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5118A - 光纤连接器及其适配器 - Google Patents
光纤连接器及其适配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85118A CN102385118A CN2011103316318A CN201110331631A CN102385118A CN 102385118 A CN102385118 A CN 102385118A CN 2011103316318 A CN2011103316318 A CN 2011103316318A CN 201110331631 A CN201110331631 A CN 201110331631A CN 102385118 A CN102385118 A CN 1023851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contact pin
- joints
- shell
- optical fib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108090000565 Capsid Proteins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06010058109 Hangnail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2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连接器及其适配器,光纤连接器包括壳体及固定装配于所述壳体内的插针组件,所述插针组件包括插针,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插针组件同轴装配于所述内壳体内,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于其前端沿周向均布有两个以上凸檐,所述凸檐邻接于外壳体和/或内壳体的前端,各凸沿的前端沿壳体的轴向向前悬伸且超过所述插针的前端或与插针的前端平齐;由于所述光纤连接器在其内壳体和/或外壳体的前端均布有所述的凸檐,且所述凸檐的前端向前悬伸并超过所述插针的前端或与插针的前端平齐,因此,在所述光纤连接器落地时,可通过所述凸檐有效地保护插针,防止插针着地摔坏,解决了光纤连接器在落地时易摔坏插针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连接设备,尤其是一种光纤连接器及其适配器。
背景技术
与传统光纤终端的熔接、冷接或现场磨接等连接方式相比,预连接技术采用光纤直通方式,即光纤无连接点。依据客户的要求,由工厂订制产品,并进行标准程序的研磨加工,所有的技术指标遵守IEC、TIA及相关的标准,在这一点上,技术指标远远超越现场磨接的连接器。其中光纤连接器就是预连接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关键部件,一般的光纤连接器均包括插针组件,所述插针组件包括矩形的前壳体及矩形的后壳体,前、后壳体互相插接且于二者的内孔中沿轴向活动装配有插针座、固定于插针座上的插针及顶装于插针座后端与后壳体之间的缓冲弹簧;上述光纤连接器在众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却不适用于预连接光缆,究其原因,则主要是因为上述光纤连接器的外部无防尘、防水结构且前、后壳体的强度有限,无法满足预连接光缆的光纤连接器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的做法是在所述前、后壳体的外部另外设置用于保护插针组件的壳体从而使之形成预连接的连接器,而在使用过程中,为了插针能与对应的适配器接触件插接到位,插针的前端往往会凸出于所述壳体的前端,这就使得上述预连接的光纤连接器在落地时极易摔坏插针,这给工作人员的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预连接的光纤连接器是与适配器配合使用的,所述适配器大都包括适配器壳体,适配器壳体具有供对应光纤连接器插入的插接通道,所述插接通道内通过骨架式的接触件安装座同轴装配有用于与光纤连接器的插针插接的适配接触件,所述的骨架式安装结构一来强度有限,在与对应的光纤连接器插拔几次之后便会发生变形,从而影响插接精度,另一方面,所述骨架式接触件安装座大都呈不规则排布,各骨架之间形成不规则的孔眼,无法供光纤连接器前端规则的结构穿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以解决光纤连接器在落地时易摔坏插针的问题,同时,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光纤连接器的适配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光纤连接器,包括壳体及固定装配于所述壳体内的插针组件,所述插针组件包括插针,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插针组件同轴装配于所述内壳体内,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于其前端沿周向均布有两个以上凸檐,所述凸檐邻接于外壳体和/或内壳体的前端,各凸沿的前端沿壳体的轴向向前悬伸且超过所述插针的前端或与插针的前端平齐。
所述通孔的形状与适配光纤连接器上对应的凸檐的外形互补。
所述凸檐呈与所述内、外壳体同轴线的瓦形。
所述插针设于一插针壳体内,所述插针壳体包括前、后壳体,所述后壳体的前端设有径向涨缩的弹性楔块,所述前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弹性楔块一一对应的前壳挂孔,后壳体的前端插入前壳体后通过其弹性楔块嵌装于对应的前壳挂孔中且与前壳体固定配合。
所述外壳体具有用于装配所述内壳体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前端的小径段和后端的大径段,所述大、小径段之间形成一台阶面,所述内壳体的前端设有径向涨缩的弹性倒刺,内壳体从外壳体的后端沿轴向穿入外壳体后通过其弹性倒刺与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小径段的孔壁上的外壳挂孔沿轴向单向限位配合,所述的台阶面与设于内壳体外壁面上的弹簧支座之间顶装有复位弹簧。
所述台阶孔的小径段的孔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内壳体的外壁面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限位槽限位配合以限定内、外壳体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移的限位块。
所述外壳体的前端设有用于与对应的适配器定位配合的连接器定位块定位块。
本发明的适配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配器,包括适配器壳体,所述适配器壳体具有供对应的光纤连接器插入的插接通道,所述插接通道内于其前后两端之间隔设有接触件安装板且沿轴线于接触件安装板上固定装配有适配接触件,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供对应光纤连接器前端的凸檐穿过的通孔。
所述适配器壳体包括适同轴固连的配前壳和适配后壳,所述适配前、后壳中的至少一个上于二者相对的一端设有所述的接触件安装板。
所述通孔的形状与适配光纤连接器上对应的凸檐的外形互补。
所述适配器壳体于其插接端处设有用于与对应的光纤接触件定位配合的适配器定位块。
由于所述光纤连接器在其内壳体和/或外壳体的前端均布有所述的凸檐,且所述凸檐的前端向前悬伸并超过所述插针的前端或与插针的前端平齐,因此,在所述光纤连接器落地时,可通过所述凸檐有效地保护插针,防止插针着地摔坏,解决了光纤连接器在落地时易摔坏插针的问题。
由于所述适配器在其安装通道内设有所述的接触件安装板且将所述适配接触件装配于所述接触件安装板上,所述接触件安装板隔设于所述插接通道的轴向两端之间,采用板式的接触件安装座有效的加强了接触件安装座的强度,从而解决了传统的骨架式的接触件安装座在使用过程中易变形、精度及可靠性差的问题,另外,所述接触件安装板上设有所述的通孔,因此可在与之插接的对应的光纤连接器的插接端设置向前延伸的凸檐,从而对光纤连接器的插针进行落地保护,使得光纤连接器的插针在落地时不致被摔坏。
附图说明
图1是光纤连接器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立体图;
图4是光纤连接器的实施例1中的插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6是图4的立体图;
图7是图4中的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中的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中的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C-C剖视图;
图11是图9的立体图;
图12是图2中的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D-D剖视图;
图14是图12的立体图;
图15是图2中的弹性压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2中的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是适配器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E-E剖视图;
图19是图17的立体图;
图20是图17中的适配前壳的立体图;
图21是图17中的适配前壳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光纤连接器的实施例1,如图1-16所示,由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插针组件构成。
插针组件(如图4-8)具有插针壳体,插针壳体由前壳体1和后壳体2构成,前壳体1的外轮廓呈矩形且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内孔,前壳体1的内孔中设有挡板1-1,挡板1-1上具有前后贯通的通孔并于通孔中沿轴向活动导向装配有插针3,插针3的后端设有插针座4,插针座4的前端与挡板1-1的后侧挡止限位配合,其后端设有缓冲弹簧5;前壳体1于其周向上设有前壳挂孔1-2,即设于前壳体的周向上的通孔,后壳体2的前端于周向上布设有可沿径向发生弹性形变的弹性楔块2-1,后壳体2的前端插入前壳体1的后端后,其各弹性楔块嵌入前壳体1上的前壳挂孔中,从而将内、外壳体固定,内、外壳体固定后缓冲弹簧5顶装于插针座4和后壳体2之间,插针座4和后壳体2上均具有供光纤通过的通道;后壳体2的外壁面上一前一后对应设有前凸环2-2、后凸环2-3,前、后凸环的中心线均与后壳体2的轴线共线且围成一环槽2-4,前凸环2-2的外壁面上设有止旋槽2-5,止旋槽2-5为贯通后凸环2-3的轴向两侧的通槽。
壳体具有内壳体6(如图9-11)和外壳体7(如图12-14)。内壳体6上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内壳安装孔,插针组件沿轴向装配于内壳安装孔内,内壳安装孔的内壁面上同轴设有凸环并于凸环的前侧处设有止旋块6-1,此处将该凸环设为内壳凸环6-2,内壳凸环6-2的内径大于后壳体2的前、后凸环的外径,插针组件在从内壳体6的前端插入内壳体6的过程中,当后壳体2的后凸环行至内壳凸环6-2处时发生径向的弹性收缩,从而越过内壳凸环6-2的内孔,此时环槽2-4的轴向两侧壁,即前、后凸环的对应侧与内壳凸环6-2的对应侧限位配合,从而实现后壳体2与内壳体6的轴向防窜动配合,同时,前、后凸环挤压内壳凸环6-2的对应两侧,从而使得前、后凸环与内壳凸环6-2之间产生防止内壳体6与后壳体2相对旋转的阻力,止旋块6-1在插针组件于内壳体6中插装到位后嵌入前凸环2-2上的止旋槽2-5内,从而保证内壳体6与后壳体2之间的止旋配合;内壳体6的前端于周向上布设有弹性倒刺6-3,于前端面上设有向前延伸的凸檐6-4,弹性倒刺6-3可沿内壳体6的径向涨缩,凸檐6-4呈与内壳体6同轴线的瓦形且凸檐6-4的前端向前悬伸并超过插针3的前端,从而保护插针3,使得所述光纤连接器在跌落落地时不至于摔坏插针3;内壳体6的后端外壁上设有弹簧支座6-5并于弹簧支座6-5的后侧处与弹簧支座6-5间隔设置有一前大后小的锥台6-6,弹簧支座6-5呈与内壳体6同轴的环形,弹簧支座6-5的后侧与所述锥台6-6之间围成供密封圈嵌入的内壳密封圈槽6-7并于内壳密封圈槽6-7内设有内壳密封圈8,内壳密封圈8与外壳体7的内壁面密封配合。内壳体6于其内壳安装孔的后端处具有一扩口段并于其扩口段内装配有弹性压线座9(如图15),弹性压线座9的两端之间具有一锥台形段9-1,该锥台形段9-1位于内壳安装孔的扩口段内,内壳体6的后端螺纹装配有密封螺母10,密封螺母10的后端具有内翻沿,用于压紧弹性压线座9,从而一方面将穿入的光缆11的外皮压紧,另一方面密封内壳安装孔的后端,密封螺母10的内翻沿与弹性压线座9的锥台形段的后端面之间设有挡环12(如图16,挡环12装配于内壳安装孔的扩口段内且通过其外周面上的凸起12-1嵌入设于内壳体6后端的卡槽6-8内,从而实现挡环12与内壳体6之间的止旋配合,这则使得在拧紧密封螺母10时不至带动弹性压线座9及弹性压线座内的光缆一起转动,从而防止光缆被扭坏。
外壳体7内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外壳安装孔,外壳安装孔为二级台阶孔,外壳安装孔的前端为小径段,后端为大径段,所述大、小径段的邻接处形成一台阶面,大径段内同轴装设有复位弹簧13,小径段的孔壁上设有通透的外壳挂孔7-1,内壳体6的前端从外壳体7的后端插入外壳体7后通过其弹性倒刺6-3嵌装至外壳体7上的外壳挂孔7-1内,从而使得外壳体7只能相对于内壳体6向后运动,复位弹簧13则顶装于弹簧支座6-5和外壳安装孔内的台阶面之间,外壳体的内壁面上沿外壳安装孔的轴向设有导向槽7-4,导向槽7-4与内壳体的弹性倒刺一一对应,用于在内壳体6从外壳体7的后端插入外壳体7时与内壳体6上的弹性倒刺导向配合以将各弹性倒刺引进对应的外壳挂孔7-1中;外壳安装孔的小径段孔壁上设有限位槽7-2,限位槽7-2的前端延伸至大径孔内,内壳体6的外壁面上设有限位块6-9,内壳体6插入外壳体7时,所述限位块6-9滑入外壳体上的限位槽7-2内,当向后拉动外壳体7时,所述限位块6-9的后侧与限位槽7-2的后侧槽壁挡止配合并限定内、外壳体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移,使内、外壳体之间在轴向上具有一定的相对位移量的作用在于当所述光纤连接器在与对应的适配器分离时,使得外壳体与内壳体及固定装配于内壳体内的插针组件分级逐步与适配器分离,从而减小分离时的拔力;外壳体7的前端于外壁面上同轴设有外壳密封圈槽并于外壳密封圈槽内设有外壳密封圈14,外壳密封圈14用于在与对应的适配器插接时与适配器的内壁面配合以实现外壳体7与适配器的配合处的防水、防尘功能;外壳体7的前端于外壁面上还设有定位块7-3,定位块7-3上设有色标,用于与对应的适配器上的定位块对应,以在光纤连接器和对应适配器插接时实现二者之间的防误插。
在光纤连接器的其它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器的实施例1中所述的凸环和环槽的位置还可以互换,此种情况下,将所述环槽设于所述的内壳体的内壁面上,将所述凸环设于所述后壳体的外壁面上;所述后壳体上的环槽还可以直接开设于后壳体的外壁面上,此种情况下,所述的前、后凸环则可以省略;所述的止旋槽还可以开设于所述的后凸环上;所述凸檐的个数为两个以上皆可。
适配器的实施例1,如图17-21所示,具有适配器壳体,适配器壳体具有适配前壳21和适配后壳22,适配前壳21和适配后壳22均具有轴向延伸的插孔,其中适配前壳21的插孔形成供对应光纤连接器插入的插接通道,适配前、后壳同轴固连且各自于二者相对的一端设有接触件安装板23,各接触件安装板23均对应一体设于适配前壳或适配后壳上,适配前壳21的后端面上设有环形的凸起,适配后壳22的前端设有与适配前壳上的凸起对应的环形凹槽,适配前、后壳固连后,适配前壳上的凸起嵌入适配后壳上的凹槽中,从而实现适配前、后壳之间的密封配合,接触件安装板23上设有适配接触件24,适配接触件24用于与对应的光纤连接器对接;另外,接触件安装板23上还设有对应的与所述插接通道同轴线的弧形的通孔25,该通孔25用于供对应的光纤连接器的插接端的凸檐通过以使得对应的光纤连接器的插针与适配接触件24配合到位;适配前壳21的前端设有用于与对应光纤连接器定位配合的定位标记,该定位标记采用适配器定位槽26,用于与对应光纤连接器上的定位块定位配合以实现防误插,适配前壳对应适配定位槽处的外壁面上设有色标27。
在适配器的其它实施例中,适配器的实施例1中的适配器壳体还可以采用一体式结构;还可只在所述适配、前、后壳中的一个上设置所述的接触件安装板;所述的通孔还可一采用与对应的光纤连接器上的凸檐的外形互补的其它形状,这样可有助于凸檐与通孔配合处的密封。
Claims (10)
1.光纤连接器,包括壳体及固定装配于所述壳体内的插针组件,所述插针组件包括插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插针组件同轴装配于所述内壳体内,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于其前端沿周向均布有两个以上凸檐,所述凸檐邻接于外壳体和/或内壳体的前端,各凸沿的前端沿壳体的轴向向前悬伸且超过所述插针的前端或与插针的前端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檐呈与所述内、外壳体同轴线的瓦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设于一插针壳体内,所述插针壳体包括前、后壳体,所述后壳体的前端设有径向涨缩的弹性楔块,所述前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弹性楔块一一对应的前壳挂孔,后壳体的前端插入前壳体后通过其弹性楔块嵌装于对应的前壳挂孔中且与前壳体固定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具有用于装配所述内壳体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前端的小径段和后端的大径段,所述大、小径段之间形成一台阶面,所述内壳体的前端设有径向涨缩的弹性倒刺,内壳体从外壳体的后端沿轴向穿入外壳体后通过其弹性倒刺与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小径段的孔壁上的外壳挂孔沿轴向单向限位配合,所述的台阶面与设于内壳体外壁面上的弹簧支座之间顶装有复位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孔的小径段的孔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内壳体的外壁面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限位槽限位配合以限定内、外壳体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移的限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前端设有用于与对应的适配器定位配合的连接器定位块。
7.一种适配器,包括适配器壳体,所述适配器壳体具有供对应的光纤连接器插入的插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通道内于其前后两端之间隔设有接触件安装板且沿轴线于接触件安装板上固定装配有适配接触件,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供对应光纤连接器前端的凸檐穿过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壳体包括适同轴固连的配前壳和适配后壳,所述适配前、后壳中的至少一个上于二者相对的一端设有所述的接触件安装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形状与适配光纤连接器上对应的凸檐的外形互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壳体于其插接端处设有用于与对应的光纤接触件定位配合的适配器定位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316318A CN102385118A (zh) | 2011-10-27 | 2011-10-27 | 光纤连接器及其适配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316318A CN102385118A (zh) | 2011-10-27 | 2011-10-27 | 光纤连接器及其适配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85118A true CN102385118A (zh) | 2012-03-21 |
Family
ID=45824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316318A Pending CN102385118A (zh) | 2011-10-27 | 2011-10-27 | 光纤连接器及其适配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85118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62715A (zh) * | 2014-06-30 | 2014-09-24 | 万马电子医疗有限公司 | 室外光缆的密封型快速连接器及其适配器 |
CN105403959A (zh) * | 2015-09-29 | 2016-03-16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接触件模块及使用该光接触件模块的光纤连接器 |
CN110737054A (zh) * | 2019-11-29 | 2020-01-31 | 洛阳赛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中性水密光纤连接器 |
CN112821138A (zh) * | 2020-12-30 | 2021-05-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与电气设备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36995A (en) * | 1993-05-14 | 1995-07-25 |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unit and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
US20010014197A1 (en) * | 2000-01-06 | 2001-08-16 | Silverio De Marchi | Plug part for an optical plug-and-socket connection and method for its assembly |
CN2501067Y (zh) * | 2001-10-12 | 2002-07-17 | 宁波德昌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光纤连接器的适配器 |
CN2550783Y (zh) * | 2001-11-15 | 2003-05-1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光纤固定装置 |
CN1459644A (zh) * | 2002-05-22 | 2003-12-03 | 米沢电线株式会社 | 光学连接器 |
CN101065698A (zh) * | 2004-10-12 | 2007-10-31 | 康宁光缆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音频部分的光纤分支电缆和预连接器化的组件 |
US20080139038A1 (en) * | 2006-10-20 | 2008-06-12 | Lee William H | Apparatus with two releasing methods |
CN101241211A (zh) * | 2007-02-08 | 2008-08-13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后套固定式光缆连接器接触件 |
CN201489138U (zh) * | 2009-07-24 | 2010-05-26 | 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sc型光纤适配器 |
CN201917684U (zh) * | 2011-01-12 | 2011-08-03 | 江苏宇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尾纤式冷接续子装置 |
CN202453538U (zh) * | 2011-10-27 | 2012-09-26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光纤连接器及其适配器 |
-
2011
- 2011-10-27 CN CN2011103316318A patent/CN10238511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36995A (en) * | 1993-05-14 | 1995-07-25 |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unit and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
US20010014197A1 (en) * | 2000-01-06 | 2001-08-16 | Silverio De Marchi | Plug part for an optical plug-and-socket connection and method for its assembly |
CN2501067Y (zh) * | 2001-10-12 | 2002-07-17 | 宁波德昌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光纤连接器的适配器 |
CN2550783Y (zh) * | 2001-11-15 | 2003-05-1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光纤固定装置 |
CN1459644A (zh) * | 2002-05-22 | 2003-12-03 | 米沢电线株式会社 | 光学连接器 |
CN101065698A (zh) * | 2004-10-12 | 2007-10-31 | 康宁光缆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音频部分的光纤分支电缆和预连接器化的组件 |
US20080139038A1 (en) * | 2006-10-20 | 2008-06-12 | Lee William H | Apparatus with two releasing methods |
CN101241211A (zh) * | 2007-02-08 | 2008-08-13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后套固定式光缆连接器接触件 |
CN201489138U (zh) * | 2009-07-24 | 2010-05-26 | 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sc型光纤适配器 |
CN201917684U (zh) * | 2011-01-12 | 2011-08-03 | 江苏宇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尾纤式冷接续子装置 |
CN202453538U (zh) * | 2011-10-27 | 2012-09-26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光纤连接器及其适配器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62715A (zh) * | 2014-06-30 | 2014-09-24 | 万马电子医疗有限公司 | 室外光缆的密封型快速连接器及其适配器 |
CN104062715B (zh) * | 2014-06-30 | 2015-12-30 | 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室外光缆的密封型快速连接器及其适配器 |
CN105403959A (zh) * | 2015-09-29 | 2016-03-16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接触件模块及使用该光接触件模块的光纤连接器 |
CN110737054A (zh) * | 2019-11-29 | 2020-01-31 | 洛阳赛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中性水密光纤连接器 |
CN112821138A (zh) * | 2020-12-30 | 2021-05-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与电气设备 |
CN112821138B (zh) * | 2020-12-30 | 2022-04-22 |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与电气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40039B (zh) | 具有可视指示器的高压电连接器 | |
CN102385118A (zh) | 光纤连接器及其适配器 | |
CA2663988A1 (en) | Pothead for use in highly severe conditions | |
CN202351458U (zh) | 一种具有进线防转功能的光纤连接器及其壳体组件 | |
CN202453538U (zh) | 一种光纤连接器及其适配器 | |
CN102508339B (zh) | 具有进线防转功能的光纤连接器及其壳体组件 | |
CN105182479A (zh) | 多芯数斜端面光纤连接器 | |
CN102385119A (zh) | 小拔力光纤连接器壳体及使用该壳体的光纤连接器 | |
CN202351459U (zh) | 一种小拔力光纤连接器壳体及使用该壳体的光纤连接器 | |
CN202351460U (zh) | 一种预连接光纤连接器 | |
CN203786333U (zh) | 一种简单组装自动对接的光纤快速连接器 | |
CN102385120A (zh) | 预连接光纤连接器 | |
CN201852959U (zh) | 一种光纤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 | |
CN202710788U (zh) | 一种适配器及使用该适配器的光纤连接器组件 | |
US20180233851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04317007B (zh) | 一种光纤连接器组件 | |
CN203786332U (zh) | 一种组装可靠且自动对接的光纤快速连接器 | |
CN212648599U (zh) | 全海深光电混装水密连接器 | |
CN210245832U (zh) | 防水公母连接器 | |
CN216055540U (zh) | 一种钻井用无线随钻测斜仪快速连接接头 | |
CN212085252U (zh) | 一种防水接线头装置 | |
CN202351457U (zh) | 一种光纤连接器插针组件 | |
CN212277579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分支电缆 | |
CN205790651U (zh) | 一种3芯电源防水连接器 | |
CN105576433B (zh) | 转接器及使用该转接器的转接器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