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8210A - 多载波系统中的载波测量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载波系统中的载波测量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78210A CN102378210A CN2010102589760A CN201010258976A CN102378210A CN 102378210 A CN102378210 A CN 102378210A CN 2010102589760 A CN2010102589760 A CN 2010102589760A CN 201010258976 A CN201010258976 A CN 201010258976A CN 102378210 A CN102378210 A CN 1023782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asurement
- carrier
- requirement
- signal quality
- deactiva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849 de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载波系统中的载波测量方法,为去激活载波设置一种以上的测量要求;所述方法还包括:UE根据去激活载波所处的不同状态,应用不同的测量要求。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多载波系统中的载波测量系统,包括设置单元和测量单元;其中,设置单元,用于为去激活载波设置一种以上的测量要求;测量单元,设置于UE中,用于根据去激活载波所处的不同状态,应用不同的测量要求。本发明达到了兼顾去激活载波的快速激活和省电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载波测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多载波系统中的载波测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中,系统支持的最大传输带宽为20MHz。为向移动用户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高级长期演进系统(LTE-A,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提出了载波聚合技术(CA,Carrier Aggregation),其目的是为具有相应能力的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提供更大宽带,提高用户设备的峰值速率。CA将两个或者更多的分量载波(CC,ComponentCarriers)聚合起来以支持大于20MHz,最大不超过100MHz的传输带宽。采用载波聚合技术的LTE-A系统是一种多载波系统。
图1为根据相关技术的载波聚合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进行载波聚合的各个分量载波在频域上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要支持载波聚合而使UE可以同时工作在多个载波上,UE的射频结构需要满足相应的要求。以频分双工模式(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下UE支持下行载波聚合为例,若接收两个以上不连续的分量载波,UE需要有两个以上无线电接收设备(Receiver)才能同时在多个不连续的分量载波上接收数据;若接收两个以上频域上连续的分量载波,相对于单载波系统中最大带宽为20MHz的无线电接收设备,UE需要有一个最大带宽超过20MHz的无线电接收设备才能同时在多个连续的分量载波上接收数据,或者如果UE有多个无线电接收设备,UE可以使用该多个无线电接收设备同时在该多个连续分量载波上接收数据。
同样对于FDD下UE支持上行载波聚合,若UE同时在两个以上不连续的分量载波上发送数据,UE需要有两个以上无线电发送设备(Transmitter);若UE同时在两个以上连续的分量载波上发送数据,UE需要有一个最大带宽超过20MHz的无线电发送设备或者两个以上的无线电发送设备。时分双工模式(TDD,Time Division Duplex)下UE支持载波聚合原理也一样。以上Receiver和Transmitter在UE上实现时可能归结为同一个设备,即统一的无线电收发设备,或称无线电射频单元。
引入载波聚合技术后,基站(eNB,evolved NodeB)可以为UE配置至多5个小区。UE在一个小区上建立了业务后,因UE业务流量增加或者基于基站的无线资源管理(RRM,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需求,基站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为UE增加新的小区配置,具体的包括配置新增小区的上、下行载波相关的配置信息。相反的,因UE业务流量减少,或者当前配置给UE的小区信号质量变差,或者基于基站的RRM管理,基站可以通过RRC信令删除已经配置给UE的小区,具体的,包括所删除小区的上、下行载波的配置信息。以上增加、删除小区配置的过程可以同时发生。
在上述增加或者删除小区配置的过程中,基站会通过显式的配置或者按照协议约定为UE配置一个主服务小区(Pcell,Primary serving cell),Pcell所工作的下行载波称为下行主载波(DL PCC,Downlink 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Pcell所工作的上行载波称为上行主载波(UL PCC,Uplink Primary ComponentCarrier),基站为UE配置的Pcell之外的其他小区称为辅服务小区(Scell,Secondserving cell),Scell所工作的下行载波称为下行辅载波(DL SCC,Downlink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Scell所工作的上行载波称为上行辅载波(ULSCC,Uplink 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
以上通过RRC信令为UE配置多个小区,即UE工作在多个载波上,UE需要使用带宽超过20MHz的无线电收发设备或者使用多个无线电收发设备,将大大增加UE的电池耗电量。因此考虑到业务的突发特点,虽然UE最多可能使用多至5个载波的带宽,但是在突发间隙,UE的实际业务流量很少或者接近于零,此时,如果UE还继续在多个载波上接收/发送数据,将会导致较高的功率开销。因此,为了延长UE的工作时间,关闭不必要开启的无线电收发设备,减少不必要的电池消耗,在上述增加/减少小区配置(载波配置)的基础上,可以引入载波激活/去激活机制。一个小区中的下行载波和上行载波可以独立激活/去激活。基站通过显式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命令通知或通过约定的隐式规则激活/去激活辅载波。为了保证通信的连续性,主载波一旦配置,即激活,也即,激活/去激活机制只针对辅载波执行。
UE只在激活的下行载波上进行数据接收,如只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的监听;在去激活的下行载波上,UE不监听PDCCH信道,也不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上的数据,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
UE只在激活的上行载波上发送数据;在去激活的上行载波上,UE停止发送上行数据,包括停止发送上行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ymbols),停止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上发送数据,停止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上发送数据等。
在LTE系统内,为了兼顾省电和测量需求,对于系统内的频率分为两种测量需求,分别是同频测量需求和异频测量需求。测量需求包括:小区的识别(identify)时间、小区的测量时间、测量精度等。在LTE系统中测量主要用于支持切换判决,由于同频切换发生的频率比异频切换更频繁,而异频测量需要UE调整射频单元,相对于同频测量只需在服务频点做测量更麻烦,所以同频的测量需求较异频测量需求更高。如同频测量时,小区识别时间为800ms,测量周期为200ms,而异频测量时,如果配置有1个异频频率,配置的测量时隙(measurement gap)是模式0(周期40)的情况下,那么基本小区识别时间为3840ms,测量周期480ms。另外在配置有DRX的情况下,考虑到省电的要求,同频和异频测量需求随着DRX周期进一步进行了放宽。
根据现有结论,LTE-A系统的UE在连接态时可能存在三种载波配置方式,分别为配置并激活载波,配置并去激活载波,未配置载波。对于激活载波沿用了与LTE系统的同频测量需求,对于未配置载波采用了异频测量要求。而对于配置并去激活载波,采用那种测量要求还没有定论。由于去激活载波的测量更多的是服务于载波管理部分,即可以根据业务的变化,快速地激活去激活载波。所以如果测量需求放松,如按照异频测量要求进行测量,将导致对去激活载波无线质量变化的反映变慢,而去激活载波和激活载波使用相同的测量需求,会导致UE需要像激活载波那样对去激活载波进行测量,势必比较耗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载波系统中的载波测量方法及系统,在对去激活载波进行测量时按其状态匹配合适的测量要求进行测量,从而在满足去激活载波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实现UE的省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载波系统中的载波测量方法,为去激活载波设置一种以上的测量要求;所述方法还包括:
用户设备UE根据去激活载波所处的不同状态,应用不同的测量要求。
优选地,所述去激活载波所处的不同状态为根据无线环境的不同,按照信号质量区分状态。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设置所述去激活载波的状态与测量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
或者,网络侧将所设置的去激活载波的状态与测量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通知给UE;
UE根据按照去激活载波所处的不同状态,应用不同的测量要求具体为:
UE根据去激活载波的信号质量信息确定出所述去激活载波所处状态,进而确定出所述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并按所确定的测量要求对所述去激活载波进行测量。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用于检测信号质量的测量量,以及,对应于信号质量较差与较好时的测量量的值;
设置去激活载波的状态与测量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为:
去激活载波信号质量的测量量的值对应于信号质量较好或信号质量较差时,应用UE对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1;
去激活载波信号质量的测量量的值对应于信号质量较好与信号质量较差之间时,应用UE对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2。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用于检测信号质量的测量量,以及,对应于信号质量较差与较好时的测量量的值;
设置去激活载波的状态与测量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为:
去激活载波信号质量的测量量的值对应于信号质量较好时,应用UE对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1;去激活载波信号质量的测量量的值对应于信号质量较较差时,设置UE对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2。
优选地,所述测量量为绝对测量量或相对测量量;所述测量量为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的功率(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或UE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的质量(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
优选地,设置信号质量较好或信号质量较差的条件为:
信号的测量量满足预定义的门限条件,或者,触发了设定的测量事件。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用于检测信号质量的测量量进行测量,获取测量结果后,进行滤波,并将滤波后的结果作为测量量的最终测量结果。
优选地,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1具体为: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与异频小区测量要求一致;或者,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与激活载波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的测量要求一致。
优选地,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2,具体为: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与同频小区测量要求一致;或者,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与激活载波配置的DRX的测量要求一致。
优选地,所述的测量要求包括以下的至少之一:
UE的测量能力要求,频率测量个数和时间要求,小区检测个数和时间要求,小区测量个数和时间要求。
一种多载波系统中的载波测量系统,包括设置单元和测量单元;其中,
设置单元,用于为去激活载波设置一种以上的测量要求;
测量单元,设置于UE中,用于根据去激活载波所处的不同状态,应用不同的测量要求。
优选地,所述去激活载波所处的不同状态为根据无线环境的不同,按照信号质量区分状态。
优选地,所述设置单元进一步预设置所述去激活载波的状态与测量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测量单元进一步根据去激活载波的信号质量信息确定出所述去激活载波所处状态,进而确定出所述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并按所确定的测量要求对所述去激活载波进行测量。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通知单元,设置于网络侧,用于将所设置的去激活载波的状态与测量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通知给UE;
所述测量单元进一步根据去激活载波的信号质量信息确定出所述去激活载波所处状态,进而确定出所述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并按所确定的测量要求对所述去激活载波进行测量。
优选地,所述设置单元进一步设置用于检测信号质量的测量量,以及,对应于信号质量较差与较好时的测量量的值;
其中,去激活载波的状态与测量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为:
去激活载波信号质量的测量量的值对应于信号质量较好或信号质量较差时,应用UE对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1;
去激活载波信号质量的测量量的值对应于信号质量较好与信号质量较差之间时,应用UE对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2;
或者,去激活载波信号质量的测量量的值对应于信号质量较好时,应用UE对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1;去激活载波信号质量的测量量的值对应于信号质量较较差时,设置UE对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2。
优选地,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1具体为: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与异频小区测量要求一致;或者,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与激活载波配置的DRX的测量要求一致。
优选地,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2,具体为: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与同频小区测量要求一致;或者,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与激活载波配置的DRX的测量要求一致。
优选地,所述的测量要求包括以下的至少之一:
UE的测量能力要求,频率测量个数和时间要求,小区检测个数和时间要求,小区测量个数和时间要求。
本发明中,首先设置对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并将其配置于UE中,或由网络侧广播给UE或通过专用信令发送给UE,各UE按照设定的测量要求对去激活载波进行测量,UE根据去激活载波的信号质量变更动态调整对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从而达到了兼顾去激活载波的快速激活和省电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相关技术的载波聚合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信号质量变更动态调整测量要求示意图;
图2a为根据信号质量变更动态调整测量要求的另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多载波系统中的载波测量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为,对去激活载波的有多种测量要求,根据去激活载波的处于的不同的状态,应用不同的测量要求。所述的测量状态判断以及测量要求的对应关系可以是有预定义对应关系配置于UE中,或由网络侧广播给UE或通过专用信令发送给UE,各UE按照设定的测量要求对去激活载波进行测量,这样,UE即可根据去激活载波的状态变更动态调整对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去激活载波的状态可以去激活载波的无线状态,去激活载波的传输状态,去激活载波的优先级状态。
去激活载波的无线状态由去激活载波的信号质量进行判定。所述的去激活载波的传输状态或者去激活载波的优先级状态,跟无线状态类似只是判断条件不同,如传输状态可以是根据该载波之前历史传输统计获得,或者根据eNB指示的信息设置的优先级状态。
首先设定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与信号质量需满足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UE在去激活载波的信号质量满足条件时,根据测量要求对去激活载波进行测量。
具体地无线状态和测量要求的对应关系有,当去激活载波信号质量满足信号质量较好时或者较差条件时,UE以较低的测量要求(测量要求1)对去激活载波进行测量。所述的信号质量较好或者较差由对应的信号质量满足条件判断,所述的较低的测量要求是相对于较高的测量要求而言,具体测量要就见后续详细描述,如LTE系统中的异频测量要求要低于同频测量要求,所以上述的较低的测量要求可以是LTE系统中的异频测量要求,即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和异频小区测量要求一致;或者和激活载波配置的DRX的测量要求一致。
当去激活载波信号质量无法满足信号质量较好时或者较差条件时,UE以较高的测量要求(测量要求2)对去激活载波进行测量。所述的较高的测量要求可以是相对较低的异频测量要求而言,如同频测量要求,即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和同频小区或者其它其激活的服务小区的测量要求一致;或者和激活载波配置的DRX的测量要求一致,此处的DRX配置的测量要求要高于上述较低的测量要求的DRX配置。
具体地对应关系还可以有,当去激活载波信号质量满足信号质量较好时,UE以较低的测量要求(测量要求1)对去激活载波进行测量。当去激活载波满足信号质量较差条件时,UE以较高的测量要求(测量要求2)对去激活载波进行测量。
上述的信号质量条件,可以具体为测量量的门限条件,所述测量条件在LTE中可以是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的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简称为RSRP,单位为dBm)或UE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的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Quality,简称为RSRQ,单位为dB)。所述门限条件,可以是上述测量量高于或者低于特定门限值,或者高于且低于特定门限值。所述门限值可以是绝对门限,如去激活载波RSRP高于N dBm,去激活载波RSRQ低于M dB,或者去激活载波RSRP高于A dBm同时低于B dBm;其中,A、B、M及N均为实数。上述的门限值也可以是相对门限,所述相对门限值,可以是相对于指定小区测量量,如相对于某服务小区为相对,在LTE-A系统中该服务小区可以是载波聚合中的主小区(Primary Cell),如去激活载波RSRP高于主小区RSRQ K(实数)dB。上述门限条件可以是eNB通过专用或者公用信令通知UE的,也可以是UE自身指定的,如根据自身的能力或者省电要求等可以灵活调整的门限,也可以是协议预定义的门限。为了防止在信号波动误触发信号质量条件,上述信号质量触发时可以是经过滤波后的结果,如测量值在经过LTE的L3滤波后再进行条件判断。
所述的测量要求包括UE的测量能力要求,频率测量个数和时间要求,小区检测个数和时间要求,小区测量个数和时间要求。其中测量个数越多,测量时间越短则意味着测量要求越高。下面以测量时间为例,在LTE系统中同频小区的测量周期时200ms;异频小区的测量周期和测量间隙(measurement GAP)的配置以及需要测量的频率(包括所有使用GAP进行测量的异频频率和异系统频率)个数相关,当使用间隙模式0(GAP pattern0)时,测量周期为480×Nfreq,当使用间隙模式1(GAP pattern1)时,测量周期为240×Nfreq,其中,Nfreq为频率个数;配置的测量要求还与DRX周期相关,当DRX周期小于40ms时,同频测量周期和未配置DRX同频测量周期相同,为200ms,当大于40ms时,同频测量周期为5s;异频测量周期和GAP pattern相关,当DRX周期小于160ms时,测量周期和未配置DRX同频测量周期相同,当DRX周期为256ms时,测量周期为5.12×Nfreq,DRX周期为320ms时,测量周期为6.4×Nfreq。本发明并不限定具体的测量要求参数,后续描述中,以现有已定义的测量要求为例,但并不限制只适用于上述已定义的测量要求,对未来可能新增的测量要求同样适用。
下面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方法具体使用进行阐述。
本实施例采用无线状态,通过相对条件进行判断,满足条件1为RSRP Scell>RSRPPcell-2dBm,满足条件2为RSRP Scell<RSRPPcell-5dBm,满足条件3为条件1或者条件2都无法满足时。对应的测量要求有2种同频测量要求,和异频测量要求。其中满足条件1或条件2对应异频测量要求,满足条件3对应同频测量要求。
基站为UE配置了2个载波进行载波聚合,分别为主小区(primary cell)Pcell和辅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Pcell和Scell同时都有上下行载波,并且Pcell的下行载波属于2G Hz频段,Scell属于800M Hz频段。一般情况下UE对于这种频段隔离较远的载波进行载波聚合时采用的多接收机技术,即一个频段的载波采用一组独立的射频接收电路进行接收。Pcell默认处于激活状态,Scell默认处于非激活状态。当UE的业务流量增加时,Scell被激活用于数据传输,当业务流量减少时,eNB可以通知UE将Scell去激活,或者UE会根据去激活定时器,当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数据传输时,Scell可以自行进入去激活状态。同时eNB还给UE配置了相应的测量,eNB配置UE对Pcell所在的频率F1,Scell所在的频率F2,以及另一个频率F3进行测量,同时配置MeasurementGAP为pattern 0。按照LTE系统的测量要求,UE对Pcell所在的频率上小区测量按照非DRX配置的同频测量要求,即以200ms为周期对Pcell所在频率的小区进行测量,对F3所在频率上的小区,按照规定,测量周期为480×Nfreq。按设定的法则,去激活载波在满足信号质量满足条件1(本实施例采用是相对门限如RSRP Scell>RSRPPcell-2dBm)时,使用异频测量要求测量去激活的Scell,否则使用同频测量要求对去激活的Scell所在的频率上小区进行测量。如果此时Scell满足RSRP Scell>RSRPPcell-2dBm,说明Scell信号较好,不需要频繁对其进行测量,UE测量Scell和F2/F3上的其它相邻小区一样,在每个GAP时,对其进行测量,按异频测量要求测量要求为480×Nfreq,此时Nfreq=2,即每960ms在GAP内测量Scell一次。同理,进一步地,有信号质量满足条件2(相对门限RSRP Scell<RSRPPcell-5dBm时),表示Scell信号较差,不适合被激活,也不需要频繁地进行测量。当Scell信号处于强弱之间时,需要尽早确定其是否适合激活,或者是否不适合激活;此外,UE还需要缩短去激活Scell的测量周期,以本实施例为例,当Scell信号质量满足条件无法满足上述条件1或条件2时,即RSRP Scell<RSRPPcell-2dBm且RSRP Scell>RSRPPcell-5dBm时,UE采用同频测量要求对其测量,即每200ms测量去激活的Scell一次。为了满足测量要求,对于本实施例,在UE有多余的未使用的射频接收电路时,UE可以启用该独立的射频接收电路,对Scell所在的频率上小区进行测量。如果Pcell和Scell属于同一频段,如同属于2G频段,那么Scell需要在满足RSRP Scell<RSRPPcell-2dBm且RSRP Scell>RSRPPcell-5dBm时,调谐其接收机,对Pcell和Scell同时进行接收,并测量,Pcell和Scell使用相同测量要求。在满足上述条件1或者条件2后,对于有多余接收机的UE,UE可以关闭Scell的专用接收机,在GAP时对Scell进行测量,对于没有多余接收机的UE,可以在满足条件时调谐其接收机,只接收Pcell,对Scell采用异频测量要求,在GAP时,进行测量。
上述信号质量应满足的条件,可以是预先设定的,或者是eNB通过公用信令或者专用信令配置的。如专用信令可以通过LTE系统的测量任务进行配置,如配置Scell的A1事件或A2事件,A1是指服务小区好于指定门限1,如本实施例中取80dBm,A2为服务小区差于指定门限2,如本实施例中取100dBm。当Scell满足A1事件或者A2事件时,即进入A1事件或者A2事件的触发小区列表(CellTriggerList),此时去激活Scell的信号属于足够好,或者足够差时,可以确定该去激活Scell可以被激活或者不可以不激活时,Scell采用较松的测量要求,以达到省电的目的,除了前面描述的异频测量要求,还可以是配置类似DRX周期的方式进行测量要求放松,如采用DRX大于40ms的测量周期,每5s测量一次,后者较适合用于Pcell配置了DRX场景,如DRX周期配置为0.256s,此时异频小区测量周期将延长到5.12×Nfreqs。当去激活载波不满足足A1事件且A2事件时,即不在A1事件或者A2事件的触发小区列表,按上述法则,去激活的Scell采用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此时和PCell的测量要求相同。
图2为根据信号质量变更动态调整测量要求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中的二条横虚线即为前述设定的条件1及条件2,当去激活的载波条件较佳或较差时,设置的测量要求相对较低,测量活动相对不多,而当去激活的载波条件位于图中的二条横虚线之间时,测量活动相对要频繁一些。图2a为根据信号质量变更动态调整测量要求的另一示意图,如图2a所示,图中虚线对应前述设定的条件3,当不能满足条件3(虚线之下部分)时,测量要求相对较高,测量活动相对要频繁一些,而满足条件3(虚线之上部分)时,设置的测量要求相对较低,测量活动相对不多。
以上是实施例是两种无线状态对应两种测量要求的场景,另一种典型的方式还可以是两种无线状态对应两种测量要求的场景,根据某一门限,这个门限可以是预定义的或者是eNB指定给UE的,如上述的A1事件或A2事件,或者是另外指定的s-threshold。当UE判断去激活小区满足A1事件或者大于s-threshold时,此时去激活Scell的信号属于足够好,确定该去激活Scell可以被激活,Scell采用上述的较松的测量要求,以达到省电的目的。否则当eNB不满足A1事件,或者满足A2事件或者小于s-threshold时,此时去激活Scell的信号不够好,无法确定该激活Scell可以被激活,Scell采用上述的要求较高的测量要求。
总之,UE根据去激活载波的信号质量变更动态调整对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从而达到兼顾去激活载波的快速激活和省电的效果
图3为本发明多载波系统中的载波测量系统的第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多载波系统中的载波测量系统包括设置单元30和测量单元31;其中,
设置单元30,用于为去激活载波设置一种以上的测量要求;
测量单元31,设置于UE中,用于根据去激活载波所处的不同状态,应用不同的测量要求。
上述去激活载波所处的不同状态为根据无线环境的不同,按照信号质量区分状态。
设置单元30进一步预设置所述去激活载波的状态与测量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
测量单元31进一步根据去激活载波的信号质量信息确定出所述去激活载波所处状态,进而确定出所述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并按所确定的测量要求对所述去激活载波进行测量。
在图3所示系统的基础上,本发明多载波系统中的载波测量系统还包括通知单元(未图示),设置于网络侧,用于将所设置的去激活载波的状态与测量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通知给UE;
测量单元31进一步根据去激活载波的信号质量信息确定出所述去激活载波所处状态,进而确定出所述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并按所确定的测量要求对所述去激活载波进行测量。
上述设置单元30进一步设置用于检测信号质量的测量量,以及,对应于信号质量较差与较好时的测量量的值;
其中,去激活载波的状态与测量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为:
去激活载波信号质量的测量量的值对应于信号质量较好或信号质量较差时,应用UE对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1;
去激活载波信号质量的测量量的值对应于信号质量较好与信号质量较差之间时,应用UE对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2;
或者,去激活载波信号质量的测量量的值对应于信号质量较好时,应用UE对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1;去激活载波信号质量的测量量的值对应于信号质量较较差时,设置UE对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2。
其中,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1具体为: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与异频小区测量要求一致;或者,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与激活载波配置的DRX的测量要求一致。
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2,具体为: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与同频小区测量要求一致;或者,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与激活载波配置的DRX的测量要求一致。
上述的测量要求包括以下的至少之一:
UE的测量能力要求,频率测量个数和时间要求,小区检测个数和时间要求,小区测量个数和时间要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图3所示的多载波系统中的载波测量系统是为实现前述的多载波系统中的载波测量方法而设计的,上述各处理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中的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多载波系统中的载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去激活载波设置一种以上的测量要求;所述方法还包括:
用户设备UE根据去激活载波所处的不同状态,应用不同的测量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激活载波所处的不同状态为根据无线环境的不同,按照信号质量区分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设置所述去激活载波的状态与测量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
或者,网络侧将所设置的去激活载波的状态与测量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通知给UE;
UE根据按照去激活载波所处的不同状态,应用不同的测量要求具体为:
UE根据去激活载波的信号质量信息确定出所述去激活载波所处状态,进而确定出所述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并按所确定的测量要求对所述去激活载波进行测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用于检测信号质量的测量量,以及,对应于信号质量较差与较好时的测量量的值;
设置去激活载波的状态与测量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为:
去激活载波信号质量的测量量的值对应于信号质量较好或信号质量较差时,应用UE对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1;
去激活载波信号质量的测量量的值对应于信号质量较好与信号质量较差之间时,应用UE对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用于检测信号质量的测量量,以及,对应于信号质量较差与较好时的测量量的值;
设置去激活载波的状态与测量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为:
去激活载波信号质量的测量量的值对应于信号质量较好时,应用UE对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1;去激活载波信号质量的测量量的值对应于信号质量较较差时,设置UE对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2。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量为绝对测量量或相对测量量;所述测量量为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的功率(RSRP)或UE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的质量(RSRQ)。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信号质量较好或信号质量较差的条件为:
信号的测量量满足预定义的门限条件,或者,触发了设定的测量事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用于检测信号质量的测量量进行测量,获取测量结果后,进行滤波,并将滤波后的结果作为测量量的最终测量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1具体为: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与异频小区测量要求一致;或者,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与激活载波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的测量要求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2,具体为: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与同频小区测量要求一致;或者,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与激活载波配置的DRX的测量要求一致。
11.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要求包括以下的至少之一:
UE的测量能力要求,频率测量个数和时间要求,小区检测个数和时间要求,小区测量个数和时间要求。
12.一种多载波系统中的载波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单元和测量单元;其中,
设置单元,用于为去激活载波设置一种以上的测量要求;
测量单元,设置于UE中,用于根据去激活载波所处的不同状态,应用不同的测量要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激活载波所处的不同状态为根据无线环境的不同,按照信号质量区分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进一步预设置所述去激活载波的状态与测量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测量单元进一步根据去激活载波的信号质量信息确定出所述去激活载波所处状态,进而确定出所述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并按所确定的测量要求对所述去激活载波进行测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通知单元,设置于网络侧,用于将所设置的去激活载波的状态与测量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通知给UE;
所述测量单元进一步根据去激活载波的信号质量信息确定出所述去激活载波所处状态,进而确定出所述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并按所确定的测量要求对所述去激活载波进行测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进一步设置用于检测信号质量的测量量,以及,对应于信号质量较差与较好时的测量量的值;
其中,去激活载波的状态与测量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为:
去激活载波信号质量的测量量的值对应于信号质量较好或信号质量较差时,应用UE对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1;
去激活载波信号质量的测量量的值对应于信号质量较好与信号质量较差之间时,应用UE对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2;
或者,去激活载波信号质量的测量量的值对应于信号质量较好时,应用UE对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1;去激活载波信号质量的测量量的值对应于信号质量较较差时,设置UE对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2。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1具体为: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与异频小区测量要求一致;或者,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与激活载波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的测量要求一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去激活载波测量的测量要求2,具体为: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与同频小区测量要求一致;或者,去激活载波的测量要求与激活载波配置的DRX的测量要求一致。
19.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要求包括以下的至少之一:
UE的测量能力要求,频率测量个数和时间要求,小区检测个数和时间要求,小区测量个数和时间要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589760A CN102378210A (zh) | 2010-08-17 | 2010-08-17 | 多载波系统中的载波测量方法及系统 |
PCT/CN2011/076329 WO2012022199A1 (zh) | 2010-08-17 | 2011-06-24 | 多载波系统中的载波测量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589760A CN102378210A (zh) | 2010-08-17 | 2010-08-17 | 多载波系统中的载波测量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78210A true CN102378210A (zh) | 2012-03-14 |
Family
ID=45604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589760A Pending CN102378210A (zh) | 2010-08-17 | 2010-08-17 | 多载波系统中的载波测量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78210A (zh) |
WO (1) | WO2012022199A1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82047A1 (zh) * | 2012-06-05 | 2013-12-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上行传输中断时间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
WO2014015810A1 (en) * | 2012-07-25 | 2014-01-30 | Mediatek Inc. | Method of efficient blind scell activation |
CN104521319A (zh) * | 2012-08-02 | 2015-04-15 | 夏普株式会社 | 终端、基站、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CN104754660A (zh) * | 2013-12-30 | 2015-07-01 |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 Lte模式下gsm邻区测量方法及系统 |
CN105814936A (zh) * | 2014-02-06 | 2016-07-27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已去激活辅分量载波测量的方法及其使用相同方法的通信设备 |
CN106911442A (zh) * | 2015-12-23 | 2017-06-30 |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传输的方法及终端 |
CN107787007A (zh) * | 2012-05-11 | 2018-03-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待测量频率确定方法及终端 |
WO2019076257A1 (en) * | 2017-10-20 | 2019-04-2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ORDINATION OF MEASUREMENT INTERVALS THROUGH MULTIPLE FREQUENCY SETS |
CN110098910A (zh) * | 2012-10-12 | 2019-08-06 | 英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用于载波聚合的激活和释放的方法、设备和可读介质 |
CN110312267A (zh) * | 2018-03-27 | 2019-10-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切换带宽部分的方法和设备 |
CN110460421A (zh) * | 2017-09-26 | 2019-11-15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及其去激活bwp的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WO2020155160A1 (en) * | 2019-02-02 | 2020-08-06 | Zte Corporation | Serving cell state management |
WO2021184197A1 (zh) * | 2020-03-17 | 2021-09-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以及通信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15255767B2 (en) | 2014-05-08 | 2017-10-19 | Apple Inc. | Prioritized cell ident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method |
JP6809144B2 (ja) * | 2016-11-02 | 2021-01-0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161107A1 (en) * | 2000-01-07 | 2001-12-05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Cell changing device and cell changing method |
CN101299890A (zh) * | 2008-06-20 | 2008-11-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非连续接收模式的测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1562835A (zh) * | 2008-04-17 | 2009-10-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在分层异构分布式基站间的切换方法 |
CN101656980A (zh) * | 2009-09-15 | 2010-02-24 |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测量的调度方法及终端 |
CN102143505A (zh) * | 2010-02-03 | 2011-08-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聚合载波小区测量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00215B (zh) * | 2008-01-28 | 2011-11-1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多频小区系统中邻小区列表的配置方法与装置 |
CN101605352B (zh) * | 2008-06-13 | 2012-10-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多载波的测量上报方法、系统、网络设备及终端 |
-
2010
- 2010-08-17 CN CN2010102589760A patent/CN102378210A/zh active Pending
-
2011
- 2011-06-24 WO PCT/CN2011/076329 patent/WO201202219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161107A1 (en) * | 2000-01-07 | 2001-12-05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Cell changing device and cell changing method |
CN101562835A (zh) * | 2008-04-17 | 2009-10-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在分层异构分布式基站间的切换方法 |
CN101299890A (zh) * | 2008-06-20 | 2008-11-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非连续接收模式的测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1656980A (zh) * | 2009-09-15 | 2010-02-24 |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测量的调度方法及终端 |
CN102143505A (zh) * | 2010-02-03 | 2011-08-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聚合载波小区测量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CATT:: ""Measurement on deactivated CC"", 《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69BIS R2-102063》 * |
Cited B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506462B2 (en) | 2012-05-11 | 2019-12-1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determining frequency to be measured |
CN107787007B (zh) * | 2012-05-11 | 2020-08-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待测量频率确定方法及终端 |
CN107787007A (zh) * | 2012-05-11 | 2018-03-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待测量频率确定方法及终端 |
WO2013182047A1 (zh) * | 2012-06-05 | 2013-12-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上行传输中断时间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
KR101669072B1 (ko) | 2012-06-05 | 2016-10-25 | 차이나 아카데미 오브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테크놀로지 | 업링크 전송 중단 시간의 확정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4015810A1 (en) * | 2012-07-25 | 2014-01-30 | Mediatek Inc. | Method of efficient blind scell activation |
US9730097B2 (en) | 2012-07-25 | 2017-08-08 | Mediatek Inc. | Method of efficient blind SCell activation |
CN104521319A (zh) * | 2012-08-02 | 2015-04-15 | 夏普株式会社 | 终端、基站、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CN110098910A (zh) * | 2012-10-12 | 2019-08-06 | 英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用于载波聚合的激活和释放的方法、设备和可读介质 |
CN104754660B (zh) * | 2013-12-30 | 2018-10-16 | 辰芯科技有限公司 | Lte模式下gsm邻区测量方法及系统 |
CN104754660A (zh) * | 2013-12-30 | 2015-07-01 |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 Lte模式下gsm邻区测量方法及系统 |
CN105814936A (zh) * | 2014-02-06 | 2016-07-27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已去激活辅分量载波测量的方法及其使用相同方法的通信设备 |
CN105814936B (zh) * | 2014-02-06 | 2019-08-09 | 寰发股份有限公司 | 已去激活辅分量载波测量的方法及其通信设备 |
CN106911442A (zh) * | 2015-12-23 | 2017-06-30 |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传输的方法及终端 |
CN110460422A (zh) * | 2017-09-26 | 2019-11-15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及其去激活bwp的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460421A (zh) * | 2017-09-26 | 2019-11-15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及其去激活bwp的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466129A (zh) * | 2017-10-20 | 2020-07-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协调多频率集合间的测量间隙的方法 |
WO2019076257A1 (en) * | 2017-10-20 | 2019-04-2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ORDINATION OF MEASUREMENT INTERVALS THROUGH MULTIPLE FREQUENCY SETS |
CN111466129B (zh) * | 2017-10-20 | 2022-04-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协调多频率集合间的测量间隙的方法 |
CN110312267A (zh) * | 2018-03-27 | 2019-10-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切换带宽部分的方法和设备 |
WO2020155160A1 (en) * | 2019-02-02 | 2020-08-06 | Zte Corporation | Serving cell state management |
US12127224B2 (en) | 2019-02-02 | 2024-10-22 | Zte Corporation | Serving cell state management |
WO2021184197A1 (zh) * | 2020-03-17 | 2021-09-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以及通信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2022199A1 (zh) | 2012-0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78210A (zh) | 多载波系统中的载波测量方法及系统 | |
CN109997396B (zh) |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用户设备 | |
US10812962B2 (en) | Aligning measurement gaps and discovery signals | |
US10716136B2 (en) | Methods for managing interruptions with multiple deactivated SCells | |
US10624066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signal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5814936B (zh) | 已去激活辅分量载波测量的方法及其通信设备 | |
CN109997331B (zh) | 用于基于参数集适配服务小区中断的方法和设备 | |
AU2011214541A1 (en) | Energy-efficient network methods and apparatus | |
WO2017142454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terruption level with rssi-based measurements | |
WO2018143875A1 (en) | Methods for beamforming based radio link quality monitoring in nr | |
US11082191B2 (en) | Serving cell interruption in multicarrier with shortened TTI patterns | |
CN109792669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小区更改 | |
WO2019032038A1 (en) | ADAPTATION OF SEMI-DUPLEX OPERATION IN REDUCED OR AMOINDRISED REFERENCE SIGNAL (RS) TRANSMISSIONS | |
WO2012040912A1 (zh) | 一种载波测量方法和系统 | |
CN102088727B (zh) | 多载波系统的测量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 |
EP4420393A1 (en) | Relaxed measurement procedure for multicarrier operation in rrc connected | |
WO2024233334A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low-power wake-up receiver (lp-wur) | |
WO202423333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low-power wake-up receiver (lp-wu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 |