |
-
2011
- 2011-08-29 CN CN201110253988.9A patent/CN10238876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21794A (zh) * | 2018-07-19 | 2019-01-04 | 罗魁 | 一种园林用便于组装成林荫小道的遮阳装置 |
CN109121794B (zh) * | 2018-07-19 | 2020-09-11 | 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园林用便于组装成林荫小道的遮阳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88768A (zh) | 2012-03-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88768B (zh) | 一种抗台风爬藤植物棚架搭建方法 | |
Manso et al. | Green wall systems: A review of their characteristics | |
CN103141339B (zh) | 一种高度和坡度可调节的大棚 | |
KR20110102318A (ko) | 입체 플랜트 구조 | |
CN202697329U (zh) | 立面绿化槽 | |
CN206791172U (zh) | 一种可分区调整遮光的太阳能大棚 | |
CN102396356A (zh) | 城市建筑园林生态立体绿化系统 | |
CN203708982U (zh) | 一种多层温光控原木树干铁皮石斛栽培棚装置 | |
KR100553005B1 (ko) | 옥상녹화시스템 및 그의 시공방법 | |
CN103688782A (zh) | 一种垂直绿化外遮阳系统 | |
Strumiłło | Sustainable city-green walls and roofs as ecological solution | |
CN201326283Y (zh) | 促进环保的多层建筑物构造 | |
CN101874458A (zh) | 新型轻质联栋大棚 | |
CN100413399C (zh) | 悬索式治沙种植充气组合四季棚 | |
CN103790381B (zh) | 一种空中温室的建造方法 | |
CN108901469A (zh) | 一种供蔬菜栽培的社区道路棚架系统 | |
CN210217242U (zh) | 一种植物公交站台 | |
CN205284322U (zh) | 一种垂直绿化墙 | |
CN2809102Y (zh) | 攀藤植物汽车停车棚 | |
CN208768553U (zh) | 一种供蔬菜栽培的社区道路棚架系统 | |
CN206061589U (zh) | 一种道路快速成荫系统 | |
JP2010004746A (ja) | 緑化ブロック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植え込み構造、並びに緑化工法 | |
CN104642002A (zh) | 一种楼顶大棚 | |
JP3106569U (ja) | 法面の緑化基材 | |
CN203120585U (zh) | 一种高度和坡度可调节的大棚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